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112项目来源及概况1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14编制依据715建设规模及产品品种716研究范围717可研报告编制原则7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9综合评价及建议11第二章市场分析1221项目概况与市场定位1222水泥工业现状及预测1223市场分析1324市场竞争能力分析1925市场分析结论20第三章建设条件2131石灰质原料2132辅助原料2233燃料2434缓凝剂石膏2435混合材2436厂址条件2437电源2738水源2739大件运输与外部协作条件27第四章技术方案2841矿山开采2842原料配料3143生产工艺3344余热发电系统5645总图运输6246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6447给水排水7148采暖与通风7449建筑结构74410机电修理78第五章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资源7951设计原则及依据7952节约能源资源的战略意义7953水泥工业能源消耗现状与节能减排潜力7954本项目节能减排措施8155能耗指标89第六章环境保护9161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91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9163工程设计防治污染的方案9164环境绿化9365环境保护管理机构9366环境保护设施投资估算9367小结93第七章矿山安全设施9771设计依据及标准9772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9773设计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9874露天矿爆破危险区域的管理措施安全可靠性分析10075矿山消防10076矿山救护10177矿山安全机构101第八章劳动安全与卫生10281设计依据及标准10282安全10283职业卫生10484安全卫生设施投资10585管理机构105第九章消防10691设计范围10692设计依据10693火灾危险性定类10694总平面布置10795消防系统1079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0797特殊消防10898防爆10899防雷及防静电108第十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09101组织机构109102劳动定员109103劳动生产率109104人员培训10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设想111第十二章投资估算113121编制范围113122编制依据113123三材参考用量114124投资构成表114125投资分布表115126投资估算表115第十三章技术经济分析119131评价依据、原则及方法119132项目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及资金筹措119133成本和费用120134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20135盈利能力分析121136清偿能力分析121137不确定性分析122138财务评价结论122139附表目录123附图目录附图1厂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2工艺流程图附图3余热发电系统流程图附图4供电系统图附图5计算机系统图附图6给排水系统图附件目录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附件2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工信部联规2008307号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工业恢复重建规划的通知附件3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甘发改工业函字第53号关于同意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开展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前期工作的函附件4文县气象局提供的历年气象资料附件5文县电力局关于玉丰水泥有限公司建设及生产用电的答复附件6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省文县石鸡坝水泥用石灰岩矿普查报告附件7原煤供货意向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111工程全称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工程简称文县玉丰水泥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地点甘肃省文县石鸡坝乡新关村。112设计号ZCNC200902。12项目来源及概况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原为文县水泥厂(地方国营企业),2005年9月在企业改制中由文县金陇公司竞拍成功,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企业注册资本618万元,厂区位于县城以西20KM的石坊乡关庄村(白水江北岸),法定代表人何送成。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占地面积27642,固定资产1300余万元,现有员工120人,其中工程师3人,政工师1人,助理会计师1人,技术员8人,技术力量雄厚。公司有年产10万吨的机立窑生产线一条,主要生产PC425、PC325水泥,年产值3000多万元,税收200多万元。根据“十一五”水泥行业发展规划,确保到2010年之前,全国淘汰25亿吨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目标,甘肃省加大对湿法窑和立窑的裁汰力度,鼓励和支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陇南市政府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文县及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原机立窑生产线也受损严重,需要重建恢复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泥原料资源,支持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缓解灾区水泥供应紧缺的现状,结合当地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决定结合重建提高工厂的规模和水平,报请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2008甘发改工业函字第53号关于同意文县玉丰水泥有限公司开展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前期工作的函),决定投资建设一条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根据国家和甘肃省的有关规定,浙江中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业主委托,编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31项目的实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实力得到空前加强,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高。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占我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沿海地区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何切实解决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从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跨世纪的战略目标,进而为本世纪中叶使我国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创造条件,是摆在我们党和国家面前的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为此,在沿海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党中央适时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向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而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腾飞奠定了条件。这项决策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改革和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一是解放思想,引进新思想、新方法、新机制;二是要重点开发基础设施,加快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西部人员、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三是要加强生态平衡建设和环境保护,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势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军建材工业尤其是大水泥工业,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成熟的水泥生产工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性能水泥作出更大的贡献。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近年来甘肃省南部地区(陇南市)、四川省北部地区(阿坝州),由于人稀地广,对普通水泥的需求相对稳定,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还将逐步增加。文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白水江、白龙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已开工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有40多座)的建设对大水泥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中低热水泥等特种水泥的供不应求局面会更加突出。兰海高速已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广(元)九(寨沟)高速、兰(州)渝(重庆)铁路、成(都)兰(州)铁路即将开工。受原材料、区域位置等因素限制,许多水泥企业产品主要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对专用于大型水利电力、交通工程建设的特种水泥涉足较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弥补该部分市场空缺是完全必要的。132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水泥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近二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07年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136亿吨,占全世界水泥总产量的一半多(全球水泥消费量约25亿吨)。然而其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布局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尽管总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多而不强”的局面。各地水泥产量的增长往往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从整体上讲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立窑水泥占有很大比重,而高质量的旋窑水泥却长期短缺。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泥工业整体进步的步伐。为了实现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战略转变和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为此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建材工业发展方针,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4000T/D(西部地区2000T/D)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大幅度提高优质旋窑水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2006年4月国家八部委下发关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要求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按照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447号)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通知,抓紧和各县市落实,签订当地“十一五”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责任书,并将签订的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责任书送国家发改委备案,要求甘肃省在20072008年淘汰落后能力200万吨、20092010年再淘汰落后能力200万吨。2007年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关于请保送应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总指标和企业(生产线)名单的通知,要求各地将核实后的淘汰落后产能指标和应关闭淘汰的立窑企业(生产线)名单于8月20日前报送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甘肃省在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保持新型干法水泥适度增长的同时,加大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但由于受到资金等因素限制,甘肃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仍有上百家水泥企业,只有20条700T/D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中2500T/D的生产线只有3条。截止2007年底,甘肃省水泥实际产量1492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只占40,远远低于55的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十分巨大。陇南市有水泥企业7户,全为机立窑水泥,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0。为此,陇南市拟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提升陇南市水泥工艺技术水平,通过优胜劣汰等方式淘汰落后,促使落后工艺平稳和谐地退出,到2010年,使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到全市水泥产能的80以上。国家水泥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特别是水泥强度检验采用国际ISO方法后,对水泥产品实物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使水泥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由于传统生产方法受煅烧工艺的影响,水泥实物质量远不如新型干法生产工艺。而以高强度、低碱含量、中低发热量为代表的新型干法高性能水泥,早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并即将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产品。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填补当地新型干法水泥的空白,加大对落后立窑水泥生产线的淘汰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并能达到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实现显著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观念、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保问题、能源、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新闻媒界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倡导“世界环保日”、“世界地球日”已为我国国民广泛接受,这也表明我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竭泽而鱼,不顾子孙后代、盲目发展经济的做法已不为人们所接受。传统的水泥工业,在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确实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这些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的近期已初步显现,有的是几年或几十年才会被人们所接受。如何及早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人类造福,这是我们研究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加强科学管理,才有可能使水泥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1997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对进一步规范水泥工业的环保行为具有重大意义。该标准的出台是,说明我国政府对环保的高度重视,环保已被列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然而,从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却是喜中有忧。喜的是我国对水泥工业的粉尘排放开始了真正的整治,监督逐步到位,绝大多数新建水泥厂的粉尘排放均符合标准。忧的是还有不少老厂和多数小厂还未达标,这些厂多数技术比较落后,无法满足要求。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环境战略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建材行业被列为清洁生产的重点行业之一。2005年1月1日我国再次修订了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标准名称相应修改为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新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将矿山开采和现场破碎以及水泥制品生产纳入控制范围、统一回转窑和立窑排放限值等其他修改,将排放限值降低,要求更加严格。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进一步规范水泥工业的环保行为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绝大多数水泥厂的粉尘排放均未达到排放标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文规定“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可最大限度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大量的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本项目的建设将以高新技术的环保水平生产优质水泥熟料,大大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具有积极意义。134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需要传统水泥工业带来最大的社会问题是废气和粉尘带来的环境污染。众所周知,CO2的危害主要是造成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破坏生态平衡;NOX的危害在于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SO2的危害在于形成酸雨,它不仅给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破坏,还会对建构筑物、船舶车辆、机电设备等造成严重侵蚀。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水泥工业的燃料消耗总量占国家总能耗的比重占7。根据估算,水泥工业生产一吨熟料,就会排放一吨CO2(不包括电耗产生的CO2,每KWH电需排放09KGCO2),水泥工业CO2的排放量占国家总排放量的15,是国际上的统计数字5的3倍。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平均为33,水泥工业在30左右。我国目前几种窑形的热效率在1755之间,其中新型干法窑可以达到55。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一五”规划要求,水泥工业未来5年的节能目标为熟料热耗从单位熟料130KG标准煤降低到110KG标准煤。按此计算,水泥工业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需要通过大力推广高效的新型干法工艺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淘汰落后的立窑和湿法工艺,本项目采用高效的新型干法工艺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落后工艺的淘汰,正是响应国家政策,贯彻节能减排政策的需要。控制总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布局,推进和支持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创建现代水泥工业的意识,引用新理念、新思维建设花园式、文明生产的现代水泥工厂。提高水泥质量,延长建构物的使用寿命,降低水泥工业的“环境负荷”。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应用,保护森林资源,提高环保意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限制小水泥的用量和使用范围,实现现代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实施后,熟料烧成热耗将比目前的54345852KJ/KG(立窑)降低2400KJ/KG以上,按2500T/D生产线的额定产量年产775万T熟料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标煤635万T左右,相应地减少CO2排放量165万T左右;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立窑企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由于生产工艺本身的限制而无法克服的缺陷日益明显,集中表现在粉尘、SO2、NOX的排放量均远远大于预分解窑,据不完全统计,立窑与预分解窑主要有害物的排放量对比见表11。主要有害物的排放量对比表表11粉尘G/KG熟料NOXMG/NM3SO2MG/NM3立窑23124015001332(平均)预分解窑0151008001167(平均)本项目实施后全厂各粉尘排放点的粉尘排放浓度将降至50MG/NM3煅烧系统、烘干系统和30MG/NM3(其它部分)以下,NOX、SO2等有害物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优势十分突出。135“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需要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已经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地7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17万余人失踪,4600万余人受灾,需要转移安置1500万余人,临时安置800万余人;1815座水库出现险情,其中69座水库面临溃坝危险,320座水库属于高危风险水库。大量建筑、桥梁、堤防等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受损或垮塌。据工业与信息部化统计,4003家规模以上工矿企业因地震停工,工矿企业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其他经济损失目前还无法计算。这是一次建国以来震级最高、波及面最广、损失最严重、震惊世界的地震大灾难。根据2008年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家将很快研究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中央财政今年将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重建恢复基金,明后年继续做出相应安排。5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布实施,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6月1日,国家成立了汶川地政灾后重建规划组,主要负责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将灾后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灾后重建指导基本构想是“三年重建,五年发展提高”;首先是要解决受灾群众住的问题,这恰恰是建材行业的独特优势,水泥作为基础原材料行业,是经济建设和灾后重建的先行军,灾后重建需要大量优质水泥。但强烈地震使灾区建材行业损失惨重,灾区大量水泥生产企业停产,有的水泥厂已经全部倒塌,使灾区水泥供应能力受到极大影响,难以满足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目前需要大量从周边地区调进水泥,但水泥是受运输半径限制较大的产品,长期大量从外地采购水泥,必然大大增加灾后重建的成本,加大交通运输压力。大灾之后需要的是发展,而且是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迫切需要灾区水泥工业尽快恢复生产,重振雄风。本项目的建设将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136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从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占673,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7,水电占62,核能占01,是世界上唯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这种状况既有其客观合理性,也存在能源消费快和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国家在能源发展战略中已明确提出推进能源结构转变,发展可再生能源,力争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增加一倍以上。水电作为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提供了全球五分之一的发电量,发达国家水能开发利用率达到5070,而我国目前不到10。甘孜州水电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优质水泥市场前景看好,特别是中低热水泥等特种市场十分可观。而且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也同样十分艰巨,如何把握目前难得的发展机遇,适应市场的需求,尽可能抓住目前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已是摆在各水泥生产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必须坚决贯彻国家“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建材工业发展方针,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技术更新。采用先进工艺,淘汰落后技术已成为公司迫在眉睫、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本项目拟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熟料质量符合新的水泥标准的要求。整条生产线充分体现出技术起点高、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节约投资,降低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的面貌发生质的变化,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多元化、促进区域经济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14编制依据1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14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15建设规模及产品品种151建设规模拟建设一条日产2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152生产方法采用带分解炉的五级旋风预热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工艺。153产品纲领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213722007硅酸盐水泥熟料要求。水泥品种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30万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0万吨,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30万吨。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散装和袋装比例为为7030。16研究范围2500T/D熟料生产线。从石灰石矿山、破碎及输送到水泥包装、散装为止的生产车间和必要的辅助生产车间,包括厂区总降压站、综合楼、厂外输电线路、简易码头、连接道路、取水泵站和输水管线等工程。17可研报告编制原则17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投资建设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相关部门对编制内容和深度规定的要求,充分体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充分分析和调查项目建设条件、技术可靠性、社会效益以及市场预测等问题的基础上,同时针对技改项目特点,提出可供业主决策的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审批项目提供可靠的依据。172本项目将以实现甘甘孜州地区水泥生产结构调整,满足地方及周边地区道路工程、大中型水电工程对高质量水泥的需要,技术先进、节省投资、保护环境、节能降耗为指导原则。173切实贯彻“低投资、国产化”的设计思想,按照技术创新、优化设计的指导原则制定技术方案,合理确定建设范围,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提高效益。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水泥生产企业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在总体规划、设备选型、自控水平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出二十一世纪水泥工业先进性及全新的新型干法工厂风貌。174通过多方案比较,优化工艺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在设计中简化工艺流程和布置,用最简单的生产流程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175特别重视吸取我院已设计投产的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成功经验,保证辅机设备的可靠性,规格和能力要适当留有余地,以避免由于辅机设备故障而影响系统产量和运转率。176特别重视节能,采用节能的工艺技术和国家推荐的节能机电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设置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回收窑头窑尾废气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余地。177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同时兼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建工程量,以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178主要生产车间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优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岗位定员,降低运营成本。179本项目本身有其特定的原燃材料的具体条件,工程的设计方案首先针对项目的技术特点进行设计,发挥我院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熟经验,在设计中贯彻我院“精心设计,质量第一,创新优化,全程服务,使顾客获得最佳投资效益”的质量方针,实现“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的设计指导思想,力争把本项目建设成为一流的新型干法生产线。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2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T/D2500硅酸盐水泥熟料万T/A775PO525级普硅水泥万T/A30PO425级普硅水泥万T/A401建设规模PC325复合水泥万T/A30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水泥合计万T/A1002设备重量T5820含矿山装机容量KW19500计算有功负荷KW155003年耗电量万KWH8800装机容量KW4500平均发电功率KW4050年发电量万KWH29164余热发电系统年供电量万KWH2741生产总用水量M3/D8085辅助生产用水量M3/D40循环用水量(生产)M3/D7965循环回水量(生产)M3/D7766循环用水量(余热发电)M3/D41640循环回水量(余热发电)M3/D406075日耗水量全厂生产、生活补充水量M3/D18996循环水利用率975工程占地面积(厂区)HA1421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40000露天堆场占地面积M26500建筑系数3272厂内道路及广场等用地面积M214500利用系数5841总建筑面积M285400容积率06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地面积M260007总平面图指标绿地率1759工程建设投资万元32585308资金总额静态投资万元319805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建设期利息万元60480流动资金万元287976铺底流动资金万元86393项目总投资万元3344923建筑工程万元876748设备万元1735833安装工程万元31528其他万元2701899投资构成投资总额万元3198050生产工人人180管理人员人2010全员劳动定员合计人200全员T/人A500011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T/人A5556单位熟料热耗KJ/KG3177单位熟料标准煤耗KGCE/TCL10857单位熟料实物煤耗KG/TCL13948可比熟料综合能耗KGCE/TCL8858单位水泥可比电耗KWH/T8812能耗指标单位水泥可比能耗KGCE/T7394单位产品固定资产投资元/T334513单位产品指标水泥平均单位成本费用元/T2652年平均销售收入(正常年)万元3619155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万元2629589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535114企业经济指标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71070315经济效益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013税后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A605税后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A483税后投资利润率2087税后投资利税率水泥T11950钢材T2323516三材用量木材M3103219综合评价及建议191本项目建设条件基本落实,原料资源丰富,水源电源有保证,交通运输条件具备。19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本行业的技术及产业政策。采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技术,技术先进可靠,能耗低,污染少,产品质量稳定,熟料标号高。项目建成后,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生产满足市场紧缺的高标号水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市场前景广阔。193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吨产品投资仅3345元,财务评价指标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投资效益明显。194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审批,落实建设资金,早日组织实施建成投产。195文县石灰石资源丰富,以文县石鸡坝石灰石矿山为石灰石原料,矿山资源普查报告已结束。提交的储量3000多万吨,能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条件和建设环境是优越的,在投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环境效益十分显著,是一项绿色环保工程。建议尽早决策,抓住机遇,迅速实施项目,以期取得最佳效果。第二章市场分析21项目概况与市场定位本项目拟采用预分解新型干法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水泥100万吨,其中525普通硅酸盐水泥30万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0万吨、325复合硅酸盐水泥30万吨。厂址位于甘肃省文县石鸡坝,临近石灰石矿山,建厂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厂区北侧紧临白水江和484省道,距212国道165公里,根据对陇南市水泥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考虑水泥合理销售半径,本项目市场定位于以文县、四川省九寨沟县、松潘县为中心市场,同时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产品可覆盖以厂址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的陇南市其他县区和四川省阿坝州、广元市部分地区,满足各地重点建设项目对优质高性能水泥的需要。22水泥工业现状及预测221水泥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泥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陇南市共有8个县1个市辖区约270万人口;陇南市幅员辽阔,面积28万平方公里,因地理、自然、气候、历史、交通等原因,经济相对欠发达,工业较少,8个县1区仅有7个小的立窑水泥厂,年生产能力35万吨,2007年实际生产近30万吨。根据7个水泥厂的具体情况分析,从2008年起,实际生产总量将在30万吨左右。鉴于以上情况,陇南市的水泥工业无论在产量还是产品结构上,都不能满足陇南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虽然近年来甘肃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发展较快,水泥工业产业升级取得进展,但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仍很低,水泥总量主体仍是落后的立窑和湿法窑水泥,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和特大型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比例严重偏低。总体来看,甘肃省水泥工业仍面临着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局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水泥工业提出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现产业升级。本项目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工艺建设一条低温余热发电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不仅可以从量上填补市场需求缺口,更主要的是可以满足市场对优质高性能水泥日益增大的需求。222宏观经济环境今后5到10年,中央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键的货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水泥行业将继续拥有极好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按GDP年均增长7计,平均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4万亿元左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建材产品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态。目前世界经济正陷入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衰退,中国欲独善其身,必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以有效拉动内需,水泥行业将迎来新机遇”。而固定投资增加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已刺激起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热情。各地政府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蓝图,就目前各地已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逾10万亿元,远远超出国务院所设想的拉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的目标。水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水泥是我国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水泥工业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加大,为水泥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水泥总产量从1976年的047亿T发展到2008年达到139亿T,水泥工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按照“十六大”制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在这20年中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必须达到年平均递增72。建国50多年来的统计资料表明,当GDP的增长速度高于9时,水泥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将大于9;当GDP的增长速度低于42时,水泥工业就会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根据此规律,从总的趋势来讲近几年我国水泥的总需求量应呈增长态势。223产业政策及发展机遇建材工业“十五”规划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实施西部开发和加入WTO为契机,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工艺相结合,到2005年,水泥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由年产10万T提高到25万T;“十五”期间按“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的原则,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实现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翻番;引导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用新型干法技术实施改造,逐步淘汰立窑工艺。2003年12月国办发2003103号文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4000T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各地要根据水泥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快淘汰现有立窑及其他落后工艺水泥的目标和进度,并严格禁止新建和建设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水泥项目”。23市场分析水泥产品市场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未来十年是甘肃省和临近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水泥工业必须保持快速发展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适应日益提高和变化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优质高性能水泥的需求。同时,随着国家和甘肃省对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将被淘汰,为大水泥的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为产品竞争力强、经营管理好的大水泥企业创造了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31经济发展对水泥的需求分析(1)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将拉动水泥需求的快速增长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西部大开发的前沿。“九五”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固定资产投资以水泥消费为支撑。(2)城市化进程对水泥的需求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较低,仅达到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我国全面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已被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专项规划之一,预计在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4。根据中国社科院预测,我国2010年在7万人的小城市中有1200个将形成2530万人口的小城市。一大批中小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将带来大规模的居民住宅建设和与之相匹配的厂房、办公楼、学校、医疗机构、商业、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从而导致对水泥更多更高的需求。从全国来看,甘肃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陇南市及邻近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很低。因此,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空间很大。可以预见,随着甘肃省、陇南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农村市场的开拓,将为水泥的需求提供广阔的空间。预计在“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对水泥的需求量将持续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全省水泥工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因素比较,结合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各种技术因素,预测2010年,全省水泥需求消费量为22001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例可能达到55以上。水泥质量是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工艺生产的水泥与传统的机立窑生产的水泥相比,具有质量稳定、品质高、耐久性好等特点,是国家鼓励使用的水泥。现在国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已限制立窑水泥的使用范围,禁止立窑水泥进入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及一般工程的基础和结构部分。可以预见,随着市场定位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优质高性能水泥需求将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水泥总需求量有一定增加的前提下,优质高性能水泥需求量将迅速增长。而另一方面,优质高性能水泥的生产还远远不够,离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232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对水泥市场的影响针对我国水泥工业存在的“大而不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国家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发展战略,明确要淘汰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大幅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以优化产业规模结构和技术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随着水泥新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新型干法水泥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大量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因无法满足和适应新标准而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势必为大水泥的发展腾出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0号令)、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发改工业20062222号)和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发改运行2006609号),国家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70以上。2008年底前,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消减机立窑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地区淘汰全部机立窑。依法关停并转规模小于20万吨、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的企业。按照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447号)的要求,到2010年末,全国完成淘汰小水泥产能25亿吨,甘肃省20072008年须淘汰落后能力200万吨,20092010年须再淘汰落后能力200万吨,到2010年末,甘肃省须淘汰落后能力共400万吨,并与落后小水泥企业所在县市政府签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责任书,明确拆除时间、目标、要求,落实相关责任。这部分设备的生产利用率按80计算,甘肃省可减少320万吨的落后水泥供应量。从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来看,这部分落后水泥将被新型干法水泥所取代。甘肃省“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在有资源和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市场潜力等条件适宜的地区淘汰落后工艺建设日产2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使新型干法水泥产能从目前的800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1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全省水泥产量比例从目前的40提高到55。实施本项目符合国家上大改小,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产业政策,符合甘肃省水泥工业规划布局。另一方面,国家修订水泥质量检验标准也对水泥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国家按ISO标准制订了水泥强度检测方法的新标准。新标准已于2001年4月1日开始执行。现有的机立窑生产的原425水泥若按新标准检验,标号将大幅度下降,大量的小水泥厂因无法满足新标准要求进行生产而关停,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机立窑企业大多数只能勉强生产325强度等级的水泥,并且质量波动较大。湿法窑生产的水泥按照新标准检验,强度也会有所下降,甚至有的企业无法再生产高标号水泥。而新型干法水泥则完全能满足和适应新标准生产高标号优质水泥。国家新修订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已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控制水泥工业的污染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文规定“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新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噪音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绝大多数立窑、湿法窑和干法中空窑水泥企业的粉尘排放均未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较难治理达标。新标准的实施将加快落后生产工艺的淘汰。随着结构调整和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将被淘汰,为大水泥的发展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综上所述,在整个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发展阶段,在陇南市建设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项目建成后,将生产和供应新型干法水泥,对促进甘肃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及落后小水泥厂的改造起到积极作用。233地震灾后重建对水泥的额外需求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灾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损毁严重。随着灾后重建的逐步开始,对水泥的需求将增长很快,灾区(特别是四川省北部、西部重灾区,甘肃省重灾区陇南市等)的水泥缺口还将更大。在电视上看到,许多人被埋在砖混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板之下。为使这样的悲惨事件不再重演,必须大幅度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为此将大量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工厂生产优质现浇混凝土时,必须使用优质水泥。据报导,地震中有许多桥梁、道路和水坝等基础设施被损,修复和重建这些设施也要使用优质水泥。优质水泥大量缺口的市场条件为水泥新型干法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08年甘肃省水泥总生产能力接近2000万吨,新型干法产能仅近800万吨,占总产能的40,远低于61的全国平均水平。在落后生产方法中,主要是立窑生产。立窑生产甘肃省水泥工业中占很大比重,调整任务非常艰巨。由于落后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抗震等级不高,灾区内许多立窑和湿法窑受到一定程度的严重破坏,自然淘汰的可能性较大。在灾后重建中,遭破坏的立窑水泥企业大多不再恢复立窑生产,可以改造成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或联合起来建设新型干法水泥厂。政府可利用重建的机会,拨出一定资金来帮助立窑企业,使他们顺利地改产或转业。淘汰立窑水泥而腾出的市场空间,可加快水泥新型干法的发展。国家现已规划地震灾区重建工作,预计用8年时间完成灾区重建。第一重建阶段为3年,要基本完成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城镇主要部分的重建工作。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三条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预计投资1万亿,提前完成原来预计3年基本实现的灾区重建目标。其中水泥、玻璃、建筑机械行业需求被拉动的幅度最大,水泥需求的增长率在重建投资的高峰期同比可达到100,远远高于基准情景下的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灾后重建提速,每年新增水泥需求4000万吨。根据国家对灾后重建的布署,计划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万亿元,建设时间三年。即便按照2007年四川省万元投资消费水泥12吨来测算,未来3年的灾后重建将新增12亿吨的水泥需求,平均每年新增4000万吨。而根据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的测算,未来3年灾后重建累计需要水泥132亿吨,20082010年新增的水泥需求分别为3430万吨、5310万吨、4470万吨。整个重建工程巨大,已确定北川县城要搬迁异地重建,其它损毁严重的城市和城镇也需原地重建。地震重灾区的道路大部分需要重建。所有这些大部分需要在3年内完成。还有约500万地震灾民的永久安置房建设也需在3年内完成。所有这些重建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在地震灾难中,人民财产受到极大破坏。大量房屋,基础设施在震后需要重建,而首先启动的将是电力,通讯设施和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需求方面短期内受制于交通、水电系统的影响,当地重大工程可能停工,从而影响水泥市场的短期需求;灾后房屋和基础设施重建为当地水泥行业的中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震后重建中建筑抗震性能将会受到重视。目前民宅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预计未来公共与民用建筑可能加大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比例,以提高抗震等级,这将增加单位建筑面积水泥的需求量。234全球金融危机及扩大内需政策对水泥需求的影响“全球经济衰退,中国欲独善其身,必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以有效拉动内需,水泥行业将迎来新机遇”。而固定投资增加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已刺激起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热情。各地政府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蓝图,就目前各地已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逾10万亿元,远远超出国务院所设想的拉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的目标。在此次与之前,中央已经公开发布的刺激内需措施中,与水泥相关的主要有(1)铁路投资是拉动内需的“火车头“。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