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1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114资金构成3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4项目综合评价5第二章项目背景621项目的由来6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9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9222项目建设的意义10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1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12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122411自然地理条件122412公路设施142413连平县旅游基础条件152415历史沿革19242项目建设所在地概况21第三章市场分析2431生态观光园概况243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24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2531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2731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28315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30316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3232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3333绿色食品市场分析36331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36332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39第四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41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4142项目规划原则424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4444项目建设内容462第五章项目技术方案5051技术方案原则505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505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5054庭院生态模式建设技术5155绿化工程技术设计要求5357绿色食品使用农药的准则5358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55581感官质量指标56582卫生质量指标5859无公害畜禽肉质量标准58591无公害畜禽肉产品58592有毒有害物质限量58593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卫生检疫要求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应检验检疫合格59594无公害畜禽肉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59第六章投资估算6061投资估算依据606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60621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03622流动资金估算61623项目总投资6163资金筹措7164资金使用和管理71第七章财务评价7271评价依据7272基本数据72721计算器的确定7272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72723总成本费用估算7373利润估算及分配817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174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81742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82743财务净现值(FNPV)90744投资回收期(PT)9075财务不确定分析90751盈亏平衡分析91752敏感性分析9176结论914第八章环境保护分析10181环境保护101811周围环境现状101812项目污染源及防治101812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与标准1018122施工期环保措施1028123营运期环保措施10382节能103821建筑103822电气10383安全103第九章风险分析10691农业发展新问题1069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106921资源风险106922人均耕地不足106923农业生态恶化107924自然风险107925市场风险10793农业生态观光是化解农业风险的关键107594防范风险措施108941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108942市场调节机制109943资金投入机制109944科技创新机制109945推广应用机制110946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110947人才培育机制110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11101工程项目管理1111011实施投资项目法人制111102组织机构112103人力资源112104员工培训112105管理机构和设置112106劳动定员113第十一章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114111“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主导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114112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114113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6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必由之路115114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117115生态效益118116社会效益118第十二章研究结论与建议119121方案总体描述119122结论与建议1191221结论1191222建议119参考文献121附录123附表1蔬菜卫生质量指标表123附表2无公害畜禽肉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表(1)124附表3微生物指标要求表128附录4流动资金详细估算法1287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连平县金湖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谢敬威注册资本1200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荣树社成立日期2010年10月16日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一、建设地点生态园座落于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铜锣陷,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二、建设规模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400亩。三、建设期限1建设期为2年四、建设内容1、2012年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7)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2、2013年计划(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规划结构为休闲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2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114资金构成项目估算总投资1191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503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6663万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广东省农业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讨论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57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国农综字第28号】;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公司财务报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指标名称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年均收入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年均营业成本年均利润总额年均所得税年均税后利润净现值(所得税前)单位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4指标1191661125036663415382141107602389278841552325427净现值(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年均投资利润率年均投资利税率盈亏平衡点14项目综合评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连平县农业结构调整调整万元年年510332855(含建设期2年)754(含建设期2年)20371914200521853105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的由来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采果、制作栩6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广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大开发总体规划广东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工”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置。广东气候温和和潮湿,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7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广东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广东省也是旅游大省,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地方。,近几年随着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改变,有很多新的好地方,比如说万绿湖,还有与湖南接壤的风光资源都开发出来了。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现在更丰富,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另外,最近几年,在整理广东历史文化过程中,才发现广东也是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除了著名的韶关丹霞山,5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工艺品和发现的遗址还有好多,如最近发现的河源恐龙化石,充分说明了广东历史文化的沉淀。从旅游资源角度讲,广东有两处世界遗产韶关的丹霞山、开平的碉楼;64处国家4A级风景区,20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6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的旅游资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精品,还不包括正在开发当中的精品。从省统计局获悉,8月份广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26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0。2010年,广东省旅游总收入超过3800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3亿美元,增长速度均超过20。据分析,旅游业发展良好带动消费增长,所以在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势在必行。而连平县丰富的山川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金湖生态8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为200亩。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9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222项目建设的意义(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10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因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优惠。城市周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金湖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所经营的生态园座落于连平县陂11头镇夏田村铜锣陷,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投资组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对高科技与农业、现代企业与传统农户经营相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在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上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生态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2411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位于北纬24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县交界。距离广州市217公里、河源市12107公里、深圳市278公里、赣州市263公里。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2、自然环境境内山丘绵亘,地势北高南低,九连山脉在境内分别向西和西南方向延伸。北、中部多为中、低山,西南部大多是丘陵地带,东南部以谷底盆地为主。山地、丘陵、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该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降水季节明显。2007年,境内年日照总时数为16264小时,平均气温207,降水量15649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1,蒸发量8918毫米,无霜期298天。3、重要矿产及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矿床有23个、矿点52个,主要矿产有铁、锡、钨、铅、锌、煤、金、银、铜、钛等30多种,储藏量位居全省第一的广东大顶铁矿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锯板坑钨矿均坐落在县内,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72条,其中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分属东江和北江两大水系。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23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51万千13瓦,可开发量1066万千瓦2412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县城元善镇距广州市217公里、河源市102公里,105国道、大广、昆汕、粤湘、粤赣高速公路和省道灯官线(S341)、定忠线(S230)贯穿境内。该县是105国道、大广、粤赣高速公路入粤第一县。2413连平县旅游基础条件,连平旅游资源丰富。“连平八景”自古享有盛名。西山瀑布、仙塔遗踪、观音坐莲、龙潭喷雨等自然奇观令人陶醉。圣迹苍岩、上洋岩洞、陂头风光、内莞风光、溪山瀑布、黄牛石自然保护区、鸡斗畲原始森林、南山公园、河头森林度假村、醒狮围龙屋、樱湖度假村、新河漂流、上坪桃花山、县城市政广场及“音乐喷泉”、滨河路“黄金水道”、忠信人民广场、塔岭烈土墓园等景区(点)每年吸引成千上万县内外游客。2007年,全县已开发的旅游景区(点)有10个。连平县继续实施“旅游旺县”战略,着力发展旅游业。完成九连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建成景区公路;扎实推进内莞圣迹苍岩景区、新河漂流、河头森林度假村建设,提高旅游品位、档次,带动商贸、运输、房地产、物流、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4亿元,增长1929;接待游客51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7亿元,增长489。14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扎实有序开展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工作,制订创建“全国生态县”规划,出台生态县建设考核方案,把环保纳入领导政绩考核范畴,对居民排污实施财政补贴,全面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开展木材加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将原有9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压缩为30家。严格执行“三个一律”要求和“三同时”制度,拒绝一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进入县境,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高。大湖马鞍塘万亩生态示范区、上坪万亩鹰嘴蜜桃、内莞千亩三华李、油溪五千亩高山茶、河角坪万亩蔬菜、绣缎万亩油茶等基地逐渐形成规模,九连山精米、九连山饮用水、上坪鹰嘴蜜桃、油溪高山云雾茶、绣缎油茶、河角坪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连平独特的生态品牌。全县森林覆盖率732。2414经济建设2007年国民经济情况2007年,连平县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原则,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在市场准入、技改项目、生产用地、投资融资等方面加大发展民营经济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环境,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3;15民营企业实现税收296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量的7475。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1从运行状况看,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整体经济持续在高位稳健运行1纵向比较主要指标快速增长,且呈稳步加快的发展态势。与往年同期比,主要指标增幅保持近年较好水平。今年连平县经济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3119,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5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27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03,均保持了较好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9,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3,为近2年同期最好水平。多数指标呈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119,规模以上工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长也呈平稳发展之势。尤为可喜的是,整体经济发展既快又稳,GDP增长波动幅度较小。2横向比较主要指标增幅快于全市,去年连平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6。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43亿元,增长4235。民营经济总产值306亿元,增长313;民营企业实现税收296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量的7475。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获得了“港澳及海外华人眼中最具资源优势的粤北投资热土”的称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9。162从增长格局看,产业基础较为稳固,需求拉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1供给方面农业发展总体稳定,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较为稳固。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喜获丰收,养殖业快速发展。农业总产值787亿元,比上年增长635。其中种植业44743万元,林业2156万元,畜牧业25690万元,渔业365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9、2167、59和99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11万亩,下降2591;粮食总产量945万吨,下降2553。工业增势较强,(连平县生态工业园、忠信工业村、石龙工业村),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产业化和产品结构调整,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发挥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优势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特色工业加快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凸现,规模与效益同步上升。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301,其中工业增加值3175亿元,增长3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13亿元,增长55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居河源市各县(区)首位。2需求方面消费投资稳步趋升,对外贸易形势较好,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力不断加大。17消费稳中趋旺。去年以来,全县消费需求稳步扩大,市场持续旺销。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4亿元,增长1929;农村市场趋于活跃。投资快速增长。去年全市投资高开低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07年,全县引进外资项目21宗,实际利用外资21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54;引进内联项目30宗,实际利用内联资金916亿元,增长356。其中,新增签约工业项目6个,总金额1285亿元;开工项目18个,投资总额1109亿元;竣工项目25个,投资总额943亿元。3从运行质量看,财政居民稳定增收,企业效益逐步回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稳定增收。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85亿元,增长22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2亿元,增长2169。税收总收入396亿元,增长23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43亿元,增长4235。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近七成。从发展环境看,资源瓶颈约束趋缓,物价涨幅逐步回落,经济发展活力日益增强资源约束趋缓。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煤电等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全年,全社会累计用电4659亿千瓦时,18增长163;其中工业用电3908亿千瓦时,增长175。电力紧缺形势有所改善,拉闸限电次数明显减少。煤炭产量增加,全年全市原煤产量1229万吨,增长143。物价涨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02,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2,回落4个百分点,是抑制物价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分别上涨39和43,高进低出状况有所改观。发展活力增强。一是非国有投资强劲增长。全年,非国有投资增长22,比国有投资增幅高21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22。二是利用外资形势良好。全市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8396万美元,增长115。以上表明,当前连平县经济呈现的高增长、低通胀格局,是在供需协调、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基础上取得的,体现了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2415历史沿革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平县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群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连平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连平属南海郡,为龙川县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连平属南越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至三国时期,连平属南海郡龙川县、桂阳郡浈阳县地。东晋时期,连平属东官县。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至19明正德十二年4801517,连平先后分属河源县、浈阳县、龙川县、循州、翁源县地。明正德十三年至崇祯六年15181633,连平分属河源、翁源、长宁新丰、和平县地。明崇祯七年1634,奉旨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图、长宁新丰县之长吉图,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两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州。州治设在元善镇,辖和平、河源两县,属惠州府。这是连平单列县级散州的开始。清沿明制,连平仍设州,但无属县。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连平改州为县,属惠州府,下辖4个图惠化图、银梅图、长吉图、忠信图。民国3年6月,省、县之间设道制,连平属潮循道。民国7年,全县设4区惠化区一区、银梅区二区、长吉区三区、忠信区四区。民国14年,省、县之间设行政区,连平属东江行政区。民国15年至17年,连平辖5个区惠化一区、上坪二区、长吉三区、忠信四区、银梅五区。民国25年9月,广东省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连平属第六区区址韶关。民国36年,连平改属第七区区址兴宁。201949年(民国38年)6月2日,连平县人民政府在忠信长安旅店成立。6月25日,县人民政府迁至元善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连平属东江专区地址惠州。1952年,改粤北行政区区址韶关。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1958年11月,连平、和平两县合并,仍称连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59年11月,陂头包括贵东划给翁源县辖。1960年4月,隆街划给新丰县辖。7月初,惠化、上坪划给新丰县辖。连平县委、县人委机关迁往和平阳明镇办公,连平县改称和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62年6月,原划给新丰、和平两县的社镇重归连平,恢复连平县建制,仍属韶关专区,县人委设在元善镇。1963年6月,改属惠阳专区辖。1967年6月,陂头从翁源划归连平县辖。自此,原连平县境复原。1983年冬撤社设区镇。1987春,撤区建乡镇。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连平改属河源市辖。242项目建设所在地概况陂头镇位于县境西部,北江支流翁江上游,面积3305平方公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大多为山地,中部属小盆地,三面石山环抱。自然溶洞甚多,形状千姿百态,有“小桂林”之称。名胜古迹有“陂头溶洞”和“龙潭喷雨”(旧时“连平八景”之一)以及“贵21东市”西门旧址。2007年,全镇辖16个村、1个社区,有人口301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14人。镇经济以农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陂头米粉”、竹木等产品远销省内各地。有耕地面积2884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54525亩。粮食总产量为13799吨,其中稻谷12858吨;水果、大豆、花生的总产量分别为608吨、226吨、585吨;水产品为345吨。全镇农业总产值8057万元。陂头镇拥有广阔的多种类型土地资源,适宜种植的范围广、品种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辣椒等粮食经济作物;橙、柑、柚、梨、桃、李等优质水果;养殖猪、牛、羊、鸡、鹅、鸭、兔、鱼等家禽和水产品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优质水稻和杂交制种、水果、生猪、竹业、蚕茧、蘑菇、蔬菜、水产养殖等八大基地镇内有丰富的页岩、石材、地下溶洞等资源。镇内六祖古寺燕岩古寺文明遐迩,观音岩远近闻名,燕岩是重要的佛教圣地和发源地,吸引着大批游人和宗教信仰者。陂头燕岩古寺确实历史悠久。从东晋时期算起,至今已有1700多年。它的建寺时间比“南华寺”还要早二百多年。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近年来,陂头镇充分利用本地农副产品十分丰富的优势,兴办各类生产和加工型工业企业。主要有陂头米粉加工、陂头精米加工、食用菌加工、白酒生产、果品、竹器等生产企业。镇内金融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有县重点中学1所、普通中学1所,22中心校1所、村小学16所、希望小学1所;客运站1个;镇医院1所、村级医疗点30多个;工商、税务、派出所、动检所、电信、邮政、农村信用社等服务功能齐全。广播、电视、电话、移动、联通等信息网络覆盖全镇。民风纯朴,治安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23第三章市场分析3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3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生态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24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表31)。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例如广东25东莞的年丰山庄、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正在兴建的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珠海现代农业公园以及太湖之滨占地3000亩预计投资6亿元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都属此类的代表。表31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式阶段模式自发式自主式初级经营有一定的开发式成熟的经有明确的发展阶段旅游主题早期旅游不明确,仅自发形成萌芽阶段作为休闲调剂主题和活阶段动安排主题和系营阶段列活动策划主导者的个人或小团体中小旅行社主动参与经营大型(旅游)集团开发和管理26市场消费市场强度(交通除外)1供求关系的通知(国农办【2002】175号文);建安工程参照广东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SGD32000)、广东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SGD72000),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估算;设备采购根据现行市场价格和设备生产厂家报价;6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621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11250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67938万元,设备购置费6850万元,其他工程费用38015万元,工程预备费4756万元(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的7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60万元(按第一部分费用的2计算),工程监理费1223万元(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8计列),临时施工费1035万元(按第一部分费用的1计算)。详见表61。622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估算按详细估算法(附录4)计算,流动资金估算为6663万元。详见表62。623项目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1191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503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6663万元。表61资估算表(1)单位万元备注合计项目名建筑1631万元(按第一部分工程费24计列),工程勘察设计费2070序号工程称工程指标数量费单位其它费用元造价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一第一部分工费61用1租用土地2餐饮区60003果园4温室大5000棚5人行步4400道6石砌挡288墙7排灌渠30008木屋别1200墅09农家四1000合院01280亩1280006000栋1500亩15005000间4400M288M3000M1200栋01000栋06220064010年2003000500300宽21005米000220鹅卵200石地0面240120高15米1003000砖木2006结构000砖木50020结构0010员工宿1000舍11六角亭15012公共厕100所13垂钓池600014棋艺茶社15停车场800016植树17草坪18供电工程19路灯0505001950540030002000631000栋1座15510100座66000个100100M28008000M206501950株03605400M20030002000砖木100结构000木制300结构0砖木100结构0100000100混泥土301021通信22水井23动植物种苗第一部679368分工费8用总计表61资估算表(2)位万元项目名建筑20园林灯序号称00800200050工程费10设备购置费002670050其它费用安装工程费641000座8002000眼5000103488工程指标合计2数量单位000单备注100造价元二第二部分工费用1建设单位管费2工程勘察设计费3工程监理费4临时施工费5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第二部分费用合计三预备费16311631207020701223122310351035600人600655965594747566524200180100100060元/人007用总计注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24计列工程勘察设计费按第一部分费用的20计算工程监理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8计列基本预备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的7计算临时施工费按第一部分费用的10计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零税率561125380679368031550866表62流动资金估算表合计84145项目流动资第15第14第13第12第11第10第9第8第7第6第5第4第3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第2年第1年5476571060236413672567256725672567256725672567256725672804839113产应收帐款存货16983708现金流动负债1825190320082138224222422242224222422242224222422242264927332846298731003100310031003100310031003100310010021047116912881338133813381338133813381338133813380260330420530620620620620620620620620626870883437应付帐款流动资金6663流动资金本0260330420530620620620620620620620620625450567759816360666366636663666366636663666366636663545022730337930369年增加7063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119166万元,资金由1、政府农业产业引导基金;2、机构投资者;3、国际民间资本股权私募4、热爱生态旅游产业知名人士。64资金使用和管理公司将严格控制财政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安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执行。71第七章财务评价71评价依据本报告依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1999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及国家现行的财会税务制度,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72基本数据721计算器的确定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计算期拟定为15年,其中第一、二年为建设期,第三年开始产生营业收入。72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项目营业收入来源为旅游门票收入、绿色产品销售收入及相关旅游服务收入。报告估算本项目正常年可接待游客4万人次,项目运营第一年接待游客按2万人计,第二年按25万人次计,第三年按3万人次计,第五年按35万人次计,以后每年各年均按4万人次计,计算期内不变。绿色产品收入按5000元/亩,平均每年100亩计算。依据本项目景观规模及观赏价值,参照附近城市旅游旅游项目收费标准,并考虑周围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综合价位按100元/人估算。本项目缴纳营业税,其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税按营业税额的1,教育费附加按营业税额的35计列。详见表71。72723总成本费用估算(1)工资及福利该项目费用按职工总数乘以年工资及福利费指标,工资乘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基金指标,两项合并计算构成。按9600元/人年估列。(2)折旧及摊折旧与摊销采用平均年限法,建筑物折旧按年限25年,机械设备折旧年限13年,残值率按5计,递延资产摊销按10年计算。详见表72。73项目第1年营业收入合计营业税金及附加合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第12年第13年第14年第15年表71销售收入、销售税金计附加计算表第2年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45000450004500045000450004500045000450001307156818292090235223522352235223522352235223522352单位万元74计游客量(万人次)收入(元/人次)营业收入绿色40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3503002502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75产品销售收入税率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城市维护50013071568182920902352235223522352235223522352235223521250150017502000225022502250225022502250225022502250013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02302302302302302302302302302001801576建设税044教育费附加注城市维护建设税按营业税额的1计教育费附加按营业税额的35计表72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和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位万元项目折第第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第12年第13年第14年第15年079079079079079079079079079070061053单772年1年旧年限建筑25工程原值折旧费净值设备13原值折旧费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6793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271865220625025978457066543485163048912461944347640758380403522232604685068506850685068506850685068506850685068506850685052752752752752752752752752752752752752778净值其它10资产原值折旧费净值10无形、递延资产原值摊销000105352763235796526947424215363831632634210715812850128501285012850128501285012850128501285012850128512851285128512851285128512851285128511565102808995771064255140385525701285000655965596559655965596559655965596559655965665665665665665665665665665679费净值固定资产合计折旧费净值00059035247459139353278262319671311656941975186518651865186518651865186518651865186324532453245890118382578639734536826763081578955270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