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醉翁亭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3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熟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语调,再现课文构造的优美意境,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2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依托文本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大意,个别晦涩语句及文言活用现象,教师点拨。3主旨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找关键句,分析作者感情脉络来完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2培养学生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全文。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江西庐陵人。他出身贫寒,24岁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同时他在文学理论上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淹革新政治,促动了保守派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贬滁州。这篇课文就是他任滁州太守时写的。三、第一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I备课札记_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_(1)内容学习生字词。(2)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3)要求4分钟后能准确认读屏幕上的字词。滁壑琊潺酿僧辄霏暝洌蔌弈翳射觥偻朝而往(二)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1、指名学生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发现有读错的可以马上举手示意,教师随时注意找会的同学来更正。2、预见性问题对于“壑”“琊”“潺”“觥”“偻”学生可能读不太准,教师要着重强调并引读几遍;对于“琊”、“觥”生辟字要结合音形义来强调学生记忆。四、第二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II(1)内容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句。(2)方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依托文本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大意,个别晦涩语句及文言活用现象,教师点拨。(3)要求15分钟翻译完课文(按成语接龙顺序进行,读一句,译一句)。1小组派代表翻译课文,注意程序。2如果小组代表发言时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举手更正。3预见性问题学生可能对以下字词的理解产生偏差(二)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学生明确野芳发而幽香“芳”古义为花。今义,芳草,花草的香味。山间之四时“时”古义为季节。今义,时间,时刻。词类活用A山行六七里“山”名词用作状语,在山上,顺着山路。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C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D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作动词,取号。E伛偻提携“伛偻”形容词用作名词,代指老人。“提携”动词用作名词,代指小孩。F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一个“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后一个“乐”形容词用作名词,乐趣。一词多义临溪而渔(动词,靠近)古今异义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到)云归而岩穴暝(动词,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动词,回去)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太守谓谁判断动词,为,是太守自谓也动词,称谓山水之乐名词,乐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环滁皆山也(表陈述语气)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语气)在乎山水之间也(表感叹语气)五、第三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III(1)内容诵读课文,在揣摩“也”字“而”字的用法和语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意境美。(2)方法先听读,再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揣摩。(3)要求8分钟后能说出文中“也”字,“而”字的用法和语气。(二)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学生明确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A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表修饰朝而往,暮而归(轻读)表并列泉香而酒冽(轻读)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轻读)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轻读)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重读)_瞬间灵感或困惑_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六、课堂检测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二,三题。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引出课题、明确目标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备课札记_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_3、理解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二、第一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I(1)内容读课文,理思路。(2)方法诵读课文,结合要求按学习小组形式交流。(3)要求6分钟后能回答下面的问题。1贯穿全篇的主线是什么2试围绕主线概括各段内容(二)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学生明确1贯穿全篇的主线是“乐”,从课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可以看出。2第一段总写乐。第二段写了山水之乐,具体写了山间朝暮四季景色的变化。第三段写了游人之乐与宾客之乐。第四段写了禽鸟之乐、太守之乐。3预见性问题学生可能对“线索”,“第一段总写乐”有点模模,教师应适时点拨。三、第二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II(1)内容分析课文,了解本文主旨。(2)方法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3)要求6分钟后回答问题。1文中写出了谁的“乐”他们为何而乐2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二)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学生明确1文中写出了滁人乐,众宾乐,太守乐。滁人山水之乐。众宾客山水之乐,从太守游而乐。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2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特别是“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3“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_4预见性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对太守乐的正确理解。四、第三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III(1)内容理解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方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3)要求6分钟后回答问题。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二)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学生明确1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2写景与抒情相结合。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周围赏心悦目的环境;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清幽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这些都是为后面借解释亭名引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从而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服务的。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不同之景,则是为了衬托“乐亦无穷”,借以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3预见性问题第一问应根据学情对学生加以提示,如从“时间”,“方位”考虑。五、小结醉翁亭记一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职业道德与素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环境艺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室内设计项目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蒙台梭利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学院《故事脚本与分镜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系统开发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科技大学《建筑法规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学体育足球教学
- 宝马m4分期方案
- 艾滋病、梅毒、丙肝预防知识
- 天津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零星工程框架协议书范本
- 重庆A卷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 无菌技术与无菌物品管理
- 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
- 2025年桉树种植与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建设合作合同2篇
- 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5年安徽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招聘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MOOC】《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北京林业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滨海县陈涛镇污水处理厂(500m3-d)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