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分析-2010_第1页
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分析-2010_第2页
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分析-2010_第3页
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分析-2010_第4页
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分析-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市场分析2010年一、食品添加剂概念(一)食品添加剂简介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产品中添加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生产的需要,对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供应,繁荣食品市场,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以及色、香、味的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二)食品添加剂分类按来源分成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按用途分我国的将食品添加剂分为(1)酸度调节剂(2)抗生态剂(3)消泡剂(4)抗氧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糖基础剂(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4)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21)香料(22)其他。(三)食品添加剂作用增加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食品加工后,会变色、褪色、风味、质地也会改变,适当使用着色剂、香料、乳化剂、增稠剂,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改善提高食品的品质、质量。如没有添加剂就不会有果冻、软糖之类的食品;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如食品加工中,使用澄清剂、消泡剂,有利于加工操作。乳化剂能使方便面水分均匀散发,提高面团的持水性和吸水性;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如防腐剂、抗氧剂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同时,也保持了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其他特殊需要。如无营养的甜味剂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需要。(四)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必须经过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有助于生产、加工和贮存;保持营养成分、防止腐败变质、改善感官性状和提高产品质量;不得销售和使用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婴儿的主辅食品,除按规定可以加入食品营养强化剂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剂、色素、香精等不适宜的食品添加剂;复合食品添加剂中的各单项物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各有关规定;生产、使用新的食品添加剂,应事先提出卫生学评价资料和实际使用的依据,经逐级审批后报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局批准,按规定执行;进口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品种和质量标准,并按我国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出口食品添加剂可根据国外要求生产,但转内销时必须符合我国规定。二、全球食品添加剂发展现状(一)全球添加剂的种类随着食品工业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和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食品添加剂品种不断增加,产量持续上升。全球食品添加剂品种有25,000多种,其中80为香料,常用的添加剂品种有5000多种,直接使用的品类大约有30004000种。常见的有6001000种。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300种以上。美国FDA最近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有2922种,其中受管理的1755种;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中列有1967种;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1100种;欧共体允许使用的有10001500种。(二)全球食品添加剂各类所占的市场份额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医药、农用化学品及饲料添加剂之后的第四类倍受人们关注的精细化工行业,预计未来5年内年增长率为23。其中,调味品占30,氢化胶体占17、酸化剂占13、调味增强剂占12、甜味剂占6、色素占5、乳化剂占5、维生素和矿物质占5、酶占4、化学防腐剂占2、抗氧化剂占1。调味品市场中,饮料占31、佐料占23、奶制品占14、其他占32。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脂肪代用品。图1全球食品添加剂各类所占的市场份额(三)全球食品添剂大型企业的发展状况罗氏和巴斯夫公司是世界上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商。维生素是罗氏公司维生素和精细化学品部最大的业务部门,几乎占全球销售额的50,其次是精细化学品占30、类胡萝卜素占20。罗氏新上市的营养药品包括用于眼科保健的玉米黄质、番茄红素和叶黄素,以及供功能饮料用的水溶性维生素E制品等。罗氏公司也加快投资中国市场,与上海新亚药业公司合资兴建了年产量1000吨的维生素B工厂,还有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A新厂,以及在无锡兴建年产量4万吨的柠檬酸工厂。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维生素市场上约占25的份额,该公司在韩国建成年产量3000吨的维生素B工厂和世界规模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的工厂。(四)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规模增长情况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崛起,食品添加剂的地位日益突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追捧低脂肪、低热量的食品的观念使“双低”食品风靡世界,促使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不断在食品配方上采用新型原辅料,带动了食品添加剂市场的发展。同时,一系列国际性食品添加剂及配料会展的举办,也推动了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快速增长。从产销规模看,1988年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的总产值为150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160亿美元,到2003年,食品添加剂全球销售额达200亿美元,到2009年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市场销售额约为310亿美元,近几年来,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的一点就是安全无毒或者基本无毒的天然产品越来越受到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三、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现状(一)我国目前主要的品种我国目前主要视频呢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香料、膨松剂、酸度调节剂6大类,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表1我国目前主要食品添加剂(二)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规模我国已成为食品添加剂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各类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1500余家,食品添加剂总产值已约占国际贸易额的10,其中柠檬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糖精钠,木糖醇,维生素C,异VC钠和维生素E,乙基麦芽酚等品处于领先地位。食用着色素在品种,数量上均有较大增长,已成为世界食用着色剂品种最多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占了一定的份额,出口的品种主要有红曲红,高粱红,姜黄等。据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食品添加剂产量在71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产品销售额约720亿元,同比增长125,出口创汇约32亿美元。食品添加剂行业企业销售收入也普遍增长了20以上。截止2011年,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上市企业主要有安琪酵母、星湖科技、晨光生物、莱茵生物、保龄宝、量子高科、永安药业、新和成,分别涉及增味剂、增色剂、功能糖以及营养添加剂。各企业所具备的领先核心技术为如表2所示表2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上市企业(三)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法规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方法是基于食品安全法规建立的,其整个执法流程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流程一致。(1)政府管理制度及职能分工我国采取各部门各司其职管理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中的各环节。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卫生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生产加工环节质检总局(审核批准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通则。流通环节工商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整顿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对流通环节食品用香精经营者进行市场检查的紧急通知。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制度,严格规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2)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标准包括使用标准和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规定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定义、范畴、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原则等。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GB2760包括2400个食品添加剂品种,其中加工助剂158种,食品用香料1853种,胶姆糖基础剂物质55种,其他类别的食品添加剂334种。此外,我国还制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定义、使用范围、用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约200种。(3)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与工商营业执照的关系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九条则规定了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七个条件,其中第一款明确规定申请企业应当有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执行时,要进一步确认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应当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生产。(4)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取得生产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1、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2、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3、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的生产场所、厂房设施;其卫生管理符合卫生安全要求;4、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等生产条件;5、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符合有关要求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6、健全有效地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7、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出厂检验能力;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要求;8、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工艺落后、耗能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5)关于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和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关系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卫生部、质检总局等九部门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9号)规定,2009年6月1日以后新建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其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并且必须依法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已经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或卫生许可证明的,许可证明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凡未取得上述许可证明的,不得生产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明到期后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其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尚无标准的,其产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可以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的标准,由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定。(四)食品添加剂发展存在的问题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缺少创新、仿制为主。企业参与新型产品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在研究与开发等环节上投入太多资金,多数以观望国外业内领先企业产品研发状况为主,没有自主研发的优势,仿制跟随,因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等方面是国内企业的软肋。标准缺陷形成监管漏洞和误区。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以食品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主,确立统一领导、各部门分段,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但无法避免部门之间不能有效协调配合,常常出现真空区和互相推诿不作为的情况,这也是我国现在食品安全改善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添加剂安全问题严重。某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非法滥用添加剂,不管卫生条件而单纯依靠添加剂来解决问题等。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反映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涉及原料、加工、流通等众多环节。包括,农产品源头污染,农业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者、销售商受利欲驱使、科技素质低下,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四、食品添加剂发展发展方向21世纪食品发展趋势是天然、营养、保健、安全、卫生。与食品密切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必需以此为准则。人们始终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绿色食品等,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热点,这与天然食品添加剂密切相关。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世界性的不可抗拒的潮流,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天然的至少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的观点已根深蒂固。在美国,不含化学添加剂的食品无疑会更吸引消费者。尽管“纯天然不等于安全”,但由于许多化学合成品种种的不安全性,致使许多合成品从食品添加剂的名单中被删除,如合成色素奶油黄等。而且准用的一些合成添加剂中,虽然在准许用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但总是存在诸多疑虑,如能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因此,合成色素的品种从最多时100多种已降至目前的10种左右。如美国一些高档食品宁愿用天然提取的香兰素等香料而不用廉价的合成香兰素。对姜黄色素则各国都明文规定只能用天然提取的而不准用合成的等等,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天然,健康已成为当今食品添加剂发展的主导方向。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绿色天然的保鲜剂。五、食品添加剂行业投资机会(一)天然色素天然色素主要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其中很多品种均具有生理活性。相对合成着色剂而言,天然食用色素更加安全,是国际上竞相开发的重点。近十多年来,我国经国家批准使用的天然着色剂从20多种增加到47种。目前用量最大及最有市场前景为如下几种1、姜黄色素姜黄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色素,颜色鲜艳,光泽度特别强,具有抗热、耐光的特性,主要用作食用黄色色素,具有清热,开胃健脾,通气,着色等作用,多用于糕点、糖果,罐头,汽水、泡菜等方面,而且它的药用价值特别高,已被医药行业广泛使用。近年来,姜黄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都颇受重视。它们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约占36,主要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去二甲氧基姜黄素三种。这三种酚类色素相近的结构(苯环间二酮结构与烯酮的互变异构、苯环上的酚羟基)使它们具有多方面相似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降血脂,特别是它的抗诱变和抗癌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结构上的微小差异又使三种姜黄素在抗癌、抗氧化作用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大差异。例如抑制TPA引起的癌细胞增生去甲氧基姜黄素最佳,其次是姜黄素;防止细胞脂类过氧化物的形成则是去二甲氧基姜黄最佳,其次是去甲氧基姜黄素。因此从姜黄中提取出较为纯净的三种姜黄素混合物,再进一步将它们分离,对于实际药品生产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2、番茄红色素番茄红素存在于番茄的成熟果实中,在西瓜、葡萄和其他一些水果及蔬菜中也有存在,1公斤新鲜、成熟的番茄含有002克番茄红素。科学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人体血清中类胡萝卜素的50左右,最易被人体吸收、代谢和利用。此外,在睾丸、肾上腺、前列腺中也有较高的浓度。由于哺乳类动物不能在体内合成类胡萝卜素(包括番茄红素),因此人体中番茄红素主要是靠从水果和蔬菜中获得,尤其是番茄和番茄产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番茄红素能降低患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并能降低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口腔癌和子宫癌的危险。1997年美国癌症研究大会及美国癌症协会年会报告指出,番茄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并将番茄首推为抗癌食品。目前世界上番茄红素的开发生产主要有从植物番茄中提取、化学合成等方法。以色列、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及罗氏、巴斯夫等跨国公司在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番茄红素已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保健食品研究的新热点,日益受到营养学工作者的重视,被誉为“植物黄金”。在世界番茄红素开发热中,我国科技界也开始重视和加强番茄红素的研究开发。3、红花黄色素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属红花的干燥花,性味辛温,具祛瘀止痛功效,是多种活血化瘀方剂的君药。以往研究表明红花活血的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水溶性的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为查耳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脉、抗氧化、保护心肌、降血压、免疫抑制和脑保护等多种药理学功效。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是评价红花药效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是中草药红花入药的药理成分,无毒副作用,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与释放,可竞争性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可以直接用于医药,也可用于保健品,也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的着色。4、辣椒色素辣椒色素是熟辣椒中所含有一种天然色素,是天然色素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主要成分是胡萝卜素和属于叶黄素类的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经辣椒粉萃取,烘烤后制成粉末色素,易溶于水、耐热、耐沈、耐酸、耐金属、耐微生物,具有较强的着色能力,分散度和遮盖性均较好,是一种优质的天然使用色素,与一般天然色素相比,不仅售价高,而且生产成本较低,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生产。5、玉米黄色素玉米黄色素和醇溶蛋白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包装等行业。玉米黄色素是从玉米淀粉生产中的下脚料(玉米粗蛋白)中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和隐黄素等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化妆品的着色,隐黄色素分解时可产生人体必须的维生素A,而且在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同时还得到一种醇溶蛋白,这是一种可食性蛋白,具有很好的成膜性、粘接性和防水防湿的性能,可用于制约行业作药品防潮外膜和食品行业作保鲜涂层。6、桅子黄色素栀子黄色素,由于具有安全无毒,利胆解毒,着色自然鲜艳等优点,且还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而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并且对栀子黄色素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大。我国人民很早就能采摘栀子做色素,用于食品和物件染色,子黄色素对淀粉、蛋白质等具有优良的染色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糕点、面食、饮料、糖果等各种食品上,也用于医药和化妆领域中,其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无毒无副作用;由于黄栀子是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无毒无副作用,因此国内外对栀子色素的需求量逐步增长。7、苋菜红色素苋菜自我国东北到云南省皆有栽培。茎叶为紫色或绿色,富含营养成分,种子可作点心配料。紫色茎叶中含有鲜艳的色素,可作食品染料,亦可用于药液着色。无毒、无害、性质稳定。天然苋菜红色素系以红苋菜为原料(成熟期为6至8月),经物理方法提取精制而获得的。该色素的主要成份为苋菜素,其次为甜菜苷。毒理学试验无毒,无诱变性。天然苋菜红色素为深紫红色干燥粉末,极易溶于水,可溶于低度乙醇,其溶液在PH2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