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通运输设计大纲_第1页
对外交通运输设计大纲_第2页
对外交通运输设计大纲_第3页
对外交通运输设计大纲_第4页
对外交通运输设计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CD73010FCD初步设计阶段水电建设项目对外交通运输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5年2月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对外交通运输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引言4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43基本资料44外来物资运输量和运输强度确定85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86对外交通运输道路设计97重大件设备运输选择178对外交通运输设备、材料数量及人工定员179应提供的设计成果181引言工程位于,是以为主,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M,最大坝高M,总库容M3,电站总装机容量MW,年发电量KWH,灌溉面积KM2。通航T级船队舶。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年月审查通过,选定坝址为。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工程设计依据文件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初步设计阶段任务书;4地方部门对交通运输设计的意见报告及上级审批意见。22主要设计规范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02193;2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3388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5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J04189。3基本资料提示为遵循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与场内交通尽可能一致,目前大部分水利水电工地采用公路汽车运输,故以下以公路运输方案为例。31工程所在地行政区划及现有交通状况、远近期发展规划311工程所在地行政区划归属所属水系流域及其所处位置,所属省、市、县、乡镇、村312工程所在地区交通状况提示现有对外水、陆交通线路状况、运输条件和通过能力及水陆联运条件,近、远期发展规划。1地区交通图包括现有和拟建交通线路;2所属水系河流航道等级、距码头的距离、航运密度、运输能力、远近期水运规划;3距国家或地方铁路距离、附近车站等级、运输能力、远近期铁路运输规划;4所能利用的国家或地方公路距施工工地距离、道路等级、路况、桥涵状况、运输能力、远近期公路规划;5当地交通部门对使用线路和接线的要求和意见;6当地政府部门对使用线路的要求和意见。32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地形、水文、气象资料321拟建线路地形、地质资料1沿拟建线路1/50001/1000地形图;2沿拟建线路地质填图、有关不良地质构造(如不稳定山坡、湿陷段、泥石流)及有关资料;3拟建线路桥涵位置的地质剖面和钻孔柱状图;4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防烈度为度。322水文、气象资料1拟建线路所跨越河流全年洪水和枯水时段洪水频率流量关系;见表1。表1拟建线路所跨越河流洪水频率流量关系单位M3/S频率时段121020全年枯水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2多年平均降雨量MM,年最大降雨量MM,最大降雨强度MM/D;3冰冻期为月,结冰厚度M;壅冰高度M;4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M/S,风向为;5河面宽M,流速M/S;6最大冻土深度M。323线路沿线土地状况资料1平均每人土地占有量;2水田、旱地、菜地、果园的比例;3土地征用费、迁安费及可能性。3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施工总布置及其规模33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施工总布置1水利水电工程枢纽总布置图;提示着重了解永久对外交通的位置、长度、标准。2施工总布置图。提示重点了解工程指挥部、运行单位及施工管理区、施工临时及永久生活区、施工分区、分区规划及重要施工场区、料场和附属设施布置。332施工总工期及施工强度1施工总工期及控制性工期;2分年主要施工项目完成工程量;3单项工程项目土石方开挖、回填,混凝土浇注、金属结构安装等平均月强度、最大月强度。333枢纽及施工所需外来物资。3331建筑材料1水泥用量T;2木材用量M3;3钢材用量T;4混凝土骨料用量T;5爆炸材料用量T;6各种油料用量T。3332大坝、电站设备1水轮机组设备T;2水轮发电机设备T;3电站内起重设备T;4大坝泄水闸门及启闭机T;5其它引水及尾水闸门及启闭机T;6水力机械辅助设备T;7变电设备T;8通讯设备T;9检修设备T;10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T;11观测设备T。3333施工机械、设备1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T;2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T;3安装工程机械设备T;4运输机械设备T;5风、水、电机械设备T;6混凝土生产机械设备T;7砂石料生产机械设备T。3334房建和其它材料1砖、瓦、石灰T;2玻璃、沥青、油毡T;3五金T。3335生活物资1粮食T;2蔬菜、副食T;3煤炭T;4生活其它用品T;5医疗保健设施及用品T。3336生产管理办公用品1办公室设施T;2办公消耗品T。334外来物资总量、逐年运量、平均日运输强度1所需外来物资总量T;2逐年外来物资用量T;3月平均运输强度T/D;4日平均运输强度T/D。335所需运输最大件尺寸、重量及运输要求。提示主要考虑水轮机转子、定子、变压器、球蝶阀等大型永久设备在无解体情况下运输的可能性,或解体后某些零件仍属超长、超重的重大件。对于重大件的运输,应进行研究。4外来物资运输量和运输强度确定提示根据施工进度,参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有关资料,确定年平均运输量及高峰年、月、日运输强度。41外来物资运输量外来物资运输总量T;42外来机电、金属结构及施工设备等运输量1机电设备运输量T;2金属结构运输量T;3施工设备运输量T。43总运输量44分年度运输量45运输强度确定运输强度T/D。5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对外交通运输主要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51能满足本工程施工期外来物资高峰年运输量的要求;52应充分利用现有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线路;53尽可能减少物资运输和中转环节,确保运输距离短、运费省、土建投资费用少,达到运输及时、安全、可靠;54有利于本流域的水利水电工程梯级开发综合利用。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55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外交通方案是基本选定,在初设阶段是对该方案进行复核,将比较的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列出;56拟定的对外交通运输方案,既满足外来物资运输量和重大件运输要求,又要符合运输指标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的目的。提示本范本仅就我国目前常用的公路运输作为编写对象,对于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运输方案编制办法类同6对外交通运输道路设计提示可向公路交通设计单位咨询,或是委托他们代为设计。61交通运输线路的比较与确定611方案确定的依据条件。612不同线路长度、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比较。613不同线路周围环境对运输的影响。614哪一条更能结合永久对外交通道路。615方案比较。提示应列出各方案的主要技术指标、工程量、投资并注明不同线路施工难易程度。616运输线路的确定。1线路起始、终止位置;2线路所需桥涵、隧道、过水路面等交叉建筑物规模及数量;3线路所需转运站、回车场站数量及位置;4线路所需其它设施养路班、材料堆存场等。62交通运输线路的等级选择提示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中的二、三、四级公路选用。1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5000辆;2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3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4车辆折算系数计算交通量时,应对行驶在公路上的各种车辆,折算为我国公路上行驶的最普通的载重卡车来表示,其折算系数查有关公路设计用表。63对外交通运输线路的技术指标提示水利水电工程的对外交通公路技术指标,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二、三、四级公路标准执行。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查阅公路设计有关规定,但其路基及行车道宽度可结合工程行驶的主要车辆类型适当加宽。64线路的平面及纵、横断面设计641线路的平面设计6411平曲线设计1平曲线半径;提示各级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以提高公路使用质量。当受地形限制时,方可采用规定的极限最小半径。2平曲线超高;提示为提高汽车在小半径平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当平曲线半径小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超高。超高横坡度可用下式求得。公式IVRB/217式中IB超高横坡度;V计算行车速度,KM/H;横向力系数一般采用015020;R平曲线半径,M。目前规定最大超高横坡度一般不超过8。在积雪、寒冷地区不宜大于6。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3弯道加宽;提示1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双车道路面加宽值折半;2弯道部分按规定加宽后,路肩宽度按二、三级公路应不小于075M,按四级公路应不小于05M,如路肩宽度不足,则应加宽路基,以保持要求的路肩最小宽度。4超高和加宽的缓和长度;提示需设置超高的平曲线,应在平曲线始、终点以外设置缓和段。长度计算确定,也不能小于10M。在缓和长度内逐渐加高,至平曲线的始、终点上达到全部超高。当有加宽时,加宽缓和长度等于超高缓和长度,不设超高仅有加宽时,应设置不少于10M的加宽缓和长度。5平曲线间的连接。提示两相邻同向曲线可以直接衔接。当两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较短时,宜将半径加大,迳相衔接而成单曲线或复曲线。当复曲线的超高和加宽不相等时,可在半径较大的曲线内按超高横坡或加宽值之差,设置一个超高或加宽过渡段,使两者超高或加宽相衔接。两相邻反向曲线均不设超高和加宽时,可以直接连接。当设置超高时,两相邻反向曲线应设有两个缓和长度的距离。6412线路的平面视距。1最短视距;提示在公路设计中主要考虑停车视距。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各级公路在平曲线和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不小于有关规定。2弯道上视距的保证。提示在平曲线不能满足有关规定值时,横净距以内的障碍物应清除。横净距的计算方法参考有关公路设计专业书。6413线路的回头曲线。提示爬山越岭公路,常因地形限制需展线设置回头曲线,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极限值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规定。642线路的纵断面设计1纵坡设计的一般原则;提示1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2纵坡的拟定,应根据沿线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作综合考虑;3边沟应有05的最小排水纵坡,有困难时,也不得小于03以利路基排水。在需设置较长边沟的地段,路线应尽量避免采用水平纵坡,以避免边沟因考虑排水纵坡而下挖过深;4通过河谷地带,除应满足水位要求外,当冬季有严重壅冰时,路基高度应高于壅冰高度;5纵坡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考虑挖填平衡量,无大量借土或弃土;6纵坡设计间距应能容纳得下相邻的竖曲线;7平曲线在纵断面的位置应妥善布置;8应尽量避免竖曲线与急转弯重叠,竖曲线不要插入回头曲线;9大中桥上一般不宜设置竖曲线,如桥上设有竖曲线,其起终点宜在桥头10M以外,山岭区困难地段可减为5M;10高堤深堑延展线路及隧道的采用,应作方案比较。2竖曲线设计与计算。提示1竖曲线半径在不过分增加土石方工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尤其在凹形竖曲线的时候应避免选用竖曲线最小半径;2竖曲线最小半径和竖曲线的最小长度,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规定。竖曲线各基本要素的计算可参考有关公路设计专业书。643公路的横断面设计。6431一般横断面的构成;提示公路横断面范围包括行车道路面、路肩、边坡、边沟、截水沟、护坡道以及专门设计的取土坑、弃土堆、植树等。6432路基横断面的类型;提示参见有关公路设计专业书。6433路拱;1路拱的形状;提示可分为整个路拱为抛物线型和两直线间用曲线连接,具体形状和计算方法请参见有关公路设计专业书。2路拱坡度;提示路拱坡度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所以在确定路拱坡度时,应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选用。路肩拱坡度一般应较路拱坡度大12。6434行车道路面宽度。提示根据公路等级确定行车道宽度,分双车道路面宽度和单车道路面宽度。65路基及排水设计提示1公路路基应根据使用要求、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法进行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作到经济合理;2修筑路基取土、弃土和设置护坡道时,应尽量少占耕地,维护农田排灌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3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高度应高出设计水位05M以上。设计水位频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采用;4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同时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651路堤1路堤边坡;提示当路堤基底的情况良好,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并结合已建公路实际经验采用。路堤受水浸淹部分的边坡,应采用12,并视水流情况采取边坡加固及防护措施。2山坡地区的路基;提示沿山坡修筑路基,应根据山坡坡度大小、土壤性质等条件的不同,采取相应措施以支持路基和边坡。3路基压实。652路堑。提示路堑边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土石种类及其结构、边坡高度和施工方法来确定。当公路通过地质条件良好且土质均匀时,可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值采用。当公路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或边坡高度超过规定表中的数值时,边坡坡度可参照当地经验结合计算确定。653路基排水1路基边沟;提示设计边沟的横断面、边沟纵坡。具体参数可参考有关公路设计专业书。2截水沟;提示在较大的山坡地表水流向路基时,一般应在离路堑边坡坡口5M以外或在离路堤坡脚2M以外设置截水沟。3排水沟;提示把要排走的水引至一个排水构筑物,或分流两个排水构筑物,都要修建排水沟。4盲沟。提示为了降低地下水位或截断有害的含水层,应设盲沟。将水引至路基范围以外排除。66路面设计661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提示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的选择,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和使用情况综合考虑。662路面横断面型式。提示采用槽式还是全铺式。663路面结构设计。提示按柔性路面设计1路面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土基稳定性是否良好,当土基水文状况不良时,应加固土基或设置垫层;2结构层在干、湿、冷、热的自然条件下,均应保证其稳定性,结构层之间应有良好的结合;3各结构层材料的强度,一般自上而下逐层减小,各结构层厚度,一般自上而下逐层增厚。6631路面结构组合。提示常用路面结构组合种类,请参见有关公路设计规范确定。6632路面厚度确定。提示路面厚度的计算,可参照交通部现行的路面设计规范并结合类似工程和当地经验进行。6633面层。提示1黑色路面的面层,应具有较高的抗滑与抗磨能力,较好的不透水和热稳定性,一般选用耐磨性好、质地坚硬、等级较高的石料,并严格控制石料的规格。油材的规格与用量,应根据不同的面层种类、石料规格、当地气候和施工方法确定;2砂石路面的面层,应选用足够抵抗行车直接破坏作用和强度均匀的材料。其中泥结类和级配类路面,宜在面层上加铺磨耗层和保护层。6634基层。提示凡水稳性较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均可作各种路面的基层。水稳性不好的含土材料用作黑色路面的基层时,应根据路段干湿状况在其中掺加石类,或控制土的含量和塑性指数,或采用其它措施改善其水稳性。石灰作黑色路面基层时,应注意与面层的结合和裂缝渗水等问题。有条件时可在石灰中掺碎砾石或其它粒料或在石灰土上加铺碎石过渡层。6635垫层。提示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垫层土基水文状况不良,容易发生翻浆、唧泥、冻胀等病害的地段。1垫层材料的选择,按设置垫层的目的来考虑,不应使用水稳性不好的材料。但兼具垫层和基层的材料,可合并为一层;2垫层的厚度可按设置垫层的目的、所在地区及路段干湿状况等确定;3在冰冻地区的高级、次高级路面,应考虑不均匀冻胀的影响。当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冻胀时,路面基层之下应设置防冻稳定层。67桥涵与隧道设计提示大型桥涵与隧道既可自行设计也可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设计;中、小型桥涵及隧道设计应根据桥涵控制的集雨面积、公路等级等选用相应频率标准的暴雨洪水确定涵洞尺寸,然后才可套用有关标准图纸。并提供主体工程量及有关指标。68线路交叉设计681公路与公路交叉。提示1交叉口应选择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的地方。交叉口宜设在水平地段,而且连接此水平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在山区困难地段也不得大于5;2交叉口应尽量采用直线并正交或近似正交。若受条件限制时必须斜交时,交角应大于45;3水利水电工程对外交通运输公路与国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应设置在顺直路段并采用正交,若必须采用斜交时,交角不应小于45。682公路与铁路交叉。6821平面交叉。提示1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交叉路线两侧应各有不小于50M的直线段,并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交角应大于45;2在平交道口处,应保证汽车距离道口相当于该级公路停车视距并不小于50M范围内,能看到两侧各不小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距离范围以外的火车;当不能保证上述要求时,按有关规定设置看守;3公路在平交道口两端钢轨的外侧,应有不小于16M的水平路段。紧接水平路段4平交道口应设置易于翻修的铺砌层,如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等,其长度应延至钢轨以外2M。平交道口垂直于公路的宽度,不应小于平交公路路基的宽度。6822立体交叉提示公路与铁路交叉,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立体交叉1当地形条件困难,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时;2与有大量调车作业的铁路线路交叉;3汽车专用公路、其它具有重要意义的或交通繁忙的一段公路与铁路交叉;4当地形条件适宜,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公路与铁路立体交叉,应符合公路路线布设的要求。跨线桥下净空应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当铁路从公路桥下穿行时,跨线桥下净空应符合现行铁路净空限界的要求。683公路与农用道路交叉。6831公路与农用道路平交。提示1宜采用平交,必须斜交时交角应不小于45;2交叉口应有良好的视距,在距交叉口20M范围内,应能看到交叉口两侧各50M以外的汽车。并于20M以外设置标志牌。6832公路与农用道路立交。提示农用道路在公路上跨越时,桥下净空同公路与公路立交。农用道路在公路下穿行时,其净空根据当地情况而定,一般净空采用3545M,净宽采用356M。农用公路跨越公路时,纵坡一般不超过3,困难地段应不大于6。684公路与管线交叉。6841公路与地下管线交叉提示公路与地下管线交叉宜采用正交,必须斜交时交角应不小于30。管线在路下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在冰冻地区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输送高压、易燃、有毒物的管道和怕压、怕震动、易爆炸的管道下穿路基时,应作特殊处理。6842公路与地上杆线交叉。提示在公路上空架设有电讯线路时,其悬挂高度不应小于35M,当电讯线与公路平行时,电杆和公路路基边缘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在特殊地段需缩小距离但不得埋设在路肩上,线杆须加固。69过水路面提示对外交通运输允许有限度的中断时,可以修建漫水桥或过水路面。1过水路面上漫水深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04M,流速不大于2M/S。为了减少漫水深度,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路面漫水部分的长度,但漫水长度不宜超过100M;2过水路面宽度一般为70M,交通量小、漫水段短时,可减少至45M。路面两侧须设置标桩;3过水路面的路堤高度大于0506M时,在一些经常流水但流量较小的河沟上,可配合小型构筑物;4当过水路面的路堤高度大于10M时,可以与箱涵、圆管或漫水桥混合使用。傍山公路与许多宽而浅并无明显河槽的山坡流水沟相交时,过水路面可设在与地面平或略高出0506M处;5过水路面一般用当地石料、水泥砂浆铺砌,或是用混凝土预制件铺砌,也可现场浇筑。610渡口、码头提示水利水电工程对外交通运输公路中需要设置渡口、码头,其设计可自行设计也可向有关设计单位咨询,也可以委托这些单位代为设计。611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设计提示标志牌、里程牌、分道标志、道班、急弯或回头曲线、依山临空路段的路边护柱、护墙等。612对外交通工程施工。6121建筑材料调查及确定。6122拟定施工进度表7重大件设备运输方案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