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新型三组份催化剂在臭氧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及优化_第1页
毕业论文-新型三组份催化剂在臭氧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及优化_第2页
毕业论文-新型三组份催化剂在臭氧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及优化_第3页
毕业论文-新型三组份催化剂在臭氧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及优化_第4页
毕业论文-新型三组份催化剂在臭氧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及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三组份催化剂在臭氧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及优化摘要水环境污染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水中具有高化学稳定性、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基于强氧化性和无污染性,臭氧氧化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它单独臭氧氧化技术存在高选择性和高耗能性,因此基于强化臭氧氧化技术引起水处理工作的极大兴趣,其中尤以催化臭氧化技术最受关注。对于催化臭氧化技术,固体催化剂性能选择是催化体系是否具有高氧化性的关键。为了提高臭氧化降解乙酸的效率,本实验通过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V2O5TIO2ALF3/AL2O3催化剂,通过催化臭氧化过程中乙酸的降解效果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实验还研究了制备催化剂的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如催化剂前驱体浓度的选择、催化剂表明钒钛比等),结果表明,增加前驱体的浓度或增大催化剂表面钒钛比都有助于增加催化活性。此外实验还优化各工艺参数对乙酸去除率的影响,如PH,臭氧功率,气流率等。实验还进一步探讨该催化体系的机理,叔丁醇实验表明,VO2TIO2/AL2O3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机制符合羟基自由基机理。关键词催化臭氧化,V2O5TIO2ALF3/AL2O3,羟基自由基,乙酸CATALYTICOZONEOXIDATIONDEGRADATIONACETICACIDABSTRACTWATERPOLLUTIONISAWIDESPREADPROBLEMFORTHOSEORGANICPOLLUTANTSWITHHIGHCHEMICALSTABILITYANDTOXICNONBIODEGRADABLEINWATER,OZONEOXIDATIONTECHNOLOGYHASBEENTREMENDOUSGROWTHBASEDONITSSTRONGOXIDIZINGANDNONPOLLUTING,BUTSEPARATEOZONEOXIDATIONTECHNOLOGYOFHIGHSELECTIVITYANDHIGHENERGYCONSUMPTION,THEREFORECAUSINGGREATINTERESTOFWATERTREATMENTBASEDONSTRENGTHENINGTHEOZONE,WHICHCATALYTICOZONATIONWASGOTTENMOSTATTENTIONFORCATALYTICOZONATIONTECHNOLOGY,CATALYZEDBYSOLIDCATALYSTSELECTIONISTHEKEYTOWHETHERTHESYSTEMHASHIGHOXIDATIONINORDERTO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OZONATIONOFACETICACID,PREPAREDBYIMPREGNATIONMETHODTHECATALYSTV2O5TIO2ALF3/AL2O3ACETICACIDDEGRADATIONCATALYTICOZONATIONPROCESSTOEVALUATETHECATALYTICACTIVITYTHEFACTORSAFFECTINGTHECATALYSTACTIVITYSUCHASTHESURFACEOFTHECATALYSTVANADIUMLOADINGWASSTUDYINTHEEXPERIMENTALTHERESULTSSHOWEDTHATTHEINCREASINGOFVANADIUMANDTITANIUMRATOIMPROVEDTHECATALYTICACTIVITYINADDITION,THEEXPERIMENTALOPTIMIZATIONOFPROCESSPARAMETERSONTHEREMOVALRATEOFACETICACIDTHETESTOFTERTBUTYLALCOHOLADDITIONINDICATEDTHATTHECATALYTICOZONATIONOFACETICACIDFOLLOWEDHYDROXYLRADICALTYPEMECHANISMKEYWORDSCATALYTICOZONATION,V2O5TIO2ALF3/AL2O3,HYDROXYLRADICALS,ACETICACID目录ABSTRACT2第一章绪论611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6111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7112羟基自由基OH的性质8113臭氧的消毒作用912臭氧氧化机理1013单独臭氧化水处理的缺陷1214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13141H2O2/O3水处理体系13142UV/O3处理技术14143均相催化臭氧化15144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161441催化剂表面性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161442不同催化剂的前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171443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171444活性组分比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171445催化剂失活1815异相催化臭氧化机理1816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20第二章实验部分2221实验试剂与仪器22211实验试剂22212实验仪器2222实验装置流程2223实验分析方法23231化学需氧量COD测定23232溶液中PH值测定23233重铬酸钾测定的方法原理24234催化剂的制备方法24第三章结果与讨论2531不同体系对催化臭氧化去除乙酸的效能影响2532负载不同钒钛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533不同浓度的NAF前驱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634PH值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2735臭氧浓度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2836气流量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2937TBA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3038结论31第四章总结与展望321总结322展望32参考文献34致谢37第一章绪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排放日趋增多,化工及制药行业酸性废水的排放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臭氧作为一种清洁的氧化剂,在给水及排水领域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臭氧的高耗能及对污染物的选择性氧化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限制着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近些年,由于降解效率的高效性,基于臭氧的各类高级氧化技术(O3AOP)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由于高效且操作简单而受更多环境工作者的青睐。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是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是否具有高效氧化效能的关键。很多固体催化剂(例如TIO2/AL2O3和MNOX/AL2O3等)在臭氧化特定的目标有机物过程中显示了一定的催化效果,但在其他类型有机物的臭氧化降解中往往效果不佳。基于羟基自由基的高活性,当前,很多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立一种对不同有机物均具有较好降解效率的臭氧类高级氧化体系。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LEWIS酸性的强弱对臭氧氧化效率的提高影响明显。作为较强的LEWIS酸,副族元素及其氧化物是一些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常用催化剂,如V2O5TIO2,V2O5/A12O3,VTIO2。作为一种潜在的强LEWIS酸,近年来基于氟化铝而开发的强LEWIS酸催化剂(例如ALCLXF3X,CR2O3ALF3)受到了人们较多关注。基于上述情况,本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固体催化剂(记为TIO2V2O5ALF3/AL2O3),该催化剂在臭氧化降解四氯吡啶酸、苯乙酮和乙酸三种不同类型有机物均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该结果对进一步推进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在实际废水中的应用意义较为深远。11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臭氧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强氧化剂,并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已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处理领域包括饮用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降解水中的污染物降低COD、提高可生化性和并起到消毒的作用,从而改善水体。此外,臭氧还可以防止控制水池,冷却塔等设备内藻类的繁殖和粘泥的增生,保护设备。2工业生产领域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臭氧应用于各种漂白、脱色、脱嗅和发酵等生产过程,同时发挥臭氧的可燃性功能,促进汽车、飞机燃料的充分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3医疗和卫生领域利用臭氧的杀菌能力,把臭氧应用于病房、公共场所等场所进行杀菌消毒作用,同时臭氧还可以应用于治疗贫血和心脏衰弱等病症。其中臭氧在水处理领域应用是其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力,可以氧化多种化合物,而且具有耗量小,反应速度快、不产生污然等优点,因此被成功地应用于饮用水、工业废水及循环冷却水处理工艺中,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人们发现氯消毒会产生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三氯甲烷(THMS),而臭氧杀灭活细菌和病毒的效率要远优于氯消毒,同时还可效地去除水中的色、臭、味、和铁、锰等无机物质,并能降低UV吸收值、TOC、COD及氨氮,所以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尽管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对于某些有机物或其中同产物,臭氧(特别是在低浓度时)很难将其完全氧化,此时单独使用臭氧并不是最佳的方法,于是,随着臭氧技术在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基于单独臭氧化技术发展出多种更有效的复合臭氧化水处理技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主要包括生物活性炭法、臭氧一双氧水联合氧化法、光催化臭氧化法,臭氧一金属催化氧化法、臭氧一辐射法等。111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其结果如图21所示,臭氧分子的共振结构决定臭氧具有一定的极性。而这种极性存在使得臭氧分子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和成为不稳定气体。常温下,臭氧为淡紫色气体。在112温度下,臭氧凝结成容易爆炸的蓝黑色液体,因而臭氧的低温贮藏需防止爆炸性事故发生。图11臭氧分子的共振结构FIG11OZONEMOLECULARRESONANCE臭氧微溶于水,在水中的稳定性受水质的影响很大,如在含有杂质的水中,臭氧迅速分解生成氧气。臭氧具有强的氧化性,其氧化能力是氯气的152倍,一些氧化剂的电位值见表21所示。由表21可知,在常见氧化剂中,臭氧的氧化能力是最强的。同时,反应后剩余臭氧会分解成氧气,所以臭氧是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氧化剂。臭氧的强氧化性,除了金和铂外,几乎对所有的金属都具有氧化作用,而腐蚀金属材料,但对一些不含碳的铬钢却丧失了腐蚀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材料一般都选用25CR的铬铁合金或含氟塑料。表11常见氧化剂的氧化能力1TABLE11OXIDATIONPOWEROFCOMMONOXIDANTS氧化剂氧化电位V/氢标相对氯气的氧化能力氟气306225羟基自由基280205原子氧242178臭氧207152双氧水087064氧气040029112羟基自由基OH的性质臭氧氧化过程中易产生OH,羟基自由基是一种比臭氧具有更高氧化电位的强氧化剂,但仅能短暂的存在,与其它一些常用的强氧化剂标准电极电位和氧化方程比较见表12。表12各种氧化剂的氧化电极电位TABLE12OXIDATIONELECTRODEPOTENTIALOFCOMMONOXIDANTS氧化剂方程式氧化电极电位VOHOHHEH2O280臭氧O3H2EH2OO2207过氧化氢H2O22H2E2H2O177高锰酸钾MNO48H5EMN24H2O151二氧化氯CLO2ECLO2150氯气CL22E2CL130羟基自由基OH的电子亲和能力为5693KJ,容易进攻高电子云密度点,因此当有碳碳双键存在时,除非被进攻的分子具有高活性的碳氢键,否则,将发生加成反应。由此,OH在降解废水时有以下一些特点1OH是高级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作为引发剂诱发后面的链反应发生,对难降解的物质特别适用;2OH能够无选择地与废水中的任何污染物发生反应,将其氧化为CO2,H2O或盐,而不会产生新的污染;3OH氧化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比较容易受控制;4OH氧化反应条件温和,容易得到应用。113臭氧的消毒作用人们最初把臭氧应用于水处理是基于其具有极有效的杀菌和消毒作用。自1898年在法国NICE建立第一座较大规模的臭氧处理水厂以来,臭氧处理饮用水目前在欧美已经得到了普及。臭氧杀菌的机理在于它能够影响到生物细胞中物质的交换,这主要表现在,臭氧能使活性硫化物基团转变为弱活性的二硫化物形式过程的平衡遭到破坏。因此臭氧具有杀菌效果好,速度快,而且对病毒消灭也十分有效,是目前加药消毒法中最有效的消毒剂。另外,臭氧化出水往往呈现碧蓝色,这也人们对臭氧化水处理青睐有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臭氧用于自来水消毒所需的投加量一般为13MG/L,接触时间不小于5MIN。臭氧消毒作用受水体PH和水温的影响较小。与有机物反应一样。臭氧在消毒作用上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如臭氧对于滤过性病毒及其它致病菌的灭活作用非常有效,但青霉素菌之类的菌种对臭氧就具有一定的抗药性。与常规的液氯消毒法相比,臭氧消毒消毒快,效果好,要求的臭氧浓度不高,一般情况无毒性化合物生成。但是其造价高,不能长时间维持剩余臭氧,造成细菌的再生,而且难调节水质水量的变化。12臭氧氧化机理臭氧氧化能力很强,能与许多有机物或官能团发生反应,如CC、CC、芳香化合物、杂环化合物、NN、CN、CSI、OH、SH、NH2、CHO等,但是,臭氧氧化反应机理仍未有肯定的研究结论,水中臭氧的变化很复杂,当前研究认为,臭氧在水溶液中与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反应是直接氧化或间接氧化。1直接臭氧氧化机理臭氧分子的结构呈三角形,中心的氧原子与其他两个氧原子间距离相等。因而分子中有存在着一个离域键,这种特殊结构促使臭氧即可以作偶极试剂、亲电试剂又可以做为亲核试剂。臭氧分子具有的偶极性特性,可以和不饱和键反应并导致键的断裂,形成初级臭氧化物。作为亲电试剂主要与一些具有较高电子云密度的芳香化合物发生反应,因而给电子基如OH,NH2等的芳香取代物的邻位及对位碳原子上有很高的电子云密度,与臭氧反应速度就比较快;相反,带吸电子基如COOH,NO2的芳香取代物与臭氧反应速度较慢,此时,O3主要攻击间位。臭氧氧化反应的产物为邻位和对位的羟基化合物,如果这些羟基化合物进一步与臭氧反应,则形成酮或打开芳环,形成带有羰基的脂肪族化合物。作为亲核试剂亲核反应机理和亲电反应相反,O3分子中含负电荷的氧原子会攻击那些含有吸电子基团的碳原子。因此臭氧分子可以和具有亲电位置的分子反应。从理论上讲,对于任何一个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分子,且双键上两个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时,该分子都会发生这种反应。所以臭氧的直接反应主要机理有三种环加成反应、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2,常见的有机物与臭氧直接氧化如表23所示表13臭氧与一些常见有机物的直接氧化反应速率常数3TABLE13DIRECTCONSTANTSOFDIFFERENTORGANICCOMPOUNDSWITHOZONE有机物名称浓度MMOLL1反应PH值抑制剂名称浓度MMOLL1/LMOL1SDK1苯110173204甲苯04417143氯苯0832丙醇107502硝基苯5102TBA501000009002苯酚0004004172丙醇113003004氯苯酚01052丙醇16001004硝基苯酚0011417丙醇3105水杨酸011133TBA4胺酚多环芳香烃醇醛链烷烃。并且认为当有机物分子上存在推电子基团时,将会加速臭氧化反应速率;而存在吸电子基团时,会减弱有机物的反应活性。所有的这些数据也为臭氧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表14饮用水处理中常见有机污染物与O3和OH的反应速率常数4TABLE14REACTIONRATECONSTANTSOFORGANICPOLLUTANTSINDRINKINGWATERTREATMENTWITHO3ANDOH有害化学物质O3的反应速率常数LMOL1S1OH的反应速率常数LMOL1S1林丹00427170108涕灭威4410481109阿特拉津(ATRAZINE)7924109西玛津(SIMAZINE)408281092,4D245109二溴甲烷04111091三氯甲烷013035109氯苯006345109PCB09438109邻苯二甲酸盐01402410913单独臭氧化水处理的缺陷目前关于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报道很多,但研究人员发现单独使用臭氧作为水处理的手段还存在着一些缺陷1臭氧分子直接氧化有机物具有一定选择性,对有些难降解有机不能被氧,特别是一些小分子有机酸在臭氧氧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稳定性,成为单独臭氧化反应的瓶颈5,使得在臭氧化水处理过程中很难彻底矿化有机物。2臭氧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而产生强氧化性的OH又只能通过溶解态的臭氧分解产生,臭氧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也很容易被一些竞争性副反应或溶液中的自由基捕获剂所抑制,从而失去氧化能力6。3操作费用较高。除了臭氧发生器的造价和电耗外,往往还要配套相应的空气或氧气净化装置,另外,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处理单元对材质方面也有特殊要求,这些要求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臭氧水处理工艺的投资和操作费用。针对臭氧存在的缺陷,研究人员对臭氧水处理作了很大的改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臭氧氧化技术与其它常规水处理单元相结合;第二,开发基于强化臭氧的氧化技术。前者的特点是利用预臭氧化带来的一些有利条件,结合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如预臭氧化出水往往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因此可用臭氧生化的方法,以便彻底去除水体的TOC和COD。后者则通过促进臭氧分解产生比臭氧活性更高且几乎无选择性的各类自由基主要是羟基自由基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水中的TOC和COD。14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简称AOPS又称深度氧化技术,GLAZE等于1987年首次提出,泛指反应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的化学氧化技术,通过与催化剂、辐射或氧化剂结合,在反应中分解臭氧产生的活性极强的自由基一般为羟基自由基OH,再通过自由基与有机物之间的加合、取代、电子转移等使污染物全部或接近全部矿质化7。当前单独臭氧氧化技术存在着一些缺陷,因而基于强化臭氧氧化的各种高级氧化技术(主要有UV/O37、UV/TIO2/O38、H2O2/O39、UV/H2O2/O310、电催化/O311、超声/O312以及臭氧催化氧化13等,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尤以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最为研究者们所关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一些水厂中得到应用。与单独臭氧技术相比,高级氧化技术能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14。OH与大多数有机物的反应速率常数可达106109LMOL1S1数量级,而且选择性很低,因此OH能去除环境中的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如一些毒性较大,而臭氧等氧化剂都无法降解的氯代有机物,与OH都有较好的反应活性。该技术还可以与生物处理法结合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完全、无公害、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了普遍重视。141H2O2/O3水处理体系O3/H2O2技术在所有高级氧化技术中是最有效的水处理方法之一。日本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着手开展利用O3/H2O2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而美国则比日本早20年就将该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近年来吗,我国开展O3/H2O2技术的研究,将该技术应用于净化饮用水、工业废水、地下水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领域。王莉莉15等运用O3/H2O2工艺处理含有磺酸基团的萘系染料中间体废水研究表明初始COD为16000MGL1的废水,进过O3/H2O2处理COD去除率可达到约60,且能够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给后续生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H2O2/O3氧化技术中臭氧分子直接与有机物反应并不是主导作用,而是臭氧分解产生的OH进行的间接反应。其主要机理如下所示H2O2H2OH2OH3O21O3H2OOHO2O222O3O2O3O223O3H2OOHO2OH24POH产物或中间物25其中P代表有机物,从H2O2/O3机理可得到每分解一个臭氧能产生一个OH,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能无选择性的降解有机物从而显示很好臭氧化的效果。但是该技术对溶液的PH值较敏感,中碱性条件下,臭氧化效果较好,此外双氧水的浓度也具有重大的影响,O3与H2O2应当控制在一定的摩尔比范围内,H2O2浓度过高会猝灭羟基自由基,降低降解效果。142UV/O3处理技术UV/O3技术是一种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作用下通过光化学氧化产生自由基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主要应用于处理有毒害且无法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废水中。其主要作用机理如下(1)通过紫外线的辐射,有机物上的某些官能团的键吸收光能,从而断裂,有机物直接分解;(2)通过紫外线的辐射,溶解在水中的臭氧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具有更高活性的的自由基,从而大大提高了臭氧化有机物降解能力和速度;(3)通过紫外线的辐射,激发了处于激发态的外层电子,从而提高有机分子的自由能,活化有机物分子,再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16。跟UV/H2O2相比,UV/O3的氧化体系的氧化性能更为理想,这可能与O3和H2O2的对光的吸收有关。例如H2O2在波长为254NM光照下吸收系数为186LMOLCM1,而O3在波长为254NM光照下吸收率数却高达3600LMOLCM1。UV/O3技术的能否得到应用的最核心问题是能否设计一个理想的光化学反应器,要求它能充分的利用好光能。但到目前为止研究者还在为开发商业化的光化学反应器做不限努力,这为UV/H2O2和UV/O3技术在以后实际水处理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43均相催化臭氧化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将液体催化剂一般为过渡金属离子加入到臭氧氧化体系,大大的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则称该过程为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当前研究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FE2、CD2、FE3、CU2、ZN2、CO2、CE3、AG和CR3等17。过度金属的离子特性对反应的选择性和臭氧化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了臭氧化反应速率。ANDREOZZI18等利用MN2催化臭氧化草酸,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去除率,此外,他们还利用MN2催化臭氧化乙醛酸、丙酮酸都取得一定的降解率。GRACIA19等研究MN2、FE2、FE3、CR3、AG、CU2、ZN2、CO2和CD2的硫酸盐对催化臭氧化腐殖质的水溶液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过度金属均能提高水中TOC的去除率且臭氧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其中催化剂效果以MN2和AG具有最佳催化活性。NI等研究PB、CU2、ZN2、FE2、TI2和MN2的催化臭氧化性能,利用2氯酚做为目标有机物,催化臭氧化实验表明所欲的过度金属离子对2氯酚均具有较好的降解速率。当前研究者大部分认为加入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引发臭氧分解产生超氧自由基O2的主要原因,O2与臭氧分子继续反应使自由基链反应得以传递,自由基再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均相催化臭氧化过程主要是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除了羟基自由基机理外,均相催化剂也能与有机分子,如羧酸,生成络合物。PINES20等在研究CO()/O3体系臭氧化草酸时认为氧化过程分两步。第一步,形成CO()草酸络合物,然后被臭氧氧化形成CO()草酸络合物,其中金属的活性中心是被攻击的位点。第二步,草酸盐的自由基和CO()的形成,草酸得以降价,随着PH值的变化,草酸盐和臭氧化速率都得到增加,草酸去除率增大,这种随PH制变化而使臭氧分解增加的现象与典型的羟基自由基机理不同,表明为催化臭氧化络合机理。因此在探讨均相催化臭氧化机理时,一般可以先假设均相催化臭氧化的机理如下首先,臭氧利用金属活性组分而分解,其次,产生羟基自由基,然后在催化剂和有机物之间生成络合物,最后,发生氧化反应。但是需要强调一点,溶液的PH值和反应物浓度等一些因素能影响均相催化臭氧化的效率和机理。均相催化剂在水溶液中主要优点是反应活性高、速度快等,但往往也由于在反应后金属离子催化剂易溶解于水中而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为避免因催化剂流失而造成经济损失和对环境二次污染,需要对反应后进行一定的后续处理,但这会导致增加催化臭氧化工艺的复杂化,从而提高水处理的成本。144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与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相比,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由于催化剂以固态化形式存在,便于分离且流程简单,可以有效的避免催化剂的流失问题,以降低吨水的处理成本。因而,近年的催化臭氧化研究中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获得了研究者们的青睐,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对于异相催化臭氧化体系,固体催化剂的选择是该技术是否具有高效氧化效能的关键,当前,对于催化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强化臭氧分解和提高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来考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小在臭氧化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催化剂的本身及其表面的性能,这是由于催化剂的表面性能直接影响着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点的性能和臭氧在水中的分解反应,因此催化剂制备方法、煅烧温度和催化剂的各组分的比例等因素对制备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催化剂不同的制备过程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下面简单的论述一下这些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大小。1441催化剂表面性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金属氧化物及表面性能,参数酸碱度用来反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所有的金属氧化物表面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着羟基基团,但羟基的性能和数量却是由金属氧化物决定的。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基团主要表现为BRONSTED酸性点,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而通常BRONSTED酸性点和路易斯酸性点都被认为是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中心。因此催化剂的路易斯酸性能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刘朋朋等利用蜂窝陶瓷催化臭氧降解苯乙酮,结果表明O3/蜂窝陶瓷体系能有效促进臭氧去除苯乙酮的主要原因是陶瓷表面LEWIS位羟基对臭氧的分解作用是体系降解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研究还进一步探讨其它LEWISACIDSTS1对乙酸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TS1对乙酸具有一定的降解效能。1442不同催化剂的前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不同前驱体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如齐蕾等以CENO36H2O为前驱体制备的CUOCEO2催化剂比使用NH42CENO36为前驱体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如以硝酸锰、乙酸锰和甲酸锰为前驱体含锰催化剂,由于不同的锰盐溶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在静置、干燥、煅烧过程中,他们将与载体发生不同的作用。用乙酸为前体制备得到的MNOX/A12O3催化剂是高度分撒的氧化相,得到的平均化学计量比为MN2O2,而以硝酸锰为前体则是得到负载在A12O3上24NM的微晶,平均的氧化态在3到4之间21。从上述的现象可知,催化剂的前驱体对催化剂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1443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煅烧温度将影响载体上活性组分的晶型及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状况,煅烧温度过高,催化剂可能出现烧结,导致催化剂活性失活,温度过低,又可能没产生具有催化活性的晶型。因此催化剂的煅烧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即能得到想要的晶型组分,又能保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如乙酸锰作为前驱体在400和600焙烧下制备的催化剂MNOX/A12O3,焙烧温度为400下的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跟好催化活性。1444活性组分比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于多组分的催化剂而言,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比例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ALKAEVAEM等利用V和TI制备催化剂V2O5/TIO2催化剂,通过控制不同比例的钒钛比,追寻到最佳的组分比,当钒钛比达到41是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22。此外固体催化剂本身的比表面积,孔率大小,催化剂自身的一些属性也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1445催化剂失活固体催化剂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造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或者失活。促使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催化剂中毒,溶液中某些组分牢固地化学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不发生脱附反应,使得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失去作用。但可通过催化剂发生可逆吸附反应,使催化剂再生从而恢复活性。第二积炭,催化臭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一些不挥发性物质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或堵塞了催化剂中的微孔所造成的催化剂失活。第三物理结构发生的变化,催化剂晶粒长大、比表面积减小以及表面熔结等。因此,在异相催化中也应该尽力避免这类失活现象的发生。15异相催化臭氧化机理目前为止异相催化臭氧化体系还没有统一的机理,但在大多数普遍认为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对OH自由基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这些金属氧化的表面羟基的作用如同均相催化反应中的OH离子23。EMST24等提出了AL2O3催化臭氧氧化机理如图22所示。首先臭氧与AL2O3表面的羟基OH发生作用生成HO2,其次生成的HO2则继续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HO2,自由基HO2与臭氧之间相互作用生成O3和HO3,最后HO3分解产生HO,HO能无选择性的氧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去除水中TOC或COD的目的。图12催化臭氧氧化机理推测图FIG12THEMECHANISMOFCATALYTICOZONATIONLEGUBE等25人在经过大量实验基础之上,提出了异相催化臭氧化的另外两种机理,第一种机理如图23所示首先有机物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位点,形成具有一定亲核性的表面螯合物,然后臭氧或OH与之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的中间产物可能在表面进一步得到氧化,也可能脱附到本体溶液中被进一步氧化,因而一些吸附容量比较大的催化剂的催化臭氧化体系往往符合这种作用机理。第二种机理认为催化剂不但可以吸附有机物,而且还直接与臭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氧化态金属和OH可以直接氧化有机物,如图24所示。基于当前异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的现状,当前存在着主要问题如下1机理不统一。在研究中推测的反应机理有自由基机理、络合机理、有机物富集臭氧分子氧化机理等。对于同一种催化剂,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机理推测,这可能与所用催化剂的不同物理化学特性有关。因此,目前对于多相催化作用机理的尚处于对于具体有机物、具体催化剂的研究阶段。所以,还应该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多相催化臭氧氧化作用机理。2对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均能有效降解的固体催化剂较少且生产性试验数据缺乏。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是实验室小试规模、以蒸馏水为本底进行的试验。尽管实验室试验表明多相催化臭氧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但是所述文献侧重于机理讨论,该技术在实际水污染治理中的生产性实验数据很缺乏。其中,对于水质背景影响、有机污染物矿化程度、分解产物安全性、催化剂寿命、运行工艺参数等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对此有不同的推测,但主要集中在催化反应中是否有羟基自由基参与反应。图13金属催化臭氧化作用机理1FIG13THEFIRSTPOSSIBLEMETALCATALYTICMECHANISMOFOZONATION图14金属催化臭氧化作用机理2FIG14THESECONDPOSSIBLEMETALCATALYTICMECHANISMOFOZONATION16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水污染严重,尤其是高稳定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危害大,去除难,是影响水质的关键污染物。而现有水处理技术或者无法去除这些微量有机污染物,MERDOHMEOXOHMEOXAMERDA脱附产生OH有机物吸附氧化反应O3OROH本体溶液中的氧化反应H3O2O3H图18金属催化臭氧化作用机理FIGURE18THESCONDPOSIBLEMECHANISMOFETALCATLYTICOZNATIONH2OAAH2O本体溶液的氧化反应MEOHMEAMEPMER脱附有机物吸附吸附有机物的氧化O3OROHAHH2OO3OROHRH2OR图17金属催化臭氧化作用机理1FIGURE17THEFIRSTPOSIBLEMETALCATLYTICMECHANISMOFZONATIONO3OROHPO3OROH本体溶液的氧化反应EE脱附产生有机物吸附氧化反应本体溶液中的氧化反应图金属催化臭氧化作用机理EMATI本体溶液的氧化反应脱附有机物吸附吸附有机物的氧化图金属催化臭氧化作用机理本体溶液的氧化反应或者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操作管理难等问题。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异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是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异相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固体催化剂一次性填装于反应装置中,并解决了催化剂分离问题,其成本合理,操作、运行简单而又方便,这促使了该技术可以在大规模水处理中得以应用。催化剂的选择是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是否具有高效氧化效能的关键,然而很多固体催化剂(例如TIO2/AL2O3和MNOX/AL2O3等)只在特定目标有机物的降解中均显示了一定的催化效果,但在臭氧化其他类型的有机物时往往效果不佳。寻找到一种催化剂对不同类型有机物都具有相应的催化效果,这对推进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在实际废水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的强弱对臭氧氧化效率的提高影响明显。作为较强的LEWIS酸,副族元素及其氧化物是一些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常用催化剂,如V2O5TIO2,V2O5/A12O3,VTIO2。氟化铝由于具有潜在强LEWIS酸性能,近年来基于氟化铝开发而来的催化剂(例如ALCLXF3X,CR2O3ALF3)均具有强LEWIS酸性能和表现出极佳的催化性能。因而本文主要基于氟化铝和副族元素开发而来的固体催化剂降解乙酸。通过催化臭氧化过程中乙酸的降解效果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以上研究结果对推进臭氧及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章实验部分21实验试剂与仪器211实验试剂乙酸目标有机物,研究其降解效果。硫酸氧钛,硫酸氧钒,氟化钠,重铬酸钾,硫酸亚铁氨,硫酸银乙酸C2H4O2AR上海齐亮化工有限公司硫酸H2SO4AR衢州巨化试剂有限公司重铬酸钾K2CR2O7AR无锡海硕生物有限公司氢氧化钠NAOH)AR杭州萧山化学试剂厂靛蓝胭脂红AR华东师范大学化工厂活性氧化铝AL2O3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氟化钠NAFAR东阳莹丰化工工厂普通氧气浙江大学气体供应212实验仪器CFS1A臭氧发生器OZONIALTDSWIZERLANDPHS3C精密酸度计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22实验装置流程实验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所用的材料均采用316L不锈钢,普通玻璃和聚四氟乙烯,利用硅胶管连接各部分。反应器各尺寸为高75CM,内径5CM为一带恒温夹套的鼓泡玻璃反应器,发生器和破坏器的型号分别为CFS1A和ODF003OZONIA,SWIZERLAND,紫外光的主波长选为254NM。鼓状反应器底部的砂芯的做为布气装置。O23/2KI2KI图21实验装置流程图FIG21EXPERIMENTALSETUP臭氧反应器在每次实验前都用二次蒸馏水先进行洗涤,以免其他杂质对实验的影响。同时进行预臭氧化处理,以去除残留在反应器管壁上的各种杂质。所有的溶液均用去离子水配制。利用气流量和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功率来调节进气臭氧浓度通。23实验分析方法231化学需氧量COD测定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化学耗氧量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4计算公式为式中CODMGL1CV1V28000/V0C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液浓度,MOLL1。V1空白实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2试样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0取样体积,ML。232溶液中PH值测定溶液中PH值大小利用PHS3C的酸度计测量,生产产商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233重铬酸钾测定的方法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234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分别量取10ML1MOL/L的TIOSO4溶液、40ML1MOL/L的VOSO4溶液、50ML1MOL/L的NAF溶液和2于200ML烧杯中,搅拌均匀。在上述溶液中加入25G粉末状AL2O3载体(20目),搅拌并浸渍10H,然后在110下烘干2H,最后在500条件下焙烧7H,自然冷却后即得催化剂样品。XRD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记为V2O5TIO2ALF3/AL2O3。第三章结果与讨论31不同体系对催化臭氧化去除乙酸的效能影响图31为PH28条件下不同体系和催化剂对乙酸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由于由于乙酸与臭氧无反应活性,60MIN后单独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去除率只有28。而吸附对降解乙酸的去除率只有12。此外,不同试剂制备的催化剂都能有效的降解乙酸,但用NAF制备的催化剂降解效果最好。02040608010120060810CODT/CODTO3ADSORPTINPTFEL3NAF图31不同体系对催化臭氧化去除乙酸的效能影响FIG31EFFECTSOFDIFFERENTSYSTEMSONTHECATALYTICOZONATIONREMOVALOFACETICACID32负载不同钒钛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图32为PH28条件下催化剂表面负载不同钒钛比对乙酸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负载在催化剂表面的钒钛比增加,催化剂活性也逐步随之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的钒钛比越高,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越多,从而在催化剂的表面能产生更多的羟基,而这种羟基能促进臭氧分解,达到去除乙酸的目的。02040608010120060810CODT/CODTVTI1I2TI41图32负载不同钒钛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FIG32EFFECTSOFDIFFERENTLOADOFVANADIUMANDTITANIUMRATOONTHECATALYTICACTIVITY33不同浓度的NAF前驱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F前驱体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的活性,利用是否能有效降解乙酸来评价所制得的催化剂活性,结果如图33所示。结果表明,随着NAF浓度的增加,催化剂对乙酸的降解效率也逐步递增。当NAF的含量增大到50ML时,进一步增加NAF的含量,并不能继续提高乙酸的去除效率,实验选择NAF的含量为50ML(1MOL/L)为最佳的前驱体浓度。02040608010120060810CODT/CODT10MLNAF530LAF1MN图33不同浓度的NAF前驱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FIG33EFFECTS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NAFPRECURSORONTHECATALYTICACTIVITY34PH值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溶液中的PH值对催化臭氧化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图34结果为溶液中PH值对催化臭氧降解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臭氧体系中随着溶液的PH值增大溶液中COD的去除率也增大,这主要是由于PH值越大水中OH越多,因而越易于催化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增大乙酸的降解效率。但是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V2O5TIO2ALF3/AL2O3后,改变溶液的PH值对于催化臭氧化体系中的COD去除率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这说明催化剂对于溶液PH值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对比单独臭氧和催化臭氧化体系,当溶液PH为28时,催化氧化体系具有明显的COD去除率差别,最利用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因而实验选择在PH值在28条件下进行反应。00204060810CODT/CODO3V25TIO2ALF3/L2O3PH28PH7PH105图34PH值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FIG34EFFECTSOFPHVALUEONONTHEDEGRADATIONOFACETICACIDBYCATALYTICOZONATION35臭氧浓度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在初始PH28,每升模拟废水催化剂加入量为15G,臭氧浓度对臭氧化乙酸降解效率的影响如图35所示。由图可知,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大,乙酸的降解率逐渐的增大,当臭氧浓度达到60MGL1的时候,继续增加臭氧浓度,不能提高乙酸的去除率,因此实验选择臭氧浓度为60MGL1。02040608010120060810CODT/CODTO340MG/L36/O380MG/L图35臭氧浓度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FIG35EFFECTSOFOZONECONCENTRATIONONTHEDEGRADATIONOFACETICACIDBYCATALYTICOZONATION36气流量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催化臭氧化水处理工艺是一个气液固的多相反应,臭氧化氧气流量对臭氧化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初始PH为28,每升模拟废水催化剂加入量为15G,进气流量对臭氧化乙酸降解效率的影响如图36所示。结果表明,当臭氧产量为60MGL1,气体流量超过45LH1后,进一步提高气体流量对乙酸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表明该条件下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反应处于化学反应控制状态。02040608010120060810CODT/CODTVG35L/H40/VG5L/H48/图36气流量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FLG36EFFECTOFTHEGASFLOWRATEONCATALYTICOZONATIONDEGRADATIONOFACETICACID37TBA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催化剂在异相催化臭氧氧化有机物过程中有两种作用。一是增加OH形成,因为OH能直接降解有机物。另一种是有机物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形成复杂的络合物,然后络合物再降解。实验探讨了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乙酸的反应机制。叔丁醇对HO的反应速率常数是6108M1S1,而叔丁醇对臭氧反应速率常数是小于0003M1S1,因而实验研究了叔丁醇作为HO的捕获剂对体系臭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图37所示。图37结果表明,在催化臭氧化体系中加入叔丁醇后乙酸的去除率和单独臭氧降解乙酸几乎不变,初步判定该催化臭氧化体系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02040608010120060810CODT/CODTTBAO3V25TIO2ALF3/L2O3图37TBA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影响FLG37EFFECTOFTHETBAONCATALYTICOZONATIONDEGRADATIONOFACETICACID38结论(1)PH为28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V2O5TIO2ALF3/AL2O3能有效的降解乙酸,同时实验研究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提高催化剂表面的钒钛比或者增加催化剂前驱体NAF的浓度都能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2)实验进一步探讨催化臭氧化体系的机制,叔丁醇实验表明,该催化剂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第四章总结与展望1总结臭氧的氧化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臭氧的这个特性直接限制了臭氧在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应用。针对臭氧的这种缺陷,人们对臭氧水处理技术作了很大的改进,发明了以臭氧为基本氧化剂的高级氧化技术即AOP。然而,目前人们对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成熟。本论文以乙酸这种典型有机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剂V2O5TIO2ALF3/AL2O3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性能。为了提高臭氧氧化降解乙酸效率,通过浸渍法制备了V2O5TIO2ALF3/AL2O3催化剂。通过催化臭氧化过程中乙酸的降解效果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实验研究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催化剂表面钒的负载量。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钒增加是有助于增加催化活性。此外,VO2TIO2/AL2O3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机制符合羟基自由基机理。根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催化剂表面羟基浓度决定了臭氧氧化降解乙酸去除率大小。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用NAF制备的V2O5TIO2ALF3/AL2O3催化剂相比于聚四氟乙烯和ALF制备的催化剂更具活性,催化效果更好。并且NAF的含量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大。2催化剂表面的钒钛比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大3PH值对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效率并没有影响,但在PH为28时,与单独臭氧氧化比较,催化氧化具有最大的COD去除率,这表明催化剂在PH值为28时活性最大。2展望针对臭氧及异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本工作的研究成果,在臭氧及催化臭氧水技术方面,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1对于催化剂的制备仍有优化的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