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_第1页
毕业论文-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_第2页
毕业论文-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_第3页
毕业论文-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_第4页
毕业论文-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学院林学院专业园林班级2010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授2014年6月1日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前言11项目概况211项目背景212项目区地理概况2121地理概况2122气候特征2133水文条件213项目区人文历史概况3131发展历史3132风土人情414项目区景观资源与经济建设概况4141景观资源4142经济建设52设计依据621毕业设计任务书622设计地形图、红线图等基础资料623国家相关法律规定63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731设计定位732设计理念7321设计由来7322设计主题833设计原则8331以人为本原则8332和谐生态原则8333地方性原则8334植物种植原则94设计构思1041设计主题及主题表达1042总体布局形式105设计方案1151总体设计11511空间的设计11512公共设施布置11513道路系统11514竖向规划1152分区景观设计11521主体景观区11522局部景观区12523铺装13524园林小品13525植物观赏区景观设计13经济技术指标22参考文献23致谢24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说明书摘要随着人们对居住区品质要求的提高,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居住区环境景观,是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于生活中的,并引领人们更进一步走进高尚生活。居住区景观发展至今,已经从简单化到复杂化、从低俗到高尚、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等,在其发展历程中,设计风格多种多样,设计元素变化万千,制作材料更是新颖。而如今的小区景观设计的跟风意识较强,今天流行欧美风,所有的小区就进行效仿;明日流行地中海风,人们就对地中海风趋之若鹜,而缺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本次设计就是要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区景观,即中式园林。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居住小区,生态,中式园林ROYALMINHANGRESIDENTIALAREALANDSCAPEDESIGNSPECIFICATIONABSTRACTASPEOPLEONTHEINCREASINGDEMANDFORQUALITYRESIDENTIALAREAS,RESIDENTIALAREASOFTHELANDSCAPEDESIGNDEVELOPMENTANDMOREATTENTIONRESIDENTIALAREAENVIRONMENTALLANDSCAPE,ISASPEOPLESLIVINGSTANDARDSIMPROVEANDAPPEAREDINLIFE,ANDLEADPEOPLEFURTHERINTOANOBLELIFERESIDENTIALLANDSCAPEDEVELOPMENTSOFARHASBEENFROMTHESIMPLISTICTOTHECOMPLEX,FROMTHEVULGARTOTHENOBLE,FROMASINGLEFUNCTIONTOMULTIFUNCTIONANDSOON,INTHECOURSEOFITSDEVELOPMENT,AVARIETYOFDESIGNSTYLES,DESIGNELEMENTSCHANGING,PRODUCTIONOFMATERIALSISNOVELTODAYSRESIDENTIALAREALANDSCAPEDESIGNOFCONSCIOUSNESSISSTRONGER,POPULARINEUROPEANDTHEWINDTODAY,ALLOFTHECOMMUNITYTOFOLLOWSUITTOMORROWISPOPULARTHEMEDITERRANEANWIND,PEOPLEONTHEMEDITERRANEANSEAWIND,ANDLACKOFLOCALCULTUREOFMININGTHISDESIGNISTOREFLECTTHECOMMUNITYLANDSCAP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CHINESESTYLEGARDENKEYWORDSLANDSCAPEDESIGN,RESIDENTIALAREA,ECOLOGICAL,CHINESESTYLEGARDEN前言城市居住区是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在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联合国的统计预测,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全世界将有50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有比例将会占到60,城市人口将会首次超越农村人口,人类将进入城市时代。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人均绿地占有率不断下降,于是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基本的生活居住环境,要求增加城市绿地占有率,并且要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也越来越立意新颖,变化多样,层出不穷,真正意义上的引领人们走进高尚生活。中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使人居环境急剧恶化,相比之下“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之类便特别令人向往,其口号也就特别具有感召力。而在此同时,中国现代园林专业的理论几乎为零(相比之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理论却为数不少),在此形势下,中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活动便潜伏着一种巨大的危险,即盲目性望文生意地,凭着个人的幻想来构筑“花园”城,并以此来引导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历史的教训已不胜枚举,发生在眼前的所谓“美化”“绿化”活动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严酷的环境现实使中国现代园林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如何在空前的城市与社会变革时期确立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发展方向,对本专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以古典文化为背景,在满足各种要求下而营造的一种中高档居住小区。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下,这是一种新一代生态型居住小区。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以人为本,合理的与自然生态结合,改变恶劣的生活空间与场所,创造高尚的生活品质,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城市面貌进行美容;促进园林城市的发展;提高和谐生态的稳定性;增强城市的景观、美观化;引领人们走进高尚的生活等。1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为了进一步的满足居民生活生存的要求,改变城市居住环境的景观,御景苑居住小区正是以解决高质量生活居住环境,提供居民居住生活、交流空间及文化风情等为主要目的的新一代生态居住小区。御锦苑居住小区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临龙泉路,北临塔山东路,此地块交通便利,四周自然生态良好,是安顺市市区内典型的居住区规划用地。小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竖向差较小,由于地形比较独特,该设计区域方圆三公里地块地形比较平坦,最大高差为2米(小土丘)。该处自然土壤肥沃,周围水资源丰富,与虹山湖临近。在设计区域内,含有部分自然山石,景观效果良好,宜居住。安顺地处东经1051310634,北纬25212638之间,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东邻省会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毕节市,是黔中经济区的重要极点城市。12项目区地理概况121地理概况安顺风景名胜资源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80,远高于1的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42的全省平均水平,是贵州省西线旅游中心。全境海拔高度5601500米,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森林覆盖率达36,按照旅游气候学划分,具有山岳气候的典型特征。122气特候征安顺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4,历史最高气温343度,最低气温76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风速24M/S,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宜人。安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凉爽、湿润、清新、太阳辐射低。安顺地处贵州高原苗岭山脊线上,山谷风明显,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夏季风多,无闷热感,夏季平均风速2530米/秒。123水文条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50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2959万千瓦。市降水充沛,河流密布,是全省水文条件较好的地区。境内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其基本降雨内型为地形雨,东部为降水高值区,常年降水在1300毫米以上;西部为降水低值区,常年降水在1200毫米以下;年平均值常相差180毫米左右。13项目区人文历史概况131发展历史安顺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贵州省最早设立郡治的古城。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安顺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贵州省最早设立县治的古城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安顺为古牂牁国北部中心,称夜郎邑。战国初期,牂牁北面夜郎部落兴起,将牂牁国君及部落驱逐到苴兰(今福泉一带),从而建立夜郎国,当时安顺也是夜郎国首邑。战国时楚顷襄王派将军庄蹻率军西征云南,夜郎王归降;北方强秦乘虚攻占今贵州东部,切断庄蹻归路,于是庄蹻便驻留云南自立为王,统治夜郎诸国;秦统一后,安顺被划入象郡北部地域。汉武帝时,笼络羁縻夜郎君长,授与其王印,此即小夜郎。汉成帝时期,各君王争雄不服朝廷,被汉灭,至此牂牁国历时540余年,夜郎国历时250余年后宣告灭亡。三国时卢鹿部蒙族的济火因助汉廷平叛有功,汉遂封其为罗甸王,赐普里部统治。魏晋时期汉族官宦入驻贵州,此时期政区名称频易,牂牁郡即被分割为牂牁、夜郎、平夷三个小郡,安顺仍隶属于夜郎郡。唐中叶封普里部君长为普宁郡王。宋时为绍庆府,羁縻二十二个小州,安顺称普宁州;元宪宗七年(1257),普里部归附朝廷,隶属于曲靖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任命普定女总管适尔为普定府土知府,许世袭;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率军经贵阳、安顺、普安入滇扫清元朝残余势力。据大定志记载“普定卫明建城碑记,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钦依旨于普定府选择地名阿达卜建筑城池,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十七日完备。”鉴于安顺地理优势,明朝廷在卫城时,即着手以安顺取代普定土府和安顺土州城的地位,洪武十六年(1383)、十八年(1385)分别撤普定府和普定县,将习安州并入安顺州。万历三十年(1602)升安顺州为安顺府,府、卫同城。由于地利之便,安顺成为黔中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32文化背景安顺市是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9。屯堡文化屯堡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保留了奇特的屯堡文化,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它所演绎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明代古风,江淮余韵”。著名的代表有天龙镇、云峰八寨(云山屯、本寨等)。在这里可以看到六百多年前明代汉族的大明遗风。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以其蕴含的民族意识、图腾崇拜、历史文化意韵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族民间工艺。制作流程为选料浆布熔蜡、点蜡作画染色脱蜡漂洗晾干。图案分为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两大类,手法既有写实又有写意,“冰纹”是传统蜡染的特征。安顺蜡染从古至今,代代传承,分布广泛,并不断发扬光大。14项目区景观资源与经济建设概况141景观资源在安顺市1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有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城西45公里,有举世闻名、磅礴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及瀑布群。瀑布上游,为神奇壮观,景色各异的喀斯特“中国第一水旱溶洞”溶洞群镇宁夜郎洞。距城南27公里,有引人入胜的岩溶奇观安顺龙宫,以南22公里,有群山连绵起伏,幽深碧绿,清澈宁静的绿色世界九龙山。距城南100公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境内,集山、水、洞、石、林、木组合之精髓,浑然一体,雄奇险峻,相得益彰,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天然公园”紫云格凸河。距城北100公里,有罕见的大型地下公园织金洞。距城东70公里,有风光秀丽、烟波浩渺的高原湖泊红枫湖。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安顺的人文资源也极为丰富。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达115处,有震惊中外考古学界的“亚洲文明之灯”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有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千古之谜”关岭红岩天书,有遗存完整的明代屯堡村落群云峰屯堡、有古寺庙建筑奇迹平坝天台山,还有石雕艺术瑰宝安顺府文庙等等,安顺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故乡。百余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岩壁画、摩崖石刻等,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142经济建设安顺属于国家区域经济规划重点发展的黔中经济区,是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工业城市。安顺正构建能源、制药、化工、食品、汽车五大支柱产业为目标,延长产业链,带动采矿、机电、种植、养殖、运输、包装、印刷等其它各业的发展。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291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86亿元,年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由5156元提高到12190元,年均增长141。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1838亿元、973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608亿元、248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678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58亿元,年均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339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834亿元,年均增长197。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99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6445亿元,增长186,其中工业增加值13306亿元,增长153;建筑业增加值3139亿元,增长372。第三产业增加值20372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5373482调整为142383475。2设计依据21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22设计地形图、红线图等基础资料23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城市绿化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规范园林设计施工技术手册之栽植规范3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31设计定位本次设计定位为中高档小区,小区内总人数约为15000人左右。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规范和要求,打造具有中国园林文化特色的居住区环境景观,为人们提供宁静、舒适、安逸、和睦的理想化的居住环境。32设计理念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住对于住宅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单纯居住面积的扩大,而是升华到对整体环境素质、绿化、阳光、空气等等新的诉求,特别是在文化方面上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现代的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对居住小区内恶劣的环境进行美化性、实用性、文化性、独特性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造,满足居住居民的各种生活要求,实现以文化、交流、居住、休闲为一体化的景观环境。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通过叠石理水、筑山花木以及营造建筑的设计,结合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建造高品质的景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321设计由来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古典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文化要素都保留至今,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工作、交流、娱乐、休闲、游玩、科研等方面的重要素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奇观,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的审美旨趣。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灿烂的文化,谱写了光辉的史诗,也造就了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传统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源于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情感,其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优秀的营造经验对于现代景观规划与设计来说亦是宝贵的源泉。它强调师法自然,其所蕴含的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朴素的风水观虽然是农业社会文明的产物,却与现代设计中和谐统一的生态观不谋而合。他追求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而写,将对原始自然之美的感知与感经过提炼、概括之后进行再现。我们的祖先善于将诗歌、绘画、雕刻建筑等全方位的融合到园林中来,追求外在形式和文化内涵所构成的意境之美,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从而实现物质空间到精神空间的升华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独有的特色,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传统园林在漫长的发展中,对亚洲乃至全球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322设计主题取萃经典,师法自然。取萃经典提取并应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通过叠石理水、配置花木、营造建筑,运用抑景、对景、框景、借景漏景等造园手法,对空间加以巧妙的组织,营造独特的生活意境。师法自然将自然中的景物通过提炼加工,将实质的自然景观通过提取加工,艺术化后体现于园中。对整个空间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33设计原则根据安顺市的气候、风土人情、地质地理环境、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331以人为本原则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居住区的居住更是在人类生活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长期生活居住的集中区。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是满足居住生存生活的各项要求,达到宜人、舒适的居住环境。以人为本有原则,正是要把握人们的生活习性、居住习惯、交流特性、娱乐方式等等特点,尽最大努力的去满足居住居民的精神要求与物质要求。332和谐生态原则大自然是我们大家唯一共同的生存生活环境,也是地球赐予我们最完美的环境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大而面积的进行改造环境,已经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渐渐的与自然走向和谐发展之路,城市的建设也开始向大自然发展,形成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新型的与大自然相结合的经济性城市。333地方性原则尊重安顺市的传统文化、乡土知识、地方风土人情,顺应场地的自然条件,在设计时根据场地特征、周边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改变,影响地方文化特性。因地制宜,在设计的基础上要合理利用原有景观。334植物种植原则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自然生态要求。本案在植物选择中,要符合安顺市城市主体规划原则、乡土植物、适地适树、满足景观功能需求以及植物的多样性等特点。本案在植物种植中,满足植物的景观功能,部分区域采用自然式种植、部分区域采用比较规则的方式种植,以及混合式的种植方式,根据不同有景观需求布置不同的植物造景手法与种植方式。在时间流程中显现出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的运动,选择不同的植物形成植物的季相美。运用植物同其它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壶中天地,才能产生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使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引起观赏者视觉变化,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在一条稍有弯曲的园路旁,分段配置不同的花木也可结合山石、池水、房屋、亭廊等,用花木或衬托、或掩映或是芳香袭人的兰桂,或用晶莹碧透的蕉叶等随势配置。观者稍一变换位置,便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景观和植物与相应的山池建筑组合的景观,这便是“步移景异”的效果,它的形成,就是依赖植物的烘托和掩映。于是,空间感觉由此而得到扩大。景虽小而天地自宽,使园林有限空间范围,引伸到宽广的多维空间中。正因园林植物景观具备了这种空间艺术效果,从而引发出欣赏者的无限空间意趣和联想。4设计构思41设计主题及主题表达方式以“取萃经典,师法自然”为主题。从古典园林的造园中提取白墙灰瓦的的元素,结合山石、溪流、水塘、曲折的园路及小品,并在墙上开启门窗。运用框景、借景、对景、透景等造园手法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小中见大、移步换景、变幻莫测的艺术特色。景观以“一心、两轴、三带”的主体构架,通过对植物合理的应用,构想突出自然的设计理念,从而体现出现代、自然、文化、生态的风格定位,将花架、亭、景墙、铺地、园路、假山、水景、木栈道等融入御景苑设计中。以自然曲线、木材、石料、树丛、草地等大自然的素材作为设计的基本手法,形成独特的景观。42总体布局形式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结构大体上可总结为“一心、两轴、三带”。总体设计上以中心水景为主要景观打造区。一条由水景轴和四季轴组成的主轴线控制贯穿控制整个小区。在每一片区的入户区进行入户特色景观的打造,使得景观在美观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标识作用。御景苑居住小区环境分休闲绿地区、公共活动区、儿童娱乐区、中心水景区、入户特色景观区、室外停车场区,通过这几个景观区域,将提供给居民舒适的居住环境。5设计方案51总体设计511空间的设计景观是以“一心、两轴、三带”的主体构架,御景苑以一个水景区和中央小岛为中心,一条由四季轴和水景轴构成主轴线控制全院,三个入户特色景观带以及多个其他人文景点结合联系,形成了御景苑小区内的主要景观骨架。特色景墙、造型优美的花架亭子、丰富的植物景观,丰富了垂直空间的景观效果。512公共设施布置小区服务配套设施以相对集中为原则,并充分发挥区位地段优势,结合小区入口和主要景观焦点设计了多个景观节点。513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行的要求,亦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案的道路系统基本以两套系统构筑“曲路”和“直路”。曲路延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做法,萦绕迂回,曲径通幽,主要以居住小区内的木栈道与树下林荫小道表现出来。直路系统主要是居住小区内的主干道与消防通道。小区的交通组织形式有人车分流和人车混行两部分,大部分区域可实现人车分流。为减缓园路的生硬和单调,在铺装上不仅有形式上和材料的变化,如增加步石和汀步等,还有很多经典的中国式的吉祥图案如和合如意、一品当朝、金玉满堂等的应用,在满足交通的同时,还增加了景观的美观和内涵。514竖向规划居住区在设计时注重利用原地形设计,通过对原地形的改变来营造一种变化丰富的景观,这同时为居民欣赏景观提供了不同的观赏点,丰富了居住区的空间形态,活跃了空间气氛并改善居住区环境景观。在本次设计中竖向的设计主要采用挖湖堆山以塑造中心小岛,以及园林建筑、园林小品、植物组景来实现立面景观的丰富多样化。52分区景观设计521主体景观区主题景观区由中心小岛和水景构成,本处采用移天缩地的设计手法将大自然的风光展现在园内。主要景观节点有入岛广场、桃花岛、芳草地、春红玉柳、飞玉度云、荷风香远、蕉花映柳、月堤烟柳、暗香浮动等。采用自然山石驳岸处理、水上设堤、曲桥、石拱桥等,水域内种植荷花,岸边配置柳树、木芙蓉、水杉等乔木,灌木地被层有水麻、迎春、鸢尾、菖蒲、美人蕉、马蹄莲等湿生植物,保证了水景终年有景可观,且景景不同。主要景观节点有入岛广场、桃花岛、芳草地、春红玉柳、飞玉度云、荷风香远、蕉花映柳、月堤烟柳、暗香浮动等。桃花岛以种植了桃花、碧桃、迎春等春季观赏植物为主,配以美人蕉等夏季开花植物和银杏、重阳木等秋景植物、营造一个四季皆有景可赏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树林草地景观。春红玉柳选用桃花、碧桃、白玉兰等春花树为主景,再种植三两株香樟圆柏为背景,地被层种植鸢尾三叶草,在通过美学构图加以组合,与旁边的嫩柳相呼应,营造出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观。蕉花映柳碧玉般清脆婀娜的柳树和红艳似火的美人蕉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组合后在莹莹的水面上映出模糊的倒影,展现了一幅如梦似幻的动态画卷,形成了夏天独有的景观。月堤烟柳弯曲的堤坝像一弯新月镶嵌在水面上,如玉似烟的垂柳种植在堤岸两边,微风拂过,柳枝飘摇,荷香阵阵,沁人心脾,引人入胜。在视觉、嗅觉、感觉上给人以非凡的享受。暗香浮动位于中心小岛的另一个主要入口处的小广场,它的存在不仅仅能够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而且与小岛另一端的小广场形成对照。置身此处,春有玉兰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梅香,暗香浮动沁人心脾。522局部景观区儿童游乐区使用沙坑、景墙、树桩、以及一些颜色艳丽的数字汀步,打造一个充满童趣和欢乐儿童游乐区,让孩子们在游乐的同时可以学到知识。四周用木板简单的进行围合,和周边的环境进行隔离,建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活动空间,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在边缘设置一些树桩坐凳可以方便家长对孩子的照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玉堂春富贵选择白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等传统庭院植物,配合地面玉堂富贵的铺装图案,不仅能展示出春景的俏丽,同时玉堂春富贵寓意吉祥,使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寓意居住在此的人家玉堂金屋,富贵荣华,祝愿人们住的房屋漂亮,过的生活美好富裕。夏之无限芳华夏季用紫薇、金合欢等观花树种做树阵,为绚丽火热的夏季增添一抹阴凉。在建筑边缘种植芭蕉,使人们能感受到雨打芭蕉的乐趣。秋之思而对于秋景的打造不仅选用了银杏秋叶植物、还有桂花等观花植物,同时还有一些观果树种,如柿树和火棘让人们能明显感到秋天收获的风光。累累秋实,阵阵桂香,而在秋雨中略微残败的梧桐,让人感到秋收喜悦的同时又有一种淡淡的萧瑟之情。冬之韵密松、疏竹、腊梅岁寒三友傲立风雪,却凸显了冬季尽管的厚重。为打破冬季景观的单调,在园区植几株红梅,简单而美丽大方。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和竹在严寒中不落叶,梅在寒冬里开花,有“清廉洁白”节操的意思,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福寿广场位于四季景观轴的末端,作为压轴的存在,不仅在植物配置方面精心细致(黑松、腊梅、羽衣甘蓝、三角梅等冬景植物),在铺装方面用红色的砂岩做成福寿万年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人们的生活美好,多福多寿。在建筑围合的狭小空间,设置桌椅为喜欢安静的人们提供比较私密的活动空间。宅间和入户景观粉墙为纸,竹石为画。在本方案中多处对置石加以利用,或对置或散置或堆叠,并配合植物造景,以打造独具特色的宅间绿化景观。入户景墙的设计提取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元素,组合后配以植物组景进行点缀,对周围的景观或漏,或透,或框从而打造出不同的景观类型。523铺装不同材料的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花纹如本案中和合如意、金玉满堂、一品当朝,体现中国传统庭院文化。花街铺地它以精美的工艺技术、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视觉景观和独特的意境含蕴丰富着古典园林的内涵。园路主要运用青石板碎拼及各种卵石铺装,各种铺装搭配得体,衔接自然。以简洁的物料选择,利用编织形式的图案,特定石材的颜色对比,并按不同的区域功能及形状作出区分,塑造独特的归属感。524园林小品该设计主要运用到水池、四角亭、石狮子、小桥、弧形花架、景墙、石凳石桌、木栈道等园林小品。通过这些小品和景观的安排,体现设计主题,营造独具特色的中式景观居住环境。525植物观赏区景观设计该区多以传统文化植物为主,用大面积的草坪和乔灌木进行自然式布置,意在创造一个安静的,空气清新的植物景观区。而在各出入口间,采用植物组景形成植物组团。御景苑绿化主要选择以下植物造景乔木银杏、桂花、广玉兰、木荷、杜英、山楂、垂柳、紫薇、刺槐、樱花、垂柳、石榴、鹅掌楸等。针叶类水杉、圆柏。灌木红花檵木、金丝桃、杜鹃、红叶石楠、月季、腊梅、牡丹、金叶女贞、多花蔷薇、火棘、三角梅等。草本及地被鸢尾、阔叶麦冬、黑麦草、美人蕉、三叶草、蜀葵等。竹类慈竹,楠竹。攀援植物紫藤、藤本月季、金银花。水生湿生植物荷花、菖蒲等。御景苑绿地绿化植物一览表序号植物名称拉丁名主要特征及特性1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落叶乔木,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2三角梅BOUGAINVILLACAXBUTTIANAHOLTTET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3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乐昌含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抗高温,亦能耐寒。喜光,喜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土壤。能耐地下水位较高的环境,在过于干燥的土壤中生长不良。4红枫ACERPALMATUM性喜湿润、温暖的气候和凉爽的环境,较耐阴、耐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中生长,不耐水涝。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凉爽的环境,喜光但怕烈日,属中性偏阴树种。5刚竹PHYLLOSTACHYS抗性强,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忌排水不良。能耐低温。6圆柏SABINACHINENSIS喜凉爽温暖气候,耐寒、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亦稍耐湿,耐修剪,深根性树种,忌积水。7垂柳SALIXBABYLONICA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较耐寒,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8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萌菜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9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山楂在山地、平原、丘陵、沙荒地、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栽培。对土壤条件要求以砂性为最好,粘重土则生长较差。10广玉兰MGRANDIFLORA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喜阳光,但幼树颇能耐荫,不耐强阳光或西晒,否则易引起树干灼伤。抗烟尘毒气的能力较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中等。11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木芙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半阴,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12木荷SCHIMASUPERBAGARDN喜温暖、湿润环境,能耐轻霜及短期低温,忌水湿,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壤上生长迅速,在碱性十壤中生长不良。13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喜温暖潮湿环境,耐寒性稍差。稍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14柿树DIOSPYROSKAKI喜温暖气侯,充足阳光和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适生于中性土壤,较能耐寒,但较能耐瘠薄,抗旱性强,不耐盐碱土。15桂花OSMANTHUSFRAGRANSVARSEMPERFLORENS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16桃花AMYGDALUSPERSICA性喜光,要求通风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畏涝,宜轻壤土,水分以保持半墒为好。不耐碱土,亦不喜土质过于粘重。17梅花ARMENIACAMUME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较耐干旱,不耐涝,寿命长,可达千年;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18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但不宜在积水洼地或盐碱地栽种,又不耐草荒。19樱花PRUNUSSERRULATA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20水杉METASEQUOIA喜气候温暖湿润,喜光,不耐贫瘠和干旱,GLYPTOSTROBOIDES移栽容易成活。耐寒性强,耐水湿能力强,在轻盐碱地可以生长。21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为好。22白兰花MICHELIACHAMPACA喜光照,怕高温,不耐寒,适合于微酸性土壤。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和水涝,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比较敏感,抗性差。23碧桃AMYGDALUSPERSICAVARPERSICAFDUPLEX性喜阳光,耐旱,不耐潮湿的环境。喜欢气候温暖的环境,耐寒性好,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24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L耐干旱能力强,对光线要求充足,耐寒性强。在沙地、黏土、中性土、盐碱土、酸性土、低湿地及土质瘠薄的山坡上均能生长。25红叶李PRUNUSCERASIFERAEHRHARFATROPURPUREA生山坡林中或多石砾的坡地以及峡谷水边等处,海拔8002000米。26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27芭蕉MUSABASJOO性喜温暖耐寒力弱,耐半荫,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较好。不耐寒。28花石榴PUNICAGRANATUM性喜温暖、阳光充足和干燥的环境,耐干旱,也较耐寒,不耐水涝,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适湿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好。29苏铁CYCASREVOLUTA喜光,稍耐半阴。喜温暖,不甚耐寒,上海地区露地栽植时,需在冬季采取稻草包扎等保暖措施。喜肥沃湿润和微酸性的土壤,但也能耐干旱。30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怕风,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31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喜光,耐寒,忌水涝,忌空气过湿,较耐干旱,对土质和水分要求不高,最适生于肥沃、疏松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32重阳木BISCHOFIAPOLYCARPA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较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酸性土和微碱性土中皆可生长,耐旱,也耐瘠薄,且能耐水湿,抗风耐寒。33金丝桃HYPERICUMMONOGYNUM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沿海地区海拔0150米,但在山地上升至1500米。34金合欢ACACIAFARNESIANA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干旱。宜种植于向阳、背风和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壤土中。35银杏GINKGOBILOBA银杏为阳性树,喜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壤土,在酸性土、石灰性土中均可生长良好,而以中性或微酸土最适宜,不耐积水,较能耐旱。36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37马褂木LIRIODENDRONCHINENSIS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深厚肥沃、适湿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干旱土地上生长不良,也忌低湿水涝。38黑松PINUSTHUNBERGII喜光,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不耐寒。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最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含有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处生长。耐海雾,抗海风,抗病虫能力强。39八角金盘FATSIAJAPONICA喜湿暖湿润的气候,耐阴,不耐干旱,有一定耐寒力。宜种植有排水良好和湿润的砂质壤土中。40鸢尾IRISTECTORUM耐寒性较强,喜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粘性土壤。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亦耐半阴环境。41红叶石楠PHOTINIASERRULATA红叶石楠有很强的适应性,耐低温,耐土壤瘠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性喜强光照,也有很强的耐荫能力,但在直射光照下,色彩更为鲜艳。42美人蕉CANNAINDICA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霜冻,喜阳光充足,性强健,适应性强,几乎不择土壤,以湿润肥沃的疏松沙壤土为好,稍耐水湿。畏强风。43马蹄莲ZANTEDESCHIAAETHIOPICA性喜光,又忌强直射光,气温需温暖而凉爽、湿润,忌干旱、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喜湿润环境,不耐干旱。44小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强光暴晒,适宜在稍蔽荫处生活,耐半阴,怕积水,较耐寒。45蜀葵ALTHAEAROSEA耐寒,喜阳光,耐半阴,但忌涝。耐盐碱能力强,耐寒冷,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46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性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不耐高温高湿,抗病力强,很少有病虫危害。47南迎春JASMINUMMESNYI喜光、稍耐阴、喜温暖、略耐寒、耐干旱、耐瘠薄。48慈竹NEOSINOCALAMUS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疏松土壤,干旱瘠薄立地条件生长不良。49三叶草TRIOFLIUMREPENS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旱、耐寒。适宜于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粘性土壤生长。生长周期一般为26年,在温暖条件下,常缩短为二年生或一年生。50月季RCHINENSIS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欢阳光,喜欢温暖,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对月季花有毒害。51杜鹃RHODODENDRONSIMSII落叶花灌木,高至2米,酸性土指示植物,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佳。52多花蔷薇ROSAMULTIFLORA性强健、喜光、耐半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粘重土中也可正常生长。耐瘠薄,忌低洼积水。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好。53阔叶麦冬LIRIOPEPALATYPHYLLA多年生草本,耐寒力较强,喜阴湿环境,在阳光下和干燥的环境中叶尖焦黄,对土壤要求不严。54楠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55水麻DEBREGEASIAORIENTALIS常绿灌木,耐荫,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56洒金珊瑚VARVARIEGATA性喜温暖阴湿环境,不甚耐寒。耐修剪,病虫害极少。且对烟害的抗性很强57黑麦草LOLIUMPERENNE生于草甸草场,路旁湿地常见。喜温暖湿润土壤,耐湿,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不利于黑麦草生长。58羽衣甘蓝BRASSICAOLERACEA喜冷凉气候,极耐寒,不耐涝。可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耐热性也很强,生长势强,栽培容易,喜阳光,耐盐碱,喜肥沃土壤。59荷花NELUMBONUCIFERA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非常喜光。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60紫藤WISTERIASINENSIS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61黄菖蒲IRISPSEUDACORUSL应性强,喜光耐半阴,耐旱也耐湿,砂壤土及粘土都能生长,在水边栽植生长更好。62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和耐瘠。以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栽培为好。63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适应性强,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和、湿润的环境,耐寒,耐旱,在荫蔽处,生长不良。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本案总设计面积38486M2建筑面积23142M2绿化面积13367M2主干道及消防通道面积890M2水景面积337M2室外停车场面积750M2绿地率347消防通道平均宽55M参考文献1马潇,罗寿枚城市居住小区景观功能化设计的若干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06,223262赵世伟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与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3黄伙南对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建筑知识,20031574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172185刘晓明展望未来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J中国园林,2007434356王向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2014167梁旸当代城市景观中新材料的运用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108陈媛,王玉华居住区景观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931021039许丹用电脑仿真虚拟园林设计实效图J今日科技,200202414210费卫东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演变J华中建筑,201008283211王永鸿浅谈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铁道运营技术,20032171912杨霞从高技术景观中研究现代景观新材料的运用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13夏从亚试析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趋势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2,0314杜肇铭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J嘉应学院报,2004412012115赵荣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黑河科技2003(04)343516张建霞浅析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理念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8郑世伟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19熊云海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致谢本设计在王志泰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修改,无不凝聚着王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王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丰富的实践经验都使我获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在此向王志泰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贵州大学林学院园林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学生徐英红201406WEAREFLOATINGONTOPOFAFROZENMARGARITATHATSHOWOURSHIPBOARDNATURALISTJOHNFONSECADESCRIBESTHESLUSHYICETHATTHESILVEREXPLORERISPLOWINGTHROUGHASWEENTERGREENLANDSPRINCECHRISTIANSOUND,NAMEDAFTERALONGAGODANISHROYALWHOBECAMEKINGCHRISTIANVIIIINTHEDISTANCE,THEWATERSURFACEISASMOOTHSHEETOFDARKGREENJADEUNDERTHEOVERCASTSKYTHECRUISESHIPSUDDENLYFEELSLARGERASWESLIPINTOTHENARROWPASSAGEOFTHESOUNDBIGGERANDBIGGERCHUNKSOFSEAICEFLOATBY,LIKEHUGEGOBSOFWHIPPEDCREAMDROPPEDONTHESURFACEBYSOMEQUIRKYNORSEGODTHESCULPTEDFORMSPASSSOCLOSE,ITSTEMPTINGTOSTRETCHOUTAFINGERFORAPOKEANDATASTEATITSBASE,THEROCKYSHOREONEACHSIDEISOFTENGREENWITHMOSSANDLICHENBUTITQUICKLYBECOMESLESSHOSPITABLEANDEVENFORBIDDING,ITSGLACIERSCARREDFACECLIMBINGSTEEPLYUNTILDISAPPEARINGINTOLOW,FILMYCLOUDSSOMEPATCHESOFICEHAVELINGEREDSINCELASTWINTER,THOUGHTHEAUGUSTSUNISCONVERTINGTHEMOSTEXPOSEDINTOWATERFALLSTHATTRICKLEMERRILYINTOTHEBRILLIANTSEALEANINGONTHEOBSERVATIONDECKATTHESHIPSLEVEL6,FONSECATELLSUSWERELOOKINGATROCKSTHATARE2BILLIONYEARSOL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