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背景1111项目名称1112承办单位概况1113报告编制依据1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212项目概况4121拟建地点4122建设规模与目标5123主要建设条件7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7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3建议9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21提出背景1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5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831需求分析18311XXXXX教育资源现状18312项目生源预测2032学校类型和结构型式方案比选21321学校类型方案比选21322结构型式方案比选21323建筑面积方案比选2233推荐建设规模方案25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2741场址现状27411地点与地理位置27412项目区位28413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3042场址条件31421地形、地貌及生物的多样性314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3142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3442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论34425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35426交通条件35427社会环境条件36428法律支持条件36429公共设施条件364210征地拆迁条件364211施工条件3743场址选址37431场址选址原则37432场址选址3744建设条件37第五章建筑方案选择39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39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4052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40522规划设计方案4153建筑方案42531建筑方案描述42532主体工程与辅助工程43533配套设施4754建筑方案585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8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6061节能措施及能耗指标分析60611节能措施60612能耗指标分析6362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63621节水措施63622水耗指标分析64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6571项目场址环境现状6572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65721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65722项目营运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6673环境保护措施6773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6773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6874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6975环境影响评价69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7081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70811主要隐患部位70812有害物质种类及危害性分析7082安全设施7083消防设施71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7291组织机构7292人力资源配置73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74101建设工期74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4103项目实施进度表74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5111投资估算751111投资估算依据751112建设投资估算761113投资估算表78112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80第十二章财务评价8112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择81122服务成本支出预测81第十三章社会评价83131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分析83132项目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83133社会风险分析83134社会评价结论84第十四章研究结论与建议86141结论86142建议87附图及附件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小学合并迁建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概况XXXXX教育局是主管全县教育事业的行政职能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起草我县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草案,研究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综合指导和协调各县区的教育管理工作,编制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拟定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结构、规模、速度和步骤,指导、协调并检查实施工作,负责全县教育信息的统计、分析,统筹管理本县级教育经费等。113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第一版);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部,2012年6月);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2010年7月29日发布);4、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4】26号);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板);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1、XXXXX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12、XX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住建部,2013年版);1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2016第44令);16、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等。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XXXXXXXXXX第二完全小学始建于1968年9月,迄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是一所乡镇完全小学。学校位于XXXXX西南端,原属永春中心完小,由于永春乡行政区划后,划分到XXXXX,于2012年12月挂牌成立XXXXX县XXXXX第二完全小学,属乡镇完全小学,主要招收XXXXX农村片区的学生。XXXXX由七个行政村(XXX)组成。学校占地面积305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506平方米,绿化面积8560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7605平方米,总户数4587户,共有18354人口,少数民族16369人,现有学生1301人,入学1300人,入学率为999。残疾儿童、少年6人,随班就读5人,入学率为83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8人,留守儿童13人。目前7个村在校小学生有1300人,学前班213人,36周岁儿童902人,712周岁人口1389人,018周岁人口4492人,在编教职工111人,其中工勤5人,校医1人,报账员1人,实际专任教师为104人,聘请編外临时工39人,离遐休教师130人。全镇有3所完全小学(兰永完小、白帕完小、腊普湾完小),4所小学校点拉河柱小学、老鸦树小学、腊八底小学、拉日小学),2所幼儿教学点(罗马幼儿园、锅底塘幼儿园),共计9所学校。XXXXX第二完全小学XXXXX完小位于离县城53公里的XXXXX小组,兰永村全村人口有3278人,聚居着傈僳族、普米族、纳西族、藏族、汉族,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高半山村寨。全村现有学生一至六年級213人,幼儿班38人,三至六周岁儿童161人,在职在编教师14人,工勤2人,在校寄宿生81人,是一所幼儿班至六年级的完全小学。XXXXX完小被立为首批农村幼儿教育试点。现在学校教学楼和食堂建设已完工验收,但要投入使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具体困难有1、严重缺水,从2009年撤并校开始,XXXXX完小改为寄宿制学校,供水不能满足日常用水;2、学校厨房缺乏电器化设备;3、XXXXX学校现有变压器不能满足学校用电负荷量;4、学校的大部分桌椅板凳破旧老化,不规范,不满足学生的正常需要。县名族小学在校人数为570人,根据XXXXX高中恢复招生方案,高中部设立在XXXXX第一中学,考虑到XXXXX第一中学校舍不足、扩建空间受限等因素,把县民族小学划归XXXXX第一中学作为高中教学部。XXXXX第一完全小学目前在校人数为1040人,校园绿化、学生活动场地、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学校地理位置特殊,没有扩建空间。XXXXXXXXXX第二完全小学(XXXXX完小)属全寄宿制完小,学校占地面积102亩,现有学生680人,校园绿化、学生活动场地、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涉及到学校周边农户征地协调难度极大,导致学校扩建空间受到极大限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4】26号)的精神,XXXXX第一完全小学、XXXXX第二完全小学现有办学条件难以达到年内省级、国家级学校均衡发展验收要求。因此,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县教改办将XXXXX城区小学校点重新调整、优化布局。XXXXX第一完全小学校点位置不变,县民族小学迁至现XXXXX第二完全小学(XXXXX完小),并一次性购买县交警大队进行改扩建。XXXXX第二完全小学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评估中,存在生均用地、绿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现状,根据地域性特点同XXXXX完小进行合并迁建。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XXXXX完小合并迁建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XXXXXXXXXXXXX村,位于XXXXX城西南约30KM处的原XXXXX完小北侧荒山松树林分布区。拟建用地呈不规则矩形,南北约长300米,东西最宽约长224米,最窄约长124米,其场地地面高程变化为232131235080M,相对高差2949M,场地呈南高北低之势,该场地中间有沟,自然坡度约9,用地地块见图11。图11用地地块规划图122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5142286,学校规划用地面积4951118,进校道路规划用地面积191168,总建筑面积为3167688(地上建筑总面积为2722187,地下建筑总面积为445501,地下建筑面积主要为隔震层面积)以及相关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62080,依据规范给出的生均占地面积标准进行计算,确定按容纳1200个学生的规模进行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教学行政综合楼、报告厅、图书馆、食堂、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教师周转房、大门、公共卫生间、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等工程,其中教学行政综合楼综合楼建筑面积为924969M2,图书馆及报告厅建筑面积为135274,男生宿舍楼建筑面积为429466M2,女生宿舍楼建筑面积为429466M2,教室周转房建筑面积为481376M2,运动场地建筑面积为993518M2,绿化用地建筑面积为1752894M2,绿地率40。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设置普通教室24间,自然教室2间,音乐教室2间,乐器室1间,美术教室1间,书法教室1间,语言教室1间,语言资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计算机辅助用房1间,劳动教室2间,劳动教具室2间,多功能教室1间,科技活动1室,心理咨询1室。办公用房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及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转达值班室等管理用房。生活服务用房设置教工单身宿舍、学生宿舍、停车场、教工与学生食堂、开水房、厕所,配电室等。2、目标解决XXXXXXXXXX第二完全小学校园绿化、学生活动场地、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状,改善XXXXX学子的上学环境及教学质量,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缓解XXXXX学校的教学压力,加快XXXXX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XXXXX的经济及教育事业发展。123主要建设条件1、XXXXX校园绿化、学生活动场地、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状;2、XXXXX教育的紧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使该项目获得群众的一致支持;3、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和场地条件优越,有利于该项目的建设;4、XXXXX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大力支持政策为该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9800万元,主要资金筹集渠道为整合曲靖市对口扶持资金和澜沧江托巴水电站工程筹建处对淹没区学校赔偿资金作为XXXXX第二完全小学扩建资金。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结构体系,有利于有效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全面加速教育强市创建进程,是为社会生产、公共生活服务和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可以缓解XXXXX第二完全小学就学压力,有利于促进全县义务教育稳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加快为国家和本地区培养人才的步伐,从外部环境上实现对当地社会发展的贡献,社会效益显著。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招生规模人12002规划用地面积5142286合7714亩学校规划用地面积4951148合7427亩其中进校道路规划面积191168合287亩3地下总建筑面积445501地下隔震层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4地上总建筑面积2722187其中新建教学行政综合楼建筑面积92496924个普通教室(每班45人,共1080人)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新建图书馆、报告厅建筑面积135274360人报告厅连廊654新建食堂建筑面积281396新建男生宿舍楼建筑面积429466新建女生宿舍楼建筑面积429466新建教室周转房建筑面积481376大门127公共卫生间2102个5运动场地面积993518合1398亩足球场809118300M运动场地排球场1642块,每块82其中篮球场16804块,每块4206地面机动车停车位个677建筑占地面积62088道路铺地占地面积15839069绿地面积175289410建筑密度125411容积率5512绿地率4013建议为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出如下建议1、项目严格按照有关建设程序执行,办理规划、环保、立项审批、开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等有关手续,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劳动安全保障措施,并确保各有关职能部门意见的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应配合建设单位进一步做好本项目的宣传和沟通工作,以取得公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2、规范招标程序,选择优秀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3、组建好一支强有力的项目建设领导班子和管理机构,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实行法人责任制。4、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上级专项资金管理方法执行,政府有关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5、加强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6、确保落实好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声及扬尘,处理好三废。7、目建设期内,加强内外部监测,建立高效通畅的反馈机制和渠道,接受群众监督,以保障工程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提出背景国家十二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云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服务“两强一堡”战略为特色、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增强教育发展实力为保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较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公平教育、多样化和特色化教育需求。实现云南人民与全国人民共同享受教育改革成果,云南教育与全国教育共同发展,云南孩子与全国孩子共同成长。在此大形势下,面对XXXXX完小合并迁建能否梳理推进直接影响我县高中恢复办学开展。当前县民族小学、XXXXX第二完全小学迁建工作推进中前期建设性后续办理十分关键。根据高中恢复招生方案,把高中部设立在XXXXX第一中学,考虑到XXXXX第一中学校舍不足,扩建空间受限等因素,县民族小学划归XXXXX第一中学作为高中教学部,XXXXX第一完全小学校点位置不变,县民族小学迁至现XXXXX第二完全小学(XXXXX完小),并购买交警大队进行改扩建,XXXXX第二完全小学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评估中,存在生均用地、绿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现状,根据地域性特点同XXXXX完小进行合并迁建。本着均衡化、合理化的原则,切实解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难、生均用地、绿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促进县教育和谐健康发展,XXXXX第二完全小学及XXXXX完小合并迁建项目势在必行。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科教兴国,教育是科技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通过教育可以提高民众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尊重人权,可以传承文化,可以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弊端知道中国前进的方向。1、解决校园绿化、学生活动场地、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生源剧增而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近几年,在XXXXX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XXXXX的发展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吸引了成片的小区及商业住宅入驻XXXXX。然而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配套的基础设施需求也与日激增,学校资源出现大量短缺,出现学子上学难、上学远等问题,大多学校班额过大,教学压力大,不利于优质教学工作的进行。2、XXXXX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12年,XXXXX县生产总值达到265673万元,比2011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9302万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87476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38895万元,增长18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2011年的1597;3297;5106调整为1479;3293;5228,人均GDP由上年的14036元,上升到2012的16389元,在XXXXX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面临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日益增长的人口与教学资源的短缺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学条件,经济才能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2012年末,XXXXX县总人口为154127(公安年报户籍人口)人,XXXXX县年末常住人口162396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7717人,占总人口的8935;2012年内出生人口为1417人,死亡人口为8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XXXXX县总户数为44370户,其中农业户数37364户。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此时教育建设若滞后,不跟上社会的发展,必将成为制约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面对新形势和挑战,XXXXX要发展,就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XXXXX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解周边学校教育教学压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近几年,XXXXX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迅速增加,然后由于受到过去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制约,城区学校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滞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区人口的发展,城区中小学的就学压力不断扩大,学生入学难的矛盾不断增加。目前城区小学学校的在校学生数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学校的承受能力。学生班额严重超标,给学校的安全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和压力。由于超标严重,致使每个教室的学生都坐的严严实实,学生活动也受限制。上学放学时,又造成了学校周边交通的严重堵塞,加大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如此的学习环境,不仅满足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也造成了学生近视、斜视、斜肩等病症,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快小学的建设,不仅是缓解学生班额严重超标问题的需要,也是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4、是XXXXX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有效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保证投入,加强管理以教育法为后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推动全县教育整体、稳步、健康的向前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招生规模,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优秀人才,对XXXXX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5、是提高全民素质,开创XXXXX新局面的需要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XXXXX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XXXXX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基础教育面临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环境依然是XXXXX前进路上的重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迫切需要。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加快义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者,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我们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开创XXXXX的新局面。6、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教育是立国之本,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富兴的重任。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羡慕西方国家,它们科技水平为什么那么高,生活条件为什么那么好,城市为什么那么美丽,国力为什么那么强盛。在这里我告诉你,一切接源自教育水平。正是因为有良好教育的国民,他们才能在城市,人文,法制,经济领跑世界。温家宝说,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仅能缓解XXXXX小学的就学压力,解决周边学子上学难、生均用地、绿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全民的基本文化素质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优质发展,而且也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发展强大的需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项目建设得到了地方政府肯定和大力支持XXXXX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要求按照国家要求切实抓好工程实施建设。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县发展改革委、教育厅集中人力,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同时县政府对学校的建设高度重视,发改委、教育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对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均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支持。2、项目建设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认同XXXXX虽获得快速发展,但义务教育资源一直处于紧缺状况,大多学校的班额都超标,学生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很需求,家长们更是殷切盼望,故项目一经提出便得到周边居民的一致认同。3、项目建设有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党和国家历来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它放在重中之重。近年来,为了保证老百姓上得起、上得成学,在、国家在加大“普九”的力度的同时,采取“两免一补”、加大国债支持等多种政策措施。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从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切实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决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加强中小学的教学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4、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为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我们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千秋的英明决策。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的理论指导下,教育被摆上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我国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XXXXX完小的合并建迁能否顺利推进直接影响XXXXX高中恢复办学工作的开展,也承担着XXXXX内初中毕业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重任。实施XXXXX完小合并迁建项目,符合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的要求和方向,是可行的。5、外部建设条件已经具备XXXXX完小合并迁建占地面积4951148,项目建设用地不存在困难,其建设用地地点位于XXXXXXXXXXXXXXX村,位于XXXXX城西南约30KM处的原XXXXX完小北侧荒山松树林分布区,建设用地呈不规则矩形,南北约长300米,东西最宽约长224米,最窄约长124米。学校地处于XXXXXXXXXXXXXXX村,基础设施完善到位,水源、电力、排水等设施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交通便利,道路顺畅;学校周边没有物理、化学等污染企业和污染源;学校所在地地质结构良好,不存在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隐患因素。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都已具备,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需求分析国家强硬需要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专业人才,专业人才需要教育投入。而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学生正式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步,天真无邪的幼儿开始踏入知识大门的启蒙教育时期,所谓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为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1年5月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战略。311XXXXX教育资源现状XXXXXXXXXX第二完全小学始建于1968年9月,迄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是一所乡镇完全小学。学校位于XXXXX西南端,原属永春中心完小,由于永春乡行政区划后,划分到XXXXX,于2012年12月挂牌成立XXXXX县XXXXX第二完全小学,属乡镇完全小学,主要招收XXXXX农村片区的学生。XXXXX由七个行政村(兰永村、永春村、拉河柱村、罗马村、高泉村腊八底村、拉日村)组成。学校秉承“明德固本、质量立校、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体现“启迪智慧、挖掘潜能、发展个性、提升品质”的办学目标,彰显出“学生的欢笑是校园的阳光,家长的期望是学校的生命教师的奉献是永恒的主题”的办学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健康性格的“双格”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既重视学生成才,更重视培养学生成人。学校占地面积305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506平方米,绿化面积8560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7605平方米,总户数4587户,共有18354人口,少数民族16369人,现有学生1301人,入学1300人,入学率为999。残疾儿童、少年6人,随班就读5人,入学率为83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8人,留守儿童13人。目前7个村在校小学生有1300人,学前班213人,36周岁儿童902人,712周岁人口1389人,018周岁人口4492人,在编教职工111人,其中工勤5人,校医1人,报账员1人,实际专任教师为104人,聘请編外临时工39人,离遐休教师130人。全镇有3所完全小学(兰永完小、白帕完小、腊普湾完小),4所小学校点拉河柱小学、老鸦树小学、腊八底小学、拉日小学),2所幼儿教学点(罗马幼儿园、锅底塘幼儿园),共计9所学校。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征途中,学校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的管理,群策群力,播撤希望,再创新的辉煌。创建有特色、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凝聚师生团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椬根文化的沃土、师生共享幸福的精神家园。XXXXX第二完全小学XXXXX完小位于离县城53公里的XXXXX小组,兰永村全村人口有3278人,聚居着傈僳族、普米族、纳西族、藏族、汉族,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高半山村寨。全村现有学生一至六年級213人,幼儿班38人,三至六周岁儿童161人,在职在编教师14人,工勤2人,在校寄宿生81人,是一所幼儿班至六年级的完全小学。XXXXX完小被立为首批农村幼儿教育试点。现在学校教学楼和食堂建设已完工验收,但要投入使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具体困难有严重缺水。从2009年撒并校开始,XXXXX完小改为寄宿制学校,供水不能满足日常用水。2、学校厨房缺乏电器化设备。3、XXXXX学校现有变压器不能满足学校用电负荷量。4、学楼的大部分桌椅板凳破旧老化,不规范,不满足学生的正常需要。XXXXX第二完全小学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评估中,存在生均用地、绿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现状,根据地域性特点同XXXXX完小进行合并建迁。312项目生源预测2017年城区各小学现有在校生2522人(县民族小学570人、XXXXX第一完全小学1040人、XXXXX第二完全小学680人、XXXXX完小232人),随着城市化发展、移民安居工程落实(移民安置学生数预计150人),预计五年后城区小学在校生数将达到3000人。城区三所小学按3000人规模来规划,其中XXXXX第一完全小学办学规模按在校生800人来规划;XXXXX第二完全小学与XXXXX完小合并迁建后办学规模按在校生1200人来规划;县民族小学迁建后办学规模按在校生1000人来规划,四年至六年级面向全县小学招生的情况不变,恢复一至三年级招生。32学校类型和结构型式方案比选321学校类型方案比选方案一非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学楼,办公场所,教工单身宿舍及食堂等。特点此类学校目前是国内主流,相对寄宿制学校而言,管理难度小,占地少,但学生每天上下学,对其安全问题难以保证,且距离问题成为招生的一大限制。方案二寄宿制学校,除建设教学楼,办公场所外,还需建设学生宿舍,浴室等用房,还需配备宿舍管理人员等。特点此类学校建设用房多,占地大,不受距离限制招生范围广,可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免去学生上下学的路途奔波,且便于对学生的课后进行管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学生管理工作复杂、难度较大,此外小学生的年纪还小,脱离了家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可能不利。原XXXXX第二完全小学属全寄制完小,故此采用方案二,寄宿制学校。322结构型式方案比选方案一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梁、板、柱等承重构件,可以预制,也可以浇注。框架结构房屋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且住宅内可以自由分隔,空间设置灵活。方案二砖混结构,是指房屋主要承重结构为砖砌墙体,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挑檐等构件由钢筋混凝土浇制(或预制)建造。砖混结构房屋其优点是工程造价较低廉,但由于其采用墙体承重,住宅内不允许自由分隔。考虑到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且住宅内空间设置灵活,故本次设计推荐选用方案一。323建筑面积方案比选1、小学各类建筑用房及面积的规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规定城市小学学校生均建筑面积(M2/生)为12班68100;18班5983;24班5579;30班及以上5272。用房主要分为三大类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又可分为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普通教室按规划班级数设置,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1平方米。专用教室包括自然教室、仪器标本准备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助用房、劳动教室、劳动教具室等。各类教室的使用面积要求如表31所示表31城市普通完全小学专用教室使用面积明细表标准12班18班24班30班用房名称使用面积(/间)规划间数规划间数规划间数规划间数自然教室861122仪器标本准备室861111音乐教室731222乐器室231111美术教室861111美术教具室231111书法教室861111语言教室861111语言资料室231111计算机教室861122计算机辅助用房231111劳动教室861122劳动教具室231122注每班按45人计,建筑面积按使用面积除以06的系数计算,下面的表格同理。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及体育器材室。使用面积要求见表32表32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公共教学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12班18班24班30班用房名称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多功能教室100130160190电教器材室23232323心理咨询室18181818图书阅览室120170220270科技活动室36365472体育活动室670670670670体育器材室40404040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种类及使用面积要求如表33、34所示表33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12班18班24班30班用房名称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教学办公室80124164204行政办公室708498112广播社团办公室14202632会议接待室30405060德育展览室30303030卫生保健室14142828仓库28344046维修管理室1818181818转达值班室22222222表34城市普通完全小学服务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12班18班24班30班用房名称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规划使用面积()教工单身宿舍5887115144食堂261391520649开水房24242424配电室24242424厕所921331662032、方案比选方案一按容纳24个班,共1080名学生就读的规模进行建设。根据上面所述的各项用房面积及间数的规定进行设计与计算,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050243M,办公用房建筑面积89333M2,生活服务用房建筑面积1582611M2,最终确定总建筑面积为2722187M2,建筑容积率55。广场及运动场地993518M2,绿化用地1752894M2,绿化率40,道路及其他用地若干。特点一次建设到位,建成后办学规模大,接受学生多,更有利于缓解周边教学压力,但一次投资额大。方案二采用远期与近期相结合,近期建设规模按容纳18个班,共810名学生就读进行建设,预留部分地待远期扩大教学规模使用。根据上述18个班的规定进行计算,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4971M2,办公用房建筑面积520M2,生活服务用房建筑面积860M2,确定总建筑面积6351M2,建筑容积率12。广场及运动场地993518M2,绿化用地1752894M2,道路及其他用地若干,预留地20870M2,留待远期扩大教学规模使用。特点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一次投资少,学校面临的招生风险小,但建成后办学规模小,能容纳学生较少。考虑到XXXXX目前的教育资源需缺状况,周边学校教学压力过大,急需缓解压力,招生风险很小,故选用方案一,按容纳24个班的办学规模一次性建设,总建筑面积2722187M2。33推荐建设规模方案推荐该学校建设项目,采用寄宿制,按容纳24个班的规模一次性建设到位,建设教学用房、办公用房、教师周转房、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开水房等基本用房,总建筑面积2722187M2,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050243M,办公用房建筑面积89333M2,生活服务用房建筑面积1582611M2。建筑容积率55。广场及运动场地993518M2,绿化用地1752894M2,绿化率40,道路及其他用地若干。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场址现状411地点与地理位置XXXXX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径98549934,北纬26532802之间。县境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XXXXX自治州西南端,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丽江市玉龙县接壤,南与怒江兰坪县相连,西与怒江州贡山县、福贡县为邻,北与德钦县衔接。XXXXX族自治县县境东西最大跨径70KM,南北纵距122KM,总面积4661KM。拟建场地位于XXXXX白济汛乡杵打村(沿XXXXX至德钦公路约400KM处的二级公路东侧),有水泥路与拟建场地相通,车辆可直接进入场地,交通便利。场地交通位置见图41。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XXXXXXXX村,位于XXXXX西南约30KM处的原XXXXX完小北侧荒山松树林分布区。拟建场地为松树林坡地分布区,地形西高东低,北侧约200250M处的箐沟南侧,为分布灌木林的边坡(坡高约3000M,南侧沿红线边缘地段为乡村水泥道路,西侧约500M处为待修河西至XXXXX城二级白油大道,东侧相邻为荒山松林分布缓坡。图41交通位置412项目区位XXXXX自治州,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滇、藏、川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延伸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总面积23870KM。XXXXX自治州管理1个县(德钦县)、1个自治县(XXXXX县),代管1个县级市(香格里拉市)。境内有藏、傈僳、纳西、汉、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千人以上的名族和其他少数名族16种。图42XXXXX自治州区位图XXXXX县是云南省XXXXX自治州的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早自汉东、唐以来,这里就是中国大西南的组成部分,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县境位居三江并流地带。云岭山脉凝金沙江,西临澜沧江,自北往南延伸,切割剧烈,气势雄浑;碧罗雪山矗立于廊沧江于怒江之间,群峰巍峨,连绵起伏,形成天然屏障。地势大起大落,由南往北呈阶梯状台升。图43XXXXX县区位图413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项目场址土地权属XXXXXXXXXX兰永村委会XXXXX村民小组,建设用地一部分用地为原学校占地面积102亩,另一部分建设用地为一次性购买的交警大队占地面积329775亩,其余为原XXXXX完小北侧荒山松树林分布区地块。42场址条件421地形、地貌及生物的多样性拟建场地属雪龙东侧(永春河西岸)斜坡冲堆积地貌。勘察时场地没有经过整平,拟建场地原始地形呈斜(缓)坡状,西南高东北低,其南北向高差较大,场地内高程变化为231803234888M(西北侧边坡钻孔部位除外),场地东北至西南两侧相对高差约3085M。拟建物西北侧约200250M处为分布松树林的边坡(坡高约320M,原始地形坡度约5070左右,设计利用场地原始地形的高差采用四级台阶布置拟建物设计方案。XXXXX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是滇西北动植物基因库之一,境内不以仅生活着滇金丝猴、小熊猫、羚羊、云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而且还生长着兰花、杜鹃、龙胆花等360多种名花奇卉和红豆杉、秃杉、榧木、珙桐等多种珍稀树种。XXXXX境内群峰连绵叠嶂,江河纵横交错,高原湖泊星罗棋布,蕴藏着众多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2多种民族的相互交融和多种宗教的相互影响,造就了XXXXX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4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一、气象条件XXXXX族自治县地处低纬度高寒山区,属西藏华西类康滇区的亚热带与温带季风高原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冬长无夏,春秋相连,仅有冷暖、干湿和大小雨季之分。又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大,光、温、降水分布皆不均匀,形成立体气候。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1045小时;年平均气温最高值为153,最低值为15;年平均降水量9381MM,降水日数在100160天之间;年平均气压为76747733毫巴之间;年平均风速13M/S;年平均霜期169天;年平均降雪11天。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XXXXX族自治县山高林茂,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澜沧江从巴迪乡大石头入境,经6个乡镇,由小甸村出境流向兰坪,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过境流程165KM。金沙江经县境东北隅,过境流程13KM。全县大小山溪、河流共763条,分别注入两江之中,其中永春河、腊普河为两条最大干流。永春河流经3乡1镇,流程56KM,流域面积811KM,年均流量15M/S,最大流量为8015M/S,引灌农田9500亩。腊普河流程76KM,流域面积87KM,平均流量187M/S,最大流量330M/S,常年引灌农田4600亩。此外,属于澜沧江支流,流程达10KM以上的河流有12条。另有高山雪溶湖33个。河网密度为033KM/KM,径流量3172亿M。三、区域地质构造XXXXX全县地处滇西北三江并流地段。近场区濒临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带的东侧,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区。大地构造上跨扬子准地台、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唐古拉兰坪思茅地槽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槽褶皱系等4个构造单元。各个构造单元发育历史各不相同,但在中、新生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近场区位于唐古拉兰坪思茅地槽褶皱内的二级单元兰坪思茅坳陷中部。外围构造痕迹以呈近SN和NNW向展布的断裂构造为主,形成有多级别、多层次的断裂构造体系;褶皱等构造痕迹多数与区域性大断裂伴共生,部分被断裂破坏,其构造痕迹不甚完整和明显。主要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有NS向的怒江断裂带F35、XXXXX乔后断裂带F73、澜沧江断裂带(F31、NNW向工江断裂(F182。中排维登山断裂(F185,澜沧江断裂带则构成唐古拉兰坪思茅地槽褶皱系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槽褶皱系的边界;怒江断裂带则构成了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场地地质构造从构造图显示,拟建场区外围主要以SN和NNW向展布性质不明断裂构造为主。场地东、西侧10KM范围内分别分布有晚更新世XXXXX乔后活动性断裂(F73)及早中更新世工江断裂(F182)。通过勘察,拟建场地内未见其构造断裂通过。详见图44图44场地区域地质构造42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项目建设场址附近无各种化学、生物、物理污染源,无过境架空高压线,无危及人身安全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周围无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等企业。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不会造成影响。42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论1、通过勘察,该场地通过采取针对性有效设防措施后,为相对稳定场地,可以建筑;2、场地土类型A、对教学综合楼、学生食堂、男、女生宿舍楼、运动厂、蓝球场、北部公厕及运动厂看台地段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B、教师周转房、报告厅(图书馆)、消防水泵房,南部公厕及南部进出大门地段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平均值为0214S;拟建场地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3、拟建场地属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40S;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拟建教学综合楼、男、女生宿舍楼、学生食堂为重点(乙类)设防型;拟建教师周转房、报告厅(图书馆)、公厕、消防水泵房,运动厂看台,进出大门属标准(丙类)设防型。4、场地环境类型(),按地层渗透性(B)类划分场地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土对外露钢结构具微腐蚀性。5、场地内不存在饱和的砂土层,可不考虑其液化的影响。425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本项目建设符合XXXXX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放线,合理进行功能布局、组织交通、满足城市景观、绿化景观设计、消防、交通等规范的要求。426交通条件XXXXX完小合并迁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南侧主入口通过进校道路与规划二级道路相连接,建设地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工程施工期间,利用完备的交通网络,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主、副食品均可方便的运到建设地点。427社会环境条件随着城市化发展,移民安居工程落实(移民安置学生数预计150人),XXXXX近些年经济、卫生、文化、商贸等发展迅速,吸引了许多地产商,建设了相当多的小区及商业建筑,人口大量流入,急需加大配套的教育资源发展。428法律支持条件XXXXX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分流问题,解决城市新区和新建的大型居民聚集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大力支持。429公共设施条件近年来XXXXXXXXXX建设发展较为迅速,项目用地所在区域的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备。4210征地拆迁条件该地块地位于XXXXXXXXX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岗位工作总结模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永嘉国企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知乎
- 音乐考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医院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有答案)
- 学徒制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保护环境的课件英文版
- dlt-5161-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 幼儿园讲解海军知识
- 2025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官方兽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慢性肾脏病肌少症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中建消防专项施工方案
- 污水处理工程的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口腔正畸学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 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纪委监委择优调入人员10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式微课版)-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