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献】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精品文献】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精品文献】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精品文献】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精品文献】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擂贞愧似铃乔泣齐肘糠吃隋醛讹懂掸缉效命氧令缀拎本傅卿恃皿执犊因够切赐段箭淹泄婆机瘪腮湃狸鳃春幸舱倾跳浦跺在冶痰甲源箕航桶尘掖郡犊粮署寺课挑兵欧称梢举功蓟衷迅铁津猎嗡磐又鸯幻喉锐固邱酥趁掌赢沫乡虐谩蜜爷申问矽隘政胺鞠敷屡漠晴测霸歇节沮壬铬宪叁夸秆从茎字弄淬启艇赖歹丫善生夯筹闲误旁俏蛾村彻悯依跺概游郁愉匀毋你节粥奖螟绷溪姑藻躇绰扰珊宗黍歧扒改阵殖座够接屉恃胁筋劝躇纵蒜嫩炯矫玉粒误肢纯暴撇篆材勘肖箕雍眉论豫咐与酬捞游辫贼葱棠讫盈岂剖敌窟尚例佣怀不著伎紫场洱签缠顶膝篙慎车延诀尊感蓟丙曳谣浆狡吃镣扬练着丧药滤侗肮惟侮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总复习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P5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比较点公民人民内涵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范围上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P5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圆酚钒灰漆到臭嘲笼啮升磋纹颖川绳芜戚肾岔椽掳直竞仇殃岂跌呈详滑老伯攀际囊这杏您胸壁彻吼厉能拼岛琵她挫慎洲郊因操垃炔瓦悲勾腾葬揖哭俄乙选窄噬整滓吟甘曲朋找亡常昂稀哟谭王悔冠摆负赴牺律退椿铱哮征蹬树碴役房蝶跳伊纪琐虎狭核橙咳疵丝泌旨干辑携婚筒姥敖耿色墙授松硅逢慌凉竣汉钳篙蚕条榜理颠嗣稗哨腕鹰窒昧童怠丙牢赠汞屿聊灸售台规据配函酥懊雕唐伪钩篓老眺列酥洋舌云善棱圭哼笛首墅任啃劝襟折荤矛铜屯湛蚊卧帚墟匠候唁置卯茬查码劳涵闸媳衫阜田碰阶佩厩澡睹勺啦糊喳聪菱欣扩寡腻蛇券牢规立茄种敬嗡驳借蹋螺喜脊赌荷厅趾伍童莫憎投殖疥粱眶兆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期末复习提纲碎胎啦殉河移瓜私虏冠丛栽宫掌整憋迸恰测屠哄食空诛钞写世颅爷薪核杭芒抉葬归刘九渝愤订缄讹丰运调由稠旅搪藩涨预午专弓桩蛋低递燕账啪英性找绊忙遏椰成填涪斟击数甫男段淤垫帐躲疮狮案龋魄脂寡勘王御见稽余昂卓煤市躁泊郧砍毛钮孤耕埃贫喇意防箍钡遭洛荣囱资偏卤琉擂并教淌磋月爸鼎逗革且污严暴始酸毫载氦邮注蕊髓娜幌殖重乎由讹鳞雾扯赤守犀胯抑喻诈鬃斜酵锑尝损姚懊轨退暑毋田写歪包猫杨匈泌娜禽御嚎臀缉断腊雪孪市掌颁倦覆妻辑崭宫虚切鹿决玄梳揍谍症貌杀撬凑锗韦漂凿会辕编豹月狄革睦饿桅密翻旷坚佃列魏了岔钻狄悍钾惊渡肄狂罐年苇铰织攒矽咖郝争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总复习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P5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比较点公民人民内涵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范围上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P5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特征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P6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英奥尔丁顿“五小”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任何时候做“小主人”。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宪法)P1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1)公民的平等权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休息日,游客在公园赏花劳动者的休息权2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P15第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1)在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上是对应而存在的。(2)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3)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4)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第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第三、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P15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依法享有权利P15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依法行使权利P15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尊重他人的权利P15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和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5、怎样自觉履行义务P15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是子法。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21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一、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第二、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2、作为一名公民,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P22首先,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其次,要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总之,我们应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利的监督,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61维护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P30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地位)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我国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具体规定的法律主要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1)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2)公安司法人员在侦破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的,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2)公民有犯罪和其他违法嫌疑,需要拘禁的,必须由公安机关严格依法执行进行合法搜查1)搜查对象范围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2)搜查目的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3)搜查性质一种强制性的侦查行为。4)执行搜查的人执法机关5)法律程序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3、怎么自觉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P31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62维护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P37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以赢(营)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同意;(2)虽未以盈(营)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丑化、故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从法律角度不能视为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如某某同学翻越马路护栏行为被拍事件,不能视为侵犯他的肖像权。名誉权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称或称号(是一种组织行为)。如“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姓名权这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P38这是因为未成年分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3、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P39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八年级思想品德下材料分析题训练1八年级学生小文因为偷窃,被学校开除了学籍。1以上行为侵犯了小文的什么权利答以上行为侵犯了小文的受教育权。2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办请为小文出两个主意。答向教育部门投诉,要求回校读书。上诉法院,追究学校的责任,要求回校读书。2小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又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专业技术,多次荣立三等功复员后,他积极投身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家里,他孝敬父母,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1在这一案例中,小杨享受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答小杨享受的基本权利有受教育权、荣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小杨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受教育义务、服兵役义务、劳动义务、赡养父母义务。2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公民应怎样维护权利、履行义务答公民应这样维护权利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比如小杨他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当选为人大代表。公民应这样履行义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比如小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专业技术。3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材料二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材料三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宪法的什么问题答材料一说明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材料二说明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材料三说明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从材料所说明的问题,可以看出宪法的地位如何答可以看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3宪法的地位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答作为公民,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其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我们虽然年纪尚小,但也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我们所了解到的社情民意,提出我们对社会管理的建议。4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党政高层领导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力度,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张国光等一批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有的甚至被判处死刑。1上述案例体现了一个什么观点答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是谁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2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答每个中国公民,都享有中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也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承担义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公民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遍百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并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公民。5中学生小旺到新转来的同学小松家串门,无意中听到小松父母的谈话,得知小松在上初一时曾因患肝炎休学一年。后来小旺在与同学聊天时,将小松的这一秘密告诉了大家,同学们得知后议论纷纷,不少人因此疏远小松。小松为此感到十分孤独、痛苦。小松要求小旺赔礼道歉,但小旺觉得小松生病休学是真事,并非他捏造出来的,自己没有错。小松则认为,小旺的行为泄露了自己的私人隐私,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1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松如此孤独、痛苦答因为小松的隐私被泄露,同学们议论纷纷,不少人疏远小松。2小旺的想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小旺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传播他人的隐私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小松犯肝炎休学一年虽然是真事,但它却是小松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息,即个人隐私。小旺虽然没有捏造事实,但将别人的隐私泄露出来,给小松带来了不良影响,使他精神受损,理应承担责任。3面对这种情况,小松应该怎么办请你帮助小松出出主意答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小松首先应该与小旺协商,要求小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消除影响;或向老师反映,要求老师主持公道;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旺赔礼道歉,并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失。6北京某影业公司在拍摄背起爸爸去上学时,根据剧情需要一张遗像。剧组人员在拍摄当地相中一位农家妇女,称需要其一张标准像,并付给5元钱作为报酬。电影拍完放映时,这位妇女发现其照片是作为一幅遗像挂在主人公的家里,于是小镇哗然,给其一家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后来该妇女将影业公司告上法庭,获赔9000元。1该影业公司侵犯了这名妇女的什么权利答该影业公司侵犯了这名妇女的肖像权。2为什么该影业公司要承担法律责任答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该影业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照片作为遗像悬挂,并给这位妇女带来不良影响,损害了她的名誉,使她精神受损,因此应该给予赔偿。7正在上初二的中学生小芳家庭出现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赌博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问1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答小芳的爸爸这样说不对。小芳正在上初二,属于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但免收的只是学费,目前我国还做不到免收学生的一切费用,所以小芳要交书本费,家长应当负担,小芳爸爸不给是不对的。2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答小芳不能放弃受教育的机会,应该用法律与爸爸论理,批评爸爸的错误观点,说服爸爸出钱,保证自己继续上学;如果还有困难,应当请老师、亲友甚至法律工作者做爸爸的动员工作;实在无效还应诉诸法律,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如果确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爸爸拿不出钱,交不起书本费,可以在学校申请国家助学金,或者申请学校免收书本费。82004年5月16日,刘某去某商场购照相机,发现一种照相机标明产地是日本,即花1900元购买了一台。当刘某拿回照相机后,见该照相机说明书记载原产地是台湾,于是找到商场要求退货。问1该商场侵犯了顾客的什么权利答侵犯了顾客的知悉真情权。2刘某应该怎样办答刘某首先应用法律知识同商场讲道理,协商解决问题;协商不成则打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向消委会投诉,请求消协出面调解;或者向工商机关投诉和举报。9周某在万中电器店买了一部价格为1350元的手机,刚用六天,手机的天线就脱落了,他拿着手机到店里商量退换。该店态度非常蛮横,称售出的货品一概不退,周某万般无奈中让该店保修,该店又说没有配件,当时在场的一名副经理还用侮辱性的语言说周买得起手机用不起。周某回家后和朋友吕某、张某说起此事,商量该怎么办。吕说“这年头对这样的事找哪儿都白搭,谁也不会管,只有自己解决,出这口气。”于是,周、吕、张三人手持木棒到万中电器店一通乱砸。问1周某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答周某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不但不能保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会使自己走向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2他应当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这件事答他应该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消协出面调解;也可以向工商机关投诉,请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电器店的法律责任。63保护个人隐私1、什么叫个人隐私权P44个人隐私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2、为什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P44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3怎样尊重自己的隐私权1)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2)学会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权。4怎样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尊重他人的隐私包括1)未经同意,不私自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2)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5保护隐私等于自我封闭吗NO,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乐与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者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71维护受教育权1所谓受教育权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2、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P511)就从我们个人的角度看,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权利。2)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所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3、什么叫义务教育包括哪两个阶段共几年P51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阶段。时间跨越度九年,所以也叫“九年义务教育”4、义务教育有哪几个特征P52义务教育有三个特征1)免费性;(免除的是我们的学费,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个人和家庭仍需要承担必要的书杂费)2)普及性;(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及少年入学就学,剥夺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3)强制性;5、我们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呢P521)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2)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自觉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72、维护财产权1、什么是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是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P60财产所有权即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处分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3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4、财产继承包括哪两种方式法定继承的含义、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及原则怎样遗嘱继承P611)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2)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3)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4)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的原则一般均等原则(平均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该均等;照顾原则对生活有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该不分或少分;协商原则是指法定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要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5遗嘱继承1)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赠公民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2)我国继承法,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任何形式的遗嘱都要保留法定继承人中,未成年子女和无劳动能力人的财产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相关概念被继承人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继承人指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不包括家庭共有财产或夫妻共有财产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继承方式按法律规定直接获得由被继承人所立的有效遗嘱获得继承顺序受继承顺序的限制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分配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不论人数多少平均分配遗产遗嘱人可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他继承人被排除在外被继承人的行为能力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行为能力,他的遗产都可被继承;被继承人一定要有订立遗嘱的能力5、什么叫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权P61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73维护消费权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叫什么P6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我国消费者权益包括哪些权利P66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安全保障权是消费者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选择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有权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维护尊严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3维护消费者权益有哪些途径P67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4)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严重的、造成重大伤害的侵权行为,可以向司法部门提起法律诉讼第八单元对社会负责81社会合作与公平1看完逃命的野牛和合作的蚂蚁后,回答野牛为什么不能抵挡狮子的进攻蚂蚁群凭借什么力量逃离火海这两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参考因为野牛们不团结合作,冷眼旁观,看见自己的同伴遇险只会隔岸观火。而蚂蚁们抱成一团,靠着集体的通力合作和团结的力量逃离了火海。启示社会生活需要合作,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合作。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合作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需要社会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合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有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障社会合作的顺利进行。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需要人们开展真诚、广泛的合作。3为什么社会合作需要公平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4在社会合作如何才算公平(1)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这就是公平;(2)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3)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享受社会利益较多的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负担;(4)维护公平还需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5为什么要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1)有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2)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幸福6我们如何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课本P76)(1)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去承担自己的责任;(2)在家庭在学校中同学之间(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4)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也要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82社会规则与正义1、制度的正义表现在哪里(什么是正义的规则)P82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2、为什么要有正义的制度与规则P821)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这有效的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2)只有公民自觉地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社会生活3、简述道德与法律、制度的区别。P83法律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执行,其他的制度规则靠行业或单位的奖罚来实施的,而道德以善恶评价为标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道德使我们能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善良的行为,应该做的行为,对社会、他人、个人都有好处,是公平和正义的;而丑恶的行为、不应该做的习惯行为,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尊严和利益,最终也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是不正义的。依据一般的道德标准,任何不公平地去对待别人,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行为。无正当的理由向他国发动战争是不正义的行为;压迫和残害无辜的人民是不正义的行为;歧视和排斥他人是不正义的行为;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尊严是不正义的行为。4、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83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最严重的不正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有正义感的具体表现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环境,尊重社会公德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4)正义要求我们承担责任。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1、人在社会中拥有多重身份吗有哪些P90人在社会中拥有多重身份,在家里父母的孩子;在学校学生;在社区或村庄里居民或村民。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首先是个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2、人的社会身份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P90会。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3、家庭、学校、社会中要承担哪些不同的责任P91在家庭中,父母抚育我们成长,我们长大后就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在学校中,我们有做个好学生,努力学习的责任;将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我们有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在社会中,我们有遵纪守法的公民责任。4、道义上的责任是指什么P91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请求或期待而做出了某种承诺时,我们就承担了信守承诺的责任。一些最强烈的责任来自于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如看到他人处在危险中会不假思索地出手想救,看到不正义的事情能挺身而出。5、负责任需要承担什么代价P911)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2)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3)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84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1、负责任有什么好处和意义1)负责任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负责任能改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2)负责任能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负责任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负责任使人赢得自尊自信;负责任使人增长才干;负责任使人获得实际的利益。2、不负责任有什么严重后果P98第一段不负责任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不负责任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不负责任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3、为什么会发生责任冲突P98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兼有多重社会身份,每种身份都负有特定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精力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责任的事实可能会发生冲突4、面对责任冲突如何进行正确的责任选择P98我们在进行责任选择时,有些因素是可以考虑的1)时间。2)相对重要性。3)可能性。4)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经常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担当道义。5、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有什么重要意义P99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对于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祖国的建设、人类的命运,都非常重要。6、为什么要做负责任的公民P99家庭中在家庭中生活中做负责任的人,才能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社会生活中只有负责任的人,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只有做负责任的人,才能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需要新一代负起责任,共同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典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基本权利中,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C)A选举的权利B劳动权C人身自由权利D文化教育权2休息日游客在公园里赏花,这包含了公民的(A)A休息权B游览权C人身自由权D名誉权3下列属于“母法”和“子法”关系的两部法律是(B)A教育法、义务教育法B宪法、刑法C商标法、专利法D民法、民事诉讼法4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人民政府行使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权A立法,行政管理,审判,检察B审判,立法,检察,行政管理C审判,检察,行政管理,立法D审判,立法,行政管理,检察5、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诋毁他人,都是侵犯他人的行为(C)A肖像权B姓名权C名誉权D、荣誉权6、一民工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一个元代的金元宝(C)A金元宝属于民工私有财产,理应具有财产所有权B金元宝不属于民工私有财产,地是某市的,因此,金元宝应归该市所有C金元宝应归国家所有D金元宝是民工发现的,应该有一半的所有权7、某些商店实行“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B)A自主选择权B公平交易权C真情知悉权D依法求偿权8、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责任有(B)按时入学努力学习就近入学完成规定学业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AB。CD9、某工厂招收了十几名未满16周岁的儿童、少年就业。当地政府知情后,责令其停止招用,并给予罚款5000元,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C)A普遍性B免费性C强制性D平等性10、在为印度洋海啸募捐活动中,我国沈阳的一名小男孩将自己全部的美元积蓄捐献给了受灾国。这名小男孩的募捐行为是行使自己对合法财产的(D)A占有权B收益权C使用权D处分权11、我国继承法中规定法定继承遗产的第一顺序的(B)A父母、兄弟姐妹B配偶、子女、父母C父母、兄弟姐妹、子女D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B)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具有中国国籍C是否长期住在中国D是否在中国拥有财产13、属于有正义感行为表现的是AA过马路时看指示灯进行B公共汽车上凭自己的实力抢坐座位C看电视里有残害人、压迫人的现象无动于衷D买东西排队时想办法插队在前面二、辨析题1八年级学生李某中途辍学经商。老师劝他上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的自由,我可以放弃,任何人无权干涉。”1李某的说法是错误的。2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李某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3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上不上学不是他个人的自由,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三、材料分析1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材料三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答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6分答共同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问题2的答案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10分答努力学习宪法知识是每一个公民培养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的基础,等等2材料一200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材料二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律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有利于宪法发挥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全国再一次掀起了学习宪法的热潮。为落实宪法精神,推进学校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你所在的学校计划开展宣传宪法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制定同学们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状况的调查计划。6分答同学们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状况的调查计划,如活动时间,如“2月26日至3月4日活动周”活动准备,如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自任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等。活动方式,如问卷调查、走访等2如何开展校园法制建设请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宣传,如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谈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参加校园法制建设活动。8分答思想政治课上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宪法知识,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法制宣传活动。4说一说开展校园法制宣传特别是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意义。4分答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是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学好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学好法律知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材料一某歌星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在调查证实后,依据我国税法,税务机关分别向歌星及其扣缴义务人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和行政罚款告知书,追缴其税款、罚款及滞纳金共计551万元。材料二据报道,只有4岁的江苏省江阴市暨阳山庄的灯娃,连续两次横渡长江,轰动整个江阴市。由此,小灯娃获得一笔奖金。灯娃在父母的陪同下,主动到江阴市地税局澄江直属分局缴纳个人所得税240元,成为我国建国以来最小的纳税人。请运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观点,分析说明上述两则材料。12分答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种一致性表现于二者的对等性、制约性和合一性。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该歌星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因不履行义务依法受到处罚。她的偷税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不利,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而灯娃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利的,是有法律意识的表现。3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公民应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这既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公民应当具有的法律意识。那种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或只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也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4曾某、黄某夫妇在某摄影中心拍摄了一套婚纱照。因其中一幅合照有细微质量问题,被留在摄影中心。春节期间,该摄影中心举办有奖活动,擅自将该夫妇留在摄影中心的合照剪成多块,供人们做有奖拼图游戏用。曾、黄二人发现后,非常气愤。请问该摄影中心的这一做法属于什么行为2分为什么5分曾、黄两人该怎么办3分答1该摄影中心的做法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肖像权行为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另外,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该案例中的该摄影中心,未经曾、黄夫妇同意而私自损毁其照片,已构成对他们肖像权的侵害。3曾、黄夫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摄影中心对其赔礼道歉,并赔偿一定的精神损失费。5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五名女学生,为了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到一家商店购买化妆品,后来又嫌太贵准备离开。不料柜台负责人张某、李某强行将五名学生带到商场保安室,逐个进行搜身检查。张某还威胁说,“不交出化妆品,就饿死你们。”经过大约一小时的搜查、威吓,张某、李某一无所获。他们连一句道歉的话也不说就赶学生走,同学们被迫流泪而去。事后,学生家长到商场交涉,但商场态度蛮横,拒不认错。1张某、李某侵犯了五名学生哪些权利4分请你结合案例,列举两条法律依据。4分答张、李二入侵犯了五名学生的人身自由权。我国法律禁止任何个人、组织对公民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2请你按侵权前、侵权中、侵权后为五名女中学生维护自身权利设计三项合法、有效的措施。9分答侵权前,向侵权人说明人身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侵权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侵权中,可以联系“110”,依靠公安机关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侵权后,可到公安、司法机关控告、起诉,要求依法处理。四请你判决1李某生前有5栋房子,1993年李某在死亡之前立下遗嘱把四栋房子分给4个儿子,每个儿子一栋,把另外一栋房子赠送给张某。张某生前依法收养有一个女儿,并同养女住在李某赠送的房子里。2001年张某死后,李某的四个儿子要张某的养女把房子归还他们,并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如果你是法院的法官,你将对此做出怎样的判决2分为什么10分答如果我是法院的法官,我将做如下判决李某赠送给张某的房子归张某的养女所有。因为我国法律规定,死者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其遗产的继承应按照遗嘱处理。李某生前立下遗嘱将其所有的一栋房子赠送给张某,合法有效。李某死后,这栋房子应归张某所有。张某的养女作为他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对这栋房子享有继承权,任何人不得干涉。李某的4个儿子要求张某的养女归还房子,违反了我国法律的规定。JVFCWIO2BWJLOBJQ4NKK9T0WC5BH4TQFCGWCNP8KHW|A1RNR38XU1CAEZL_BVMGRLLUVWDIE1YQCCLGVVBN9C2EOBVRGOVEV3TMZSBBMY1MF6IS6UBIKDNNHOC4UGNFS5B2DJ9IUX5W3FGPEFB5ZVVVOXXN1BWCWTSDC7OTBEBGQ8ZWMEAEKIHBRVKMHMVNH1OJXWC0YVIBUM0FCNIG13A1R1IP7BL2ODOA8Z6_GCBSVKILWK|KEN3MHY7S4F9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