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设计背景条件黄河口游憩群落规划建设包括黄河口游客信息中心、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黄河口水上游线与入海口系统、黄河入海游客群落建设四个系统设计,十九个具体设计项目。形成以东营市东西城、孤岛、大纹流为中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呈相对集中的点状分布,为游客旅游、住宿、交通提供方便的设施与服务条件。一、项目设计意义1完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功能生态旅游是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主导开发方向,作为完整的旅游区,应该在开发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下,在适宜地段开展多种功能的旅游项目,以组成功能完善的旅游地系统。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整体旅游功能分析,黄河南岸以大汶流鸟类驯养救护为中心的旅游项目、湿地生态旅游项目以展现黄河口生态景观为主,而北岸以石油工业观光、滨海海上运动、跑马场项目等与黄河南岸旅游项目相互组合,动静搭配,组成功能完整的生态旅游区。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从资源角度来分析,黄河口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大河口、大湿地、大油田三个方面,其次还有候鸟栖息地、渤海海滨、垦东槐林等旅游景点。开发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对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3设计游客参与性活动,增强旅游兴趣,提高旅游吸引力黄河北岸旅游游憩群落建设主要以规划设计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为主,如孤东石油旅游项目设计、渤海海滨海上运动项目设计、垦东槐林野营与户外活动项目设计、跑马场项目设计等,这种以运动为主的游客参与性项目与以观赏、观光为主的鸟类驯养、候鸟观测、湿地观光、黄河日出等相互补充,可以增强游客旅游兴趣,提高旅游吸引力。4设计新的旅游项目,提高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经济效益黄河口区重点区域项目设计在充分利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四大系统项目,这些旅游项目多以游客参与性项目为主,游客花费相对较高,这对提高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经济效益,实现该旅游区持续经营有意义,同时为保护黄河口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提供积累资金。5为旅游提供完善的服务功能旅游活动作为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完整的旅游区建设需要完善的接待服务设施、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及其高质量的服务相配套。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作为处于起步阶段的旅游开发时期,有必要建设为游客服务的完善的旅游服务系统,将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连接起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二、客源市场分析据东营市旅游局统计,东营市1998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1053人次,国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亿元;1999年接待海外游客1358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218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3亿元;预计2000年接待国内游客4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1800人次,旅外汇收入5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达15亿元。根据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发展趋势,结合东营市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和旅游开发趋势,预计2005年国际游客可达2040人次,国内游客可达453324人次,总游客数量可达455364人次;2010年国际游客可达3285人次,国内游客可达730083人次,总游客数量可达733368人次;2015年国际游客可达4717人次,国内游客可达1048128人次,总游客数量可达1052845人次;2020年国际游客可达6135人次,国内游客可达1363382人次,总游客数量可达1369517人次。因此,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客源市场开发应当以国内市场为主,以海外市场为辅。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在旅游开发初级阶段,为保证在旅游开发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应以国内市场为主。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国际游客有三种,一种为来东营经商,洽谈贸易和进行访问的外国人,工作之余进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观光旅游,另一种为进入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汶流候鸟栖息地科考、探险和生态旅游的游客;第三种为深入胜利油田基地观光、学习、交流的游客,游客来源主要以日本、韩国人为主,也有美国、荷兰等西方游客。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省外游客主要以河北、江苏等临近省份为主,也有北京的科考和夏令营队伍。出游目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来东营开会,会议期间前往观赏黄河入海口,候鸟栖息地和胜利油田石油基地;另一种为专门前往黄河口的旅游团队;今年5月北京青少年专门来此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山东省内游客出游目的有三种,一是会议旅游,这种游客在山东省各地市均有分布,季节差异小;二是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近年来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举办夏令营活动逐渐增多,但旅游季节性明显,集中于7、8、9三个月;三是东营市周围的滨州、德州、济南、淄博、潍坊和东营市游客,旅游目的以节假日、周末休闲游为主,这类游客数量较大,季节性变化不大,但花费少。影响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客源市场开发的主要因素有距离远近和旅游交通便利程度,综合这两方面的影响,可以对该区旅游客源开发进行区域分级。距离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距离最近的山东省潍坊、滨州、济南、烟台、青岛、德州和到达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具有近距离良好交通通道的济南、北京、天津、唐山、大连等城市属于国内一级开发市场;距离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距离较近的山东省内其他城市、东北及河北省等地和同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具有较近距离交通通道的上海、苏州、杭州、合肥、武汉、郑州、石家庄、太原、沈阳、哈尔滨等省市属于国内二级开发市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地区等中国经济发达地带属于国内三级开发市场;中国中西部地区属于国内四级开发市场。从国际市场来看,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港、澳、台观光、文化、科考、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属于一级开发市场;西欧、北美地区观光、文化、科考、生态旅游属二级开发市场;其他地区国家游客的观光、科考、文化、生态旅游属于三级开发市场。三、旅游资源基础黄河口群落建设旅游区内分布着东营市旅游资源的精华,拥有黄河口景观、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石油工业景观和滨海滩涂景观等黄河三角洲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资源分布集中,档次高,资源类型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旅游空间容量大,保护状况良好,知名度高,适合开展高质量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通过对黄河口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第二章),可以将其主要特色归纳如下1神奇的黄河入海口黄河入海口具有博大神奇自然景观,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梦回萦绕的地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展转万里在这里汇入渤海。“黄河入海流”妇孺皆知,“奔流到海不复还”则以浅显平淡的语言蕴涵了深厚的哲理,警醒着世人。黄河蜿蜒回旋五千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年均输沙量达到16亿吨,其中有10亿吨左右淤积在黄河入海口,形成世界上最年轻,发展最快的三角洲。近年来年均造陆324KM2,推进海岸线221公里,“沧海桑田”在这里得到真实的体现。在空中俯瞰,大片新淤土地就象是巨幅冬日山水画。浑浊的黄河水汇入湛蓝的大海,交汇地带,黄蓝泾渭分明,谓为壮观。2最年轻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人烟稀少,大片新淤土地景观的演替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形成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年轻、最完整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的保持着自然演替序列。而且黄河三角洲属于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河海交汇地带大量的水生生物给鸟类带来丰富的食物,成为鸟类的天堂。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这里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这里完整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的鸟类。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辽阔、植被茂盛、狐兔出没、百鸟咸集,景观旷、奇、新、野。数十万亩的芦苇荡、上万亩柽柳林、成片的翅碱蓬、星星点点的罗布麻、香蒲和纵横交织的小河道是人们回归大自然,进行科考、度假、观鸟、探险、猎奇的理想场所。3壮观的石油工业景观美丽富饶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经过胜利人几十年来的艰难的探索和奋力拼搏,终于建立起了我国第二大石油基地,产油量达到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孤东塔林、“井架加麦田”、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石油工人工房的变迁等石油工业景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具有很高的科普教育意义。4草场景观黄河口的塞外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广袤无垠,水草肥美,牛羊成群,曾是济南军区军马场,“渤海马”闻名遐迩。这里长草如涛、繁花似锦、天高云淡、视野开阔,不出塞外,就可欣赏到“风吹草地见牛羊”草原风光风光。5海滨景观海滨滩涂平整、泥质细腻,生物丰富,是开展赶海,泥浴等海滩活动的良好场所。孤东长堤连绵数十公里,海涛拍岸,轻风拂面,是观潮、赏月、观日出的黄金地段。东营港防浪堤深入海中数千米,拦住泥沙淤积海港,防浪堤外水质浑黄,波翻浪涌,堤内水质清澈蔚蓝,风平浪静,不用上船,即可进入海天茫茫处,领略奇妙的大海景观。第二章黄河口游客信息服务中心一、黄河口游客信息服务中心的组成黄河口游客信息服务中心主要由四各部分组成1西城信息服务中心2大汶流保护区分中心3孤岛娱乐运动信息分中心4东城信息服务中心二、设立黄河口游客信息服务中心的意义1旅游形象宣传与促销通过游客信息中心向过往旅客和游客宣传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扩大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影响。游2增进游客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及其旅游价值的了解向过往旅客及游客介绍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概况、各类旅游资源的旅游意义和旅游价值,不仅扩大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在广大民众中的影响,而且对游客更好地了解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禀赋状况、旅游意义、旅游价值、旅游景点及根据自身爱好和条件选择适宜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供依据,有助于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旅游活动,给予客满意的旅游体验。3为游客提供基本的旅游咨询服务为游客提供旅游过程中路线选择、食宿、交通、景点、娱乐、购物、通讯、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咨询、急救电话等各种基本旅游服务。4科普教育功能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祖国母亲河黄河入海之地,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最年轻的湿地系统及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滨海基地。这里每一处旅游景点都包含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广大旅游者特别是青少年夏令营团队来说,旅游过程本身是一个科普教育过程。通过各种解说系统和观光参与活动使游客了解有关的科学原理和知识,有助于丰富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也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鸟类栖息地、保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独特性”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总体设计1风格控制游客信息服务中心作为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设施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需要与生态旅游气氛相协调。在色彩上,应该以土黄色和草绿色为主要格调,进行搭配布置;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以石质或木质为主;装饰风格追求古朴自然,尤忌瓷砖大玻璃墙的现代风格;建筑体量适当的小,一层平房为宜。2牌示内容牌示主体模式为绿底白字。绿色的底色与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气氛相协调,象征着绿色的大地;白字与绿底搭配,显得干净醒目。内容包括大字体中英文对照的“旅游信息服务中心”。3标志符的设计标志符可以采用一只卡通的小白天鹅形象,一翼展开,表示欢迎,另一翼向前曲伸,指引道路。四、各分中心设计(一)西城信息服务中心1选址东营市汽车西站是东营市来往旅客和游客最主要的集散地,适宜建为游客服务的信息服务中心。2西城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形式(1)广告牌形式(2)触摸式电脑方式(3)语音式电脑方式(4)电子屏幕显示方式(5)导游资料发放方式(6)咨询人员服务方式(7)免费电话服务方式3服务内容(1)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形象、文字及图片(2)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基本介绍资料、文字、图片(3)东营市交通图,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导游图(4)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宣传画册(5)宾馆、饭店、购物场所分布图(6)火车、汽车列车时刻表(7)黄河口生态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8)周边地区旅游资源4外观建筑与辅助设施(1)根据西城汽车站整体建筑规模与建设布局,适宜在售票大厅上方做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广告牌,显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形象文字与图片。(2)售票厅是来往旅客和游客必经之路,适宜建语音提示电脑和触摸式电脑,旅客和游客通过触摸或语音提示,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线路有清楚的了解。(3)候车室人员相对比较集中,旅客和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应建语音式提示电脑和触摸式电脑各一台。(4)在售票厅和候车室各建悬挂式或壁挂式电子显示屏幕各一台,宜采用电子换屏装置,显示信息服务内容(5)在售票厅设立专职人员信息服务处,向游客和旅客提供免费导游资料和各种其他旅游宣传材料,并向广大游客和旅客提供详尽的咨询服务,注意为特殊人群和国外游客提供服务的方便。(6)在站前广场、售票厅、候车室建免费咨询电话,咨询电话24小时开通,建筑中注意特殊人群的需求。5信息系统维护(1)各种电子产品的定期检查、维护(2)信息服务内容的更新(3)各种设施的定期维修(二)大汶流保护区分中心大汶流保护区分中心作为整个黄河口游客信息服务中心的最重要的部分,将在向游客介绍黄河文化以及生态知识的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汶流信息服务分中心选址(1)选址原则无影响原则,即对自然保护区尤其是核心区的保护不造成影响。就近原则,即在没影响到保护区的前提下尽量接近保护区。便利原则,即靠近交通便于游客的抵达。可利用原则,即尽量选在已有建筑物附近,既减少新的征地,又可利用原有建筑。(2)选址根据以上原则,该分中心拟建立在位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的大汶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附近。2大汶流信息分中心场馆设计该分中心内容的设计,为一个主题场馆,其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的信息内容,即设立以黄河文化和生态科普知识为主体的科普信息馆。建筑物风格要注意与环境相协调,以古朴自然为基调,青砖绿瓦掩映在广阔的草场之中,楼层数则最好在三层以下。信息中心总占地面积设计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60米左右。(1)科普馆总体设计生态科普馆设计为圆环形建筑物,以方便游客自不同的方位进入此馆,也便于与黄河馆入口处相连接。馆为一层式建筑,高度约为5米,圆环之外环半径约为30米,内环半径约为20米,馆的外部色彩为草绿色。馆内部分为生态科普知识区、黄河文化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及影视放映区四个主体部分。圆环中心部位的顶部主要为棚架结构,并设计为巨大的天鹅(或其它鸟类)展翅欲飞的模型,以作为自然保护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其最大高度以不超过15米为宜。圆环中心区内为游客参与性项目开展区和旅游商品营业区。(2)科普馆内容设计生态科普区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自然保护区的类型、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简介、自然保护区规范、生态旅游的概念,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规则,并配置大量的自然保护区风光图片,辅以森林松涛和鸟兽鸣叫的自然和谐音响。黄河文化区黄河流域微缩景观,介绍黄河及黄河沿线主要的地质地貌特征、黄河河道的变迁,沿线主要名胜景观、水利枢纽工程等。介绍三角洲的概况、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及其变迁、近代黄河三角洲、黄河尾闾的改道(电子动态现示变迁过程)、黄河造陆的伟大力量(不同时期的卫星照片76,80,85,90,95,96,2000年)等等,辅以大海波涛拍岸的声音效果和黄河入海的澎湃涛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详细介绍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资源特色、珍稀物种等等;配置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风光图片、保护区内植物、鸟类等资源的介绍,保护物种的地位和意义、代表性植物、鸟类的标本、并辅以百鸟争鸣音响背景。影视放映区放映黄河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VCD、录像资料等等。游客参与性项目设计设计一些参与性项目,以增强游客的兴趣。这种参与要融教育娱乐于一体。建议设计以下项目成立爱鸟俱乐部从事环境保护、鸟类知识及鸟文化传播的群众性组织,可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鸟类知识为专题的科普讲座、观鸟旅游、知识竞赛、环保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配置电脑咨询、游戏系统在触模式电脑上举行科普知识问答、鸟类成语及与黄河相关的连词抢答等智力游戏。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宣誓仪式在即将进入大汶流鸟类驯养救护中心以及保护区内部之前,组织游客们(尤其青少年团队)举行珍爱保护区的宣誓活动。一定要使该活动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以在游客心中产生一种自然保护的使命感,并以展示他们自身优雅的修养、高尚的素质和品位为荣。保护区商店主售商品爱鸟书屋售有关黄河、鸟、自然保护、生态科普方面的各类书籍;鸟类玩具、黄河模型;绿色食品及鸟食等等。(三)孤岛娱乐运动信息分中心1选址孤岛娱乐运动信息分中心主体部分选址在自东营市或东营港进入孤岛镇的主要路口,最好定位于孤岛汽车站附近。2信息服务方式广告牌形式;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免费导游手册;热线电话咨询服务;咨询处人员接待等。3信息服务内容(1)各项旅游目的地和接待服务场所(点)各项旅游目的地均需详细注明其名称、位置、到达路线、通行方式指导及主要服务内容和服务特色介绍,目的地包括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孤岛镇运动、游乐、休闲疗养场所;商场、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孤东油田、围海长堤、跑马场、温泉疗养中心、神仙沟等;当地公交车站;当地政府驻地、邮局、医院等。(2)特色旅游和黄金线路内容包括孤岛石油之旅、黄河马场、海滨浴场、槐林活动、苇荡寻幽、海上日出、温泉疗养等。通过广告牌序列向游客提供孤岛镇及附近区域特色旅游和黄金线路的鲜明主题形象,加深游客对孤岛镇旅游娱乐活动的了解。通过免费导游手册和宣传画片向游客或公众提供特色旅游和黄金线路的信息,如各个目的地、推荐的路线组织、最佳旅游时间、特色介绍、注意事项、准确的旅游地图、求助电话以及其他信息服务分中心的位置、咨询电话等。触摸式电脑、免费咨询电话和咨询点接待人员都可以交互式的向游客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旅游娱乐信息。电子显示屏可以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需要,显示相关的内容。其内容可以包括孤岛镇的旅游形象和旅游口号、滚动显示孤岛镇的特色旅游和黄金线路、当时的最佳旅游项目和旅游主题节事活动等。4辅助部分辅助部分包括各路口的交通指示、各宾馆饭店招待所的招牌标识、各商店超市的招牌标识、黄河马场和孤东油田等的向导指示等,分布在孤岛镇的各个部分,给游客提供旅游同步的指示信息。辅助部分尽管分散,同样给游客以必要的旅游信息,因此需要注意主题的统一,各部分要体现出为游客和生态旅游服务的中心特色;风格的大体统一,各指示牌的形状、大小、主体颜色、文字、图片等项目的格调不要相差太大,便于游客顺利找到;地名和文字说明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为中外游客提供方便。5信息中心维护信息中心需要定期和及时的维护,根据旅游活动和游客的变化,信息提供的形式和内容都需要及时更新。(四)东城信息服务中心1选址东城位于西城东南30KM处,是东营市政治文化中心。东城是一座建立于1989年的新城,城市设计新颖,布局合理,风格优雅,街道宽阔,绿化率高,具有理想的人居环境。这里集中了东营市主要部分的星级宾馆,为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的重要接待服务区。东城信息服务中心选址在府前路和胶州路的十字路口,靠近新世纪广场的地方。2信息服务方式由于选址位于东营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故信息服务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电子触摸屏;免费导游手册;咨询接待人员;热线咨询电话;生态旅游标识(小品或符号)等。3主要信息内容导游手册可以提供以下旅游信息东营市主要的宾馆、饭店和招待所的名称、位置、服务特色和联系电话等;东营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位置和特色简介;东营市主要的旅行社的名称、位置、服务特色和联系电话;东营市特色旅游项目和黄金旅游线路介绍;东营市周边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简介和位置分布;东营市导游图和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分布的示意图;黄河口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其他分中心的位置、咨询电话等。咨询接待人员和热线咨询电话可以交互式提供以上信息和更详尽的介绍,电子触摸屏还可以显示相应目的地的图片资料。4外观建设和辅助设施(1)外观建设在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的前提下,信息服务中心的外观、颜色、牌示尽量作到醒目易见,要让旅游者很容易发现这里可以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2)辅助设施灯箱一条街其他辅助设施可以考虑建设图片灯箱一条街。结合东营市的文化设施建设,请专业人士拍摄一组东营最负盛名的风光图片,制成高档次的灯箱图片,体现东营市的生态文化气氛,同时可以向公众展示东营市的美好风光。灯箱图片内容不要雷同,题材以黄河、黄河三角洲、大海、油田等风光为主,注意适当的文字说明,不要出现广告内容。灯箱图片选址可以考虑选择在府前大街、辽河路或胶州路北段。第三章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背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现黄河入海口和1976年之前入海故道附近,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栖息地,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极具代表性的范例。由于黄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从此入海,使黄河每年向海延伸22公里,平均年造陆324KM2,从而使保护区的湿地面积逐年增大,是世界上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河口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这片新生的河口湿地,有着不可估量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学意义。地理学家将其视为研究新生陆地形成、演化、发展的重要基地,生物学家将其视为研究生物衍化及演替规律的基因库,鸟类专家将其视为研究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生存、栖息、迁徙规律的特殊地域,水土保持专家则把这里视作是反映黄河治理成效的晴雨表。表31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I级类型II级类型III级类型潮下带湿地潮间带滩涂湿地滨海湿地潮上带翅碱蓬盐滩湿地潮间带河口湿地河口湿地潮下带河口湿地现河口亚三角洲滩地河道湿地河流湿地古河道及河滩地芦苇沼泽沼泽湿地香蒲沼泽獐茅芦苇草甸草甸湿地茅草草甸柽柳湿地自然湿地灌丛疏林湿地柳林湿地水库坑塘人工湿地水库与水工建筑渠道1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共有植物393种(含变种),其中浮游植物4门116种(含变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4科178属271种,其中有作为遗传基因研究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区内植被覆盖率为537,植被组成以自然植被为主,占植被总面积的779。人工植被主要为人工刺槐林,并与保护区周边地区的刺槐林连成一片。天然苇荡有上万公顷,广阔的滩地和植被构成了旷、野、幽、奇的自然美景。2动物资源区内动物可分为陆生动物生态群和海洋动物生态群,共记录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鸟类265种,兽类20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6种。陆生无脊椎动物583种,其中节肢动物534种,原腔动物32种,扁体动物17种。陆生性水生动物223种,其中淡水鱼类108种,甲壳动物49种,软体动物13种,原腔动物18种,原生动物19种,环节动物4种,水生昆虫12种。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大面积的滩涂沼泽、丰富的湿生植被和水生生物资源,为鸟类繁衍生息、迁徙越冬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7种,包括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丹顶鹤、白头鹤、大鸨等;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3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7种,包括白鹳、白尾海雕、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小灼鹬、小青脚鹬等。列入附录的有26种,列入附录的有7种。本区有152种鸟类被列入中日保护候鸟极其气息环境的协定,占协定保护总数的67,有51种被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占协定保护总数的63,鸟类中旅鸟就有200种,是中国重要的鸟类保护基地,是鸟类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全球污染的重要场所。每逢春秋鸟类迁徙季节,百鸟云集,鸣飞不已,场景壮丽,是人们进行观鸟、科考的黄金地段。3土壤情况三角洲区域成土历史不过几年到几十年,受人类影响较小,保持了土壤序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主要土壤类型有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3个亚类,7个土属和22个土种。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规律性,沿黄河河道自上而下是潮土盐土序列,潮土在黄河入海河道的中上游地段,近海则为盐土,离海越近盐化程度越高;另一土壤系列是以黄河河道为起点,向两侧扩展,依次为潮土、盐化潮土、潮盐土、盐土,在质地上,近河和上段为砂质,渐远为壤质和粘质。盐化潮土、盐土分布广泛,含盐率高,不利于耕作,各种耐盐碱植物生长良好,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普价值。二、开发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目的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给保护区带来直接经济收入,从而促进保护区的保护和科研事业;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对公众进行环境、生态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并使其对保护区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给地方居民带来经济收益,从而促进他们对保护区的支持,并减轻其原有的谋生方式(农、牧)给保护区的带来的负担;通过合理规划将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上,避免无计划式开发极可能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着大量的珍稀、濒危鸟类及适于它们的生境,良好的自然环境会以优良的反馈机制作用到生态大系统中去,它的受益者不仅是东营市、山东省和中国,而是全球。然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却异常艰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各种植物资源处于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景观类型少,景观异质性程度低,生态系统脆弱,功能发挥不够稳定,极易受各种干扰的影响而发挥不畅,引起保护区整体或局部系统的紊乱,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例如保护区部分地段由于天然柳林和柽柳林遭受滥砍乱伐,滩涂和湿地被围垦侵占,结果海鸟的栖息地减少,鱼类的产卵地、洄游区流失,生态环境日益严重失衡,物种多样化下降。黄河三角洲正处于大规模综合开发的起步阶段,当地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由于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下油气资源丰富,而石油开采又是国家的迫切需要和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依托,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尖锐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鸟类栖息地的稳定。例如位于保护区北部一千二管理站附近的飞雁滩原来是一片野雁游弋的美丽而宁静的湿地,自从进行石油开发后,野雁已几乎绝迹。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还比较贫困,乱垦滥牧、烧荒、狩猎时有发生,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无计划的破坏性过度利用,势必导致生物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失调,造成植被破坏、土壤盐渍化加重等后果,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发挥。自然保护区尚处于初建时期,经济实力弱,结果导致自然保护区建设进程缓慢,基础设施和各种系统管理设备无力购置,管理与科研工作难以开展,自然保护区的许多效益未能充分发挥。面临上述诸多困境,开展生态旅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首选有效途径。有了旅游收入的支持,保护区就可开展正常的科研活动,地方就可以其部分补偿限制石油开采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护区周边群众的就业与谋生问题可得到缓解,从而减小生态环境的压力。四、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可能性黄河三角洲人烟稀少,大片新淤土地景观的演替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形成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年轻、最完整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保持着自然演替序列。而且黄河三角洲属于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河海交汇地带大量的水生生物给鸟类带来丰富的食物,成为鸟类的天堂。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这里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这里完整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的鸟类。保护区内天高云淡、土地辽阔、长草如涛、百鸟咸集,景观集旷、奇、新、野于一体,不出塞外,就可欣赏到“风吹草地”的草原风光。数十万亩的芦苇荡、上万亩柽柳林、成片的翅碱蓬、星星点点的罗布麻、香蒲和纵横交织的小河道是人们回归大自然,进行科考、度假、观鸟、探险、猎奇的理想场所。五、生态旅游区设计原则1低干扰旅游活动设计本着对自然界干扰最小的原则,生态旅游的活动可包括远足、观鸟、游泳、乘独木舟、动植物探究、自行车游、钓鱼、野营、拜访土著居民等。为了不惊扰鸟兽,游客可站在特设的高台上用望远镜观赏动物,通过隐蔽棚观鸟。2必要设施遵循生物工程和景观协调原则对于保护区内必须兴建的设施,如游客信息服务服务、了望塔、观鸟棚、厕所、垃圾箱、标志牌等,在色彩、形态、质感、材料、体量等方面都应与自然相协调,不掠自然之美。同时,各设施应尽量对自然环境无害或低害,如不建在敏感区,不影响动物迁徙,采用清洁能源等。3科研先行科研是自然保护区得以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生态旅游的开展也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依据。在物种保护方面,除保护好生态环境、详尽了解物种特征及分布迁徙规律外,还要编写“红皮书”,将濒危物种名列其间,格外注意保护工作;建立人工基因库;人工培育、驯养濒危物种;建立物种生态监测定位站,及时监测物种的变化情况;建立生态灾难分布图,对之进行动态监测。六、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一)黄河口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大汶流保护区分中心项目设计见第二章之四(二)。(二)大汶流鸟类驯养救护中心见鸟类驯养救护中心项目设计书。(三)观鸟点选址与掩体设计观鸟在西方国家是一项十分盛行的户外活动。英国、丹麦、瑞典、法国、德国等国家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次观鸟。在美国,业余观鸟者总数已超过6,000万,比钓鱼、狩猎和高尔夫球爱好者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成为仅次于园艺的第二大户外运动。近年来,东南亚、港台等也方兴未艾,而国内也风起云涌,其客源前景相当广阔。而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和越冬栖息地。保护区现已查明鸟类有265种,占全国总数的22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二级保护的有3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就有40种。鸟类数量达上千万只,被联合国官员形象比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因此,在黄河三角洲开展观鸟旅游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1观鸟旅游点选址(1)选址原则鸟类集中出现区域;方便性原则首选位于公路线附近,易达到区域;各观鸟点所观主体鸟类在整个区域内不能重复。(2)选址详见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书第三节。2掩体设计(1(设计原则及构思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原则到野外去观鸟,而非关鸟,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生态”的旅游活动,因此掩体设计必须必须自始至终贯彻生态学思想,所建的人工建筑物,在区位、体积、色彩、结构、造型、材料上应与周围地形、植被、水体等景观要素和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如,体积不能过大,以小巧为佳;高度上不能过高,给人以突兀之感;设计还要有野趣,力求接近自然,因为自然景观的韵味往往比雕琢的几何图案更具魅力。用林语堂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从哪里开始。”这样才不会违背观鸟的本意。方便性原则掩体的建设是为方便游客观鸟服务,因此应从游客的需要出发,为游客提供相应的设施。“大集中,小分散”原则空间布局上,应遵循“大集中,小分散”原则,即整体上各掩体集中布局,但各掩体之间应用植被加以掩蔽和隔离,仅容一小道相通,这样既可增加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实现了生态保护,又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持和视觉多样性的扩展。隐蔽性原则掩体四周应采取措施,如植上植被以达到隐蔽效果,防止惊吓鸟类。总之,掩体设计可从民居中汲取精华,或以生态仿真作为设计基础,设计出得体于自然、巧构于环境的风景建筑,使得掩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既可作为观鸟之用,同时也可成为湿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掩体设计详见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书第三节。3观鸟活动的准备和组织详见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书第三节。(四)大汶流草场黄河流路两侧生态游径选址与设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黄河历经万千跌宕,一路颠簸之后,终于在这里静静地扑入大海的怀抱,她所携带的泥沙,淤积出了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那芦花飞雪,柽柳吐红,及红地毯般铺天盖地的翅碱蓬,正是这独特湿地生境的杰作,是三角洲旅游资源的独特所在。营建生态游径,其基本目的就在于在自然保护区内开辟一些小区,供游客观赏体验湿地风光,同时方便观鸟。1生态游径选址和设计原则(1)景观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黄河口旅游定位于生态旅游,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处处体现生态学思想。黄河口的资源特征之一是大,即大草原、大芦苇荡、大柽柳林等等,大赋予其广阔的意境,但同时使其显得单调。在规划中可利用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思想,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基质、斑块、廊道来进行规划,充分利用基质之中的异质性景观斑块,并使廊道通过尽可能多的斑块,从而达到景观美化,避免单调性。如在大芦苇荡里,可以芦苇为基质,泡子与伴生的碱篷群落为斑块,游径为廊道,这样游客放眼眺望,仍有辽阔的意境,注目眼前,景致又有所变化,不会显得过于单调。(2)“最少规划”原则无论从其自然保护区的本身属性出发,还是从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出发,均要求我们对黄河口旅游资源应加强保护,不应过度开发,而只在原始景观基础上稍加修饰,所建的人工建筑物也应自然化,与原始景观相协调,整体景致应体现自然之美。(3)易进入性原则生态游径的选址与设计,其目的是为游客旅游服务,因此特别要考虑到游客的方便,为游客的旅游活动的合理有效组织着想。所以生态游径的选址,最好在已有交通线附近,使游客一下车就可游玩。(4)与已有规划相协调原则该旅游区位于自然保护区之内,按规定,保护区内的核心区禁止旅游,所以生态游径选址应位于实验区之外。2生态游径的选址与设计详见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书第四节。(五)生态游径两侧主要三角洲地貌、湿地植物群落及候鸟的环境解说1地质、地貌解说1黄河造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黄河,走黄土高坡,穿中原大地,经九省区,行万里路,终于在山东省东营市汇入大海。岁月悠悠,黄水滔滔,大河携无尽泥沙,东流入海,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填海成陆的造化神功。山东北部伸向渤海的那约8000平方公里的扇形土地,就是大河泥沙淤积而成的黄河三角洲,正是昔日浩瀚沧海,今日万顷桑田。在我国尽人皆知的上古神话“大禹治水”中,大禹之父衮,曾自天庭得到过一块神奇的土壤,它的名字叫做“息壤”,取自“生生不息”之意。当衮将“息壤”撒向白水茫茫的大地,奇迹出现了“息壤”迅速蔓延、生长,转眼间地面上就出现了一座座高大的山岭、一片片坚实的土地虽然这个治水的办法没有成功,然而这种像植物一般会生长的“息壤”,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而在千百万年后的今天,在滚滚黄河的入海口,仍有一片新生的土地从古老的海湾中缓缓长出,生生不息,真实地上演着古人“沧海桑田”的神话。由于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要携带105亿吨泥沙入海,使黄河平均每年向海延伸达22公里,平均每年造陆324平方公里,从而成为华夏大地上唯一一块不断生长的土地。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黄河口。2地质构造在地质构造上,黄河三角洲主要受北东和北西向构造的控制,为中、新生代断块拗陷盆地。在这个巨大的聚宝盆里,富集着中国沿海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卤水资源。假如我们能打一口直抵地底的井,那么这口井将足足有1万米之深;在这口井的井底,是极为古老的变质岩;而“井盖儿”也即地表有400多米厚,全由第四纪的黄河冲积物和海积物构成。“黑色黄金”石油就藏在“井盖儿”下像冻豆腐般充满孔隙的新生界岩层里。3地貌如果说冥冥中的大自然是蓝图的设计者,那么滔滔不息的黄河就是将这壮丽的蓝图真实描画在大地上的执行者。这条奇迹般的大河凭借鬼斧神工,塑造了自然保护区复杂多样的地貌。如果从空中鸟瞰,我们会惊叹于这位“艺术家”笔触的神奇,那粗犷的大河线条,那生命之树般欣欣向荣的河汊,那大气广袤的留白,非天工莫成,非造化莫就。三角洲的地貌可分为陆上、潮滩和潮下带三大类,其中陆上指海岸线以上、一般不受海水作用的地带;潮滩指海岸线和大潮线之间经常直接受海水作用的地带;潮下带主要是大潮低潮线以下的水下暗坡或水下浅滩。在陆上,由于黄河每年输送的105亿吨泥沙中有64都沉积在河道和河口沿岸,结果河床越淤越高,最终使得黄河成为地上“悬河”,这使野性的黄河更加不安分自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以来,黄河尾闾决口改道50余次,从而形成很多从三角洲顶点向外辐射的故道。故道密集重叠形成手指状延伸的岗地,称为“河成高地”,这样的高地要高出周围地面23米。在河成高地之间,分布着相对较低的微斜平地与河间洼地。于是陆上的地貌形态就好像一把扇子河成高地为扇骨,微斜平地与河间洼地则是扇面儿。当然了,由于洼地经常泡在咸咸的海水里,盐碱化得最厉害。在这把黄河造就的大“扇子”上,分布着以河流作用为主、海洋动力作用为辅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地貌形态,就仿佛描画于扇上的一幅玲珑有致的天然水墨画儿。潮滩的地貌分为高潮滩和潮间带。其中高潮滩是大潮平均高潮线至平均高潮线之间的地带,在没有大潮的时候,平坦的高潮滩就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光滩,仿佛一张已经裱好、正期待画家神来之笔的空白画布。其实,“画布”并非完全空白,有一些地方已经被入侵的海水“画”上了树枝状或羽毛状的潮水沟。潮间带是平均高潮线至低潮线之间的地带,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附近,就是这个地带,由于泥沙淤积,在像植物一般向大海的方向生长,是河口三角洲快速向海淤积岸段。潮下带的地貌分为现行河口水下三角洲和废弃河口水下岸坡两种类型。其中现行河口水下三角洲从低潮线一直延伸到水深1213米处,其拦门沙尾端构成三角洲外缘,同时也是最为陡峭的地段,好像一个向海倾斜的大滑梯。在河口沙嘴两侧,水深110米左右,有一种黄河水下三角洲所特有的地貌单元,称为“烂泥湾”,因为这一带全是松散浮动的粉砂质泥,湾内海水就仿佛一大锅粘乎乎的黄泥浆,连风浪都无法掀起,因而是良好的避浪场所。废弃河口水下岸坡及废弃水下三角洲由于受海岸动力改造的程度和时间长短不同,地貌状况有很大差异。2湿地景观解说黄河历经万千跌宕,一路颠簸之后,终于在东营静静地扑入大海的怀抱,她每年所携带的105亿吨泥沙,淤积出了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拉姆萨尔国际公约缔约国要求注册的国际重要湿地。那芦花飞雪,柽柳吐红,以及红地毯般铺天盖地的翅碱蓬,正是这独特湿地生境的杰作。这片新生的河口湿地,有着不可估量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学意义。地理学家将其视为研究新生陆地形成、演化、发展的重要基地,生物学家将其视为研究生物衍化及演替规律的基因库,鸟类专家将其视为研究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生存、栖息、迁徙规律的特殊地域,水土保持专家则把这里视作是反映黄河治理成效的晴雨表。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异常丰富,目前初步查清保护区内有各类野生动植物152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0种之多;有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淡水鱼类108种。1天然草场保护区内有30多万亩天然草场,登上高高的了望塔举目四望,偌大个草场幽深秀丽,宁静安祥,雄浑宽广,仿佛一块浑然天成的翡翠,又像天公无意间泼下的一地浓云,向远方的海岸线奔涌而去。2芦花飞雪黄河口新淤地上的芦苇,全是自然生长的。芦苇依河傍渠沿故道,一片接一片,一方连一方,一去数百里,连绵不绝,铺天盖地,成为黄河入海口的一大自然奇观。起伏如潮的芦苇,使人不禁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动人诗句。金秋送爽时,苇叶渐白,待饱满的苇穗由淡紫转为粉白,芦花盛放了。秋风乍起,苇絮飘飞。漫天遍野,是望不尽的柔白,舞不够的芦花,看不完的飞雪。如此美景一直持续到来年春天。如果适逢天降瑞雪,那么雪花就与芦花共舞齐飞,亦真亦幻,目眩神迷。3河口柽柳柽柳是黄河口的“地主”之一。有的三丛五株,长在路边田头;有的几百丛簇拥在一起,攀枝连理,蓬勃向上;更多的是密密麻麻平铺开去。春夏季节葳葳蕤蕤,青翠喜人;秋天的柽柳林,丛丛簇簇,茫茫苍苍,火一般燃烧在平原上,如无边无际的红地毯,为黄河的凝重、苍劲又添了一份悲壮的浓艳。柽柳耐干旱、抗盐碱、抗贫瘠,有一寸碱土扎根,便长一丛苍劲壮美。柽柳还有一个特异功能,那就是未雨先知。天将下雨之前,柽柳的枝叶就会特别挺拔滋润,花儿也分外艳丽醉人,故有“雨师”的美誉。古人称柽柳“乃木中之圣”,并不言过。柽柳花所酿制的蜜,色似琥珀,体似凝脂,甘甜爽口,沁人心脾,是营养健身的极佳补品。就是这看似枯干的柽柳,可提供单丁,炼制烤胶,编织花篮,制作盆景,给黄河口人以丰富的馈赠。柽柳傲立黄河口,不单纯是绝妙的风景。4黄龙入海源于高山冰雪的黄河,历经万千跌宕,逶迤惊涛骇浪,越过九曲连环之后,一路浩浩荡荡而来,在粗犷苍茫的黄河三角洲,扑入大海那横无涯际的胸怀,形成了惊心动魄的旷世奇景。在黄河进入汛期的八九月份,黄河流量增大,“黄龙入海”突显于眼前,如果从高空鸟瞰,河洪与海潮相碰的情景惊天动地。两股宏大的激流相互撞击、撕扯,波涛汹涌澎湃,势如千军万马的厮杀。河水受拦门沙的阻挡和海潮的顶托,腾跃而起,浊浪排空,惊涛裂岸。3鸟类解说1黄河口与鸟类黄河口拥有大面积的滩涂沼泽、丰富的湿生植被和水生生物资源,为鸟类的繁衍生息、迁徙越冬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因而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保护区堪称是珍禽的乐园,已发现有269种鸟类在此栖息,数量超过1000万只黄河三角洲的鸟类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23,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丹顶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大鸨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大天鹅、灰鹤、白枕鹤3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40种。据悉,目前保护区内仅丹顶鹤就由建区之初的7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300余只,成为我国丹顶鹤越冬的最北界。就连黑嘴鸥这种世界存量仅3000余只的濒危鸟类,在这一带的分布也达1000余只。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是观鸟的好时节。在黄河入海口一带的滩涂沼泽上,丹顶鹤、大天鹅、黑嘴鸥、斑头雁等各类候鸟、旅鸟、留鸟,动辄结成成千上万只,铺天盖地,上下翻飞,令人对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美惊叹不已。大群的珍稀鸟类,引起了时节野生生物基金会和大批国内外专家的浓厚兴趣,联合国官员把黄河三角洲形象地比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2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属的鸟,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会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满足生存所需。我们将按照不同的生境去认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鸟儿。六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详见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书第五节。七“绿翅膀”户外学校青少年户外环境教育基地,夏令营、冬令营基地。1意义环境教育与科普是自然保护区所肩负的神圣职责之一,户外学校可作为青少年户外环境教育基地和夏令营、冬令营基地。建立户外学校的意义可用我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的话来概括“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自然也是人类的天性,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没有孩子会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是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扭曲。”“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们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里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熏陶。”“在孩子心中播撒绿色的种子,将是对自然最好的回报。”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对生命的同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