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2015学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最新2014-2015学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最新2014-2015学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最新2014-2015学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最新2014-2015学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音乐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本册教材分析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在音准方面有偏差;也有个别同学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唱歌音量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学段总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2、时段目标第一课我的祖国本课以“我的祖国”为情感主题,安排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听赏乐曲英雄的诗篇、歌曲我的祖国以及音乐知识复习“三连音、重音记号、强音记号”了解歌唱家郭兰英,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第二课爱心的奉献本课以认识瞿希贤及学习听赏她的部分作品为主线,并以“爱心奉献”情境为主题,将歌曲老鸟、小鸟飞来的花瓣美丽的花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奉献爱心的美好与甜蜜。第三课西南音韵以“西南音韵”为主题,介绍了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汉族民歌和苗族、布依族民歌及傣族歌舞等,充分展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绚丽多彩的音乐风格以及相关文化艺术特色。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南边陲的风土人情及灿烂文化,感受西南民歌的风格特点、韵味。第四单元丰收乐本课是一个以“丰收”为情景,以“欢庆丰收,赞美生活”为主题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单元组合。安排了听赏丰收锣鼓和演唱栗子大丰收与山乡的彩云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生活的快乐。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本课以了解音乐家贝多芬为主线,安排了故事贝多芬与歌德演唱贝多芬的两首歌曲欢乐颂和土拨鼠以及听赏其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四个内容,在演唱和欣赏贝多芬代表作品的同时,还隐含了音乐知识的学习大、小调的音阶构成及其调性色彩。第六课京调本单元以“京调”为题,将京剧音乐的韵味与特色,通过几个短小经典、流畅动听的曲段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赏、唱、等活动中获得对京剧音乐的初步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第九课海峡两岸以“海峡两岸”为主题,安排了台湾童谣丢丢铜、天乌乌、管弦乐曲宜兰童谣以及歌曲高山青组成的音乐板块;福建民歌采茶灯、福建南音八骏马组成的音乐福建音乐版块;歌曲愿祖国花好月圆等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听赏、演唱等形式,充分感受两地音乐的特色,从而更好地表现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第八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以童话故事为情境主题,安排学生进行配乐朗诵,开展综合性艺术表演。教材内容是以连环画形式呈现的,同时还提供了三段音乐,提示学生根据故事情节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来进行朗诵。第十课马车和雪橇本课是以“车”为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单元,安排有听赏与跟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学唱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和乐曲雪橇教学时段大多在圣诞节前后,本课另一情境主题与“冬雪”“节日”密切相关。第十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课,以新年音乐会为本课的主线,设计安排了听赏与跟唱冬天的请帖,歌曲祖国歌,以及新年音乐会的节目策划、排练和演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让学生置身与冬天、雪花、新年的欢乐喜庆之中。三、教学措施1、演唱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2、感受与鉴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3、演奏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四、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要求1、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3、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教学过程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2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郭兰英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2)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二、学习国歌歌词。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4学一学(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2)齐读歌词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试着读歌词)(3)学生领读歌词(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4)介绍田汉三、学习国歌旋律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学生观看电影。2认识三连音(1)聆听全曲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2)拍一拍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3)听一听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4)唱一唱学生视唱歌曲旋律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1)唱一唱学生视唱乐句511335(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3)再唱一唱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1)视唱旋律第一遍(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四、演唱国歌1齐唱国歌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齐声演唱国歌。)2跟唱红旗飘飘师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3演唱国歌师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学生起立演唱国歌)第二课爱的奉献教学目标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难点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你们看课件(说明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动作是如此协调,画面是多么精彩美观,这一幕幕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二、歌曲学习1|旋律学习师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啾啾啾)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33啾啾|33啾啾|666啾啾啾|666啾啾啾|11啾啾|11啾啾|222啾啾啾|222啾啾啾|师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课件二出示出现歌谱)全曲视唱重点练习(1)、1F4/45333330|3222220|21111111|11210|3111110|1666660|65555555|55650|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2)、1F4/453333030|005555|300|33332020|003232|25|22221010|002222|100|11116060|001616|12|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2、歌词学习师同学们唱得不错啊。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1)熟悉歌词师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课件五出示)绕口令老鸟小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师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师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唱歌)(课件六出示出现歌单)(2)唱词师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感受表现1、歌曲艺术表现师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2、欣赏美丽的花儿师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课件七出示)四、总结全课第三课西南音韵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2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民族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3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难点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1将学生按照民歌组、乐器组、舞蹈组排列座位。2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3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二、学唱云南民歌猜调1导入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2听赏猜调3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4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出示歌谱(2)跟伴奏唱歌词。(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十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3)加入前倚音演唱。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5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三、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师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1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2交流感受3介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葫芦丝和芦笙。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4复听(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5参与表现(1)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学跳傣族舞。(男生做吹葫芦丝状,女生跳傣族舞)学生围成圆圈随着金风吹来的时候的优美旋律,进行舞蹈表现。四、课堂小结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第四课丰收乐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2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教学过程一、定向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2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二、山乡晨曲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觉演唱。三、山乡的节奏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你们。(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1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3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四、山乡的歌1旋律体验(1)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2)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3)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4)全班跟琴齐唱全曲。2学唱歌词。(1)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2)学生跟琴唱歌词。(3)采用师生分句接龙,生生分句对唱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3参与表现。(1)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2)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句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3)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是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4)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情感,总结出用抒情、激动的情绪和嘹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讨论等方式。)(5)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分组讨论并互相评价。)例如一个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五、庆祝丰收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1听赏丰收锣鼓。(播放课件)师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1)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2)仔细聆听主题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A唢呐;B二胡;C笙。第二遍A二胡;B笛子;C扬琴。(3)讨论归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3参与表现(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乐器,听其声,观其开。(2)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拟演奏。(播放录音磁带)六、课堂小结,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教学目标1能学会欢乐颂的一个声部,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2能学会演唱土拨鼠,并能用柔和的声音、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情绪。了解词典作者歌德与贝多芬。3在听赏、演唱活动中,感受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了解大调式的音乐比较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教学重点感受大、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教学难点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一、复习欢乐颂1演唱歌曲师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欢乐颂我们已经在上节课中学会演唱了。你能唱唱这首世界闻名的歌曲吗(学生演唱歌曲)2说一说(1)说歌曲表现的思想。师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的思想。你觉得欢乐颂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学生说欢乐颂表现的思想。)师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种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2)说歌曲表现的情绪。师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学生说歌曲表现的情绪。)3再次演唱歌曲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呢(学生用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二、学习土拨鼠(一)学习歌词,了解歌德1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师贝多芬不仅为皇室贵族们创作歌曲,而且也为平民创作了许多好听的歌曲。他曾与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歌德有过多次合作,但是两人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一段有趣的故事吧有请小博士(课件播放同小博士讲述的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学生观看动画,了解歌德,知道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师歌德性情温和、举止庄重,有着与贝多芬完全不同的性格。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这与贝多芬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两人一起写了这首反映流浪人们生活的歌曲土拨鼠,流传至今。2聆听歌曲师土拨鼠又叫旱獭,当时流浪的人常随身带着它到处流浪,他们生活艰辛,相依为伴。让我们来听一听歌中的人正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聆听歌曲土拨鼠,听后谈感受。)3默读歌词师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通过歌词来了解。(师展示歌词,用歌曲土拨鼠配乐。)(学生默读歌词。)4说一说(学生讲述自己对歌词的感受。)5朗读歌词老师弹奏土拨鼠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随着音乐朗读歌词。)(二)学习旋律,了解小调调式1“填终止音”游戏师请你默唱音乐,觉得旋律应该落在哪个音符上才有结束感呢(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默唱音乐,即兴唱出半终止与终止音。)2视唱全曲师落在6音上,感觉最好是吗那请你唱唱旋律,留意旋律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哪个音老师用钢琴弹奏土拨鼠。(学生视唱土拨鼠乐曲。)师歌曲中最多的是6音,在结束的位置使用的也是6音,这样的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再次视唱土拨鼠乐曲,说说自己的感觉。)3了解小调调式师曲调的半终止与终止音都落在6音上,而且以6为主音,同时旋律给人的感觉又很柔和。这是什么音乐的特点呢请出小博士来为我们解答。(课件播放小博士讲述小调式的音乐的特点。)小调式音阶67123456小调式音乐柔和(学生指谱唱小调音阶。)师原来奥秘在这,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所以它能够表现忧郁、悲伤的情绪。4演唱歌曲师流浪的人悲伤、孤独,只有小小有土拨鼠陪在身边。你觉得你的歌声能表现出可怜人的悲伤与孤独吗怎样演唱才能让人感受到(学生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声音演唱歌曲土拨鼠。)(三)换曲演唱,了解大调式1换曲演唱土拨鼠师土拨鼠与欢乐颂都是好听的歌曲,我们如果用欢乐颂的曲调来配土拨鼠的歌词,不知道还能否表现流浪人们的艰辛生活呢(学生换曲进行演唱。)2说一说(学生说说换曲演唱后自己的感受。)师欢乐颂来能表现忧郁的情绪,这是为什么3认识大调式师欢乐颂旋律的半终止音与终止音都落在“1”音上,而且以“1”音为主音,歌曲的情绪明亮、辉煌。这又是什么调式呢师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给我们的提示。(课件播放)大调式音阶12345671明亮(学生指乐谱唱音阶。)师大调式的音乐明亮、辉煌,要表达歌曲中全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向住和平的美好信念,选择大调式的音乐是最合适的、最正确的。三、对比演唱,感受不同的调式、调性(一)、模唱歌曲,感受不同情绪的旋律师我们了解了一些调式的知识,知道了大调式的音乐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柔和。它们能表现不同的生活与感受。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好好感受这两种不同调式的音乐吧1模唱欢乐颂师用一个什么字能够唱出乐曲的表现的欢乐、神圣的情绪呢(学生选择一个字,模唱欢乐颂。)2模唱土拨鼠师乐曲忧伤、寂寞的情绪用一个什么字来模唱呢(学生选择一个字,模唱土拨鼠。)(二)演唱歌曲,感受不同色彩的生活1演唱土拨鼠师请你加入歌词演唱,再一次用歌声来歌声感受流浪者艰辛的生活。(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土拨鼠。)2演唱欢乐颂师欢乐颂不仅给了人们美好的信念;还给了他们获取美好生活的信心。我拥有美好的生活,希望你也拥有让我们唱起这首歌曲,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吧四、结束。第六课爱的人间教学目标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能从中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并能借助手语体会聋哑儿童的心声。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教学重、难点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从小失去了父母兄弟,失去了亲人的疼爱,过着凄苦的生活。他们中有的从没有看见过鲜花和美景,有的从没有听到歌声与欢笑,有的终身以轮椅为伴,有的生来就与床榻为伍,还有的先天就是智力缺陷,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残疾人。而这些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靠着他们顽强的毅力,坚定地信念和超强的勇气,仍然乐观、自信而且尊严的生活,工作着,而且他们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无与伦比的才华。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片段千手观音。师这是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相信同学们被她们优美的舞姿所吸引,是啊,她们用顽强的毅力超越残障,超越自我,给我们创造了比正常人都难以想象的美好事物。她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挑战,实现了自身的人格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作曲的,)献给盲人朋友的一首歌曲爱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师对,盲人,虽然他们看不到这美丽的世界看不到鲜花绿草,但在他们心中依然有温暖,有欢笑,有歌声。在他们心中没有任何阴暗的角落,只有对这世界美好的向往和无限的爱。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他们梦想的飞翔,在他们心中永远都有一个不落的太阳,(播放爱的人间)二、初步感受音乐师你觉得这首歌曲怎样(情绪、旋律、速度、歌词)生自由说说。三、了解歌曲背景,深入分析歌曲1了解背景师这是叫张海迪的阿姨,(出示张的照片)。她五岁因换脊髓病瘫痪在轮椅,医生说她活不过27岁,但她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她顽强的自学成材,出版了很多书。她曾在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为了六千万”大型慈善公益晚会上唱了这一首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爱的人间2分析歌曲,体会情绪,学唱歌曲师从乐谱或歌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首乐曲曲式结构是典型的三段体曲式结构(ABA)四四拍,C大调。请你仔细听着老师唱,体会一下我每唱一句的情绪怎样播放伴奏,同时歌谱。(教师范唱)3师你体会到了吗我的情绪怎样是不是整首歌曲都一样哪里不一样第一段,温馨而甜美。(生用甜蜜温馨的声音唱第一段)。第二段,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生用感激地心情唱第二段)。第三段,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生用宁静得情绪唱第三段)师谁用最快的速度发现了相同的乐句生说一说。师唱一唱相同的乐句。(唱一唱歌谱)2、师想一想,你认为歌曲可以分成几段最合适师是的,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歌曲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基本相同的。前后旋律相同,中间不同,我们把它叫什么结构呢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同学们观察一下,A和A哪里不同呢(最后多了几个小节)这段音乐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专为盲童谱写的,这最后几个小节其实是作曲家一个小小的作曲技巧,她有意为这段音乐加了个小尾巴,这样整段音乐给人一种结束的感觉,这个小尾巴称之为“尾声”。6跟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7纠错刚才在完整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同学们在演唱B乐段的时候总是在第三句的时候有拖拍现象,老师与同学们来做一个画线条的游戏来解决这个小问题我们来看看这里一共有四句“总有”,那它们每一句都是一样的吗首先我们看第一句(师范唱,边唱边在黑板上画弧线和小波浪)前半句节奏比较宽疏,后半句节奏比较密集,那我们就把前半句画成弧线,后半句画成小波浪,第二句呢(师唱请同学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徒手画线条)第三句跟前两句也是一样的吗(同第二句)第四句呢跟哪句一样(师唱并画线条)看到这么形象的线条,让我们来试试(完整演唱B乐段)边划线条边唱歌谱。8细节处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乐段中不相同的尾声部分,在这里出现了三拍休止符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一下如果现在你是一个盲童,你会听到什么呢(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师走到学生当中提问,注意节奏的控制)可以听到的东西太多了,原来作曲家在这里休止三拍是想让盲童们仔细回味美好的生活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老师请同学们想想怎样把这三拍表现出来呢。(师示范,生模仿)5师最后歌曲回到宁静,让人感觉我很满足很幸福。同上,点击显示粉红。生唱第三段,跟琴练习难点乐句弱起小节和休止处等。7再次出示FLASH爱的人间,9师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第七课摇太阳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摇太阳2、体会歌词的含义,能想象歌词描述的画面。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新授(一)新授1、听录音范唱2、随琴学唱歌曲旋律,并找出视唱中出现的难点,师指导演唱技巧3、学生分组自学,师巡视指导4、学生分组练习5、完整试唱歌谱6、个别汇报7、学生分组练习8、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表演第八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2、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难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地参与表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头巾、火柴等表演用的道具。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FLASH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FLASH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它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2、课件播放FLASHMTV歌曲火柴天堂。3、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各字和它的作者。(生答。)对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想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二、体验探索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幕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第一段寒夜卖火柴;第二段五次点火柴;第三段冻死在街头。)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学生回答声音、音乐、效果、旁白等。)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朗诵组话筒两只,六年级语文课本十本。配乐组三段音乐磁带,录音机,音响效果磁带。表演组头巾、火柴等表演道具和布景。下面请每组讨论五分钟,各派出一到两名同学上台来说说你们的方案,或进行简单的表演。如果你们的方案得到全体同学的通过就可以给你们加上相应的分数,在最后合成制作时我们就采纳你们的方案。希望各个组都拿出自己有创意的方案来。好,下面开始讨论。(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4、好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首先是朗诵组。(请学生自主上台主持。)(1)学生简单阐述三段课文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2)其他两组的学生发表意见,并举手通过。(3)老师总结第一段应用非常平缓的语气、悲伤的情绪来读;第二段可以层层、递进,用充满希望和感情的、激动的语气来读;第三段则应用低沉、悲痛但又充满希望的语气来读。(4)全班带感情齐读。(5)分角色朗读,并配上画面。5、朗诵组的方案很不错,给他们加上一百分,接下来,我们看看配乐组的方案。(学生上台讲述。)(1)刚才听了他们的方案,下面,你们先来听听我给配乐组准备的三段音乐,然后把它配到合适的位置上去,看看你们的方案和配乐组一样吗(2)各组听曲讨论,并在题板上写出相应的方案。(3)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第一段寒夜卖火柴悲歌第二段五次点火柴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第三段冻死在街头梦幻曲或悲歌(4)大家听后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结合你选择的音乐,谈谈你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曲子好吗(学生第一段都会选择悲歌,但二三段可能发生一些争议,有些学生可能会在第三段选择悲歌或梦幻曲,让学生说出理由。)(5)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分别朗诵一闪。(6)大家前面两段都达成了共识,在第三段有的认为用悲歌、有的认为用梦幻曲,你们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7)配乐组的方案不错,我们也给他们奖励一百分,下面请他们上来给大家放音乐,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8)其实平时我们还听到过很多音乐,请你想想还可以用哪些音乐来给影片配乐呢(学生说出合适的音乐。)(9)下次有机会请大家把这些音乐都带到课堂上来,我们再一起来听听,看看你的音乐是不是很合适6、好下面轮到我们表演组上台了,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的剧本。(1)表演组学生介绍角色的分配。(小女孩、奶奶、拟人化的烤鹅。)(2)场景的布置。(圣诞树、房屋、泡沫雪花等。)(3)提醒学生可以根据影片来进行表演。(4)表演组的学生表演一次。(5)大家觉得他们的表演怎么样可以提出意见。(学生自评和互评。)(6)你们觉得可以的话就掌声通过,给表演组也加上一百分。三、综合表演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希望你们各负其责,然后我们将评出最佳组合,给予奖励(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全体同学自己当了一回编导,在你们的导演和安排下,这幕童话剧得以完整地制作成功。大家都能有感情地朗诵台词,并且准确地选择了合适的音乐为影片配乐,同时还即兴地进行了表演,谢谢你们的参与,让我们下期节目再相会再见第九课海峡两岸教学目标1、能仔细听赏宜兰童谣,并能有韵味地跟唱台湾童谣丢丢铜和天黑黑。2、能学会用甜美欢快的声音自信地演唱福建民歌采茶灯。3、能在活动中了解海峡两岸的音乐文化,坚定祖国统一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听赏宜兰童谣和学唱采茶灯,了解闽南音乐文化,知道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海峡情思(课件播放两岸人民在节日里互放焰火共渡佳节的画面。)师共同的节日,相同的语言,一样的肤色,同是龙的传人,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血浓于水的情谊。今天,我们特别请到福建和台湾两地的同学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海峡两岸”的节目现场。二、两岸风俗1、福建民俗师作为主人,先请福建的同学来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有趣的民俗呢2、台湾民俗师台湾又有什么有趣的民俗呢(要求请两地同学课前分别准备资料,上课时说一说。)3、比较异同师你有什么发现(要求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说出两地风俗有许多共同之处。)4、寻根求源师为什么会这样求多(归纳台湾、大陆一水之隔,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三、两岸民歌大家唱1、唱台湾童谣师我小时候常唱一些很美很有趣的儿童歌曲,比如小白船、读书郎。台湾的客人们,你们经常唱的都是哪些歌曲呢能给大家唱唱吗2、听赏宜兰童谣师你们唱了这么多好听的歌曲,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大陆非常著名的作曲家鲍元恺先生,他曾经走遍宝岛台湾采风,收集了许多台湾民谣,整理、创作出动听的管弦乐曲台湾音画,将美丽的台湾以交响音画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三乐章宜兰童谣。(1)初听宜兰童谣。(2)小精灵的话“你听到乐曲中有模仿火车的声音吗这是由下面哪件乐器演奏的”(3)听赏与跟唱丢丢铜。丢丢铜的来历。师这首宜兰童谣完整地引用了台湾童谣丢丢铜和天乌乌的曲调。你知道丢丢铜的来历吗请说一说。听赏台湾童谣丢丢铜。随乐哼唱歌曲旋律。学唱歌词。师歌曲的歌词很有特色,让我们来唱一唱。(要求跟唱歌曲,注意体会衬词部分的韵味。)(4)听赏与跟唱天黑黑。了解天黑黑。师另一首台湾童谣天黑黑讲叙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吗请说一说。听赏歌曲天黑黑。互教旋律。跟唱歌曲。(5)再听宜兰童谣。师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宜兰童谣,体会宜兰小朋友乐观、幽默、富有情趣的生活。3、学唱福建民歌采茶灯(1)谈话导入。师福建和台湾一样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福建人很好客,如果台湾的小客人来你们家做客,你们会(引导学生说出沏茶。)师我们知道福建盛产名茶。福建人爱喝茶,也爱种茶。(课件出示茶园丰收。)看那边,漫山遍野的茶树,让我们一起来采茶吧(律动采茶。背景音乐采茶灯。)(2)学唱采茶灯。自主视唱旋律。两地同学互教旋律。带入歌词唱一唱。讨论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你准备怎样演唱为什么再唱采茶灯。四、美好的明天1、师今天,在我们的节目中大家不但听赏和学唱了台湾福建两地的民歌,还相互交流了两地的风俗文化。海峡两岸,一脉相承,骨肉相连。这一期“海峡两岸”的节目就暂告一个段落,愿祖国的明天花好月圆2、两天小朋友相邀走出教室。(背景音乐愿祖国花好月圆。)第十课马车和雪橇教学目标1、能学会二声部铃儿响叮当,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与同学协调配合,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这首歌。2、能认真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并能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和身势节奏为这首歌伴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双响筒、串铃等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1、播放歌曲邮递马车,学生拍手进教室。2、导入师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马车声响,学生猜出是马蹄声。)师对,马蹄声儿清脆嘹亮,我们面前来了一辆“邮递马车”。展示马车画面,揭示歌曲题目邮递马车。3、听赏歌曲师我们来听听邮递马车欢乐的歌声,边听边想想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播放歌曲邮递马车,听完后师生交流,说说歌曲的情绪。(轻快、活泼的情绪)4、音乐活动参与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师根据歌曲描写的意境和情绪,你认为选择哪种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比较适合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如选择双响筒进行伴奏,国为它可以模仿马蹄声;选串铃为歌曲伴奏,因为它的声音像马铃声,能为歌曲增添欢乐、热烈的气氛播放歌曲邮递马车,学生自主选择打击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