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阳江为例_第1页
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阳江为例_第2页
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阳江为例_第3页
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阳江为例_第4页
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阳江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阳江为例摘要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于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以及缓解珠三角地区的环境资源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而阳江市在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方面具有重大的优势和机遇,并且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本文以阳江市为研究对象,从承接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区域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本文通过数理推导和时间序列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回归检验分析,实证研究了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效应、资本积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阳江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相应的产业效应对于短期内的阳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结合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和阳江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阳江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字产业转移效应;阳江经济增长;长期均衡;误差修正模型IIABSTRACTINDUSTRYTRANSFEROFPEARLRIVERDELTAINGUANGDONGISOFGREATSIGNIFICANCEFOROPTIMIZINGANDUPGRADINGTHEINDUSTRIALSTRUCTUREINGUANGDONG,PROMOTING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NARROWINGTHEDIFFERENCEOFREGIONALECONOMYANDALLEVIATINGTHEPRESSUREOFTHEENVIRONMENTALRESOURCESINTHEPEARLRIVERDELTAANDYANGJIANGHASTHESIGNIFICANTADVANTAGESANDOPPORTUNITIESINUNDERTAKINGTHEINDUSTRIALTRANSFER,ANDITHASOBTAINEDACERTAINACHIEVEMENTSTHEREFORE,THISARTICLEMAKESTHEEMPIRICALRESEARCHONTHEPOSITIVEEFFECTOFREGIONALINDUSTRYTRANSFER,SELECTINGYANGJIANGASTHERESEARCHOBJECT,FROMTHEANGLEOFUNDERTAKINGPLACETHROUGHMATHEMATICALDERIVATIONANDTIMESERIESEMPIRICALANALYSISMETHOD,THISPAPERCARRIESONUNITROOTTESTANDCOINTEGRATIONREGRESSIONTEST,EMPIRICALLYSTUDYINGTHELONGTERMEQUILIBRIUM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GROWTHINYANGJIANGANDTECHNOLOGYSPILLOVEREFFECT,EMPLOYMENTEFFECT,CAPITALACCUMULATIONEFFECTASWELLASTHEINDUSTRIALSTRUCTUREEFFECTOFINDUSTRIALTRANSFERANDTHISPAPERALSOANALYZESTHESHORTTERMIMPACTONECONOMICGROWTHOFYANGJIANGBYFOURINDUSTRYEFFECTSTHROUGHTHEESTABLISHMENTOFERRORCORRECTIONMODELFURTHER,BASEDONTHEABOVEEMPIRICALANALYSISRESULTSANDTHEDEVELOPMENTSTATUSOFYANGJIANGUNDERTAKINGINDUSTRIALTRANSFER,THISPAPERSUMMARIZESTHEMAINPROBLEMSINTHEPROCESSOFUNDERTAKINGINDUSTRIALTRANSFERFORYANGJIANGANDPUTSFORWARDRELATEDSUGGESTIONSKEYWORDSINDUSTRIALTRANSFEREFFECTYANGJIANGECONOMICGROWTHLONGTERMEQUILIBRIUMERRORCORRECTIONMODEL1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3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214创新之处和不足32产业转移效应分析43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631产生背景632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74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841参数选取与数据来源842单位根检验与分析943协整检验与分析1044误差修正模型1145结果分析125结论及建议1451主要结论1452相关建议14参考文献1511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从广东省的角度来看,多年来广东省多项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但是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广东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难题如人均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资源压力加剧、社会管理压力加大及产业结构和层次不够优化等。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提出了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显然,“双转移”战略成为广东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产业转移到底是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怎样影响承接地经济发展的,我们并不清楚。因此,本文借助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现实背景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进行研究。从阳江市的角度来看,第一,阳江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依山傍海,具有沈海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325国道、三茂铁路贯穿全境,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海滨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很大的地理资源优势。第二,近几年来,阳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GDP增速多次位于广东省前列。2014年阳江市人均GDP为46938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粤东西北其他地市人均GDP均不到4万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远。第三,阳江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力能源、不锈钢、五金刀剪、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机电建材、医药化工等支柱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正因为阳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重大的优势和机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本文以阳江市为研究对象,从承接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区域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112选题背景广一方面,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其所实行的产业转移战略对于促进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显然,能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将直接影响广东省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效益。因此,研究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对于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另一方面,阳江是广东省东西两翼、粤北山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之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阳江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转移2对承接地影响效应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就是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大部分都是从转出地区与转入地区两个方面来进行的。陈红儿20021认为,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对于承接地而言更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等等。实际上,产业转移效应既包括正面效应,也包括负面效应。余慧倩20042提出承接地在对待产业转移要持审慎的态度,产业转移会使产业承接地在垂直型国际分工格局中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同时各地区为争夺产业转移会产生恶性竞争、限制技术的开发等消极影响。不过,从现在的文献资料来看,大多数集中探讨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正面效应上。而且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对就业状况、产业、技术溢出、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学者从承接地的角度对产业转移效应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为定性理论分析,对于定量分析较少,而定量分析一般是要结合某个地区进行实证分析。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都是近几年才开始研究,而且大都是选择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或着以省份为研究对象。例如万永坤(2011)研究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杨鹏(2013)是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使用经济计量法或者产业转移效应计量模型研究的也是很少。杨鹏(2013)只是简单地通过与反映经济增长和产业转移效应有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而莫师节2011则使用经济计量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这三方面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13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等。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用数理推导的方式详1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IJ内蒙古社会科学2OO2L2余慧倩长三角需审慎对待国际产业转移J江南论200463细地分析了产业转移的效应机理。第三部分为现状阐述,从阳江承接产业转移产生背景出发,分析了目前阳江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借助EVIEWS60计量软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本文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效应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和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指出了南昌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些的问题,并结合文章的分析,简单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用到数学建模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关于产业转移效应机理,本文参考王海文(2013)的研究成果,首先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为基础,适当加入新的变量,通过数理推导,构建产业转移效应计量模型。借助该计量模型,在具体的实证研究部分,本文结合莫师节2011和陈少侠(2012)所运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14创新之处和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一方面,以阳江而不是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使得研究对象更具体化,而且阳江恰好属于广东省发展产业转移工业园比较多但经济欠发达的市区,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更有代表性。另一方面,研究产业转移具体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更为细致,这也是之前研究很少涉及到的。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问题,本文在某些数据指标的选取上还未能做到最好,从而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如在验证技术溢出效应时,王海文(2013)选用计算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计量指标,而我国学者早期一般是选用FDI作为指标,鉴于一些数据的获取不全,本文也是选用FDI作为验证指标。但FDI等指标只能代表资本要素的转移,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导致本文的研究不够专业。42产业转移效应分析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适当加入新的变量,通过数理推导,得到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经济的影响效应。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主要用于测定生产过程中资本投人量和劳动投入量对产出量的影响;亦可测定科技进步、资本增长、劳动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为YAT其中1,0,1(21)AT是综合技术水平,T是资本的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单位是万人或人),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A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B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转移对一个地区的生产水平的影响,除了与资本技术水平有关,还与相关产业的产业集中度P相关,所以我们把A看成是关于T、P的函数,即AT,P。另外,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假设随机干扰1。因此,(21)式变为了YAT,P(22)我们可以假设,原来的生产函数为Y0A00,000(23)承接产业转移后,生产函数变为Y1A11,111(24)通常,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后会扩大该产业在该区域的资本投入和生产规模、增加本地就业人数,因此在理论上可以认为K1K0L1L0但是产业转移也会给承接地带来相应的转移成本C,C与转入转出地之间的平均利润率之差R1R0、资本平均技术之差T1T0以及转移的数量N相关,令RR1R0,TT1T0所以成本可以看成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即成本CR1R0,T1T0,NCR,T,N产业转入所带来的效应U就为UA11,111A00,000CR,T,N(25)这里我们假设,综合技术水平A的函数为,,T,P,K,L作为变量,我们5运用微积分公式,对(25)方程两边求微分,经整理得到以下式子DUM1,1,1,11,1(26)其中,M和N是对T,P求微分后的系数。我们令D1M1,(27)21,(28)31,1(29)D41,1(210)则有DUD1D2D3D4(211)根据的数学微积分原理和函数的递增性,我们(211)可以将进一步理想化为(212)其中表示产业转移总效应;称为“技术溢出效应”。表示在资本K、劳动力L投入和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由生产技术水平T变动所引起的效应,如促进承接地的产生效率;称为“产业结构效应”。表示在K、L、T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由产业结构变化而引起生产效率变化的效应,如改变了当地的行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称为“资本积累效应”。表示在综合技术水平AT,P和劳动力L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由产业转移带入的资本积累增加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就业效应”。表示在综合技术水平AT,P与资本K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由劳动力L投入的增长所引起的效应。当然,产业转移除了具有上面四种效应以外,还有陈红儿2002提到的关联带动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等等。但是国内外众多研究表示这四种效应是比较重要的效应。因此,本文就上面四种正面效应,实证研究阳江承接产业转移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63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31产生背景改革开放的先富帮带后富的非平衡经济发展战略,给正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广东省带来了一些冲击,使得广东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难题如人均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资源压力加剧、社会管理压力加大及产业结构和层次不够优化等等。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难题,如土地约束,原材料价格上涨,民工荒。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突破珠三角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促进广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广东省提出了“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而阳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是地理资源优势。阳江毗邻珠三角,处于珠三角和粤西的中间地带,水陆交通便利。截止至2014年,在公路方面,阳江有开阳高速公路、阳茂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325国道一级公路、站港公路、阳云高速公路等公路贯穿全境;在铁路方面,阳江有三茂铁路、阳阳铁路,已纳入大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在港口方面,阳江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阳江港,已建成7个万吨级以上码头。同时,阳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电力资源都很丰富。在水资源方面,由于阳江毗邻南海,市内河流密布,全市平均降雨量丰富,可调蓄水量潜力巨大,完全可满足工业大发展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在电力资源方面,广东华厦阳西电厂、阳江核电站、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等一大批电力项目的建设,可为阳江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稳定、低价的电力供应。在土地资源方面,全市土地面积781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较小,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例小。阳江有着丰富的可开发耕地,还可以利用滩涂及浅海吹填造地,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而且阳江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及水质良好,环境道路噪音小。从总体上看,阳江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承接重型工业有着广阔空间。阳江工业基础及企业数量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重点大气污染企业、重点水污染企业少,大气环境及水环境容量较大,可以承接更多的工业项目;另外,7阳江是广东传统的轻工业基地,拥有大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劳动力资源充裕。再加上有一大批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可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和提供稳定的熟练劳动力。阳江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对于阳江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园区有很大帮助。另外阳江市长也结合阳江的实际情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32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目前,阳江与珠三角地区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共7个,其中省级产业园区就有四个中山火炬阳西、广州阳江、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东莞长安阳春。阳江对产业转移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实施企业化运作,明确产业定位,促进各个园区协调发展,力求各个园区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阳江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力能源、不锈钢、五金刀剪、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机电建材、医药化工等支柱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表31阳江市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广州(阳江)日用电器、半导体照明机械制造、海产品深加工行业、食品医药产业、服装加工行业中山火炬(阳西)金属制品、电子电器行业佛山禅城(阳东万象)金属制品、木材家具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行业东莞长安(阳春)木材家具、机电、制药行业注资料经整理,来源于中国阳江官网HTTP/WWWYANGJIANGGOVCN/通过工业园区建设,阳江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明显增强。产业转移对阳江近几年来的经济增长影响也是日益可见。2013年阳江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855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53,比计划目标高2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2000元,增长147,比计划目标高27个百分点,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赶超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阳江市人均GDP为46938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粤东西北其他地市人均GDP均不到4万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远。相比之下,阳江仍有巨大的优势。84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41参数选取与数据来源(1)产业转移总效应。产业转移总效应一般是指产业转移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阳江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考察产业转移总效应的参数。(2)技术溢出效应。CAVES1974和GLOBERMAN1979最早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做了实证分析。基本方法是在一个由生产函数模型推导出的回归方程中,将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作为因变量,而将FDI与其他环境、产业以及企业特征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研究FDI是否对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CAVES和GLOBERMAN所创下的模型至今还在被广泛应用,后来的学者虽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拓展,但基本没有脱离该模型的分析框架。因此,本文也是也是选取FDI(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参数。(3)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结合阳江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园区的现状,其产业结构效应主要体现在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上。本文通过数学期望法,求出其加权平均产业增加值IAV(INDUSTRIALADDEDVALUE)作为测量指标。(4)资本积累效应。产业转移是以产业资本为载体的,产业资本流入的直接效应就是对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补充,因此本文选用阳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FA(INVESTMENTINFIXEDASSETS)为衡量指标。(5)就业效应。就业效应选取的指标主要为阳江的就业人数LN本文选取了阳江20002014年间的GDP、FDI、IFA、IAV、LN数据,其数据来源是根据广东省和阳江市各年的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整理及计算而得出,其中鉴于2005年以前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口径的原因,所以2005年以前各个指标的数据是经过计算而得到的,而20052014年的数据是现值的统计年鉴的数据。另外关于FDI数据的单位换算,是以各年的年平均汇率进行换算的,其汇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由于GDP、FDI、IAV、IFA、LN指标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再加上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之后不会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关系,这样既容易消除序列的异9方差,又容易使序列变成平稳序列,因此本文在实际分析时均采用各变量的对数值进行研究各个指标名称、单位及符号表示如表41所示。表41各个指标名称、单位及符号表示序号指标名称单位符号1地区生产总值万元LNGDP2外商直接投资万元LNFDI3就业人数万人LNLN4固定资产投资万元LNIFA5平均产业增加值万元LNIAV42单位根检验与分析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对时间序列样本进行ADF检验,经整理得出的检验结果分别如下表所示表42水平序列单位根检验变量LNGDPLNFDILNLNLNIFALNIVAT统计量166798122063181957719212711928338401LEVEL400442540044254004425420005640044255LEVEL3098896309889630988963175352309889610LEVEL26904392690439269043927289852690439表43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变量LNGDPLNFDILNLNLNIFALNIVAT统计量232332904476842704189271758124820581LEVEL405791041219904057910405791040579105LEVEL3119910314492031199103119910311991010LEVEL2701103271375127011032701103270110310表44二阶差分单位根检验变量LNGDPLNFDILNLNLNIFALNIVAT统计量380107567703013256303374928743341111LEVEL429707341219904200056412199042000565LEVEL3212696314492031753523144920317535210LEVEL27476762713751272898527137512728985从检验结果看,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对应的ADF检验T统计量都大于三个显著性水平下相应的临界值,说明各变量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现为非平稳;各个变量在取一阶差分之后,只有变量LNLN和LNIFA的ADF检验T统计量小于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现为平稳序列,而其余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存在单位根,表明这五个变量不满足同阶单整;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其二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各个变量在取二阶差分之后,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对应的ADF检验T统计量都小于相应的临界值,说明各变量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也就是说所有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因此,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本文研究的五个变量都具有二阶单整现象,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43协整检验与分析协整检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EG两步法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另外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完全信息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为了研究方便,本文采用EG两步法ENGLEGRANGER进行协整检验。第一步,协整回归。为了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必须先应用OLS回归方法对回归方程(41)进行估计。LNGDP1LNFDI2LNLN3LNIFA4LNIAVUT(41)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对回归模型(41)进行估计,根据回归的结果,经整理可得出模型的估计方程如下LNGDP02203840061564LNFDI0163439LNLN0192808LNIFA0780687LNIAV(42)(0781909)(0017015)(0103934)(0069967)(0117964)R20999226F3227099N1511第二步,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残差序列的零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分别为H0残差序列有单位根,表现为非平稳性,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不成立。H1残差序列没有单位根,表现为平稳性,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成立。由回归方程(42),可以得到以下的残差序列ETLNGDP02203840061564LNFDI0163439LNLN0192808LNIFA0780687LNIAV(43)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对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经整理得出的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5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变量T统计量1LEVEL5LEVEL10LEVELET4620987405791031199102701103由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在置信度为5的区间上,残差序列的T统计量值为4620987,小于相应的临界值3119910,从而拒绝H0假设,说明残差序列没有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回归模型方程(42)通过协整检验,被解释变量GDP与解释变量FDI、LN、IFA、IAV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44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验证的是两个非平稳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对其短期内的影响变化则没有较为清晰的说明。因此,为了保证了变量水平值的信息能够被有效地利用,需要将残差作为非均衡误差项带入模型中,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来检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由于本文在单位根检验中得知各变量为二阶单整序列,需要引入二阶滞后模型,经适当的恒等变换,可以得到本文的二阶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为LNGDP01LNGDPT12LNFDIT3LNFDIT14LNLNT5LNLNT16LNIFAT7LNIFAT16LNIAVT7LNIAVT1ECMT1T(44)其中ECM为协整回归方程中的残差项。由于本文在协整分析中己经验证了残差根是平稳序列,因此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直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估计回归模型(44)中相应的参数,根据回归的结果,经整理得到其短期误差修正模型为12LNGDP00005042658279LNGDPT10072405LNFDIT0108834LNFDIT10113873LNLNT0746331LNLNT10099981LNIFAT0607023LNIFAT10122797LNIAVT1124564LNIAVT13377275ET1T00069740554524(90840287)(0522098)(0475470)(0472109)(0455956)(0595586)(0072455)(0620217)(0874717)R20915906DW1883078(45)45结果分析(1)通过上面的协整回归分析,可认为阳江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得出了协整模型方程LNGDP02203840061564LNFDI0163439LNLN0192808LNIFA0780687LNIAV从长期情况来看,外商直接投资(FDI)、就业人数(LN)、固定资产投资(IFA)、平均产业增加值(IAV)这四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正值,说明本文研究的四个产业转移效应对于阳江地区经济增长正向推动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为0061564,说明阳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就业人数的回归系数为0163439,表明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阳江的就业发展从而推动阳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系数为0192808,意味着阳江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资本积累效应每增加1,可以拉动阳江经济增长1928,说明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资本积累效应呈现较为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平均产业增加值回归系数为0780687,表明在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中,产业结构效应对于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可以得到阳江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非均衡模型LNGDP00005042658279LNGDPT10072405LNFDIT0108834LNFDIT10113873LNLNT0746331LNLNT10099981LNIFAT0607023LNIFAT10122797LNIAVT1124564LNIAVT13377275ET1从短期情况来看,四种效应对于推动阳江经济增长也是表现为正向作用的,并且也是产业结构效应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但总体上看,短期内四种效应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具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对阳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最小,虽然仅以0072405的比例推动经济增长,但略大于相对应得长期技术溢出效应。13其次,短期内的就业效应对阳江经济的影响比它的资本积累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