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T7023-2004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_第1页
TSGT7023-2004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_第2页
TSGT7023-2004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_第3页
TSGT7023-2004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_第4页
TSGT7023-2004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GUIDEFORTYPEEXAMINATIONOFTRACTIONMACHINEOFSERVICELIFT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4年0月00日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目录一概述1二型式试验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1三试验样品1四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1附录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7附录产品配置表1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杂物电梯曳引机的型式试验,统一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方法与型式试验报告书格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型式试验规则,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曳引驱动的杂物电梯曳引机。第三条开展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以及上述杂物电梯曳引机的设计与制造等相关单位,必须遵守本细则的规定。第四条本细则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GB/T134351992电梯曳引机等标准的规定。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第五条在正式型式试验之前,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型式试验所需资料中规定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第六条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为型式试验机构提供一台曳引机和曳引机运行所需的润滑质及其试验所需的附件做为型式试验样品。第七条杂物电梯曳引机进行型式试验的前提,实施型式试验的条件、地点、程序与合格判定规则,以及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必须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执行。第八条型式试验机构进行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必须按照本细则附件型式试验方法中的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应当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的规定执行。第九条申请单位可以派人参加型式试验。第十条型式试验完成后,型式试验机构必须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的规定和本细则规定的杂物电梯曳引机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附录1)格式,出具型式试验报告。第十一条本细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解释。第十二条本细则自2004年月日起施行。附件1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2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方法附件1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序号资料名称资料内容要求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A)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B)制造单位名称、地址。2曳引机整机A)曳引机额定速度和最大额定载重量(曳引悬挂比为11时);B)曳引机整机效率;C)额定输出转矩3电动机A)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额定工作电流;B)电动机类型、绕组绝缘等级、外壳防护等级,要求工作制和每小时允许启动次数;4减速箱A)减速箱类别、型号和减速比;B)减速装置润滑和冷却方式;C)蜗轮和蜗杆使用材料的合格证明5制动器A制动器型号和额定电压、额定电流;B制动器的制动力矩;C制动衬的材料6曳引绳和曳引轮A曳引绳的型号、规格、结构和根数;B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C曳引轮节径、绳槽数、绳槽面硬度和绳槽形式;D曳引轮使用材料的合格证明。7原理图和装配图A整机结构和安装简图、装配图;B制动器和手动开闸装置的结构简图;C曳引轮形状尺寸图;D手动盘车装置(如果有的话)安装图;E电气接线图。8特别说明资料特殊环境使用要求的说明资料及申请方认为其它需要说明或提供的资料。9其它必要资料型式试验机构商型式试验申请方同意,要求补充的其它必要资料。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附件2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方法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11所有紧固件应有足够的锁紧力,不得松动,粘接部位要有足够的粘接强度,铆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接部位要求焊缝均匀,无裂纹、焊瘤等缺陷。焊点强度不应低于母体金属材料的强度极限。12曳引机各部件应正确调整安装,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各调节部位应有可靠的锁定。1紧固与焊接与安装质量13松闸扳手应漆成红色,盘车手轮应漆成黄色。在电动机或盘车手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目测,外观检查。21曳引轮节圆直径应不小于曳引绳直径的40倍。实际测量节径,审查设计文件并验算。2精度与间隙22曳引轮绳槽面应采用耐磨性能不低于QT6003的球墨铸铁材质,材质需均匀,同一轮面上的硬度差不大于HB15。如果曳引机配用的曳引绳有特殊要求,绳槽面的材质和硬度的要求可以按试验委托方提供的指标判定。1、审查设计文件,采用布氏或里氏硬度计检测硬度。2、曳引轮绳槽面与曳引轮同一材质的,则可在侧面端部均布4点测其硬度,取最大差值。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23曳引轮绳槽工作面的粗糙度,最大允许值为RA63M,槽面法向跳动允差为曳引轮节径的12000,各绳槽节径半径方向的相对允差值为010MM。1、用粗糙度仪或样块等检测或比较工作面粗糙度。2、各绳槽节径相对允差用比较法测量,用与钢丝绳相同直径,且相对误差不超过5M的标准滚拄,放入绳槽,用宽座角尺紧靠曳引轮基准面与滚拄,再用塞尺测量,最大间隙即为半径相对误差。3、在整个圆周上任取均布3处测量,取最大误差值,基准面应与曳引轮基准内圆中心线垂直度允差不超过003。4、可采用其它等效方法测定曳引轮绳槽节径相对允差。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2精度与间隙24对于制动作用面是外圆柱面或内圆柱面的块式制动器制动轮与闸瓦间隙平均值不超过07MM。制动轮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32M,径向跳动值不大于制动轮直径的13000。对于盘式或其它类型的制动器制动时应保证整个摩擦面结合良好;开闸时应保证摩擦面之间应能完全脱开,且间隙均匀。1、用塞尺、粗糙度仪或样块、百分表检测。2、测制动轮径向跳动时,应把百分表的磁力表座吸附在固定不动的机壳上,表头指向轮轴心、垂直于压在制动轮外圆面,手动打开制动器,手动盘车使制动轮旋转一周以上,从百分表上读取跳动值。3、盘式或其它类型的制动器,审查其结构和调试指导书。3制动器3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在满足制动能力的情况下,制动器的最低起动电压和最高释放电压,应分别低于电磁铁额定电压的80和55,制动器开启滞后时间不超过08S。对起动电压和释放电压以及开启滞后时间有特殊要求的制动器,该三项指标按委托申请方给出的设计要求判定。制动器线圈耐压试验,导电部分对地间施加1000V,历时1MIN,不得有击穿现象。1、目测检查制动器的结构。2、用调压器和电压表检测制动器线圈的最低起动电压和最高释放电压。3、用电秒表或电子计时器测量制动器开启滞后时间。4、用耐压测试仪检测制动器线圈导电部分对地之间的绝缘。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4制动能力4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在上述情况下,轿厢的减速度不应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厢撞击缓冲器所产生的减速度。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电磁线圈的铁心被视为机械部件,而线圈则不是。1、审查制动能力计算书。2、根据计算给出的制动力矩,测定制动能力。可在试验台上,曳引机停止状态下,在制动轮轴上应施加的给出的扭矩,观察制动器是否打滑。3、加扭矩时可将一杠杆用夹具固定在电机轴上,用卷尺从轴心往外测得1米距离,在该位置用测力计拉杠杆到刚打滑为止,此时的拉力乘以距离即为静态制动扭矩。4、外观检查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5速度5对驱动电机施加其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空载运行,曳引轮节径线速度应不超过曳引机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小于92。说明由于供电环境所限,速度测量时的电源条件可以为A)对全闭环调速的电梯,测量速度时,应用配套的调速器按照设定的方式驱动曳引机。此时外部电源的供电电压和频率分别允许在其额定值的7和4范围内;B)对运行速度直接受电源电压和频率影响的电梯,测量速度时,供电电压允许额定电压的在4范围内,频率允许在其额定值的2范围内。C)如果电源电压和频率不能保证上述条件,试验机构应征得试验申请方的同意方可进行试验检测。用转速表测出电动机转速后,按下列公式计算速度1160INDV式中V1实测速度,M/SD曳引轮节径,MMN实测电动机转速,R/MINI1曳引机减速比。速度差按下列公式计算0V式中V速度偏差V1实测速度,M/SV额定速度,M/S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6空载噪声6曳引机在检验平台上空载以额定速度运转时,A计权声压级的噪声测量表面平均值LPA应不超过下列规定,且低速时噪声值应低于高速时噪声值。对带风机的曳引机,限值为70DBA;对无风机的曳引机,限值为68DBA。当所测声源噪声与背景噪声之差不大于10DBA时,应按GB/T3768的规定进行修正。用声级计检测噪声。噪声测量采用GB/T3768中所规定的矩形六面体法。取5个测点,即距曳引机前、后、左、右最外侧各1M处的(H1)2高度上4个点(H为曳引机的顶面高度,M)及正上方(H1)处1个点。如所测得声压修正值最高与最低之差不超过5DBA时,取其算术平均值,按下式计算511IIPAIPAKL式中LPA测量表面平均A声级,DBLPAI第I点测量的A声级,DBK1I第I点的背景噪声修正值DB,该修正值按表选定。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7无故障与温升试验7对曳引机施加额定载荷,通电持续率为40时,在检验平台上做高速正反方向运转,每个工作周期通电时间为1MIN,试验时间为2H。整个运行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任何故障。试验结束后,减速箱油温应不超过85;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在采用B级或F级绝缘时,应分别不超过80K或105K。制动线圈温升与最高温度均应不超过下列规定线圈绝缘材料等级温升最高温度A65K100E80K115B90K125F115K150电动机定子绕组与制动线圈温升采用电阻法测量,应在发热结束后,切断电路立即采用直流电桥测量线圈热态电阻R2。温升计算公式为102102PJ式中PJ被测线圈的平均温升,;2被测线圈在发热情况下的温度,;01测量被测线圈冷态电阻时周围空气温度,;02测量被测线圈热态电阻时周围空气温度,;R2温度为2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R1温度为01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在0时被测线圈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对紫铜为1/2345,对铝为1/24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附录1(计量标志)(实验室认可标志)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报告编号设备种类安全保护装置设备名称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型号规格申请单位制造单位(型式试验机构名称)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试验机构标志)(试验机构名称)型式试验报告NO第页共页产品名称商标申请单位单位地址制造单位单位地址样品编号生产日期试验地点试验日期试验环境条件试验依据电梯型式试验规程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试验结论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备注附录A样品主要技术性能参数附录B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及试验记录主检审核批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试验机构标志)(试验机构名称)型式试验报告NO第页共页附录A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型号规格样品编号送检日期试验日期型号规格传动方式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曳引机编号电动机型号电动机功率电动机额定电压电动机额定电流电动机额定转速电动机定子绕组绝缘等级减速器速比曳引比曳引轮节径绳槽型式制动器型号启动电压设计参数制动器线圈绝缘等级维持电压备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1(试验机构标志)(试验机构名称)型式试验报告NO第页共页附录B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及试验记录1、试验项目和试验结果试验项目项目编号试验内容试验结果11紧固件,粘接部位,铆接部位和焊接部位检查。12曳引机各部件应正确调整安装,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各调节部位应有可靠的锁定。1紧固与焊接与安装质量13松闸扳手应漆成红色,盘车手轮应漆成黄色。21曳引轮节圆直径应不小于曳引绳直径的40倍。22曳引轮绳槽面材质和同一轮面上的硬度差测试。23曳引轮绳槽工作面的粗糙度,槽面法向跳动允差,各绳槽节径半径方向的相对允差测量。2精度与间隙24制动作用面是外圆柱面或内圆柱面的块式制动器制动轮与闸瓦间隙,制动轮表面粗糙度,径向跳动值测试。对于盘式或其它类型的制动器制动时应保证整个摩擦面结合良好;开闸时应保证摩擦面之间应能完全脱开,且间隙均匀。3制动器3制动器动作方式检查。制动器的最低起动电压和最高释放电压,制动器开启滞后时间测试。制动器线圈耐压试验。4制动能力4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5速度5对驱动电机施加其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空载运行,曳引轮节径线速度测试。6空载噪声6曳引机在试验平台上空载以额定速度运转时,A计权声压级的噪声测量表面平均值LPA测试。7温升试验7电动机绕组温升、制动线圈温升和减速箱油温测试。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2320041(试验机构标志)(试验机构名称)型式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