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建设方案_第1页
硬件建设方案_第2页
硬件建设方案_第3页
硬件建设方案_第4页
硬件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件建设方案篇一XXX硬件详细设计方案模板硬件详细详细设计方案XXX硬件详细设计方案2017年11月26日目录XXX硬件详细设计方案。11产品概述。32需求描述(来自于需求规格书)。321功能描述。322性能描述。323其它需求描述。33硬件总体框图和各功能单元说明。331硬件总体框图。332功能单元1。333功能单元2。334功能单元3。335其它。4351其它。44硬件外部接口描述。441硬件主要外部接口。442外部接口1。443外部接口2。45硬件的软件需求。451系统软件。452配置软件。453应用软件。56硬件的产品化。561可靠性设计。562电源。563电磁兼容设计与安规设计。564环境适应性与防护设计。565工艺路线设计。566结构设计。567热设计。568监控设计。669可测试性与可维护性设计。67硬件成本分析。68硬件开发环境。69其它。61产品概述产品概述2需求描述(来自于需求规格书)21功能描述22性能描述23其它需求描述3硬件总体框图和各功能单元说明31硬件总体框图硬件总体框图32功能单元133功能单元234功能单元335其它351其它4硬件外部接口描述41硬件主要外部接口42外部接口143外部接口25硬件的软件需求51系统软件52配置软件配置软件53应用软件6硬件的产品化61可靠性设计62电源63电磁兼容设计与安规设计64环境适应性与防护设计65工艺路线设计66结构设计67热设计68监控设计69可测试性与可维护性设计7硬件成本分析8硬件开发环境9其它篇二硬件规划方案硬件规划方案二O一三年十二月1目录12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建设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21实用性和先进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2安全性和可靠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4开放性与互联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5经济性与投资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26可管理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7支持多媒体。错误未定义书签。总体规划。3硬件系统设计。441网络交换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42服务器平台。443负载均衡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44存储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45网络安全系统。446网络综合运维管理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软件系统部署方案。551操作系统。552中间件。553数据库系统。5软硬件配置推荐及预算。6345621总体规划门户网站群是为外网用户提供不间断的并发访问服务,在采用成熟稳定的软件平台同时,需要依靠强大的硬件平台来作为保障,在硬件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上将充分考虑网站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避免出现单点故障的可能,并充分考虑到网站安全、数据存储备份和系统今后水平和纵向扩展的方便性。本方案总体上采用一个冗余的高可用、高可靠架构,对数据服务器和网站后台管理系统服务器等网站核心应用均采用双机模式,对网站群访问分别采用服务器集群方式确保系统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安全方面将采用防火墙、网络入侵防护、WEB应用防护和防毒墙等机制保障系统安全,并设置网管工作站完成全区域网络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规划后拓扑图如下32硬件系统设计21服务器平台考虑到门户网站群建设项目的实际业务需求、将来5年的系统扩展能力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依据服务器的配置性能指标要求,结合其他兄弟省市实施经验,制定硬件规划方案。规划中所有服务器为机架式安装,重要服务器通过双机集群的方式对应用进行可用性保障。具体部署细节如下部署两台服务器作为网站核心数据库,采用数据库双机热备并高可用群集的架构,建议采用ORACLE的RAC功能实现此架构。部署两台制作服务器,运行网站基础平台内容管理系统,建议采用WEBLOGICSERVER群集技术,实现制作服务器应用的不间断运行。部署两台主站WEB服务器提供对外浏览服务,由于网站采用静态页面发布形式,对服务器运行性能要求相对较低,随着访问量的增加,可考虑增加WEB服务器或者增加负载均衡设备。将网站中其他辅助功能应用,如互动平台系统、网站检索系统、网站访问统计系统等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为网站提供各种专业功能。22网络安全系统在本次的系统方案设计中,对于安全产品的部署主要是防火墙、网络入侵防护、WEB应用防火墙、网页防篡改和防毒墙系统。防火墙部署在因特网的接口处,除对因特网用户的访问作限制外,还通过它连接表现层和业务逻辑层,仅仅允许WEB服务器通过防火墙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三层结构进一步完成网站的安全系统。采用现有防火墙。网络入侵防护系统(简称IPS)作为一种在线部署的产品,提供主动的、实时的防护,其设计目标旨在准确监测网络异常流量,自动对各类攻击性的流量,尤其是应用层的威胁进行实时阻断,而不是简单地在监测到恶意流量的同时或之后才发出告警。IPS是通过直接串联到网络链路中而实现这一功能的,即IPS接4收到外部数据流量时,如果检测到攻击企图,就会自动地将攻击包丢掉或采取措施将攻击源阻断,而不把攻击流量放进内部网络。网页防篡改软件除了保证网页级别的安全外同时也对恶意的HTTP请求进行拒绝和屏蔽,防止类似于DDOS的攻击。病毒防范采用防毒墙,可以由管理员在线升级病毒。防止系统级的病毒泛滥。由上述的安全产品组成了全省地税门户网站群的立体安全防御体系。3软件系统部署方案31操作系统本方案采用的是三层架构,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支持各种服务器操作系统。包括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LINUX等。本方案中操作系统建议选用LINUX。32中间件目前WEB应用中间件产品有很多,建议采用现有WEBLOGIC中间件。3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门户网站群的核心部分,由于本次采用集中建设在应用扩展中的数据量庞大,对数据的一致性、实施性、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数据库的建设将是整个平台成败的关键。数据库系统建议选用现有ORACLE。54软硬件配置推荐及预算考虑到网站群主站信息发布量较大,我们设定主站的栏目数基本为200,信息更新数3信息/栏目/天;每个静态页面40K(包含静态页面和图像);那么主站的数据量(可扩展至5年)为容量大小200X3X365X5年X40K42G子站信息发布量相对较小,我们设定子站的栏目数基本为50,信息更新数3信息/栏目/天;每个静态页面40K(包含静态页面和图像);那么主站的数据量(可扩展至5年)为容量大小50X3X365X5年X40K9G因为本次项目大约有200个子网站,因此总得数据量在92001800G综上所述,本次网站群建设数据(可扩展至5年)总容量为180000421842G针对这一数据量,我们建议服务器的配置推荐如下配置推荐如下序号产品名称型号规格X3850X5;2INTELXEONPROCESSORE74820单位数量单价(元)小计(元)1IBM3850X5服务器8C200GHZ18MBCACHE105W;44GB135V内存;2块内存板;SERVERRAIDM5015阵列卡,支持RAID5(512MB缓存,不带电池);41TB硬盘;双口千兆以太网;DVD光驱;冗余电源;三年724有限保修台7590004130006篇三网站建设硬件设计方案网站建设硬件设计方案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925同有科技技术方案一、架构设计11总体思路为提高网站的高并发性能,提高开发效率及运营效率,主要按如下几个思路进行规划设计负载均衡1四层交换负载均衡采用负载均衡器来实现硬件级的四层交换负载均衡,或采用LVS来实现软件的四层交换负载均衡2通过第三方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同时实现页面请求的缓存。通过NGINX实现反向代理服务器集群,同时搭建SQUID集群以作为静态页面和图片的缓存3通过WEB服务器的配置来实现负载均衡,即通过APACHE或是NGINX将客户请求均衡的分给TOMCAT1,TOMCAT2去处理数据存储的设计思路1)数据库拆分,把生产数据库和查询数据库分离,对生产数据库采用RAC实现数据库的集群。2)采用高效的网络文件共享策略,采用独立的图片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来实现页面图片资源的WEB请求和存储。不同网络用户访问考虑1通过引入CDN来解决不同网络服务商的接入速度问题,一般只能解决静态页面的访问问题。2在不同运营商机房部署服务器,通过镜像技术来实现不同网络服务商的接入速度问题。二、网站的物理架构和网络拓扑21物理架构同有科技技术方案22网络拓扑结构方案说明1采用双防火墙双交换机做网络冗余,保障平台服务采用双防火墙接通2线路互联网接入,设备之间采用VRRP协议,在任何一个防火墙、互联网发生故障后均可自动将流量切换到另一端,保证网站的正常运同有科技技术方案行,设备或网络恢复后,自动恢复。采用双千兆交换机分别接在2台防火墙上,当某台设备或者网络链路发生故障后,正常的设备自动接管已坏设备的工作,不影响网站的整体运行,根据业务及真实服务器的数量,交换机可以随时增加2采用硬件设备负载均衡器,实现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使用硬件设备负载均衡器,将网络流量均衡的分担到WEB服务器集群各节点服务器,保障平台服务器资源均衡的使用。3采用专业磁盘阵列,实现图片和关键数据的读取和存储数据库服务器和图片服务器后端分别接入光纤磁盘阵列,实现图片和数据库数据的高性能读写和查询。三、硬件配置分析31网络带宽只考虑门户访问的带宽占用,后台管理页面等其他业务访问与门户访问相差23个数量级,这一部分网络流量占用忽略。同时考虑网络带宽利用率(70)根据业务设计能力,每秒网络流量WEB网站每秒钟访问流量(每次访问占用的带宽每秒访问次数)/带宽利用率200K8N/07注一般门户的首页大小1M、平均200K/页面,我们以平均值来计算。所以,并发数在50000的网站需求的网络带宽为(200K850000)/07114286MB32架构和硬件配置选型321硬件配置参考序号111产品功能主机设备数据库服务器2U双路机架式服务器,2个E52650V2处理器,每处理器为8核,共计16核。内存大小128G。3块600GB15KRPMSAS硬盘。集成四千兆以太网接口。参考型号、配置备注同有科技技术方案12WEB服务器2U双路机架式服务器,2个E52630处理器,每处理器为6核,共计12核。内存大小128G。3块600GB15KRPMSAS硬盘。集成四千兆以太网接口。加配一张千兆双口以太网卡2U双路机架式服务器,2个E52620处理器,每处理器为6核,共计12核。内存大小64G。3块600GB15KRPMSAS硬盘。集成四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INTELXEONE52620处理器,内存大小8G,双千兆网口RADWARE应用负载均衡设备,型号为ODS504,有,4个可选的千兆位电端口,1G主内存,500M处理能力最大可通过LICENSE升级为4GCISCOASA5520防火墙并发连接280000网络吞吐450安全过滤225MB网络端口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快速用户数限无用户数限制用户VPN支持支持QUIDWAYS3952PEI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8021Q、IEEE8021D端口数量48接口介质10/100BASET、1000BASEX传输模式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背板带宽32GBPSNETSTORISUM460EFCSAS存储系统,2U12盘位,最大支持312片硬盘,双控制器;8个1GBISCSI主机接口和4个16GBFC端口,可支持8GBFC,万兆ISCSI,6GSAS板卡;缓存双控下标配8GB,缓存双控下最大支持到64GB,内置BBU和FLASH卡保护缓存数据;支持RAID0,1,3,5,6,10,30,50,60;支持25寸300/600/900/1200GB10KRPMSAS硬盘,支持35寸1/2/3/4TB72KRPM近线SAS硬盘;2组双冗余460W可热插拨电源;全中文管理软件光纤交换机(4/32BSANSWITCH)13NGINX、缓存服务器管理终端网络设备负载均衡器1422122防火墙22交换机3存储设备数据库按需配置硬盘,图片存储按规划情况配置31光纤存储柜32光纤交换机注上表为硬件的参考配置,根据网站规模的不同,在初期可以不用硬件负载均衡器。服务器性能也可以作适当缩减,达到一定规模后硬件的扩容322WEB架构和硬件选型并发能力WEB服务器架构服务器配置备注同有科技技术方案5000次/秒1APACHENTOMCAT(N2);2NGINXNTOMCAT(N2);1APACHENTOMCAT(N2);个2台WEB服务2台数据库服务器1套光纤存储个个1台WEB服务器同时部署APACHE(NGINX)和TOMCAT;1台WEB服务器部署TOMCAT数据库做应用高可用光纤存储作数据库共享存储空间4台WEB服务1台NGINX服务器2NGINXN个1台缓存服务器1万次/秒TOMCAT(N2);2台数据库服务器1套光纤存储注同时配置缓冲20台WEB服务2台NGINX服务器多个NGINXN个TOMCAT2台缓存服务器(N2)组合;2台负载均衡器注同时配置缓冲4台数据库服务器2套光纤存储4台WEB服务器装TOMCAT;数据库连接光纤盘阵做应用高可用5万次组成多个NGINXTOMCAT集群(1台NGINX10台WEB服务器装TOMCAT),通过负载均衡器分流。数据库连接共享存储作高可用;生产数据库与查询数据库分离。说明1)理论上单个TOMCAT可以支持2500的并发,考虑到门户的高可用性,可以考虑用NGINXN个TOMCAT(N2)的负载均衡架构。2)当并发2500时可以考虑增加TOMCAT服务器,当TOMCAT增加达到20个时,理论可以支撑5万次的并发请求。3)当并发5万次时,则需要考虑增加一套NGINXTOMCAT的组合,多个NGINXTOMCAT通过硬件或是软件负载均衡器来实现平载均衡。4)以上的硬件配置没考虑其他复杂的应用需求,如有其他应用(大容量的文件存储、接口服务、复杂的计算等)需求则需要配置相应的硬件。5)网站建设初期可以先部署35台WEB服务器,随着并发访问量的增加再添加服务器硬件设备。33硬件扩容策略当网站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用户量不断扩大,现有的网络资源和服务器资源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时候,就需要对平台进行服务器和网络的扩容。以下是两种平台扩容的方式增加服务器对于WEB的并发处理有瓶颈时,新增的WEB服务器,把新增的WEB服务器填同有科技技术方案加到WEB服务器集群中,以增加WEB的并发处理能力。对于数据库有处理压力时,可以增加数据库服务器,增加数据库服务器加入数据库的集群中。增加存储对于存储容量不能满足业务需要时,可以考虑在磁盘柜中新增加硬盘,甚至考虑新增磁盘柜。升级服务器可以升级服务器的内存、硬盘,甚至考虑用新的性能更高的服务器来替换。网络扩容1申请更大的网络带宽2引入CDN3升级内网交换机同有科技技术方案篇四现代化硬件实施方案魏良庄完小硬件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管理的工作意见,我校认真对照细则128条,查找差距,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根据学校硬件建设的总体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我校1992年建校,所辖5各自然村,学校占地10310平方米,建筑面积996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5个,在岗教师10人,本科学历2人,教师平均年龄48岁。现学校硬件建设已全面铺开,(2个功能教室主体已基本完成,水冲厕所已基本竣工)。二、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及目标为加强组织与领导,学校特成立硬件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分工,建立责任制,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确保学校硬件建设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各组工作。1、成立领导小组姓名王子富王树华王树礼潘艳艳周俊春2、职务组长副组长成员成员成员分管工作全面负责学校硬件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功能教室建设校园内的绿化围墙、操场、甬路下设办公室主任王树华全面负责功能教室建设成员周俊春马晓光潘艳艳袁士华袁士华、王树华王树礼袁玉辉三、具体工作负责美术书法教室建设准备工作负责卫生心理咨询室建设准备工作负责体育器材室建设准备工作负责语言信息教室准备建设工作周建英负责音乐室、电教室建设准备工作负责科学实验室建设准备工作负责仪器室建设准备工作负责图书室建设准备工作1、调查摸底(问题分析)对照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全面了解现有仪器设备的种类与数量,对缺额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认真做好硬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落实措施A、工程建设学校做为管理,要明白自己的责任使命,和建筑队保持良好的关系,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学校工程建设,确保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B、仪器设备学校明确王树华同志负责此项工作,保证装备中心各种仪器设备的配送及路途车辆的安全到达,到达后各种设备仪器的保管。四、实施的时间阶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017621623讨论研究,修改方案2017624625具体分工,分步实施20176269逐项自查,迎接验收20179篇五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_图文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目录第1章总述。411XXX公司数据中心网络建设需求。4111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4112XXX公司数据中心目标架构。512XXX公司数据中心设计目标。613XXX公司数据中心技术需求。7131整合能力。7132虚拟化能力。7133自动化能力。8134绿色数据中心要求。8第2章XXX公司数据中心技术实现。921整合能力。9211一体化交换技术。9212无丢弃以太网技术。10213性能支撑能力。11214智能服务的整合能力。1122虚拟化能力。12221虚拟交换技术。12222网络服务虚拟化。14223服务器虚拟化。1423自动化。1524绿色数据中心。16第3章XXX公司数据中心网络设计。1731总体网络结构。17311层次化结构的优势。17312标准的网络分层结构。17313XXX公司的网络结构。1832全网核心层设计。1933数据中心分布层设计。20331数据中心分布层虚拟交换机。20332数据中心分布层智能服务机箱。2134数据中心接入层设计。2235数据中心地址路由设计。25351核心层。25352分布汇聚层和接入层。25353VLAN/VSAN和地址规划。26第4章应用服务控制与负载均衡设计。2741功能介绍。27411基本功能。271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412应用特点。2842数据中心的应用情况。32421XXXX应用1。32422XXXX应用N。3343应用优化和负载均衡需求。33431XXXX应用的负载均衡要求。33432开放式系统应用的负载均衡要求。3444应用优化和负载均衡设计。34441智能服务机箱设计。34442应用负载均衡的设计。37443地址和路由。40444安全功能的设计。43445SSL分流设计。44446扩展性设计。45447高可用性设计。46第5章网络安全设计。4951网络安全部署思路。49511网络安全整体架构。49512网络平台建设所必须考虑的安全问题。5052网络设备级安全。51521防蠕虫病毒的等DOS攻击。51522防VLAN的脆弱性配置。52523防止DHCP相关攻击。5353网络级安全。53531安全域的划分。54532防火墙部署设计。54533防火墙策略设计。56534防火墙性能和扩展性设计。5654网络的智能主动防御。57541网络准入控制。58542桌面安全管理。59543智能的监控、分析和威胁响应系统。61544分布式威胁抑制系统。64第6章服务质量保证设计。6761服务质量保证设计分类。6762数据中心服务质量设计。67621带宽及设备吞吐量设计。67622低延迟设计。69623无丢弃设计。7063非数据中心网络的服务质量设计。71631QOS实施方案。72632分析业务需求。72633QOS策略的制定和部署。752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634评测和调整。7964QOS策略管理。80641QOS自动配置。80642QOS策略管理器解决方案。80第7章网络管理和业务调度自动化。8371MARS安全管理自动化。8372VFRAME业务部署自动化。83第8章两种数据中心技术方案的综合对比。8481技术方案对比。84811传统技术领域对比。84812下一代数据中心技术能力比较。8582技术服务对比。8783商务对比。8884总结。88第9章数据中心网络割接方案。89第10章附录新一代数据中心产品介绍。90101CISCONEXUS7000系列10插槽交换机介绍。90102CISCONEXUS5000/2017系列交换机介绍。91103CISCONXOS数据中心级操作系统简介。933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第1章总述为进一步推进XXX公司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XXX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新建的办公大楼内建设XXX公司的新一代绿色高效能数据中心网络。11XXX公司数据中心网络建设需求111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XXX公司现有数据中心网络采用传统以太网技术构建,随着各类业务应用对IT需求的深入发展,业务部门对资源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传统的IT基础架构方式给管理员和未来业务的扩展带来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存在如下问题维护管理难在传统构架的网络中进行业务扩容、迁移或增加新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困难,每一次变更都将牵涉相互关联的、不同时期按不同初衷建设的多种物理设施,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不同服务方向,工作繁琐、维护困难,而且容易出现漏洞和差错。比如数据中心新增加一个业务类型,需要调整新的应用访问控制需求,此时管理员不仅要了解新业务的逻辑访问策略,还要精通物理的防火墙实体的部署、连接、安装,要考虑是增加新的防火墙端口、还是需要添置新的防火墙设备,要考虑如何以及何处接入,有没有相应的接口,如何跳线,以及随之而来的VLAN、路由等等,如果网络中还有诸如地址转换、7层交换等等服务与之相关联,那将是非常繁杂的任务。当这样的IT资源需求在短期内累积,将极易在使得系统维护的质量和稳定性下降,同时反过来减慢新业务的部署,进而阻碍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资源利用率低传统架构方式对底层资源的投入与在上层业务所收到的效果很难得到同比发展,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忙的设备不堪重负,闲的设备资源储备过多,二者相互之间又无法借用和共用。这是由于对底层网络建设是以功能单元为中心进行建设的,并不考虑上层业务对底层资源调用的优化,这使得对网络的投入往往无法取得同样的业务应用效果的改善,反而浪费了较多的资源和维护成本。服务策略不一致传统架构最严重的问题是这种以孤立的设备功能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无法真正从整个系统角度制订统一的服务策略,比如安全策略、高可用性策略、业务优化策略等等,造成跨平台策略的不一致性,从而难以将所投入的产品能力形成合力为上层业务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4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因此,按传统底层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能力已无法适应当前业务急剧扩展所需的资源要求,本次数据中心建设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路,遵照一种崭新的体系结构思路来构造新的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112XXX公司数据中心目标架构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已经成为WEB20下解决来自业务变更、业务急剧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和成本压力的最佳途径。从业务层面上主流的IT厂商如IBM、BEA等就提出了摒弃传统的“面向组件(COMPONENT)”的开发方式,而转向“面向服务”的开发方式,即应用软件应当看起来是由相互独立、松耦合的服务构成,而不是对接口要求严格、变更复杂、复用性差的紧耦合组件构成,这样可以以最小的变动、最佳的需求沟通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增长。鉴于此,XXX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应用正在朝“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转型。与业务的SOA相适应,XXX公司提出支撑业务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也应当向“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转变,构造“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SERVICEORIENTEDDATACENTER,SODC)。传统组网观念是根据功能需求的变化实现对应的硬件功能盒子堆砌而构建企业网络的,这非常类似于传统软件开发的组件堆砌,被已经证明为是一种较低效率的资源调用方式,而如果能够将整个网络的构建看成是由封装完好、相互耦合松散、但能够被标准化和统一调度的“服务”组成,那么业务层面的变更、物理资源的复用都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SODC就是要求当SOA架构下业务的变更,导致软件部分的服务模块的组合变化时,松耦合的网络服务也能根据应用的变化自动实现重组以适配业务变更所带来的资源要求的变化,而尽可能少的减少复杂硬件的相关性,从运行维护、资源复用效率和策略一致性上彻底解决传统设计带来的顽疾。具体而言SODC应形成这样的资源调用方式底层资源对于上层应用就象由服务构成的“资源池”,需要什么服务就自动的会由网络调用相关物理资源来实现,管理员和业务用户不需要或几乎可以看不见物理设备的相互架构关系以及具体存在方式。SODC的框架原型应如下所示5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在图中,隔在物理架构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服务层”实现了向上提供服务、向下屏蔽复杂的物理结构的作用,使得网络使用者看到的网络不是由复杂的基础物理功能实体构成的,而是一个个智能服务安全服务、移动服务、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等等,至于这些服务是由哪些实际存在的物理资源所提供,管理员和上层业务都无需关心,交互服务层解决了一切资源的调度和高效复用问题。SODC和SOA构成的数据中心IT架构必将是整个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实现真正理想的SODC和SOA融合的架构将是一个长期的历程,但在向该融合框架迈进的每一步实际上都将会形成对网络灵活性、网络维护、资源利用效率、投资效益等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因此XXX公司本次数据中心的网络建设,要求尽可能的遵循如上所述的新一代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设计框架。12XXX公司数据中心设计目标在基于SODC的设计框架下,XXX公司新一代数据中心应实现如下设计目标简化管理使上层业务的变更作用于物理设施的复杂度降低,能够最低限度的减少了物理资源的直接调度,使维护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高效复用使得物理资源可以按需调度,物理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重用,减少建设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即能够实现总硬件资源占用量降低了,而每个业务得到的服务反而更有充分的资源保证了。策略一致降低具体设备个体的策略复杂性,最大程度的在设备层面以上建立统一、抽象的服务,每一个被充分抽象的服务都按找上层调用的目标进行统一6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规范和策略化,这样整个IT将可以达到理想的服务规则和策略的一致性。13XXX公司数据中心技术需求SODC架构是一种资源调度的全新方式,资源被调用方式是面向服务而非象以前一样面向复杂的物理底层设施进行设计的,而其中交互服务层是基于服务调用的关键环节。交互服务层的形成是由网络智能化进一步发展而实现的,它是底层的物理网络通过其内在的智能服务功能,使得其上的业务层面看不到底层复杂的结构,不用关心资源的物理调度,从而最大化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复用。要形成SODC要求的交互服务层,必须对网络提出以下要求131整合能力SODC要求将数据中心所需的各种资源实现基于网络的整合,这是后续上层业务能看到底层网络提供各类SODC服务的基础。整合的概念不是简单的功能增多,虽然整合化的一个体现是很多独立设备的功能被以特殊硬件的方式整合到网络设备中,但其真正的核心思想是将资源尽可能集中化以便于跨平台的调用,而物理存在方式则可自由的根据需要而定。数据中心网络所必须提供的资源包括智能业务网络所必须的智能功能,比如服务质量保证、安全访问控制、设备智能管理等等;数据中心的三大资源网络高性能计算网络;存储交换网络;数据应用网络。这两类资源的整合将是检验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SODC能力的重要标准。132虚拟化能力虚拟化其实就是把已整合的资源以一种与物理位置、物理存在、物理状态等无关的方式进行调用,是从物理资源到服务形态的质变过程。虚拟化是实现物理资源复用、降低管理维护复杂度、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关键,同时也是为未来自动实现资源协调和配置打下基础。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要求能够提供多种方式的虚拟化能力,不仅仅是传统的网络虚拟化(比如VLAN、VPN等),还必须做到交换虚拟化7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智能服务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133自动化能力自动化是SODC架构中上层自动优化的实现服务调用必须条件。在高度整合化和虚拟化的基础上,服务的部署完全不需要物理上的动作,资源在虚拟化平台上可以与物理设施无关的进行分配和整合,这样我们只需要将一定的业务策略输入给智能网络的策略服务器,一切的工作都可以按系统自身最优化的方式进行计算、评估、决策和调配实现。这部分需要做到两方面的自动化网络管理的自动化业务部署的自动化134绿色数据中心要求当前的能源日趋紧张,能源的价格也飞扬直上;绿地(GREENFIELD)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降低功耗,以最有效率方式实现高性能、高稳定性的服务是新一代的数据中心必须考虑的问题。8ADC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第2章XXX公司数据中心技术实现根据以上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的技术要求,必须对传统数据中心所使用的常规以太网技术进行革新,数据中心级以太网(DATACENTERETHERNET,简称DCE)技术由此诞生。DCE之前也被一些厂商称为汇聚型增强以太网技术(CONVERGEDENHANCEDETHERNET,简称CEE),是兼容传统以太网协议并按新一代数据中心的传输要求,对其进行全面革新的一系列标准和技术的总称。因此,为达到XXX公司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必须摒弃传统以太网技术,而采用新一代的DCE(CEE)技术进行组网。具体而言,本次XXX公司数据中心所采用的DCE技术,可以达到以下的技术目标。21整合能力211一体化交换技术DCE技术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传统数据中心最大程度的资源整合,从而实现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SODC的最终目标。在传统数据中心中存在三种网络使用光纤存储交换机的存储交换网络(FIBERCHANNELSAN),便于实现CPU、内存资源并行化处理的高性能计算网络(多采用高带宽低延迟的INFINIBAND技术),以及传统的数据局域网。DCE技术将这三种网络实现在统一的传输平台上,即DCE将使用一种交换技术同时实现远程存储、远程并行计算处理和传统数据网络功能。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实现三种资源的整合,从而便于实现跨平台的资源调度和虚拟化服务,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同时还降低了管理成本。XXX公司业务的特点不需要超级计算功能,因此本次项目要实现存储网络和传统数据网络的双网合一,使用DCE技术实现二者的一体化交换。当前在以太网上融合传统局域网和存储网络唯一成熟技术标准是FIBERCHANNELOVERETHERNET技术(FCOE),它已在标准上给出了如何把存储网SAN的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帧内进行转发的相关技术协议。由于该项技术的简单性、高效率、经济性,目前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包括存储厂商、网络设备厂商、主机厂商、网卡厂商的生态链。具体的协议发布可参见FCOE的相关WEBS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