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应急预案01号奉化市溪口徐溪采石场有限公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第二版编制胡忠南审核王立盛批准曹存红二一五年八月奉化市溪口徐溪采石场有限公司文件徐溪矿20157号发布奉化市溪口徐溪采石场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本矿山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的要求并结合我矿山实际,编制了本矿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第一版),本预案经专家评审通过并报奉化市安监局备案后正式实施。本事故应急预案是我矿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和行动准则,矿山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负责人曹存红奉化市溪口徐溪采石场有限公司2015年8月10日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应急预案体系315应急工作原则32危险性分析421矿山概况4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53组织机构及职责931应急组织体系932指挥机构及职责104预防与预警1041危险源监控1042预警行动1343信息报告与处置145应急响应1551响应分级1552基本响应1553响应程序1654应急结束176信息发布187后期处置188保障措施1981通信与信息保障1982应急队伍保障19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084经费保障2085应急能力评估209培训与演练2091培训2092演练2110奖惩21101奖励21102责任追究21103保险2211附则22111术语和定义22112应急预案备案22113维护和更新23114制定与解释23115应急预案实施23附件一、爆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43组织机构及职责244预防及预警245信息报告程序256应急处置257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26附件二、物体打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7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73组织机构及职责274预防及预警275信息报告程序286应急处置287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29附件三、车辆伤害专项应急预案30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0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03组织机构及职责304预防及预警305信息报告程序316应急处置317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32附件四、坍塌现场处置方案3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33应急处置334注意事项34附件五、重要物资装备名录表35附件六、规范化格式文本36附件七、有关部门、本矿救援机构人员的联系电话40附件八、关键疏散、救援路线标识图41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本矿山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同时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针对本矿山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等条款,以及矿山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规章的规定,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一、主要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2014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主席令65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主席令7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主席令6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主席令第6号);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10、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586号);11、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6号);12、浙江省实施办法(2004年修订);1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16号);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17号);15、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浙安监管应急2009135号);16、宁波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甬安监管应急20113号);1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8、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二、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7、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三、需衔接的上级事故应急预案1、奉化市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四、基础资料1、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2、地质报告3、安全预评价报告4、爆破设计5、矿山相关文件资料。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矿山开采区域内发生的坍塌、放炮、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自然灾害等各类一般及以上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由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共同构成。坍塌、爆炸、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事故类型的危险性分值介于“70108”之间,为“显著危险”,因此本采石场预案体系包含了爆炸、坍塌、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四种专项应急预案,此外,坍塌的危险性分值为90,危险性较高,本预案体系还包含了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具体见下图)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矿山突发事故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其次应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态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性质及程度,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受危害区域内的人员。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当地政府事故应急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矿山内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矿山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车辆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放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2危险性分析21矿山概况矿区位置及企业性质矿区位于奉化市城区280方向直距约133KM。行政区域隶属奉化市溪口镇徐溪村。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211534,北纬293929。矿区到36省道仅4KM,有矿山运输公路与班溪至溪口段公路相连接;由溪口经36省道可至奉化市、宁波市区,交通较方便。行政隶属奉化市溪口镇。企业性质为私营独资企业。生产规模矿区面积为00389KM2。由7个矿界拐点围成开采深度74M170M,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12万立方米/年,开采年限为4年。安全管理本矿现有员工20人,配备了二名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都持证上岗。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各岗位及工种都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健立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台账,并与有资质的专业爆破公司(宁波华一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开采方案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开采,潜孔机穿孔,多排中深孔分段延时爆破,挖掘机铲装,公路汽车运输的采矿方法。矿山现有设备表序号设备分类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备注潜孔钻机KQD1002台1穿孔设备空压机CVFY971台挖掘机PC240、EX200各1台挖掘机ZAX300、ZAX360各1台2装运设备装载机ZL50CLG855各1台3破碎筛分设备颚式破碎机PE6009001套变压器500KVA1台4供电设备变压器800KVA1台周边况情矿区东侧、南侧、北侧距矿界300M范围内,为原始山体地形地貌,没有需保护的外部建(构)筑物及生产生活设施等。矿区西侧矿山办公生活用房,距设计开采矿体最近处约243M。有一外制砖厂的变电房控制室,距设计开采矿体最近处约285M。综上所述,采石场周边300警戒范围内,除西侧变电房控制室外,没有需保护的外部建(构)筑物及生产生活设施,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矿山爆破作业环境不复杂。开采技术条件根据地质普查报告本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属于较稳定区域。开采方式开采方案共分五个台阶,台阶高度为18M、20M,自上而下分150M、130M、110M、92M、74M、5个台阶。110M为铲装运输平台。目前矿山按照开采设计要求,在进行基建。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坍塌事故、爆破事故、机械伤害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触电事故及自然灾害等为露天矿山常见事故。1、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1)坍塌事故露天矿山坍塌事故主要表现为边坡坍塌、滑坡等。可能引发本矿发生坍塌的主要原因有(1)地质因素对边坡的影响。本矿开采的矿体为凝灰岩,且矿体节理较发育,这些因素与开采坡面的结合可能发生边坡坍塌事故。(2)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影响。雨水的冲刷和地下水的渗透,减小了矿体层间的摩擦力,沿结构面发生岩体坍塌;(3)爆破振动等。在矿山频繁的爆破作业中,受爆破振动,边坡上浮、险石,松动岩体可能下滑,引起坍塌;(4)不合理开采。如台阶高度和台阶坡面角偏大,爆破抵抗线小等,可引起边坡上部岩体支撑力减少而坍塌;(5)其它人为违章因素。如矿堆高度超过铲装机最大铲挖高度的15倍时,未对上部矿堆进行处理,直接进行下部铲装,产生矿堆坍塌;在挖掘作业过程中掏底挖掘开采,出现坡底超挖和坡顶欠挖的情况等。(6)管理因素。如没有专职人员进行边坡检查,没有健全的边坡管理制度或制度不落实,对有潜在危险的地段没有及时发现或采取有效的排险、加固措施等。发生坍塌事故的场所有生产边坡、最终边坡、爆破后的矿堆等。2)放炮事故放炮事故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主要由爆破作业时产生的有害效应(爆破飞石、振动、冲击波等)引起的。可能引发本矿放炮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管理制度不健全,现场管理不严,无证人员进行放炮作业。(2)未严格按爆破设计组织爆破施工、操作,如爆破方向不符合设计要求;对施工中单孔装药量、填塞高度等质量控制的检查缺位;装药过程操作不当(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等);炮孔不按照设计规格布置等。(3)爆破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协议不落实,如爆破时未设爆破警戒及爆破危险区边界未设岗哨、爆破时爆破危险区内的人员未撤离至安全地点;爆破时爆破信号不明或未按规定施放爆破信号;未派出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4)其他违反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有关规定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等。受爆破影响的有一外制砖厂的变电房控制室、本矿的办公楼及破碎加工设备等。3)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指在相对高差大于2M的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本矿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人员或设备在台阶外缘作业时安全距离留设不够,意外坠落。人员、设备在不稳固的平台、爆堆上行走、作业;(2)作业场所狭小或者道路、作业平台宽度不足,不符合安全要求;(3)矿山道路、翻矿平台和装运平台边缘无安全防护设施或设施不完善;(4)其它方面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上不到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场所作业平台、矿运道路等。4)机械伤害事故造成机械伤害事故一般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设备故障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1)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防护装置失效等;(2)场地及运输道路缺陷;(3)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指挥人员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操作;(4)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或关停,导致事故发生;(5)挖机作业时,机械周边安全管理不规范,作业机械间的安全间距不足;(6)其它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等。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场所破碎加工设备和维修保养作业等。5)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或设备,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本矿山产生物体打击的主要原因有(1)不及时排除或处理危石、浮石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发生撬小落大、撬前落后等现象;(2)上下作业管理不规范,缺少专人指挥,未错开距离或同一立面发生上、下未错时的同时作业;(3)工作时精力不集中,对出现的险情不能及时做出反应;(4)安全帽等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不齐全;(5)违规进入高宕面宕底作业或逗留;(6)爆堆(矿堆)超高、搬运或传递物品操作不规范等。本矿山产生物体打击的场所翻渣作业、铲装作业、爆破作业等。6)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指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坠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造成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装运平台和运输道路缺陷,如装运平台宽度达不到车辆安全装运的要求,平台边缘、运输道路临边无安全防护车挡、基础不实等;(2)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车况差,病车搞运输等;(3)驾驶员或他人违章操作,如超载、超速、无证驾驶等;(4)其它管理缺陷,如无专人指挥,秩序混乱等。本矿发生车辆伤害事故的场所主要是矿运道路。7)触电事故本矿存在触电事故的原因是(1)作业时不按规定佩带绝缘防护用品或不使用专用工具等违章作业;(2)安全防护装置缺少,安全保护装置不符合要求或失灵;如用电设备没有接地保护装置或接地不良,用电设备、线路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部分,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等;(3)电气线路或设备检修时,没有专人监护或没有告示牌,因误合闸刀导致事故;(4)用电设备如无防雷措施,在雷雨天气可能造成雷击事故。本矿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场所配电房、电气线路或设备检修时。8)自然灾害事故本地区存在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暴雨导致的滑坡、泥石流以及水流冲刷地表引起的各类自然灾害。受其影响的场所有采场宕面、堆料场、矿山办公生活区域。2、风险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危险等级危险因素发生危险可能性(L)危险作业频率(E)事故后果(C)分数值(D)危险程度坍塌161590显著危险物体打击0861572显著危险放炮06630108显著危险车辆伤害0861572显著危险机械伤害131545可能危险高处坠落05315255稍有危险触电131545可能危险火灾05315255稍有危险自然灾害05315255稍有危险分析结果本矿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坍塌、放炮为显著危险;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火灾及自然灾害属于可能或稍有危险。3、事故危害特性1)发生坍塌事故,将导致大面积的山体石块剥落、石块坍落、石崖崩塌、滚落石块砸伤作业人员、作业人员被滚落石块掩埋、砸坏设备设施等,从而造成相关作业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2)发生爆破事故,爆破飞石可能会砸到周边人员及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爆破振动会对周边建构筑物造成损坏。3)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将会造成作业人员摔伤、死亡。4)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将会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毁。5)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将会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毁。6)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将会引起相关财产损坏,造成作业人员或周边人员伤亡,7)发生触电事故,会造成作业人员伤亡,也可能损毁设备。8)发生自然灾害,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形成泥石流等将有可能威胁人员和设施的安全。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曹存红副组长王立盛成员胡忠南李君跃瞿明国应急领导小组下属有应急救援行动组、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安全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协调组六个分组。曹存红负责应急救援行动组、通讯联络协调组、医疗救护组王立盛负责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安全警戒疏散组32指挥机构及职责1、组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2、副组长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3、应急救援行动组职责应急状态下,组织抢险救援、设备维修、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4、物资供应组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铁锹、水泥、防护用品等。5、交通运输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6、安全警戒疏散组职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7、医疗救护组职责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8、通讯联络协调组职责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测监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技术控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二)人员管理人员管理首先是加强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危险处置方案和技能。(三)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412事故的预防措施(一)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1、严格按开采方案要求组织生产,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台阶参数、道路参数等应符合方案要求。最终边坡应按开采方案确定的台阶标高、宽度、坡面角留设;2、认真落实边坡安全检查制度,每次爆破后应先进行边坡处理工作,每次雨后作业前应进行边坡检查,及时清理坡面险、浮石,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作业;3、对于台阶底角的未全部爆破出来的根底,实施清理爆破时,一定要按照爆破方案要求进行爆破;禁止以清理为名,实施掏底爆破;4、当台阶开采到矿界时,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安全平台,形成规范的最终边坡;5、遇到岩层倾角、倾向与边坡倾角、倾向基本一致,且边坡角大于岩层倾角;或有多组节理、裂隙结合的结构面内倾于采场;或有较大岩体结构弱面切割边坡,构成不稳定的楔形体情况的矿山,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调整工作线方向,降低阶段高度和边坡角;6、在边坡底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人员及设备进入坡底;7、在边坡顶部有坠落危险的部位,设置明显标志。8、本矿要求专职安全员方德忠定期进行边坡检查。(二)预防爆破事故的措施1、矿山爆破施工已委托有资质的爆破公司实施爆破作业,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设计要求施工,控制爆破事故的发生。2、本矿山在爆破作业时必须在300米警戒点设置警戒岗哨,未按爆破安全规程和爆破设计要求作好准备工作的,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如爆破警戒范围内人员(包括矿山办公楼内人员)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再爆破作业;3、爆破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爆破网路连线是否可靠,连接点是否牢固正确,核准无误后才能接入起爆装置。爆破前及时发出警戒信号,必须留有足够时间,使人员,设备撤离到安全距离以外的安全地点;4、爆破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应认真检查和清除未爆导爆管等残余爆破器材,以免混入矿石中。(三)防高处坠落的措施1、保证设备与平台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小于2M;2、装运平台边缘应设置牢固可靠的车挡;3、保证装运平台宽度不小于35M;4、弯道、坡度较大的路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侧应设置挡车墙等5、危岩边缘设立警示牌,禁止人员、设备进入;6、加强人员教育和现场检查,高空人员扎牢安全带;7、加强设备管理,防护设施牢固可靠;8、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露天登高作业。(四)预防机械伤害、触电的措施1、电气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规定适用防护用品;2、线路敷设规范,用电设备有专用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3、加强用电设备管理和维护;4、检修作业有相应警示牌,有专人负责送停电;5、机械设备传动转动部位应设置防护罩。(五)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1、穿孔作业时,下方应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并有专人看管,严禁人员和车辆进入下部工作区域;挖掘机活动范围内禁止有人停留或通行;2、挖掘机绝不上、下同时作业;3、禁止进入北侧停采老宕面底部,在宕底设置“禁止入内”警示标志;4、边坡未清理干净前不进行下部作业,清理过程有人监护;5、按规定适用劳动防护用品;6、加强员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意识培训。(六)预防车辆伤害事故的措施1、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禁止不合格车辆进入矿区,确保车况良好;2、所有运输车辆的驾驶人员必须持有效驾驶证、及车辆年检合格行驶证;3、本矿产品运输由外来社会车辆运输,应加强安全管理;4、弯道、坡度较大的路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侧应设置挡车墙等;路面应及时进行保养,保证路面规整;尤其对进矿段道路,视线较差,应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提醒司机慢速行驶;5、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并减速行驶,运输作业前应采取清除污泥,铺垫碎石填料等防滑措施后,才可继续作业,前后车距应不小于40M;拖挂其他车辆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指挥。(七)防自然灾害的措施1、关注气象信息,及时了解台风暴雨来临的信息,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台风、大雨来临时禁止露天作业;2、在台风暴雨来临前,要加固各类生活办公用房,挖掘机、车辆、潜孔钻等机械设备应转移到安全地方,并切断所有电力线路,场区内可移动安全标志全部转移到室内;3、做好矿区排水沟的修建和维护,保持排水畅通;4、在雨季加强监测和管理,发现危险征兆应及早撤离人员和设施,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413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抢险施救、保护职工、防止事故扩大等应急行动。在保护好现场的同时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处置情况。42预警行动421预警级别依据矿山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1、黄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2本区发生一起一般矿山事故时。2、红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2本区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矿山事故时。422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有矿公示栏、电话、短信、电视、广播和无线通信手段等。4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1、黄色预警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2、红色预警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上级管理部门联合决定发布和解除。424预警响应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相应级别预警时,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1、黄色预警响应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各作业班组的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各作业班组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严格制止并纠正违章作业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2、红色预警响应在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矿山危险源及自然灾害动态,矿长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值班和监测密度。必要时,停止爆破及铲装等作业。43信息报告与处置1、发生矿山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各种方式报警,向当、值班人员或者矿长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当、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及组员汇报事故情况。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速向相邻单位求援或应拨打110或120。3、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当地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应超过1H。报告内容包括(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2)事故发生时人员的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3)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4)现场采取的措施等。4、本矿24小时应急值守电系人王立盛,固定电话88812238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按照本矿山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级(扩大救援)响应、级(本采石场级救援)响应。511出现下列情况,启动级响应发生或者可能发生1人以上死亡或者重伤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矿山事故灾难时,奉化市启动级响应。512出现下列情况,启动级响应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轻伤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矿山事故灾难时启动级响应。52基本响应矿山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部门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长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奉化市安监局报告,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其六个下属分组人员在组长指挥下履行各自职责,开始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并按照以下程序处理1、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3、警戒疏散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4、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5、通讯联络协调组向奉化市安监局报告事故险情状况,必要时向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报告,请求支援。6、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7、在上级应急预案未启动前,按本矿山程序处理;如果上级应急预案启动,则全体人员按照上级预案的统一要求,全力配合,服从上级统一指挥。53响应程序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响应(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当、值班同志在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进行指挥(2)启动应急预案,向下属分组发出通知。(3)根据需要,与相关成员单位、人员,通过无线通讯实施异地指挥。(4)密切关注事故动态,随时掌握事故处置进展情况。(5)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区应急救援管理部门。2、上级主管部门响应如果上级应急预案启动,则全体人员按照上级预案的统一要求,全力配合,服从上级统一指挥;矿山应急工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3、扩大应急当事故发生或造成的危害程度超出本矿自身控制能力时,应急领导小组应将情况及时报告相关上级部门,请求上级部门协调指挥共同参与事故的整个处置工作。4、响应程序框图判断决策信息反馈接警通报应急启动人员到位指挥到位资源调配信息通报指挥控制事态发展应急结束请求支援扩大应急人员救助险情控制医疗救助环境保护总结评审54应急结束541应急终止的条件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响应工作即告结束。当上级的应急预案启动时,由主管部门确定应急响应结束;上级应急预案未启动时,由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应急响应结束。应急响应结束后,应及时通过新闻单位向社会发布有关消息。542恢复现场1、由矿山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恢复,恢复包括现场清理和恢复现场所有功能。2、恢复现场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进行录相、拍照、绘图等,并将这些资料连同事故的信息资料移交给事故调查处理小组。3、清理现场需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现场公共设施功能的恢复,也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防护措施。543事故总结和调查评估。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并在事故处置结束后4天内,将事故应对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报主管部门。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现场处置情况、事故后果的初步汇总。2、在处置矿山突发事故的同时,由相关部门适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顾问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在20天内将评估报告报送主管部门。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结论性意见;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3、由上级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的,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矿山所有人员必须做好配合工作。6信息发布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对于矿山突发事故的信息,事故单位应在1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上报安监部门。2、矿山突发事故信息报告应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用词规范,逻辑严密,条理清楚。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概况、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的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报告单位等。一般情况下,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和传真形式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电台口头报告,之后采用文字报告。应急工作信息报告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形式,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规定。3、矿山突发事故信息,上级部门未介入的,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安排新闻发布工作,上级部门介入后,由主管部门负责新闻发布工作,统一组织新闻发布工作;矿山任何人员未经授权均无权发布任何事故信息。7后期处置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矿山相关部门负责开展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等事项。应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抢险处置中发生的费用由矿山负责解决。本矿山应根据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对预案进行修订,使之完善。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1)应急领导小组通信联系方式矿山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络方式表职务姓名电话组长曹存红副组长王立盛成员胡忠南李君跃瞿明国固定电话2)报告与求助电话1、奉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123502、奉化市溪口镇卫生院电话888675953、医疗急救中心电话1204、公安指挥中心电话1105、交警电话1226、消防电话1197、奉化市溪口镇安监所电话888690928、奉化市溪口镇政府电话8880002282应急队伍保障(1)矿山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落实;(2)外部资源包括本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溪口镇卫生院等。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建立较完善的通讯体系,配备必需的通讯器材;(2)较好的矿山交通路况和充足的运输车辆、挖掘机械;(3)切割、焊接设备;(4)担架、应急灯;(5)防护服、安全帽、破断工具、灭火器材;(6)急救车辆,包扎用品和急救药品等以及预案实施现场摄像、录相、器材等等。84经费保障1本矿做好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资金准备,可以及时用于事故应急救援。2根据相关规定,矿山为矿山工人购买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矿山突发事故的善后工作提供基本保障。3在条件允许时,矿山为应急处置人员额外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具体由矿山应急领导小组决定。85应急能力评估本矿内部应急救援体系完备,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兼职应急救援队,拥有运输车辆2辆,挖掘机2台,铲车2台,小汽车1辆,应急保障能力通够满足级应急事件的救援,当内部救援能力不够时,还可与上级应急指挥中心联系,得到外部救援。因此目前应急能力能满足本矿应急保障的需要。9培训与演练91培训矿山组织进行事故应急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矿山突发事故预防、控制、抢险知识和技能。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个人防护常识。4工作协调、配合有关要求。92演练1、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2、矿山每年组织1次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或者参加当地组织的统一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从业人员必须参加演练活动。也可以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统一安排,参加联合演练。3、通过应急预案演练,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4具体的演练方式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决定。10奖惩101奖励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有以下突出表现的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2防止或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102责任追究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矿山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按规定制订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2不按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而导致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的。3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时临阵脱逃的。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资金或者物资的。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103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应及时开展应急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11附则111术语和定义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6、矿山突发事故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7、直接经济损失指矿山突发事故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8、次生灾害指由矿山突发事故造成的周围环境、周围设施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房屋破损,水管破裂等。112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备案采用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2、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意见3、应急预案文本。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报奉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应急预案的备案有效期限为3年,到期前3个月应重新备案。113维护和更新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和各类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若涉及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要及时修订1、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114制定与解释本应急预案由奉化市溪口徐溪采石场有限公司制定,解释权归奉化市溪口徐溪采石场有限公司。11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一、爆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爆破事故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主要由爆破作业时产生的有害效应(爆破飞石、振动、冲击波等)引起的。本矿山周边环境一般,爆破作业时,如违规爆破(爆破方向未避开保护设施方向)、爆破警戒不严(警戒范围内人员未撤离),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会引发放炮事故。表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危险等级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发生危险可能性(L)危险作业频率(E)事故后果(C)分数值(D)危险程度爆破现场爆破06630108显著危险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3组织机构及职责爆破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第3章节。4预防及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加强对爆破作业管理,严格检查操作程序,加强爆破作业人员的培训,每月组织全体爆破作业人员召开安全例会。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作业程序严格控制,爆破前做好警戒工作,撤离警戒范围内的人员设备。412采取措施1、矿山爆破施工应由有资质的爆破公司实施爆破作业,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设计要求施工,控制爆破事故的发生;2、本矿山在爆破作业时必须在300米警戒线范围设置警戒岗哨,禁止人员和车辆在爆破作业时通行,以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3、未按爆破安全规程和爆破设计要求作好准备工作的,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如爆破警戒范围内人员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再爆破作业;4、规范装药。装起爆药包时,严禁投掷或冲击;一旦起爆药包没装到位,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爆管,应按处理盲炮有关规定处理;5、禁止用挖掘机、装载机运送民爆物品;6、爆破装药前,及时掌握当地气象、水文资料,遇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必须停止爆破作业,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雷电、暴雨来临时;大雾天气,能见度不到100M时;7、爆破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爆破网路连线是否可靠,连接点是否牢固正确,核准无误后才能接入起爆装置。爆破前及时发出警戒信号,必须留有足够时间,使人员,设备撤离到安全距离以外的安全地点;8、爆破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应认真检查和清除未爆导爆管等残余爆破器材,以免混入矿石中。42预警行动1、发生矿山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各种方式报警,向当、值班人员或者矿长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速向相邻单位求援或应拨打110或120。5信息报告程序同综合应急预案43章节。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同综合应急预案51章节。62响应程序同综合应急预案52章节。63处置措施631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抢险施救、保护职工、防止事故扩大等应急行动。并及时向上级有关管理报告处置情况。632统一指挥(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汇报和到达现场后,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2)现场各工作组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配合使用应急资源。(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必须的各种决定,尽一切力量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作出事故应急范围、应急启动程序等相应决定。(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为现场处置工作组之间建立畅通有序的协调配合机制633处置措施(1)发生爆破事故后,应首先检查爆炸的发生的具体地点,根据事故发生后严重程度作出判断,将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值班人员汇报,人员积极组织自救、互救。(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组长根据发生事故后必须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表,通知有关领导。通知各个班组作业人员。(4)最先到事故现场领导要担负起现场总指挥的职责,首先通知受灾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同时通知医疗救护组立即救援。受灾区域的人员要立即寻找安全地点等待救援,(5)医疗救护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不能立即进入事故地点,而应首先明确事故现场的情况。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考虑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行动方案。7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同综合应急预案83章节。附件二、物体打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或设备,造成人员伤亡。本矿山存在物体打击的因素有1、若宕面存在浮险石未及时清理,人员、车辆等进入宕面底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发生物体打击事故。2、爆破所产生的飞石。3、上下同时作业等。表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危险等级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发生危险可能性(L)危险作业频率(E)事故后果(C)分数值(D)危险程度剥离作业物体打击131545可能危险穿孔作业物体打击0561545可能危险爆破作业物体打击06630108显著危险翻矿、铲装、运输作业物体打击0861572显著危险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3组织机构及职责物体打击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第3章节。4预防及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定期清理边坡险浮石,翻矿作业应有专人管理,禁止上下同时作业。412采取措施1、翻矿作业时,下方应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并有专人看管,严禁人员和车辆进入下部工作区域;挖掘机活动范围内禁止有人停留或通行;2、翻矿时绝不允许同一立面上、下同时作业;3、禁止进入宕面底部,在宕底设置“禁止入内”警示标志;4、边坡未清理干净前不进行下部作业,清理过程有人监护;5、按规定适用劳动防护用品;6、加强员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意识培训。42预警行动1、发生矿山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各种方式报警,向当、值班人员或者矿长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速向相邻单位求援或应拨打110或120。5信息报告程序同综合应急预案43章节。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同综合应急预案51章节。62响应程序同综合应急预案52章节。63处置措施631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抢险施救、保护职工、防止事故扩大等应急行动。并及时向上级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处置情况。632统一指挥(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汇报和到达现场后,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2)现场各工作组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配合使用应急资源。(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必须的各种决定,尽一切力量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作出事故应急范围、应急启动程序等相应决定。(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为现场处置工作组之间建立畅通有序的协调配合机制633处置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首先检查发生的具体地点,根据事故发生后严重程度作出判断,将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值班人员汇报,人员积极组织自救、互救。(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组长根据发生事故后必须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表,通知有关领导。通知各个班组作业人员。(4)最先到事故现场领导要担负起现场总指挥的职责,首先通知受灾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同时通知医疗救护组、应急救援行动组立即救援。受灾区域的人员要立即寻找安全地点等待救援,(5)医疗救护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不能立即进入事故地点,而应首先明确事故现场的情况。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考虑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行动方案。7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同综合应急预案83章节。附件三、车辆伤害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本矿山若不规范行车、运输道路不平整、安全警示标志不完善等因素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表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