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荆州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_第1页
毕业论文-荆州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_第2页
毕业论文-荆州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_第3页
毕业论文-荆州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_第4页
毕业论文-荆州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外文摘要前言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和资料11、设计题目12、设计任务13、设计依据14、设计基础资料111工程资料112建筑设计资料213给排水设计资料25、设计成果251设计计算书一份252施工图纸一份2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31、建筑给排水的综述311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312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42、室内给水系统421给水系统的分类422给水系统的组成523给水方式624系统选择725给水系统管道布置及附件的要求73、建筑内部排水系统831排水系统的组成832排水管道附件933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条件1034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的设置要求1335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144、消防系统1641室外消防给水水源1642室外消防水压1643消防系统的选择1744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要求1845消防泵的选择要求205、雨水系统215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2152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21第三部分设计计算221、给水计算2211计算原理依据2212给水设计计算222、消防计算3021计算原理依据3022消火栓布置303、排水计算3631计算原理参照3632基本计算公式3633排水管计算原理图和计算结果3734专用通气管4635潜污泵的选择464、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641雨水排水系统的计算4642设计计算49结束语51参考文献52致谢53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和资料1、设计题目荆州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2、设计任务1、生活给水系统2、消防系统3、室内排水系统4、雨水排水系统5、喷淋系统3、设计依据设计规范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和第五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2001)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38、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9、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4、设计基础资料11工程资料本设计为某小区最高一栋的住宅楼,一、二层为超市及管理用房。12建筑设计资料建筑类别属于二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抗震烈度为8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户型有A、B两个户型,A、B户型均二卫一厨。标准层建筑面积6646M2。一层至二层建筑层高为45M,二到三层层高为41M,三到十层层高为29M。13给排水设计资料1)西面小区道路下有DN200的市政给水管线,干管接管点比该处室外地坪低11米,常年可资用水头为028MPA。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2)室内粪便污水需经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在小区道路下有DN300的小区污水管道,接入点检查井低于路面16米;有DN300的小区雨水管道,接入点检查井低于路面20米。3)水景绿化用水按总水量5计,其它未预见水量的10计5、设计成果51设计计算书一份52施工图纸一份1)、建筑室外管线总平面布置图1图幅2)、建筑每层管线平面布置图(给排水、消防)1图幅自动喷淋系统单独出图3)、主要用水点(厨房、卫生间等)平面布置图1图幅4)、轴测图1图幅5)、水箱间或消防增压设备间大样图(任选其一)1图幅6)、图纸说明、图例及主要材料设备一览表(参见样图)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1、建筑给排水的综述11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业迅猛发展,各项工程设计内容丰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用水量计算,给水方式的确定,管道设备的布置,管道的水力计算及室内所需水压的计算,水池、水箱的容积确定和构造尺寸确定,水泵的流量、扬程及型号的确定,管道设备的材料及型号的选用,施工图的绘制和施工要求。2、室内消防设计的主要内容高层建筑室内消防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现已不让采用,蒸汽灭火系统,烟雾灭火系统等。以水作为灭火剂的主要有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分闭式系统有湿式、干式、预作用、重复启闭预作用四种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自动喷水一泡沫联用系统。其中闭式系统中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为常用。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包括消防用水量的确定消防给水方式确定消防栓的位置、消防栓的个数和型号确定消防水池、水箱的容积确定消防管道的水力计算及消防水压的计算消防水泵的流量、扬程、型号和稳压系统的确定消防控制系统的确定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施工图绘制及施工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包括方案确定供水方式确定喷头布置喷头型号的确定管网水力计算报警阀、水流指示器的选型自喷水泵的流量、扬程、型号和稳压系统的确定自动控制系统的确定自喷系统的施工图绘制及施工要求。3、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高层建筑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方案的确定,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及排水通气系统的计算,卫生设备的选型及布置,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确定,排水管材的定型,排水系统施工图的绘制和施工要求。4、热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高层建筑热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热水供应方式的确定,热水供应管道系统的布置,热水系统的管材的选择,热水管道的水力计算,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进行设计冷水加热设备(如锅炉)以及阀门和附件的选用,和最后的施工图纸的绘制。12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技术日趋成熟,但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节水、节能的给水排水设备及附件的开发与应用。2新型减压与稳压设备的研制与应用。3安全可靠、经济使用、运行管理方便的供水技术与方式的研究与推广运用。4高层建筑消防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5提高排水系统的过水能力,稳定排水系统压力的技术措施。6低成本,高效能的新型管道材料的开放与运用。、7热效率高、体积小的热水加热设备的研制与运用。高速发展的建筑业,必将对建筑给水排水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为了适应和推动高层建筑的发展,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使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2、室内给水系统21给水系统的分类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的要求,并结合外部给水系统情况进行划分,有3种基本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烹饪、盥洗、沐浴、洗涤衣物、冲厕、清洗地面和其他生活用途的用水。近年随着人们对饮水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在某些城市、地区或高档住宅小区、综合楼等实施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已进入住宅。2生产给水系统供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用水,清洗用水、冷饮用水、生产空调用水、稀释用水、除尘用水、锅炉用水、等用途用水。由于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的不同,这类用水的水质要求有较大差异,有的低于生活用水标准,有的远远高于生活饮用水标准。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用水,主要包括消火栓、消防卷盘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等设施用水。消防水用于灭火和控火,及扑灭火灾和控制火势蔓延。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防火规范要求保证供给足够的水量和水压4组合给水系统上述3种基本给水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合并共用。如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22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有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1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段,一般又称进户管。引入管段上一般设有水表、阀门等附件。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3给水管道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干管又称总干管,是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立管又称竖管,是将水从干管沿垂直方向输送至各楼层、各不同标高处的管段。支管又称分配管,是将水从立管输送至各房间内的管段。分支管又称配水支管,是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处的管段。4给水附件管道系统中调节用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给水附件包括各种阀门、水锤消除器、过滤器、减压孔板等管路附件。常用的阀门有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液位控制阀、液压水位控制阀、安全阀;消防给水系统的附件主要有水泵接合器、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信号阀门和末端试水装置等。5配水设施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装置即为配水设施。生活给水系统主要指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或配水龙头;生产给水系统主要指用水设备;消防给水系统主要指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各种喷头。6增压和贮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包括升压设备和贮水设备。如水泵、水泵气压罐升压设备;水箱、贮水池和吸水井等贮水设备。23给水方式给水方式即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合理的供水方案,应综合工程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如技术因素供水可靠性、水质对城市给水系统的影响、节水节能效果、操作管理、自动化程度等;经济因素基建投资、年经常费用、现值等;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建筑立面和城市观瞻的影响、对结构和基础的影响、占地面积、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抗寒防冻性能、分期建设的灵活性、对使用带来的影响等。231依靠外网压力的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最为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建筑。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时采用;低峰用水时,可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并向水箱进水,水箱贮备水量。高峰用水时,室外管网水压不足,则有水箱向建筑给水系统供水。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偏高或不稳定时,为保证建筑内给水系统的良好工况或满足稳压供水的要求,也可采用设水箱的给水方式。232、依靠水泵升压给水方式1设水泵的给水方式2设水泵、水箱联合的给水方式3气压给水方式4分区给水方式5分制给水方式24系统选择根据原始资料,本建筑屋顶层标高318M,市政提供常年可靠水压为028MPA,在外部供水压力不能满足建筑物水压要求时,则建筑物下层或者地势较低的部分建筑物,应尽量利用外部水压供水,而上层或地势较高的部分建筑物则采取加压或流量调节装置供水。25给水系统管道布置及附件的要求1各层给水管道采用暗装埋地敷设,横向管道在室内装修前敷设在垫层中,支管以002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2在立管、横支管上设阀门,管径小于等于50MM时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时采用闸阀、蝶阀。3给水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风道、烟道等,遇到上述设施时应自动绕行。不得敷设在污水沟内,不得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必须穿墙时应采取以下措施预留钢套管、采用可曲绕附件。4给水管与污水管平行或交叉埋设的时候,管外壁的最小距离应为05M或015M。交叉埋设时,一般给水管在上面。5给水管道穿楼板、墙壁时,需预留孔洞,尺寸一般采用D50MMD100MM,管道穿越楼板时应预埋金属套管。6给水管道立管及阀门井中管道采用给水无缝钢管,进入户型后均采用塑料(PPR)给水管。7给水钢管管采用承插式接口,塑料管用粘接或丝接。8给水管道和设备(除塑料给水管)必须做防腐处理(除锈、刷红丹两道)。3、建筑内部排水系统31排水系统的组成1废水收集器卫生器具、生产污废水的排水设备(生产设备受水器)及雨水斗。(1)便溺器具便溺器具设置在卫生间和公共厕所,用来收集粪便污水。便溺器具包括便器和冲洗设备。便器有大便器和小便器,前者分为坐式大便器、蹲式大便器和大便槽,后者分为立式小便器、挂式小便器和小便槽。便溺器具的冲洗设备有冲洗阀和冲洗水箱两类,其中冲洗水箱又分为高冲洗水箱和低冲洗水箱。(2)盥洗、淋浴器具盥洗、淋浴器具设置在盥洗室、浴室、卫生间和理发室内,包括盥洗槽、洗脸盆、淋浴器、浴盆和净身器等。(3)洗涤器具洗涤器具包括设在厨房或食堂的洗涤、设在化验室或实验室的化验盆、设在公共的污水池和用于排出地面水的地漏。为了不让排水管道内的臭气和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在卫生器具与排水管之间需要设隔臭装置,最常见的装置是存水弯。存水弯内的存水称为水封,其作用是隔断臭气和有害气体。规定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坐式大便器与排水管之间不需设置存水弯。2排水管道排水横支管、排水立管、排出管。器具排水管连接卫生器具和排水横支管之间的短管,除座式大便器等自带水封装置的卫生器具外,均应设水封装置。3通气管通气管是指没有污(废)水通过的管段。通气管有三个作用向排水管系补给空气,使水流畅通,更重要的是减小排水管道内气压变化幅度,防止卫生器具水封破坏;使建筑物内部排水管道中散发的臭气和有害气体能排到大气中去;管道内经常有新鲜空气流通,可减轻管道内废气锈蚀管道的危害。其作用是把管道内产生的有害气体排至大气中去,以免影响室内的环境卫生,减轻废水、废气对管道的腐蚀;在排水时向管内补给空气,减轻立管内气压变化的幅度,防止卫生器具的水封受到破坏,保证水流畅通。4清通设备一般有检查口(2M)、清扫口、带有清通口的90弯头、三通和存水弯以及检查井(3M)等作疏通排水管道之用。5抽升设备对于污废水难以自流排至室外时,须设水泵、空气扬水器和水射器等抽升设备。民用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建筑、高层建筑的地下技术层等地下建筑物内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时,必须设置污水抽升设备,常采用潜水排污泵。6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当建筑内部污水不允许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或水体时,而设置的局部污水处理设施。7室外排水管道自排出管接出的第一检查井后至市政排水管道或工业企业排水主干管间的排水管段即为室外排水管道,其任务是将建筑物内的污(废)水排送到市政或工厂的排水管道中去。32排水管道附件1存水弯(水封管)存水弯是设置在卫生器具排水支管上及生产污(废)水受水器泄水口下方的排水附件。其构造有S型和P型两种。在弯曲段内存有50100MM高度的水柱,称作水封,其作用是阻隔排水管道内的气体通过卫生器具进入建筑内而污染环境。存水弯的最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生器具的构造已有存水弯时,在排水口以下可不设存水弯。2检查口与清扫口检查口是一个带盖板的开口短管,安装高度从地面至检查口中心为10M。清扫口一般设在排水横管上,清扫口顶与地面相平。横管始端的清扫口与管道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015M。埋地管道上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检查井直径不得小于07M。3通气帽在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以防止杂物进入管内。甲型通气帽采用20号铁丝编绕成螺旋形网罩,可用于气候较暖和的地区;乙型通气帽采用镀锌铁皮制成,适用于冬季室外温度低于12的地区,它可避免因潮C气结冰霜封闭网罩而堵塞通气口的现象发生。4隔油具通常用于厨房等场所。对排入下水道前的含油脂污水进行初步处理。隔油具装在水池的底板下面,亦可设在几个小水池的排水横管上。排水铸铁管件排水铸铁管件有45、90弯头,45、90TY形三通、斜三通、正三通、TY形异径三通、T形异径三通、检查口、S形存水弯、P形存水弯、地漏和扫除口等。33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条件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要满足三个水力要素管道充满度、流速和坡度。1管线最短、水力条件好排水立管应设在最脏、杂质最多及排水量大的排水点,以便尽快地接纳横支管的污水而减少管道堵塞机会。排水管应以最短距离通向室外。排水管应尽量直线布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采用两处45弯头或乙字弯。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支管宜采用90斜三通连接。横管与横管及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45三(四)通或90斜三(四)通。也可采用直角顺水三通或直角顺水四通等配件。排水立管与排水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排出管宜以最短距离通至室外,以免埋设在内部的排水管道太长,产生堵塞、清通维护不便等问题;排水管道过长则坡降大,必须加深室外管道的埋深。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其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有跌落差并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限制。最低排水横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当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无专用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规定。当建筑物超过10层时,底层生活污水应设单独管道排至室外。2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尽量避免排水管与其他管道或设备交叉。当排出管与给水引入管布置在同一处进出建筑物时,为便于维修和避免或减轻因排水管渗漏造成土壤潮湿腐蚀和污染给水管道的现象,给水引入管与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管道一般应在地下埋设或敷设在地面上、楼板下明装,如建筑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管槽、管道井、管沟或吊顶内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维修。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设备振动影响或重物压坏处,因此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过伸缩缝、沉降缝,若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因建筑内部物的沉降或伸缩受到破坏。排水立管中心与墙面距离立管直径()5075100125150200管轴与墙面距()507080901101303生产及使用安全排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或建筑物的使用。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与设备上面。架空管道不得布置在居室、食堂、厨房主副食操作间的上方;也不能布置在食品储藏间、大厅、图书馆和对卫生有特殊要求的厂房。架空管道不得吊设在食品仓库、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室及配电间内。生活污水立管应尽量避免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及安装要求较高的房间,并应避免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管道不得穿过烟道、风道。当建筑物有防结露要求时,应在管道外壁有可能结露的地方,采取防露措施。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4保护管道不受损坏排水埋地管道,不得布置在可能承受重物施压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应与有关专业协商处理。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烟道和风道,并不得穿过伸缩缝。当受条件限制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排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孔洞。并且管顶上部净空尺寸不得小于建筑物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排水立管穿越楼板时,应设套管,对于现浇楼板应预留孔洞或镶入套管,其孔洞尺寸要求比管径大50100MM。在厂房内排水管道最小埋深应符合规定,在铁轨下应采用钢管或给水铸铁管,并且最小埋深不得小于10M铸铁排水管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柔性接口。高耸建筑物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内。排水立管高度在50M以上或在抗震设防的9度地区。其他建筑在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柔性接口。排水埋地管道应进行防腐处理。排水立管应采用管卡固定,管卡间距不得超过30M,管卡宜设在立管接头处;悬空管道采支、吊架固定,间距不大于10M。5防止水质污染下列设备和容器不得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生活饮用水贮水箱(池)的泄水管和溢流管。厨房内食品设备及洗涤设备的排水。医疗灭菌消毒设备的排水。蒸发式冷却器、空气冷却塔等空调设备的排水。贮存食品或饮料的冷藏间、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和冷风机溶霜水盘的排水。间接排水是指卫生器具或用水设备排出管(口)与排不管道直接相连,中间应有空气间隔断,使排水管出口直接与大气相通,以防水质受到污染。间接排水口最小空气间隙表间接排水管管径(MM)排水口最小空气间隙(MM)2550325010050150注饮料用贮水箱的间接排水口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150MM。设备间的排水宜排入邻近的洗涤盆,如不可能时,可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漏斗或容器。间接排水的漏斗或容器不得产生溅水、溢流,并应布置在容易检查、清洁的位置。排水管与其他管道共同埋设时,最小水平净距为1030M,垂直净距为01502M左右。如果排水管平行设在给水管之上,并高出净距15M以上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50M。交叉埋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4M,并且给水管应设有保护套管。34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的设置要求1排水立管上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宜大于10M,当采用机械清通时不宜大于15M,但在建筑物的底层和顶层必须设置。2立管上检查口的中心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0M,与墙面成15夹角。检查口中心应高出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3立管上如果装有乙字管,则应在乙字管上装设检查口。4在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的一定距离处,应设清扫口,其最大间距符合规定。5当排水横管连接卫生器具数量较多时,在横管起端应设置清扫口。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的排水横管。连接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排水横管。6在水流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清扫口。7管径小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的尺寸应与管道同径;管径等于或大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的清扫口,其尺寸应采用100MM。8污水立管上的检查口或排出管上的清扫口至室外排水检查井中心的最大长度,按规定确定。9清扫口不能高出地面,必须与地面相平。污水横管起端的清扫口与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015M。10不散发有害气体和大量蒸汽的工业废水排水管道在下列情况下,可在室内设检查井。在管道转弯或连接支管处。在管道管径及坡度改变处。在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生产废水不宜大于30M;生产污水不宜大于20M)。35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除符合前面所述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建筑排水UPVC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T2988的规定。1管道不宜布置在热源附件,当不能避免并导致管道表面温度大于6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立管与家用灶具边缘净距不得小于04M。2横干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分隔墙和防火墙;当不可避免时,应在管道穿越墙体处的两侧,采取防火灾贯穿的措施。3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采取防渗漏措施。4高层建筑中室内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立管宜暗设在管道井或管窿内。立管明设且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时,在立管穿越楼板层处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如设阻火圈、防火套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的明敷排水横支管,当接入管道井、管窿内的立管时,在穿越管道井、管窿壁处应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5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应符合规定。6当排水立管在中间层竖向拐弯时,排水支管与横管连接点至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排水竖支管与立管拐弯处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6M。7伸顶通气管应高出屋面(含隔热层)03M,且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经常有人活动的屋面,通气管伸出屋面不得小于20M。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立管管径,并且最小管径不宜小于110M。8排水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当无条件设置伸顶通气管时,宜设置补气阀。9管道受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伸缩量LLT。为线胀系数,采用(68)105,M/(M)10、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汇合管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下接入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下。立管穿越楼板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上接入时,伸缩节应设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上。立管穿越楼层处如不固定支承时,伸缩节可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上或之下均可。立管上无排水支管接入时,可按伸缩节设计间距,置于楼层任何部位均可。横管上设置伸缩节应设于水流汇合管件上游端。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时,伸缩节不得固定;伸缩节固定支承时,立管穿越楼层处不得固定。伸缩节插口应顺水流方向。埋地或埋设于墙体、砼柱体内的管道不应设伸缩节。11、清扫口或检查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立管在底层或楼层转弯处应设置检查口,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立管应在最高层距层内顶棚05M处设置检查口。立管宜每六层设一个检查口。在水流转角小于135的横干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公共建筑内,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大便器的污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12、当排水管道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室外架空布置时,立管底部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13、排水立管每层设检修门,检修门宜开向走廊。14、进入管道井检修时,管道之间要留有不小于05米的通道。15、排水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既UPVC管。16、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7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通气管顶端应装设风帽或网罩。17、排水立管在垂直方向转弯处设45度弯头连接。18、立管沿墙敷设时,其轴线与墙距离L不得小于下列规定DN50MM,L100MM,DN75MM,L150MM。19、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3M,并与给水管引入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4、消防系统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消防给水系统,用于扑灭建筑物中一般物质的火灾,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按功能和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41室外消防给水水源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是指多幢建筑所组成的小区及建筑群的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可由市政给水管网(城镇、居住区、企业单位的室外消防给水,一般均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即消防时市政管网中最不利点的供水压力为大于或等于01MPA。)、天然水源(枯水期最低水位及寒冷地区冰冻)或消防水池供给,为了确保供水安全可靠,高层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水源不宜少于两个。42室外消防水压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要求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火场上不再使用消防车或水泵加压,在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时,在任何建筑物最高处,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室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要求管道内平时水压不高,当接到火警时,开启高压消防水泵,使管道内的压力迅速达到高压给水管道系统的要求。在室外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中,管道内平时水压较低,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的压力不小于01MPA即可,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车或移动式消防泵进行加压,提供水枪所需要的压力。目前,我国市政给水管实行低压消防制。通常多采用几幢建筑合用一座消防泵房或每幢建筑物设独立的消防泵房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43消防系统的选择本工程为建筑高度低于100的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同一时间按一个着火点进行消防设防。系统由蓄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联合供水,管网竖向呈环状,底层和顶层的消防横管也呈环状,室内每层均设消火栓。保证每一部位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水枪充实水柱为10M,消火栓箱内设65MM消火栓一个19MM水枪一只,65MM、L25M麻质衬胶水龙带一条,消防按钮一个,指示灯一只,25自救卷盘一个。由于低层消火栓承受的静压过大,故七层及七层以下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7452条规定,消防给水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其条文明确提出只有采用串联给水方式时,上区用水由下区水箱抽水供给,可仅在下区设水泵接合器,供全楼使用。消防给水系统选择按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划分,本建筑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本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源、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水设施、室内消火栓组件构成。消防水源本建筑的消防水源采用设置消防水池的方式,设在一层,在消防最高水位处留出气孔;屋顶设置消防水箱,采用气压给水方式,详细情况见施工图。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引入管自消防水池引水至1、2层商场和3层及以上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共四条。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并布置成环状,保证供水干管和每个竖管都能做到双向供水。管网上设置阀门,将管网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管段。供水设施供水设施分为临时供水设施和主要供水设施。本建筑临时供水设施采用高位消防水箱,由于本建筑的防火等级为二级,则高位水箱的容积不小于22M3,用以贮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主要的供水设施为消防水泵,消防水泵设在地下一层,两用一备,用以保证火灾发生时消防水泵能够不间断供水。水泵采用自灌式吸水,吸水管上设置闸阀,出水管上设止回阀及启闭阀门,出水管与消防环状管网连接。室内消火栓组件室内消火栓组件包括有消火栓水枪、消火栓水带、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箱、水泵接合器、减压装置。消火栓水枪产生灭火所需的充实水柱,为直流式,铝制。充实水柱的长度为10M,喷嘴口径为19MM。消火栓水带为65MM的,长度为25M,材质为衬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各层均设消火栓,为内扣式接口的球形阀龙头。消火栓栓口离地高度为11M,栓口出水方向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屋顶设置试验消火栓,以供本单位和消防部门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供水能力时使用。水泵接合器为地上式,在连接水泵接合器的管段上设止回阀、安全阀、闸阀和泄水阀。为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在管网内超压部分应进行减压,本建筑使用减压稳压消火栓。消火栓布置在明显、经常有人出入,而且使用方便的地方,其间距不大于25M。为了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给水的能力,在屋顶设有试验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箱内设远距离启动消防泵的按钮,以便在使用消火栓灭火的同时启动消防水泵。屋顶水箱贮有18M3的消防用水量,置在屋顶的基础上。本建筑消防设计由于建筑面积较小、户型单一、人员聚集程度较低,故未设置喷淋系统,喷淋系统的设计详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4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要求441、消火栓的布置及要求高层建筑(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和裙房的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应设在过道、楼板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严禁伪装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间距不应超过30M,裙房不应超过50M。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充实水柱应不小于10M;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充实水柱应不小于13M。消火栓采用同一规格型号,消火栓栓口直径应为65,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当消火栓栓口的静压力大于08MPA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消火栓处应设减压装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有检查用消火栓,采暖地区可设在顶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检查用消火栓的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10M,水带长采用25M。高级宾馆、重要办公楼、一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馆、综合楼及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其他高层建筑应增设消防卷盘,以便于一般工作人员扑灭初期火灾。44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及要求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以保证供水干管和每个消防竖管道都能双向供水。室内管道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宜从建筑物的不同侧引入,当一条引入管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仍能保证消防水量和水压的要求。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达到防护区的任何部位,每根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流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18层及其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在布置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开设置,如分开设置有困难时,可合用消防泵,但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报警阀前必须分开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一根,当竖管超过4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两根。管道上的阀门一般在节点处按N1的原则设置,N为每个节点所连接的管段数。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同时应处于常开状态。443、水泵结合器的要求水泵结合器的数量按室内消防流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结合器的流量按1015L/S计。水泵结合器不应少于2个。当室内消防采用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结合器。水泵结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M。水泵结合器在温暖地区宜采用地上式,寒冷地区采用地下式,应有明显的标志。墙壁式安装在建筑物的墙角或外墙处,不占地面位置,且使用方便。安装见图集消防水泵结合器安装86S164。444、消防水箱设置要求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可不设水箱。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其消防贮水量为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3;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3。高位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100M,要求高层建筑最不得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低于007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否则,应设增压设施。并联分区消防给水系统的分区消防水箱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相同。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用水箱时,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除串联消防给水系统外,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高位水箱。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给水系统,其增压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增压水泵的出水量,对消火栓给水系统应不大于5L/S;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不大于1L/S。气压水罐的调节水量宜为450L。45消防泵的选择要求1、室内消防水泵应按消防时所需的水枪实际出流量进行设计,其扬程应满足消火栓给水系统所需的总压力的需要。室外消防水泵按室内、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设计。2、水泵选择时,宜选择QH性能曲线较平缓的泵型,以免水泵发生喘振。3、消防给水系统设置一台备用水泵,其工作能力不小于消防工作泵中最大一台工作泵的工作能力。4、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能通过全部流量。消防水泵房应不小于两条供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5、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其吸水管上应设阀门。供水管上应设试验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和DN65的放水阀门,以方便水泵的检查与试验。6、当市政给水环形干管允许直接吸水时,消防水泵应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如采用直接吸水时,水泵扬程计算应考虑室外给水管网的最低压力,并以室外管网的最高水压校核水泵的工作情况。7、消防水泵房与消防控制中心之间,应设直接通讯的设备。5、雨水系统5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和混合排水系统。52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本建筑所属区域为北方寒冷地区,故选择内排水系统比较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屋顶上屋面雨水,由敷设在柱内的立管引到地下室再排到建筑物外,本建筑的回水面积较小,直接采用单斗雨水系统,排水安全性较高。由于降水不可人为控制,雨水系统设计不安全对建筑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的损害非常大,因此高层建筑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的取值应慎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95条规定,重要公共建筑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不宜小于10年,499条规定,重要的公共建筑的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本建筑取其重现期为10年。除了设计重现期的取值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由于建筑高度较高,目前常用的65型、87型雨水斗设计流态为重力流但需要考虑由于建筑高度引起的静压力,建议雨水管材在普通钢管压力范围内选用普通钢管,承压比较高的部分采用无缝钢管。本建筑采用87型雨水斗,雨水管材采用新型钢塑管材,这种管材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施工难度降低。第三部分设计计算1、给水计算11计算原理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二册,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进行计算12给水设计计算121、给水用水室额及时变化系数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表319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130300(L/人D),本设计取250(L/人D);小时变化系数KH取2823,本设计取25;122、最高日生活用水DMMQQD/0421/25683123、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HKTHDH/37542124、设计秒流量GGNUQ20住宅楼分为二区(低、高),低区为13层,高区为418层;低区采用市政压力供水,高区采用一层水泵间加压泵供水。125、贮水池容积SFBJBVTQV式中V贮水池有效容积(M3);QB水泵进水量(M3/H;QJ水泵出水量(M3/H;TB水泵最长连续运行时间(H);TT水泵运行的间隔时间(H);VF消防贮备水量(M3);VS生产事故备用水量(M3);由于资料不足故的调节水量按建筑给水排水规范取不小于建筑最BJBTQ高日用水量的1520,本设计取20,仅考虑调节水量作用,则34820取V12M3,长宽高分别为2M、2M、3M。126、室内所需压力(1)计算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103620TNMKQUGHL式中U0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QL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本设计取(人D);/250LQM每户用水人数;本设计取M35;KH小时变化系数;本设计取KH28;NG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T用水时数(H);本设计取T24H;02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2)计算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110490GCNU式中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C对应于不同U0的系数;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3)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GGNQ20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表3114得坐便器N05,洗脸盆N075,淋浴器N075,洗衣机N10,双格洗菜盆N10。根据公式161先求出平均出流概率U0,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表231找出对应的C值带入代入公式162求出同时出流概率U,再代入公式163就可求得该段的设计秒流量QG重复上述步骤求出所有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流速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低、中、高区水力计算表分别见表一、表二、表三,计算草图见附图1)(4)水表的选择总水表采用LXS50C,旋翼湿式水表,直径40MM,过载流量是20M3/H,常用流量是10M3/HQ6192M3/H,分户水表采用LXS20C湿式水表,直径20MM,过载流量25M3/HQ1521M3/H。水表水头损失HD和HD均小于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表245中的允许值。水表的总水头损失为KPAHHD73183KPAQQKHGBD1459021MAX2AKQHBGD5891026AHD7383住宅建筑用水不均匀,因此水表口径可按设计秒流量不大于水表过载流量确定,故分户水表选择口径20MM,总水表选口径40MM的水表即可。(5)给水立管原理图各楼层计算结果如下楼层本层当量总当量NG同时出流概率U流量L/S立管管径流速M/S水力坡降MH2O/M沿程损失MH2O33楼30024000083911001180024006934楼30021000093611001090021006035楼30018000093301000990017005036楼30015000102961000890014004137楼30012000112601001390045013138楼3009000122211001180033009739楼3006000151755014800670194310楼300300020120501010033009623楼30024000083911001180024006924楼30021000093611001090021006025楼30018000093301000990017005026楼30015000102961000890014004127楼30012000112601001390045013128楼3009000122211001180033009729楼3006000151755014800670194210楼300300020120501010033009613楼30024000083911001180024006914楼30021000093611001090021006015楼30018000093301000990017005016楼30015000102961000890014004117楼30012000112601001390045013118楼3009000122211001180033009719楼3006000151755014800670194110楼3003000201205010100330096HY2007KPA,计算局部水头损失HYJ30HY0320070602KPA(6)一层给水系统原理图一层给水系统水力计算表管段名称管道流量L/S管长M累计当量标注管径水力坡降MH2O/M流速M/S沿程损失MH2O管材12015011075200064081001PPR23015090075200064081006PPR34030343150250074101026PPR45030069150250074101005PPR56030139225250074101010PPR67040027275320038083001PPR780401013275320038083039PPR89040273275320038083010PPR910084546775400050111028PPR10111072681275500027091007PPR123015011075200064081001PPR13500000507500000000000PPR1415010005050200030054000PPR156010118050200030054004PPR161700000500000000000000PPR171800016200000000000000PPR1819010100050200030054003PPR1920020100100250035068004PPR2021030100150250074101007PPR2122040100200320038083004PPR2223047027250320053098001PPR2324047021250320053098001PPR2425047021250320053098001PPR2526047225250320053098012PPR269067344500400034089012PPR2728010099050200030054003PPR2829010028050200030054001PPR2930010100050200030054003PPR3031020100100250035068004PPR3132030100150250074101007PPR3233040047200320038083002PPR3334040258200320038083010PPR3435047070250320053098004PPR3536052038300320062108002PPR36100673445004000340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