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_第1页
中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_第2页
中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_第3页
中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_第4页
中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年中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万晓东2002年,在我国移动运营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移动通信手机业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不仅独资、合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国产品牌手机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一、2002年手机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高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手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1999年,国务院以国办发19995号文件明确了扶持国内移动通信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近几年的贯彻落实,我国手机产业掌握了GSM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技术和手机技术,具备GSM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技术升级能力,突破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软件和关键配套产品的开发和大生产技术,配套本地化率为40。制造业滞后于运营业发展状况正在改善,初步建立了从整机到配套元器件的手机开发生产工业体系,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了零的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三资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一统局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手机生产基地。(一)移动通信运营业与手机制造业协调发展1、2002年我国通信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通信业务收入完成411582亿元,同比增长1441,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2792万门,总容量达到284亿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52045万户,总容量达到271亿户;全国电话用户新增95445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374,用户总数达4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3405万户,达到214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61394万户,达到206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619。2、通信运营业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监测的手机生产企业生产手机1315501万部,同比增长438;销售1301612万部,同比增长43;产销率为99;其中出口598144万部,同比增长316。表119992002移动通信新增用户与手机产量情况表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移动用户新增1796419759546139手机产量22688351106221315501(二)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地区布局相对集中,国产手机形成群体性突破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02年的37家,其中GSM生产企业29家,CDMA生产企业20家(有14家同时企业取得的GSM、CDMA生产资格)。生产规模到2002年底已达2亿部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等三大手机生产基地。三大基地2002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07、278、256,生产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41。2002年国产品牌GSM手机生产企业有9家产量超过100万台,生产总量为2615万部,销售2511万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937,形成群体性突破。(三)手机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移动通信产业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领域,近三年外商投资累计近100亿美元,整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投资总额19亿美元,2001年2002年均超过40亿美元,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星、LG、三洋等国际知名的通信制造企业均在国内组建了合资企业,并且投资规模还有扩大的趋势,摩托罗拉公司计划到2006年在华投资100亿美元,诺基亚兴网工业园一期工程投资100亿元的基本完成,拟再投入100亿元建二期工程。为整机配套的基础产品制造企业吸引外商投资超过70亿美元。(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国产移动设备和产品不断发展打破了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移动设备价格大幅下降,也使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企业经营成本不断降低,并在产品和设备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在2001年联通CDMA网络工程招标中,由于国内众多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参与,200亿元的总投资下降到121亿元,减少近80亿元。国产手机不断推陈出新,使GSM手机价格迅速下降,用户不断增加,促进了电信运营业的发展。1998年我国移动通信制造总规模仅为100多亿元,2002年手机制造及相关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信息产业总量的25。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也是主要的出口电子信息产品。2002年出口5981万部,同比增长379,占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的55。取得较好经济效益。2、增加了就业机会,培养了一批人才近三年来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近6万个就业岗位,并培养了一大批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整机的发展带动配套元器件、材料、设备业的发展,形成上下游产品较长的产业链。(五)提供了国内企业的成长空间,带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按5号文件规定,通过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生产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加强对移动通信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力度,检查监督外商独资及合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企业的技术转让、生产规模、内外销比例、本地化配套率等执行情况,从而促使三资企业手机的出口比例持续上升,从1998年的44提高到2001年的543;1998年到2001年,手机出口量增加了225倍,三资企业的贡献率为955;移动通信设备、终端产品和配套元器件的本地化率不断提高;加快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国产品牌的移动设备、手机的工艺水平日趋进步;对境外生产手机的进口配额控制,加大对移动通信产品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保护了国内市场。上述进展,尤其是制造本地化、配套本地化、管理本地化和人才本地化,总体上为国内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成长空间。随着技术发展,产品周期缩短,企业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在元器件行业尤为突出。元器件行业由低频、接插式向高频化、片式化、微型化、高精度、高功率、多功能、复合化等方向发展,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质量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从移动通信拓展到汽车、电子设备、卫星通信等,带动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正在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各承担单位还结合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六)技术研发成果显著,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目前,我国已掌握收集的结构外观设计,应用层软件开发,射频模块的设计技术和大批量生产技术,在核心芯片和底层协议的开发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同时正在跟踪3G和CDMA手机技术。部分手机生产厂家已完成射频电路、基带电路、LAYER2/3层软件的开发;内置MP3、PDA、数码相机的新手机已推向市场,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增值服务空间。再通过12年可望达到国际水平。在整机的拉动下,10多种关键配套元器件取得了从无到有零的技术突破。我国已能够批量生产液晶显示屏、锂离子电池、片式阻容元件、片式电感、多层印制板凳关键配套元器件和部分测量仪器。并开始向整机厂批量供货。初步掌握生产工艺技术,有些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二、2002年手机产销特点(一)手机生产增长平稳,产销强劲。根据信息产业部对全国手机企业的重点监测情况,今年我国手机增长平稳,产销两旺。从GSM手机产销情况来看,信息产业部监测的30家手机生产企业累计生产11621万部,同比增长438;累计销售11509万部,同比增长43;累计完成出口5239万部,同比增长316。从CDMA手机产销情况来看,已有18家正式开始生产和销售CDMA手机。累计完成生产68583万部,累计销售66994万部,累计出口27210万部。图12002年手机产销情况(二)国产GSM手机企业迅速崛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形成了整体突破2002年以来,国产手机企业充分发挥价格低、性价比高、服务好、消化吸收快、政策支持的比较优势迅速崛起。国产手机生产2615万台,销售2511万台,其中出口53万台。产量所占份额为228,销量所占份额为217,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94,分别比2001年提高了104、99、176个百分点。图22002年国产手机产量所占份额()图32002年国产手机销量所占份额()除TCL、波导两家企业进入前七名外,还有7家企业产量超过百万,他们是科健、海尔、厦新、康佳、首信、南方高科、东方通信,九家企业的生产、销售总量分别占国产企业生产、销售总量的95以上,占全国产、销的分别为216、209,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75。在这九家企业的带动下,国产手机形成了整体突破。图42002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图52002年手机产销量前七名(三)市场格局重新洗牌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国内手机生产企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虽然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仍为国内生产总量的前三位,但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3277、2589、1168下降为2785、2384、996,而同期国产品牌从1235上升为到2255。三大品牌加上国产品牌的生产量已占全国总量的841。表219992002年手机份品牌产量情况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摩托罗拉4221337825892384诺基亚3091301932772785西门子521731168996爱立信609975875472四家合计8442810279096627国产品牌51963812352255表319992002年手机分品牌出口情况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摩托罗拉4839334222342214诺基亚328373644164021西门子38753713681632爱立信55110221175769四家合计9057863791938635国产品牌009151102表419992002年手机分品牌国内市场销售情况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摩托罗拉3938354229262576诺基亚3227251422281817西门子595814965466爱立信644923648209四家合计8403779467675068国产品牌546106521773937(四)中外联姻成为CDMA手机企业的主流经营方式。2001年8月底,国家计委批准了19家CDMA手机生产企业。其中除摩托罗拉之外,其余18家企业全部为国产手机生产企业,但是由于国内手机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欠缺,只能采取“市场换技术”的中外合作方式,以求得自身在巨大市场中的稳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中国手机制造商身后都有一个日韩手机制造商的背影,这样的方式,使得国内手机制造企业能够处于手机研发生产的最前沿,也使国外制造商从中获利。(五)服务竞争开辟新战场目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售后服务环节,服务的较量已成为提升品牌美誉度的重要方面。随着移动电话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实施,一方面使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进企业在售后服务这一层次上展开竞争,规范了市场竞争,引导大众消费。2002年手机用户群的迅速扩大得益于企业维修服务能力的提高和服务承诺的兑现。在CCID发布的2002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摩托罗拉和波导在用户满意度方面一举夺魁,海尔和松下在服务承诺兑现方面折桂,海尔和摩托罗拉获得最佳服务创新奖,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方便性、服务态度和服务效果等具体指标的满意度分别达到了763、688和653。(六)手机销售呈现多元,运营商开始涉足企业的产品销售跨国公司在国内的手机企业产品的销售主要以代理制为主,国内手机生产企业产品的销售自销与代理并存。今年开始,专业的家电销售企业如国美等开始销售手机。同时为了推动CDMA手机销售,联通公司与手机生产企业联合,采取包话费送手机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七)价格竞争热火朝天随着手机产品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使手机价格降低成为可能。手机价格的降低也促进了手机市场需求。在国内手机市场上,2500元以下的中、低档手机是最受大多数消费者欢迎的,约有70的用户在使用这个档次的手机。其中低、中档手机用户各占约35的比例,近两年来,手机价格呈现高台跳水的走势,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商家,都已从这种持续降价行情中看出了中、低档手机的市场潜力所在。手机生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在大规模扩大生产的同时,将价格当作竞争的利器。三星、阿尔卡特、松下等企业为了与第一阵营的合资、独资企业争夺市场,拉开与国内企业的距离,各种品牌、型号的手机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部分降价幅度甚至高达40;国内企业为了借价格之力冲破洋品牌的领先优势,纷纷降价促销,波导手机从2002年8月中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降价促销,一个半月内,连续发动三轮手机促销,熊猫、联想等企业也都大幅度抛出降价手机。一连串的手机降价在国内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让人们对手机市场空前关注,有些人认为国内的手机产业将重蹈家电业“价格大战”的覆辙。当前我国手机市场上,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竞争性定价,基本反映了市场供需状况,价格是由市场定价,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竞争者较多,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市场价格。由此可见,现在所谓的手机价格大战是当前市场供求关系与竞争主体现状所共同决定的,并不是在重蹈家电业“价格大战”的覆辙,它是我国手机产业规模化、集中化的客观要求。三、存在的问题国产手机企业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已经有了不俗的表现,但是,与众多的外资手机企业相比,国产手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国产手机企业规模偏小。几大国际手机巨头在国内的合资厂商生产能力都很高。如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产量就有2000万部,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累计产量也接近1500万部。相比之下,国产手机的生产规模要小得多。信息产业部监测的12家国产手机企业中,产量累计在100万部以上的只有9家。第二,仍存在较大技术差距。虽然国产手机企业已从“贴牌”生产进入了核心技术研发层面,在技术开发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正在缩短,但国产手机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仍远落后于外资手机企业,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国产手机生产企业还没有完全掌握制造移动电话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软件等核心技术。第三,有待开拓国际市场。国产手机企业的销售去向主要在国内市场,出口很少,2002年,12家国产手机企业累计出口GSM手机53万部,仅占全部手机出口量的102,国际市场仍有待开拓。四、2003年展望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电信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电信企业的改组结束之后开始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垄断的坚冰将被打破,电信行业必然要进入一个依靠成本、服务、商业模式及战略等综合因素作用的全面竞争的时代。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国家目标是到2005年,通信业务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五年平均增长23。中国未来庞大的电信网的建设,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我国手机产业发展所面的主要困难一是2002年手机生产的高速增长将给市场消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手机市场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状况使手机厂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价格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从当前国内的市场情况看,手机市场产品供求高低端错位矛盾突出,为避免价格战,各厂商纷纷角逐高端,而市场需求最大的则是中低价手机,这就出现了高端手机的“相对过剩”,城市市场已进入平缓增长时期,需求大部分来自于产品更新,而农民收入增长不快,致使农村市场难以大规模启动。二是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企业2002年整体效益大滑坡将影响其在2003年进行新的技术创新和销售渠道拓展,而且使原有的企业结构性矛盾调整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三是3G市场前景尚不明朗。目前移动通信3G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市场条件也准备不够。特别是WCDMA技术不如预期成熟,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