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有限公司试验室质量手册第一版第0次修订批准人XXX审核人XXX编写人XXX2014年3月1日颁布2014年3月5日实施文件编号QR/A001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目录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目录批准页2修改页3公正性声明4第一章概述7第二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7第三章质量手册管理831概述932职责933质量手册的编写934质量手册的版本1035质量手册的维护和修订1036质量手册的发放和回收1137质量手册的借阅1138质量手册持有者的责任1239质量手册的宣贯12310质量手册的保密12311质量手册的解释12第四章管理要求1341组织1342管理体系1543文件控制1744检测分包20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2246合同评审2347申述和投诉24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2549记录27410内部审核28411管理评审29文件编号QR/A001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目录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第五章技术要求51人员3252设施和环境条件3553检测方法3754设备和标准物质4155量值溯源4456抽样和样品处置4657结果质量控制4858结果报告50附录1法人证明(复印件)53附录2任命文件及授权文件(复印件)54附录3组织机构框图55附录4员工行为准则56附录5试验室平面布置图57附录6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图58附录7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模式57附录8质量体系保证图60附录9质量职能分配表61附录10检测项目/参数一览表62附录11试验室人员一览表65附录12仪器设备一览表66附录13检测工作流程图69附录14量值溯源方框图70附录15受控文件目录71附录16程序文件目录75附录17作业指导书目录76附录18记录格式清单77文件编号QR/A002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批准页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关于发布新版质量手册的通知全室人员试验室新版质量手册已编制完毕,经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正式批准予以发布。新版质量手册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编制,于二零一三年十月三十日起实施,要求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做好实施准备,理解并遵照执行。XXXXXX试验室2014年3月1日批准人XXX文件编号QR/A003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修改页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文件修改记录文件编号修改条款修改日期修改人批准人文件编号QR/A004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公正性声明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上级单位法人公正性声明公司法人代表声明试验室是法人授权形式的,从事检测(校准)的专职机构。为了保证XXXXXX试验室检测(校准)工作的公正性,特声明如下1XXXXXX试验室独立开展检测(校准)工作。XXXXXX承认并支持其制定发布的质量体系文件及其他管理制度。2、XXXXXX对试验室实行行政领导,为之配备所需的各种专职人员,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检测(校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各级领导不利用任何行政或经济压力干扰其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诚实性。3、除XXXXXX试验室人员外,XXXXXX的其它人员不得介入检测(校准)工作,不得向试验室索取和借阅委托单位或相关方提供的技术资料以及检测(校准)数据。上述声明,望XXXXXX各有关部门遵照执行。本声明自即日起生效。XXXXXX试验室法人代表XXX2014年3月1日文件编号QR/A004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公正性声明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本试验室主任公正性声明试验室主任公正性声明本试验室是法人授权形式的,从事商品砼生产检测(校准)的专职机构。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各种原材料的检测质量控制,生产出符合质量目标的混凝土。为了保护国家、客户、相关方及本实验室的利益,本试验室就检测(校准)工作的公正性作以下声明1、本试验室对所有检测工作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受经济及其它利益的干扰,不受任何关系部门的影响。2、本试验室全体人员认真对待每项检测(校准)工作,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对检测结果及其数据的正确性负责,各级领导对检测数据不进行非授权干预。3、本试验室全体人员严格遵守检测(校准)工作的保密制度,不向无关人员提供或泄漏被检(校)产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4、检测(校准)人员不从事与所检(校)产品有关的技术开发和咨询工作,不在与检测(校准)产品有关的单位兼职,或拿取津贴。5、本试验室人员奉公守法,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准接受被检单位任何形式的馈赠,不吃请。上述规定,请全体人员自觉遵守执行。如发现违反本规定的情况,本试验室将酌情处罚。本声明自即日起生效。XXXXXX试验室主任XXXXXX2014年3月1日文件编号QR/A005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概述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第一章概述11试验室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演变XXXXXX试验室,在业务上由黄冈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以及相关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领导。XXXXXX组建于2014年,属于非独立法人机构,主要服务于浠水建筑与发展。12能力概况XXXXXX试验室现有员工6名,其中工程师4名,检测人员6名,主要检测仪器设备42台(套),试验室房屋建筑面积138平方米,其中温控面积30平方米,固定资产32万元,可以承担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砼外加剂、混凝土、砂浆等检测项目委托试验工作。13管理体系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标准建立修订的,并于二一四年三月一日正式运行。14业绩暂时无。14联系方式地址XXXXXXXXXXXXX邮编438200电话XXXXXXXXXXX联系人XXXXXX文件编号QR/A006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第二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1质量方针诚实信用;科学规范;准确公正。22质量目标产品合格率100。合同履行率100。用户满意率95。文件编号QR/A007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4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第三章质量手册管理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第三章质量手册管理31概述质量手册是阐述我试验室的质量方针、管理体系和质量实践的文件。本质量手册是指导公司质量活动的纲领性文件。质量手册的管理主要是对其进行控制并保持其现行有效,明确管理者和持有者的责任,从而保证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应性和有效性。32职责321本试验室质量手册由质量负责人归口管理。质量负责人主持并组织办公室编制、修订、宣贯、发放、归档、复印、借阅、回收及监督执行。322当质量手册编制或作出重大修订后,应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试验室全体员工进行学习和宣贯并遵照执行。323质量负责人维护质量手册的现行有效。324质量手册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发布实施。33质量手册的编写331编写目的编写质量手册是为了阐明本试验室的质量方针,规定试验室的内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展示本试验室的服务能力,描述管理体系和要求。它是试验室全面、及时、准确、有效地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检测活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纲领性文件,是试验室管理体系文件中的最高层首要文件。332编写依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333编写要求1质量手册应明确表达良好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方针、目标,并向社会、文件编号QR/A007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4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第三章质量手册管理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客户作出应有的承诺和保证。2质量手册应规定出试验室的内部关系、工作分工和质量职责。3质量手册应展示试验室开展检测服务能力。4质量手册应反映出试验室的资源配置。5质量手册应详细地描述试验室管理体系及其质量活动所包含的全部要素和质量要求。334适用范围适用于试验室测服务工作的全部活动,但不包含科研、生产、销售和其他活动。34质量手册的版本341质量手册分正本一本和副本若干本,受控和非受控。正本和副本、受控和非受控均应在首页加注相应的标记。342受控副本编号登记发放,受控正本存资料室。手册内容需作更改时,应首先对受控正本进行更改,其后再对受控副本依次进行跟踪更换。更换下来的手册或手册插页应及时加注“作废”标识,归档保存或者销毁,以保持质量手册的现行有效。343非受控手册文本仅作发放登记,不作发放编号。35质量手册的维护和修订351试验室全体员工都有权对质量手册提出修改意见。352遇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手册应予修订1手册中的条款不适应现实工作;2实际执行中发现手册有不完善之处;3组织机构或人员岗位调整,影响手册的执行;4现行手册的条款与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有矛盾;5内审和评审中认为需要进行调整。353遇到下列原因之一时,应考虑对手册进行改版1一次修改条款数量超过6处;文件编号QR/A007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3页共4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第三章质量手册管理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2认可准则改版;3组织机构发生变化;4检测标准和服务能力发生变化;5评审中出现较大质量体系问题;6质量方针和目标发生变化;7法律法规变化。354质量负责人提出修改计划报试验室主任批准后,再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修改后的手册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技术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试验室主任批准发布实施。36质量手册的发放和回收361手册发放由办公室负责。362受控正本保存在办公室的资料档案室。363受控副本手册发放至检测室的负责人。364非受控本可发给上级主管机关、试验室的客户。365受控本发放时应造册登记,由领用和保管人员对领用手册进行签名确认。366受控本的领用和保管人员在调离本试验室时应交回领用的质量手册。367受控本更换下来的旧版手册或更改下来的插页应由办公室及时回收,并加注“作废”标识。37质量手册的借阅371受控质量手册及其它文件属试验室知识著作和内部文件,一律不得外借和带离公司。372非受控质量手册及其文件的借阅、发放和复印,应得到试验室主任的批准,由办公室负责办理手续。文件编号QR/A007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4页共4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第三章质量手册管理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38质量手册持有者的责任381手册的存放应能方便员工的使用。在岗员工应自觉遵守手册的要求和规定并努力贯彻执行。382手册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手册,不应自行更改、涂改并保持手册的清洁和完整。持有者不应外借、复印和遗失,如找不到时,应及时报告质量负责人,由质量负责人向试验室主任报告后,做出处理决定。383换版或更改后的手册下发后,应按照更改后的要求执行。39质量手册的宣贯391换版或更改后的手册和文件,应由办公室制定出宣贯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宣贯。392宣贯实施情况应由办公室负责进行统计和做好记录。310质量手册的保密本试验室的质量手册属于保密文件,未经试验室主任的批准不得对外公开或传播。311质量手册的解释本试验室质量手册的解释权归试验室主任。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组织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第四章管理要求41组织试验室根依法注册,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411本室根据建设部141号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文件成立的企业试验室,是委托法人单位。412本室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共60,仪器设备31台(套)。本室有开展检测业务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413本试验室的管理体系覆盖了在室内固定场所,流动场所、室外场所等各方面的工作。414具有所开展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15本试验室从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方面保证试验室及所有人员与检测活动、检测数据和结果不存在利益关系;在员工行为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中规定试验室及所有人员不得参与有损判断独立性或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同检测、检查、监督、抽样等工作有关的同类产品(工程)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维修、监理等活动。试验室领导通过公正性声明及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员工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它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416本试验室及所有人员承诺确保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其措施见保证公正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程序。417组织机构框图表明了本试验室的组织、管理结构及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模式表明了本试验室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418本室的主任由XXXXXX法人委托任命;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均由试验室主任任命;当主任或技术负责人变更时将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北省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确认。419本室的管理人员包括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组织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样品管理员、档案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等;操作人员包括检测人员、校准人员、批准人员。以上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试验室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中规定。当某关键管理人员由于公出或其他原因暂时脱离本岗位时,由规定的人员代理其职责试验室主任由质量主管代理,技术主管与质量主管相互代理,4110本试验室任命并授权1名资深的检测(校准)人员为监督员,对检测(校准)的关键环节,例如抽样、样品准备、仪器设备操作、环境条件控制、数据处理、报告编制等进行日常监督。必要时,例如有新项目、新方法、新人员、新设备等情况时进行专项监督。监督员要随时做好监督记录,在一定阶段向管理评审提交监督报告。4111本试验室设技术主管1名,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技术运作以及确保与质量有关的资源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详见试验室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设质量主管1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体系的实施和遵循以及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现行有效性(详见试验室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4112本试验室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将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该计划包括项目要求、人员、经费、进度、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4113支持文件附录4试验室岗位职责附录3组织机构框图附录8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模式附录5员工行为准则保证公正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程序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管理体系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2管理体系本试验室按照实验室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建立和保持的管理体系能确保公正性、独立性并与所开展的检测活动相适应。本试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计划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其目录详见本手册的附件)。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计划表格是证实性文件。本试验室的质量政策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体现(详见第二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包含了试验室领导对良好职业行为和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质量的承诺,以及对遵循评审准则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421管理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和控制所需要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它能保证试验室现有服务工作的质量并满足质量目标。试验室已经将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定成文件,并将这些文件传达到全体人员,并被其理解、获得和执行。本试验室承诺始终不渝地遵循认可准则的要求,并保证管理体系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和有效性。422质量方针是本试验室检测的总体要求,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制定,试验室主任批准发布。质量目标是为落实质量方针而制定的具体控制要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承诺均已在第2章阐明,在管理评审时应对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加以评审,确保其持续适宜。42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用于评价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判定依据,是本试验室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宗旨、方向和目的,已在第2章将其针对相关部门和层次上得到分解。424试验室主任应向全体员工及时传达客户要求以及与报告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这种传达可通过合同评审、服务客户、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落实。425试验室主任应对管理体系的适应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审,及时评价本试验室管理体系是否达到了所规定的宗旨要求。426试验室主任负责本试验室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管理体系策划应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和本试验室发展的总体要求。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管理体系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文件的形式体现。对管理体系的任何更改进行策划时,应保持其系统性和完整性。427管理体系的贯彻和执行4271本试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并监督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违反文件规定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解决或纠正,对需要调整的管理体系文件适时按照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质量负责人要始终保持试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4272本试验室的每个员工都要熟悉与自己相关的文件并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政策、要求、程序开展质量活动,在执行中可以向质量负责人提出对文件的修改或补充意见,但决不允许违反管理体系文件之规定开展质量活动。相关文件附录18程序文件目录附录19作业指导书目录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3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文件控制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3文件控制431总则本试验室已经将管理体系文件化,并通过对管理体系文件有效的控制来保证本试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本试验室已建立相应的维持程序来控制构成其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其内容包括一切与质量管理和检测活动有关的,内部制订的或来自外部的,诸如规章、标准、规程、其他规范化文件、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以及图纸、磁盘或光盘软件、规范、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手册等。质量负责人应维护和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432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试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由以下六部分组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质量计划、外来文件。4321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描述了本试验室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检测能力,规定了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是试验室开展检测作业的纲领性文件,亦是向客户说明服务质量保证的证明文件。4322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描述了开展质量检测活动各控制环节的过程,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程序文件规定了质量活动全过程的目的、范围、引用标准必要时、职责、活动顺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4323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检测活动的技术工具作业文件,它包含了安全规定、检测细则、内务管理、各类工作制度、样品的处理和制备要求、其他辅助作业规程规则、计算机软件程序、对照图/曲线/换算表、抽样标准和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规范、数据处理方法、自校仪器的自校和验证方法、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维护等作业文件,以及消耗品的验收等方法。4324质量记录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3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文件控制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的见证性文件,本试验室的质量记录包含了试验室的机构设置文件,人员任命文件,质量活动和检测活动以及所有外来文件和全部资源配置档案。质量记录执行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4325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试验室针对特定质量活动,规定专门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本试验室的质量计划包括检测计划、审核和评审计划、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计划、量值溯源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仪器设备维护计划、开展新项目的计划、采购计划、抽样计划等。质量计划制定和审批执行HSDSPF092007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4326外来文件外来文件是指来自客户、法定机构、认可组织的文件以及来自外部的标准、规程、检测方法等文件。这些文件与内部制定的文件同样受控。433文件的批准和发布4331管理体系所有文件,在发布之前应授权由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审查并报试验室主任批准,还应建立识别管理体系文件当前的制、修订状态和分发的控制清单,以防止使用无效和或佝徟的文件4332检测试验室所用程序应砮保以下几方面1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授权有效版本;2由文件嚄批准人定期审查文件,必要时进行修订,以保证持续适用和满足使用的要求;3及时地从所有使用和发布处撤除无效或作废的文件,或用盖“作废”或“停用”章的方法确保防止误用无效文件;4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保留的作废文件,应有“参考文件”的标记。4333试验室制订的管理体系文件按照以下唯一性标识。该标识应包括发布日期和修订标识、页码、总页数或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和发布机构。档案类文件由办公室资料员保管,机密类文件未经主任批准不得查阅,其它技术类档案文件应办理借阅手续。4334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3页共3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文件控制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文件编号说明QR/A0012010434文件变更4341本试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应由原审查责任人进行审查、原批准人进行批准。被指定的人员应获得进行审查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4342若可行,更改的或新的内容应在文件的相应部位或适当的附件中标明。4343本试验室的文件控制制度允许在文件再版之前由授权人员按照程序对文件进行手写修改。修改之处应有清晰的标注、签名缩写并注明日期。修订的文件应尽快正式发布,让文件使用人员知道和理解。4344本试验室制订了计算机及计算机数据保护的程序,该程序描述了如何更改和控制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435支持文件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计算机及计算机数据保护的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受控文件目录受控文件发放记录2010年实施文件号001质量手册XXXXXX试验室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检测分包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4检测分包441概述分包是利用其他试验室的能力对本试验室自身能力的不足的必要补充,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检测成本,维护客户利益的有效方法。为防止来自外部试验室的质量风险,有效的保证分包检测数据的公正可靠,本试验室应选择符合认可准则要求的检测分包试验室承担分包检测。本试验室就其分包方的工作对客户负责,但由客户或法定管理机构指定的分包方除外。本试验室还应保存检测中使用的所有分包方的注册资料,并保存其工作符合本标准的证明记录。442调查和审核分包试验室当本试验室因工作量太大、需要更多专业技术支持或暂不具备某项检测能力等需将检测工作分包时,检测活动应安排在符合认可准则要求的有协议保证的试验室中进行。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分包管理工作,质量负责人组织内审员协助实施对分包方的质量调查和审核。除调查、审核分包试验室的质量资质和管理体系外,还应将调查或审核以及分包的意图用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在得到客户的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分包活动。443分包试验室的选择分包试验室应首选有质量资质和保证的以下类型的试验室1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的试验室;2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认可的试验室;3通过ISO9000认证的试验室;4满足有关法律要求的试验室;5有质量保证体系的试验室。444分包协议的内容本试验室与分包试验室签订的分包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1甲乙双方试验室名称;2分包内容(检测项目);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检测分包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3分包性质固定的还是临时的;4检测方法和细则的规定执行标准或方法;5分包执行时间限制要求;6操作人员水平要求;7设备和标准物质要求;8分包试验的环境条件;9分包试验室的法律地位和管理体系资质证明文件;10对分包方管理体系的审核若没有管理体系证明时;11检测报告的内容、形式和数量;12分包项目的收费;13样品和样品资料要求;14分包方授权签字人员的资格确认;15双方的责任和权利;16违约的处理;17合同签订日期和有效期;18其他约定。445资料保管本试验室应保存分包试验室的名录、分包试验室有关分包能力和质量资质的详细调查记录,以及分包协议和分包方出具的分包报告。分包检测涉及的全部记录应由办公室负责登记造册和保管建档。446支持文件检测工作的分包管理程序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服务和供应品采购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51概述外部支持服务供应是保障本试验室正常开展工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关系到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试验室制定了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对影响检测质量的设备、耗材、加工、溯源等环节的供应和服务质量保证做出了规定。技术负责人承担对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的管理。452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方的选择为避免将外部风险引入本试验室导致对质量保证构成影响,本试验室规定在寻求外部供应和外部服务时,必须特别重视供应品和服务的质量,选择有充分质量保证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453质量保证措施当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无独立的质量保证时,试验室按照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对所购买的设备、材料和服务进行符合性检查验收。如有可能应对所购设备和消耗品在投入使用前按照校准方法和检测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在得到合格的结论后才可投入使用。454供应与服务的质量记录本试验室保存合格的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商及供应品的名录,或者经长期使用证明其供应品质量符合试验室检测要求的使用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包括1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的名单及通讯地址;2服务和供应品名称;3规格或型号;4质量资质或许可证证明;5本试验室的长期使用记录。供应与服务的质量记录由试验室的资料员负责建档保存,本项执行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455支持文件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合格服务方和供应商名录服务和供应商评价记录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合同评审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6合同评审461评审程序本试验室对来自客户的检测要求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制定了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以满足客户对检测能得到正确、及时和有结果的要求。该程序包括以下内容1对包括所用方法在内的要求应予适当规定,形成作业文件,并易于执行人员理解和操作;2本试验室有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得到实现;3选择适当的、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有效的检测方法;4要求、标书和合同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发现客户要求或标书与合同之间存在差异时,应在检测工作开始之前得到有效的解决,使每项合同都能得到本试验室和客户双方的接受。对合同、标书的评审内容还应包括被分包出去的所有检测工作,即若本试验室有部分检测需分包时,一定要在合同中加以明确,取得客户的同意。本试验室要求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若出现对合同的偏离,均应及时通知委托检测的客户。462评审记录为保证所签合同、标书的有效性,本试验室应保存包括检测活动的任何重大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以及在执行合同、标书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果与客户进行讨论的所有记录,包括工作开始前的评审记录。463合同变更在检测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或标书,技术负责人则应重新进行合同或标书的评审,并将所有修改后的内容通知本试验室内外的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464支持文件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申诉和投诉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7申述和投诉471总则受理客户的投诉是提高本试验室信誉和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之一。因此,本试验室对来自客户的投诉应适时作出安排并妥善处理。472投诉的处理本试验室处理客户投诉工作由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负责人应制定出本试验室处理投诉的文件化程序,并主持受理、处理和答复投诉的全部工作。质量负责人应将处理投诉所开展的调查和纠正措施的全部过程形成记录,交资料员归档保存。处理投诉的程序执行处理投诉程序。473附加审核当客户或其他人员及机构的投诉涉及到本试验室的质量方针或管理体系、或对检测报告的正确性提出疑问时,质量负责人应及时对本试验室的管理体系以及相关领域的工作、员工职责进行审核。474支持文件1处理投诉程序投诉处理记录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81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保证本试验室为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量风险控制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当发现或被确定某项工作或活动为不符合时,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按照程序文件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利对本试验室工作中存在并已经确认的不符合工作、偏离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的政策和程序的活动立即实施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执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4811发现问题本试验室应通过对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的观察来努力发现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可能存在或已经发生的问题。这种观察可以通过不符合工作的控制、内部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的反馈或员工的反映等方式进行。4812原因分析实施纠正措施的负责人应仔细分析产生问题的所有潜在原因,如客户的要求、样品、样品规格、方法和程序、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消耗品、仪器设备及其校准等,从中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4813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当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应确定将要采取的纠正活动,并选择和实施最能消除问题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为经济合理地安排纠正措施的实施,纠正措施的确定应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本试验室应将纠正活动调查所要求的任何变更制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4814纠正措施的监控负责实施纠正措施的人员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监控,以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活动是适用的和有效的。4815附加审核在实施纠正措施以后,如果对不符合或偏离的鉴别导致对本试验室符合其政策和程序,或符合认可准则产生怀疑时,本试验室的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应尽快依据本质量手册的规定对相关活动区域进行管理体系的审核,以确定纠正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82预防措施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既可消除潜在的不符合情况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也可化解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避免出现质量风险和其他可能出现的不期望结果,以及对本试验室与客户利益的损害。本试验室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管理体系方面,都应分析确定潜在的不符合原因和所需要的改进工作。如需采取预防措施,则应制订、执行和监控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计划,以减少类似不符合情况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并以此来改进和提高本试验室的质量工作。预防措施执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的制订及实施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应经常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并适时制定相应的所需改进的预防措施及其实施计划和程序。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措施的启动和控制,以确保其有效性。483改进措施本试验室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831需改进工作内容的确认本试验室通过严格维护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并且建立各部门、各岗位间的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集思广益,分析从体系运行、质量方针实施、目标的实现、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结果的信息,判断在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方面存在的缺欠以及需改进工作内容。质量负责人负责提出需改进工作内容并由试验室主任长确认。4832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需改进工作内容确认后,由质量负责人提出改进计划和措施,试验室主任批准后实施。4833改进效果的确认改进计划和措施实施后,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审核,由质量负责人提出审核意见及是否需要持续采用改进措施报试验室主任确认,由本试验室主任通报改进情况,并确定进一步的工作。484支持文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记录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9记录491总则记录是为完成的检测工作或达到的结果所提供的客观证据,也是质量活动的见证文件。记录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两种。492质量记录质量记录表明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同时也为管理体系要素运行的有效性和质量活动的可追溯性提供客观证据,并为实施预防和纠正措施提供依据。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地做好质量记录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准则。质量记录应包括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记录。记录执行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493技术记录4931检测人员应认真填写检测活动中所有观测到的原始数据和现象。每项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原始记录应当字迹工整、清晰,内容齐全,不得省略与涂改。记录应包括负责抽样的人员、从事各项检测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签字或标识。4932检测观察数据、结果和计算值应在工作活动时予以现场记录,并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识别。4933校核人员应对试验人员填写的原始记录进行认真系统的审核,以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当记录出现错误时,由原记录人员杠改并保持原记录仍可辨认,即在原废除的数据或文字上划二道水平线并加盖执行人的名章后,再在错误记录的右上角填写正确的有效的数据或文字。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494记录保存技术负责人负责本试验室检测活动记录的管理,质量负责人和资料员协助做好质量记录和档案的管理。所有记录应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对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另外,还应建立相应的程序来保护和备份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或修改,并明确规定记录的保存期。495支持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内部审核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10内部审核4101总则为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必须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的、系统的检查,使管理体系按照要求运行,并实现自我完善的功能,以达到预防和降低检测风险的目的。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由质量负责人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4102内审要求为保证管理体系持续地适应外部要求,每年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体系年度常规内部审核,审核范围包含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当遇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安排对管理体系相关内容的审核。审核应由经过培训和具备资格的内审员来执行,但内审员不应审核自己从事的工作。内审员对要求整改的问题实施监督检查,保证在议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内审员对整改实施的结果还应进行跟踪,并对整改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直至验证有效为止。4103内审的实施审核工作由质量负责人在审核前制定出详细的内审实施计划,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按时间和对象实施审核。审核中应做好审核记录,依据审核标准认真检查和核对事实,分析不符合的原因和不符合的事实。内审员对采取的整改和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审核中如对发给委托人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时,则质量负责人应立即书面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所有有关方。审核的实施应执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4104支持文件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管理审核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411管理评审4111评审目的管理评审是对本试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应性进行评价。通过管理评审,对试验室管理体系中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必要的改进,使管理体系更有效地运行。4112评审要求管理评审由本试验室主任主持,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必须参加,其他人员可有选择的参加或列席。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分析研究内审结果和其它有关管理体系的重要变化以及听取委托人的要求,并对管理体系的调整和改动做出决定。试验室主任每年至少对试验室的管理体系组织一次评审,如遇特殊情况也可临时安排评审。管理评审内容如下1质量方针的贯彻情况与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2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3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4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5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6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结果;7试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8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9客户的反馈意见;10客户投诉;11改进的建议12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员工培训等。4113评审的实施评审的组织与实施由试验室主任做出计划和安排,由办公室负责人召集。参加人员应事前根据试验室主任的要求准备评审的文件,评审用的文件必须包括内审汇总报告和委托文件编号QR/A008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笭2页共2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要求管理审核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人意见反馈。当遇法律、法规、检测准、体系标准发生变化,外审结果和能力验证成绩不够理想,或遇重大检测事故等情况发生时,则由质量贏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准备相应的评审文件。评审重点对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做出判定,幦提出对现行体系的调整、修改、补充、完善的具体实施意见。评审中由办公室负责人记录评审过程,并写出评审报告。该报告经质量负责人审核后由试验室主任批准。管理评审实施执行管理评审程序。4114整改措施管理评审时应记录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由此采取的整改措施。技术负责人应确保这些措施在适当和约定的时间内得到实施。4115支持文件管理评审程序文件编号QR/A009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技术要求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第五章技术要求本试验室为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是检测报告的检测数据和结果,而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质量的参数。因此,试验室的技术要求就是对本试验室所作检测的总的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的各个因素的控制要求,确保出具技术上有效(即正确可靠),测量不确定度满足要求的测量数据,是本试验室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的最基本任务。决定检测正确性和可靠性,即对总的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有以下因素1人员技术水平;2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3检测方法及方法有效性的确认;4设备和消耗性材料技术条件的控制;5测量的溯源的有效性;6抽样方案的正确性和所抽样品的代表性;7检测物品的制备。由于上述因素对总测量不确定度都会有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对(各类)检测之间明显不同,但试验室负责人在检测方法及程序制定、人员培训和考核、选择和校准所用设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由于上述因素对总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在各类检测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试验室应充分重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从中鉴别上述因素对不同检测项目总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的大小,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其中影响较大因素的有效控制。文件编号QR/A009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1页共3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技术要求人员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51人员511总则一切工作都需要人的参与,无论管理体系建立和有效运行,还是技术活动的有效控制均要求本试验室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质量风险意识、法制和服务观念。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为达到本试验室的质量目标,本试验室配备了足够和合格的人力资源,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以及评价结果和签署检测报告人员的能力,并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按照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进行适时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以保持人力资源始终满足本试验室向客户提供合格技术服务的要求。对在培员工的使用,还安排了适当的监督。512人员构成试验室主任根据检测范围设立专业检验室,每个检测项目至少配备2名检验人员,本试验室人员配备详见试验室试验检测人员一览表。本试验室所有检验人员均须持证上岗。因本试验室人员较少,工作人员均一专多能,一人多证。513关键人员的任职条件1技术负责人A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或同等)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B)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C)在工作经历中至少要包括5年的有关检测或检测管理方面工作的经历。2质量负责人A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或同等)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B)具有工程师技术职称;C)从事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3授权签字人A有国家承认的大专(或同等)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5年以上;B)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C)在工作经历中至少要包括5年的有关检测或检测管理方面工作的经历。文件编号QR/A009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2页共3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技术要求人员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D)熟悉相应的检测管理程序、报告的核查程序;E)掌握有关的检测项目限制范围;F)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G)具有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H)熟悉认可准则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4内审员A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B)至少有5年检测等方面技术与管理的工作经历;C)经过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应有资格证书。5检测室主任A有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B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C)具有5年以上有关检测或检测管理方面工作的经历和经验;D)使用有关标准的经验和根据具体的要求应用合适的标准的能力;E)掌握有关的检测项目限制范围;F)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G)具备整理分析检测结果的经验和能力;H)具有保持工作记录和准备常规报告的能力。6监督员A熟悉各项检测的方法、程序,了解检测工作的目的,知道如何评价检测结果。B)具有有关材料、测试过程和工作环境的知识;C)具有整理分析检测数据结果的经验和能力;D)具有使用有关标准的经验和在无合适标准的情况下有制定正确的操作过程的能力;E)具有提出最终严谨的测试报告的能力;G)具有监督检测质量的能力。514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为实现本试验室人员的有效管理与优化配置,试验室必制定并执行员工培训和考核程序,确保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接受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其技能、经验和意识等方面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培训分为两种,即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文件编号QR/A0092014XXXXXX试验室质量手册第3页共3页第一版第0次修订主题技术要求人员颁布日期2014年3月1日5241岗前培训本试验室员工的岗前培训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凡新进本试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先进行培训,以便了解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和掌握操作技能等。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5242在职培训凡新增检测项目或标准被修订,对检测技术提出新要求时,试验室应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技术负责人应充分考虑本试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每年初制定一份内容完整且可实施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交办公室保存,并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培训,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在职员工必须定期接受相关课程的培训或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可获准上岗。造成检测事故的员工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如经培训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应予以辞退。员工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能力在2025年入团考试中的试题答案
- 中级会计考试支招与试题及答案
- 深入学习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级会计考试考生总结及试题答案
- 一级建造师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航空器维修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 预备考生2025年入团考试答案
- 高级会计案例解读试题及答案
- 深入学习2024年硕士外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年护理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游戏发展史课件
-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现代企业管理学》本科教材
- 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慢阻肺康复治疗病例汇报
- 氢氧化钠购销
- 2024年中级电工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卷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内容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