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2009年11月3日目录前言2第一部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3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3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4第二部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与理解要点4一、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二、策划6(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6(二)法规和其他要求10(三)目标和管理方案11三、实施和运行13(一)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13(二)能力、培训和意识15(三)沟通、参与和协商17(四)文件化19(五)文件控制20(六)运行控制22(七)应急准备与响应23四、检查25(一)绩效监视和测量25(二)合规性评价27(三)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27(四)记录控制30(五)内部审核31五、管理评审33第三部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间要素的逻辑关系35前言目前,我省卷烟工业系统的4家直属企业中3家已经建立并实施运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家正在建立过程当中。虽然这个体系已在福建卷烟工业系统中已运行多年,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体系的运行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本次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系统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加深对体系要素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部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俗地可以将其理解为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相比,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管理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主动型的职业安全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更为科学和严谨。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就是将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和准则中来。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以戴明模型,或称为PDCA模型为运行基础。按照戴明模型,一个组织的活动可分为“计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改进(ACT)”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图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是以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为核心内容。通过周则复始地进行“计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最新版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所包含的全部要素如下41总要求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3策划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432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管理方案44实施和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沟通、参与和协商444文件化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与响应45检查451绩效监视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453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5内部审核46管理评审第二部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与理解要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7个核心要素。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1、规范条款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并授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A适合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B包括预防伤害与疾病以及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C包括组织至少遵守与其危险源有关的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同意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制定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框架;E文件化,实施并保持;F传达到所有在组织控制下的人员,使其认识各自在职业健康安全的义务;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H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2、理解要点(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宗旨和方向。(2)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权威性,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并正式批准发布。(3)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必须包含两个承诺A持续改进的承诺。持续改进是组织遵循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強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达到改善整体绩效的循环过程。(注该过程不需要在活动的所有方面同时进行。)B至少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注这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低要求。)(4)组织想要得到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必须有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并履行其职业健康安全义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因此方针要传达至全体员工。(5)方针不是保密文件应向相关方公开。组织应有一个向相关方传递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信息的机制,确保相关方在要求时能够获得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但是如果相关方没有提出要求,则组织无需主动向其提供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陈述的副本。3、常见审核审核证据(1)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2)方针的内容是否包括“两个承诺”;(3)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记录;(4)向全体员工传达方针的结果(可抽查员工对方针的了解情况);(5)使相关方获取方针的方式。二、策划策划是组织建立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启动阶段,目的是对如何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作出明确的规划。该阶段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431)、法规和其他要求(432)、目标和方案(433)三个要素。(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1、规范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必要的控制措施。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承包商和访问者)的活动;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的人的因素;D源于工作场所之外但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产生有害影响的已识别的危险;E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的活动所造成的危险;注1此类危险作为环境因素来评估可能更适当。F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无论是组织提供的还是外部提供的;G组织、活动或材料的变更或已纳入计划的变更;H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修改,包括暂时的变化,以及他们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I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的法律要求;J工作区域、过程、安装、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与人的能力相适应。组织用于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A依据其范围、特性和时间安排加以确定,以保证该方法具有主动性而不是被动性;B提供风险的辨识、控制优先顺序和文件化;在适当时提供控制措施的应用;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引入之前,识别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其活动的变更所伴随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组织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了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在确定控制措施时,或考虑改变现有的控制措施时,应根据下列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D标识/警告/或行政控制;E个人防护器具。组织应将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和确定的控制措施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考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注2对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更深了解,参见OHSAS18002。2、理解要点(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工作场所内所有事故风险,危险源可能产生风险,因此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的核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进行主动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2)标准要求组织的风险控制思路如图2所示,首先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然后评价其带来的风险程度的大小,并确定其风险是否可接受,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一般地,对于不可接受风险,通过建立和实施“目标和管理方案”(433),将其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对于可接受的风险,通过建立和实施“运行控制”(446)、“应急准备和响应”447,将其风险控制在目前可接受的状态。图2风险控制思路(3)对于组织的危险源,具体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辨识A组织的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B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等;这里我们要特别关注非常规作业。据统计,在非常规作业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占到近一半的比例。因此关注非常规作业,辨识非常规作业中的危险源,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是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键工作之一。从状态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控制措施不可接受风险可接受风险433目标和管理方案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划分,危险源可分为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其中常规作业为正常状态,非常规作业包括异常和紧急状态两种。所谓异常状态包括设备故障维修、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扫等),紧急状态包括突然的停电或供电、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等。举例来说,在设备故障维修活动中,我们应辨识出“设备误启动”这一危险源,以便于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采取悬挂“设备维修中,禁止合闸”等风险控制措施,避免维修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C所有进行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内部员工、外部供方、合同方和访问者等的活动;D工作场所内本组织的内部设施,如组织内部的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质等;E工作场所内由外界所提供的设施,如组织所租赁的设备、在工作场所内相关方的设施;(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要素不仅要求在初始职业健康安全评审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还要求组织持续开展此项工作,也即要求组织定期或及时开展此项工作。组织应根据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当发生下列内外部客观环境变化时,则需预先或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技术改造(三同时)等组织内部发生的变化之前;当国家和地方法规的修订、机构的兼并和重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的新发展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5)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依据行业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有的行业可能只需简单的定性评价就可以了,而有的行业可能需要包含大量文件的复杂定量分析。对于烟草行业来说没有必要对风险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而采用简单的主观评价方法就足够了。无论选择何种风险评价方法,一方面,必须本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另一方面,必须确定风险评价的结果符合组织的具体实际情况,并能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级,确定哪些风险可接受和哪些风险不可接受,进而识别出哪些风险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6)在确定控制措施时应注意按如下优先顺序实施预防和保护措施,以达到标准所要求的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A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如用无毒、非可燃物代替高毒、高燃溶剂。B降低风险。如用低毒、低燃物代替高毒、高燃物。C用工程技术措施限制风险。如用吸声、隔声的方法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传播;对成型车间丝束产生的飞絮,采取局部抽风除尘措施。D采取警示和管理措施限制风险。如,对长期接触噪音的工作人员,采取定期轮岗措施;E当采取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控制残余危险源或风险时,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为长期接触噪音员工配发耳塞。3、常见审核证据(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2)危险源辨识清单、确定的重要危险源,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重点关注当组织的体系或活动有变化时,危险源和风险评价是否有预先变更。即预先进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以了解体系或活动变化的潜在风险。(在许多情况下,组织已建立的风险控制措施,也可作为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证据。)(3)确定的各种风险控制措施。重点关注是否有证据证明组织按照以下优先顺序选择风险控制方法消除、降低、工程控制、标识/警告/管理控制、最后才是个人防护;企业在进行风险控制时不能总是先选择个人防护。(二)法规和其他要求1、规范条款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组织应遵守的适用的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组织应及时更新法规和其他要求信息。组织应将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相关信息向组织控制之下工作的人员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沟通。2、理解要点(1)对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是组织最高管理者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承诺,也是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持续改进的基础。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体系庞大、复杂,且包含的法规繁多,组织必须在确定它应遵守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基础上,达到遵守法规的目的。(2)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又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所以组织要有一个不断获取的过程,这就要求组织建立获取这些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渠道,并进行主动的识别。(3)组织要在其工作活动中实现遵守有关法规的要求,这首先要将有关法规要求的信息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4)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例如A)和政府机构的协定;B)和顾客、供方、合同方等相关方的协议;C)行业和上级组织的有关要求。3、常见审核证据(1)识别和获得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2)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途径;(3)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包括更新记录);(4)将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员工和相关方沟通的方式和结果。(三)目标和管理方案1、规范条款组织应在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目标可行时应可测量,并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相一致,包括预防伤害和疾病的承诺、符合组织应遵守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在建立和评审其目标时,组织应考虑组织应遵守的适用的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及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组织还应考虑其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其财务、运行与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用于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案至少应包括A规定组织相关职能与层次实现目标的职责与权限;B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时间表。方案应在计划的间隔时间内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确保目标实现。2、理解要点(1)目标是组织依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制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具体体现。(2)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保持一致。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两个承诺A)持续改进的承诺;B)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相应地,组织建立的目标有两种持续改进的目标和保持的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实现方法也不同(如图3所示)A)持续改进的目标依据目前资源无法实现、需投入一定资源才能实现的目标,通过建立和实施“管理方案”(433)来实现,一般为近期目标;B)保持的目标不需要投入新的资源、依据现有的资源即可实现的目标,通过建立和实施“运行控制”446来实现,一般为长期目标。图3目标管理模式保持446目标近期改进的目标需要投入资源改进433长期保持的目标不需要投入资源(3)如可行,目标应量化,不可量化的目标应是可测量的。目标是绩效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绩效是可测量的结果,因此目标不管是否量化,均应是可测量的,只是不同的目标,其测量方法不同,如“将车间噪声由110DB降至85DB”是一个量化的目标,可以用声级计进行测量;而将“地面油库改造为地下油库”是一个非量化的目标,可以通过项目检查进行测量。(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不仅仅只针对消除或降低不接受的风险而设立,其可应用于组织更广范围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的持续改进,如A)对接受的风险,同样可以建立目标,达到风险水平的持续降低;B)消除或减少特殊意外的事件的频次。(5)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考虑A)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与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财力、物力相适应。B)行业、上级公司及顾客等相关方的意见。(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是实现目标制定的计划方案,这个方案应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与传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相类似的,都是为消除或基本消除某一重大风险而制定的方案(计划)。A)规定实现目标的职责和权限。对于建立到相关职能和层次的目标,明确该职能和层次的主要职责和权限,以确保目标的实现。B)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实现目标的方法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的主体。组织要从技术、经济、效果以及实施过程的控制等多方面考虑它的可行性,有些方案往往要经过反复的论证,才能进行决策。C)明确时间进度。时间表有助于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并对其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测量和监视。(7)组织应每年至少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一次评审,并根据其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有计划地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对方案进行修订。3、常见审核证据(1)形成文件的目标和管理方案;(2)目标和管理方案的评审记录;(3)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与实现情况。三、实施与运行实施与运行的目的是建立实现用人单位的方针、目标所需的能力和支持机制,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计划内容的有效实施。实施与运行阶段包括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441)、能力、培训和意识442、沟通、参与和协商443、文件化444、文件控制445、运行控制446、应急准备和响应447。(一)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1、规范条款最高管理者应对职业健康安全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承担最终的责任。最高管理者应表明承诺,通过A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注1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技术与财务资源B规定作用、分配职责与责任和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作用、职责、责任及权限应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组织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成员承担特定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无论他(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明确规定其作用和权限,以便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安全安全管理体系;B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注2最高管理者的指定者(例如,在大型组织内的董事会或执行委员会成员)可以委派部分职责給下级的管理代表,但仍保留其责任。最高管理层指定者的身分,应能被在组织控制之下工作的所有人员获取。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组织应确保工作场所有人员对他们所控制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承担职责,包括遵守组织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2、理解要点(1)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涉及到组织内部每个成员,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不能认为只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才负有这方面的责任,组织内其它有关部门,都不能置身事外,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覆盖组织的风险范围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活动,所以,必须对组织的各部门其及员工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形成文件,即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不容勿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最高管理者,所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最终责任应由最高管理者承担,这与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是一致的。(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功运行,需要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物等资源的投入,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最高管理者为此提供必要的资源。(4)实践证明,要搞好事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除最高管理者起到核心作用,在最高管理层应指定一个管理者代表,分工主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管理者代表或许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但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必须突出明确下列两方面的作用、职责和权限A)建立、实施与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最高管理者承诺和支持的基础上,管理者代表应全面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即负责日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运行需要不断的持续改进,对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需要通过最高管理者的决策来进行,而决策需要建立在全面的管理评审基础上,而进行管理评审,则需要全面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所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是管理者代表一个主要职责。(5)管理人员应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如每年签定安全责任书。(6)必须让所有员工都明确自身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义务。3、常见审核证据(1)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授权书)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明确,并形成文件。(即,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相关人员对其职责的了解;(3)最高管理者是否提供了满足体系要求的资源;(如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4)管理人员表明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是否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二)能力、培训与意识1、规范条款组织应确保在其控制下的从事影响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该能力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为基础。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组织应识别与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组织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评价培训或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并保留相关记录。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使在组织控制之下工作的人员意识到A他们的工作活动、行为实际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改进个人绩效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好处。B他们在实现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作用、职责和重要性,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要求;C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A职责、能力、语言技能和文化程度;B风险。2、理解要点(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全员的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关系到组织内部的每个从业人员。所以,组织要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以使从业人员具备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完成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工作任务的能力。(注组织不仅要保证内部员工的能力,还要保证所有在组织管理下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如,外来的劳务人员。)(2)人员的能力基于教育、培训或经历等方面,组织应在教育、培训或经历等方面对员工的能力要求作出适当的规定,以此作为选择、评价和培训员工的依据。(3)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培训,首先要确定培训需求,策划培训时,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职责、能力、文化程度、以及岗位风险的不同,对其培训的内容、方式也不同。确定组织内部培训的需求,可从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上的员工两个方面考察。对于管理人员要从其所在管理岗位所必须的职业健康安全安全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其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来确定培训需求;对于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要从其所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技能来确定培训需求。特别对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后,持证上岗。(4)组织应开展经常性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使从业人员逐步提高如下几方面的意识A每个员工都明确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并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及涉及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需要组织的全员参与,组织应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中的作用。C使组织的每位员工都意识到违章管理和违章操作的后果。3、常见审核证据(1)能力、培训和意识的控制程序;(2)相关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3)培训需求的确定及培训计划;(4)培训实施的记录;(5)培训的效果验证。(三)沟通、参与和协商沟通、参与和协商阶段包括两个子要素沟通4431、参与和协商4432,明确了组织内外部信息交流和工人参与和协商的要求。(1)规范条款沟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于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之间的内部沟通;B来到作业场所的分包方和其他访问者的沟通;C与外部相关方的沟通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参与和协商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确保A员工参与,通过适当参与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适当参与事件的调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目标的制定与评审;协商影响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在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上的代表权。员工应就有关参与的安排得到通知,包括谁是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B存在影响分包方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的变化时,与其协商。组织应确保,适当时,就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事物和外部相关方进行协商。2、理解要点(1)只有在顺畅的职业健康安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运行,任何信息的停滞和不畅都会造成体系运行的失效。因此,组织必须建立畅通的内外部沟通渠道。(2)内部的协商与交流,主要是指员工的参与和协商,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交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需要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成功协作,这种协作要建立在相互之间不断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管理者要掌握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情况,需要逐层次向上的信息交流,而管理者的决策信息需要逐层次向下传达。因此,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需要横向、纵向或交叉进行。内部信息的沟通方式,可以通过成立安全委员会、会议、文件、网络、征集合理化建议等进行。内部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作用和职责;体系运行所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如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的检测结果、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等);员工与管理部门正式协商的结果(如集体合同);具体的培训方案等;(3)职业健康安全的直接利益对象是组织内部员工,所以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有员工的参与,员工的参与要形成文件,以达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目的。组织应确保员工在如下几方面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权力A参与其作业活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B参与事故、事件的调查;C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目标的制定与评审;D作业场所内健康安全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员工的健康安全,当发生变化时组织应先与员工进行商讨;E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上代表权;员工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参与和协商,在某种情况下,需要以他们其中的代表形式开展,比如工会,组织的员工应知道谁是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代表。(4)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能孤立于外部环境而存在,它要有关法规要求,以及特定相关方的要求等,同时组织自身也要向外部学习好的经验,来充实、完善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以组织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也十分重要。为便于外部沟通,组织必须明确与不同外部相关方进行沟通的接口部门。外部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向政府或行业上级等机构报告或沟通监测结果、应急计划、事故事件处理;与其他相关方(如承包方)的职业健康安全沟通;接受外部相关方的有关要求、抱怨或投拆;向外界展示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本标准要求等。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答复应形成文件或记录。(5)当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关变化影响到分包方时,应与其协商,充分考虑相关方工作人员的安全。3、常见审核证据(1)沟通、参与和协商的程序(2)是否成立安全委员会;(3)会议、员工参与的记录;(4)与相关方沟通的内容及记录。(四)文件化1、规范条款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应包括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目标;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的描述;C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相关文件查询的途径;D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注重要的是,文件要与复杂程度、所关注的危险与风险相适应,并在保证有效性和效率的前提下保持最少。2、理解要点(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同样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组织通过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管理体系。(2)一个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可包括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等。B程序文件,如运行控制、绩效测量和监视等。C作业指导书,即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的程序,如安全操作规程。(3)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各层次文件间应指出查询途径。另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与其他文件相协调,可以将职业健康安全文件纳入其它文件体系中或引用其他文件,这样也需要提供查询途径。(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支持采用复杂的文件系统,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序应考虑下列因素组织的规模,如人员数多少;组织的类型,如制造业、服务业等;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人员的能力,如人员接受培训的多少、教育程度的高低、技能的熟练程度和经验的丰富与否。3、常见审核证据(1)覆盖了方针、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标准核心要素及相互作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及其查询途径。(五)文件控制1、规范条款本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一种是特殊形式的文件,应根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A发布前批准文件,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B必要时评审和更新文件,并重新批准;C确保的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对策划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的误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加以适当的标识。2、理解要点(1)文件控制是对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再次批准、标识、回收和作废等全过程活动的管理。目的是确保在文件的使用现场得到文件的适用版本,防止使用作废文件。组织应制定程序,并依据程序对文件进行管理。(2)文件控制程序中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A文件的批准和发布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授权人批准,以确保文件内容的充分和适宜性。这一条对文件管理的有效性来说至关重要,未经批准的文件是无效文件。B文件的评审与修订随着组织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原文件可能丧失或降低其适宜性和充分性,应对文件定期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修订后由被授权人重新批准后方可发放使用。应可识别文件更改前后的区别,便于文件管理的可随逆性。C文件的发放文件是各项工作活动的依据,文件应发放到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场所,应确保发放使用的文件都是现行有效的版本。D失效文件的处理为防止误用失效文件,应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诸如通知作废、声明废止、标识等措施。E外来文件的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外来文件应识别其适用的范围,并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传达。F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3、常见审核证据(1)文件控制程序;(2)文件的管理方法,应便查阅;(3)文件修订被授权人审批的记录;(4)文件发放到位的证据;(六)运行控制1、规范条款组织应确定与所认定的需要实施必要的控制来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危险源相关的运行与活动。这应包括变更管理见431。对于这些运行与活动,组织应实施并保持A适合于组织及其活动的运行控制,组织应将这些运行控制整合到整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B与采购的货物、设备和服务的相关控制;C与工作场所上的合同方和其他访问者相关的控制;D文件化的程序,以控制因缺少程序时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情況;E规定的运行准则,如何缺乏这些运行准则,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2、理解要点(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之一是控制事故风险,事故风险由危险源产生,而危险源则来自于各类诸如产品的设计、生产、维护维修、安装、销售以及储存、运输、使用、处置等运行活动,因此,控制职业健康安全事故风险,归根结底是控制可能会产生事故风险的有关运行活动,确保这些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则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就得到有效地控制,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从而实现了“安全生产”。(2)如何使有关运行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原理上很简单,就是对这些运行活动进行策划,规定运行活动应遵循的条件,并确保各项运行活动按规定的条件执行。“规定的条件”可以是组织内部的工作标准、惯例、程序、制度等,也可以是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3)组织在策划运行控制时,可主要考虑以下方面A组织内工作场所中识别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B组织所购买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C已识别的由合同人员和访问者所带来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4)建立并保持运行控制程序,确保上述运行和活动处于受控状态A如果没有程序文件的指导,就会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也就是导致事故风险发生的这类运行情况,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控制。(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文件、操作规定、与相关方的安全协议)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规定如何进行操作,操作具体要求和标准。运行标准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应使运行控制程序具有可操作性。注程序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程序。3、常见审核证据(1)确定与风险有关的运行活动;(2)各运行活动按规定的条件执行的证据;(3)必要的运行控制文件和运行准则;(4)供方或合同方控制程序,将有关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或合同方的证据。(七)应急准备与响应1、规范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A识别潜在的紧急状态;B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做出响应。组织应对实际的紧急情况做出响应,以便预防或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在策划其应急响应时,组织应考虑有关相关方的需求,例如应急服务和邻居。如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其紧急情况的响应程序,适当时应邀请相关方。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必要时进行修订,特別是在定期测试后和紧急情况发生之后见453。2、理解要点(1)组织的运行活动中,存在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一旦失控,造成事故发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危险化学品泄漏,油库火灾、锅炉爆炸等。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应急预案),以尽可能预防和减少事故或紧急情况造成的疾病和伤害,这里有两项要求A应急准备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之前预防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这里更强调保持组织的应急能力,包括应急设备的准备和响应措施的制定。B应急响应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之后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2)组织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建立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应急机制,充分考虑事故发生时,对周边工作场所和人员的影响。(3)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以确保其适宜性和充分性。应急预案作为一种文件,有其特殊性,一项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在预想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策划组织应采取的响应措施,这其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应进行应急演习,以检查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充分性。适时,应急预案的演习可邀请外部的相关方参加。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特别是演习结束和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3、常见审核证据(1)识别的潜在的事件和紧急情况;(2)组织建立的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审记录;(包括改进措施的完成情况。)(4)应急设备的完好性和测试记录。(包括报警系统、应急照明、消防设备、急救设备、通讯设备等。)四、检查组织应通过检查来经常和定期监督、测量和评价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对发生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及时加以纠正,并防止事件、不符合事项的发生。检查阶段包括绩效监视和测量451、合规性评价452、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3、记录控制454、内部审核455。(一)绩效测量与监测1、规范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的监视和测量。这些程序应规定A适合于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B监视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C监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包括健康和安全);D绩效的主动性测量,即监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控制措施和运行准则的符合性;E绩效的被动性测量,即监视疾病、事件(包括事故、虚惊事件等)和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其他历史证据;F记录充分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与结果,以便于随后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如果监视和测量绩效需要设备,适当时,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程序,以校准和维护这些设备,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和结果的记录。2、理解要点(1)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及时有效地实施,应经常进行贯穿于日常工作活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测量和监视。(2)组织自身活动的性质、运行的风险水平和复杂程度不同,确定测量和监测的频次也不同。组织应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法规的要求,确定测量和监测频次。(3)绩效监视和测量程序应包含A针对不同的监测活动,明确定性或定量的测量要求;B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实现程度的监测;C监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D主动性的绩效测量,也即预防性绩效测量。组织应对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和结果的符合性进行测量,内容包括监测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如定期组织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监测噪音、粉尘等作业环境的状况,以确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运行活动是否符合运行准则。(如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E被动性的绩效测量,也即反应性绩效测量。组织应调查、分析和记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失败的案例(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如工伤。);F要充分记录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一方面用来证明组织是否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另一方面,可为随后采取正确地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支持;(4)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与监测活动中,如果需要用到一些监测设备(声级计、气体采样仪等),测量设备直接影响测量和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确保这些设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与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5)常见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测的方法包括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6)统计技术可从一组数据中找出某种趋势和规律,以便于寻求进一步改进的机会。组织在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状况,调查事故、事件,支持职业健康安全决策时,可以应用统计技术。3、常见的审核证据(1)测量和监测控制程序;(2)对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测量和监测的记录;(3)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绩效的历史记录;(4)测量和监测设备控制程序;(5)对测量和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的记录;(二)合规性评价1、规范条款为履行符合法规要求的承诺见42C,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适用法律法规要求见432的符合性。组织应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注定期评价的频次随不同的法律法规要求而不同。组织应评价其适用的其它要求见432的符合性,这可以和4521条款中要求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行,也可建立独立的程序。组织应保留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注定期评价的频次随组织同意的不同要求而不同。2、理解要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的承诺,也是建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基本要求。组织应定期对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进行评审,并保留相应的记录。3、常见审核证据对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进行定期评审的记录。(三)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该条款包括两个子要素事件调查4531、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32。4531事件调查1、规范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来记录、调查与分析事件以便A确定可能造成或引发事件的潜在职业健康安全缺陷和其他因素。B识别纠正措施的需求;C识别预防措施的机会;D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E沟通这类调查的结果。调查应及时进行。任何识别出的纠正措施的需求或预防措施的机会,应依照4532相关部分来处理。事件调查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2、理解要点(1)本要素明确了事件调查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应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标准要求在事件调查中从三个层次寻求改进机会A识别纠正措施的需求;B识别预防措施的机会;C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2)有关“事件、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的定义事件包括发生伤害的事故和未造成伤害的虚惊事件。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如,常见的隐患整改通知书)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采取措施。(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避免发生)持续改进实现对整体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不断改进。(3)事件的调查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进行,事件调查组的成员应包括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4)事件调查结束后应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并将调查的结果向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包括内部通报、向上级和政府部门报告)。(5)事件调查确定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应依照4532的要求来处理。3、常见审核证据(1)事件调查的程序;(2)疾病和事件的记录;(应包括虚惊事件)(3)事件的调查报告。4532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1规范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来处理实际的与潜在的不符合,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应明确相关要求以A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其职业健康安全后果;B调查不符合,确定其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再发生;C评价预防不符合的措施的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其发生;D记录和沟通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E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当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识别出新的或是变化的危险源或新的或是变化的控制措施的需求,程序应要求拟定的措施在实施前采取风险评价。用于消除实际或潜在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组织应确保实施因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任何必要的变化。2、理解要点(1)组织应从日常测量与监测的结果中确定已发生的或潜在不符合,即通常所说的“隐患”。对于发生的或潜在的不符合按以下要求进行A对已发生的不符合应采取措施给予纠正,减少因不符合而产生的影响;B调查不符合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其再次发生;C评价预防不符合的措施需要,并采取适的措施避免其发生;(即通常所说的,“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要举一反三,在整组织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D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要及时反馈并做好记录。E要对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要进行跟踪评价。(2)对于某一具体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可能会给组织增加新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要保证将新的风险控制在组织可接受的水平,在所有拟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前,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3)组织内所产生的各种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和伴随的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针对特定的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措施,都要与其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风险相适应。(4)对于组织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可能会引起修改、完善有关程序文件,文件的修改应按445B的要求执行,并保存记录。3、常见审核证据(1)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程序;(2)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或隐患整改记录);(3)因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文件变更记录。(四)记录控制1、规范条款组织应需要建立并保持记录,用来证明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符合性,以及所达到的结果。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来标识、存储、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记录。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追溯。2、理解要点(1)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文件,具有追溯性。可提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及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只要具有证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记录,都属于本要素要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 第四章第二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说课稿(苏教版)
- 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A(3a-3c)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
- 活动4 规范使用家用电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粤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粤教版(劳动与技术)
-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续签合同
- 2.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教学设计(2)-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说课稿 (新版)济南版
- 第一课 进入奇妙的LOGO世界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川教版
- 足球脚内侧踢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活动总结
-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语音
- 影像科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氨基酸市场行情监测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锦州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联名合作授权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律师从事公司自行清算业务操作建议流程
- 橡皮筋驱动小车说课课件
- 跟岗干部管理办法中组部
- 培训安全知识内容
- 医疗器械岗位职责、质量管理制度培训试题及答案
- 电网调度行业脑机接口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