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1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2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3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4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易通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好易通齐全二一一七年八月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331观测目的332观测原则333观测点布置34观测方法341观测基准点设置3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35观测周期451施工阶段452使用阶段453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46观测仪器及人员组成461观测仪器462人员组成及职责47观测资料及整理471观测资料整理472观测成果4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WWWWW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住宅项目,位于00000,原机0000内。工程项目包含2栋33层、4栋15层、1栋11层、5栋8层、6栋3层建筑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17516375M2。楼号建筑面积M2层数结构类型1188699地上33层,地下两层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础基础垫层C15砼,梁和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圈梁、构造拄采用C20。1区墙柱基础顶9720采用C50、972030020采用C40、30020以上采用C302区墙柱基础顶9720采用C60、972032920采用C55、32、92047420采用C50、4742061920采用C45、6192082220采用C40、82220以上采用C30,基础筏板采用C40,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为P82123085地上15层,地下二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315428地上8层,地下一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145695地上8层,地下一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序号名称编号备注1好易通施工图纸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55695地上8层,地下一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67383地上8层,地下一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77383地上8层,地下一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85438地上8层,地下一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92285地上3层,地下一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101164地上3层,地下1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111164地上3层地下1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122428地上3层,地下1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131296地上3层,地下1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144282地上11层,地下1层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151880地上3层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地下车库9765地下1层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基础底板、墙体、梁、板及楼梯采用C30砼,地下室基础筏板及外墙抗渗等级P6,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3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31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32观测原则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33观测点布置根据“32”观测原则要求,共布置178个沉降观测点(其中1房1区6个、2区16个,2房14个,3房、4房、5房、8房各12个,6房、7房各16个,9房、12房各13个,10房、11房各6个,13房9个,14房7个,具体点位见个号房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4观测方法41观测基准点设置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拟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置3个水准基准点,并准确测定其高程。工作基点用作直接测定观测点的起始点或终点,选择适当位置布置工作基点,与基准点一起布设成水准环线,按要求进行联测。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由我方埋设好沉降观测标志点,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埋设于0500位置(观测点大样见附图,各栋号一层施工完成后,采用植筋方法布设)。本次共布设178个沉降观测点(详见各栋号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沉降观测点与工作基点、基准点构成沉降监测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精确测量。各次沉降观测是整个工作的主体,建筑物施工到各个时期的沉降变形量就在这一环节中反映出来,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观测之前对所使用仪器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校正,观测按照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使用同一仪器和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的要求进行观测,精度严格遵行规范要求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M)视线高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差累积(M)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水准仪的型号二级5003230507DS15观测周期51施工阶段在建筑物第一层施工完成后,拆模后进行沉降观测点布置,并进行首次观测。之后每增加一层荷载进行一次观测直至主体封顶。填充墙施工完成后观测一次,装修完成后观测一次。52使用阶段建筑物竣工后半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预计共观测3次。当建筑物出现下沉、上浮,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或裂缝发展迅速,应每日或数日连续观测。53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地基变形沉降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指出,一般工程若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本工程取值为004MM/D。6观测仪器及人员组成61观测仪器本次沉降观测使用广州瑞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S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带测微器,测量精度达04MM/KM,精确读数至01MM,估读至001MM。水准尺使用50M高级铝合金塔尺。62人员组成及职责成立沉降观测组,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韦世春)一人,观测人员二人(何钟杰、丁立军)。韦世春负责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及技术交底;丁立军负责沉降观测及沉降各册资料的报审及整理,合格后交资料员归档。7观测资料及整理71观测资料整理观测结果应于当日整理完毕,并及时将成果报甲方、监理,若发现观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甲方、监理。如出现建筑物差异沉降超过1/1000L(L为相邻两沉降点之间距),必须立即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72观测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