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标准复核人员手册_第1页
机械行业标准复核人员手册_第2页
机械行业标准复核人员手册_第3页
机械行业标准复核人员手册_第4页
机械行业标准复核人员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细则(2012年)1总则11为规范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和装备工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修订版)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12本细则规定了机械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发布、出版、复审、修改等工作程序和要求。13本细则适用于农业机械、内燃机、工程机械、仪器仪表、文化办公设备、石油化工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机床工具、电工电器、机械基础件、食品及包装机械、基础工艺与技术等领域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作。14机械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具体分类原则按现行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15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应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标准制定应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统筹推进。16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机联”)受工信部委托负责机械行业标准制定日常管理工作。17已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业,机械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没有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业,机械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由相应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参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要求开展工作。2标准立项21任何政府机构、行业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随时提出机械行业标准立项申请,按要求填写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见附表1),上报给相应的标准化2技术委员会或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以下通称为“标委会”)或中机联。中机联将收到的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转交给相关的标委会。22立项申请由标委会受理,经审查后报送中机联。报送材料包括A申报项目的情况说明(具体要求见附件2,一式两份,附电子版);B行业标准项目计划汇总表(见附表2,一式一份,附电子版);C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一式两份,附电子版)。23中机联对标委会报送的立项申请进行审核协调和汇总后,提出机械行业标准计划建议,报送工信部。24工信部下达标准计划后,中机联负责组织标委会实施行业标准计划。25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如需要调整,标准起草单位应填写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调整申请表(见附表3),按标准立项程序申报。26机械行业标准计划实行年度情况报告制度。标委会应于每年11月底前向中机联提交本专业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重大事项应及时向中机联报告。3标准起草31标准计划项目一般应按立项要求组织科研、生产、用户等方面的主要参加单位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共同起草。32标准草案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的规定及相关要求编写。33起草标准草案时,应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其内容一般包括A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B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C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D明确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对于涉及专利的标准项目,应提供全部专利所3有权人的专利许可声明和专利披露声明;E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F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G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H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I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J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K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L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34标准征求意见稿形成后,由工作组组长审核,经标委会同意并发文,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提交给标委会委员和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及用户征求意见,并刊登在相关网站或刊物上广泛征求社会意见。35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和个人应在3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若意见重大,应附说明论据或提出论证资料。逾期未提供书面意见,按无异议论处。36工作组应对反馈的意见进行认真处理,并填写行业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见附表4),对不采纳的意见应有明确的理由。37标准征求意见稿修改后,技术内容有较大改变的,应再次征求意见。38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制定行业标准的项目,或现行行业标准的修订项目,可采用快速程序(代号),即在正常行业标准制定程序(程序类别代号)的基础上省略起草阶段(程序类别代号),或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程序类别代号)。4标准审查41工作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对反馈意见做出认真处理和协调的基础上,编制标准送审稿及有关附件,经工作组组长审阅后报标委会,由标委会组织审查。42标准送审稿审查可采用会议审查(简称“会审”)和发函审查(简称“函审”)两4种方式。强制性标准必须采用会审。421会审的程序和要求A标委会秘书处应在会审前10个工作日,将会议通知、标准送审稿、标准草案编制说明、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等材料(由工作组提供)提交给标委会全体委员;B会审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为通过;C会审时应形成会议纪要,并附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见附表5)和参加审查的代表名单(见附表6)。审查结论一般应包括第33中B至L项内容的审查意见。422函审的程序和要求A函审时,标委会秘书处应将函审通知、标准送审稿、标准草案编制说明、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及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单(见附表7)等函审文件(由工作组提供),提交给标委会全体委员;B标委会秘书处应组织工作组对函审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填写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结论表(见附表8),并附全部函审单;C标委会秘书处一般应在收到标准制定工作组函审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函审工作;D函审时,必须有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为通过;E对函审中意见分歧较大、难于协调一致的,工作组应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必要的修改,由标委会再次组织函审或会审。43标准未通过审查的,工作组应根据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审查。5标准报批51经审查通过的标准送审稿,由工作组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做必要的修改,提出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及相关附件,填写标准报批签署单(见附表9)、行业标准申报单(见附表10)的相关内容,连同相应的报批文件报标委会。52标委会秘书处应指派具备标准复核资格的人员对标准报批稿的技术内容、编写5质量及有关附件进行全面复核。标准报批稿的复核要求主要包括A应达到标准项目任务书中的预定目标和要求;B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C符合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D应与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一致;E技术内容应正确无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F标准中是否涉及专利,如涉及专利,其处置说明是否清晰;G标准编写格式与表达方法应符合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H标准报批文件应齐全,符合本细则的有关规定。53标准复核人在标准报批签署单中写出复核结论,并签字,经标委会负责人签字并盖章后,连同行业标准申报单,按表1规定的报批文件份数及要求报送中机联。表1序号报批文件名称份数1报送函(附报批项目的情况说明电子版)12标准报批签署单13报批行业标准项目汇总表(见附表11,附电子版)14行业标准申报单25行业标准报批稿(附电子版)46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附电子版)37行业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附电子版)28行业标准审查会议纪要(附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和参加审查的代表名单)或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结论表(附全部的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单)29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原文和译文各26序号报批文件名称份数10出版用照片111标准送审稿212强制性标准中、英文通报表(见附表12)各254执行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快速程序进行制修订的标准项目报批时,不用提交表1中第7项的文件。55报批标准的报送函应以附件的形式对报批项目的情况进行说明(具体要求见附件3)。56中机联负责对标准报批文件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要求的,按规定进行编号(机械行业标准代号为JB),并报工信部;若不符合要求,则退回至标委会。57标委会应加强对退回标准报批稿的整改工作。整改后的标准报批稿应重新办理报批手续,并在上报公文中说明第几次报批。6标准批准发布61机械行业标准由工信部批准发布。62机械行业标准批准后,由中机联负责按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备案。63中机联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机械行业标准批准发布情况,并通报有关标委会。7标准出版和归档71机械行业标准纸质文本和PDF(便携式文档)格式电子文档,以及标准修改通知单委托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机联管理、监督、协调机械行业标准的出版发行。72标准发布后,标准文本应尽快出版发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出版时,除编辑性修改外,不得改动原稿;B确保标准文本的印刷质量;C至少在标准实施前1个月发行;D确保标准纸质文本和PDF格式电子版二者的一致性;7E按规定赠送出版的标准文本。73标准出版后,机械工业出版社应及时将五份纸质文本(含电子版)送中机联。中机联负责将标准纸质文本(含电子版)分别送工信部科技司和有关司各两份;归入档案一份。74中机联按标准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机械行业标准档案进行管理。8标准复审81机械行业标准实施后,标委会应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提出复审建议,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82标准复审工作由标委会负责。复审形式可采用会审或函审。83标准复审结论分为继续有效、修订和废止三种情况。A标准的技术内容不作修改,应予以确认继续有效;B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需作较大的修改,应作为修订项目列入行业标准项目计划;C属于下列情况的标准应予以废止标准适用的产品已退出市场,涉及的主要技术已被淘汰;标准内容被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涵盖或替代;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属于企业内部制造过程控制和工艺规定的;标准的适用范围太窄,仅个别企业和产品适用,失去了行业标准的属性。84标准复审后,由标委会提出行业标准复审报告(内容包括复审简况、复审程序、处理意见、复审结论等),并逐项填写行业标准复审意见表(见附表13)和行业标准复审结论汇总表(见附表14、15、16),报送中机联审核后报送工信部。报送文件见表2。表2序号报批文件名称份数1报送函12行业标准复审报告(附电子版)23行业标准复审结论汇总表(附电子版)24行业标准复审意见表(附电子版)2885标准复审结论由工信部批准发布。86中机联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标准复审结论,并通报各标委会。87标准再版时,继续有效标准需在标准编号后标注复审确认时间。9标准修改91当标准的技术内容不够完善,在对标准的技术内容作少量修改或补充后,仍能符合当前科学技术水平、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可对标准内容进行修改。采用修改通知单方式修改机械行业标准时,每项标准修改一般不超过两次,每次修改内容一般不超过两项。92任何政府机构、行业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机械行业标准修改建议。由起草单位提出标准的修改内容,并填写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格式示例见附表17)。由相应的标委会进行审查,并填写审查纪要(内容包括修改原因和依据,审查结论等),按标准报批程序办理。报送文件见表3。表3序号报批文件名称份数1报送函12审查纪要2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电子版)34修改用照片193机械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由工信部批准发布。94中机联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标准修改情况,并通报有关标委会。95机械行业标准再版时,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做为附件一并出版。96机械行业标准复审和修订时,应当将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一并复审、修订。10附则101本细则由中机联负责解释。102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0年10月25日发布的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9作细则(中机联标2010381号)同时废止。10附件1附表目录附表1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附表2行业标准项目计划汇总表附表3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调整申请表附表4行业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附表5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附表6参加审查的代表名单附表7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单附表8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结论表附表9标准报批签署单附表10行业标准申报单附表11报批行业标准项目汇总表附表12强制性标准通报表附表13行业标准复审意见表附表14行业标准复审继续有效标准汇总表附表15行业标准复审修订标准汇总表附表16行业标准复审废止标准汇总表附表17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格式示例)11附表1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建议项目名称中文建议项目名称英文制定或修订制定修订被修订标准编号采用程度IDTMODNEQ采标编号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名称中文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名称英文采用快速程序FTP快速程序代码BCICS分类号中国标准分类号起草单位计划起止时间参加单位目的、意义或必要性指出该标准项目涉及的方面,详细阐述项目的目的、意义,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期望解决的问题;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标准的技术内容与适用范围;项目建议性质为强制性,需指出强制内容;国内外情况简要说明1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情况简要说明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的情况、进程及未来的发展;该技术是否相对稳定,如果不是的话,预计一下技术未来稳定的时间,提出的标准项目是否可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基础;2项目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程度的考虑是否有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如有,阐述标准项目与之对比情况,以及对采标问题的考虑;3与国内相关标准间的关系是否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如有,阐述标准项目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4明确指出标准项目是否存在知识产权问题;起草单位(签字、盖公章)月日标准化技术组织(签字、盖公章)月日部委托机构(签字、盖公章)月日注1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则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编号;注2选择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必须填写采标编号及采用程度;注3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B代表省略起草阶段,C代表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具体要求详见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12附表2行业标准项目计划汇总表机械行业标准类别单位承办人电话序号标准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完成年限标准化技术组织主要起草单位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程度及标准编号代替标准经费预算(万元)注1产品方面标准、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安全生产标准项目分别列表。注2修订项目,请在“代替标准”栏中注明修订标准编号。注3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项目,请填写采用标准程度及标准编号。13附表3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调整申请表标准项目名称计划项目批准文号及项目编号申请调整的内容理由和依据起草单位单位名称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标准化技术组织组织名称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部委托机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业务主管司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科技司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部委托机构承办人电话14附表4行业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项目名称共页第页起草单位承办人电话年月日填写序号标准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处理意见及理由说明发送“征求意见稿”的单位数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的单位数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个。没有回函的单位数个。15附表5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标准名称计划项目编号起草单位组织审查机构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审查结论填表人填表时间16附表6参加审查的代表名单姓名单位职称/职务签名17附表7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单标准项目名称起草单位函审单总数发出日期年月日投票截止日期年月日表决态度赞成赞成,有建议或意见不赞成,如采纳意见或建议改为赞成弃权不赞成建议或意见和理由如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签名)年月日或审查单位(盖公章)年月日说明表决方式是在选定的方框内划“”,只可划一个,选划两个框以上者按废票处理(废票不计数)。回函说明提不出意见的,按赞成票计;没有回函说明理由的,按弃权票计。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签名即可;没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查单位盖公章。回函日期,以邮戳为准。建议或意见和理由栏,幅面不够可另附纸。标准化技术组织承办人电话18附表8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结论表标准项目名称起草单位标准化技术组织发出日期年月日函审时间投票截止日期年月日回函情况函审单总数赞成共个赞成,但有建议或意见共个不赞成,如采纳建议或意见改为赞成共个弃权共个不赞成共个废票共个函审结论标准化技术组织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标准化技术组织承办人电话19附表9标准报批签署单计划项目编号标准项目名称标准分类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项目负责起草单位代替标准编号姓名单位职称(职务)标准主要起草人标准性质(1)强制性标准(2)推荐性标准(1)基础通用(2)产品标准类别(3)方法(4)管理(1)等同采用(2)修改采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情况被采用的标准编号和名称标准说明标准水平分析(1)国际先进水平(2)国际一般水平(3)国内先进水平标准项目负责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意见(签名、盖公章)年月日20续附表9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复核结论复核人(签名)年月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负责人意见技术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21附表10行业标准申报单项目批准文号及项目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标准名称中国标准分类号制、修订(1)制定(2)修订被修订标准编号标准性质(1)强制性标准(2)推荐性标准标准类别(1)基础(2)方法(3)产品(4)工程建设(5)节能综合利用(6)安全生产(7)管理技术(8)其他(1)等同采用(2)修改采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被采用的标准编号标准水平分析(1)国际先进水平(2)国际一般水平(3)国内先进水平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相关数据的对比(产品标准填写)起草单位(盖公章)标准化技术组织(盖公章)部委托机构(盖公章)部委托机构承办人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注1表中第2,3,4,5,6行,请在选定的内容上划“”的符号。注2表中“标准化技术组织”盖章应为正式计划中的“标准化技术组织”。22附表11报批行业标准项目汇总表报批单位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编号采标情况建议实施日期23附表121世界贸易组织G/TBT/N/CHN/2009年月日XXXXXX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原文英语通报以下通报根据TBT协定第106条分发1通报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如可能,列出涉及的地方政府名称32条和72条2负责机构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3通报依据的条款292X,2101,562,571,其他4覆盖的产品如可能,提供产品的HS或CCCN编码,否则提供国家减让表中所列关税税目号。如可能,可另提供国际标准分类ICS号卧轴矩台平面磨床ICS2508050HS84605通报文件的标题,页数和使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安全防护技术条件(25页,中文)6内容简述本标准规定了针对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存在的主要危险采取的基本安全防护技术要求和措施以及验证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卧轴矩台平面磨床。7目标和理由,如是紧急措施,说明紧急问题的性质保护人身安全8相关文件9拟批准日期WTO秘书处分发后90天拟生效日期批准后6个月10提意见截止日期WTO秘书处分发后60天11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国家咨询点X或其他机构,地址、电话和传真号,EMAIL地址和网址中国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电话861082260618传真861082262448电子信箱TBTAQSIQGOVCN24附表122WORLDTRADEORGANIZATIONG/TBT/N/CHN/2009XXXXXXCOMMITTEEO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ORIGINALENGLISHNOTIFICATIONTHEFOLLOWINGNOTIFICATIONISBEINGCIRCULATEDINACCORDANCEWITHARTICLE1061MEMBERTOAGREEMENTNOTIFYING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FAPPLICABLE,NAMEOFLOCALGOVERNMENTINVOLVEDARTICLES32AND722AGENCYRESPONSIBLESTANDARDIZATIONADMINISTRATIONOFCHINASACNAMEANDADDRESSINCLUDINGTELEPHONEANDFAXNUMBERS,EMAILANDWEBSITEADDRESSES,IFAVAILABLEOFAGENCYORAUTHORITYDESIGNATEDTOHANDLECOMMENTSREGARDINGTHENOTIFICATIONSHALLBEINDICATEDIFDIFFERENTFROMABOVE3NOTIFIEDUNDERARTICLE292X,2101,562,571,OTHER4PRODUCTSCOVEREDHSORCCCNWHEREAPPLICABLE,OTHERWISENATIONALTARIFFHEADINGICSNUMBERSMAYBEPROVIDEDINADDITION,WHEREAPPLICABLESURFACEGRINDINGMACHINESWITHHORIZONTALGRINDINGWHEELSPINDLEANDRECIPROCATINGTABLEICS2508050HS84605TITLE,NUMBEROFPAGESANDLANGUAGESOFTHENOTIFIEDDOCUMENTNATIONALSTANDARDOFTHEPRC,SURFACEGRINDINGMACHINESWITHHORIZONTALGRINDINGWHEELSPINDLEANDRECIPROCATINGTABLESAFEGUARD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25PAGES,INCHINESE)6DESCRIPTIONOFCONTENTTHISSTANDARDSPECIFIESTHEBASICSAFEGUARDINGTECHNICALREQUIREMENTS,MEASURESANDASSESSMENTMETHODSOFTHEMAINHAZARDSEXISTINGINTHESURFACEGRINDINGMACHINESWITHHORIZONTALGRINDINGWHEELSPINDLEANDRECIPROCATINGTABLETHISSTANDARDISAPPLICABLETOTHESURFACEGRINDINGMACHINESWITHHORIZONTALGRINDINGWHEELSPINDLEANDRECIPROCATINGTABLEFORGENERALPURPOSE257OBJECTIVEANDRATIONALE,INCLUDINGTHENATUREOFURGENTPROBLEMSWHEREAPPLICABLETOPROTECTHUMANSAFETY8RELEVANTDOCUMENTS9PROPOSEDDATEOFADOPTION90DAYSAFTERCIRCULATIONBYTHEWTOSECRETARIATPROPOSEDDATEOFENTRYINTOFORCE6MONTHSAFTERADOPTION10FINALDATEFORCOMMENTS60DAYSAFTERCIRCULATIONBYTHEWTOSECRETARIAT11TEXTSAVAILABLEFROMNATIONALENQUIRYPOINTXORADDRESS,TELEPHONEANDFAXNUMBERS,EMAILANDWEBSITEADDRESSES,IFAVAILABLEOFTHEOTHERBODYWTO/TBTNATIONALNOTIFICATIONANDENQUIRYCENTER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EL861082260618FAX861082262448E_MAILTBTAQSIQGOVCN26附表13行业标准复审意见表标准编号及名称复审结论继续有效修订废止主要理由参加审查总人数人审查意见同意人不同意人弃权人标准化技术组织(盖公章)年月日备注27附表14行业标准复审继续有效标准汇总表机械行业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附表15行业标准复审修订标准汇总表机械行业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拟列入计划年度附表16行业标准复审废止标准汇总表机械行业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废止理由28附表17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T)(标准名称)第号修改单(修改事项)修改示例“更改”示例A)15条第二行中更改数值“115毫米”更改为“120MM”;“135毫米”更改为“150MM”。B)表2更改为新表(新表2略)。“补充”示例A)18条后补充新条文,19“19钢瓶在组装时,不允许用锤敲打和增加金属应力的修整办法”。B)17条与18条之间补充新文条,17A“17A正火状态下供应的钢板,其他要求符合本标准规定时,抗拉强度允许比表1上限的规定提高5KG/MM”。C)图3后补充新图,图3A(图3A略)。“删除”示例将214条中的“作容器用的瓷件,或渗漏”等字删除。“改用新条文”示例32条改用新条文32厚度大于20MM的钢板进行冷弯试验时,弯心直径应比上述规定增加一块钢板厚度A。29附件2申报项目的情况说明一、整体情况1、标准申报项目总数及所属领域等情况2、本专业领域标准体系的基本情况(现行标准情况、体系框图)3、本次申报的重点项目情况4、申报项目与产业发展结合的情况5、申报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情况6、本专业领域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采用情况二、申报项目说明(一)项目11、项目在本专业领域标准体系中的位置2、项目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关系3、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及解决的主要问题4、项目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比分析及采用情况5、项目涉及国内外专利的情况6、项目与现有标准、制定中标准的协调配套情况7、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二)项目2要求同上30附件3报批项目的情况说明一、总体情况1、标准报批项目的总数及所属领域等情况2、本专业领域标准体系的基本情况(现行标准情况、体系框图)3、报批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按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两型”工业体系建设等归类概括)4、报批标准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情况5、本专业领域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采用情况6、涉及的专利及处置情况二、报批项目说明(一)标准名称11、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2、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3、标准与现有标准、制定中标准的协调配套情况4、标准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关系及跨行业、跨领域的协调情况5、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两型”工业体系建设等)及解决的主要问题6、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比分析及采用情况7、标准涉及国内外专利及处置情况8、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二)标准名称2要求同上31机械工业标准复核人员管理细则(2006年4月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中机联标2006127号发布)1总则11为了提高标准编写质量,缩短标准报批周期,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特制定本细则。12标准复核人员代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机械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负责对标准报批文件内容和编写质量进行全面的复核。13标准复核人员必须取得资格认证。14未经取得标准复核资格认证的人员,复核并签字的标准报批文件,不予办理报批。2标准复核人员的条件标准复核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热心标准化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熟悉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3)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标准化业务;(4)熟练掌握标准编写和本专业的基础通用标准;(5)熟练掌握标准制定的有关规定;(6)具有一定的文字编辑能力和外语水平。3标准复核人员的职责标准复核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对本专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的技术内容、编写质量及其附件质量进行全面复核。复核要求按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2)对不符合要求的标准报批稿及其附件,标准复核人员应提出修改意见,并提请标准起草单位进行修改;32(3)在标准报批签署单的“标委会复核结论”栏内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并签字。4资格认证41标委会应根据工作需要,推荐标准复核人员,并填写“机械工业标准复核人员登记表”(格式见附表)一式两份报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42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组织对各标委会所推荐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机械工业标准复核人员资格证书”。43对标准报批文件复核质量差的标准复核人员,通报其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限期内仍不整改者,撤销其机械工业标准复核人员的资格。5附则51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52本细则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解释。33附表机械工业标准复核人员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职务电子邮箱工作简历外语水平曾组织、制定标准的情况参加何种学术组织任何种职务复核人员所在单位意见34标准报批中的复核要求附表11报批行业标准项目汇总表报批单位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编号采标情况建议实施日期修订标准只写标准代号和编号,不写年代号;制定标准只写标准代号。报批稿的名称报批稿中“范围”的内容修订标准写全标准代号、编号和年代号(4位)国际标准,程度标准批准后6个月35附表9标准报批签署单计划项目编号标准项目名称不写标准编号;不加书名号;请写标准报批稿名称标准分类号ICSCCS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项目负责起草单位代替标准编号姓名单位职称(职务)标准主要起草人标准性质(1)强制性标准(2)推荐性标准(1)基础通用(2)产品标准类别(3)方法(4)管理(1)等同采用(2)修改采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情况被采用的标准编号和名称标准说明标准水平分析(1)国际先进水平(2)国际一般水平(3)国内先进水平标准水平的描述应与其他文件中描述的一致标准项目负责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意见(签名、盖公章)年月日36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复核结论经审查,本标准符合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细则(2012年)中52AH的要求。同意上报复核人(签名)年月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负责人意见技术负责人指主任委员或委托的副主任委员技术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37附表10行业标准申报单标准项目批准文号及项目编号工信部发布的计划文号(见本页“与测试的国外样机栏”)标准计划项目编号(完全)国际标准分类号ICS标准项目名称不写标准编号;不加书名号;请写标准报批稿名称中国标准分类号JN、K、G、制、修订(1)制定(2)修订被修订标准编号修订标准时必须填写完全标准性质(1)强制性标准(2)推荐性标准标准类别(1)基础(2)方法(3)产品(4)工程建设(5)节能综合利用(6)安全生产(7)管理技术(8)其他(1)等同采用(2)修改采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被采用的标准编号标准水平分析(1)国际先进水平(2)国际一般水平(3)国内先进水平标准水平的描述应与其他文件中描述的一致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相关数据的对比(产品标准填写)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文号与工信部文号对比中机联标2009261号工信厅科2009104号;中机联标201015号工信厅科2009260号;中机联标2010253号工信厅科201074号;起草单位报批稿上的第一起草单位(盖公章)标准化技术组织计划上明确的技术归口组织(盖公章)部委托机构(盖公章)部委托机构承办人(由中机联填写)电话(由中机联填写)填报日期年月日填写说明表中第2,3,4,5,6行,请在选定的内容上划“”的符号。38编制说明的要求(中机联标201287号33条)起草标准草案时,应同时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其内容一般包括A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即计划来源,工信部,工信厅科201XXX号)、主要工作过程(接到计划后组织起草等工作)、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本细则31的规定)及其所做的工作等;B标准编制原则(本细则15的规定)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C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基础标准不涉及,写清楚原因即可)D明确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对于涉及专利的标准项目,应提供全部专利所有权人的专利许可声明和专利披露声明;E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附件3分述的第5条,支撑作用)F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三条内容都要解释清楚,避免漏项1采没采用国际标准;2与同类国际/国外标准的对比;3无国际标准的是否测绘了国外的样品/样机,如有也讲清楚相关数据的对比)G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H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I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细则14的规定)J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K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针对不同级的标准代替要有废止建议;同级标准写清代替关系L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更名情况、更名阶段、计划合并、是否已经申请计划调整等)要求1所有十二项内容不删除不合并,要求标题列出后一一对应描述;2编制说明(报批稿)应是覆盖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的文件。3标题中若包含标准名称,应是报批稿的名称并且应是全称;4内容D条如在审查中发现有可能某些参数、条款涉及专利,前言中要有声明,编制说明中一定要说清楚;5内容F条申报单中标准水平为第1或2项时,必须要有与国外情况的对比,以确实说明本标准的水平;没有国际、国外标准一律为国内先进水平;396若报批稿名称与计划项目名称不一致时,应在主要工作过程中写明改名的阶段,并在L条中写明改名的充分理由和过程。40附表4行业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项目名称共页第页负责起草单位承办人电话年月日填写序号标准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处理意见及理由不能出现标准起草单位凡未采纳的意见一定要有不采纳的理由说明发送“征求意见稿”的单位数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的单位数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个。没有回函的单位数个。要求1表的格式不要随意变更修改。2这四条一定要认真填写,注意数字的正确性。3函审和会审的方式,均按附表4要求格式填写;4标准起草单位提出的意见,应在工作组中提前处理解决并反映在征求意见稿中,不得出现在表中。41附件3报批项目的情况说明一、总体情况1、标准报批项目的总数及所属领域等情况本次报批的机械行业标准项目项,项为制定,项为修订。项来自20年、项来自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见附表(机械行业标准计划来源、技术归口单位、主要起草单位等一览表)。本次报批的项机械行业标准项目为(标委会业务范围)领域。2、本专业领域标准体系的基本情况(现行标准情况、体系框图)本专业领域共有现行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本专业领域标准体系框架见附图(略)。3、报批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按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两型”工业体系建设等归类概括)本次报批(标准1)等项标准为制定项目,属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中节能、环保型产品,运用新技术替代国外产品,填补的一个重要部件行业标准的空白。(标准4)和(标准5)为修订项目,属于基础标准,即解决了标龄老化的问题,也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标准6)等项标准属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制定项目。要求从本次上报标准的整体上谈,将本次报批标准归类,每类举一个标准为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制定标准填补空白、积极采标;修订标准体现新技术、解决标龄老化、积极采标;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制定或修订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按“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目录”范围);“两型”工业体系建设等归类概括基本上可归入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4、报批标准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情况本次报批的项标准的总体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国际一般/国内领先水平。在制定过程中有/没有查询到相应的国际、国外标准。本次报批有/没有采标项目。要求1一定要与申报单、签署单、编制说明的一致;2标准水平为“国际”时一定要有与国际标准对比。5、本专业领域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采用情况本专业领域对口IEC/ISO国际标准项,已采用项,项尚未采用。要求凡有对口国际TC的标委会一定要有总体采标转化的情况;没有对口国际TC的标委会要说明。6、涉及的专利及处置情况本次报批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没有涉及到专利。42二、报批项目说明(一)标准名称11、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2、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本标准属于(专业领域)标准体系中大类(小类/组/系列)标准,体系表中编号为0123456789123456。3、标准与现有标准、制定中标准的协调配套情况与现有标准、制定中标准没有矛盾。4、标准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关系及跨行业、跨领域的协调情况与其他行业或领域没有冲突。5、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两型”工业体系建设等)及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同“总体情况中第3条一致”,这里要从单个标准谈,并说明解决的主要问题6、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比分析及采用情况如有对应国际标准或标准水平为国际先进/国际一般,必须有对比分析,以及采用情况。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没有查询到相应的国际、国外标准。因此没有采标。与本行业现有的其它标准协调配套,没有冲突。7、标准涉及国内外专利及处置情况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8、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当计划执行有变化时首先要进行计划项目的调整,已批复的调整申请,要写明上报调整的时间、文号及批复情况。未批复时当报批稿的名称与计划项目名称不一致时,或当计划项目合并时,一定要从技术层面写清充分理由,特别是有没有走申请调整程序。没有申请调整就擅自变更计划的,一律不予受理。(二)标准名称2要求同上43附表机械行业标准计划来源、技术归口单位、主要起草单位等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标准类别制、修订完成年限技术归口单位主要起草单位采用国际国外标准代替标准发改委计划下达文号12345644对行业标准审查会议纪要的要求(中机联标201287号文421C)内容简要齐全;盖组织审查单位公章;本次会议审查标准清单;审查标准代表签字(手签,见表);审查会意见处理信息(或审查意见汇总表);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见表。附表6参加审查的代表名单序号姓名单位职称/职务签名123456说明及要求1代表的含义委员。未能出席的标委会委员,可委托他人代表出席(签出席人名并附委托书);非委员代表不得出现;2到会委员或委托代表签字人数至少为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会审才有效。45附表5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标准项目名称不写标准编号;不用书名号计划项目编号负责起草单位和申报单及报批稿第一起草单位一致组织审查机构标委会全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审查结论1参会人员情况委员人数,专家人数;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3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4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5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7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8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9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10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11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12对本标准的意见及处理结果;13对本标准的结论注1按要求会审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为通过。2从第2条开始简要叙述,写出结果填表人填表时间46附表8行业标准送审稿函审结论表标准项目名称不写标准编号;不用书名号;负责起草单位标准化技术组织发出日期年月日函审时间投票截止日期年月日回函情况(请注意数字的正确性)函审单总数赞成共个赞成,但有建议或意见共个不赞成,如采纳建议或意见改为赞成共个弃权共个不赞成共个未复函共个函审结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年月日至月日对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程序和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函审。本委员会共有委员人,发出函审单份,收到回函份。本标准的回函数占委员会委员的,函审意见无重大分歧,采纳意见并经修改后,赞成数占。本次函审符合法定程序,函审有效。注按要求函审时,必须有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赞成方为通过。标准化技术组织负责人(签名、盖公章)年月日标准化技术组织承办人电话47标准报批稿前言的规范性写法采标制定、单独标准自主制定、单独标准IDTMOD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如下编辑性修改A)纳入国际标准修正案或技术勘误的内容;B)改变标准名称(以便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C)增加资料性附录;D)(如果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制,为了提供参考)增加单位换算的内容。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本标准与ISO的技术性差异为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纳入国际标准修正案或技术勘误的内容;B)改变标准名称;C)增加资料性附录;D)增加单位换算的内容。本标准与ISO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48采标修订、单独标准自主修订、单独标准IDTMOD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B/T。本标准与B/T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B/T。本标准与B/T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如下编辑性修改(有则写)A)纳入国际标准修正案或技术勘误的内容;B)改变标准名称;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