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初步设计_第1页
(工业厂房)初步设计_第2页
(工业厂房)初步设计_第3页
(工业厂房)初步设计_第4页
(工业厂房)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部分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建筑电气第七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八章环境保护第九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第十章消防专篇第十一章节能设计专篇第十二章人防工程专项说明第十二章无障碍设计专篇第十三章附件图纸部分目录第二部分设计图纸总图、建筑专业图纸结构专业图纸给水排水专业图纸电气专业图纸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图纸第一章总论1初步设计主要依据11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XX中电软件园有限公司XX中电软件园项目一期工程项目项目核准的通知;(长高新管发计【2009】49号)12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城管环保局关于XX中电软件园有限公司XX中电软件园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13XX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1500地形图;14红线图、规划许可条件及设计任务书;15XX市政府和规划部门相关技术规定和设计要求16中电软件园一期后续工程设计合同;17与业主方讨论的会议纪要;1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年11月颁发);19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政策和规定(详见各专业说明)110现场勘测资料。2场地概况及自然条件21场地概况本项目为中电软件园一期工程,位于XX高新区XX大道以北,望安路以东,尖山路以西,青山路以南的区域。园区内弧形道路东北部分为一期总部大楼及配套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内弧形道路西边、南边为本次设计范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良好,城市管网及配套设施齐全,是进行软件园开发项目的理想用地。整个场地周边市政道路标高尖山路由北向南从60米至645米,望安路由北向南从6995米至7198米再至710米,XX大道由东向西从71米至645米,青山路由东向西从6995米至60米,场地内部标高从51米至78米,场地高差较大。本工程共17栋轻工业厂房、1栋倒班宿舍及1栋管理处用房;其中4栋19栋及21栋为轻工业厂房,20栋为倒班宿舍,22栋为管理处。2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23气象最冷月平均气温42最热月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12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雨量14108MM一日最大降雨量1925MM最大积雪深度80MM基本雪压035KN/M2平均风速275M/S基本风压04KN/M2湘江最高洪水位3603M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3661M3初步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中电软件园一期后续工程的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水、建筑电气、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和概算各专业的初步设计。4设计原则41设计总原则1项目定位总体定位塑造麓谷新形象,打造规范化、专业化、集群化科技生产园区,构筑麓谷城市新中心。建成产业功能与城市元素完美融合的生态科技新城。产业定位以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机电装配等无需依赖传统地面厂房的轻工类产业为主。目标客户群定位符合产业定位的生态型、商务型、节能环保、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有能力购置物业进行事业扩展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物业功能定位主要产品为轻工业厂房,无具体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倒班宿舍为员工倒班休息之用,服务半径定位于配套服务本园区为主。市场定位项目应具有良好的软件产业园气氛,便于企业生产经营,满足企业形象和综合配套需求,为业主提供高品质生产园区。42设计目标建成一个科研条件完备、生产技术先进、管理完善、园区环境优美的21世纪现代化轻工业生产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创业条件。拎包即可办厂、置业即可创业。43在本设计中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坚持环保、职业卫生及安全、消防等工程设施与公司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并根据国家、地方和有关部门的相关的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治理和预防措施。44总图、土建、公用工程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并能满足轻工类生产的要求。45设计充分考虑人流、物流的顺畅,以减少物料的周转环节和搬运次数。46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等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47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和有关规定的情况本设计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各种政策、法令、建筑法律、法规,详见各专业有关章节。5建设规模和模式51建设规模中电软件园一期总征地面积为213120平方米,本次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34780平方米。容积率为11971轻工业厂房单体地上建筑面积从8000至30000平米不等,建筑高度控制在40米左右;规划、消防按丙类(电子类)多层厂房和高层厂房设计。2倒班宿舍最大建筑层数8层,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内;规划、消防按多层民用建筑设计。3汽车库除了独栋区域未设置地下车库外,其他单体下面均设有一层地下室(10栋地下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共计停车位1423个。6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本设计严格按国家现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设计。产业定位为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机电装配等无烟生产的丙类轻工类产业。目标客户群定位符合产业定位的生态型、商务型、节能环保、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本工程产业定位和目标客户群定位决定了本项目为无工业污染的项目,各建筑物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或由专人收集集中处理,或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排入市政下水道。本工程在景观上悉心刻划,根据园区总图布置设置“面、线、点”绿化带,整体提升园区的品质。7节能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本工程轻工业厂房适当考虑建筑节能,倒班宿舍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并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满足部分宿舍生活热水的要求。整个园区采用了雨水回收系统,用于景观绿化的浇灌和已建景观湖水的补水,节约水资源。在设计中选用新型节能设备,如各类泵、风机、电机、高效长寿节能灯具,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本工程轻工业厂房建筑采用单框中空玻璃铝合金窗,加设屋顶保温,外墙采用自保温系统。倒班宿舍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8劳动安全卫生引进企业为无工业污染产业,园区内环境优美,植被葱郁,保证了员工工作环境的高质量,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9消防总图布置按建筑物防火要求安排防火间距和环形车道。本工程除20栋为倒班宿舍外,其他各栋轻工业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属丙类电子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汽车库火灾危险性类别属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本工程电力设计严格按防火、防爆规定要求进行。生产车间按防火要求设置消防栓,配备化学消防器材。本工程位于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新城内,除采取以上的消防措施外,还可依靠城市消防力量。10人防本工程在10栋地下室负二层设置甲六级人防,人防总面积为4980平米。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1设计依据1第一章总论中所述相关文件。2有关的标准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J50352200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长政发200930号XX市城乡规划局关于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的补充规定XX市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管理规定长政办发200534号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1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中电软件园一期后续工程,包括17栋轻工业厂房、1栋倒班宿舍及1栋管理处用房;其中4栋19栋及21栋为轻工业厂房,20栋为倒班宿舍,22栋为管理处;本次设计在总平面布置图上对这些建(构)筑物进行总体布置以及管线综合设计。2场地概况和气象资料21场地概况本项目为中电软件园一期工程,位于XX高新区XX大道以北,望安路以东,尖山路以西,青山路以南的区域。园区内弧形道路东北北部分为一期总部大楼及配套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内弧形道路西边、南边为本次设计范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良好,城市管网及配套设施齐全,是进行软件园开发项目的理想用地。整个场地周边市政道路标高尖山路由北向南从60米至645米,望安路由北向南从6995米至7198米再至710米,XX大道由东向西从71米至645米,青山路由东向西从6995米至60米,场地内部标高从51米至78米,场地高差较大。22气象(见第一章总论)3总平面布置31总平面布置原则1满足城市规划的需要;1符合园区发展的要求,近、远期规划有机结合;2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就建筑物、仓储、运输路线、工程管线、绿化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合理紧凑地进行总图布置;3避免频繁的物流与主要人流的交叉;4满足功能分区的要求,各种辅助和附属设施应尽可能地靠近所服务的车间,各种动力供应设施应尽量临近负荷中心,节约投资;5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并满足防火、安全、卫生等要求;6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并有利于环境保护;7为施工和企业管理的方便创造条件。32总平面布置本工程充分利用地形高差,精心策划,精心构思,精心设计,创造生态型园区,创造出生态型山地建筑。本次设计中,从对原规划设计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调整321将总图景观带拓宽,强化两条景观主轴线,更利于景观扩大化、景观主次分明,49栋的企业主要形象出入口均面向景观主轴,11栋18栋独栋轻工业厂房共享组团中心景观。19栋21栋均有独立的入户景观或屋顶平台。322对总体竖向进行分析,充分利于地形高差,将地下车库设计成半地下车库或敞开车库,改善停车环境,节约土方和造价。323优化了西向接入弧形主干道的道路路网,使其与内部主干道保持流畅。324将原规划的建筑的弧线形,修正为方正的建筑空间,既经济适用又呼应了道路的形状。32510栋形体规整,与景观主轴对中,成为景观主轴的对景,底部三层架空,将主轴景观贯穿于整个场地,整合成完整的景观轴线,并有效地将景观引入建筑内部,提升建筑的品质。326强化景观主轴,加宽沿主干道绿化带加宽,增设步行系统,企业形象入口均设置在景观主轴,有效提升园区品质及企业形象。327建筑均有道路直接通达,四周设置环行道路或沿不少于一个长边设置道路,以满足消防疏散、成品和原材料运输的需要。328园区共设三个主要出入口,人流、货流路线分明。详见总平面布置图。4竖向布置整个场地周边市政道路标高尖山路由北向南从60米至645米,望安路由北向南从6995米至7198米再至710米,XX大道由东向西从71米至645米,青山路由东向西从6995米至60米,场地内部标高从51米至78米,西南较高、东北较低,场地高差较大。根据场地现状,本工程采用平坡式布置形式,有利于场地道路与外界道路的衔接,也有利于场地内的地面运输通畅以及园区场地排水。利用地形现状将1618栋设计成为本期工程的制高点,该点向南、北、东三面由高至低成放射状至园区湖面,与湖边弧形道路有机的结合起来;4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350M,5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650M,6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550M,7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800M,8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700M,9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000M,10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200M,11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760M,12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850M,13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050M,14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100M,15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120M,16栋、17栋、19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280M,18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250M,20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200M,21栋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100M,其余的建(构)筑物室内地坪及道路交叉口的标高见总平面布置图。场地雨水采用管道系统有组织排放,集中后排至城市已有的排水系统中。5道路与出入口本工程采用沥青面层路面。园区道路主要道路宽度12米、10米、7米,次要道路5米、4米,消防车道路的转弯半径均不小于12米。道路成环状布置,以满足消防和运输通畅的要求。本二期工程设置三个主要的出入口。其中场地沿青山路、尖山路为主要人行与车行出入口;沿望安路为车行出入口,主要服务于货流及车流;沿望安路南向及XX大道辅道设置了人行出入口,在园区内部,道路成环,人流、物流路线分明,避免交叉造成不利影响。6交通组织人员流向场地内共设五处人流主要出入口,青山路出入主要为20栋、21栋人流,尖山路出入口主要为4栋9栋人流,望安路两个出入口主要为10栋19栋人流,XX大道辅道出入口主要为5栋、7栋、9栋、10栋、22栋人流,同时沿景观轴设置了大量的景观步道,整个园区人流的路线顺畅合理。货物流向分别沿尖山路、青山路、望安路三个车行出入口进入园区货流道路,到达各生产车间。园区内物流流线明确、顺畅。7园区运输71园区运输量本工程为软件园区,主要以无烟生产的轻工类产业的生态型、商务型、节能环保、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为主,货物运输量不大,设计完全可满足。72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本工程全部采用公路运输。园区道路设计满足各种常见型号的货运车辆顺畅通行。8绿化布置将总图景观带拓宽,强化两条景观主轴线,更利于景观扩大化、景观主次分明,49栋的企业主要形象出入口均面向景观主轴,11栋18栋独栋轻工业厂房共享组团中心景观。19栋21栋均有独立的入户景观或屋顶绿化平台。10栋形体规整,与景观主轴对中,成为景观主轴的对景,底部三层架空,将主轴景观贯穿于整个场地,整合成完整的景观轴线,并有效地将景观引入建筑内部,提升建筑的品质。强化景观主轴,沿主干道绿化带加宽,增设步行系统,企业形象入口均设置在景观主轴,有效提升园区品质及企业形象。园区绿化采用混合式布置,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以线性景观带为主主要分为大面积的绿化景观带、环绕建筑的线型绿化带及点式庭院绿化。线性绿化结合建筑设计在园区形成两大景观主轴,景观轴配以绿化布置以大片的草坪为主,辅以低矮的灌木及部分乔木,形成复层绿化,与景观轴的小品、亭、廊、椅凳完美的结合;有效地将景观引入建筑内部,提升建筑的品质。各建筑物周边场地设置绿化,以草坪为主;点式绿化以庭院形式,主要点缀在11栋18栋独栋轻工业厂房处;各级绿化配置让整个基地处于绿色环抱之中,且最大限度地展示建筑本身的风采。此外,充分利用非建筑地段及零星地的绿化,将园区绿化有机结合,创造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空间。植物配置上尽量选用乡土树种,配置优美的植物天际线,并合理搭配不同季节开花和供观赏的树种,做到四季有花可赏,有景可观。9综合管线布置91布置原则1管线综合布置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使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2管线敷设方式根据管线内介质的性质、圆区地形生产安全、交通运输、施工检修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3管线综合布置,必须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主要干线及管线多的采用共沟布置。4管线带的布置与道路或建筑红线相平行。5管线综合布置时尽量减少管线与道路及其它干管的交叉。6管线综合布置时,干管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管线综合布置按下列顺序自建筑红线向道路方向布置电信电缆、电力电缆、各种工艺管道或管沟、生产及生活给水管道、工业废水生产废水及生产污水管道、生活污水管道、消防水管道、雨水排水管道、照明。92综合管线布置方案上水管线呈环状分区布置,消防水与其它给水合并设置。雨水管及污水管采用直埋。强、弱电缆主要采用电缆沟敷设。空调、采暖管及压缩空气管采用管沟敷设。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单位数量备注213120合320亩196353合295亩33931598315412561618轻工业厂房2263038倒班宿舍及管理处2985829658905022251158602347805轻工业厂房1607268倒班宿舍233714管理处6425屋顶机房面积11377计入建面,不计容积率地下车库489021人防面积498064497不计入建面和容积率23496321197172872257903680个1729个306个1423地下停车位其中项目总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广场面积绿地率总部大楼及配套(已建)总部大楼地下室(已建)总部大楼及配套(已建)架空层面积本次工程建筑面积基地用地面积一期经济技术指标本次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其中建筑占地面积根据长沙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补充规定,不超过屋面1/8屋顶机房计入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架空层面积(多层高于3米,高层高于4米)不计入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地面停车位停车位其中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计算容积率面积一期经济技术指标其中序号栋号占地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1栋66366945414115865700022栋8377423750923750933栋8409824334224334244栋18517329223928255栋218214429514429566栋1988811248112477栋339123408823408888栋18157456218058299栋33462308122308121010栋289900338275105594438651111栋581518394183941212栋581518394183941313栋581518394183941414栋581523732237321515栋581523732237321616栋580429896298961717栋580429896298961818栋580429896298961919栋18991887076180771051542020栋26798233714464812801952121栋24829162787468622096492222栋30664256425831541502225115860618085311673018587854890212347805394827123610106048812965890合计本次工程(4栋22栋)已建项目(总部大楼及配套)165990构建筑物面积一览表10602第三章建筑设计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1第一章总论中所述相关文件。12有关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内容深度规定(200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13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中电软件园一期后续工程,包括17栋轻工业厂房、1栋倒班宿舍及1栋管理处用房;其中4栋19栋及21栋为轻工业厂房,20栋为倒班宿舍,22栋为管理处。一期总用地面积为196353平米,本次建设总建筑面积为234780平米。一期总容积率为1197。2各建筑单体设计说明211建筑概况本工程为17栋轻工业厂房和1栋倒班宿舍以及1栋管理处,轻工业厂房大约分为6类。4栋、6栋、8栋为一类;5栋、7栋、9栋为一类;10栋为一类、1118栋为一类,19栋、20栋、21栋各为一类。4栋、6栋、8栋为同类型多层轻工业厂房,层数为35层,即北栋为3层,南栋为5层,采用“工”字型布局,中部设核心筒和公共区域,南北两翼为主要生产车间;5栋、7栋、9栋为同类型高层轻工业厂房,层数为78层。采用“工”字型布局,中部设核心筒和公共区域,南北两翼为主要生产车间;车间内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自由分隔,面积可大可小,公摊小,独立性强。10栋底部架空三层,内走道设计,南北主要生产车间可以自由分隔,朝向与景观良好;11栋18栋自成组团,为独立的小型轻工业厂房,首层为架空绿化,单栋面积约1900平米或3000平米;19栋西面设计为高级轻工业厂房,东面为大开间生产车间;20栋为倒班宿舍,共9层,约600套宿舍。21栋底部局部架空2层,为内走道轻工业车间。整个园区内生产车间面积大小,品质档次等均可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也满足业主销售的多元化。除了独栋外,其他单体均设置了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4栋7栋为连通的地下室,89栋为连通的地下室,根据地形高差,在地下车库北面标高较低处设置车库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尽量避免设置在景观主轴处。214栋9栋212平面功能布置4栋轻工业厂房9栋轻工业厂房位于园区东面,建筑层数面向湖面依次跌落,采用框架结构。4栋、6栋、8栋为同类型多层轻工业厂房,层数为35层,即北栋为3层,南栋为5层,采用“工”字型布局,中部设核心筒和公共区域,南北两翼为主要生产车间;5栋、7栋、9栋为同类型高层轻工业厂房,层数为78层。采用“工”字型布局,中部设核心筒和公共区域,南北两翼为大开间生产车间;车间内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自由分隔,面积可大可小,公摊小,独立性强。车间根据建筑面积设置不同数量的电梯,电梯载重量1000KG,速度15M/S,电梯设置面积约每5000平米设一台。213立面设计根据软件园本身的特点,需追求良好的环境及建筑本身品位,立面以总部大楼为指引,整体造型在规整统一中求变化,保证功能空间更有效使用,建筑局部做悬挑或退台处理,悬挑方向均朝向湖面中心,退台面向中心景观轴,结合地形高差创造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建筑以略浅于总部大楼的浅赭石色为主色调,局部采用浅灰色。建筑通过形体穿插,虚实对比,退台及露台、错位竖条窗来丰富建筑形体,力求简洁、现代、充满活力,色调统一而又不失时尚。沿湖部分采用玻璃幕墙与竖向遮阳构架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引进中心湖面的景观。214剖面设计4栋9栋轻工业厂房首层层高均为45米,其他楼层均39米。4栋、6栋、8栋地下车库的层高为40米,5栋、9栋部分地下室层高62米,7栋部分地下室层高68米。其他建筑物投影范围以外局部面积约3645米,根据竖向和功能要求而不同。215无障碍设计4栋9栋为工业建筑,未考虑无障碍设计。216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4栋、6栋、8栋为丙类多层轻工业厂房,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6000平米,疏散宽度距离不超过40米。设计中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设置三部疏散楼梯,四层和五层设两部疏散楼梯。疏散楼梯均为封闭楼梯间。疏散门均为乙级防火门。5栋、7栋、9栋生产车间为丙类高层厂房,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允许面积为3000平米,因此超过3000平米的楼层为两个防火分区,最远点疏散距离不超过40米,上下连通通窗或幕墙部分采取相应防火措施。每个防火分区有两部封闭楼梯作为疏散楼梯。疏散门均为乙级防火门。2210栋222平面功能布置10栋位于园区西南角的位置,是整个园区内仅次于总部大楼的重要建筑。建筑成”L”型布局,首层底部架空三层,与园区景观主轴贯通,建筑核心筒及设置在建筑物折线转角处,为内走道式生产车间。首层在架空层两侧分别设置大堂,首层设置消控室和弱点机房,各层走道两侧的生产车间可以根据需要大小分隔。本栋建筑设置6部1000KG电梯。223立面设计根据本栋建筑的特点和其所处的园区位置,与总部大楼通过景观主轴和景观湖面遥相呼应,立面色彩以略浅于总部大楼的浅赭石色为主色调,立面处理上部分沿用总部大楼的竖条错位窗的元素,采用玻璃幕墙、架空的手法等虚实对比和形体变化的手法,使整个建筑既端庄大气又不失活力。224剖面设计一层层高54M;二层三层层高45M,四层及以上层高为39米,地下一层层高为40,地下二层层高为380米。225无障碍设计生产车间为丙类高层厂房,本栋一楼设置园区公厕,在公厕区域考虑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坡道。226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生产车间为丙类高层厂房,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允许面积为3000平米,因此每层为两个防火分区,最远点疏散距离不超过40米,上下连通通窗或幕墙部分采取相应防火措施。10栋地上十层,总建筑高度为420米,每层设置两个消防电梯,楼梯均按防烟楼梯设置,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设置防烟前室或合用前室,前室面积不小于60平米,合用前室面积不小于10平米。楼梯和前室尽量采用自然排烟,不满足自然排烟的设置加压送风井。231118栋231平面功能布置1118栋为独栋区域,位于园区西南部,共8个单体。独栋定位为本工程内高品质生产厂房。各栋首层均设大堂和架空层,1113栋为13层,1415栋为14F,1618栋为15F。每层平面为大开间生产车间,每层设置休息区和阳台等虚空间,为员工提供休憩和观景的场所。233立面设计独栋根据其自身定位以及形体特点,立面设计以局部退台与露台的结合,点窗与幕墙的对比,虚体与实体的穿插,形成独栋在园区整体风格一致的框架下,活泼鲜明的造型特色。建筑底层架空,通过一组有规律斜向竖向装饰构架形成其独特的入口造型,强化入口氛围。234剖面设计一层架空层层高360米,二层及以上层高均为39M。235无障碍设计生产车间为丙类多层厂房,不考虑无障碍设计。236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生产车间为丙类多层厂房,整栋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设置两个疏散楼梯。2419栋241建筑概况242平面功能布置19栋位于园区景观湖面西侧,与总部大楼裙房隔湖相望。建筑物地上14层,19栋西侧与东侧道路高差从55米73米。建筑利用地形高差设置地上汽车库。建筑物首层设置大堂,东面设置沿湖的大开间生产车间。西面设置单间的高级生产车间。本栋建筑设置4部电梯和若干疏散楼梯。243立面设计建筑造型本栋建筑与沿湖而立,与总部大楼隔湖而望。在建筑群中起合转承,衔接过渡,形体丰富,虚实对比强烈。沿湖一侧体块与总部大楼裙楼呼应,以圆润的弧线营造大跨空间,争取更长的建筑景观面,并层层退台,使形体更为多姿多彩。背湖一侧强调虚实对比,实墙与玻璃幕墙比列明确而优美,突出墙体的飘窗打破了平淡的面形态,丰富了立面层次。244剖面设计一层层高54M;二层五层层高36M,车库层层高540M。利用基地自然高差设计地上停车库,既满足功能的需求。又减少了土方量,节约了成本。246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地上部分生产车间为丙类多层厂房,防火分区面积和疏散距离均满足设计要求。车库部分车库为一个防火分区,有至少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2520栋倒班宿舍251平面功能布置20栋位于园区西北部,建筑物地上9层,局部8层,地下一层。20栋西侧与东侧道路高差从42米55米。建筑利用地形高差设置汽车库。建筑物在首层西向设置大堂,在建筑物东面设置室外楼梯直接从东面道路,通过车库屋顶平台,到达宿舍大堂。宿舍主要朝向为南北向,少量西向。宿舍在南栋和北栋分别设置两部电梯和疏散楼梯。并在每层西向房间设置洗衣房。每套宿舍内均设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满足员工生活卫生需求。本栋建筑共设置600套倒班宿舍,每套可供两名员工居住。252立面设计倒班宿舍立面以总部大楼通窗与错位窗的开窗方式与浅赭石色的主色彩为指引并与21栋培训楼形成一定对应关系。建筑整体造型追求大面积虚实体块与色彩的对比;在保证平面功能使用的前提下,通过阳台、点窗、通窗丰富建筑立面,使建筑简洁而充满活力。倒班宿舍立面以浅赭石色为主色调,局部采用浅灰色。建筑通过形体分割、墙面的凹凸变化、遮阳百页以及错位竖条窗来丰富建筑形体,色调统一而又不失时尚。253剖面设计一层层高39M;二层九层层高33M,车库层层高550M。利用基地自然高差设计地上停车库,既满足功能的需求。又减少了土方量,节约了成本。254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地上部分倒班宿舍为通廊式多层居住建筑,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500平米,每层设置两个防火分区,首层设置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有两部封闭楼梯作为疏散楼梯。疏散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内走道在适当位置设置机械排烟井道。地下室部分共三个防火分区,设备用房为一个防火分区,车库为两个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各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255无障碍设计20栋宿舍在入口处设置无障碍通道,室内设置4部电梯,在首层设置无障碍宿舍2套。2621栋261平面功能布置21栋位于园区西北角,建筑物地上北栋7层,南栋5层,利用地形高层设置车库一层。建筑物在首层西向和北向利用架空层设置大堂,南北栋之间利用户型玻璃体有机连接。南栋与北栋均为内走道生产车间,车间大小可根据业主需要灵活分隔。262立面设计21栋与已建总部大楼基本平行设置,在立面处理上部分开窗方式与总部大楼保持一致的同时,以大体快的形体穿插与凹凸,弧形玻璃幕墙与大实墙面的对比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型特色。建筑色彩以浅赭石色为主色调,局部采用浅灰色,与园区整体色调保持一致。建筑北面入口采用三层局部架空,西面入口采用一层架空,形成局部灰空间,在引导人流的同时,给人以通透的视觉效果。建筑东面朝向湖面,以大面积错位竖条窗将湖景引入建筑内部。263剖面设计一层层高45米,二层至七层层高均为39米,车库层层高40M。利用基地自然高差设计地上停车库,既满足功能的需求。又减少了土方量,节约了成本。264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生产车间为丙类高层厂房,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允许面积为3000平米,因此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或两个防火分区,最远点疏散距离不超过40米,上下连通通窗或幕墙部分采取相应防火措施。每个防火分区有两部封闭楼梯作为疏散楼梯。疏散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内走道在适当位置设置机械排烟井道。第四章结构设计41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411主要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002年局部修订)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及其他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及规程。主要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系列412资料由中国有色金属XX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4月提供的XX中电软件园有限公司一期后续工程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中间资料。413本期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级,人防地下室设计类别为甲类,抗力等级为核6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及抗震设防类别见下表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及结构形式基础等级基础形式持力层所选基础形式下持力层特征值抗震设防类别45层;201M;框架结构乙级独立基础(局部人工挖孔桩)强风化板岩4400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3500KPA丙类58层;318M;框架结构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65层;201M;框架结构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78层;318M;框架结构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85层;201M;框架结构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98层;318M;框架结构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010层;417M;框架结构乙级筏板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14层;153M;框架结构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24层;153M;框架结构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34层;153M;框架结构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45层;192M;框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架结构155层;192M;框架结构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66层;231M;框架结构丙级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76层;231M;框架结构丙类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86层;231M;框架结构丙类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195层;186M;框架结构丙类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209层;303M;框架结构乙类筏板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217层;279M;框架剪力墙结构丙类筏板基础独立基础第四系残积粘土200KPA丙类222层;9M;框架结构丙类独立基础强风化板岩4400KPA丙类42自然条件421基本风压WO03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基本雪压SO045KN/M2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区。422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XX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II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结构阻尼比为005,地震影响系数004。423工程地质拟建场地地处XX高新区XX大道以北,望安路以东,尖山路以西,青山路以南的区域。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1、人工填土(QML)为素填土,系新近平整场地堆填而成。褐红、褐黄、褐色,场地主要由粘性土混1040强风化大块石组成,密实程度不均匀,局部地段由强风化块石堆填而成。2、第四系全新统湖积(Q4L)含有机质粉质粘土灰绿、灰褐色,含少量腐殖质,稍具腥臭味。软塑可塑状态。摇振无反应,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3、第四系残积粘土(QEL)褐黄色、褐红、灰白、灰褐等色,局部可见黑色斑点,由元古界板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较清晰,主要矿物已风化成土,夹少量强风化碎块。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呈稍湿,硬塑状态。4、元古界(PT)板岩褐黄色、青灰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及粘土矿物,变余结构,板状构造。本次勘察仅揭露强风化带。其野外特征分述如下1)强风化3板岩灰黄、褐黄等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极发育,裂面被浸染呈铁锈色及褐黄色,局部夹石英碎石。冲击钻进难,合金钻进较易,岩芯多呈碎块状,部分块状及土柱状,碎块用手易折断。43工程概况及结构选型本期工程共拟建19栋建筑,分别如下43149栋轻工厂房47栋轻工厂房和89栋轻工厂房分别共用一开敞式地下室。地下室平面尺寸为1468MX168M,层高为36M68M。地下室为超长结构,设计中地下室不设伸缩缝,沿主楼边缘并间隔大约40米左右设置一道后浇带。4,6,8栋轻工厂房平面为工字型,在轴,轴处设缝,缝宽100。DH轴至轴及轴至(1/G)轴部分共5层,一层层高为45M,标准层层高为ADD39M,屋面高度为201M。轴至轴部分共3层,一层层高为45M,标准层HL层高为39M,屋面高度为123M。一层为大堂和丙类生产车间,标准层为丙类生产车间。标准柱网为80MX75M。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5,7,9栋轻工厂房平面为工字型,在,轴与,轴之间设缝,EFLM缝宽分别为180MM;160MM。B轴至L轴部分共8层,一层层高为45M,标准层层高为39M,屋面高度为318M,轴至轴部分共7层,一层层高为MR45M,标准层层高为39M,屋面高度为279M。一层为大堂和丙类生产车间,标准层为丙类生产车间。标准柱网为80MX75M。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电梯间与楼梯间周边楼板加强构造措施,双层双向配筋。43210栋轻工厂房10栋轻工厂房平面为L字型,地下2层,地上10层,从地面以上在轴处设缝,缝宽220MM。负二层层高38M,负一层层高4M,一层层高854M,二,三层层高45M,标准层层高39M,屋面高度为417M,标准柱网为84MX84M。地下室负二层,战时为甲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车库和设备用房,负一层为地下停车场,一层以上均为丙类生产车间。右边塔楼,二三层因架空层楼板削弱,所以周边楼板按弹性板计算,楼板加强构造措施,双层双向配筋。至轴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1/8)轴18至轴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及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因在楼梯21间与电梯间增设剪力墙后,建筑物的刚度形心向北偏移,质心与刚心偏差较大,且为了满足建筑立面效果,建筑物外围不能设置剪力墙,在1/8轴交1/AB轴之间增设400MM厚剪力墙,在D轴交2120轴之间增设300MM厚剪力墙,在21轴两端增设2处剪力墙。地下室顶板为梁板结构,负一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人防顶板板厚200。地下室为超长结构,设计中地下室不设伸缩缝,沿主楼边缘并间隔大约40米左右设置一道后浇带。本工程基础设计根据周边建筑勘探情况,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H为800MM。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板岩,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44321118轻工厂房1118栋轻工厂房均为多层建筑,1113栋共4层,一层层高为36M,标准层为39M,屋面高度为153M,14,15栋共5层,一层层高为36M,标准层为39M,屋面高度为192M,1618栋共6层,一层层高为36M,标准层为39M,屋面高度为231M。主要柱网为75MX70M。结构形式均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整体建模计算时,均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结构的扭转及位移比均满足设计要求。43319轻工厂房19栋轻工厂房为多层建筑,在(1H)轴;(1/D)与轴之间与(14)1D轴与(1/4)之间设缝,缝宽分别为120;120和100。(1A)轴与(1/D)11轴,(1D)轴至(1H)轴,(1H)轴至(1K)轴之间层数为5层,一层层高为42M,标准层层高为36M,屋面高度为186M,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14)轴与(24)轴之间部分层数为2层,带有一个开敞的地下室,负一层层高54M,一层54M,二层66M,屋面高度108M,采用框架结构,大跨度框架梁拟采用预应力梁,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预应力梁下框架柱箍筋全长加密。地下室为超长结构,设计中地下室不设伸缩缝,沿主楼边缘并间隔大约40米左右设置一道后浇带。43420倒班宿舍20倒班宿舍上部平面为凹字型,有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平面为矩形,平面尺寸为71MX682M,负一层层高为55M,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地下室为超长结构,设计中地下室不设伸缩缝,沿主楼边缘并间隔大约40米左右设置一道后浇带。上部结构在轴与(1/D)轴和(1/H)与J轴之间设缝,缝宽160。DA(1/H)轴部分为9层,一层层高为39M,标准层层高为33M,屋面高度为27M。轴部分为10层,一层层高为39M,标准层层高为33M,屋面高度为303MJM。标准层为宿舍。标准柱网为80MX60M。结构形式均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均为三级。43521轻工厂房21栋轻工厂房为凹字型,在(1C)轴与(1D)轴之间,(28)轴与(29)轴之间,(1H)之间设缝,缝宽分别为120MM;160MM;100MM。(21)轴至(28)轴之间7层,一层层高45M,标准层层高39M,屋面标高为279M。(24)轴与(26)轴之间局部架空3层,架空层周边楼板按弹性楼板计算,双层双向配筋。(1D)轴与(1H)轴之间共2层,一层层高45M,二层层高34M,屋面高度为79M。(1A)轴至(1C)轴之间共5层,一层层高45M,标准层层高39M,屋面标高为201M,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29)轴至(213)轴之间,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21)轴至(28)轴之间,平面为L形,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的7224,超过50但不大于80,框架及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高度为基础顶8370。地下室为超长结构,设计中地下室不设伸缩缝,沿主楼边缘并间隔大约40米左右设置一道后浇带。基础设计中主楼部分采用筏板基础、中间连接部分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基础持力层为第四系残积粘土,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超深部分采用C15毛石砼垫至设计标高。43622管理处22栋管理处平面为矩形,平面尺寸为3025MX166M。管理处共2层,一层层高为45M,屋面高度为90M。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437活荷载荷载取值生产车间25KN/M2电梯前室及疏散楼梯35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电梯机房70KN/M2有分隔的蹲厕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隔墙)80KN/M2阳台25KN/M2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消防车道200KN/M2(双向楼板)350KN/M2(单向楼板)管理用房25KN/M2VRV空调位50KN/M2宿舍20KN/M2车库40KN/M2屋顶花园30KN/M2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的使用功能,楼面无较大的生产设备,楼面荷载未考虑动力系数。438结构材料混凝土防水垫层C15,独立柱基及筏板基础采用C30,桩基础采用C30,基础以上部分的侧壁,框架柱,梁板采用C40C30。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混凝土结构0000标高以下、卫生间、厨房、阳台、雨篷、屋面等外露构件属二A类,其余部分属一类环境;本工程上部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511的要求确定。现浇整体式梁板保护层厚度分别为20,15MM,耐火极限满足规范规定要求。钢筋桩身、承台、侧壁、柱、剪力墙、梁板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及分布钢筋采用HPB300钢筋。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构件截面尺寸见结构平面布置图。439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2010版)的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进行结构分析与计算。通过计算本工程各塔楼(独立的结构单元)主要结构特征参数如下5轴线AE项目数值规范条文限值结构的总质量(T)784611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11703结构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1374TT/T1085高规34509X方向刚重比2739高规54414Y方向刚重比2563高规54414地震作用下X方向的最大位移MM98地震作用下Y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