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_第1页
xx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_第2页
xx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_第3页
xx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_第4页
xx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XX区XX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XXXX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目录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111项目建设依据1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713工程任务72建设条件921水文922地质1223其他外部条件153建设规模1631工程范围及标准1632渠道设计水面线推算1633工程建设规模174主要建筑物布置1841工程等别和标准1842工程布置1843渠道设计1944桥梁工程设计2245蓄水建筑物设计2246景观绿化设计2447机电设备2548电气275施工组织设计3151施工条件3152施工导流3253主体工程施工3254施工交通3355施工附属企业3356施工总布置3457施工总进度366占地处理3861工程占地3862工程占地拆迁3863工程占地拆迁补偿费387环境影响评价39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97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3973环境影响对策4074环境监测418工程管理4381管理机构4382管理范围4383管理设施4384管理办法4385橡胶坝调度运用方案及管理制度4486管理费用及其来源44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691投资估算4692资金筹措5093工程估算附表5010经济评价55101工程投资55102工程效益55103综合评价5511结论与建议57111综述57112结论57113建议58附图1总体布置图2六干渠纵断面图(1/55/5)3典型断面图(1/22/2)4橡胶坝典型设计图5桥梁典型设计图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11项目建设依据111地理位置六干渠开挖于1958年,上起XXXX河,经XXXX西北,在万庄北穿铁路,经侯孙洼南、李孙洼东、肖家务西北,至大屯南接自然排水沟。1974年对六干渠进行改线,自三小营村西北龙河左岸起往东至铁路南,连接1958年开挖的六干渠,穿过铁路后,自侯孙洼改线,经肖家务南,入小哲垡村西北的廊大引渠,再经北甸村北与廊大引渠分流,向东沿六干渠原线至大屯南入八干渠。六干渠下段为自北甸村北至八干渠段,长4640M,该渠主要为农田排水开挖,连通廊大引渠和八干渠,同时兼具灌溉的功能。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为城市排沥渠道。具体位置见图11。XX市位于XX省中部偏东,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XX区位优势独特,是京津1小时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交通发达,离北京市中心40KM,离天津市中心60千米KM,京山、京沪、京九、大秦、津保五条铁路干线,京津塘、京沈、津保三条高速公路和京开、京哈、京福、京津、津保五条国家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依托中心城市和空港、海港的独特优势。XX市XX区于2000年10月8日正式设立,为市管县级区,辖XX市城区大部,是XX市市级领导机关所在地,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1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XX区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64个社区居委会、171个村委会,面积46473KM2,止2002年底,全区人口3487万。201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51亿元,同比增长112;财2政收入完成389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45亿元,同比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4亿元,同比增长20。图11工程位置图113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1)工程现状六干渠下段为自北甸村北至八干渠段,附近经过北甸、南甸、大马坊、骆庄、南尖塔、北尖塔等村庄,长约4640米。该渠原主要为农田排水开挖,连通廊大引渠和八干渠,同时兼具灌溉的功能,现为城市排沥渠道。现状渠道淤积堵塞十分严重,主要为生活和建筑垃圾。渠内污水肆虐,臭气熏天、杂草丛生。工程位置廊坊市3图12现状渠道现状渠道上建筑物有大马坊闸、骆庄桥、G104国道桥、北尖塔桥、老G104公路桥等建筑,以上建筑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均已损坏严重。图13现状桥梁4表11现有跨渠道桥梁工程基本情况表桥名桥孔口尺寸BHM孔数桥底高程M骆庄桥103111179G104国道桥5128511112北尖塔桥11311189老G104国道桥1519511179(2)渠道现状过流能力复核糙率确定本段河道内堆积有大量生活、建筑垃圾,内有杂草,根据现状情况糙率定为0035,工程现状详见图12。起推水位水位推算起始断面选在八干渠东尖塔闸上游,据调查,八干渠在六干渠汇入口以上没有涝水汇入,起始断面流量直接采用六干渠现状排涝流量。起始断面水位参照闸门设计水位并采用均匀流法推算,成果见表12。表12东尖塔闸水位表位置不同重现期5年10年东尖塔闸起推水位13661420计算方法河道现状及设计水面线采用伯努利能量方程式从下游断面向上游推算水位。得到整个河段的不同流量对应的水位。公式形式如下GVHZJF2112KLQF212GVHJ式中21Z、分别为下游断面和上游断面的水位M;5GV21、分别为下游断面和上游断面的流速水头M;1、下游断面和上游断面平均流速M;JH上、下游断面之间局部水头损失M;F上、下游断面之间沿程水头损失M;L上、下游断面的间距M;动能改正系数;K上、下游断面平均流量模数。六干渠在3310处现有北尖塔桥,渠内设有桥墩,推求水面线需考虑桥梁的壅水,壅水高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Z建筑物前最大壅水高度M;Q设计流量M3/S;系数,与墩形状有关,园弧形桥墩值092;A2建筑物布置后过水断面面积M2;AL最高壅水位对应天然河道断面面积M2;动能校正系数。现状洪水位依据以上参数,采用前述水面线推算方法推算治理段河道现状水面线,成果见表13。212AQGZ6表13六干渠现状河道水面线成果表单位M桩号5年水位10年水位现状河底高程左岸高程右岸高程1180(大XX闸)1391144120815061534143013891439119615881592163013871437119115741545183013851436119715431533213013841435120814831519223013831434120415311521243013821433119514701465264313811433118114971439283013814321188150614573030137914311189149414903230137614291203147914373310(桥上游)137514281197145014603310(桥下游)137451427511971449144834301374142711901440141836301372142511761505139838301371423114014211372403013691422113313814494230136714211135139415054430136714211137133413614640(项目终点)1366142115013311374484013661421154141314084990(东尖塔闸)1366142115115081508由表32可知,5年一遇时,部分河段洪水位高于两岸,现状河道排涝标准不足5年一遇。(3)存在问题1)本段渠道主要为农田排水开挖,连通廊大引渠和八干渠,标准为5年一遇,标准较低,现渠道为城市排沥渠道,根据城市防洪设计规范,应为20年一遇标准。2)渠道内被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填埋,渠道淤积堵塞十分严重,影响渠道过流能力。3)渠道内污水肆虐,臭气熏天,杂草丛生,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恶劣影响。74)渠道上建筑物大马坊闸、骆庄桥、北尖塔桥、老G104公路桥等建筑物年久失修,影响正常使用,急需重建。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21城市排沥要求根据XX市XX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文件XX市XX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沥水调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大马坊闸到北尖塔以北的的沥水全部经六干渠下段排入下游八干渠,六干渠作为XX区排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进行清淤治理。实施六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可以提高本工程的排沥标准,畅通城市沥水排泄通道,保证城市安全度汛。122城市发展的需要六干渠下段位于XX城区的北部。随着XX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城区迅速扩大,尤以向北扩为主,近年又因首都二机场建设、华为等项目落户的影响,城区快速北移。实施六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能够改善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XX城市建设快速发展。123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大量进驻,周边村庄进行城中村改造,造成大量生活和建筑垃圾被偷倒入渠,加之近40年没有清淤治理,致使渠道淤堵十分严重,渠内污水肆虐,臭气熏天,杂草丛生,使附近村民十分不满。因此,实施六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同时实施景观绿化治理工作,将有效改善六干渠下段周边生态环境,助推XX市经济快速发展。13工程任务六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的总体任务是通过清淤治理,使本段渠8道排沥畅通,提高渠道排沥标准,保证安全度汛,同时通过实施景观绿化整治,改善六干渠下段周边生态环境,修复渠道生态系统,促进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有序进行,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工程具体任务如下(1)清除渠道内淤积物,改善渠道排沥能力,使之满足沥水调度实施方案的排沥要求,保证本段渠道度汛安全,保障保护区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2)根据城市发展要求,进行绿化景观治理,改善工程区段的生态环境,拓宽渠道宽度,实施蓄水工程,形成城市水景观带,逐步修复渠道生态,促进工程区附近土地合理有序利用。(3)具体工程内容如下清淤工程自廊大引渠至八干渠段的渠道清淤、拓宽及渠道防护;桥梁工程拆除大马坊闸原址新建大马坊桥;骆庄桥、北尖塔桥及老G104公路桥拆除重建;新建建设路大桥、西昌路大桥;蓄水工程六干渠首尾各修建橡胶坝一座;道路工程渠道两岸修建防汛道路;绿化工程渠道两岸景观绿化工程。92建设条件21水文211河流水系六干渠开挖于1958年,上起XXXX河,经XXXX西北,在万庄北穿铁路,经侯孙洼南、李孙洼东、肖家务西北,至大屯南接自然排水沟。1974年对六干渠进行改线,自三小营村西北龙河左岸起往东至铁路南,合1958年开挖的六干渠,穿过铁路后,自侯孙洼改线,经肖家务南,入小哲垡村西北的廊大引渠,再经北甸村北与廊大引渠分流,向东沿六干渠原线至大屯南入八干渠。六干渠下段为自北甸村北至八干渠段,长约4640M,该渠主要为农田排水开挖,连通廊大引渠和八干渠,同时兼具灌溉的功能。212气象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秋短冬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根据XX气象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15,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60,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51,气温年较差311。最大风速20M/S,全年无霜期180D,最大冻土深度60C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666H。年降雨量5649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085。213设计沥水2131现状条件下设计排涝流量六干渠下段附近地势北高南低,现状排水区域为西至廊大引渠,东至八干渠,北至万桐公路北侧,南至六干渠,见图21,排水面积为714KM2。根据安次区水利志,六干渠原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流量6M3/S,本次采用XX省平原地区中小面积除涝水文手册(200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手册”)中的方法对排涝流量10进行复核。计算方法包括设计暴雨、产流和汇流计算三部分11图21六干渠现状及规划排水范围示意图12(1)设计暴雨根据我省平原地区暴雨特性分析可知,一般一次暴雨的历时多为3D,设计暴雨时段取年最大3D雨期控制;经分析不同标准的流域设计点暴雨采用“手册”中的年最大3D暴雨等值线图进行查算,流域设计面暴雨由设计点暴雨乘以点面折减系数得到,点面折减系数采用“手册”中的XX省平原地区点面折减系数。经综合分析,设计条件下将年最大3D降雨分为两次计算,一次为年最大24H雨量,位于第三日,占年最大3D雨量的80;一次为年最大三日雨量减年最大24H雨量,两次间隔为12H。六干渠设计暴雨成果见表21。表21六干渠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表不同重现期设计雨量MM项目多年平均值MMCVCS/CV3年5年10年20年年最大3D点暴雨MM1160503512435153791926123065点面折减系数100年最大3D面暴雨MM12435153791926123065第1次P3D24H249308385461设计次暴雨量MM第2次P24H995123015411845(2)产流计算暴雨径流关系分区根据“手册”中的“XX省平原地区水文分区图”确定。本流域位于1区,查该区暴雨径流关系(PPAR)即可求得各标准的次暴雨径流深。(3)汇流计算汇流计算采用“手册”中的排涝模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形式为09283MQRF表式中QM设计排涝流量(M3/S);R表次地表水径流深MM;F流域面积KM2。13根据上述设计暴雨、产流计算成果和排涝模数计算公式,计算六干渠不同标准设计排涝流量,成果见表22。表22六干渠设计排涝流量成果表标准3年5年10年20年流量(M3/S)3355147561006由表22可知,本次复核10年一遇排涝流量756M3/S,比原设计流量稍大,经分析,采用本次复核成果作为清淤治理工程设计的依据。2132规划条件下设计排沥流量根据XX规划所2013年11月编制的XX市北部新区排水规划,位于六干渠南侧的北部新区建成后,将有222073HA的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至六干渠,规划新增排水区域见图22。图22六干渠规划新增城区排水范围图六干渠规划条件下农田排涝控制范围仍为现状北侧区域714KM2,南侧另增加规划新区222KM2,总控制面积936KM2,六干渠排沥任务加重。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508052012),将六干渠规划标14准定为20年一遇,规划条件下设计排沥流量,即为北侧20年一遇设计流量与南侧城区设计雨水排放流量之和。城区雨水流量采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方法,其中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XX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FIQ785014LG3956TTIE2MT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I设计暴雨强度(MM/MIN);径流系数,本次根据市区具体情况,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6;F流域面积(HA);TE重现期,综合相关规范及经济合理性,本设计取TE2年;T设计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一般采用515MIN;T2管渠内流行时间(MIN);M延缓系数,暗管M2。规划新区排入六干渠设计流量直接采用XX市北部新区排水规划成果852M3/S,北侧2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1006M3/S,则六干渠规划条件下设计排沥流量为1858M3/S。214设计径流本流域无实测径流资料,经分析年径流采用XX市水资源评价(XX市水务局,XX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7年9月)进行查算。本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30MM,折合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142万M3,20、50、75和95保证率设计年径流量分别为3514万M3、955万M3、207万M3和007万M3。计算成果表见表23。15表23六干渠径流量计算成果表年径流量均值不同保证率年径流量(万M3)面积(KM2)年径流深(MM)年径流量(万M3)CVCS/CV2050759571430214214323514955207007215泥沙由于本流域缺乏实测泥沙资料,工程河段设计输沙量采用XX省水资源评价(XX省水利厅,2004年11月)中的悬移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区图分析计算,本流域悬移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50100T/KM2,本次计算采用75T/KM2,估算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005万T,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按悬移质的22为001万T,得出多年平均总输沙量为0047万M3。216施工期洪水六干渠为一条排沥渠道,非汛期自产水量很小,且上游的大XX闸可控制上游来水。本工程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本次不再计算施工期洪水。22地质本次设计没有进行地勘工作,本次设计参考XX市六干渠肖家务跌水闸桥重建工程初步设计(XX市水利勘察规划设计院)中有关地质章节内容。221地形、地貌本工程所在地为华北平原地区,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位置地为河流冲积平原地貌。222地层岩性根据参考资料,地基土自上而下描述如下素填土黄褐色,表层含石子、建筑垃圾,含粘土块,以壤土和砂壤土为主。厚度4951M,平均500M,场区普遍分布。16砂壤土灰黄色,湿、中密,含云母,砂壤土与壤土互层,土质不匀。厚度3638M,平均37M,场区分布普遍。砂壤土黄褐色,湿,中密,含云母、姜石,夹壤土薄层。厚度1719M,平均18M,场区分布普遍。粘土黄褐色灰黄色,可塑,中压缩性,见锈染,夹砂壤土薄层。厚度4344M,平均435M,场区分布普遍。1壤土灰黄色,可塑,中压缩层,含有机杂质,见锈染,夹砂壤土薄层。厚度1718M,平均175M,场区分布普遍。壤土黄褐色,软塑,中压缩层,中等干强度,见锈染,夹砂壤土薄层。平均厚度22M,场区分布普遍。砂壤土灰黄色,湿,密实,低干强度,含云母,夹砂壤土薄层。平均厚度46M,场区分布普遍。壤土黄褐色,可塑,中压缩性,见锈染,夹砂壤土薄层。厚度4243M,平均425M,场区分布普遍。壤土灰黄色,软塑,中压缩性,含有机质,见锈染,夹砂壤土薄层,该层未穿透。22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参考资料,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4。表24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WECA12ES12KJ允R指标岩性KN/M3KPAMPA1MPACM/SKPA素填土265175092202578290砂壤土257188076615270019967030120砂壤土031140粘土34118609502899038526194E060351301壤土278195076820100027596680E06033140壤土23919906512085037447150砂壤土160壤土2532000701227303352617017壤土259196070022100038447160224地下水该场地浅层地下水属空隙型潜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上游河水补给影响,水位随季节不同略有变化。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为72M。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有弱腐蚀性。六干渠中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有弱腐蚀性。225工程地质评价(1)地基承载力根据土工试验、标贯测试统计结果,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见表22。(2)地震烈度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为非液化场地。(3)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该场区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相对简单,分布较连续,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适宜本工程建设。226建筑材料供应本地区砂石料丰富,材料可由市场购置,本工程地处XX市郊,交通运输方便。23其他外部条件本工程由于两侧有设有30M绿化带,因此涉及到部分征地和拆迁工作,因此在征迁过程中应注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183建设规模31工程范围及标准XX市六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起点为廊大引渠至八干渠段,总长约464KM。绿化范围为渠道岸边两侧各30M。本工程防护段为XX市XX区,按照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508052012),城市防洪工程等别为等,建筑物级别为3级,六干渠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32渠道设计水面线推算按照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508052012),工程等别为等,建筑物级别为3级,六干渠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流量为1858M3/S。治理段渠道现状过流能力不足5年一遇,本次设计拟拓宽渠道,渠底宽10M,梯形断面,河底纵坡为1/5000。1糙率确定本次糙率主要根据河床组成、植被条件,参考水力计算手册中的经验表格确定,治理河段糙率取0033。2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同上文。4起推水位在设计渠道下游,桩号4990处为东尖塔闸。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确定起推水位为13068M。3计算结果根据上述计算参数,水面线计算结果见下表19表31六干渠下段现状过流能力复核成果桩号20年一遇渠道设计水位(M)设计河底高程(M)水深(M)满足安全超高的岸顶高程(M)设计岸顶高程(M)000014134113283415134165005001408211228821508216251000140341112934150341600150013989110298914989157520001394810930481494815502500139110831114911525300013875107317514875150135001352710629271452714754000134821052982144821450464013099103722727140991418注根据岸顶超高根据堤防设计规范(GB502862013)计算,取10M。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渠道治理后,渠道过流能力满足20年一遇排涝流量。33工程建设规模(1)渠道清淤工程作为XX市重要的排沥渠道,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建筑物级别为3级,对渠道进行清淤治理后的渠道底宽度10M,两岸设防汛抢险道路,宽35M;渠道清淤长度464KM。(2)景观蓄水工程作为XX市环城水系的一部分,通过修建拦蓄工程,形成人工水面,改善周边环境;共在进出口布置2座橡胶坝。(3)桥梁工程拆除大马坊闸原址新建大马坊桥;骆庄桥、北尖塔桥、老G104公路桥拆除重建;新建建设路大桥、西昌路大桥,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4)景观绿化工程根据环城水系两侧景观要求,本次设计在渠道两岸各设30M宽景观绿化带。204主要建筑物布置41工程等别和标准411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508052012)、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工程等别为等,建筑物级别为3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412排涝标准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508052012),并根据XX市城市发展,六干渠下段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413地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为非液化场地。42工程布置421渠道线路布置本工程是人工开挖渠道,渠线较为顺直,本次清淤治理渠线沿原有渠线,渠道以向北扩挖为主。渠道两岸各布置防汛抢险道路一条。422渠道建筑物布置本次设计渠道布置建筑物有橡胶坝2座、桥梁6座。在六干渠首尾各布置橡胶坝一座(桩号0100、4590)。桥梁工程从东至西依次为西昌路大桥(新建,桩号0950)、大21马坊桥(原大马坊闸位置修建,桩号1150),骆庄桥(重建,桩号2630)、北尖塔桥(重建,桩号3315)、老G104公路桥(重建,桩号3720)、建设路大桥(新建,桩号4470)。43渠道设计431渠道横断面比选本工程原为人工开挖渠道,断面为规则梯形断面,本次设计为清淤拓宽设计,对渠道断面型式进行比选。方案一底宽为10M,在坡脚处设格宾石笼框格防护平台,平台顶高程在景观蓄水位下2030CM处,平台顶浅水区种植水生植物,平台上采用生态砖护坡,坡比120,坡面做植草,两侧地势有条件的地方坡比适当放缓至15左右,坡面可根据景观需要做成凹凸微地形。效果见图41、42。优点石笼护坡抗冲刷能力强,石笼可为水生生物提供条件,改善渠道生态效果,石笼平台存在浅水区,水景观效果好,且可为群众亲水提供便利条件。缺点过流能力稍差,投资稍大。方案二采用梯形断面,底宽10M,两侧边坡120,两侧采用生态砖护坡,坡面植草。效果见图43。优点断面简洁,过流能力好,投资稍小。缺点抗冲刷能力稍差,水景观效果差,且不利于水生浮游生物存活,群众亲水比较困难。根据上述比较,本工程两种方案过流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方案一能形成较好水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好,与两侧周边景观带相适应,因此,本次选用方案一。22图41方案一效果图(典型断面一)图42方案一效果图(典型断面二)23图43方案二效果图24432渠道纵断面设计渠道纵断面设计考虑行洪和蓄水两方面要求,在满足20年一遇过流能力的前提下,考虑景观蓄水要求,适当调整纵坡,坡度为15000。44桥梁工程设计为方便工程区附近群众出行方便及道路交通要求,本工程在渠道上新(重)建桥梁6座,现分述如下大马坊闸原为闸桥型式,年久失修,本次设计在大马坊闸上游修建橡胶坝,不再保留大马坊闸,在桩号1150处,原址新建大马坊桥,总跨度30M,总宽度为7M。骆庄桥(2630)、北尖塔桥(3315)及老G104公路桥(3720)因年久失修,本次设计在原址拆除重建桥梁,跨度均为30M,老G104公路桥宽为12M,骆庄桥及北尖塔桥宽7M。根据未来道路规划要求,在桩号0950,规划西昌路穿越渠道处,新建西昌路大桥一座,总跨度30M,宽为55M。为方便群众出行,本次设计在六干渠末端,桩号4470,规划建设街北延线处,新建建设路大桥,总跨度30M,宽为55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45蓄水建筑物设计为形成蓄水水面,需在渠道内布置挡水建筑物。本设计对节制闸和橡胶坝方案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案均能达到蓄水的目的,橡胶坝方案基础开挖深度小,汛期阻水少;节制闸方案闸墩较多,遇大的漂浮物影响行洪安全。综合比较并结合业主意见,蓄水建筑物选定橡胶坝方案。25451橡胶坝布置本次设计在渠道进出口共设置2座橡胶坝,橡胶坝布置在渠道主槽内,均为单孔布置,1号坝高为30M,2号坝高为15M,坝长均为10M。橡胶坝设计指标见表41。表41橡胶坝设计指标表名称桩号长度M坝高M蓄水位M渠底高程M1号橡胶坝01002230118811482号橡胶坝4590101511881058坝袋为枕式双锚固线袋体。橡胶坝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坝袋塌落尺寸确定坝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坝底板长均为100M,橡胶坝底板厚度为08M10M。两座橡胶坝均设置消力池,消力池采用陡坡底流型式,消力池深05M,消力池长10M,消力池底板设置PVC排水孔排水,排水孔直径5CM,间距2M,梅花型布置。海漫长10M,采用格宾网石笼防护,厚05M。橡胶坝泵房布置在右岸,为二层结构,地下一层为水泵层,布置橡胶坝供水的水泵及阀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一层为控制层,布置控制水泵的低压柜和现地控制柜,为砖混结构。橡胶坝泵房外轮廓尺寸为610M。452坝袋设计橡胶坝袋采用枕式斜坡连接型式。为防止两端坝袋产生塌肩,将边墩趾板靠边墙部位抬高20CM30CM。根据橡胶坝技术规范(SL22798)进行坝袋设计。采用充水式坝袋,内压比见下表。坝袋两端顶部设排气阀以排除坝内空气。坝袋锚固型式为螺栓压板锚固。坝袋材料采用锦纶帆布。坝袋指标见表42。26表42橡胶坝袋参数表项目1号橡胶坝2号橡胶坝设计坝高M3015充胀介质水水设计内压比13145坝袋周长M10754总长M2216坝袋单宽容积M31548336总容积M3247684368锚固方式螺栓压板锚固锚固线方式双锚固线坝袋材料二布三胶锦纶帆布坝袋颜色蓝色46景观绿化设计六干渠下段主要功能为排沥,除在汛期排沥外,在非汛期进行景观蓄水,形成景观水面,为XX市环城水系一部分,两岸为30M宽景观绿化带。在河流整治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滨河景区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本设计从人居环境角度考虑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滨河景区为狭长带状,在视觉和心理上均容易使人产生单调乏味感,因而各种设计手法,结合周围地形地貌,形成丰富变化的节奏和韵律,打破这种因狭长引起的单调感。通过道路设计中的平面上的曲折,地形竖向设计后的波浪式起伏,植物种植设计采用交替式轮换等手法,创造一个步移景异、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绿色空间。河道两侧景观带内塑造微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势作为植物的背景,既能丰富景观层次,又使景观空间更加自然。景观带内植物配置以乔木为骨干树种,结合部分灌木疏密相间,加以花卉、草坪为地被,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植物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乔木种类包括常绿和落叶两种,主要种类包括雪松、油松、云杉、白皮松、白蜡、法桐、栾树、国槐、千头椿、银杏等;灌木以花灌木为主,主要种类包括榆叶梅、27连翘、迎春、紫薇、西府海棠、碧桃、木槿、红叶李等;地被选用花卉和草坪,主要种类包括鸢尾、萱草、月季、地锦、波斯菊、八宝景天、冷季型草坪等。各类植物搭配种植,通过植物景观季相变化,展示不同季节植物景观特色。47机电设备471水力机械及辅助设备4711技术参数橡胶坝共2座,1号橡胶坝设计内压比13,1号橡胶坝设计内压比145,充胀介质为水。橡胶坝坍坝时间为2H。各坝其他基本参数见表43。表43橡胶坝技术参数表名称孔数坝高M坝长M坝袋容积M3/M坝底板高程M上游蓄水位M下游水位M1号橡胶坝132215481148140811882号橡胶坝1151633610581188472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橡胶坝充坝利用城市管网自来水充坝,坍坝时不具备自流条件,采取泵排方式。供排水设备及管道主要包括坝袋排水泵、渗漏排水泵、阀门、监控仪表、空压机及供排水管道等。橡胶坝下游水位较高,无法满足自流排水条件,采取水泵强排。坝袋排水泵根据排水量、坍坝时间、水泵台数、计算扬程等参数选择,所选排水泵型号、技术参数见表44。28表44橡胶坝排水泵型号、技术参数表坝别型式水泵台数设计流量M3/H设计扬程M功率KW进出口管径MM1号橡胶坝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13601081852003号橡胶坝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16510380渗漏排水泵主要排出泵房渗漏水及管路阀门的漏水等。泵房内设置集水井。渗漏水经排水管和排水沟汇流至集水井,然后由渗漏排水泵排至橡胶坝下游。渗漏排水泵选型为50QW207075,每座坝1台,共2台。泵的启停根据集水井内水位变化自动控制。系统中阀门主要用于管路的接通、断开、切换以及设备的检修。工作阀门为实现自动控制采用电动,检修阀门采用手动。阀门型式选用蝶阀。在水泵的出口为防止水的倒流,设置止回阀。为监测和实现自动控制,在坝袋装设ZYB型压力变送器,在坝前、集水井和大口井处装设SWJ型液位监测仪,在水泵出口装设YSK型压力显控器。橡胶坝冬季运行采用压缩空气吹冰防冻。1、2号橡胶坝空压机选型为V04/7,出口工作压力07MPA,排气量04M3/MIN,功率3KW,每座坝1台,共2台。供气管采用DN50钢管,吹冰管采用DN32水煤气管。供排水管道采用钢管。管道直径根据坍坝时间和管中经济流速等因素计算确定为DN100250MM。473设备布置坝袋排水泵、渗漏排水泵、阀门等设备布置在泵房内,其中渗漏排水泵安装在集水井中。坝袋供排水管道沿坝袋上游铺盖敷设,布置2个充排水口,靠向下游,并装设水帽装置。29供排水管在泵房外暗敷,在泵房内明敷。室外管路埋在冻土层以下,局部加强保温措施。所有管道进行防腐处理。48电气481概述工程共设有2座橡胶坝。电力负荷等级按二级考虑,设置一座10/04KV降压变电站,由附近10KV线路引线,并设置一台移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为提高自动化水平,设置现地监控及视频设备,并预留以太网接口,以待条件具备时与远方调度联网。482设计依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65199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483设计依据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每座橡胶坝的用电负荷主要包括坝袋排水泵1台,配套电机功率30分别为3KW和185KW;渗漏排水泵1台,配套电机功率075KW;电动蝶阀2个,配套电机功率009018KW;空压机1台,配套电机功率3KW;照明及监控负荷等。管理处的用电负荷主要包括监控、照明、空调及生活管理负荷等。各用电建筑物的负荷用电电压等级均为380/220V。为保证橡胶坝可靠行洪,排水负荷橡胶坝、监控负荷等级确定为二级,其余用电负荷等级确定为三级。484供电电源及电气主接线每座橡胶坝各设置一座10/04KV降压变电站,分别由附近10KV线路引接1路高压电源作为工作电源。降压变电站装设1台变压器,变压器高压侧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04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并设置无功补偿装置。降压变电站计量点设在高压侧,低压侧根据电力部门要求设置预付费装置。最终设计根据电力部门要求确定。为保证橡胶坝供电的可靠性,橡胶坝设置1台自动化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接于低压母线,与网电采用带机械闭锁的备用电源切换装置自动投切。485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变配电设备均采用户内布置。高压开关柜选用HXGN15A12Z型,箱式变电站内配置FZN1212DR型真空负荷开关和SDLAJ型熔断器作为变压器的操作保护设备。各用电建筑物变压器均选用SC10型自冷干式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选用GCS型抽屉式开关柜,柜内配置高性能开关设备。柴油发电机选用一体式保护型机组,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容量见表45。橡胶坝供水泵和排水泵电机及其它电机均采用直接起动(1号橡胶坝排水泵采用软启动)。表45橡胶坝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汇总表31建筑物名称变压器容量KVA柴油发电机容量KW单位数量1号橡胶坝5080台各12号橡胶坝3030台各1动力电缆选用ZRAYJV2387/10、ZRAYJV2306/1型,控制电缆选用KVVP450/750、DJYPVPR450/750型。电缆采用穿管、桥架及电缆沟3种方式敷设。486照明橡胶坝变配电室内及管理处均设置照明箱。柴油发电机室和泵房水泵层采用防水防尘灯,其他房间均采用荧光灯,灯具均采用节能型。重要部位及通道设置应急照明灯。各用电建筑物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庭院灯。487防雷与接地10KV架空线路与电缆连接处、10KV电缆进线末端均设置氧化锌避雷器,以防止雷电波侵入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避雷器,04KV母线上设置浪涌保护器保护变压器低压绕组和设备安全。在10KV线路终端杆、各房间四周设边缘闭合的复合接地网,工作、保护及防雷共用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1。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所有变配电设备金属外壳、设备基础、钢管、金属支架、电缆金属外皮、电缆桥架、灯具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均采用热镀锌钢材。488自动化系统每座橡胶坝均设置1套现地控制单元和1套常规手动控制设备,现地控制单元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常规继电器相结合的方式对坝袋排水泵、供水泵、橡胶坝袋压力、坝前水位、集水井水位、渗漏排水泵、空压机和配电系统进行监控。系统主要完成橡胶坝充坝和坍坝、集32水井排水和空压机控制,并对供配电系统设备状态及参数进行监测及监视等。在橡胶坝各机电设备房间内、厂区户外设置摄像机,橡胶坝值班室设置硬盘录像机及视频工作站,对各设备运行情况和安防情况进行监视。现地监控及视频设备均预留以太网接口,以待条件具备时与远方调度联网。489通信各橡胶坝均采用程控电话作为通信方式,并利用移动电话作为辅助通信手段,满足调度、行政通信要求。4810电气消防各橡胶坝和管理处均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所有进出室内、盘柜的电缆孔洞和电缆管两端均用防火材料封堵,并涂刷防火涂料。电缆桥架内的动力与动力电缆、动力与控制电缆层间采用防火隔板分隔。335施工组织设计51施工条件511工程概况XX市XX区于2000年10月8日正式设立,为市管县级区,辖XX市城区大部,是XX市市级领导机关所在地,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工程为XX市XX区六干渠下段清淤治理工程。六干渠下段为自北甸村北至八干渠段,长约4640米,该渠主要为农田排水开挖,连通廊大引渠和八干渠,同时兼具灌溉的功能。主要工程项目为渠道清淤及防护,桥梁拆除及重建,新建橡胶坝、防汛道路及景观绿化工程。512气象、地质(1)气象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秋短冬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根据三河气象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12,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5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55,气温年较差311。最大风速18M/S,全年无霜期181D,最大冻土深度77C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996H。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085。(2)地质本工程所在地为华北平原地区,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位置地为河流冲积平原地貌。该场区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相对简单,分布较连续,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适宜本工程建设。513建筑材料及水电供应本工程所需砂石料需从外地市场购入,水泥、钢材、绿化苗木等可34从本地市场购进。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可引自当地民用自来水。生产用电可主要采用两台3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发电。52施工导流六干渠为一条排沥渠道,非汛期自产水量很小,且上游有大XX闸可以控制来水。本工程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无排沥要求,不再设置施工导流。53主体工程施工531渠道工程表土清理采用74KW推土机推运40M堆放,待工程结束后回填复耕。土方开挖采用1M3液压单斗挖掘机开挖,并根据不同的开挖部位及开挖深度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对可利用的开挖土就近堆放,待工程回填土时使用;剩余的开挖土采用8T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平均运距5KM。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挖填程序,减少干扰。土方回填采用74KW履带拖拉机配合蛙式打夯机夯实。土方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厚度应通过碾压试验确定。格宾网石笼按设计规格尺寸下料,在网内填充块石,块径应满足设计要求。格宾网石笼填充石料应选用密致坚实、抗风化、耐久性好的石料,要求80以上的石料粒径大于网孔尺寸。新建桥梁混凝土施工由于要求标准高,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其他混凝土工程由08M3混凝土搅拌机拌和,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直接入仓浇筑,平板振捣器振捣。532橡胶坝工程橡胶坝混凝土施工由于要求标准高,直接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橡35胶坝底板、消力池浇筑经活动脚手架直接入仓,翼墙混凝土经溜槽入仓。橡胶坝袋安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进行。坝袋锚固采用螺栓锚固,坝袋就位前应将安装场地清理干净并在坝底板上标出锚固中心线和塌落线位置,应先下游,后上游,最后侧墙的顺序进行。533景观绿化工程绿化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及有关文件施工。施工人员应掌握设计意图,进行工程准备。施工材料应根据绿化设计要求,选定的种植材料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规定。534机电及金属结构机电及金属结构应选用大厂设备,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施工。54施工交通541对外交通运输六干渠主要位于XX城区的北部,附近村庄有北甸、南甸、大马坊、骆庄、南尖塔、北尖塔等村庄。104国道在尖塔村西穿越六干渠。交通十分便利,可直接利用上述公路作为对外运输公路。542场内交通运输场内的交通主要考虑附属企业与施工区、段的连接,运送混凝土路与拌和站的连接,场内道路与进场公路的连接。渠道两侧为农田,部分渠口外侧有乡间土路,均不适宜施工交通,需另行修筑临时施工道路,路面宽度6M,估算总长约6KM。3655施工附属企业551砂石骨料供应系统考虑工程区建材业发达,市场经济繁荣的条件,工程砂石料不再设置加工系统,均由市场供应。本工程所需砂石料需从外地市场购入,水泥、钢材、绿化苗木等可从本地市场购进。552混凝土拌和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由拌和站、砂石料场、胶凝材料库组成。砂石料场设在拌和站附近,混凝土拌和站由12台08M3的混凝土搅拌机组成。553其他施工辅助工厂其他辅助工厂主要包括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机械修配厂、汽车修理厂等。其生产规模、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等参考经验指标和类比同类工程得出。554风、水、电供应(1)供风工地供风的主要对象为混凝土拌和系统。在每处混凝土拌和系统附近设置一空压系统,供风容量为3M3/MIN空压机一台,以满足拌和系统需要。(2)供水工地供水主要满足生产、生活及工地的消防需要。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在各拌和系统附近均布设一调节蓄水池,再利用水泵通过管路向各用水对象供水。(3)供电施工用电负荷包括混凝土拌和系统、钢木加工系统、机修设备、施工管理生活设施等。施工用电可主要采用两台3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发电,一备一用。3756施工总布置561施工布置施工布置遵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的原则。为便于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与施工相结合,统筹规划,适当安排,共布置两处施工生产、生活区,分别布置在新建西昌路大桥处附近及G104国道附近。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工厂设施主要包括综合加工厂、机械修配厂、汽车修理厂等。其生产规模、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等参考经验指标和类比同类工程得出。562土方平衡本工程土方开挖1506万M3(自然方),清理表土630万M(自然方),土方回填422万M3(压实方),经土方平衡后剩余1342万M3(松方)运至弃土场,综合运距5KM。土方平衡表见表51。表51土方平衡表单位万M3土方开挖清理表土土方回量弃土序号项目自然方(自然方)(压实方)松方)1渠道工程15066304221342合计15066304221342563施工占地需在现场设置的主要施工临时设施有施工临时生活、办公、生产用房及施工生产设施占地、临时土料周转场、临时道路占地等。施工生产设施占地主要包括加工场地、水泥仓库、设备和汽车停放场等。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在渠道附近。根据施工生活区承担的工程施工强度和劳动力确定施工布置规模,施工临时占地6792亩。布置面积见表52。表52施工临建占地表序号占地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1生活、办公(两处)150030002混凝土拌和系统200400383综合加工厂100030004施工仓库4509005停车场10006临时道路360009其他1000合计31504530057施工总进度为保证工程早日发挥效益,该工程可分期分段同时施工。本工程土方工程量大,挖填结合,施工干扰因素多,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避开冬、雨季施工。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主要安排在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底。施工进度详见表53。571施工分期工程施工总工期分三阶段施工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表53施工进度控制表第一年第二年序号项目单位数量9月1012月12月34月57月8月一施工准备项1二主体工程项1土方开挖项1石笼及护坡砌块项1土方回填项1橡胶坝工程项1新建桥梁工程项1绿化工程项1三竣工验收项1572施工技术供应5721主要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物工程量和施工进度安排,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筑概算定额计算并计入运输、加工损耗。57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39本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施工企业生产规模及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均根据相关施工强度及同类工程对比计算,同时对各类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