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铜板和带》国家标准修订概述_第1页
《无氧铜板和带》国家标准修订概述_第2页
《无氧铜板和带》国家标准修订概述_第3页
《无氧铜板和带》国家标准修订概述_第4页
《无氧铜板和带》国家标准修订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您好根据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件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附件1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22项铜及铜合金带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上海科泰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1月桂林讨论会精神的基础上,现已完成了铜及铜合金带国家标准送审稿的编制。现将标准送审稿及其编制说明发给您,请组织贵单位有关人员认真讨论,并将修改意见于3月2日前反馈给我们(最好用EMAIL、传真或电话的方式),或将修改意见直接带到3月4日3月7日的南宁审定会上,过期不候。多谢合作联系方式如下1、EMAILMHJ59126COM2、传真0379649384793、电话0379649482354、信函请寄河南省洛阳市建设路50号中铝洛阳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孟惠娟收邮政编码471039(注为方便大家快速浏览,送审稿正文中进行了特别的标注(与讨论会上的讨论稿相比)“蓝色”字体为新增内容,“绿色”字体为修改内容)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现行的GB/T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133带、GB/T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5项国家标准,在2004年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被定为合并修订。上述标准执行时间最长的达二十多年,最短的也有七年之久,因此,修订现行的标准很有必要。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有色金属国家标准清理评价结果,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件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22项铜及铜合金带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上海科泰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洛铜集团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在GB/T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133带、GB/T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5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欧共体BSEN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片材标准,并结合近几年的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二、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带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和民用等各方面,不但我国制定有国家标准,国外的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制定有相应的技术标准。通过对各国铜带标准的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日本JIS标准、欧盟EN标准和美国ASTM相对较完善、合理,尤其是JIS标准的规定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更为接近,最后确定,本次标准修订结合市场需求,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H31102006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参照欧盟标准BSEN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片材。三、新旧标准对比及其修改依据修订后的标准与原标准对比(一)修订后的标准与GB/T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1、增加了H85、QSN803和BZN1817三个牌号(1)、增加了H85【软(M)、硬(Y)】牌号。根据实际生产的数据统计结果,参照JIS标准的C2300牌号和EN标准的CUZN15牌号规定了力学性能试验数据。(2)、增加了QSN803(C5210)半硬(Y2)、硬(Y)、特硬(T)、弹硬TY状态。QSN803力学性能等同JIS标准的C5212规定;(3)、参照JIS标准,增加了BZN1817C7521软(M)、半硬(Y2)、硬(Y)状态。2、将带材的可供厚度下限由“005MM”改为“不小于015MM”。由于铜及铜合金箔材标准修订时,将箔材厚度上限提到了015MM;3、拉伸试验的可测厚度由不小于“03MM”改为“02MM”,并删除了硬度试验的厚度规定(既所有规格均可进行试验);4、硬度试验由选作供参考项目改为常规检验项目,并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经多年的试验验证,硬度试验结果完全可以作为仲裁依据,并且在实际订货时,也确实有不少客户仅要求作维氏硬度试验;5、将TU1、TU2的力学性能与其它紫铜类合并为一档;2000版标准首次规定了TU1、TU2的力学性能,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证明,无氧铜与一般紫铜性能基本相当。6、对纯铜类、H70、H68、H65、H62和QSN6501的硬度范围适当减缩,并规定了相应软态硬度上限;7、H70、H68、H65和QSN6501增加了弹硬TY状态,并参照JIS标准修改了抗拉强度值;8、删除了杯突试验的选作规定。杯突试验的重复性较差,本标准不予推荐;9、删除了无氧铜带进行含氧量金相法测定的规定。原标准中的“含氧量(用金相法测定)”一章是针对真空电子器件用无氧铜材而作的规定,本标准将无氧铜含氧量检测由必作项目改为了选作项目。(二)修订后的标准与GB/T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1、与GB/T2059保持一致,取消了产品长度规定。2、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统一按GB/T17793的规定。3、其它要求与一般用途的带材一致,不再另行规定。(三)修订后的标准与GB/T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133带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1、与GB/T2059保持一致,取消了产品长度规定。2、取消了理论重量的规定。3、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统一按GB/T17793的规定。4、其它要求与一般用途的带材一致,不再另行规定。(四)修订后的标准与GB/T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1、与GB/T2059保持一致,取消了产品长度规定。2、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统一按GB/T17793的规定。3、抗拉强度由按厚度分档统一为不小于590N/MM2。4、其它要求与一般用途的带材一致,不再另行规定。(五)修订后的标准与焊接管用H65黄铜带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原标准中的性能要求仅规定有杯突试验,焊接管用H65黄铜带的其它要求与一般用途的H65黄铜带没有什么区别,由于新标准不推荐做杯突试验,因此,对焊接管用H65黄铜带不再进行特别的规定,可以完全按一般用途的H65黄铜带执行。四、本标准与原标准、JIS、EN各标准的检验项目对比本标准与原标准、JIS、EN各标准的检验项目对比见表1。表1检验项目对比序号项目本标准原标准JISEN1化学成分2外形尺寸3拉伸试验(RM、A113或A)4维氏硬度(与晶粒度三选一)5洛氏硬度(拉伸、硬度二选一)(供参考)6拉伸试验(R02)(少数牌号)供参考7弯曲试验8杯突试验(C2051深冲)9电性能10晶粒度(与拉伸、硬度三选一)11含氧量(金相法)(C1020氢脆)12表面质量注1)“”表示常规检测项目,“”表示选作项目,“”表示不作规定。五、本标准与原标准、JIS标准、EN标准的性能对比本标准涵盖的牌号众多、用途广泛,无法一一对比。现仅挑选一些具有可比性的性能指标进行一下大致的对比。1、纯铜类力学性能对比见表2。2、与H70、H68、H65牌号对应的力学性能对比见表3(略)。表2(1)纯铜类力学性能对比本标准GB/T20592000拉伸试验硬度试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牌号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113维氏硬度HV牌号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RM/N/MM2伸长率A113维氏硬度HVT2、T3M1953070T2、T3M205(195)3070Y4215275256090Y4215275256090Y2245345880110Y2245345880110TU1、TU2TP1、TP2Y02295390TP1、TP2(TU1、TU2)Y03295(275)390表2(2)纯铜类力学性能对比JISH31002006BSEN16521998拉伸试验硬度试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合金牌号材料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延伸率维氏硬度HV合金牌号材料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屈服强度)R02伸长率A50伸长率A硬度HV0150330R200220260(140)3342O03319535H04002540650150321528520R240240300(180)8151/4H0332152752555100H06565950150323531510R290290360(250)461/2H0332453151575120H090021590110C1020C1100C1201C1220C1221H0150327580CUETPCUFRTPCUOFCUDLPCUDHPR360022360(3202)033H110110表3(1)H70、H68、H65力学性能对比本标准GB/T20592000拉伸试验硬度试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牌号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113维氏硬度HV牌号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RM/N/MM2伸长率A113维氏硬度HVM2904090M29040Y43254103585115Y43254103575125Y235546025100130Y23404602585145Y41054013120160Y39053013105175T5206204150190T4904145H70H68H65TY02570180H70H68H6503表3(2)与H70对应的牌号力学性能对比JISH31002006BSEN16521998拉伸试验硬度试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合金牌号材料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延伸率维氏硬度HV合金牌号材料状态厚度MM抗拉强度(屈服强度)R02伸长率A50伸长率A硬度HV0100335545023R27027035016040501/2H03203554402885145H0550255590C26003/4H010033754901095160CUZN30R350025350430(1702133)032020H09595125H013410540105175R410410490(260)915EH013520620145195H120025120155SH013570670165215R480480(430)ESH013620180H150022150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项目名称铜及铜合金带材承办人孟惠娟共3页第1页标准项目负责起草单位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电话0379649482352008年2月20日填写序号标准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处理意见备注1前言叙述顺序应先国外、后国内有色金属标委会采纳2前言JISH3100、3110标准最新版本是2006年,如果参照采用应是2006年的版本号。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采纳3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标准引用更正为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0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YS/T347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部份采纳GB/T228在正文中直接引用了附表,因此需加年代号引用;其他采纳4311表1中的厚度的有效位数应与GB/T17793统一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待定审定会上讨论确定5311BA1133的CYS状态应为“淬火冷加工人工时效”有色金属标委会采纳6311BA1133状态为CYS,板材为CS,是否是同一状态状态代号出处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是同一状态7311供货状态能分得再细些,如纯铜系列采用M、Y4、Y2、Y1、Y;黄铜H62、H65、H68采用M、Y4、Y2、Y1、Y、T。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部份采纳H70、H68、H65和QSN6501增加了弹硬TY状态833“尺寸”统一为“外形尺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不采纳。标题的“外形尺寸”已点明下述“尺寸”所指公司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项目名称铜及铜合金带材承办人孟惠娟共3页第2页标准项目负责起草单位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电话0379649482352008年2月20日填写序号标准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处理意见备注934只有QSN444和QSN4425硬度试验是洛氏HRB,其他都用HV维氏硬度,是否都统一成维氏硬度HV,何况根据34条硬度试验结果仅供参考,不会影响最终判定。硬度试验最好规定试验负荷不采纳HRB与HV互换,没有数据支撑不宜贸然转换;不同材料、不同规格其硬度试验负荷也不同,不宜硬性规定1034表3中缺QSN803、BZN1817、BZN1825力学性能数据采纳已补充1134表3中“伸长率”统一为“断后伸长率”采纳1235表4带材的弯曲试验”厚度一栏2,1,10,小数点位数是否能统一。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纳10改为113应保留电性能要求,客户订货仍有要求沈阳铜兴产业有限公司采纳1436表6软状态带材的晶粒度最小粒度代号,与板材标准中的代号应统一;晶粒度表示方法最好与YS/T347一致,用“晶粒平均直径”表示,同时在标准中解释一下A、B、C、D的分级要求。部份采纳改为“晶粒平均直径”;A、B、C、D级别仅仅是为了便于订货而人为分级,无质量高低的意义1543增加“带材的洛氏硬度试验按GB/T2301的规定进行”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纳1654表7中增加洛氏硬度的取样要求;“外观质量”统一为“表面质量”,要求的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