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_第1页
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_第2页
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_第3页
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_第4页
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前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是大自然无偿恩赐,是可以免费得到的。人类自以为是地球的宠儿,更是受之无愧。特别是在商品社会中,有形的生态产品还能为人们涉及,而大量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往往被忽视。当人类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大自然的疯狂索取,实现利益最大化时,却发现自然生态丧失了若干服务功能,这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但其后果严重。这部分功能的价值如何计算评估,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将可持续能力纳入经济决策,首先要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副产物的承载体的重大作用”(引自中国水利报)。“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引自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然而,在上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叶和后半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近代工业化进程,长期以来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人类借助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当人类过于为自己成为地球上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过于为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而自负,几乎忘记了自身存在的本源。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但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开辟了通向天堂之路,也可打开地狱之门。人类为满足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疯狂掠夺和索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造成了地球上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横行、土地荒漠化、大气水源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资源短缺等等,情形十分严峻。在新世纪初,人类面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物种快速灭绝等严重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有走向对抗和分裂的危险。因此,拯救自然、拯救环境、拯救人类已成为全球迫在眉捷的、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是导致生态恶化的直接根源。水土流失的后果首先是土壤资源的丧失和土地肥力的减弱,进一步发展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还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构成城市防洪安全的威胁。水土流失导致生态1环境的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严重失衡的罪魁祸首。水土流失已牵扯到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民博士到中国考察时曾经告诫我们“你们要小心地保护好森林,保护好水源和土壤。为了子孙后代长久繁盛,一定要注意水土保持。大自然要花3001000年的时间才形成一寸厚的表土,一旦流失,就会永远失去而不能复得,古今中外,多少文明古国因此而衰败”。现在回想,罗博士的一番警示确有其精辟之处。不过,我们在上世纪5080年代期间,仍然忽视了水土保持问题,未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相反,却无视自然规律,大量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自然生态几遭严重破坏,以至触及底线,一步一步走向崩溃的边缘。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生态变异和物种快速灭绝所带来的困惑和威胁,必须清醒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将生态安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并付诸行动,力求用现代科技手段修复自然生态,尽快恢复自然生态的服务功能。而在遭受水土流失破坏的区域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维系区域健康生命尤为重要。因此,开展以水土保持为基础的生物多样的恢复和发展的试验和研究,已成当前水土保持领域的崭新的课题。第1章综合说明101项目区地处韩江上游、广东省东北部的小流域内,包括了水保站全部范围。小流域是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区和重点治理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十分迫切。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对新世纪生态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作2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根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2000年2050年)规划的总体目标“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的林相改造与完善林相结构,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力争到21世纪中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0032015)规划亦提出“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必须尽快实施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受水务局委托,特编制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可提升水土保持科技含量平台,建成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理念的示范场所;建成高质量、效益好的集生态、科研、示范、推广、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成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基地;建成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102项目区内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原有动植物资源丰富,对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十分有利,也对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科研项目提供了可行的基础。103项目区为典型的风化花岗岩砂壤土水土流失类型区,土壤侵蚀方式为水力侵蚀,切沟非常发育,加上在重力侵蚀共同作用下,土体容易发生崩塌,属极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地质类型。而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人们对自然生态采取了不适当的行动,一方面由于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人们在“人定胜天”的思想指导下,以改天换地的姿态向大自然疯狂索取,大规模毁林开荒和顺坡直耕,大面积扰动地表;另一方面是几次无政府主义的歪风为害,原生植被大面积遭受破坏,一度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产生了大量崩岗,形成了破碎不堪的山体和产生了大片的沙渍地。104自从1985年以来,小流域经历了长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从治理模式、技术路线、管理机制、治理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生态修复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方面还任重而道远。1052002年,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试点县,3小流域为试点工程项目区范围。本工程项目是在原有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试点工作。然而,随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生态恢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谋求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问题上,蓦然发现,正在修复的生态系统与原来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相差甚远。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在经历了严重水土流失浩劫后,已丢失了许多东西,有些甚至于无法逆转,如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山体破碎、山坑淤积和溪河流长时间干枯、自然湿地消失,致使动、植物的物种和数量大幅度减少,对某些野生动物而言,遭遇到空前浩劫,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惨烈境地,导致其在区域内消失。根据地方志记载,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兽类有野牛、野猪、黄猄、苏门羚(山羊)、大灵猫(五段子)、小灵猫(小段子)、熊豹、金钱豹、虎、猴、猫、狸、狐狸、野兔、步(布)狗、豪猪、田螺狗、黄鼠狼、松鼠等。禽类喜鹊(鸦鹊)、山鹊、五色雀、斑鸠、矢鸡、莺、燕、画眉、麻雀、杜鹃、鹧鹆(八角)、乌鸦、鸬鹚、白鹤、白鹇、雁、蝙蝠、猫头鹰等。鱼类赤眼鳟、河鲶、花鲭、鳗鲡、班鳢、黄鳝、泥鳅、大剌鳅、麦穗鱼、猪麻锯、虎鱼、斑鱼、白兼、石坚、米虾等。两栖爬行类田螺、环棱螺、椎实螺、萝卜螺、无齿蚌、河蚬、淡水壳菜、螃蟹、石蟹、鳖鱼、金钱龟、青蛙、蛤蟆、石乱、蝎子、穿山甲、蚂蟥、金环蛇、银环蛇、饭杓蛇、南蛇、草花蛇、三线蛇、泥蛇、水蛇、青竹蛇。虫类蝴蝶、蜻蜓、蚯蚓、蝉、蟋蟀、蜘蛛、螳螂、蜗牛、壁虎、金龟子、蜈蚣、蝇、跳蚤、臭虫、蚂蚁、稻飞虱、纵卷叶螟、叶蝉、红蜘蛛、红铃虫、蚜虫、菜青虫、介壳虫瓢虫等。在上述列举的野生动物中,兽类动物熊豹、金钱豹、虎等大型肉吃动物已绝迹,其余的兽类动物也很少见到踪影,如没绝迹的话已到数量少得可怜或涉临绝迹的地步。禽类中较高贵的鸬鹚、白鹤、雁等也在区域内绝迹,其余少得可怜,鱼类、两栖爬行类和昆虫类动物亦有相同的命运。原来蜂飞蝶舞,鸟鸣蝉唱的生动活泼的自然界已变得死气沉沉,自然生态有走向对抗和分裂的危险。106在经过严重水土流失浩劫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已显得遍体鳞伤,难以承受生命之重。人类为动物界带来悲惨命运,长此以往,人类美好家园迟4早会变成荒漠。尽管人类在过去的岁月里忽视了自己的行为,许多行为与自然规律相悖,自己将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但是,人类必须在大自然的警告下猛醒过来,痛定思痛,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其实人类还可以换另外一种活法“我们可以在没有大多数工业产品的情况下生活,但我们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在推崇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的同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生态善的生态道德理念,其核心内容包括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自觉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生物个体、物种、生态系统、生物圈乃至所有自然存在物、除了可供人类利用的工具价值之处,还具有不依赖人的利益而存在的价值,因而它们具有按照生态学等规律继续存在的权利;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权利”的“代言人”;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它生命及生命支持系统负有道德责任。因此,我们应尽到管理好地球家园的道德义务,应当培养热爱、尊重生命和自然的道德感情和道德良心,面对诸多生存危机,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重新认识和理解的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107小流域及周边地区均属典型的南方风化花岗岩类型水土流失区,山体土壤抗侵蚀力极差,潜伏着严重水土流失危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破碎的山体,使自然生态中植被结构简单,植物群落自然演替不够活跃,发展缓慢。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告诉我们在自然条件下,原有植物群落遭到破坏后,还是能够恢复的,尽管恢复的时间有长有短。先是先锋植物侵入遭到破坏的地方并定居和繁殖。先锋植物改善了被破坏地的生态环境后,随着其他更适宜的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先锋植物逐步被取代。如此渐进直到群落恢复到它原来的面貌和物种成分为止。在遭到破坏的群落地点所发生的这一系列变化就是演替。演替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基本类型,发生哪一种类型的演替由演替过程开始时的土壤条件所决定。无论是原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可以通过人为手段加以调控,从而改变演替速度或方向。恢复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建设服从于自然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在群落演替理论指导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技术手段,控制待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使5系统达到自维持状态。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出生物多样性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一般来讲,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恢复生态工程应最大限度地采取技术措施,如种植先锋植物,进行肥水管理等,还要引进新的物种,配置好初始种类组成,以加快恢复与地带性生态系统相似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状态下,野生动物是生态链中的最活跃的因子,是推动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积极力量。比如,野生禽类,可以通过采吃植物的果实,把植物种子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地方,其播种的技能和作用,是人类远不可及的。生态学研究发现,某些植物与某些动物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关系,有些植物的播种和繁植工作是靠有关鸟类完成的,因为其种子没有通过鸟胃液的浸泡以及消化道的蠕磨就无法正常发芽,某种动物的消失,会导致某种植物群萎缩以至消失。由此可见,保护物种,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对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组合而成的结构有序的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与特点。具体来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功能。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在生物群体与环境资源组合之间的相互适应,能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并保护资源的持续利用。时空结构,应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营养结构,应实现生物物质和能量的多极利用和转化,形成一个高效的、无废物的系统。物种结构方面,提倡物种多样性,以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根据此结构理论,生态恢复工程中应采用多种生物物种,实现物种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108虽然小流域及周边地区在经过十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广泛建立了水土流失防御体系,生态环境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但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上远未修复。为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结合实施“生态梅州”发展战略,配合“绿满梅州”大行动,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处避免人类活动干扰的、供6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场所,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块比较纯净的空间,并通过发展生物多样性,有效促进小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建设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以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和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为指导,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试验和研究,探索修复和改善人类及其它生命支持系统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类似水土流失区恢复自然生态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109项目建设需建设水保工程措施拦沙坝10座;谷坊86座;挡土墙15处,长800米;综合护坡21处;拦洪坝7座;水平截水沟5000米。水保耕作措施改变微地形50公顷,平整梯田50公顷;植物措施种植油茶50公顷,种植红豆杉25公顷,造水保林100公顷,种草100公顷;营造人工湿地100公顷;建设水土保持科普展览场所1000平方米。项目建设总投资126293万元。第2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条件211地貌、地质项目区地处广东省南部的小流域内,项目区土地面积475公顷,界于北纬240853241014,东经11600441160227之间,属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山峦起伏,山体破碎,地形复杂,地面坡度组成如下05占2137,515占5003,1525占2726,2535占102,35以上占032。项目区自然土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其风化残积层多呈粗粒状结构,含砂量60以上,胶粒少,粘性小,质地疏松,抗蚀力差,易发生土壤侵蚀和崩塌。项目区山地经十多年来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封育保护,植被有所恢复,林草覆盖度89,主要树种以马尾松、湿地松、杉树等针叶树种为主,其次是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植被结构较为简单,植物群落内容并不丰富,演替也不活跃。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据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29毫米,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旱雨季节分明,一年内雨量多集中在497月份,此时段内平均降雨量10677毫米,占全年总降雨的735,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176毫米,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98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53毫米。项目区内气候温和、光热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12,10积温8250,年均日照时数20099小时,无霜期306天,年蒸发量为1183毫米。213生物资源项目区原有的生物资源物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自然生态处于生物多样性状态下的良性循环,主要的动植物种类如下一、植物(一)粮食类粘稻、糯稻、小麦、玉米、高梁、粟;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眉豆;甘薯、木薯、薯、芋等。(二)经济作物类花生、油菜、芝麻、油茶、蓖麻、甘蔗、甜叶菊、茶叶、烟草、黄红麻、苎麻、棉、莆草等。(三)蔬菜类白菜、北京油菜、韭菜、葱、大蒜、菠菜、蕹菜、苦荬、猪肝荬、包菜、花菜、大头菜、卷心白、芹菜、芫荽、芥兰、萝卜、春菜、苋菜、番茄、茄子、辣椒、甜菜、洋葱、(青瓜)、金瓜、丝瓜、南瓜、苦瓜、瓠瓜、木瓜;马铃薯、姜、莲藕等。(四)食用菌香菇、木耳、草菇、磨菇、平菇、猴头菌、灵芝等。(五)果类沙田柚、柑、橙、桔、红肉柚、水晶柚、大斗柚、香大蕉、三华李、龙眼、荔枝、杨果、石榴、枣、银杏、青榄、核桃、宁化桔、枳壳(药用)、香橼、柠檬、西瓜等。(六)水生植物类莲子、马荠、禾笋、水浮莲、红萍等。(七)竹类毛竹(苗竹)、青皮竹、绿竹、黄竹、粉竹、泥竹、硬头黄、甜竹、麻竹、勒竹、个竹、观音竹、箭竹等。(八)木类乔木松树、杉树、樟树、荷树、楠树、桉树、椎树、栗树、橡树、柏树、椿树、楮树、牛包衣(犁橡树)、檫树、苦楝树、白橡树、榕树、榆树、只确树、8枫树、檀树、乌桕树、木棉、杨树、柳树、泡桐、合欢、相思树、银合欢。灌木布惊、石攀、胡枝子、鱼栅子、当梨(山念子)、芙蓉。(九)草类仙人草、菖蒲、香茅、仙人掌、黏人草、苏芒、牛筋草、连地针、黄草(籽草)、鲁箕(芒箕)等。(十)观赏植物类杜鹃(有红、紫、黄色)、玫瑰、石榴、菊花(有黄、白、红)、梅花、杏花、粉红杏、夹竹桃、七寸桃、蝴蝶花、棕竹、佛竹、文竹、佛手、含笑花、大叶海棠、细叶秋海棠、桂花、茉莉、山丹、秋香、白蚕花、大丽花、珠锦大红、一品红、一串红、万春菊、鸡冠、百鸟朝王、龟背竹、七里香、九里香(黄良木)、龙吐珠、山茶花、五采茶、米兰、芍药、和合兰、素心兰、冬兰、夏兰、春兰、虎尾兰、吊兰、蒲葵、美人蕉、夜来香、鹤兰、令箭荷花、霸王鞭、绣球、凤仙、鸟萝、五色蕉、石蒜、鸡蛋花、冬青、扶桑(大红花)、玉暨花、仙人掌、紫藤、紫薇、百合、罗汉松、红松、槟榔木、天门冬、蜈公竹、苏铁、墨兰、白玉兰、葵花、万年青、牵牛花、牡丹、迎春花、六月雪、腊梅、月季、蔷薇、太阳花、水芙蓉、指甲花、金凤花、昙花、夜合花、紫荆花等。(十一)野生植物淀粉类马甲头、黄狗蕨、土茯苓(硬饭头)、马蹄蕨、石柯、石栎、黄桐、雷公头、野葛、五叶薯、薯莨。油料类山苍子、白背叶子、牛百枫子、山桂子、樟树子、山鸡眼子、马尾松子、丙柯子、白乳木、三尖杉子、油茶、桐子等。纤维类芒秆、木芙蓉麻、山黄麻、波罗麻、磨盘草、葛藤、对叶榕、山野藤等。果类酸枣、棠梨、毛桃、山植、当梨子、酸早禾、毕久子、金樱子、酸梅、猕猴桃、员子等。(十二)野生中草药类巴戟天、天门冬、茯神、淮山、防杞、板兰根、射干、百部、威灵仙、土党参、千斤拔、香附、车前草、独脚金、田基黄、蛇舌草、益母草、淡竹叶、山枝子、勾藤、沉香、金银花、木棉花、天竹黄、半枫荷、香根藤、血风根、莲叶、金樱子、鱼腥草、麦芽、马鞭草、穿心莲、薄荷、紫苏、白头翁、香蒲根、香附子、使君子、9石斛、山菊花、夏枯草、鹅不食草、枸杞、半夏、淡竹、泽兰狗脊、骨碎补、青箱子等。二、动物(一)饲养动物兽类水牛、黄牛(奶件)、山羊、猪、长毛兔、肉兔、猫、狗、马、白鼠(药用)等。禽类有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等。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鱼、鲫鱼、本地塘虱;引进养殖的有武昌鱼、鳊鱼、罗非鱼、兴国红鱼、散鳞镜鱼、丰鲤、露斯塔野鲮、福寿鱼、荷包红鲤、元江鲤、荷元鲤、三杂交鳗、东北银锂、异育银鲫、埃及塘虱等。虫类蚕、蜜蜂、地鳖虫等。(二)野生动物兽类野牛、野猪、黄猄、苏门羚(山羊)、大灵猫(五段子)、小灵猫(小段子)、熊豹、金钱豹、虎、猴、猫、狸、狐狸、野兔、步(布)狗、豪猪、田螺狗、黄鼠狼、松鼠等。禽类喜鹊(鸦鹊)、山鹊、五色雀、斑鸠、矢鸡、莺、燕、画眉、麻雀、杜鹃、鹧鹆(八角)、乌鸦、鸬鹚、白鹤、白鹇、雁、蝙蝠、猫头鹰等。鱼类赤眼鳟、河鲶、花鲭、鳗鲡、班鳢、黄鳝、泥鳅、大剌鳅、麦穗鱼、猪麻锯、虎鱼、斑鱼、白兼、石坚、米虾等。两栖爬行类田螺、环棱螺、椎实螺、萝卜螺、无齿蚌、河蚬、淡水壳菜、螃蟹、石蟹、鳖鱼、金钱龟、青蛙、蛤蟆、石乱、蝎子、穿山甲、蚂蟥、金环蛇、银环蛇、饭杓蛇、南蛇、草花蛇、三线蛇、泥蛇、水蛇、青竹蛇。虫类蝴蝶、蜻蜓、蚯蚓、蝉、蟋蟀、蜘蛛、螳螂、蜗牛、壁虎、金龟子、蜈蚣、蝇、跳蚤、臭虫、蚂蚁、稻飞虱、纵卷叶螟、叶蝉、红蜘蛛、红铃虫、蚜虫、菜青虫、介壳虫瓢虫等。214园区地理条件示范园区地处小流域中下游南口镇和梅南镇边沿接壤处,园区面积475公顷,均属南口镇范围。园区涵盖了县水保站全部范围,园区内没有农民居住。10215园区土地条件示范园区范围内均为花岗岩风化砂壤土,结构疏松,抗蚀力差,粘性小,易发生土壤侵蚀和崩塌。因历史原因一度发生严重水土流失致使园区内大多数耕地变为沙渍地,又由水土流失治理后改造而恢复,因此土壤瘦瘠,长期处于广种薄收状况,经济效益低微,有少许水田,或因边远而弃耕,或因野猪为害而有种无收。因此,农民对项目区内耕地依赖性不大。22社会经济条件流域面积90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0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现有15个村,一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3544户,总人口15170人。1999年统计显示,农业户数3316户,农业人口14045人,劳动力6934个,总耕地面积737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601公顷,农业人均占有耕地005公顷,年人均收入3794元,年人均口粮423公斤。23附表、附图附表1项目区气象特征表附表2项目区降雨特征表附表3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调查表附表4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附表5小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调查表附表6小流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查表附表7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表附图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园建设综合规划图第3章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31水土流状况311水土流失情况项目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山区水土流类型区,在多雨温湿气候条件作用下,岩石11风化剧烈,遇频繁暴雨的反复冲刷下,使结构疏松的花岗岩风化砂壤土和风化砂砾土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据1983年航片普查资料,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996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积的50,其中面蚀1469平方公里,沟蚀1141平方公里,崩岗面积386平方宽深10米以上崩口1550处。土壤侵蚀模数达115万吨/平方公里年,经过十多年来的连续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据1998年卫星遥感资料显示,荷泗镇水土流失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面蚀05平方公里,沟蚀80平方公里,崩岗面积40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为036万吨/平方公里年。312水土流失危害情况小流域水土流失一度十分严重,并造成极大的危害。据1983年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流域内有97公顷良田变成沙地,有158公顷农田受黄泥水威胁,有10公顷农田内涝积水,有40公顷农田变成湖洋田。土地肥力严重下降,土质变劣。有37宗山塘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淤积,其中变沙库的有8宗,减少库容391万立方米,影响灌溉面积258公顷。水土流失还造成了大量的沙渍地。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伴随着山光、地瘦、人穷,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生态严重失调,洪涝旱灾频繁,影响山区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困难。32防治现状321治理概况小流域是典型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经历了1985年1995年实施广东省人大关于整治水土流失议案和1986年1990年中央以工代赈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初步建立起广泛的水土流失防御工程体系,山林覆盖率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开发山地种植沙田柚为主的水果面积945公顷,初步改变了穷山恶水的面貌。出现了“山林茂、水变清、粮丰产、果飘香、人渐富”的生机勃勃的新景象。1999年初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对项目区部分防治措施的拦蓄工程进行了巩固和提高,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拦蓄工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十多年来,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397KM2。工程措施建谷坊1839座,拦沙坝103条,水平截水沟3243万米,林草措施营造水保林乔木林887公顷,水保灌木林2531公顷,经济林果1748公顷,种草1020公顷,封禁治理68812公顷。322维护管理机制自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在监督执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水土保持执法机构,有力地控制了人为的水土流失,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基础,全面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建立和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的方针,坚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科学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坚决杜绝乱挖、乱采、乱倒弃碴、乱破坏植被现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划定了包括小流域在内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范围,明确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向把森林、草地和水土保持治理成果以及现有水土保持设施进行重点保护,划入重点预防保护区,实行依法保护。加强封禁措施,禁止陡坡垦植,全面落实预防保护措施。对乱破坏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依法给予制裁。将开矿、修路、采石和其它生产建设项目对地表破坏和植被破坏的列入重点预防监督区,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大宣传和监督执法力度,防止人为新的水土流失。把现有因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区划入重点治理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保土耕作同步进行,改善生态环境,山、水、田、林、路综合考虑,并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良性循环。323工作经验小流域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中,总结出适合当地特色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对面状流失治理,一般不做工程,以封育管护为主,适当补植林草木类,对流失发展较严重的坡面,则适当兴建水平沟等,以拦蓄泥沙径流,增加土壤湿度,促进林木生长,加速生态自我修复;采取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对沟状流失治理,除在坡面及侵蚀沟内外周围全面造林种草以外,合理设置谷坊、水平沟、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分段拦蓄,改变地形坡度,防止切沟继续扩大,以促进林草生长,恢复植被;对崩岗流失治理,一般采用上拦(开天沟或水平沟)、下堵(筑谷坊、拦沙坝)、中间削(在必要的地方,将崩壁过陡部分进行削13坡开级或削坡)。同时在崩壁上、谷坊内外淤积地和崩岗周围全面种植林草竹类,以围封崩岗,促其老化;合理配置治理措施,对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流失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在抓好工程治理的同时,抓好林草措施的配套,工程建在那里,林草措施跟到那里,达到工程促林草,林草护工程的作用。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的特点,工程措施以筑谷坊、拦沙坝和挖水平沟洫为主,林草措施以封育管护为主,适当采取补植补播和人工种草等措施,林草措施配置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布局,采取山顶松草戴帽,山腰针阔叶林草混交,山脚种植经济林果;水土流失区全面实行封山育林、育草,各村都制定了从严管理维护的公约,并备有护林员,加强封育管护;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配置和完善水利、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大胆探索,努力提高综合治理水平。水土保持事业要发展,科学技术必不可少,为了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的科技含量,把治理技术推向新水平。从1986年起,在上级业务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认真探索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如水土流失快速生物治理技术成果、糖蜜草、绢毛相思、大叶相思进行水土保持等。十多年来,我们充分应用和推广这些科技成果,利用糖蜜草的速生快长耐旱、耐高温、耐瘦瘠的优点,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草种,无论在崩岗坡壁、沟伏、面伏流失区,谷坊、拦沙坝坝坡种植都十分有效,能够使地表快速覆盖,取得当年治理,当年植被覆盖的神奇效果,对遏制泥沙下山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探索开发利用技术研究,1997年侵蚀区水土治理和蚀荒地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分别获得广东省科委、省水利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以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生态修复。在抓好综合治理的同时,注重了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开发利用,采取了“思想上引导,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技术上帮助,销售上疏通”的策略,引导和发动群众在水土流失区开发种果,坚持在治理中开发,开发中治理。322存在问题小流域虽然经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突出的是由于项目区特殊的地质原因和气候条件,山体土壤抗侵蚀力极差,潜伏着严重水土流失危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破碎的山体,使自然生态中植被结构简单,植物群落14自然演替不够活跃,发展缓慢。乃至周边区域的自然生态在遭受重创后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恢复难度很大。第4章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41建设目标411总体目标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施生态修复,开展以水土保持为基础,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为主题,以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和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为指导,探索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范围内建成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区,为全面修复严重水土保持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412改善生态环境在项目区475公顷土地面积范围内,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建立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对现有天然林的林相改造与完善林相结构,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413建设内容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对项目区破碎的崩岗群和重度沟蚀采取水保持工程措施进行整修,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促进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在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较高标准的整修,工整地修建谷场群和水平截水沟。谷场群上面的崩岗群保留原有的崩岗概貌,但以崩塌的泥沙不下泄为前提,在谷坊群淤积区内,适当采取补植补播的措施,改善地面植被结构。对发生切沟的不平整山坡地开水平截水沟及改变微地形进行修整,对崩岗严重发生后的较破碎的山坡地采取坡脚砌挡土墙,在破碎的山坡上采取综合护坡,改变丑陋的山川形象。而后人工配置乔灌草相结合的、针阔叶树种相混交的人工立体植物群落,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保留崩岗原有的概貌,可成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的实物标本,供人们参观。通15过典型现场的展示,诠释自然规律,生动地说明人类随意扰动或破坏原始植被将给地球留下难于愈合的伤口,警示人们保护植被,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自已的生存环境,亦是保护人类自已。413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营造人工湿地,以改善园区小区域小气候条件,在人工湿地上养殖一些贝类、小鱼虾等以及其它水生植物,作为供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基地,亦可供其它候鸟提供栖息场所。适当引进适应当地环境的原来就有的野生动物品种,逐渐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逐渐建成试验区域内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当试验区植物群落生长茂盛、野生动物大量繁殖之时,超过环境容量的这些野生动物就会向周边区域扩散,有效促进周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42任务和规模421水保措施在项目区拟建设水保工程措施拦沙坝10座,谷坊86座,挡土墙15处,长800米,综合护坡21处,拦洪坝7座,水平截水沟5000米;水保耕作措施改变微地形50公顷,平整梯田50公顷,改良土壤75公顷;植物措施种植油茶50公顷,种植红豆杉25公顷,造水保林100公顷,种草100公顷;同时在水土流失沙渍地上以及小水系上,营造人工湿地100公顷。422人文设施建设一处展览厅,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用于展示各种水土保持科普图片和文字说明,宣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以生态善的生态道德理念和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及保护大自然的人文精神。43建设期限本项目规划用5年时间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再经过510年的自然恢复结合人工修复促进,期望实现预期目标,并逐渐达到效果。第5章各项措施设计及其布设1651工程措施的设计及布设511谷坊谷坊工程主要用于治理崩岗,达到拦堵泥沙,抬高侵蚀基准的效果。谷坊工程主要修建在崩岗口,或在原淤满谷坊基础上增加一级或若干级谷坊,以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泥沙下泄,同时稳定坝体两岸边坡壁、制止崩岗扩张(沟坡崩塌、滑塌、泻溜等)。在花岗岩区,谷坊工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横向联合形成横向等高谷坊群,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谷坊工程在拦堵泥沙,抬高侵蚀基准的同时,应利用崩岗内水土资源,发展林(果)牧生产和小型水利,做到除害与兴利并举。谷坊工程的防御标准为102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根据各地降雨情况,分别采用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谷坊工程一般分土谷坊和石谷坊,在石料来源方便和充裕的地方,可建筑干砌石谷坊。建筑石谷坊必须在齿墙及谷坊坝顶采用浆砌石,以加强石谷坊的整体性和坚固性。谷坊工程必须配置溢洪道,断面尺寸按技术规范要求设计。谷坊加高或新建一级,应在原加高层面上留12米平台,并注意新建溢洪道的衔接及消能。土谷坊坝体断面尺寸参照表31。表31土谷坊坝体断面尺寸参考表(9)谷坊的断面设计见工程措施设计图(10)谷坊布设见综合规划图。512拦沙坝拦沙坝一般修在小支坑或崩岗汇合出口处,主要以截留上游水土流失泥17沙。根据南方水土流失特点,拦沙坝一般采用土坝。拦沙坝须设置溢洪道,采用浆砌石砌筑,其过水断面应满足二十年一遇暴雨洪水的泄洪要求,其型式和断面尺寸见工程措施设计图。拦沙坝后坡脚须设置干砌石护脚,有蓄水时应设置反滤体。拦沙坝必须采用机械施工,以保证土坝压实度。其质量要求参照小型排蓄水利工程的有关规定。拦沙坝坝体断面尺寸参照表32。表32拦沙坝坝体断面尺寸参考表(6)拦沙坝断面设计见工程措施设计图。(7)拦沙坝布设见综合规划图。513水平截水沟水平沟修建的位置当沟头以上坡面来水不大时,可修建蓄水型水平沟。水平沟修建在沟头以上35米处,围绕沟头修筑土埂,拦蓄上面来水,制止径流流入沟道。水平沟工程的防御标准是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根据各地不同降雨情况,分别采取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水平截水沟的断面尺寸见工程措施设计图。514拦洪坝拦洪坝设置在项目区小水系的坑道上,用于调蓄水源,保持湿地,促进项目区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拦洪坝采用浆砌石坝,坝面作溢流设计,设计标准参考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关规范。拦洪坝布设见综合规划图,标准断面见拦洪坝设计图。515挡土墙及综合护坡在崩岗严重发生的地方,地形比较破碎,必须进行修整和综合措施加以改造,18为造就较好的恢复植被的立地条件打基础。采取建挡土墙和综合护坡的措施以达到修复地形的目的。挡土墙采用定型设计,标准断面见工程措施设计图。综合护坡一般以挡土墙护脚,在挡土墙以上的不规则的坡面进行整平和修理,而后在坡面上种草种树恢复植被,以达到护坡的目的。52耕作措施耕作措施主要采取改变微地形和平整梯田,以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发展经济林。对于沟壑较发育的地方,采取改变微地形的措施,而在515O的山坡地种植经济林木,需要采取平整梯田的措施以保水保土,同时对发展经济林区域进行改良土壤的措施,实现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53水土保持造林设计531灌木林设计灌木林一般在重度面蚀区、沟蚀区,土层较簿、土质较瘦、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以及崩岗内相对稳定的崩塌堆积坡、水土流失沙渍地、水平沟土埂和沟内淤积地、谷坊和拦沙坝坝坡营造,并尽量与藤类、草类植物混交,组成生态功能较好的植被结构。适合项目区气候条件而又易于采种和种植的灌木树种主要有胡枝子、天香藤等。本可研推荐选用天香藤。造灌木林采用栽植带土球灌木苗,种植密度为25M25M。即每公顷1600株。为保水保土,促进树木生长,在重度面蚀区营造水保灌木林时,一般适当采取水平带状整地工程或水平带状开穴种植。整地工程防御标准是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根据各地不同降雨情况,分别采取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532乔木林设计乔木林一般营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根据本项目的水热条件,树种的配置主要以尾叶桉为主,再辅以荷树、黎蒴等阔叶树。乔木林苗木以营养杯为主,种植密度20M20M,即2500株/HM2。为使乔木林成林以后更好地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功效,采取明穴整地,植穴19布置采用上下行间品字形错位排列,树穴规格05M05M04M,在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04M04M06M。林地清理与整地应在植树前一年冬季完成,让穴土有充分风化、熟化时间,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土壤病虫源。乔木林典型设计见林草措施设计图。533水保经济林设计(1)油茶园设计项目区属南方红壤土类型区,土壤及气候条件适应油茶生长,油茶可生产茶油,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目前油茶有广阔的市前景。因此,种植油茶既可产生水土保持效益,还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油茶的种植密度为20M30M,即每公顷1666株。树穴一般为05M05M05M,适当下足基肥,勤于管理。油茶园分布见综合规划图,典型设计见林草措施设计图。(2)红豆杉树林设计红豆杉属红豆科常绿叶乔木,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抗癌植物。种植红豆杉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各地都有大面积种植。红豆杉是喜阴植物,应选在背阴、水分充足、土层深厚的山地种植。据初步种植试验,项目区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红豆杉。红豆杉种植密度为10M10M,即每公顷10000株。树穴一般为05M05M05M,适当下足基肥,注意保湿,勤于管理。红豆杉分布见综合规划图,典型设计见林草措施设计图。534水土保持种草设计水土保持种草应结合灌木林,以草先行,改善地面植被覆盖状态,促进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适合项目区各小流域且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的草种有糖蜜草和柱花草。糖蜜草不但在谷坊拦沙坝坝坡种植十分有效,而且在水土流失沙渍地和水土流失荒蚀地上种植都能达到快速覆盖地表的功效。柱花草为豆科植物,有根瘤菌,可改良土壤,与果树同步种植,还可起到土壤保墒的作用,同时收割草产品可加工成饲料或用作果树绿肥。种植糖蜜草可散播或行播,需要在播种时下足基肥。糖蜜草对磷肥比较敏20感,播种时不能缺少。一般种植糖蜜草每公顷需种量为4KG,需磷肥量为300KG。54附图1、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图2、小流域水土保持林划措施设计图第6章技术支持601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工作,必须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依托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提供的必要技术支持,完成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的技术指导工作。而对开展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和发展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对当地水保部门来说是个崭新的课题,要引进一些技术人员,或派出人员学习培训,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以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602试验区建立在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内,目前水保站机构健全,技术人员充足,水保站现有人员10人,其中科技人员3人,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第7章项目实施71实施安排701项目区交通便利,可采用机械施工。702该项目计划5年完成设施建设,第1年完成工程措施建设,第2年到第5年完成植被建设及其它设施建设。第8章组织管理801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初拟项目法人为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工程项目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并聘请有相应资质的水土保持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理。21802项目建成后,以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为主体,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第9章投资概算91投资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911编制依据(1)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定额;(2)参考当地治理水土流失实际情况统计数据;(3)参考当前建筑行业。912编制方法工程总投资由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封育治理措施、独立费用及基本预备费组成。913基础单价(1)人工工资人工预算单价执行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类别高,人工预算单价为19元/工时。(2)林草措施价格采用当地价格与定额价格相结合分析计算。(3)工程主要材料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的价格进入单价。主要材料价格见下表表91各种材料价格参考表2292工程单价921土石方工程措施单价A基本直接费按概算定额计,其它直接费占基本直接费4;B间接费按直接费7计;C企业利润按(直接费间接费)4;D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22计。1林草措施单价A基本直接费按概算定额计,其它直接费占基本直接费15;B间接费按直接费5计;C企业利润按(直接费间接费)2计;D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22计。922独立费用独立费用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所核准的数量。其中1建设单位管理费为2524万元;2工程质量监督费为526万元3科研勘测设计费为368万元;4水土流失监测费为631万元;923各项主要工程措施的定额1、谷坊根据项目区各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和以往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数据,谷坊断面采取定型设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各类谷坊的工程规模估算为大型长15米、高5米、溢洪道长25米;中型长12米、高4米、溢洪道长20米;小型长9米、高3米、溢洪道长15米。根据谷坊工程设计图谷坊坝体填筑土方计算通式为VLH(M1M2)H230/2式中V坝体体积;23L坝体长度;H坝体高度;B坝顶宽度;M1、M2坝体前、后坡比溢洪道均采用0808的过水内空,衬砌厚度04米,每米浆砌石方量为128M3。据此,谷坊主要工程量计算如下(1)大型谷坊土方填筑15050(2515)5230/2975(M3)。(2)溢洪道浆砌石方量为250M128M3/M320M3(3)中型谷坊土方填筑为12040(2515)4230/2480(M3)。(4)溢洪道浆砌石方量为200M128M3/M256M3(5)小型谷坊土方填筑为9030(2515)3230/2243(M3)。(6)溢洪道浆砌石方量为150M128M3/M192M3。谷坊工程计划定额见表92。表92谷坊工程概算定额表2、拦沙坝拦沙坝工程一般采用定型设计断面(因特殊情况除外),分为大型、中型、小24型三种类型。各类拦沙坝工程估算规模为大型长50米、高6米、溢洪道长30米;中型长40米、高5米、溢洪道长25米;小型长30米、高4米、溢洪道长20米。根据拦沙坝工程设计图拦沙坝坝体填筑土方计算通式为VLH(M1M2)H230/2式中V坝体体积;L坝体长度;H坝体高度;B坝顶宽度;M1、M2坝体前、后坡比溢洪道均采用1010的过水内空,砌体结构见设计图,每米浆砌石方量为188M3计算。后坡脚采用2米高干砌石护脚,顶宽1米,前坡直立,后坡11,每米干砌石方量为44M3。据此,拦沙坝主要工程量计算如下大型拦沙坝土方填筑为50060(2520)6230/24950(M3)。溢洪道浆砌石方量为300M188M3/M564M3护脚干砌石方量为500M40M3/M2000M3中型拦沙坝土方填筑为40050(2520)5230/22850(M3)。溢洪道浆砌石方量为250M188M3/M470M3护脚干砌石方量为400M40M3/M1600M3小型拦沙坝土方填筑为30040(2520)4230/21440(M)。溢洪道浆砌石方量为200M188M3/M376M3护脚干砌石方量为300M40M3/M1200M3。拦沙坝工程计划定额见表92。表93拦沙坝工程概算定额表2533、拦洪坝拦洪坝设计依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关标准执行,详见设计图。拦洪坝工程概算长度为20米,高5米。主要工程量如下基础开挖8M3,浆砌石457M3,干砌石85M3。4、改变微地形和平整梯田改变微地形主要是挖土埂填沟壑,工程量需依当地情况而定。根据项目区沟壑密的特点,估算每平方米面积需挖填土方为05M3。平整梯田主要是为改善植物的立地条件和保持水土,工程量亦需依当地情况而定,一般地在515O的山坡地采取该措施,估算每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