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_第1页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_第2页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_第3页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_第4页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标准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40B22671997代替40B22690第PAGE1页共25页第PAGE2页共25页04B226199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允许跨距和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十六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石油化装置内外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0的液体的气体管道。本标准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间题的管道,应按设计标准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2管道跨距和支吊架的设置21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标准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跨导向间距,以虎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22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标准允许距距和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221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222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的位置上;223支吊架应尽可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应以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荷载作用引起连接面泄漏,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导向架不宜过份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统的荷载;225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3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基本跨距是用以确定管段允许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计算法311刚度条件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由此规定的跨距计算如下。相应管道允许扰度,装置内为16MM,装置外为38CML01021241AL01026541B式中L01一装置内管道由刚度条件决定的跨距,ML01一装置外管道由刚度要件决定的跨距,MI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惯性矩见表1,CM4;ET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模量见40B201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二,MPA;QO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312强度条件根据不降低管道承受内压能力的原则,规定装置内外的管道一律取由管道质量荷载包括其他垂直持续荷载在管壁中引起的一次轴向应力不起过额定许用应力的二分之一。L02L0206262式中L02L02一由强度条件决定的装置内及装置外的管道跨距,MW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断面模量见表1,CM3;T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的许用应力按40B201一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六取值,MPA;QO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313在刚度和强度条件计算的跨距值中,取较小者为该管道之基本跨距LO或LO。图表法根据本标准基本跨距所需要满足的最低刚度条件和强度条件,对计算公式作必要的工程简化处理,绘制成用于各种隔热和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曲线。这些曲线对常用管道规格T/D01的基本跨距值,误差不超过10。321装置内及装置外的不隔热管道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一般均受刚度条件控制,对设计温度350的碳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管道按图1查取基本跨距值。图中曲线按装置外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及装置内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分别绘出。基本跨距按管子公称厚确定,若由于管壁需考虑较大的腐蚀裕量或其他减薄量时,可按图中的壁厚修正,但壁厚变化对不隔管道的基本跨距值影响不大,故一般情况下减薄量不超过壁厚度的30可不作壁厚修正。例题一装置外气体不隔热管道,公称管径为DN1001146,设计温度00,管壁腐蚀裕量取15MM015CM,试确定其基本跨距。A由图1中的装置外气体管道线查出不考虑管壁减薄影响基本跨距为LO117M;计算腐蚀裕量的壁修正系数C140931壁厚修正后的基本跨距为LOC1LO0931117109M322装置内及装置外的隔热管道隔热保温和保冷管道的基本跨距随管道及其隔热层的长件不同,可分别受强度或刚度条件的控制。针对工程上各种管道设计条件变化很大、隔热材料及厚度亦各不相同的情况,本标准按装置内和装置外的管道分三个温度等级150,151300,301400绘制成六张曲线图图2图7,供确定隔管道的基本跨距使用。对装置外的管道图2一管道设计温度T150图3一管道设计温度T151300图4一管道设计温度T301400;对装置内的管道图5一管道设计温度T150;图6一管道设计温度T151300;图7一管道设计温度T301400图中所用的T/QO为隔热管道的特性数值,其中T为管子计算壁厚或扣除腐蚀裕量及其他减薄量后的管壁厚度CM;QO为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一般管道可按图8、表1和表2计算QO值。例题一装置内液体隔管道,公称管径为DN100114X6,材料为碳钢设计温度345,管壁腐蚀量取15MM015CM,隔热层材料为岩棉预制管壳,厚度为150MM,试确定其基本跨距。A求每米管道的质量查表1知114X6管质量为15973KG/M;查图8中曲线GW得等内充水质量为8KG/M;查图8中曲线150,得每米管道的隔热层基准质量为120KG/M;查表2岩棉预制管壳的相对密度为02每米管道总质量为QO15973802X12048KG/MB计算隔热管道的特性数值T/QO管壁计算厚度T06015045CM;T/QO045/4800094C查图7得基本跨距为LO64M4管道允许跨距的确定实际配管中,一根管道常常包括各种形式和不同荷载条件的管段。由于它们承受质量荷载的能力各不相同。需在基基本跨距基础上分情况确定各自的允许跨距值。具体规定如下41五种基本管段的允许跨距411连续敷设的水平直管段按图9确定。412水平弯管的允许外伸尺寸按图10确定。413水平形管段的允许悬伸尺寸按图11确定。414带垂直段Z形管段,其允许外伸及垂直段尺寸按图12确定。415受集中荷载的水平直管段按图13确定。42由强度条件控制的带三通或其他分支连接管段,其允许跨距应按三通的应力强化系数作必要的调整,即LL/3式中L一考虑应力强化影响的允许跨距,ML一不考虑应强化影响的允许跨距,MI一三通的应力强化系数,按表3选用。43对直接支际于管架构件的大直径薄壁管道一般指大于DN400管道需按下式对管壁支承点作局部应力核算ATT17605T4式中ATT一支承点管壁的局部应力,MPAR一管子外半径,CM;T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壁厚,CM;FA一支承反力作用于管壁的线荷载,N/CM;FA981XQOL/BL一管道跨距,MQO一每米管道的质量,KG/M;B一管壁与管架构件的支承线长度,CMT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额定许用应力,MPA若不能满足式4条件应在支承部位设置加强板或采取其他局部加强措施,否则就要缩小管道的跨距来减小支承点荷载。5管道允许导向间距的确定当管道需考虑约束由风载、地震、温度变形等引起的横向位移,或要避免因不平衡内压、热胀推力及支承点摩擦力造成管段员向失稳时,应配置必要的导向架并限制最大导向间距。由于水平管段和垂直管段的支承条件及受力状况不同,配置导向架时应满足不同的允许导向间距要求。本标准按一般应用条件作如下推荐;51垂直管段的推荐允许导向间距见表4。52水平管段的推荐允许导向间距见表5。6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及其允许跨距本标准列举十六种典型管架配置及其允许跨距方案见图141,图142,图143,供配管设计参考,参照这些典型配置方案尚可举一反三演变出更多的实用配置方案。表1常用钢管参数表公称直径DN外径壁厚DOT每米质量QOKG/M载面面积ACM2惯性矩ICM4断面系数WCM3管子表号2534353445263327344239482327SCH40SCH80404844850434530553681221565165SCH40SCH805060356040605548745521738962701022492773528392118SCH20SSCH40SCH80808940895589758381113201506710714419296612621607217284361SCH20SSCH40SCH80100114401146011485108461597322104138204282209229763946367522692SCH20SSCH40SCH80150168501687016811020089277794250925635454385071148810790101313681999SCH20SSCH40SCH80200219652198021913340464160866010434530841245042953944783223826984090SCH20SSCH40SCH8025027365273952731542698617039539254478612164831768308101451354950047432SCH20SSCH40SCH8030032565325100516577644659908250512280350777557SCH20SCH40350356803561168659358874211916132471775674429975SCH20SCH4040040680406137852125999998160421981431021976115281SCH20SCH404504578045714885815294112791947428446478451224920939SCH20SCH40500508955081511678182361487232246231706471820127814SCH20SCH405505599555917128362272216392893619181063982215338067SCH20SCH406006109561018140682627817913346808041467912649348128SCH20SCH40表2隔热材料相对密度(D)表隔热材料名称相对密度,D备注岩棉隔热带02025岩棉隔热板和管壳0102岩棉隔热毡008015沥青矿棉01012酚醛矿棉008015中级纤维淀粉玻璃棉01013中级纤维酚醛树脂玻璃棉012015中级纤维沥玻璃棉00750135超细棉无脂毡和缝合毡004006超细棉树脂制品006008硅酸铝耐火纤维(陶纤)01502水泥珍珠岩制品03504水玻璃珍珠岩制品0203沥青珍珠岩制品0203僧水珍珠岩制品03耐高温珍珠岩制品02270342微孔硅酸钙02025石棉绳059073闭孔型泡沫玻璃01602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003005软质聚氨脂泡沫塑料0030042聚苯乙烯泡沫塑料002004硬质聚氯乙烯泡沫塑料004摘自绝热工程应用技术上册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表4垂直管段的推荐允许导向间距管子公称直径(MM)气体管液体管不隔热隔热不隔热隔热2543344034405240463750584649438070616155100797067611509888797320011310188822501251169894300137128104101350146134107104400155143113110450165152116116500174162125122600192180134134表5水平管段的推荐允许导向间距管道公称直径(MM)允许导向间距(M)管道公称直径(MM)允许导向间距(M)2512725030540137300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