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正拉深模摘要摘要本论文通过拉深工件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两次正拉深模。本设计详细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包括凸模,凹模及其他零件如压边圈、上模座、下模座等的设计与加工工艺过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必要的计算。主要的模具的设计部分作了详细介绍。关键词凹模凸模拉深模ABSTRACTINTHISPAPER,DRAWINGTHEWORKPIECETHROUGHTHECORRECTANALYSIS,DESIGNOFTHETWOISADRAWINGDIEDESCRIBEDINDETAILTHEDESIGNOFMOLDINGDIEPARTSINCLUDINGPUNCH,DIEANDOTHERCOMPONENTS,SUCHASBLANKHOLDER,THEMOLDBASE,MOLDBASE,SUCHASUNDERTHEDESIGNANDMANUFACTUREOFPROCESS,ANDTHERELEVANTPARAMETERSFORTHENECESSARYCALCULATIONSTHEMAINPARTOFTHEMOLDDESIGNDETAILKEYWORDSMATRIXPUNCHDAAWINGDIES两次正拉深模I目录1引言52对拉深件的参数分析621拉深件的工艺分析622拉深工艺方案的确定623旋转体拉深毛坯尺寸的计算原则724压力中心的计算73第一次拉深时模具的部分工作参数831拉深凸模尺寸的确定832凸模、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933凸模、凹模之间间隙的确定934凸模、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1035压边力、拉深力的计算114第二次拉深时模具的部分工作参数1341拉深凸模尺寸的确定1342底角顶件块高度的确定1343凸模、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1544拉深力的计算1745拉深压力机的选用175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1851模具的组成1852模具的特点1853弹性元件的选择1854定位方式的选择1855固定板的设计1856拉深模闭合高度的设计和计算1957模具的固定与连接零件1958拉深模在压力机上的安装1959模具总体结构草图196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2061润滑2062热处理2163酸洗217心得与体会228参考文献23两次正拉深模II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具对于现代工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冲压技术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生产,它不仅与整个机械行业密切相关,而且与认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冲压工艺与冲压设备正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精密冲压。高速冲压、多工位自动冲压以及液压成形、超塑性冲压等各种冲压工艺的迅速发展,把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型模具材料的采用和钢结合金、硬质合金模具的推广,把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冲压设备和模具结构的改善及精度的提高,显著的延长了模具的寿命和扩大了冲压加工的的工艺范围。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由于在国外,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起步早,底子厚,科研水平发达,生产能力强,处于成熟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我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我国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外,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冲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也促进了冲压技术的发展。冲模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冲模的设计和制造上,目前正朝着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大批量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冲模正向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自动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为了产品更新换代和试制或小批量生产的需要,锌基合金模、钢带冲模、组合冲模等各种简易冲模及其制造工艺也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以及可加工复杂形状工件等一系列优点,在机械、汽车、轻工、国防、电机电器、家用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用信息技术将先进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制造技术加以系统的集成创新,是全面推动中国由模具制造大国走向模具制造强国的重要措施。实现模具设计、制造信息化与智能化,是21世纪中国模具制造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次设计的是拉深件,拉深件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轴对称零件在圆周方向上的变形是均匀的,模具加工也容易,其工艺性最好。其他形状的拉深件,应尽量避免急剧的轮廓变化。两次正拉深模2对拉深件的参数分析21拉深件的工艺分析该工件是类圆筒型件,共进行两次拉深。材料是08F,属于低碳钢,强度和硬度低,塑性和韧性好。08F也属于沸腾钢,成本低,用于制造冲压件和焊接件,该工件厚度较薄(04MM)。本次设计第一次将毛坯拉深成不带凸缘的圆筒形件,第二次拉深成带凸缘的圆筒形件,底部被顶件块顶成一个小梯形槽(该工件左右对称)。本设计工件的尺寸精度取IT13。22拉深工艺方案的确定此工件是一般的拉深件,属于典型的圆筒形拉深。由于工件不需要落料,故只需设计拉深工序即可。(1)此拉深模可采用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无压边圈的简单拉深模方案二采用有压边圈的简单拉深模(2)分析论证压边圈是主要在拉深模或成形模中,为了调节材料流动的阻力,防止起皱而压紧毛坯边缘的零件。当拉深较薄的板料时,毛坯的边缘会出现轻微的起皱现象,故采用有压边圈的拉深模符合要求,选择方案二。(3)压边圈的种类及其选择压边圈主要有两种类型刚性压边圈和弹性压边圈。刚性压边圈的适用范围有限,而弹性压边圈适应性很强,可用于落料拉深模等复合模。对于曲面形零件和大型覆盖件的拉深,需要较大的压边力。多采用带拉深筋的压边圈,以增加毛坯进入凹模的阻力,其防皱效果明显。对于许多中、小型零件的拉深,压边圈还起卸料作用,因此,压边圈与凸模的间隙不能太大。根据材料厚度不同,一般压边圈与凸模的单面间隙在范围内。拉深薄材料时,间隙取小值,反之取大值。025M0本设计选择使用弹性压边圈,材料选用45。以下是安装示意草图两次正拉深模123旋转体拉深毛坯尺寸的计算原则(1)以工件最后一次拉深后的尺寸为计算基础;(2)按体积不变条件,对于不变薄拉深,拉深件与毛坯表面积相等;(3)当板料厚度时,按工件中线尺寸计算;当T1MM可按内形或外形尺寸计1TM算;(4)计算毛坯尺寸时要加上修边余量。24压力中心的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应该通过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对于有模柄的冲模来说,须使压力中心通过模柄的中心线,否则,冲压时滑块就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不正常的磨损,还会使合理间隙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工件质量和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冲模压力中心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情况,或者由于冲件的形状特殊,从模具机构考虑,不宜于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相重合的情况,这时应注意使压力中心的偏离不致超出所选用压力机允许的范围。两次正拉深模2根据工件图形分析可知,工件轴是对称图形。故压力中心即为几何体的重心位置,且此重心位置在对称轴上。选定坐标轴X轴和Y轴,将组成图形的轮廓线划分为若干简单的线段,求出各线段长度和线段的重心位置,然后按以下公式计算压力中心坐标。0X,Y120NLXLX120NLYLY经计算,。0X06433第一次拉深时模具的部分工作参数31拉深凸模尺寸的确定底部有圆角的筒形件第一次拉深11011254302RHDKDDR式中毛坯直径(MM)0D第一工序拉深的工件直径MM1D第一拉深工序的拉深程度(,为第一次拉深系数)1K1KM11058327DMD代入数据得1271658043158032679HM工件的相对厚度04T工件的相对高度932158D查表44得第一次拉深无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修边余量3两次正拉深模3凸模直径10583271DMDM考虑到毛坯有厚度,故凸模的实际高度1793047HTM实32凸模、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可按经验公式确定08RDDT凹式中凹模圆角半径(MM)R凹毛坯直径MMD凹模内径MMD材料厚度MMT凹模圆角半径也可查表443来确定用后者方法查表得9RM凹拉深凸模的圆角半径根据下述规定来取除最后一次拉深工序外,其他所有歌词拉深工序中,凸模圆角半径可取与凹模圆R凸角半径相等或略小的数值061RR凹凸在最后一次拉深工序中,凸模圆角半径应与工件的圆角半径相等。但对于厚度小于6MM的材料,其数值不得小于;对于厚度大于6MM的材料,其厚度不得小于23T。152T如果工件要求的圆角半径很小,则在最后一次拉深工序以后,须进行整形。但根据设计要求,第一次拉深后的筒形件底角半径为6MM,故6RM凸验证607619R凸凹故模具的选择符合要求。33凸模、凹模之间间隙的确定两次正拉深模4拉深的凸模及凹模的单边间隙2DC凹凸间隙值应合理选取,否则,过小会增加摩擦力,使拉深件容易破裂,且易擦伤表面,和降低模具寿命;过大,又易使拉深起皱,且影响工件精度。在确定间隙时,须考虑到毛坯在拉深中外缘的变厚现象,材料厚度偏差及拉深件的精度要求。查表446,有压边圈拉深时单边间隙值,由于材料厚度较薄,故单边间1CT隙值取大值104CTM34凸模、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此处省略NNNNNNNNNNNN字。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等请联系扣扣九七一九二零八零零另提供全套机械毕业设计下载该论文已经通过答辩4第二次拉深时模具的部分工作参数41拉深凸模尺寸的确定凸缘的相对直径120596D凸查表有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修边余量43两次正拉深模5凹模、凸模圆角半径的确定由于第二次拉深后工件的凸缘半径为3,故凹模的圆角半径;底角圆角半径为12,故凸模的圆角半径。3R凹12R凸凸模直径210DM考虑到毛坯有厚度,故凸模的实际高度204HTM实42底角顶件块高度的确定计算法旋转体零件的毛坯应该是圆形的,其直径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计算。在进行计算时,首先应将零件划分成若干个便于计算的部分,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面积并相加,即可得到零件的总面积。然后根据旋转体零件的总面积,计算F出圆形毛坯的的直径。用公式表达204D014NIA式中拉深件的总面积(含修边余量)拉深件的毛坯直径0D两次正拉深模6拉深件各组成部分的面积IA对工件的分析由于该工件的毛坯直径已知,把拉深件分成4部分,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求得0H代入各部分尺寸和22214531453108104322968969674HH求得21045H取1则顶件块的高度0M43凸模、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拉深的凸模及凹模的单边间隙2DC凹凸不用压边圈时(末次拉深取最小值,134581049518306FN中间拉深取最大值)两次正拉深模7式中材料厚度的最大极限尺寸,MAXTMAXT为查表得042由于本次拉深是最后一次拉深,故取最小的系数1,则单边间隙1042CM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公式(尺寸标注在内径的拉深件)042DDC凹凹(尺寸标注在内径的拉深件)凸凸查表公差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为IT13,D120MM时,054查表448,04凹02凸40412156D凹02025凸第二次拉深后的工件图两次正拉深模8两次正拉深模944拉深力的计算由于第二次拉深没有使用压边圈,故压边力0F压不用压边圈拉深圆筒形零件所需的拉深力首次拉深0125BFDDT以后各次拉深32,3IIN,式中拉深力(N)毛坯厚度(MM)T材料抗拉强度(MPA)B拉深力1345812049518306FN45拉深压力机的选用拉深工序的工作行程较长。对于曲柄压力机来说,不管工作行程有多长,拉深力都必须处于压力机滑块的许用符合曲线之内。对于拉深较浅的零件,一般情况下只要实际拉深力不超过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即可。对于工作行程较长的拉深工序,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按总的拉深力小于或等于压力机公称压力的5060来选用。拉深较浅零件,对压边要求不高时,一般可选用通用型曲柄压力机。在模具设计时采用弹性压边装置。对于拉深零件较深,压边要求较高或大型零件拉深时,应选用专用的双动拉深压力机或带气垫的单动曲柄压力机。本设计要求压边较高,拉深较深,故采用双动压力机。对于双动压床,12F压拉,式中,内滑块公称压力外滑块公称压力2拉深力F拉压边力压两次正拉深模10工艺总压力578130680571463FN压拉根据拉深力的计算选用压力机型号为J2340。5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51模具的组成上模主要有上模座、凸模1、凹模1、压边圈、定位板等组成;下模主要由凹模2、凸模2、顶件块、下模座等零件组成。52模具的特点该模具结构简单,在压力机上安装、调整方便。压边圈在第一次拉深时候将凹模将与毛坯夹紧,很好的调节了材料流动的阻力,防止了材料的起皱,使工件底部保持平整,有效的防止了工件的滑移。53弹性元件的选择本设计采用圆柱形螺旋弹簧,选用弹簧的直径为40MM,弹簧的直径为6MM,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0MM,弹簧的序列号为65号,材料选用65MN。54定位方式的选择为了保证模具正常工作和拉深出合格的零件,必须保证坯料或工件对模具处于正确的相对位置,所以必须定位。本设计采用毛坯外形定位。55固定板的设计对于小型的凹、凸模零件,一般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模座上,为使凹(凸)模固定牢靠并有良好的垂直度,应使固定板有足够的厚度。凸模固定板厚度15PHD凹模固定板厚度068D如果凹(凸)模端面上的单位压力大于模板材料的许用抗压应力,应采用垫板减两次正拉深模11低模板承受的单位压力。本设计选用的材料为Q235。56拉深模闭合高度的设计和计算拉深模闭合高度是指冲床运行到下死点时到模具工作状态的高度。经计算,模具闭合高度。380HM57模具的固定与连接零件采用固定板将凹模和凸模固定在模座上,固定板与凹模凸模之间采用阶梯固定的形式。固定板与上模座之间采用圆柱销和内六角螺钉来连接和定位,螺钉的尺寸和圆柱销的尺寸根据被连接的两部分零件厚度来确定。本设计除特殊说明外都使用M8的开槽圆柱头螺钉紧固,采用直径为10MM的圆柱销定位。58拉深模在压力机上的安装根据拉深模的闭合高度,下模座的平面尺寸及所选压力机的额定压力,确定要安装的设备,模具安装时,先安装上模,把上模固定好,根据上模的安装位置,调整下模与上模的间隙,间隙调整好后,把下模预紧,经冲床空运行无问题,停机后,把下模紧固好,再进行试模。59模具总体结构草图本模具装在双动压力机上,一次行程中完成两次正拉深。毛坯放在定位板中,下工作台携同下模一起上升到压边圈处,将毛坯夹紧,下工作台继续上升,凸模1进入凹模1内进行首次拉深。首次拉深完后,内滑块带动凸模2下行,进入凹模2内,完成第二次拉深。拉深完毕,内滑块上行,下工作台下降,由顶件块将工件从凹模2中顶出。模具总体结构草图两次正拉深模121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61润滑两次正拉深模13由于材料与模具接触面上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对于板料成形不总是有害的,也有有益的一面。例如圆筒形零件在拉深时,压料圈和凹模与板料间的摩擦力1、凹模圆角与板料的摩擦力2、凹模侧壁与板料间的摩擦力3等将增大筒壁传力区的拉应力,并且会刮伤模具和零件的表面,因而对拉深成形不利,应尽量减小;而凸模侧壁和圆角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力和5会阻止板料在危险断面处的变薄,因而对拉深成形是有益的,不应减小。在拉深成形中,需要摩擦力小的部位,除模具表面粗糙度应该小外,还必须润滑,以降低摩擦系数,减小拉应力,提高极限变形程度;而摩擦力对拉深成形是有益的部位,可不润滑,模具表面粗糙度不宜很小。62热处理为消除加工硬化而进行的热处理方法,对于一般金属材料是退火,对于奥氏体不锈钢、耐热钢则是淬火。若需要中间热处理或最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应尽量及时进行,以免长期存放造成冲件变形或开裂。酸洗是为了去除热处理工序件的表面氧化皮及其它污物而采取的工艺措施。63酸洗酸洗的方法一般是将冲件置于加热的稀酸液中浸蚀,接着在冷水中漂洗,后在弱碱溶液中将残留于冲件上的酸中和,最后在热水中洗涤并经烘干即可。退火、酸洗是延长生产周期和增加生产成本、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序,应尽可能加以避免。两次正拉深模147心得与体会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管道工程施工期间应急处理方案
- 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提升方案
- AGV物流车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方案
- 物业管理合同终止与社区环保公益活动协议
- 园林绿化景观效果评估标准
- 离婚协议书附子女抚养权及生活费补充协议
-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实施方案
- 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综合方案
-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控制的全寿命周期研究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人才激励机制与新能源技术创新报告
- 七步洗手法操作评分表
- T-CECC 027-2024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应用合规指南
- 消费金融公司的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应用考核试卷
-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校级
- 职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技能考核题库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全部课件
- 《中国陶瓷史》课件-14汉代青瓷
- 2型糖尿病科普讲座课件
- 双胎妊娠合并早产护理查房课件
- 2021新高考I卷II卷英语读后续写解读讲评及写作技巧指导课件
- 防校园欺凌-课件(共2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