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材料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_第1页
课程设计材料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_第2页
课程设计材料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_第3页
课程设计材料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_第4页
课程设计材料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211设计题目212设计目的213设计任务214基本设计资料3141地理位置3142废水水质指标3143气象资料3144水文及地质条件3145地形地势315设计成果316参考资料4第二章设计说明书421污水厂的设计规模422处理程度的计算423工艺方案的选择524处理效率计算625当前城市污水典型工艺方法概述6第三章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931泵前中格栅932污水提升泵房1233泵后细格栅1334沉砂池1535传统SBR工艺183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23第四章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2341剩余污泥泵房2342污泥浓缩池2443浓缩污泥贮池26第五章污水处理高程计算26第六章成本预算27参考文献28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15000M3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12设计目的本设计是在学生经过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后,在初步掌握污水和废水处理理论,处理工艺、处理方法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是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城市污水的来源、特点。2掌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学习利用各种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4熟悉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方法;5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方法和原则;6加强工程制图能力。13设计任务1确定城市污水处理程度,选择污水处理流程。2选择城市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3进行城市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确定主要尺寸。4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5整理计算书,编制说明书。14基本设计资料141地理位置某新镇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位于东经11431331151542,北纬295116301945,东临长江,全镇东西宽70KM、南北长53KM,镇域总土地面积000多KM2。142废水水质指标污染因子CODBOD5SSTNNH3NTPPH浓度MG/L2402001703025369设计要求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143气象资料新镇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属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夏盛行东南风,秋冬季节多偏北风。144水文及地质条件污水厂出水排入新镇湖内湖,位于新镇西南方向。地震烈度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145地形地势该地地形平坦,厂址周围方圆2公里内无公共建筑群和生活居住区。该地点位于新镇城区的正南方,距新镇城区大约800KM1000KM左右。15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设计污水处理工艺,各构筑物布置必须合理,注意厂区布置考虑近远期结合,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运行维护管理方便,运转灵活,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2设计计算书3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图16参考资料设计规范、标准图集、设计手册等资料。第二章设计说明书21污水厂的设计规模污水厂的处理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污水厂的日处理量为近期15000M3D,污水厂占地约30000M2。22处理程度的计算1、COD的去除率75102462、SS的去除率882473、总氮的去除率333310324、磷酸盐的去除率磷的去除率为666723工艺方案的选择设计要求中所在城镇生活污水水质状况一般,本设计采用SBR工艺二级生物处理,曝气池采用微孔曝气器。污水及污泥的处理工艺如图所示。污水格栅提升泵沉砂池SBR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污泥浓缩池贮泥池SBR工艺流程选取原则()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何厂矿企业的工业污水,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地方。()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地方,如风景游览区、湖泊和港湾等,但不要去除有机物,还要求出水中除磷脱氮,防止河湖富营养化。()水资源紧缺的地方,SBR系统可在生物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不要增加设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用地紧张的地方。()对已建连续流污水处理厂的改造等。()非常适合处理小水量,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与分散点污染的治理。传统的SBR工艺的优缺点传统的SBR工艺是完全间隙式运行,即周期进水、周期排水及周期曝气。传统SBR工艺脱N除P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A为进水搅拌,在该阶段聚磷菌进行厌氧放磷;阶段B为曝气阶段,在该阶段除完成BOD5分解外,还进行着硝化和聚磷菌的好氧吸磷;阶段C为停止曝气、混合搅拌阶段,在该阶段内进行反硝化脱氮;阶段D为沉淀排泥阶段,在该阶段内既进行泥水分离,又排放剩余污泥;阶段E为排水阶段。在阶段E后,有的根据水质要求还设有闲置阶段。以下是SBR的优缺点优点(1)其脱氮除磷的厌氧、缺氧和好氧不是由空间划分,而是用时间控制的;(2)不需要回流污泥和回流混液,不设专门的二沉池,构筑物少;(3)占地面积少。缺点(1)容积及设备利用率较低(一般低于50);(2)操作、管理、维护较复杂;(3)自动化程度高,对工人素质要求较高;(4)国内工程实例少;(5)脱氮、除磷功能一般。24处理效率计算指标CODBODSSTNNH3NTP原水水质24020017030253要求标准水质6020202081通过各个构筑物对污水水质的去除率的计算,如上表所示,可以看出最终出水水质是完全符合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25当前城市污水典型工艺方法概述1、传统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法是在人工条件下,对污水中的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和培养,形成悬浮状态活性污泥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供氧装置以及回流设备等组成。由初沉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沉池底部流出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并在曝气池充分曝气产生两个效果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保持曝气池好氧条件,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二次沉淀的作用有两个将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水分离;浓缩活性污泥,使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二沉池的污泥也可以部分回流至初沉池,以提高初沉效果。2、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A/O工艺)通常称为A/O工艺的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厌氧/好氧工艺,另一类是缺氧/好氧工艺。缺氧好氧工艺(简称A/O工艺)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联而成。由于将反硝化反应器繁殖在系统之前,故又称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污水进入反硝化缺氧池后,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NOXN)还原成N2,达到脱氮的目的,然后再在后续的好氧池中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化反应。O段后设沉淀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A段,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时还将O段内混合液回流至A段,以保证A段有足够的硝酸盐。A2/O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是在缺氧好氧ANO法脱氮工艺和单厌氧好氧A/O法除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能够同步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A2/O工艺采用三段式反应器,它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及生物除磷工艺的结合。在厌氧段,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内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N和NO2N通过反硝化作用转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并使BOD继续下降;而在好氧段主要是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在充足供氧条件下,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NO3N,而在厌氧池中充分释磷的聚磷菌则可以在好氧池中过量吸收磷,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以达到除磷的目的。A2/O工艺脱氮的作用,是通过增设混合液内回流,将好氧段硝化作用后产生的硝酸盐回流至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达到的。A2/O工艺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能够实现脱氮除磷效果,其在系统上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且反应流程上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利于丝状菌生长,污泥膨胀较少发生,生物除磷过程运行中无需投药,运行费用低,且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较高的肥效,是实现污水回用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3、传统SBR工艺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典型的SBR工艺,其操作过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5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开始下一次进水,构成是一个周期。整个周期的所有过程发生在同一反应池内,池内设有进、出水以及曝气或搅拌装置。整个处理系统通过周期式的反复运行,一般需要至少2个SBR池,可使系统连续运行。在SBR的运行过程中,其各个过程是可进行灵活控制的,可以通过曝气方式和反应时间的控制,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的交替运行,实现氮、磷去除。4、CAST工艺CAST工艺的工艺流程见图8。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经过格栅截留,除去上述污物,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管道、阀门和水泵机组堵塞。污水经集水池用潜污泵打至沉砂池,在沉砂池中可除去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如砂等,使无机颗粒与有机污物分离,定期将砂排入晒砂,干化后清除。污水经沉砂池后由配水管自流进入CAST池进行生物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或部分回用。污泥则进入污泥浓缩罐,再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外运。5、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是由填料、水生动植物共同组成的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根据优势大型植物的生长形式,CW分为大型自由漂浮、大型沉水和大型挺水植物系统,前两者一般用于河流和湖泊的生态修复,而对于污水处理一般选用的是大型挺水植物系统。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污水在系统中的流动方式不同,以大型挺水植物为主要植物物种的CW系统一般可分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和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后者又包括水平流和垂直流两种类型。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第三章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31泵前中格栅格栅的截污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采用中格栅,提升泵选用螺旋泵,格栅栅条间隙为25MM。1设计参数设计平均日流量Q15000/24360001736M3/S总变化系数KZ27/QD01127MAXKZQ0173615470269M3/SQMIN017360500868M3/S2设计计算栅条间隙B250MM栅前水深H10473过栅流速V06M/S,我国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安装倾角A75,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机械清除国内一般采用6070栅条间隙数NNQMAXSINA1/2BHV0269SIN75。1/2(0025047306)38(取大)栅条宽度S001M,即设计用直径为10MM圆钢为栅条栅槽有效宽度BBSN1BN001381002538132M栅前高度计算过栅水头损失H2H2KS/B4/3V2/2GSINA3242001/00254/30606SIN75。/1960038M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242设超高水深H303M则HH1H2H304730038030811M对于栅条间隙B25MM的格栅,对于城市生活污水,每单位体积污水拦截污物为W1005M3/(103M3污水)每日栅渣量为WQMAXW186400/KZ10000775M3/D02M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选择型号GH型中格栅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2QMAX1VB,则栅前水深VB94602QMAX21M473096H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BL520TAN43TA11(其中1为进水渠展开角)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L621格栅总长度LL1L20510H/TAN05102605100773/TAN75248MHH1H30773M,栅前渠道深计算草图如下图1中格栅计算草图栅条工作平台进水132污水提升泵房采用SBR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提升后入曝气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SBR池、接触消毒池。设计流量QMAX9684M3/H。采用3台螺旋泵两备一用。设计流量QMAX9684M3/H,单台提升流量为350M3/H。1、集水间计算选择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的方形泵站,每日水泵的流量为Q269/1269L/S集水间的容积,采用相当于1台泵5MIN的容量。W0269560807M3有效水深采用H20M,则集水池面积为F35402782、水泵总扬程估算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间的高差247(162100750120)972M出水管线的水头损失。每一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其流量为Q269L/S,选用是管径为450MM的铸铁管,查表得V163M/S,1000I808M;设管总长为15M,局部损失占沿程的30,则总损失为15(103)8081000016M泵站内的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15M,考虑自由水头为10M。水头总扬程为H97201615101238M,取125M3、校核总扬程泵站平面布置后,对水泵总扬程进行校核计算。(1)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每根吸水管路的流量Q269L/S,每根吸水管的管径为450MM,流速V163M/S。沿程损失1658081000001M直管部分的长度165M,进口(05)DG450闸阀一个(06),DG450250偏心管一个(02)局部损失(0506)02044MG2631G2305吸水管路的总损失为001044045M(2)出水管路的水头损失总管路的长度为15M,渐扩管一个(03),闸阀一个(06),90弯头4个(01)。沿程损失1508081000012M局部损失(03064101)02096MG2631G2305出水管路的总损失为012096108M3水泵的所需总扬程为24571620451081140M(取12M)采用200WQ3502545污水泵,单台提升流量350M3/H。采用污水泵3台,一用两备。该泵扬程25M,转速2900R/MIN,功率45KW。0图2污水提升泵房计算草图吸水池最底水位中格栅进水总管33泵后细格栅细格栅设2组,1备用,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1设计参数栅条间隙B100MM栅前水深H1041过栅流速V108M/S,我国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安装倾角A60,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机械清除国内一般采用6070栅条间隙数NNQMAXSINA1/2BHV0269SIN60。1/2(001004108)77(取大)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N39条栅条宽度S001M,即设计用直径为10MM圆钢为栅条栅槽有效宽度BB2SN1BN001391001039077M所以总槽宽B为077202174M(考虑中间隔墙厚02M)栅前高度计算过栅水头损失H2H2KS/B4/3V2/2GSINA3242001/00104/30808SIN60。/1960205M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242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H3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1H304103071M栅后槽总高度HH1H2H30410205030915M对于栅条间隙B10MM的格栅,对于城市生活污水,每单位体积污水拦截污物为W1005M3/(103M3污水)格栅间隙数为3050MM时,W100301M3/(103M3污水),取005M3/(103M3污水)每日栅渣量为WQMAXW186400/KZ10000775M3/D02M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2QAX1VB,则栅前水深MVB820692QMAX1M408H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BL260TAN274T11(其中1为进水渠展开角)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L312格栅总长度LL1L20510H1/TAN1260630510071/TAN6038MH1H1H3071M,栅前渠道深计算草图如下进水工作平台栅条图3细格栅计算草图34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工程设计原则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设置沉砂池,工业污水是否要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城市污水厂沉砂池的只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并按并联原则考虑。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A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B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C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沉砂池去除的沙粒比重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污水沉砂量可按每立方米污水沉砂003L计算,其含水率约60,容量约1500KG/M3。除砂宜采用机械方法,并设置贮砂池或晒砂厂。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沙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55。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使排砂管畅通和易于养护管理。沉砂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并可根据除砂设备要求,考虑池底的形状。沉砂池设计参数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30S,一般采用30S60S。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进水部位应采取消能和整流措施,应设置进水闸门控制流量,出水应采取堰跌落出水,保持池内水位不变化。目前,应用较多的沉砂池池型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竖流式沉砂池,几种沉砂池各有特点,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定。本设计选用平流式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形式,具有构造简单、处理效果较好、易于排出沉砂的优点,污水从池一端流入,呈水平方向流动,从池另一端流出。平流式沉砂池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和排泥装置组成。其上部是水流部分,水在其中以水平方向流动,下部是聚集沉砂的部分,通常其底部设置12个贮砂斗,下接带间阀的排砂管,用以排出沉砂。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269L/S设计流速V03M/S水力停留时间T40S2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LVT034012M(2)水流断面积AQ/V0269/030897M2(3)池总宽度设计N2格,每格宽取B10M06M,池总宽B2B2M(4)有效水深H2A/B0897/20448M(介于0251M之间)(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366MAX901547823091084MKTXQVZ(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四个沉砂斗,每个沉砂斗的容积为03M3)其中X城市污水沉砂量3M3/105M3,K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1547(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设计斗底宽A10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斗高HD05M,05则沉砂斗上口宽MHD2150TN25T1沉砂斗容积322212805066MAVD(略大于03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ML8422则沉泥区高度为H3HD006L205006480788M池总高度H设超高H103M,HH1H2H303078804481536M(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L1MTGTB2430801(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3L1324M(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Q平均日Q/K269/15471739L/S则VMINQ平均日/A01739/08970194015M/S,符合要求(11)计算草图如下出出4出35传统SBR工艺(一)、设计计算、设计参数周期时间T6H反应器个数N15个周期数N24排水时间TD04H滗水高度H113MMLSS3000MG/L安全水深05M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KD006D沉池出水SS中VSS所占比例F075污泥龄C20D污泥产泥系数Y06有效水深H14M有机物氧化需氧系数A05污泥需氧系数B012微孔曝气头氧转移效率EA20夏季水温25C,清水氧饱和度CS2584MG/LCS20917MG/L085、095、进水时间TETE24/N1N224/5412HU46104X126461043000126191M/S式中U污泥界面沉降速度,M/S;X污泥浓度,MLSS;、排水时间TD06H、沉淀时间TSTSH1/U1305/191094H式中安全水深,M、曝气时间TATATTETSTD612094H06H326H、反应时间比EETA/T486/6054式中T周期时间,H;、出水溶解性BOD5SESESZ71KDFCE207100607520136MG/L、曝气池体积VVYQCS0SE/EXF1KDC061500030150136/054300007510063010825M式中Y产泥系数;QC泥龄;KA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F沉池出水SS中VSS所占比例;9、复核滗水高度H1H1HQ/(N2V)(415000)/(410825)139M复核结果与设定值基本相同,符合要求。10、复核污泥负荷NSNSQS0/EXV15000150/0543000108250128KGBOD5/KGMLSS11、剩余生物污泥XVKD(10)KD(20)104(T20)006104(1020)0041DKD与水温有关,规定水温为20C时KD(20)006D。XVYQ(S0SE)/1000EKDVFX/10000615000150136/10000540041108250753000/10006884KG/D12、剩余非生物污泥XSXSQ1FBFC0CE/10001500010707517020/100010688KG/D13、剩余污泥总量XXXVXS688410687517571KG/D14、复核出水BOD5LCHLCH24S0/24K2XFTAN224170/2400183000075326473915、复核出水MH3NM1005E009810152/132108337272019DKN1005E01181015028MG/LBN1000410410200027D16、硝化菌比增长速度NN1/CBN1/30000270036D17、出水氨氮NENEKNN/MN0280036/01900360065MG/L18、设计需氧量AOR其中,氧化有机物和污泥需氧量AOR1AOR1AQS0SEEBXVF0515000150136/10000540123000/10001082507526013KG/D硝化氨氮需氧量AOR2AOR246Q(N0NE)/1000012EVXF/C46150004015/1000012054108253000075/1000301483KG/D反硝化产生的氧量AOR3AOR3286QNJTNE/1000012EVNWF/C286150004520/10000120541108253000075/1000309221KG/DAORAOR1AOR2AOR3260131483922131622KG/D1318KG/H19、压力修正系数P/1013105091105/101310509设微孔曝气头安装在距池底03M处,淹没深度H37M绝对压力PBP981033710131059810337137105PA20、气泡离开水时含氧量OTOT21(1EA)/79211EA10021(102)/792110210017521、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饱和度CSBCSBCS25PB/2026105OT/4284137105/2026105175/4291MG/L22、夏季标准氧量SORSOR(AORCS20)/CSBC10242520(1318917)/08509509912102425202185KG/H其中空气用量AASOR/(03EA)2185/(0302)36417M/H1517M/MIN23、曝气池布置SBR反应池共设5座,每座曝气池长37M,宽15M,水深4M,超高05M,有效体积2220M,4座反应池总有效体积11100M。(二)、SBR设计计算图3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1、采用用氯消毒,消毒剂投量的确定对于城市生活污水,没有实测资料,可参照下列数值1一级处理后的污水2030MG/L;2不完全人工二级处理的污水1015MG/L;3完全人工二级处理后的污水510MG/L;2、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5000M3/D625M3/H水力停留时间T05H设计投氯量为68MG/L3、设计计算设置消毒池2座,则池体容积VVQT625053125M3消毒池池长L8M,每格池宽B5M,长宽比L/B2接触消毒池总宽BNB25010M接触消毒池有效水深设计为H14M4、加氯量计算加氯量WKG/H按下式计算W0001AQ000129684194KG/H式中A最大加氯量MG/L取A20MG/L;Q1需消毒的水量M3/H。型号选择加氯机AV20第四章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41剩余污泥泵房1设计说明二沉池产生剩余活性污泥及其他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将其提升至污泥处理系统设置剩余污泥泵房两座污水处理系统每日排出污泥为X17571KG/D,按含水率993计,污泥流量为QX/7251M3/D2设计选型污泥泵扬程幅流式浓缩池最高泥位为35M,剩余污泥集泥池最低泥位为20M,则污泥泵静扬程为HO55MH2O。污泥输送管道压力损失为40MH2O,自由水头为15MH2O,则污泥泵所需扬程H为HH04015110MH2O污泥泵选型污泥泵选用两台,两用两备。单泵流量QQW16M3/H选用1PN污泥泵,Q16M3/H,H12MH2O,N26KW。3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积LB(6050)M2。集泥井占地面积1/250MH50M。42污泥浓缩池1、工艺参数(1)进泥含水率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597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92996,当为混合污泥时,其含水率为98995。(2)污泥固体负荷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80120KG/M2D当为剩余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3060KG/M2D,当为混合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2580KG/M2D。(3)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但也不要超过24H,以防止污泥厌氧腐化。(4)有效水深一般宜为4M,最低不小于3M。(5)辐流式污泥浓缩池的集泥装置,当采用吸泥机时池底坡度可采用0003,当采用刮泥机时,不宜小于001,不设刮泥设备时,池底一般设有污泥斗,其污泥斗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小于55度。刮泥机的回转速度为0754R/H,同时,在刮泥机上可安设栅条,以便提高浓缩效果,在水面设除浮渣装置。2、计算公式设计参数浓缩池污泥固体通量M40设计污泥进泥含水率P1993浓缩时间T16H超高H203M浓缩后污泥含水率P297浓缩池总面积AAQC/M2517/4044M2A浓缩池面积;Q污泥量M3/DC污泥固体浓度G/L;M浓缩池污泥固体通量,/M2D,当为初次沉淀池污泥时污泥固体通量宜采用80120/M2D,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污泥固体通量宜采用3080/M2D,当为初次沉淀池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混合污泥时污泥固体通量应按两种污泥的比例效益计算;单池面积A1A/N44/222M2A1单池面积M2;N浓缩池个数,采用两个浓缩池(N2);浓缩池直径D4A1/1/2(422/314)1/253M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TQ/24A16251/244438MH1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M,一般宜为4M最低不小于3M;T设计浓缩时间H,不宜小于12H但也不要超过24H;浓缩池高度HH1H2H338030445H浓缩池高度M;H1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M;H2超高M;H3缓冲层高度M一般为0305M;浓缩后污泥体积VQ1P1/1P22511993/1971757M3/DV浓缩后污泥体积M3/D;P1进泥含水率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