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搅拌站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标准化搅拌站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标准化搅拌站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标准化搅拌站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标准化搅拌站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标准化搅拌站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写仝伟审核刘化平批准贺华2014年9月15日发布2014年9月20日实施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心试验室发布目录1、总则32、搅拌站试验工作职责33、混凝土组成材料进场质量控制44、原材料常规检测方法55、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96、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换算137、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方法158、混凝土配合比验证209、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调整方法2110、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试验台帐的管理2111、试验资料的有效传递2212、质量记录22一、总则11目的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是混凝土搅拌站的核心技术部门,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现场服务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其人员素质、试验设备、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和代表了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平。所以必须确立试验室在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以充分确保其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整个混凝土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处于严密的控制状态。混凝土拌制质量主要取决于各种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搅拌设备是否可靠运行,拌制、配送全过程的管理质量等因素,砼施工过程中任何一点疏忽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搅拌站试验室是砼生产的技术管理部门,其工作质量是砼搅拌站实现各项技术指标的关键,试验人员工作必须一丝不不苟,必须严格执行试验检测的有关规定,对本站砼生产质量负责。驻站试验员应与搅拌站站长相互沟通、协调,并要接受站长的工作安排,搅拌站人员要认真执行试验人员的指令,一切工作要有利于混凝土及时生产供应、质量可控、数量可控、成本可控。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项目标准化搅拌站驻站试验人员检测工作。二、搅拌站试验工作职责21负责混凝土生产技术检测工作,对本站混凝土生产质量负责。22负责搅拌站、加工中心用原材料进场外观质量检查,并按规定检测频率取样和送检。23负责每工作班混凝土用原材料信息量的准确、有效传递给使用单位试验员。24负责搅拌站粗、细集料含水量测定,换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发放混凝土施工配料单。按规定频率做好每工作班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和出机温度检测,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按规定频率制作混凝土检查试件(对比试件)。25建立完善各种检测记录、检测台帐,以及资料的分类归档保存。26负责混凝土检查试件的标准养护(设有标准养护室的)和送检工作。27负责每批次水泥、粉煤灰、减水剂进场后,对配合比和易性进行验证。28负责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与管理工作。29负责区域内试验人员的业务指导,台帐建立,试验资料收集整理。210参与搅拌站月成本分析,材料消耗考核2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三、混凝土组成材料进场质量控制31原材料进场需经材料、运输、试验三方验收签认。32砂石料进场必须是经试验检验合格,项目部指定供应产地生产的砂石料。每车进场前驻站试验人员应通过目测评定砂含泥量、粗细程度、泥块、杂质等;碎石规格、粒径大小、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等。目测合格按同规格,同品种,同料源的砂石料堆放在“待检”仓内。并进行标识,待待检仓接近600T(或400M3)时,通知试验监理抽代表性试样送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检验,检验合格监理签字批复后在标识牌上重新标识“已检合格”,才准予使用。33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材料均按重量计量,每批材料进场后由搅拌站材料员、试验员共同对其外观、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书进行验证,并做好验收记录;验证合格后并标识为“待检”,由试验员通知试验监理按规定检测频率取样送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检验,检验合格监理签字批复后在标识牌上重新标识“已检合格”,才准予使用。34材料应做到先进先用、防止受潮、结块、过期、变质。已失效的材料及时清除,禁止用于工程中。35进场材料标识位置要固定,做到标准、醒目、准确。搅拌站试验员对其进行状态标识,标识其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批号、进场日期、生产厂家、进场数量、检验日期、检验状态。36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试验员及时通知搅拌站材料员对其进行隔离并做好标识,材料、试验、监理共同见证清退出场,并做好清退记录。四、原材料常规检测方法41原材料取样方法411砂石料取样规定检验频率连续供应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细骨料600T或400M3产品检验一次,不足600T或400M3也需检验一次。细骨料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同的砂8份,组成一组试样。试样处理用人工四分法,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同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粗骨料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试样处理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堆体分成大致相同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堆体。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412水泥取样规定检验频率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的散装水泥每500吨(袋装水泥每200吨)检验一次,当不足500吨或200吨时,也需检验一次。取样方法袋装水泥每一批号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器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拔出取样管,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每批号取样量不少于12KG。散装水泥每一批号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每批号取样量不少于12KG。413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取样规定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吨检验一次,不足120吨也需检验一次。从每批中任抽10袋,每袋取试样不少于1KG,混拌均匀后按四分法取样两份,一份试验,一份封存留样,每份重量大于3KG。414减水剂取样规定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吨检验一次,不足50吨也需检验一次。所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从三个或更多的点样等量均匀混合而取得的试样。取样品两份,一份试验,一份封存留样。每份重量大于25升或25KG。415钢材取样规定钢筋以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生产厂家的每60吨为一批,不足60吨也应为一取样单位。任选两根钢筋,去掉端头50CM每根分别取一根拉伸试件,一根冷弯试件。拉伸试样长度不少于(夹持长度200标距长度5D3DMM)。取冷弯试样长度不少于(1505D3D)MM。工字钢、钢管、钢板以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生产厂家的每60吨为一批,不足60吨也应为一取样单位。随机取样代表性试样,工字钢、钢管需去掉端头50CM后切50CM试件。42砂石含水量测定421试样重量规定湿砂约500G,510MM碎石约1000G,1020MM碎石约2000G,2030MM碎石约3000G422砂石含水量用来换算施工配合比423测定、计算方法如下43砂石含泥量测定431试样重量规定烘干砂约400G,510MM碎石约2000G,1020MM碎石约3000G,2030MM碎石约5000G432测定、计算方法如下44石子针片状颗粒测定凡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是指粒级上、下限的平均值。45原材料取样送检程序搅拌站试验人员填写取样送检台帐,把取好的样品进行材料标识见送样材料标识单,并填写好委托单,如需见证的在取样之前联系监理见证,平行试验的需同时取两个样,并在委托单和见证单上签字及时送到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收样人在委托单上签好字后,搅拌站试验人员把委托单和质保书复印带回归档,根据委托通知单编号应及时拿回试验报告。送样材料标识单材料名称委托单编号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批号样品数量代表数量取样日期取样人员取样地点五、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51混凝土拌制前试验准备工作511搅拌站接到作业队混凝土需求计划时,应及时通知驻站试验员,试验员根据提供需求混凝土的数量、强度等级、浇注工艺确定使用理论配合比,并根据需求量检查站内储存材料是否与配合比所用材料相符,是否经检验各格,数量是否能满足混凝土供应量。如遇不符应及时通知搅拌站站长。512混凝土开盘前15小时搅拌站应书面通知驻站试验员所生产混凝土供应单位、工程名称、工程部位/里程、强度等级、计划数量、浇注工艺等信息。试验员接到生产通知后与试验监理联系见证,检测所使用砂石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填写“混凝土施工配料单”经监理签认后发搅拌司机双方签收后开盘生产。513理论配合比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批,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主任以技术交底的方式交搅拌站试验专项负责人。使用时应认真核对理论配合比的适用范围。514混凝土施工配料单发出后,应及时更新“混凝土配料标识牌”。52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521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系统投入使用前搅拌站必须联系所在地计量测试所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后按每年周期检定一次,日常按规定进行自校检查。522每次开盘前试验员配同搅拌司机对计量系统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计量系统出现问题时,不得继续生产混凝土,必须及时报修,待修复自校合格后方可使用。523首盘砼驻站试验员与搅拌司机共同按“混凝土施工配料单”原材料用量设置、核准。其材料的最大允许称量偏差应符合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水1、骨料2。524外加剂、外掺料、水的添加必须使用重量法,严禁使用体积法。53混凝土搅拌531搅拌时应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外加剂和粗骨料再加入所需用水量,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532搅拌前应将搅拌内积水清除,每班混凝土生产结束,应将搅拌机清洗干净。533冬季搅拌砼应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和物温度,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加热水不得直接与水泥接触。534炎热季节搅拌砼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拌和温度不大于40,应采取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54混凝土性能检测541驻站试验员对搅拌站首盘混凝土、后每50M3混凝土取样对其拌合物坍落度、出机温度、含气量检验一次,每班至少对混凝土泌水率检验1次,并做好检验记录。当检测值与配合比不一致时,应分析原因及时调整配合比和加强生产过程控制。542搅拌站试验员应每班制取2组比对试件;试件上应有醒目的标识,制作日期、编号、强度等级。543搅拌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砼标准养护室。设置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时,面积不宜小于30M2,其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95以上,作业队检查试件折模后及时送搅拌站标准养护,接近试验临期时,送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检测。同时填写”委托试验单”544驻站试验员应对养护室有效管理,建立养护台帐和温湿度记录55混凝土运输要求551配备运输能力与砼搅拌机和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罐车,保证浇筑连续施工。552运输时应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洗完运输罐车后应将罐内水倒干净,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严禁向罐车内加水。当混凝土运输到浇注地点,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时,应返回搅拌站加入同配合比水泥净浆进行调整或由作业队试验员适当加入液体减水剂进行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时,架子队试验员及时通知搅拌站试验主管,分析原因进行调整。553运输道路应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注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且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554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砼到砼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90MIN。555运输罐车到达罐车浇筑地点时,应将罐车高速旋转搅拌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料斗或砼料斗。56混凝土浇筑561混凝土入模前,架子队试验员应测定混凝土入模温度,砼入模温度控制在530,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562混凝土灌注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时,否则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砼,保证砼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563混凝土浇筑应采分层、对称(左右),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逢。564混凝土的一次推铺厚度控制在600MM内,浇筑竖向混凝土结构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的同级水泥砂浆。565桥梁墩台在炎热季节浇注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正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在低温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气温低于3时)浇注混凝土必须采取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提前受冻。566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石介质间浇筑时的温差控制在15以内,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567预应力混凝土梁应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筑方式一次浇筑成型,每片梁的浇筑时间不超过6H。57混凝土振捣571隧道二衬、桥梁墩台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及予埋件。57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入模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宜超过30S,避免过振。573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时,捣棒应垂直快插慢拔,移动振点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574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班长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58混凝土养护581桥梁工程5811砼振捣完后,架子队指定专人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5812砼带模养护期间应采用浇水保湿养护。混凝土拆模后,应对砼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用塑料薄膜密封墩台身,保证混凝土内部多余水分不蒸发,表面洒水养护。5813混凝土终凝后持续保湿养护14D。5814养护期间根据环境温度情况,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砼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剧烈变化。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温差不宜超过20。582隧道工程混凝土拆模后,作业队指定专人采用喷雾器,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潮湿状态养护7D。583混凝土养护用水应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与砼表面温度差不得大于15。59混凝土拆模591混凝土拆模强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且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得因拆模而受损。592拆模后砼结构应在砼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593现场领工员应做好拆模记录,记录好混凝土表面有无蜂窝、麻面、漏骨等缺陷。594当拆模后存在较严重质量通病时,应通知队安全质量领导小组调查、分析原因,不影响结构使用的及时进行修复处理,影响结构使用的进行返工处理。六、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换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障,严格准确进行施工配合比换算和试拌,是搅拌站试验人员的工作重点。换算施工配合比关键是骨料含水率的测试。通常采用电炒法炒干。施工配合比换算采用下式计算理论配合比MCMSMG1MG2MFMW1MS/MCMG1/MCMG2/MCMF/MCMW/MC施工配合比MCMCMS1WSMSMG11WG1MG1MG21WG2MG2MFMFMWMWMSWSMG1WG1MG2WG2其中MC理论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KG);MS理论配合比每方混凝土细骨料用量(KG);MG1理论配合比每方混凝土粗骨料1用量(KG);MG2理论配合比每方混凝土粗骨料2用量(KG);MF理论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掺合料用量(KG);MW理论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水用量(KG);MC施工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KG);MS施工配合比每方混凝土细骨料用量(KG);MG1施工配合比每方混凝土粗骨料1用量(KG);MG2施工配合比每方混凝土粗骨料2用量(KG);MF施工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掺合料用量(KG);MW施工配合比每方混凝土理论用水量(KG);WS细骨料含水率();WG1粗骨料1含水率();WG2粗骨料2含水率()。七、混凝土性能检测方法71混凝土试件的制作方法711试件形状、尺寸试件尺寸应根据砼骨料的最大粒径选用骨料最大粒径(MM)试件横截面积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其他试验10010020315150150404020020063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边长150MM立方体试件是标准试件,100MM和200MM为非标准试件。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件边长150150300MM的棱柱体试件为标准试件,100100300MM和200200400MM为非标准试件。抗折强度试件150150550MM棱柱体试件为标准试件,100100400MM为非标准试件。抗渗试件175185150园台体试件。71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并采用人工拌合均匀。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713试件的制作做试件前应将试模内表面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它不与砼发生反应的脱模剂。砼坍落度小于70MM宜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砼拌合物取样后应在不浸水的容器上再来回拌合三次。用振动台振实试件时,应将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持续到表面不冒气泡、出浆为止,不得过振。当用人工插捣试件时砼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厚度大致相等,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砼时,插捣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插捣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每层插捣次数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然后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数次,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到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714试件的养护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采用标准养护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标准养护室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标准养护龄期为喷射混凝土试件28D,耐久性砼试件56D,从搅拌加水开始。7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测定方法721当配合比所用材料中骨料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可用坍落度与坍落度扩展度法进行测定。722坍落度仪为100200H300MM。723用拧干的湿布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底板应表面光滑平顺、不吸水),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724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层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到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725清除筒边地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726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佳,应予记录。727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及保水性。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728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若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73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方法731用湿布擦净容器和盖的内表面,装入混凝土拌合物试样;732捣实混凝土。用手工捣实时,将混凝土拌合物分3层装入,每层捣实后高度约为1/3容器高度;每层装料后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捣棒应插透本层高度,再用木锤沿容器外壁四周重击1015次,使插捣留下的插孔填满。最后一层装料就壁免过满;用机械捣实时,一次装入捣实后体积为容器容量的混凝土拌合物,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实过程中如拌合物低于容器口,应随时添加;振动至混凝土表面平整、表面出浆即止,不得过度振捣;在施工现场,应采用与施工振动频率相同的机械方法捣实。733捣实完毕后立即用刮尺刮平,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抹光;然后在正对操作阀孔的混凝土拌合物表面贴一小片塑料薄膜,擦净容器上口边缘,装好密封垫圈,加盖并拧紧螺栓;734关闭操作阀和排气阀,打开排水阀和加水阀,通过加水阀。向容器内注入水;当排水阀流出水流不含气泡时,在注水的状态下,同时关闭加水阀和排水阀;735然后开启进气阀,用气泵注入空气至气室内压力略大于01MPA,待压力示值仪表表示值稳定后,微微开启排气阀,调整压力至01MPA,关闭排气阀;736开启操作阀,待压力示值仪稳定后,测得压力值P01(MPA);737开启排气阀,压力仪示值回零;重复上述“5)”、“6)”的步骤,对容器内试样再测一次压力值P02MPA;738若P01和P02的相对误差小于02时,则取P01和P02的算术平均值,按压力与含气量关系曲线查得骨料的含气量A0(精确01);若不满足,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测得压力值P03(MPA)。当P03与P01、P02中较接近一个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2时,则取此二值的算术平均值查得A0;当仍大于02时,则此次试验无效,应从头重做。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应按下式计算AA0AG式中A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A0两次含气量测定的平均值()AG骨料含气量()。计算精确至01。含气量测定仪应定期由现场试验室标定。74混凝土泌水率测定方法741常压泌水率A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的带盖筒内径为180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B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C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D常压泌水率按下式计算B10/WGVGWG1G0式中B泌水率;VW泌水总质量G;W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G;GW试样质量G;G混凝土拌和物的总质量G;G1筒及试样质量G;G0筒质量G。E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应重做。742压力泌水率A称量压力泌水仪重量。B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入试料筒内,用捣棒由外围向中心匀插25次,然后再称量重量,得出混凝土质量。C用分离式液压起顶机尽快给混凝土加压至35MPA,立即打开泌水管阀门,同时开始计时并保持恒压,泌出的水接入1000ML量筒内。D加压10S后读取泌水量V10,加压140S后读取泌水量V140。E压力泌水率按下式计算BP100140式中BP压力泌水率;V10加压10S时的泌水量ML;V140加压140S时的泌水量ML。八、混凝土配合比验证81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即因试验室在配合比设计时所用原材料与搅拌站所用原材料的批次不同,特别是不同批次的水泥、粉煤灰、减水剂很可能其化学成份的波动,与其减水剂的相容性变差,达不到原有的减水效果,使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提前预防,保证生产过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稳定,确保施工正常,是驻站试验人员十分重要、必须开展的试验工作。82凡每批水泥、粉煤灰、减水剂进场除抽样进行材质检验外,驻站试验人员必须对配合比性能进行验证,当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通知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主任解决,新进场材料未进行配合比验证不得使用生产混凝土。验证的重点查砼砼拌合物和易性、含气量、坍落度和1小时坍落度损失。83配合比验证的方法以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泵送砼或水下砼理论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按现场材料配置15L混凝土拌合物,测定其坍落度、和易性、1小时坍落度损失、含气气量是否与基配合比一致。并做好验证记录。九、砼拌合物性能的调整方法91当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灌过程中如出现坍落度损失过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调整911按罐车中砼总方量计算胶凝材料总量,掺胶凝材料01的减水剂量递增调至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止,但最多不得比设计掺量超过50。同时应将罐车快速搅拌23MIN912将罐车返回搅拌站,加入同级别水胶比水泥净浆051M3,同时应将罐车快速搅拌23MIN913继续生产时应保持砂率不变,同时减少砂石每方材料用量,至坍落度满足施工需要。92当拌合物和易性差时,可保持砂石总量不变,增加砂子用量,相应减少石子用量。93当所用砂子比原配合比用砂粗或细时,可提高或减少砂率2,同时石子每方减少或提高,保持砂石总量不变。十、检验报告、原始记录、试验台帐的管理101检测数据应填写在业主规定的原始记录表内。102原始记录应填写检验日期、样品编号和其他需要说明的检验情况,如使用仪器规格型号、量程、检测环境、样品状态等。103原始数据应如实用碳素笔填写,字迹清晰、整齐,应完整及时反映检验过程的要素。所列栏目填写齐全,检测中不能检测的项目在相应的空栏目内打上“/”线或加以说明。104检验数据计算,经复核无误后,检验员和复核人应签字。105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如填写有误后,应在错误处划“一横杠”,将正确数据写在原记录右上方,并加盖修改人名章。106试验检测报告应与原始记录相对应,包括日期、试验人员、复核人、编号及其他说明。107检验报告中应对所采用的标准方法进行说明。108检验报告应采用规定的表格采用电脑录入打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结论正确,签名齐全、不允许更改。109检验报告在应交中心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1010检验报告经审核后,加盖试验室资质和公章后,发给送检单位,并填写“原材料报验单”报监理认可,分类归档存档。1011应建立完善“配合比管理台帐”、“钢筋取样台帐”、“砂石料取样台帐”、“水泥取样台帐”、“外加剂取样台帐”、“外掺料取样台帐”、“砼检查试件养护台帐”等。十一、试验资料的传递111混凝土施工配料单一份存放搅拌站试验室,一份交搅拌楼操作人员,搅拌站试验员通过网络发放给作业队试验员。112原材料及各种报告单由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分发至搅拌站试验人员,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和搅拌站分别做好台账。113搅拌站试验人员将所取样品送项目中心(工地)试验室,并填写“委托试验单”。114混凝土施工配料单应签字齐全,未签字或签字不全不能将其作为施工的依据。115骨料含水量,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含气量、出机温度等应有试验的原始试验记录,做好台帐并定期按规定装订存档。116对各种送检反馈的试验报告,应建立卷内目录清单分类保存。十二、质量记录应满足行业及业主、监理相关规定,如无具体规定可参考下面表格格式。12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记录122试验任务委托单123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124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125新进材料配合比验证记录126试验资料发放记录127卷内资料清单128施工配合比调整通知单129砂石含水率试验台帐1210标养室试件入库台帐1211外掺料取样台帐1212(粗)细骨料取样台帐1213外加剂取样台帐1214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台帐1215水泥取样台帐1216钢材取样台帐1217混凝土生产台帐1218混凝土比对试件制取台帐1219不合格材料试验台帐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记录工程名称试验编号工程部位试验日期检测地点代表数量强度等级配合比报告编号理论配合比水胶比环境温度施工配料单编号施工配合比水胶比相对湿度搅拌方式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报告编号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报告编号水泥细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粗骨料水试验项目设计值实测值检测频次要求坍落度(MM)水胶比砼出机温度含气量1、搅拌站首盘混凝土;2、在浇筑地点每50M3混凝土取样检验一次;3、每班或每一结构部位至少2次。泌水率每班至少1次。浇筑面温度每次浇筑前至少1次。拌合物均匀性描述粗骨料偏差率细骨料偏差率匀质性搅拌站首次使用或使用周期达一年时。备注试验计算复核监理工程师试验任务委托单委托单位委托编号样品名称送样编号产地厂名试样数量规格种类代表数量取样地点样品描述取样日期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检验标准试验项目试样验收意见收样日期取样人取样见证人委托人委托单位负责人住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收样人预计报告发出日期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搅拌站名称通知单号搅拌机编号通知日期工程名称施工部位生产班组生产日期设计强度等级配合比报告编号允许坍落度(MM)允许维勃稠度(S)(1)理论配合比水胶比(W/J)水泥掺和料1掺和料2细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外加剂1外加剂2水100(2)材料含水率试验结果项目材料名称烘干前湿料质量(G)烘干后干料质量(G)含水量()细骨料粗骨料掺合料(3)施工配料计算材料名称项目水泥掺和料1掺和料2细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外加剂1外加剂2水产地规格报告编号理论用料(KG/M3)材料含水率()材料含水量(KG)施工用料(KG/M3)(4)施工配合比水胶比(W/J)水泥掺和料1掺和料2细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外加剂1外加剂2水100附注试验批准领取人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