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概述111项目基本情况112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11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214编制范围和内容215编制原则32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421城市概况422自然条件4221地质地貌4222气象条件5223水文条件6224地震63城区垃圾处理现状731城区环卫管理体制732垃圾的产生、清运及处理现状7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41城市生活垃圾对居民生活的影响1142城区生活垃圾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1143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125工程建设规模136垃圾收运系统1661垃圾收运现状1662垃圾收运系统设计17621设计原则17622垃圾收集点17623垃圾收集站18624垃圾收运车辆197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2271垃圾处理方法简述22711卫生填埋法22712堆肥法23713焚烧法24714垃圾综合利用25715垃圾处理方法比较2672垃圾处理方法选择288填埋场场址选择3181填埋场场址选择原则3182备选场址选择32821新联村熊家窑场址32822河岭场址3283填埋场场址比选及推荐场址3384新联村垃圾填埋场基本条件34841场址综合地质概况34842场区地震效应36843岩土工程分析379填埋场工程设计4091填埋场库容及使用年限40911填埋场库容40912填埋场使用年限40913工程规模4192填埋场结构选择4193库区平整挖填4294填埋工艺43941填埋单元44942填埋中间层44943填埋分区分层作业44944终期封场45945覆盖用土4695库区防渗和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46951防渗标准47952库区防渗工艺47953防渗方案比较及选择49954防渗设计5196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53961调节池53962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5497渗滤液处理系统56971渗滤液水量56972渗滤液进、出水水质57973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其选择61974渗滤液处理方案6798填埋气体导排、利用系统69981概述69982填埋气体控制系统72983填埋气体处理及利用系统7399填埋区地下水导排系统73910填埋场防洪系统739101永久截洪沟749102临时截洪沟74911垃圾坝75912道路工程759121进场道路设计759122场内道路769123填埋作业道路76913给排水工程769131厂区用水量769132场区供水769133场区消防系统779134场区排水77914供配电及控制779141电气设计779142监控系统设计79915填埋场作业机械设备81916辅助设施829161进场大门及传达室829162管理房829163计量区829164车棚、仓库839165洗车台83917埋场总体布置83918现状垃圾填埋场的封场8510环境保护及监测系统86101污染源86102环境保护措施871021执行标准871022环境保护措施87103环境监测系统88104环境评价891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90111设计依据9011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9011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9212工程节能92121节能概述92122节能措施9213项目的实施与管理93131组织与管理机构931311建设实施机构931312运行管理机构931313人员编制94132项目实施计划95133工程招投标951331招标组织形式951332招标方式961333本工程招标范围及原则9614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99141投资估算991411工程状况991412编制依据99142财务评价1011421论述10115工程效益分析109151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09152经济效益11016结论和建议112161结论112162建议112163下阶段设计所需资料114附件1151概述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洪湖市城市垃圾处理场工程(2)项目业主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3)报告编制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12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1)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洪湖市人民政府、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洪湖市规划建筑设计院2003(2)洪湖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洪湖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200511(3)关于洪湖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鄂发改外经200684号(4)洪湖市城区环境卫生系统规划(20012010)洪湖市规划建筑设计院20015(5)洪湖市世行贷款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资料汇编洪湖市人民政府20051(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洪湖市规划管理局洪规选字第0603号(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洪湖市勘察测绘院20066(8)洪湖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文件洪湖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洪建造价(2006)01号(9)有关项目基础资料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065(10)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有关专业标准、规范1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90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8)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10)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11)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12)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514编制范围和内容根据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洪湖市城区包括新堤办事处、滨湖办事处和石码头(属乌林镇)三部分,根据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内容为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不含建筑垃圾、不含有毒有害废弃物等)处理场及垃圾收运系统的方案设计及技术经济分析。对应的城区面积为1952KM2,市区非农业人口为176万(包括流动人口),服务年限13年(20082020年)。15编制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同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及标准。(2)从洪湖的实际出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以垃圾无害化为基本出发点,尽量做到减量化、逐步实现资源化的目标。(3)根据洪湖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洪湖气候特点,城市生活水平等,合理论证城市垃圾产量,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4)根据洪湖市城市特点,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法,使所选的工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工程投资较少及日常管理费用较低,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以期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5)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应尽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6)在垃圾处理场征地范围内,合理设计、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绿化面积,使场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2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21城市概况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东南端,隔长江与嘉鱼县、赤壁市及湖南省临湘县相望,西邻监利县,北滨东荆河与仙桃市、武汉市蔡甸区一水相隔。洪湖市属于古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区冲积平原,东、南、北三面为长江、东荆河围绕,西面的洪湖与荆北水系相连,全市地势平坦较低洼,地面高程在海拔24米左右(黄海高程,以下同)。境内为四湖水系的汇水之地,河渠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特征。市域内主要河渠59条,长达650公里,千亩以上湖泊21个,湖泊面积486平方公里。洪湖市国土面积255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5万亩,全市东西长94公里,南北宽62公里,呈三角形,长江岸线长约135公里。洪湖市城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工业为主,以医药生化、电子器件等为主的新型产业逐步兴起,以农副产品、水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将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等第三产业。22自然条件221地质地貌(1)地质全市境内以第四纪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其分布面积占全市总面积99,其余还有冲积、河积、湖积、沼泽型泻湖沉积等类型,以冲湖积为主。(2)地貌本区域的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广阔而平坦,其海拔大都在22285M之间,螺山顶部最高为6048M,境内平均坡度约为1。222气象条件洪湖市属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四季特征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具有严寒酷暑短的气候特征。全市历年平均风速27M/S,风向随季节交替而变换,各月都有大风发生,以34月份为最多,一般夏季盛行南风和西南偏南风,春秋冬季盛行北风和东北风。全市平均每天日照系数在55HR左右,年日照率为45,以68月份日照最高。年平均气温1660C极端最高气温3960C极端最低气温1320C无霜多年平均2665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320MM多年平均降雨日1357天多年平均暴雨日38天,新堤最高达48天历年最大降雨量22048MM一日最大降雨量2472MM(1996年7月16日)三日最大降雨量4286MM(1996年7月1416日)历年主导风向为NNE北北东,次主导风向SSW(南南西)春东季盛行NNE,夏秋季盛行SSW223水文条件(1)地表水洪湖市境内河流密如蛛网,湖泊星罗棋布,河湖港汊交叉纵横。境内大小河流41条,河渠113条,总长13385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89公里。地表水资源平均经流量为191亿立方米,大气平均降水量为2867亿立方米,属降水的湿润带,其中271形成地表径流,729被蒸发和向地下渗透。因此境内蓄水能力达1902亿立方米,其中湖泊1556亿立方米,河渠252亿立方米,塘堰942亿立方米。内荆河(四湖)最高水位2651M(98年8月31日),最低水位枯(98年2月11日),危险水位2436M,设防水位2396M,警戒水位2416M;长江水位最高水位3433M(98年8月20日),最低水位1727M(96年2月29日)。(2)地下水境内诸水汇集,地下水与江河水质贯通互补,各含水层均能找到可资利用的地下水,特别是以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承压水,碳酸盐岩溶水为主要类型。224地震根据洪湖市地质资料,洪湖地层以第四纪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地质构造属于杨子淮地台区,为新华厚第二沉降带南延部分,地耐力一般在815T/M2,地震烈度6度。3城区垃圾处理现状31城区环卫管理体制洪湖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是洪湖市区的环境卫生工作的专业单位,归口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市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负责对全市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洪湖市区道路清扫、公厕建设与管理以及垃圾清运与处理等工作。洪湖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现有职工378人,局机关下设城区清扫所、城区清运所,在行政业务上隶属于市容环卫局(其隶属关系详见图31)。图31洪湖市环卫管理机构设置图32垃圾的产生、清运及处理现状(1)生活垃圾产生状况目前,市区年产生活垃圾约803万吨,日产垃圾220吨,垃圾清运率为70,均采用人工加华川农用运输车和多功能垃圾运输车清运方式。市政府市建委市容环卫局城区清扫所城区清运所其它垃圾均由单位、个体自运或堆放在低洼地、城乡交界处。(2)生活垃圾的构成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和特征的变化因素很多,例如人口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习惯、燃料结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等。根据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95)标准对该镇垃圾进行采样和分析,其结果见表31和表32。洪湖城区生活垃圾物理成份表31类别成份含量/动物1104有机物植物895灰土4010无机物砖瓦、橡胶1024纸类210塑料、橡胶2028纺织物075玻璃455金属010可回收物木竹137其他031混合021合计100洪湖市城区垃圾物理性质表32类别含水率灰份挥发分容重(T/M3)发热量(KJ/KG)数值204045010150506小于3500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组成有如下特点无机成分含量高,占5034,有机成分低,仅占1999,可生化降解堆肥成份少;可燃成分低,垃圾热值较低,小于3500KJ/KG;可回收利用成分较高,占2915;垃圾中塑料、橡胶的含量达2028。洪湖市燃料结构现状以燃煤、燃气为主,垃圾中灰土含量很大,随着城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料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垃圾的组分也将发生变化,预测2015年垃圾中灰份的含量将降为30左右,厨余的含量将增加至2530,纸和金属的含量将会达到5,塑料和玻璃的含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3)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理现状目前洪湖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进行统一负责。生活垃圾收集采用垃圾站(点)为主要收集方式,企事业等单位垃圾自行运至垃圾填埋场(见图32)。城区共有垃圾收集站40处,其中集装箱式垃圾收集站13处,垃圾池27处;垃圾收集点100个,均为垃圾箱,长32M,宽18M,高12M,单个垃圾箱容积为6912M3。图32洪湖市市垃圾收集运输方式现状图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收集点(垃圾箱)垃圾收集站(集装箱式垃圾收集站、垃圾池)垃圾填埋场单位生活垃圾洪湖市城区现有垃圾填埋场一座,距离中心城区75公里,位于城区排水河西岸螺山镇新联村熊家窑,占地面积65亩,垃圾到填埋场后只进行简单的填埋,垃圾渗滤液没有进行收集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水和周边渔塘,造成周边渔塘翻塘,污染了垃圾场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体,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而威胁到洪湖的生态环境。(4)其它垃圾的清运和处理现状洪湖市医疗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统一送洪湖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焚烧处理,渣土送现有垃圾场填埋。建筑垃圾、工业垃圾渣土一般进行回填和修路。目前,洪湖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由环卫局安排专门容器进行收集,统一送现有垃圾场填埋。(5)现状垃圾处理收费洪湖市现状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为每户每月4元,医疗及有毒有害垃圾处理收费为每吨300元。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城市生活垃圾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洪湖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垃圾产量也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洪湖市城区有垃圾填埋场一座,位于城区排水河西岸螺山镇新联村熊家窑,距离中心城区75公里,占地面积65亩,1994年投入使用,垃圾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该垃圾填埋场历经10多年的使用,现在场内垃圾已堆积如山,其垃圾高程已超出地平面近3米,处于超饱和状态,完全无法继续使用。根据洪湖市城区总体规划,城区非农业人口近期(2005年)为176万人,中期(2010年)为20万人,远期(2020年)为26万人,服务面积近期为195KM2,中期为2167KM2,远期为250KM2,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外交通的不断改善,流动人口的增加,大量的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在城市周边无序堆放,(由于无任何覆盖,每到起风时塑料膜、纸张和细小颗粒四处飞舞)极大危害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并直接影响城市观瞻。长期以来,洪湖市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法为简单填埋,对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垃圾降解过程中产生的LFG均未设置导出、收集和处理系统。这些对于其周围的大气、土壤和水源都构成严重的污染威胁。此种垃圾处理方式不仅不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且已经危害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给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42城区生活垃圾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仅是在城区排水河西岸螺山镇新联村熊家窑采用简单填埋。由于垃圾填埋场周边均为渔塘,而且垃圾场周边水系连接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湖北省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洪湖,与汉江支流和东荆河相通。因而每当雨季和汛期来临,垃圾场内的渗滤液便混合着雨水四处漫溢,不仅严重污染周边水体,造成村民养殖的渔塘翻塘,而且直接破坏洪湖的生态环境,进而直接威胁到汉江流域和支流的东荆河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垃圾产量势必持续增长。据统计,洪湖市城区目前平均日产城市垃圾220T,若不对城市垃圾作无害化处理,则会对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产生更大的污染。43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洪湖市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城区河流密如蛛网,湖泊星罗棋布,河湖港汊交叉纵横,风景优美,拥有一大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在扩大城市建设规模的同时,还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原始风貌。这对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一个现代城市来说,兴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重要基础。综上所述,及时建设符合洪湖市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装配先进的处理设备;建设一座有足够容量、技术先进合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洪湖市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该处理场的兴建可大大减轻垃圾对城市的污染,提高洪湖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为今后逐步达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打下基础。因此,建设洪湖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5工程建设规模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统计分析,我国中小城市人均垃圾产量一般在1012KG/人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0406T/M3。洪湖市环卫管理局统计数据表明,洪湖市城区2005年日产垃圾量共220吨,垃圾清运率为70。人均垃圾产率约为125KG/CAPD,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煤和燃气使用率等因素密切相关。参照国外城市垃圾产率的变化规律,考虑到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的逐步实施,我国的城市垃圾产率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据估算,从20052020年,洪湖市城区的人均垃圾日产率将从125KG/D下降到110KG/D,垃圾量逐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而垃圾的清运率则从现状的70提高到100。从此推算出20082020年的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产量见表51。以垃圾逐年平均增长率为计算依据,可以算出20082020年的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产量见表52。由表51和表52可知,两种垃圾产量预测结果相差不大。考虑到洪湖市城区规划期内垃圾量的增长情况和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年限,以人均垃圾日产率为依据推算的垃圾量逐年预测值合计的平均值258T/D作为本工程的设计规模。规划年限(20082020年)内垃圾总量为12242万吨。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产量预测表表51年份人口(万人)人均垃圾产率(KG/CAPD)垃圾日产量(T/D)垃圾年产量(104T)逐年累计量(104T)2005176012522080380320061805124224818162120071851123228832245320081899122232847330020091949121236861416120102000120240876503720112052119244891592820122106118249909683720132162117253923776020142219116257938869820152278115262956965420162338114267975106292017240011327198911618201824641122761007126252019253011128110261365120202600110286104414695合计(20082020)12242平均(20082020)258942注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日产量预测表表52年份垃圾产量(T/D)垃圾年产量(104T)逐年累计量(104T)200120875975920022117701529200321478123102004217792310220052208033905200622381447192007226825554420082308406384200923385072342010236861809520112408768971201224489198622013248905107672014252920116872015256934126212016260949135702017264964145342018268978155122019272993165052020276100717512合计(20082020)11968平均(20082020)2529206垃圾收运系统61垃圾收运现状目前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混装运输的方式。清扫保洁地带的垃圾收集后直接就近运转到垃圾收集站待运居民区垃圾先由居民自行将垃圾倾倒入楼房垃圾道或附近分散垃圾容器内,再由专门人员转运至垃圾收集站待运。最后由垃圾车将暂存于垃圾收集站的垃圾直接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垃圾收运系统现状见图61。图61洪湖市城区垃圾现状收运系统示意图洪湖市城区现有生活垃圾的收集由环卫民办保洁员,街道居民负责,主要靠人力板车收集并运输至垃圾收集站,再由垃圾运输车运至垃圾填埋场。洪湖市现有13座集装箱式垃圾收集站、各类垃圾运输车7辆,清扫车2辆,洒水车2辆。目前的收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垃圾收运作业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方式落后。居民垃圾收集点道路清扫垃圾道路边垃圾收集站其他垃圾简单填埋场单位垃圾(2)垃圾收运车辆数量不足,且大多陈旧不堪,许多已超过报废年限,车况较差,不仅油耗高,污染严重,维修保养费用大,且严重影响了垃圾外运效率和能力。(3)垃圾收运车辆密闭性差,收运过程中存在垃圾散落和气味散发等问题,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4)垃圾贮运设施小而且分散、标准低、配套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62垃圾收运系统设计垃圾收运系统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垃圾的收集、贮存及运输诸环节。它涉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及习惯,社区分布、交通路网布置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垃圾收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垃圾的贮存(即搬运、贮存),该阶段是从垃圾产生源头将垃圾送至贮存容器或集装点的运输过程。第二阶段是垃圾的清运(即收集、清除),此阶段是将垃圾近距离运输至垃圾收集站。第三阶段是垃圾的运转,该阶段是将垃圾运转至大容量运输车上,然后运往垃圾处理场。621设计原则(1)收集设施布局合理、因地制宜、方便群众;(2)收集设施与收运车辆技术配套。收运作业密闭性好,消除二次污染,并逐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3)优化收运过程,降低收运成本。622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主要供居民或企事业单位临时存放垃圾,为方便群众,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收集点的收集设施主要采用密闭垃圾容器。垃圾容器应便于搬运且与垃圾收集车辆配套。目前,洪湖市共有垃圾收集箱100个,根据建设部标准CJJ272005,拟增设钢制12M3垃圾果皮箱350个。623垃圾收集站为配合洪湖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建设、缓解洪湖市垃圾清运环节的困难,根据洪湖市垃圾处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提供的洪湖市垃圾收集站规划,遵循以建成区为主,在新规划区适当设置的原则,并对现有布局不合理的垃圾收集站进行调整,结合现状垃圾收集站(点)的分布,在适宜的地点增建规模较大的二级垃圾收集站。在二级垃圾收集站的站址选择上,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拟推荐两个站址布置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考虑现状城区的布置和规划城区的发展,拟设置两个二级垃圾收集站,城东西两区各设一个。其中西区二级垃圾收集站拟设置在玉沙路以南、宏伟路以西,东区二级垃圾收集站拟设置在百里长渠以北、茅江路以东。结合新的二级收集站的设置,适当减少原有一级垃圾收集站,将原一级垃圾收集站的收集负荷向新设置的二级垃圾收集站集中。方案二根据城市整体格局,结合现状垃圾产出分布,拟在现状垃圾产出量较大的城区西部设置一个二级收集站,站址拟设置在玉沙路以南、宏伟路以西。方案比较由于城西区是老城区,部分街道相对较窄,垃圾收集主要依靠人力、非机动及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收运,造成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一级垃圾收集站数量较多,垃圾收运分散,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垃圾收运距离较长,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两个建设方案都较好的解决了老城区收运系统存在的问题,西城区内较为较窄的街道可由人力垃圾收运车近距离直接输送至新设的二级收集站,再由二级收集站进行集中转运,有效减少了整个老城区内小型机动收运车的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垃圾收集点的数量,卫生条件较好;同时垃圾就近运至二级收集站,减少了造成二次污染的机会。两个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方案一在作为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城东区分设了一个二级垃圾收集站。由于现状城西区和东区被内荆河分隔,两区现状通过四座垮河桥梁相连。在城东区分设一个二级垃圾收集站,可以有效的将日益增多的城市发展区内的垃圾集中收集后直接送往新建的垃圾填埋处理场。避免了部分城东区垃圾通过人力、非机动及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收运后,跨越内荆河桥送至城西区再行集中转运。减少了人力、非机动及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收运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局部缓解了跨越内荆河桥的城市交通压力,也减少了造成二次污染的机会。根据比较结果,本次设计拟推荐采用方案一,即城东区和城西区各布置一座二级垃圾收集站。根据对现状城市垃圾收集情况的调查,结合对近期垃圾增长情况的预测,本次新建的垃圾二级收集站规模为50T/D。本次设计的垃圾收集站按技术较先进的NZLLJZ85型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进行设计。垃圾收集站均采用8T箱体,压缩装置与车体均可分离的后装式压缩垃圾车。这种收集站具有以下优点收集站采用密封式大容积(最大容积15M3)垃圾集装箱储运垃圾,清洁无污染;每个收集站用地仅约150M2,管理人员12名,装满一箱垃圾耗时少于1小时,省地省工省时省费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配置灵活、适应性广。624垃圾收运车辆洪湖市现有垃圾收运车9台,具体情况参见下表。洪湖市城区现状垃圾收运车辆汇总表表6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购置年份1华川农用柴油车15T辆319982华川农用柴油车15T辆120013东风摇臂式垃圾运输车5T辆119864东风摇臂式垃圾运输车5T辆119875东风摇臂式垃圾运输车5T辆219956东风垃圾压缩车8T辆12004目前,洪湖市的垃圾收运车辆数量不足,运力偏小,设备老化,且密闭性差,存在散落等问题,难以满足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各环节衔接配套的要求,应逐步以先进的全封闭压缩式垃圾运输车逐步取代现有普通车辆,可大大提高垃圾运输效率,减少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根据预测,至2020年垃圾日产量约为286吨,根据车辆技术标准和运距,按每辆垃圾运输车每日往返5趟计,每辆车利用效率取07(考虑机修保养)。则需要大中型垃圾运输车总吨位为286100126/50767(其中126为洪湖地区统计的垃圾产量日变化系数)考虑到城市老城区街道狭窄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中70运输吨位拟采用5吨后装式垃圾车运输,另外30吨位拟采用2吨侧装式收运车。由于现状收运车辆基本上已超过服役年限,未超过服役年限的车辆也存在运力较小,无法满足封闭运输要求等问题,故本次设计拟新添置5吨后装式垃圾车和2吨侧装式收运车各10辆。两座新建的二级垃圾收集站根据收集工艺要求,在保留现有的8吨的东风垃圾压缩车基础上,拟新配备两台8吨的压缩装置与车体均可分离的后装式压缩垃圾车。另外拟增加中小型清扫车辆,主要承担城区主、次干道的路面清扫。主干道拟采用5台清扫能力为3万M2/H的中型清扫车清扫,次干道采用5台清扫能力为15万M2/H的小型清扫车清扫,人行道由人工清扫。洪湖市城区需更新、新建的收运设施及清运车辆汇总见表63。洪湖市城区收运系统汇总表表6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果皮箱12M3个350钢制2二级垃圾收集站50T/D座23垃圾收运车(压缩式)8T辆2收集站用4中型垃圾清扫车3万M2/H辆55小型垃圾清扫车15万M2/H辆56中型垃圾运输车5T辆10后装式7小型垃圾运输车2T辆10侧装式7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71垃圾处理方法简述垃圾处理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对垃圾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使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卫生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和综合利用法。这几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处理特点、效果各有不同。711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是利用工程手段,将山涧沟谷、洼地改造成与外部水环境完全隔离的场地,按照卫生填埋作业标准将垃圾进行分层铺盖、压实,并按程序要求覆土,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一种方法。它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防渗处理工程措施必须保证填埋场与外界的水环境的隔离,其中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必须107CM/S,以防止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污水管道系统。填埋作业应分层铺盖堆填、压实,以提高填埋容积的利用率,并尽可能做到当日覆盖(用杂土或其它材料),减少臭气和蚊蝇的孽生。对填埋体产生的沼气应有组织的收集、排放,如有条件可以利用,以防止沼气的无序迁移和聚集,避免气体爆炸。填埋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蚊蝇的孽生。上述要求中,第一条和第二条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特别是地下水,一旦发生污染,补救将十分困难。2000年5月29日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出了“城建2000120号文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文中明确提出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它具有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垃圾消纳量大、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实践表明,到目前为止,尚只有卫生填埋具有处理和最终处置生活垃圾的双重功能,焚烧处理尚有炉渣卫生填埋处置。堆肥处理尚有不可堆肥物需卫生填埋处置。国内比较标准的卫生填埋场有杭州天子岭、深圳下坪、福州红庙岭、福建三明、泉州等地的垃圾填埋场。其中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被评为建设部示范工程。此方法处理垃圾适应性广,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垃圾消纳量大。卫生填埋法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是垃圾处理方法中最低的,又是其它处理方法所必需的最终处置方式。国内外广泛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置城市生活垃圾。712堆肥法堆肥法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的作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废物转化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类似腐殖质物质的一种方法。根据堆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的不同需求,堆肥法又可以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类。现代堆肥技术一般采用好氧工艺。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进行的。微生物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渗透功能直接吸收有机废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微生物还通过分泌细胞外酶将不溶性胶体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而渗入细胞利用。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过程,产生自身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合成转化为新的细胞物质。垃圾在有氧条件下,经过好氧微生物分解成肥料和渗滤液,同时排出废气和释放热量,形成高温发酵过程,杀死垃圾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达到无害化。随后,垃圾进入堆肥的熟化阶段,较难分解的有机高分子物质也被好氧分解成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此时堆肥的温度逐渐降低直至稳定。好氧堆肥法的工艺过程包括前处理(预处理)、主发酵(一次发酵)、后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脱臭和贮存等工序。主发酵(一次发酵)、后发酵(二次发酵)是堆肥方法的核心工序。其中垃圾成份,碳氮比(C/N)、含水率、温度和通风情况是影响发酵效果的主要因素。前处理的目的是调整物料的颗粒尺寸、降低不可堆肥成份(塑料、玻璃、陶瓷、金属、石块等物质)含量、调整水分和C/N比。后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前处理未完全去除的塑料、玻璃、陶瓷、金属、石块等物质。堆肥工艺中的大多数工序都会产生臭气,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脱臭处理。贮存是为了解决垃圾堆肥生产的连续性与肥料使用的季节性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垃圾堆肥处理厂必须具有一定容量的成品贮存设施。根据肥料市场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熟化堆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N、P、K等无机肥料制成有机复合肥。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其优点是占地相对较少,通过分选可回收有用物质,但操作管理较填埋法复杂、设备费用高,垃圾肥成本高,肥料生产受市场销售影响大,不适合于制肥的垃圾仍然需要填埋。713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在焚烧炉内有机废物与空气发生氧化燃烧反应,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以同时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焚烧的目的是尽可能焚毁废物,使被焚烧的物质变为无害和最大限度的减容,并尽量减少新的污染物的产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固体垃圾燃烧的过程是首先是固体垃圾热裂解成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再挥发气化,然后与氧反应燃烧。影响焚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焚烧温度、焚烧停留时间、废物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强度、燃烧气体与助燃气体的混合强度、空气供应量等。固体废物焚烧炉种类较多,包括炉排型、转窑型、沸腾流化床型。垃圾含有潜在的能量,可以通过焚烧回收利用。垃圾经过焚烧后,体积可以减少8090。此外,通过焚烧,可以破坏垃圾中有害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杀灭病原菌,达到解毒、除害的目的。由于焚烧法对可燃垃圾的处理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适合于经济实力强、垃圾成份适宜于焚烧、用地紧张的城市和地区。但垃圾焚烧法基建投资高、运行管理费用高,对垃圾成份和管理水平有严格要求;此外如果焚烧配套措施控制不当,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和燃烧不完全的剧毒致癌有机成份(如二恶英等),从而形成二次污染。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仍然需要填埋。714垃圾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出垃圾综合利用的各种技术,如用垃圾制造砌块、废旧塑料回收成再生塑料粒等,这些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试验阶段。垃圾综合利用必须和垃圾卫生填埋方法配合采用。生产建材法采用人工和机械方法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类,有机物可用于堆肥或焚烧,无机物经过干燥、粉碎并添加一定数量的黏合剂、强度剂和填充料可制成各种建材材料,如地砖、砖块等。这一方法国内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废橡胶、塑料提炼燃油废橡胶、塑料生产汽油、柴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保技术。其原理是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催化剂将聚合物解聚成为较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即汽油、柴油的混合物,再经过分馏、重整等工艺制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油。目前,废橡胶、塑料提炼燃油的转化率在60以上。715垃圾处理方法比较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比较见表71。常用的三种垃圾处理方法各有特色和适用范围,在选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当地的垃圾成份、城市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各种垃圾处理方法的特点、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垃圾综合利用的市场前景和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等因素。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政策中指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设备都有相应的使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三种方法的适当组合。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应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垃圾处理方法对照比较表表71垃圾处理技术项目内容卫生埴埋焚烧高温堆肥适应性一般垃圾可适应要求垃圾低位热值5000KJ/KG,对垃圾含水率有要求,一般不宜超过45垃圾中有机物含量40技术可靠可靠,有成熟经验可靠可靠,有一定经验操作安全性较好,注意防火、防爆较好较好选址较困难,要考虑地理条件,防止水系统受污染,一般远离市区选址较容易较容易,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气味影响半径小于200M占面面积大小中处理工艺工艺、设备及操作简单,渗滤液处理困难工艺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能够全天候运行,残渣需要填埋工艺设备较复杂,操作管理要求较高,处理周期长,残渣需要填埋最终处置无飞灰固化后作危险品填埋,残渣作卫生填埋,占初始量15左右不能堆肥部分需要进行卫生填埋,占初始量30左右产品市场有沼气回收的填埋场,沼气可作发电等利用热能或电能易为本厂或社会使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广较难能源化意义部分有最大较少后续处理需进行长期的环境监测(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等)考虑焚烧设备的检修期间,垃圾需要卫生填埋考虑制肥设备检修期间的垃圾以及不宜制肥的部分垃圾也需要进行卫生填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1单位投资1535元/M3库容2填埋运行成本1535元/吨3主要设备(国产)费用400800万元4要求填埋年限至少10年1单位投资(包括部分填埋)4060万元/吨2焚烧部分运行成本90120元/吨3主要设备费用10001500万元/100吨设计能力1单位投资(包括部分填埋)3040万元/吨2粗堆肥部分运行成本3060元/吨3主要设备费用600800万元/100吨设计能力(两班制)注表中经济指标均按国产设备价格计算。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统计汇总于表72中。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法(1997年统计资料)表72处理方法比例()国家卫生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其它美国62520030145英国8851000015日本20062530145荷兰4903755085意大利7302007000德国49037520115法国48040010020西班牙62580170125瑞典37048030120加拿大810100009072垃圾处理方法选择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洪湖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卫生填埋法作为现阶段洪湖市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其理由如下1)洪湖市新联村熊家窑和河岭具备较好的卫生填埋场地资源,与市中心区的距离均在10KM以内,运距适中,交通方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填埋场库容大,使用年限较长,因此选择卫生填埋法作为洪湖市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符合国家现行的产业技术政策,即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应以卫生填埋法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2)虽然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具有减量大、资源化效果好、无害化彻底、占地面积少等优点,但工程投资巨大。根据洪湖市的现状垃圾成份分析,垃圾成份中热值低于3500KJ/KG,显然,现状生活垃圾的低位热值较低,不能满足焚烧垃圾的低位热值标准(5000KJ/KG)。因此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综合分析,目前洪湖市还不具备采用焚烧法作为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工艺的条件。3)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虽然可回收垃圾中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资源,但其采用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垃圾中有机物(可堆肥)含量40,其二是堆肥产品应有市场。洪湖市的生活垃圾成份不具备堆肥的条件(厨余有机物含量低于20),不能用于堆肥的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较高,如进行堆肥处理,每天需进行填埋处理的筛分物量依然较大,因此还必须配套建设较大规模的填埋场作为垃圾最终处置出路,这样使工程投资增加,运行费用也较高。其次,洪湖市目前堆肥产品的销售市场还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农民对堆肥产品效用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过程,而垃圾肥的储存时间较短,一旦销售不畅,整个垃圾处理场的运行就会难以为继。4)综合利用是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应用应建立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混装垃圾采用综合利用需要在分类筛选等工序上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从国内已投入运行的垃圾综合利用厂的运行情况看,分选效果多不太理想,由此导致后续的资源再生、再利用产品的品质不高或成本高昂,使得企业的运行十分艰难。对洪湖市而言,垃圾的混装收运将仍然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采用综合利用技术处理混装垃圾的投资及运行费用太高,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可取的。5)卫生填埋法消纳的垃圾量大,工程投资相对较少,运行费用较低,根据洪湖市目前的实际情况,采用卫生填埋法是行之有效、也是最为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此外,填埋场运行灵活,一旦技术、经济条件成熟,可适时上马垃圾堆肥、焚烧和回收利用等综合处理工艺,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同时达到延长卫生填埋场使用年限的目的。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依据“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的原则,本工程选择卫生填埋方法处置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其工艺流程图见可02。8填埋场场址选择81填埋场场址选择原则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少拆迁、少占良田;3)有足够的库容,以确保垃圾填埋所需要的使用年限;4)运距合理,有方便的交通和供水、供电条件;5)填埋库区与人畜居栖点的距离不小于500M;6)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尽可能减少填埋库区工程投资和垃圾处理成本。填埋场不宜设在下列地区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的补给区;2)洪泛区;3)淤泥区;4)填埋区距居民居住区和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5)填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的地区;6)活动的坍塌地带、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7)珍贵动物保护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82备选场址选择根据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洪湖市为平原湖区,地形平坦,一般海拔在22285M之间,平均坡度约为1。按垃圾填埋场选址技术规范,选择适合的垃圾填埋场场址有一定难度。通过在城区110000地形图上查找到了大兴、洪林、新联、河岭等场址,通过逐个现场踏勘和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后,并征得市政府和建设单位的同意,确定参与比选的场址有河岭和新联村熊家窑二处。现将这两处地点作为比较场址。821新联村熊家窑场址新联熊家窑场址位于洪湖市城区东南方向的螺山镇新联村,洪沙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75公里,距洪沙公路2公里,距离城市边缘15公里,道路基础良好,电力条件充足,水源丰沛,北边150M左右为原有垃圾堆放场,场址周围500米范围内居民户仅1户,移民搬迁任务小,而且该场址处于洪湖市主导风向的侧向,符合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此外,洪湖市规划管理局和洪湖市环保局也原则上同意了采用该场址作为洪湖市城市垃圾处理场工程的场址。该场与洪湖市旧的垃圾填埋场相邻,征地总面积占332亩,其中填埋区占地约300亩(20万M2),场地为南北走向,该区域土壤为黄色粉质粘土。初步估算填埋场库容为146万M3,考虑到垃圾坝及覆盖土约占1215库容(本工程按15考虑),在整个服务年限内(13年),垃圾填埋和覆土实际需要总库容为1241万M3(规划期内总填埋量为12242万M3),填埋年限13年。822河岭场址河岭场址位于洪湖市护城堤外侧西北走向,仙洪公路旁,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距离城市边缘2公里,需新修进场公路2公里左右。该场过去为河岭砖瓦厂取土场,道路基础一般,电力设施完善,水源充足,场址周围均为渔塘,离开发区较近,有数户居民及较多鱼塘,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