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称重仪系别自动化工程系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5060718姓名伯禹佳指导教师王军伟2010年6月15日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称重仪摘要电子称重仪在商业贸易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需要交流电源供电、携带不便、应用场所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旨在设计一种测量准确、价格低廉、携带方便、应用广泛的电子称重仪。本文介绍了电子称重技术采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要控制核心的电阻应变式电子称重仪。该电子称重仪根据电阻的应变效应原理将电阻所受应变通过电桥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采用LM324运算放大器和TLC2543模数转换芯片,可以实现对称重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放大和AD转换处理,采用矩阵键盘进行对电子称重仪的控制和相关数据的修改,使用AT24C02串行EEPROM进行各单价的存储,还利用了12864液晶显示,对物体重量的进行实时显示,使用户界面友好,方便控制读取。实际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性价比高、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简易和性能稳定等优点。关键词电子称重仪,单片机,LM324,STC89C52,TLC2543BASEDONSCMELECTRONWEIGHINGAPPARATUSAUTHORBOYUJIATUTORWANGJUNWEIABSTRACTELECTRONWEIGHINGAPPARATUSINTHEUSEOFTRADEHASQUITECOMMON,BUTTHEREISTHEEXISTENCEOFLIMITATIONSLARGESIZE,HIGHCOST,NEEDINGACPOWERSUPPLY,INCONVENIENCEANDAPPLICATIONOFPLACELIMITEDTHEREFORE,THISPAPERAIMSTODESIGNAELECTRONICWEIGHINGAPPARATUS,WHICHISMEASUREMENTACCURACY,LOWCOST,EASYTOCARRYANDWIDELYUSEDTHISPAPERINTRODUCESTHEBASICPRINCIPLEOFWEIGHINGTECHNOLOGYANDDESIGNSARESISTANCESTRAINTYPEELECTRONICWEIGHINGAPPARATUS,INWHICHTHESTC89C52MICROCONTROLLERISASTHECORETOCONTROLTHEELECTRONWEIGHINGAPPARATUSCONVERTSRESISTANCESTRAINTOVOLTAGESIGNALTHROUGHTHEBRIDGECIRCUIT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THERESISTANCESTRAINEFFECTS,ADOPTSLM324AMPLIFIERANDTLC2543ANALOGTODIGITALCONVERSIONCHIPTOREALIZETHEOUTPUTSIGNALOFWEIGHINGTRANSDUCEROFAMPLIFIERANDADTRANSFORMPROCESSING,USESMATRIXKEYBOARDFORELECTRONICWEIGHINGDEVICECONTROLANDRELATEDDATACHANGESANDAT24C02SERIALEEPROMMEMORYFOREACHUNIT,ANDALSOAPPLY12864LIQUIDCRYSTALDISPLAYLCDTOACHIEVETHEREALTIMEDISPLAYOFTHEWEIGHTOFOBJECT,ANDTOMAKETHEUSERINTERFACEFRIENDLYANDOBSERVATIONANDCONTROLEASYPRACTICALRESULTSINDICATETHATTHESYSTEMHASMOREADVANTAGESSUCHASHIGHRATIO,SMALLVOLUME,CONVENIENTTOCARRY,USESIMPLEANDSTABLEPERFORMANCE,ETCKEYWORDSELECTRONWEIGHINGAPPARATUS,SCM,LM324,STC89C52,TLC2543目录1绪论111课题称重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状况112当前称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特点1121电磁式1122压电式2123振弦式3124电容式4125电阻应变式42系统方案及工作原理721方案论证与比较722系统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83系统硬件设计1031主控电路部分设计10311单片机的选用与基本特性10312单片机管脚分配1032电源部分设计11321独立电源供电11322运放所用正负压的产生1333称重传感器部分设计14331传感器特性14332传感器内部结构原理1634信号放大部分设计17341LM324基本特性17342放大工作原理1835AD转换部分设计19351TLC2543基本特性19352基本工作过程2236显示部分设计2437键盘控制部分设计2938存储部分设计30381AT24C02基本特性30382AT24C02与单片机连接354系统软件设计3741系统主程序3742AD转换程序3843液晶显示程序3844键盘控制程序3844144矩阵键盘扫描的实现38442矩阵键盘控制功能的实现3945串行存储程序405调试与分析4151调试系统简介4152调试故障及原因分析41结论42致谢43参考文献44附录46附录A英文文献46附录B对照翻译49附录C系统电路图51附录D系统源程序521绪论11课题称重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状况电子称重技术是现代称重计量和控制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之一。自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渗入到衡器的辅助测量装置,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化智能型。由于它具有称量准确、快速,读数方便,环境适应性强,便于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实现称重计量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等特点,在工商贸易、能源交通、冶金矿山、轻工食品、医药卫生、航空航天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称重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电子称重技术及应用又有了新发展。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已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可以说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各工业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都把电子称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高到电子称重设备制造工程的高度来认识。称重计量的内涵不断扩展,由狭义到广义,由单项到系统,新型的现代称重计量概念已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当代世界瞩目的技术与行业。尽管80年代以来,我国衡器行业打破了部门和地区的界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电子称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行业的总体水平还跟不上国家经济的发展步伐。12当前称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特点目前,各种不同物理原理在电子称重系统中获得了应用。称重传感器也有多种形式,大致有电磁式、压电式、振弦式、电容式、电阻应变式等。121电磁式电磁式称重传感器的机械传感器部分是一个杠杆结构,多用于电子天平。当电磁式称重传感器为上电时(空载),杠杆是不平衡的。上电后,由于PID调节网络的作用,杠杆恢复到平衡状态,此时磁缸线圈中有初始电流,当加载重物时,通过调节加力线圈中的电流的大小,使得杠杆再次平衡,这样根据加力线圈中的电流和力矩平衡,便可测得重物的质量。可见,加载重物的重量与加力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确定空载时的电流,即可测得重物的重量,进而确定待测物的质量。图11为电磁式传感器结构图。图11电磁式称重传感器结构图电磁式称重传感器主要特点如下(1)速度快。约58秒即可稳定。(2)精度高。目前最高精度可达0LG。(3)重复性好。(4)可偏心测重,而且也很准。电磁式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国防、科研、工厂、实验室。不仅能作常规的测试,还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做物质质量的测定,如在流水线上作检测仪、对放射性物质的称量、在钟表元件厂对钟表元件进行程量及计数、作粮食水分检测仪等。122压电式压电式称重传感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纵向压力效应将重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中的石英晶体敏感元件测量的是应力,是它产生的电荷对于应力的平均值,也就是说石英晶体具有把敏感元件(石英圆片)整个表面上的载荷进行积分的能力。内部结构如图12。图12压电式称重传感器结构图压电式称重传感器特点如下(1)石英晶体没有热电效应,即使是温度瞬变也不会引起信号漂移,而且灵敏度温度系数非常小,约为002C,因此不必采取特殊手段补偿温度的影响。(2)压电式传感器的量程范围广,测量范围达10的几次方,一个称重传感器即可完成全程测量。(3)灵敏度高,测量值可到上百吨载荷,又能分辨出小至几公斤的动态力。(4)刚度大,固有频率高(几十千赫以上),动态响应快。(5)时间老化率低,无热释电现象,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6)石英晶体的居里点高(573C),对温度的灵敏性低,灵敏度变化极小,长期稳定性好。(7)石英晶体具有较好的线性,在一般情况下无滞后,组装成称重传感器其动态测量的综合误差优于1。(8)结构紧凑,体积小,高度低,重量轻,可用多个石英晶体片组装大型称重传感器。(9)用多分量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计量时,抗交叉干扰能力强,交叉干扰达到800HZ时,测量误差仍然低于10,交叉干扰到400HZ时,测量误差小于2以内。(10)使用温度范围广,通常为200200C。(11)不能在长时间内进行静态测量。以石英晶体为敏感元件的称重传感器多用于测量动态量,应用于公路车辆轴载超载预判,桥梁超载报警,隧道保护和车辆轴载计量等。123振弦式振弦式传感器主要用于实验室的电子称和其他小称以及在工业上的台秤和皮带电子称重。振弦是在两个永久磁铁的气隙内,每根振弦都与使振弦按固有频率振荡的电子振荡回路相连。用参考质量对两根振弦预加负荷,当未知负荷通过角度为E的弦线施加于负荷连接点D时,左弦将受到增强的张力作用。从而增大了该弦的固有频率,反之右弦由于张力减弱将降低其固有频率。左右弦的频率之差正比于所施加的负荷A,传感器的输出与将频率差变成脉冲串的电子线路相连。通过一个预设定时间的脉冲计数器对该脉冲采样,即可直接读出重量值。图13为振弦式称重传感器称重原理图。图13振弦式称重传感器称重原理图124电容式电容传感器分为三种变极距式、变面积式、变介质式。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在传感器中装有一对平行极板构成的一个平板电容器。图14为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图。图中固定极板与传感器基座相固定,动极板1与传感器弹性元性活动端相连。当在秤盘上施加重物时,弹性元件活动端带动定极板1向下移动平板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6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通过计算变化的电容量就可以计算出所称物体的重量。图14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原理图电容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动态特性好,抗过载能力大,对高温、辐射、强烈振动等恶劣条件适应性强,价格便宜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国内外不少人认为电容式传感器是未来最有希望的传感器。125电阻应变式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之所以能作为质量电量的转换元件,是基于金属丝在受拉或受压后会发生弹性形变,其电阻值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物理特性实现的。传感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为弹性敏感元件,其作用是将待测量转变为弹性体的应变值;二为电阻应变片,它作为一种传感元件负责将弹性体的应变值同步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值。传感器通过上述变化后,必须将其转换成电流或电压值后才能进行测量和显示。通常采用惠斯通电桥对转换量进行测量。目前电阻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的测量形式主要有悬臂梁式、平行梁式、柱式、S型式、轮辐式等等,如图15。A悬臂梁式B平行梁式C柱式DS型式E轮辐式图15电阻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的测量形式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具有如下特点(1)稳定性、线性度好;(2)具有较高的分辨率;(3)可以进行绝对测量和静态称重,特别是非常适用于精确称重;(4)具有较长的疲劳寿命,一般这一指标可达106。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固有缺点是(1)在动态称重中受到较多限制,不适合动态称重;(2)刚度偏小,固有频率低;(3)适用温度范围小,一般为1060C;(4)容易受温度的影响,需要进行零点和灵敏度温度补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已开始从工业电子衡器领域发展到商业和家用电子衡器领域,广泛应用于商业、轻工、食品、邮电等部门,已经成为应用较多、较广泛的传感器形式。2系统方案及工作原理21方案论证与比较方案一利用AT89S52作为主控制芯片;显示部分采用八段数码管;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采用双孔平衡梁式,惠斯通电桥结构;信号放大部分采用集成放大器芯片LM324;AD转换部分采用8通道8位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存储部分采用EEPROM串行存储方式的AT24C02芯片;键盘操作部分采用44矩阵键盘;电源部分采用独立电源。结构如图21。图21方案一原理框图此方案不足的地方有该电子称重仪要求能显示类别、单价、重量和总金额,用的数码管很多,就需要外加至少两片MAX7219,占用单片机较多的I/O口,由于该电子称重仪是用独立电源供电,需要功耗消耗少,数码管数量多会增加能量的消耗;ADC0809是8位分辨率的AD转换芯片,若设定的承重上限为10KG,10000/25540,即最小精度40G,误差太大,满足不了要求,此外ADC0809是逼近式并行转换结构,占用单片机过多的I/O口,需要外加锁存器,增加了芯片的数量,也增加了能量的消耗。方案二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显示部分采用12864LCD液晶显示;称重传感器采用双孔平衡梁式,电阻应变式;惠斯通电桥输出信号利用LM324组成差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AD转换部分采用11通道12位分辨率的模数转换芯片TLC2543;存储部分采用AT24C02;键盘操作采用44矩阵键盘;电源为独立电源。组成如图22所示。此方案较方案二优点有STC89C52单片机完全兼容AT89S52,国产芯片,价格便宜,低功耗,稳定可靠;12864LCD液晶显示可显示汉字,能够提供友好客户界面,控图22方案二原理框图制管脚少,占用单片机I/O口少,此外,可以选择液晶背光开或关,能够根据周围环境光线的情况不同来节省电源能量;AD转换部分的TLC2543能进行12位高精度模数转换,称重上限10KG,10000/4096244,即最小精度244G,基本满足要求,且数据输入输出采用串行通讯,占用单片机I/O口少。鉴于上述内容,本设计采用方案二。22系统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图23系统组成框图系统框图如图23所示。系统由独立电源部分、称重传感器部分、信号放大部分、AD转换部分、单片机主控部分、显示部分、存储部分和键盘控制部分。独立电源由电池提供,L7805保证电压稳定在5V,给整个系统器件供电。称重传感器的电桥电路由正压供电,系统正压通过MAX232产生正负压,给运算放大器LM324供电,保证工作。当有物体放在托盘内,由于电阻应变片形变产生电压的变化,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微弱信号通过运放的放大,使之转变成05V信号,再由TLC2543转换成单片机识别的数字信号。单片机对AD部分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12864LCD实时地显示在液晶屏上。通过矩阵键盘可以对物品单价进行修改,并存储在AT24C02串行EEPROM内。此外,系统开启时,可以根据物品情况通过矩阵键盘选择相应的价格,根据相应的按键,单片机从AT24C02内读出相应的数据。3系统硬件设计31主控电路部分设计311单片机的选用与基本特性主控部分采用宏晶科技公司的STC89C52RC单片机,STC89C52RC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超强抗干扰、高速、低功耗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的8051单片机。STC89C52单片机有如下特点(1)增强型12时钟/机器周期8051CPU(2)工作电压34V55V(3)工作频率范围080MHZ(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8K字节ROM(5)片上集成512字节RAM(6)通用I/O(32个),复位后为P0、P1、P2、P3是准双向口、弱上拉,P0口是开漏输出,作为总线扩展用时,不用加上拉电阻,作为I/O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7)ISP(在线系统可编程)、IAP(在线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P30、P31)直接下载程序,8K程序3秒即可完成一片(8)具有EEPROM功能(9)内有真正的看门狗,可放心省去外部看门狗(10)外部晶振20M以下时,可省外部复位电路(11)共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其中定时器0还可以当成2个8位定时器使用(12)外部中断4路,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POWER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方式唤醒(13)通用异步串口(UART),还可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个UART(14)工作温度范围商业级075C、工业级4085C(15)内部FLASH擦写次数为100,000次以上,STC89C52RC系列单片机加密性强312单片机管脚分配系统采用最小系统模式,如图31所示。图31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图(1)P0口作为12864LCD显示的数据口,主要向液晶内部写指令和需要显示的数据,由于P0口是开漏方式输出,单片机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所以,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如图所示,接10K的排阻。(2)P1口接44矩阵键盘,P10P13接横行,P14P17接竖列。(3)P2口主要接A/D转换芯片TLC2543的各个控制管脚,用于将模数转换后的数字量送到单片机内进行处理。(4)P3口主要接12864LCD的控制管脚,对显示部分进行控制。32电源部分设计321独立电源供电独立电源部分采用L7805对电源进行稳压,使其对系统的供电稳定、连续、可靠。1、L7805简介L7805是三端固定正稳压器,输出5V固定的电压,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电路使用安全可靠。有TO220、TO220FP、TO220FM、TO3和DDPAK等多种封装形式。虽然稳压器按固定稳压器设计,但外部接少量元件,即可做成可调稳压器或可调稳流器使用。2、主要性能最大输出电流15A输出电压5V内部热过载保护内部短路、过流保护输出晶体管安全区保护工作温度范围65150C运行条件下结点温度55150C3、各部分说明独立电源部分主要包括外部电源接口部分、稳压部分和系统供电开关显示部分。如图32。图32电源接口图(1)外部电源接口部分外部电源接口包括独立电源接口POWER和非独立电源接口POWER2两部分。采用多种形式供电,方便实用。POWER为独立电源接口,可接各种5V以上电池,此设计采用4节15V的5号干电池作为独立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POWER2为外部电源适配器接口,主要是通过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转换成额定电压值,再通过稳压电路对系统供电。(2)稳压部分根据L7805的数据手册提供的典型应用电路,输入输出两端接电解电容,主要是为了稳压,D4是为了防止电流倒流损坏器件。(3)系统供电开关显示部分S1是系统的电源开关;F1是熔断丝,当出现短路或是电流过大时,用来保护系统的各器件;PLED是电源指示灯,用来指示系统是否工作。322运放所用正负压的产生为了使运算放大器较好地工作,需要为其提供一对正负工作电压,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系统利用MAX232的串口发送接收管脚来产生正负电压。1、MAX232简介MAX232是一种双组驱动器/接收器,片内含有一个电容性电压发生器以便在单5V电源供电时提供EIA/TIA232E电平。每个接收器将EIA/TIA232E电平输入转换为5VTTL/CMOS电平。这些接收器具有13V的典型门限值及05V的典型迟滞,而且可以接收30V的输入。每个驱动器将TTL/CMOS输入电平转换为EIA/TIA232E电平。主要应用在EIA/TIA232E、电池供电系统、终端、调制解调器、计算机等方面。2、特点单5V电源工作两个驱动器及两个接收器30V输入电平低电源电流典型值是8MA符合甚至优于ANSI标准EIA/TIA232E及ITU推荐标准V28ESD保护大于MILSTD883(方法3015)标准的2000V3、工作温度(自然通风)范围内的极限参数输入电源电压范围VCC03V至6V正输出电源电压范围VSVCC03V至15V负输出电源电压范围VS03V至15V输入电压范围VI驱动器03V至VCC03V接收器30V输出电压范围VOT1OUT,T2OUTVS03V至VS03VR1OUT,R2OUT03V至VCC03V短路持续时间T1OUT,T2OUT未限制工作温度(自然通风)范围TAMAX2320C至70CMAX232I40C至85C存储温度范围TSTG65C至150C引线温度,离外壳16MM1/16英寸,10秒260C强度超出所列的极限参数可能导致器件的永久性损坏。这些仅仅是极限参数,并不意味着在极限参数件下或在任何其它超出推荐工作条件所示参数的情况下器件能有效地工作。延长在极限参数条件下的工作时间会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在称重系统中,在管脚11上加入5V电压,经过反相器从管脚14输出负压,在管脚10上加入0V电压,经过反相器可从管脚7输出正压,经实际测量正负电压值可以达到8V,电流可达到8MA,基本满足运算放大器所需的工作条件。MAX232内部逻辑如图33所示。图33MAX232内部逻辑图33称重传感器部分设计331传感器特性称重传感器采用平衡双臂梁应变式传感器,主要由电桥电路产生差压信号。传感器参数如表31,平衡双臂梁应变式传感器外观如图34所示。表31传感器参数表额定载荷10KG额定输出1802MV/V综合误差002输出温度影响0002/C零点温度影响0002/C零点平衡002MV/V输入阻抗4005输出阻抗3502绝缘阻抗5000M安全过载率120极限过载率200工作温度范围3070C推荐工作电压512VACORDC最大工作电压18VACORDC重复性、线性、滞后002温补范围1050C容许范围2060C安全过载范围150蠕变002/30MIN防护等级IP65AB图34平衡双臂梁应变式传感器外观图332传感器内部结构原理传感器内部结构如图35所示。图35传感器内部结构原理图电桥接入电阻应变片时,即为应变桥,四个桥臂接入应变片连接成全臂桥。设电桥各臂电阻均有增量,不平衡输出电压为0114422331122334431其中,U0为输出信号电压,U为供电电压,RI为电阻变化值,RI为原电阻值。等臂电桥R1R2R3R4R,则有01234142321223432当时,略去高阶增量,得04112233444123433其中,I为电阻应变。差动全桥电路中,电桥输出为04123434图36称重传感器接口图在实际应用中,当应变片承受应变很大时,电阻的相对变化较大,电桥的输出电压与应变不成正比例关系,就会产生非线性误差,采用差动全桥电路可以消除非线性,提高输出灵敏度,同时起到了温度补偿的作用。如图36所示为传感器接口,接口2和接口3为电桥差动电压输出端。34信号放大部分设计在测量系统中,通常被测物理量均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放大。因此,传感器的输出是放大器的信号源。然而,多数传感器的等效电阻均不是常量,他们随所测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对于放大器而言信号源内阻是变量。设为放大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RS为信号源内阻,RI为放大器的输入内阻,则有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35根据表达式35可知,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将随信号大小而变。为了保证放大器对不同幅值信号具有稳定的放大倍数,就必须使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RS,RI愈大,因信号源内阻变化而引起的放大误差就愈小。此外,从传感器所获得的信号常为差模小信号,并含有较大共模部分,其数值又是远大于差模信号。因此,要求放大器具有较强的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综上述说,仪表放大器出来具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外,还应具有高输入电阻和高共模抑制比。本系统信号放大部分采用LM324构成仪表差分放大电路对传感器产生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达到AD转换芯片能够进行转换的电压范围。341LM324基本特性1、LM324简介LM324系列器件为价格便宜的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该四运算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V或者高到32V的电源下,静态电流大致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对每一个放大器而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输出电压范围也可包含负电压。2、特点宽增益带宽13MHZ低供给电流375A低补偿电流20NA低输入补偿电压5MVMAX单电源工作范围3V30V双电源工作范围15V15V输入共模电压范围扩展到地短路保护输出真差动输入级每一封装四个放大器内部补偿行业标准引脚输出在输入端的静电放电钳位增加可靠性而不影响器件的工作342放大工作原理图37高阻抗差动放大器原理图图37为高阻抗差动放大器原理图,该放大器起到电压放大作用,它是一个由运算放大器IC1、IC2组成的高输入阻抗差动放大电路,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加在IC1、IC2的同相输入端,IC1、IC2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电压送至下一级。前置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可通过电位器R2调整。设R1R5,R3R6,R4R7则2122122136即2112122137所以输出电压43214312122138当时,中电流为零,输出电压。可见,电路放大差模信122120号,抑制共模信号。差模放大倍数数值愈大,共模抑制比愈高。当输入信号中含有共模噪声时,也将被抑制。35AD转换部分设计AD部分采用12位高精度的AD转换芯片TLC2543,把称重传感器通过放大电路放大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能识别的逻辑数字信号。351TLC2543基本特性1、TLC2543简介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采用CMOS技术,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管脚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TLC2543与外围电路的连线简单,有三个输入端,输入/输出时钟(I/OCLOCK)、地址输入(ADDRESS)和数据输出(DATAOUT)和一个3态输出端片选(CS),这样就和主处理器的串行口有一个直接的4线接口。这些器件可以从主机高速传输数据。除了高速的转换器和通用的控制能力外,这些器件有一个片内的14通道多路器可以选择11个输入中的任何1个或3个内部自测试(SELFTEST)电压中的一个。采样保持是自动的。在转换结束时,转换结束(EOC)输出端变高以指示转换的完成。这些器件中的转换器结合外部输入的差分高阻抗的基准电压,具有简化比率转换、刻度以及模拟电路与逻辑电路和电源噪声隔离的特点。开关电容的设计可以使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有较小的转换误差。2、特点12位分辨率A/D转换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S转换时间11个模拟输入通道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固有的采样与保持线性误差1LSBMAX转换结束(ENDOFCONVERSION,EOC)输出指示具有单双极性输出3、管脚说明TLC2543管脚说明如表32所示,管脚图如图38所示。图38TLC2543管脚图地址位在I/OCLOCK的前4个上升沿将ADDRESS端呈现的下一个转换周期的4位模拟通道选择位(MSB在前)输入地址寄存器。这个地址选择14个输入(11个模拟输入和3个内部测试电压)中的1个。模拟输入和测试方式11个模拟输入和3个内部测试电压由14通道多路器按照输入地址选择。输入多路器是一种断开先于接通式的多路开关,以减小由通道开关所引入的输入与输出间耦合的噪声。模拟输入的采样开始于第4个I/OCLOCK的下降沿,而采样一直持续6个I/OCLOCK周期。采样一直保持到第10个I/OCLOCK的下降沿。3个内部测试输入端被加到多路器,以与外部模拟输入同样的方式采样和转换。转换器和模拟输入端在逐次逼近转换系统中的CMOS门限检测器通过检测在一系列二进制加权的电容器上的电荷来决定每一位的值。在转换过程的第一步,通过同时接通SC开关和所有的ST开关对模拟输入采样。这样使得所有电容器充电到输入电压。表32管脚说明名称说明A0A10模拟输入端。这11个模拟信号输入由内部多路器选择。驱动源的阻抗必须小于或等于1KGND地。GND是内部电路的地回路端。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电压测量都相对于GNDREF负基准电压端。基准电压的低端(通常为地)被加到REFREF正基准电压端。基准电压的正端(通常为VCC)被加到REF。最大的输入电压范围取决于加于本端与加于REF端的电压差CS片选端。在CS端的一个由高至低变化将复位内部计数器并控制和使能DATAOUT、ADDRESS和I/OCLOCK。一个由低至高的变化将在一个设置时间内禁止ADDRESS和I/OCLOCKDATAOUT用于A/D转换结果输出的3态串行输出端。DATAOUT在CS为高时处于高阻抗状态,而当CS为低时处于激活状态。CS一旦有效,按照前一次转换结果的MSB值将DATAOUT从高阻抗状态转变成相应的逻辑电平。I/OCLOCK的下一个下降沿将根据MSB的下一位将DATAOUT驱动成相应的逻辑电平,剩下的各位依次移出,而LSB在I/OCLOCK的第九个下降沿出现。在I/OCLOCK的第十下降沿,DATAOUT端被驱动为逻辑低电平,因此多于十个时钟时串行接口传送的是一些“零”ADDRESS串行数据输入端。一个4位的串行地址选择下一个即将被转换的所需的模拟输入或测试电压。串行数据以MSB为前导并在I/OCLOCK的前4个上升沿被移入。在4个地址位被读入地址寄存器后,这个输入端对后续的信号无效I/OCLOCK输入/输出时钟端。I/OCLOCK接收串行输入并完成四个功能1在I/OCLOCK的前4个上升沿,它将4个输入地址位键入地址寄存器。在第4个上升沿之后多路器地址有效2在I/OCLOCK的第4个下降沿,在选定的多路器输入端上的模拟输入电压开始向电容器充电并继续到I/OCLOCK的第十个下降沿3它将前一次转换的数据的其余9位移出DATAOUT端4在I/OCLOCK的第十个下降沿它将转换的控制信号传送到内部的状态控制器EOC转换结束端。在第十个I/OCLOCK该输出端从逻辑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保持低直到转换完成及数据准备传输VCC正电源端在转换过程的第二步,所有ST和SC开关被断开并且门限检测器开始通过辨认每个电容器上相对于基准(REF)电压的电荷(电压)来确定每一位的值。在开关系列中,10个电容器分别被检测直到所有10位被确认,以后转换过程又重复进行。在辨认第一个电容上的电压时,门限检测器检查第一个电容(权重1024)。这个电容的节点1024被切换到REF电压,而在这个多级连接中的所有其它电容器的相同节点被切换到REF。当在总和节点上的电压大于门限检测器的跳变点(近似1/2VCC)时,位0被送入输出寄存器,并且这个1024权重的电容器被切换到REF。当在总和节点上的电压小于门限检测器的跳变点时,位1被送入寄存器,并且这个1024权重的电容器保持与REF的连接参与逐次逼近过程的后面几步。这个过程对512权重的电容器、256权重的电容器以及沿线的其它电容依次检测直到所有位都被确定。对逐次逼近过程的每一步,初始的电荷在电容器间被重新分配。这个转换过程依靠电荷的重新分配来决定从MSB到LSB各位。片选(CS)的工作CS的后沿启动所有的工作方式,并且CS能在任何方式下中止一次转换序列。在一个正在进行的周期中,CS从高到低的一次跳变在规定的时间内中止该周期,若使器件返回到初始状态(输出数据寄存器的内容仍保留前次转换的结果)。必须注意避免靠近在转换结束时使CS变低,因为这样输出数据会受到干扰。基准电压输入本器件有两个基准电压输入REF和REF。这些电压值建立了模拟输入电压的高端和低端极限以相应地产生满度和零度读数。REF、REF以及模拟输入必须不超过正电源或低于GND。当输入信号等于或高于REF时,数字输出为满度;当输入信号等于或低于REF时,数字输出为零。352基本工作过程芯片在不同模式下工作时,所需的时钟模式不同,其时钟时序如图39和图310所示。一开始,片选(CS)为高,I/OCLOCK和ADDRESS被禁止以及DATAOUT为高阻抗状态。当串行接口使CS变低开始转换过程,I/OCLOCK和ADDRESS使能,并使DATAOUT端脱离高阻抗状态。然后,串口向ADDRESS端提供4位通道地址,同时I/O时钟序列输入I/OCLCOK。在这时,串口也从DATAOUT端接收前一次转换的结果。I/OCLOCK端从主串行接口接收一个10至16个时钟长的输入时钟序列。前4个I/O时钟用4位地址从ADDRESS端装载地址寄存器,选择所需的模拟通道,以后6个时钟对模拟输入的采样提供控制时序。图39使用CS时,11至16时钟传送时序图(串行传送短于转换时间)图310不使用CS时,16时钟传送时序图(串行传送短于转换时间)从时序图可以看出,在TLC2543的片选(CS)变低时开始转换和数据传送,CPU将通道选择、数据长度选择、前导选择、单双极性选择的控制信息送入DATAINPUT脚的同时,还从DATAOUT脚读出AD转换的结果。因此本次读出的AD转换结果是上一次操作TLC2543所选择的通道对应的数据。通道选择、数据长度选择、前导选择、单双极性选择这四项的设置数据共8位,I/OCLOCK的前8个上升沿将这8位的工作模式设置数据从DATAINPUT输入数据存储器,如果工作在12或16时钟周期模式,则后4位或8位的DATAINPUT数据没意义,可任意给出,这4或8位时钟只是为了补齐12或16个时钟,使12位的AD转换结果同步输出。使用16时钟时,读出AD数据为16位,因为有效数据只有10位,应根据程序屏蔽高或低4位。在I/OCLOCK上升沿时数据变化。即I/OCLOCK低电平时将要写入DATAINPUT的数据准备好,当I/OCLOCK高电平时读出DATAOUT的数据。当CS为高时,I/OCLOCK和DATAINPUT被禁止,DATAOUT位高阻态,不能操作。图311为TLC2543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图。图311TLC2543接口图36显示部分设计显示部分采用大屏幕的液晶屏12864,用户界面友好,单价、重量、总金额和物品类别等多项数据值可以很直观地进行显示。显示屏12864可以根据光线的情况选择背光的亮灭来进行节能,如图312所示,LCDLIGHT是屏幕背光的开关,12864LED是背光的工作指示灯。图31212864LCD接口图1、12864LCD简介12864液晶显示模块是12864点阵的汉字图形型液晶显示模块,可显示汉字及图形,内置国标GB2312码简体中文字库(1616点阵)、128个字符(816点阵)及64256点阵显示RAM(GDRAM)。可与CPU直接接口,提供两种界面来连接微处理机8位并行及串行两种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功能光标显示、画面移位、睡眠模式等。利用该模块灵活的接口方式和简单方便的操作指令,可构成全中文人机交互图形界面。可以显示84行1616点阵的汉字,也可完成图形显示,具体汉字显示坐标如表33。表33汉字显示坐标X坐标LINE180H81H82H83H84H85H86H87HLINE290H91H92H93H94H95H96H97HLINE388H89H8AH8BH8CH8DH8EH8FHLINE498H99H9AH9BH9CH9DH9EH9FH2、基本特性低电源电压(VDD30V55V)显示分辨率12864点内置汉字字库,提供8192个1616点阵汉字(简繁体可选)内置128个168点阵字符1/65占空比,1/9偏压比单电源供电对比度编程可调2MHZ时钟频率显示方式STN、半透、正显、反转驱动方式1/32DUTY、1/5BIAS视角方向6点背光方式侧部高亮白色LED,功耗仅为普通LED的1/51/10通讯方式串行、并口可选内置DCDC转换电路,无需外加负压无需片选信号,简化软件设计工作温度0C55C,存储温度20C60C3、读写时序图图3138位并行总线模式数据传输时序图图3144位并行总线模式数据传输时序图图315串行连接时序图图316MPU写资料到模块图317MPU从模块读出资料4、管脚功能说明管脚说明见表34。表34管脚功能描述管脚号管脚名称电平管脚功能描述1VSS0V电源地2VCC3055V电源正3V0H/L对比度(亮度)调节4RSCSH/LRS“H”,表示DB7DB0为显示数据RS“L”,表示DB7DB0为显示指令数据5R/WSTDH/LR/W“H”,E“H”,数据被读到DB7DB0R/W“L”,E“HL”,DB7DB0的数据被写到IR或DR6ESCLKH/L使能信号714DB0DB7H/L三态数据线15PSBH/LH8位或4位并口方式L串口方式16NC空脚17H/L复位端,低电平有效(见注释2)18NC空脚19LEDAVDD背光源正端(5V)(见注释3)20LEDKVSS背光源负端(0V)(见注释3)5、控制器接口信号说明RS、R/W的配合选择决定控制界面的4种模式,见表35;E信号的状态选择决定数据读写的2种模式,功能见表36。表35RS、R/W的配合选择功能说明RSR/W功能说明LLMPU写指令到指令暂存器(IR)LH读出忙标志(BF)及地址计数器(AC)的状态HLMPU写入数据到数据暂存器(DR)HHMPU从数据暂存器(DR)中读出数据表36E信号的状态选择E状态执行动作结果HLI/O缓冲DR配合/W进行写数据或指令HDRI/O缓存配合R进行读数据或指令LH无动作忙标志BFBF标志提供内部工作情况。BF1表示模块在进行内部操作,此时模块不接受外部指令和数据。BF0时,模块为准备状态,随时可接受外部指令和数据。利用STATUSRD指令,可以将BF读到DB7总线,从而检验模块之工作状态。字型产生ROM(CGROM)字型产生ROM(CGROM)提供8192个触发器是用于模块屏幕显示开和关的控制。DEF1为开显示(DISPLAYON),DDRAM的内容就显示在屏幕上,DEF0为关显示(DISPLAYOFF)。DEF的状态是指令DISPLAYON/OFF和RST信号控制的。显示数据RAM(DDRAM)模块内部显示数据RAM提供642个位元组的空间,最多可控制4行16字(64个字)的中文字型显示,当写入显示数据RAM时,可分别显示CGROM与CGRAM的字型此模块可显示三种字型,分别是半角英文数字型(168)、CGRAM字型及CGROM的中文字型,三种字型的选择,由在DDRAM中写入的编码选择,在0000H0006H的编码中(其代码分别是0000、0002、0004、0006共4个)将选择CGRAM的自定义字型,02H7FH的编码中将选择半角英文数字的字型,至于A1以上的编码将自动的结合下一个位元组,组合两个位元组的编码形成中文字型的编码BIG5(A140D75F),GB(A1A0F7FFH)。字型产生RAM(CGRAM)字型产生RAM提供图像定义(造字)功能,可以提供四组1616点的自定义图像空间,使用者可以将内部字型没有提供的图像字型自行定义到CGRAM中,便可和CGROM中的定义一样地通过DDRAM显示在屏幕中。地址计数器AC地址计数器是用来储存DDRAM之一的地址,它可由设定指令暂存器来改变,之后只要读取或是写入DDRAM/CGRAM的值时,地址计数器的值就会自动加一,当RS为“0”时而R/W为“1”时,地址计数器的值会被读取到DB6DB0中。光标/闪烁控制电路由地址计数器的值来制定DDRAM中的光标或闪烁位置。37键盘控制部分设计在键盘中按键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如图所示。在矩阵式键盘中,每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这样,一个端口(如P1口)就可以构成4416个按键,比直接将端口线用于键盘多出了一倍,而且线数越多,区别越明显,比如再多加一条线就可以构成20键的键盘,而直接用端口线则只能多出一键(9键)。由此可见,在需要的键数比较多时,采用矩阵法来做键盘是合理的。矩阵式结构的键盘显然比直接法要复杂一些,识别也要复杂一些,列线和行线直接接到单片机的I/O口。初始是给行管脚高电平,这样,当按键没有按下时,行的输出端都是高电平,代表无键按下。一旦有键按下,则相应交叉点所在的行线就会被拉低,然后再给列管脚置高电平,然后再检测出相应交叉点的低电平值。这样,通过读取I/O的状态就可得知是否有键按下,并由软件程序识别键值。矩阵键盘如图318所示。图31844矩阵键盘38存储部分设计存储部分采用掉电不易失的EEPROM存储芯片AT24C02。用于存储电子称重仪调整的各个单价。381AT24C02基本特性1、AT24C02简介AT24C02是一个2K位串行CMOSEEPROM,内部含有256个8位字节,采用先进CMOS技术实质上减少了器件的功耗。AT24C02有一个16字节页写缓冲器,该器件通过I2C总线接口进行操作,有一个专门的写保护功能。AT24C02支持I2C总线数据传送协议,I2C总线协议规定,任何将数据传送到总线的器件作为发送器。任何从总线接收数据的器件为接收器。数据传送是由产生串行时钟和所有起始停止信号的主器件控制的。主器件和从器件都可以作为发送器或接收器,但由主器件控制传送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模式,通过器件地址输入端A0、A1和A2可以实现将最多8个AT24C01和AT24C02器件,4个AT24C04器件,2个AT24C08器件和1个AT24C16器件连接到总线上。2、特性与400KHZI2C总线兼容18V55V工作电压范围低功耗CMOS技术写保护功能当WP为高电平时进入写保护状态页写缓冲器自定时擦写周期1,000,000编程/擦除周期可保存数据100年8脚DIPSOIC或TSSOP封装温度范围商业级工业级和汽车级3、极限参数工作温度工业级55C125C商业级0C75C贮存温度65C150C各管脚承受电压20VVCC20VVCC管脚承受电压20V70V封装功率损耗(TA25C)10W焊接温度(10秒)300C输出短路电流100MA4、AT24C02的I2C总线协议I2C总线协议定义如下(1)只有在总线空闲时才允许启动数据传送。(2)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当时钟线为高电平时,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本引导我成长的书籍读后感13篇范文
- ABetterPlace与情感表达的英语作文指导
- 怀化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农业机械行业农业装备与智能农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文旅科技行业文旅科技应用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安全生产用品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学四诊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二级安全评价师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凯校车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化教育行业文化教育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公司投标规范管理办法
- 地铁项目工程管理办法
- 网络应急演练培训课件
- 科曼NV8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
- 基因拷贝数变异(CNV)咨询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试基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重力勘探试题及答案
- DZ/T 0205-1999地面γ能谱测量技术规程
- 废油漆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5年老年护理政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卷及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