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_第1页
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_第2页
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_第3页
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_第4页
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1工程规模和测区概况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距下游已建成的碧口水电站315KM。苗家坝水电站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发电。预可研初拟的低坝方案正常蓄水位为800M,共安装三台90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70MW,设计年发电量93亿KWH,水库总库容25亿M3。工程规模属二等大(2)型。枢纽由拦河砼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14M,趾板置于覆盖层上)、左岸排沙泄洪洞与导流洞采用“龙抬头”形式结合的溢洪洞、引水发电系统及岸边式厂房等组成。苗家坝水电站工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2、北纬3254,工程范围内现有一条简易公路沿白龙江左岸可以到达施工区,白龙江右岸只有人行小路可以通行,整个工程施工区内没有交通桥,总体交通极为不便。2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精度指标21控制网测量的作业依据根据苗家坝水电站的地形、地貌和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各种特征(坝体类型、建材类别);根据关于苗家坝水电站变形网及水准网设计有关要求的通知,依据以下水电测量规程规范进行作业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22控制网点的精度指标根据苗家坝水电站的整体规模,以及其地形情况和施工控制网需控制的范围,为保证该工程枢纽施工的整体精度,依据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拟定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见表一。拟定的控制网精度指标表一类别等级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数全中误差备注平面控制网专用三级50MM相对起始点高程控制网II等10MM20MM3平面控制网31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平面控制网点布设的位置和密度依据能够满足该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需要,并顾及所构成的网形应有足够的几何强度,宜采用边角网一次布设,网中图形不宜过于复杂,但应具有足够的多于观测条件,网边倾角要小,并高出地面或障碍物15M以上,并结合该电站工程施工区的地形地貌,在室内图上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野外实地踏勘比较,最终选定点位。所选点位既要考虑到地基的稳定性,又要便于埋石和施工测量工作的实施,且能长期保存、使用。32平面控制网点的造埋根据国家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中有关平面控制网点观测墩建造规格和埋设深度的规定,结合各点位处的地质条件及当地的气候情况,在参考国内同类型观测墩建造规格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以下埋设规格,详见3附图2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桩点结构图。对于平面控制网点,要求有较高的稳定性,按照覆盖层的情况,决定地基处理深度。有基岩露头的点位,在建造时应挖去表面风化的松动碎石,基座平台高度可适当调整。必要时,先采用钢筋锚固岩基,在此基础上浇筑混凝土观测墩。观测墩顶面安置强制对中盘,为保证仪器和觇标的置中精度达到01MM,应将其安置水平,强制对中盘平面的倾斜度应小于4。因而在观测墩浇筑时,应待混凝土凝固到适当时再安置强制对中盘,并用管水准气泡反复检查调整。33平面控制网的概况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经过反复比较,最后确定全网由12点组成,详见附图1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布置图。平面控制网点编号规则为点号前冠以字母“MS”,其中“M”表示苗家坝,“S”表示施工网的意思。平面控制网网形多由大地四边形、中点多边形相互交织组成,河道左岸坝址区至导流洞出口段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只布设了2点,将来对导流洞、下游围堰等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工作可使用右岸的控制点。控制网中最大边长1206米,最短边长132米,平均边长521米。4平面控制网的优化设计41平面控制网的优化原则平面控制网进行优化的目的,是在控制网点具有充分图形结构的前提下,选择观测仪器和方案,选用较经济的观测工作量,确保点位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充分的可靠性。由于平面控制网的点位在图上和实地选点时已充分考虑了其用途,即点位已做了实地优化考虑,不宜对其点位做较大幅度的变动。而且拟投入使用4的仪器是TC2003高精度全站仪,其测距精度为1MM1PPM,测角精度为05,即观测精度已确定。只能做观测量图形结构的优化,即I类优化。42平面控制网点的概略坐标拟定的平面控制网点的概略坐标,见表二。表二点名等级X(M)Y(M)H(M)备注MS01364204781502148167395MS02364172525502014847219MS03364150690502094167621MS04364161053501948017356MS05364137740502343588289拟作为起算点MS06364118700502011808196拟作为起算点MS07364110800502567707380拟作为起算点MS08364090326502482227494MS09364176580503326507550MS10364094961502638827238MS11364137800503103007116MS1236411685950292312723243平面控制网的优化平面控制网的优化步骤为先做边角全测网估算,若精度冗余较多,再适当的减少一些测边、测角工作量,并进行估算,直至最弱点的精度达到控制网的拟定精度指标,又相对工作量较少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但是由于受苗家坝水电站枢纽区地形条件的制约,左岸控制点的可通视方向很少,所以在本次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时主要做不同起算点的边角全测网的估算。优化程序采用清华大学编制的“NASEW95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5统”。在该平差系统中,控制网内可靠性为R,当R5时,内可靠性好,当5R10时,内可靠性一般,当R10时,内可靠性差。控制网的外可靠性用R表示,当R3时,外可靠性好,当3R8时,外可靠性一般,当R8时,外可靠性差。使用此平差优化系统共做了两套优化方案。方案一以MS06点为起算点,以MS06点至MS05点的方位角为已知方向,观测全部48个方向,方向值观测精度05。观测全部边长23条,测边精度1MM1PPMD。经估算,最弱点位中误差为47MM。内、外可靠性较好,此方案可行。方案二网形图同方案一,以MS06点为起算点,以MS06点至MS07点的方位角为已知方向。观测精度不变,经估算,其最弱点位中误差为35MM,内、外可靠性合乎要求,此方案也满足拟定的平面点位精度要求。通过以上两套方案的优化比较,我们认为方案一中作为起算方位的MS05点距离坝轴线较近,在开挖等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点位位移,会给以后控制网的补充和加密工作带来影响。方案二估算的点位精度良好,而且MS07点远离坝址施工区,点位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故把方案二作为推荐的最终方案。5平面控制网的施测要求51仪器的检验与校正为了确保仪器设备在观测中处于良好状态,每年应送到权威计量检验部门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并应在观测过程中加强维护保养,并在观测前、后对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6511经纬仪部分的检验校正一般查看光学系统是否正常,水准器是否灵敏,各轴系旋转是否自如,固定或微动螺旋松紧是否适度,各种按键的功能是否正常,显示窗显示是否正确。照准部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首先将仪器整平,然后缓慢旋转照准部,在旋转过程中如果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心一个格值,则应对其进行校正后方可使用。视准轴误差的检验与校正按照TC2003全站仪说明书中所述,测定并存储视准轴误差,以便对所有水平角自动施加该项改正,如果检测结果表明视准轴误差大于16,则应将仪器送到专业检修部门检校,不得私自动手校正该项仪器误差。横轴误差(经纬仪横轴与竖轴不严格垂直)按照TC2003全站仪使用说明书中所述,测定并存储横轴误差,以便对所有水平角自动地施加改正。但应注意在进行该项检验时,不规范的操作或较大的温度升降,都会引起横轴误差的增大,所以应选择气象条件较佳的观测时段并进行规范操作。如果该项误差过大时也不要随意调整,应交送专业检修部门检校。方向中误差的检测在室外选择清晰稳定、距离较远的几个目标作为观测方向,按一等三角要求观测9个测回,并计算方向值中误差。方向值的平均值LALA199LDLD199各测回方向观测值改正数VAILALAIVDILDLDI7根据平均误差计算一测回观测值的中误差NV19253内式中N为方向数。9测回方向中数的中误差M为M内M式中M为测回数。512测距部分的检验根据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的规定,测距仪一般应每年送到权威计量检验部门检验一次,最长不得超过两年,但当仪器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检验仪器的加、乘常数。正常情况下,测距误差满足以下条件测距中误差MSABS加常数误差MCA/2乘常数误差MRA/2A/5其中,A为测距仪固定误差;B为测距仪比例误差。当检定的加常数C2MC,乘常数R2MR时,即采用新的检验值。52平面控制网的观测521水平角的观测水平角采用TC2003全站仪观测,标称精度05。一般注意事项水平方向观测应在目标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起始方向应选择通视良好、目标清晰稳定、距离适中的方向,当方向数超过7个时应分组进行水平方向观测。打开仪器箱后,应使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充分一致后方可开始观测,观测过程中,仪器水准气泡中心偏移不得超过一格,接近极限时,应在测8回之间重新整平仪器。由于觇牌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照准精度,而本控制网观测精度要求较高,根据我们长期的测绘实践,选取飞翔测绘工具厂生产的M450型固定觇标,其图形简单,几何中心轴明显,可用双丝或单丝照准。水平角观测的限差水平角观测,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观测限差如下表。表三等级经纬仪类型测回数两次照准目标之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按菲列罗公式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专三TC2003635952507注当水平方向的竖角互差大于3时,2C较差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方向值各测回间比较。水平角全圆方向观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参看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第243章。对于TC2003高精度电子全站仪,因其采用动态对径分划扫描方式进行电子读数,对各测回间的度盘配置没有特殊要求。数据记录水平角全圆方向观测使用PCE500袖珍计算机进行电子手簿记录,自动计算和检核观测数据,并于作业当日打印输出观测结果。522光电测距距离测量采用TC2003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为MS1MM1PPMD)一般注意事项观测时间应尽量选择在日出后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下午日落前三小时至半小时,在山地沟谷地区应选择在下午日落前的时间观测。阴天有微风时,全天可以观测。9作业开始前,应使仪器与外界温度充分适应,并在整个观测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仪器,温度计应悬挂在距地面15M左右的地方,且通风良好。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和限差见表四、表五。测距的技术要求表四测回数控制网等级仪器类型标称精度一测回读数次数往返备注专三TC20031MM1PPM344各测回间应重新照准和调整光强测距限差表五控制网等级一测回间读数互差MM测回中数间互差MM往返观测较差MM备注专三D12D12D12各项限差从严选取其中误差注(1)往、返较差必须将斜距化算在同一水平面上方可进行比较。(2)每测回始末,分别在测线两端点上测定温度和气压,温度数据读至02,气压数据读至05MB。数据记录距离观测数据使用PCE500袖珍计算机进行电子手簿记录,自动计算和检核观测数据,并于作业当日打印输出观测结果。6平面控制网的数据处理61坐标系统及起算点的引测611坐标系统为了与该电站前期工作各个阶段的资料保持统一,该施工网的平面坐标系统仍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0612起算点的使用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平面起算数据选择原苗家坝坝址区GPS控制网中的M400、M401两点,并与施工测量控制网中的MS06、MS07两点构成如下图形,完成起算数据的引测,引测网网形图见图一。已知数据表六点名等级X(M)Y(M)H(M)备注M400等3640959885502639309720524M401等3641135172502252388716521本成果来源于我大队资料室。引测网网形图图一MS06MS07M401M400613投影面的选择为了限制边长投影误差,使该工程主要轴线的边长变形较小,综合考虑各单元工程所在的高程,选取各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平均高程750米作为该控制网边长的投影面高程。在平差计算时首先将该控制网的所有边长投影到750米高程面,再进行平差计算,不进行高斯投影。62外业数据的预处理621角度观测成果的验算角度测量结果的检验,包括测站平差、三角形闭合差的统计和计算有11关角、边极条件自由项,采用三角形闭合差的符号检验法,检验方向观测值中是否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622边长观测值的改化边长的改化参数如表七。表七式中P气压,MB;K、R测距仪加、乘常数;T温度,;S斜经第1、2项改化后的倾斜距离;R地球平均曲率半径取6371KM;H测、H站测站、镜站高程。63平差计算631边角权的确定按照边角网定权原则,采用方向中误差的先验值MA05作为平差计算中的单位权中误差。边长观测值的中误差,按其标称精度MS1MM1PPMS计算,具体定权如下PIC/M2AM2A/M2A1PSC/M2S072/(11106S)2式中MA方向中误差的先验值,取MA05PI方向观测值的权;PS边长观测值的权,单位秒2/MM2;序号改化项目公式及常数1气象改正T03681P29528D12加、乘常数改正SRKS3平距化算(利用高差)H(站测斜平224投影改正(投影到750M高程面)平站测RD75012MS测距仪的标称精度,取MS1MM1PPM。632控制网的平差外业观测数据经过必要的检查和验算,做了数据预处理后,方可进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使用“清华山维”平差软件,按经典方法进行严密平差。该软件操作界面为流行的视窗方式,外形美观、输入简便、功能完备,适合各种类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平差过程中,可进行观测值的可靠性分析、粗差剔除以及三角形闭合差、极条件自由项的计算等。平差后输出的结果包括以下内容平差后的单位权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点位相对中误差、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各方向值、边长值的改正数及中误差、平差后的方向值、边长值、控制网点坐标成果。7高程控制网的布设71高程控制网点的选点高程控制网点的布设主要考虑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各网点的高程引测和内业计算过程中边长化平的需要,同时考虑点位地基的稳定和便于长期保存等因素,经过实地踏勘选择合适的点位布设,对于交通不便的点位需要修筑水准观测道路。高程控制网是水电站工程施工放样的高程基础,该项目基本高程控制网共计布设水准点18个,其中包括设置于基岩上的永久水准点6个,其余12个水准点位于各平面观测墩基座上。路线总体沿白龙江两岸布设,其布点原则以方便工程各部位施工放样和平面控制点高程联测为主要目的,并顾及到水准施测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点位的使用寿命,尽量选择在易长期保存的地点建造。72高程控制网点的造埋所有永久水准点均埋设永久性水准点标志,其规格见附图3施工测13量控制网高程桩点结构图,在埋设时也要对点位基础进行处理,尽量埋设在基岩上或多年沉降稳定区,确保其稳定性。73高程控制网的概况根据测区的实际地形选定的高程控制网网形图,详见附图1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布置图。该高程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由沿白龙江两岸布设的闭合水准环线(全线长度约52KM),以及长度约3KM的支水准路线组成,全线共联测永久水准点6个,平面观测墩基座上水准点5个。二级全部为支水准路线,起点是首级中的点位,共联测7个位于平面观测墩上的水准点。74高程控制网起算点的引测为了与前期资料在高程系统方面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了与下游已建成的碧口水电站测量资料相衔接,本高程控制网起算点选择已在前期勘测工作中使用过的国家II等水准点武碧II151(高程731234M),以支线水准的方式纳入高程控制网,以其高程作为高程控制网的起算高程。8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估算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估算,以附图1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布置图为依据,以国家水准点II151为高程起算点,用II等水准的精度进行估算。全网的最弱点MS05距高程起算点II151的水准路线长度约6KM,以II等水准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误差10MM推算,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差中误差24MM,满足最弱点相对于起始点的高差中误差小于25MM的要求,此方案可行。所以全部水准测段均按II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施测。9高程控制网的施测要求水准测量应采用DS05级的高精度水准仪及其附属设备测量,测段间的水准站数必须为偶数,并必须在作业前后对仪器的有关项目进行检验和校14正,以保证仪器工作性能稳定、良好。水准测量的主要观测技术要求,见表八、表九。表八(单位M)等级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积视线高度(下丝读数)IIDS1,DS0550103003表九(单位MM)上下丝读数的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等级05CM刻划标尺1CM刻划标尺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II153004061010高程控制网的计算101高程控制网测量的成果检验水准测量的成果检验包括往、返观测高差不符值的计算,水准环线闭合差的计算,见表十。表十(单位MM)等级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闭合差环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II或K4N0或L4N0或F4N0或R6N0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L附合路线长度,KMF环线长度,KMR检测测段长度,KM;N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15102高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高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以II151点做为已知点,以II等水准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进行整体严密平差。使用“清华山维”平差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平差过程中,程序自动探测并剔除粗差值,确保平差精度最优。平差后,打印输出以下成果每公里单位权中误差、各测段高差中误差、各测段高差值、各点高程中误差及高程成果。11成果的检查验收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全部内、外业工作结束后,按照国家测绘局颁布的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对资料进行严格的两级检查和一级验收工作。检查验收工作的项目内容参见规定的第434节。两级检查分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由作业组人员在自查互检的基础上,按照技术设计、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技术规定,进行100的检查,把各类缺陷消灭在作业过程中。最终检查由本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实施,按合同规定和计划进行测绘资料交验。检查中如发现有不符合有关技术要求之处,应提出处理意见,责令改正,直到检查合格为止,经最终检查后,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单位申请验收,并提交最终检查报告。验收工作由业主单位组织实施,或由其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验收中在质量问题的处理上有分歧时,由生产单位的上级质量管理机构裁定,也可报各省、市测绘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裁定。验收完成后,由验收单位提出验收报告。检查验收人员应认真做好检查、验收记录,并将记录随资料移交,供分级存挡。1612工作量统计根据本设计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