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某建陶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导则编制版_第1页
淄博某建陶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导则编制版_第2页
淄博某建陶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导则编制版_第3页
淄博某建陶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导则编制版_第4页
淄博某建陶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导则编制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淄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本号2014第一版生产单位淄博有限责任公司预案编号AAAAAA2014001编制人审核人签批人颁布日期2014年4月22日批准发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有关要求,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有关规定编制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规范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保护职工和公众生命健康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本预案经专家组评审后进行了修订完善,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开始执行。批准人年月日目录批准发布2第一章综合应急预案61总则611编制目的612编制的作用613编制依据614适用范围715应急预案体系716应急工作原则72事故风险描述8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8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9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431应急组织体系1432指挥机构及职责144预警及信息报告1641危险源监控1642预警1743信息报告175应急响应1851响应分级1852响应程序1953处置措施2054应急结束276信息公开287后期处置288保障措施2981通信与信息保障2982应急队伍保障3083物资装备保障3184其它保障329应急预案管理3291应急预案培训3292应急预案演练3393应急预案修订3594应急预案备案3595应急预案实施35第二章专项应急预案36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专项预案361事故风险分析3611事故类型3612危险源分析3613危害程度分析372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3721应急组织体系3722指挥机构与职责3723职责划分3824职责分工393处置程序3931预警3932预警处置4033信息报告与通知4034信息传递与上报4135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电话4136响应分级4137响应程序424处置措施4341颜料车间、色料车间火灾、爆炸处置措施4342玻璃釉料车间火灾、爆炸处置措施4444配电室电气火灾事故处理措施4545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处置措施4546锅炉爆炸处理措施4647液氧站液氧储罐火灾处理措施4648液氧站液氧储罐爆炸处理措施4749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47第二节中毒和窒息事故专项预案49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911事故类型4912危险源分析4913危害程度分析492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4921应急组织体系4922指挥机构与职责5023职责划分5024职责分工513处置程序5231预警5232预警处置5233信息报告与通知5334信息传递与上报5335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电话5336响应分级5437响应程序554处置措施5541中毒事故处置措施5542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56第三节泄漏事故专项预案571事故风险分析5711事故类型5712危险源分析5713危害程度分析572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5721应急组织体系5722指挥机构与职责5823职责划分5824职责分工593处置程序6031预警6032预警处置6033信息报告与通知6034信息传递与上报6135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电话6136响应分级6237响应程序634处置措施6441泄漏事故处置措施6442松油等桶装物料泄漏处置措施6443天然气管道泄漏处置措施6544灼烫处理措施6645冻伤事故处理措施6646液氧储罐泄漏处置措施6647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67第三章现场处置方案681玻璃釉料车间调墨岗位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682玻璃釉料车间调墨岗位人员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方案703原料仓库松油火灾及人员中毒现场处置方案714原料仓库松油泄漏现场处置方案735玻璃釉料车间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746颜料车间气流均混岗位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757色料车间窑炉天然气泄漏及人员中毒和窒息现场处置方案768色料车间窑炉火灾现场处置方案789颜料车间熔化岗位灼烫现场处置方案8010锅炉操作岗位爆炸事故等现场处置方案8111燃气锅炉天然气泄漏及人员中毒和窒息现场处置方案8312配电室触电现场处置方案8513配电室电气火灾现场处置方案8714颜料车间起重伤害现场处置方案8915厂区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9016消防水池淹溺现场处置方案9117液氧储罐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9218液氧储罐气体泄漏及人员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9419液氧冻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96第四章附件98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联系电话982公司领导小组人员的联系方式983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994注意事项995事故报告表1056信息接收与处理表1067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1088有关协议或备忘录114第一章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1)为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保障和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事件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特制定本预案。2)本预案是本单位安全部门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整体计划、程序规范和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责任义务的工作方案,是指导全公司、各部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依据。12编制的作用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成为企业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程序指导文件。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3)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灵活,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5)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生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编制预案完善了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80号公告)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淄安监发201348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淄川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4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的本公司区域范围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造成较大损坏的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15应急预案体系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1、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并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并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2、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3、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了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了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16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事故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预防为主。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和处置恢复体系,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3、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的人力、技术、物资和信息应急资源来处理事故。4、依法规范。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与有关政策相一致。5、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2事故风险描述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11单位基本情况淄博有限责任公司(原名淄博赛德克陶瓷颜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成立之初是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和德国迪高莎公司(DEGUSSAAG)下属的德国赛德克公司(CERDECAG)分别出资40和60设立的。公司注册资金7128万美元(折6000万人民币)。2004年5月8日外方股东变更为美国福禄公司,股权变化为外方70;中方30。公司现有职工150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生产经营范围为陶瓷颜料、色料和陶瓷玻璃装饰材料。颜料车间于2006年6月改造完毕,目前包括颜料DC1车间(金红复火楼)、颜料DC2车间、颜料DC3车间(熔剂车间)和颜料DC4车间。生产陶瓷和玻璃颜料(粉末),主要用于陶瓷和玻璃制品的装饰,最大产量680吨/年。色料车间于1996年10月建成投产。占地4500平方米。主要生产陶瓷装饰用高温色料,广泛应用于日用陶瓷、卫生洁具、墙地砖等行业,同时还承担颜料车间部分生产用色剂的加工。设计满负荷生产能力700吨/年,产品主要面向国内高中档市场,部分外销。玻璃釉料车间2013年6月建成投入试生产,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主要生产高档玻璃釉料(玻璃印刷膏体),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玻璃、器皿玻璃等玻璃制品的装饰,设计产量为510吨/年。公司坐落于淄川区昆仑镇铁路街263号原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院内。厂区北侧为昆仑变电站,西侧和东侧为农田,南侧为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侧和西南侧为山东硅苑宿舍楼。厂区大门朝南,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厂区最北为色料车间及成品仓库,色料车间往南有一条厂内路将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路西北部为氧气站,南部为颜料车间和质检楼,路东为玻璃釉料车间,具体见附图公司平面布置图。周边没有重大危险源和重要设施,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本单位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12工艺及设备2121工艺流程1)颜料生产工艺描述色剂和在颜料DC3车间煅烧好的熔剂运到颜料DC4车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放入球磨加水进行研磨。研磨完毕后,浆料盛放在托盘里,进入干燥箱进行烘干。烘干完,有些品种的半成品可以直接进入均混器进行均混。另外一些品种的半成品需要用匣钵盛装,进入电窑内进行煅烧。煅烧后,再放入球磨进行二次研磨,进入干燥箱烘干,去除水份。然后进入均混器进行均混。均混完毕后,进行各种质量检验,校准颜色。最后称量,包装入库。颜料车间生产岗位包括熔化、配料、研磨、复火、气流均混、包装和质量检验。2色料车间生产工艺流程描述原材料购入后存放在本车间,经理化检验和应用实验合格后备用。根据物料配比,称量每种原材料,再进行均混,均混完的物料装入匣钵内到窑炉里进行煅烧。把煅烧完毕且冷却的物料从匣钵中倒出经由皮带传送机至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将破碎后的物料按照要求装入球磨中进行研磨,球磨好的物料用泵打入烘盘中在烘箱内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成品均混。最后,均混好的物料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包装入库。色料车间生产岗位包括配料、均混、烧成、研磨、包装。3玻璃釉料生产工艺流程描述常温印刷膏体生产技术使用公司自产的玻璃颜料粉末(来自厂区内颜料车间)和常温用调墨油(作为溶剂),称量配合后经专用的分散设备进行预搅拌分散,使粉料和调墨油初步润湿和分散;再经三辊研磨机研磨后使粉料均匀分散到调墨油中,并严格控制印刷膏体轧制细度,再通过专用的碟式搅拌机搅拌,使玻璃釉料进一步均化,完成产品生产。热塑性印刷膏体生产技术使用公司自产的玻璃颜料粉末(来自厂区内颜料车间)和热塑性调墨油(常温为蜡状固体),称量配合后通过带加热的高速分散搅拌设备对原料进行熔融搅拌分散,后经三辊研磨机(热水保温加热,热水温度80)研磨使粉料均匀分散到调墨油中,并严格控制玻璃釉料轧制细度,后经冷却、粉碎制成常温下为固态的热塑性玻璃釉料,完成产品生产。2122主要原料、产品颜料生产主要原料铅丹、硼酸、石英、氧化铝、氧化锌等;产品陶瓷和玻璃颜料。色料生产主要原料石英粉、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铁等;产品陶瓷装饰用高温色料。玻璃釉料生产主要原料玻璃颜料粉末、松油、丙烯酸树脂、磨砂白玻璃颜料粉末等;产品常温玻璃釉料和热塑性玻璃釉料。2123主要设备颜料车间主要设备均混器、电动葫芦、电窑、螺旋输送机、推板窑、破碎机等色料车间主要设备大倾角输送机、电动葫芦、电窑、均混器、气窑、破碎机等玻璃釉料车间主要设备研磨机、搅拌机、分散机、给料机、挤料机等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危险源根据生产工艺及装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危险目标为颜料车间、色料车间、玻璃釉料车间、液氧储罐、成品仓库、配电室、锅炉房。222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22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1)液氧火灾危险性液氧是不可燃的,但它能强烈地助燃,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它和燃料接触通常也不能自燃,如果两种液体碰在一起,液氧将引起液体燃料的冷却并凝固。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对撞击是敏感的,在加压情况下常常转为爆炸。爆炸危险性所有可燃物质(包括气、液、固)和液氧混合时就呈现爆炸危险性,这种混合物常常由于静电、机械撞击、电火花和其它类似的作用,特别是当混合物被凝固时经常能发生爆炸。当液氧积存在封闭系统中,而又不能保温,则可能发生压力破坏,当温度升高到1184而又不增加压力,则液氧不能维持液体状态,若泄压不及时,也会导致物理爆炸。液氧积存在两个阀门之间,可导致管路的猛烈破坏。如果氧气不泄出或压力不适当排除,当冷冻失效时,将导致贮箱的破坏,真空夹套贮箱中的真空失效。如果系统不能受额外负载,则会引起蒸发加速和排空系统破坏。泄露危险性1人员冻伤由于液氧的沸点极低,为183,当液氧发生“跑、冒、滴、漏”事故时,一旦液氧喷溅到的人的皮肤上将引起严重的冻伤事故。2氧中毒空气中氧气约占21。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引发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浓度的混合气体时,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发生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60KPA100KPA相当于氧浓度40)的环境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2)天然气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病程中尚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长期接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比重比空气轻,能在高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3松油健康危害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危险特性易燃液体,遇明火燃烧爆炸,燃烧后的气体有毒。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然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危险性类别第33类易燃液体。2232事故风险种类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容器爆炸、触电、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低温冻伤等。1)火灾、爆炸(1)生产使用调墨油(如松油)、纸箱等可燃物品,遇明火等易引发火灾事故。(2)当液氧积存在封闭系统中,而又不能保温,则可能发生压力破坏,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压力,储罐不能升压到相应温度下的平衡压力以维持其液体状态,泄压不及时,也会导致物理爆炸。这些液态物质积存在两个阀门之间,可导致管路的猛烈破坏。如果不及时泄出或压力不适当排除,当冷冻失效时,将导致储罐的破坏,引起夹套中的粉末真空珠光砂真空失效。如果系统不能受额外负载,则会引起蒸发加速和排空系统破坏,引起物理性爆炸。液氧储罐发生泄漏,若减压阀、安全阀失效,防雷、防静电接地不符合规范,遇可燃物、火源可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液氧罐装,若运输槽车未配装安全阀、液面计、压力表、防爆片和导静电等安全装置,或接头软管受油脂污染,遇明火可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液氧在常温下能迅速气化,在短时间内体积可扩大800倍,使周围形成富氧区域。设备、管路等设施内在制作维修中若遗留焊渣、毛刺、油脂等,易被纯氧所氧化而引发燃烧,甚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3)电气火花也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变配电室封堵不严,进小动物;变配电室屋顶渗漏;各类开关保护定值不当;电缆质量不好;电缆隔热、散热不良;负荷过截,引起电缆发热;电缆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电缆沟被车辆压坏,造成瓷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电缆接头不好,接头材料选择不当,接头氧化等,都容易引发电气火花或电气火灾。(4)雷电在雷雨季节,如装置的防雷设施未设置或设置不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有可能导致设备设施发生雷击事故,进而可能引起火灾爆炸。(5)建筑及其它火灾如在建筑设计或施工时,建筑材料达不到耐火等级,或用可燃材料做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建筑火灾;或发生建筑物火灾时,建筑物达不到耐火极限而坍塌,使建筑物内人员来不及逃生而引发人员伤害。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如果质量不过关,或者安装过程中存在缺陷等,则有可能因为设备质量问题发生泄漏等事故,从而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6)供电系统的设备、线路等维护不当,发生短路、断路、跳闸等突发停电故障,可造成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7)危险场所设备检修动火作业,若没有办理动火证违章进行动火作业,或现场检验监护不合格,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8)天然气为易燃爆危化品,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属一级可燃气体,甲类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为515(V/V),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平均热值为33440KJ/M3),对空气的比重为055,扩散系统为0196,极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遇明火、高热、遇湿、静电火化、雷击等都会造成火灾、爆炸危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大量泄漏如天然气管道、法兰、泵体等处;天然气管道静电防护不到位,静电积累都易引起火灾事故。2)中毒和窒息调墨油含有的松油有一定毒性,若生产车间内通风不畅,人员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或穿戴不齐,大量吸入可能会造成中毒事故发生;如发生火灾产生有毒气体,人员吸入易引起中毒和窒息事故;在装卸、存储液氧过程中,若因设备故障、密封不良、操作不当发生泄漏,泄漏的气体,可能会造成周围环境氧浓度过高、形成富氧区域。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浓度的混合气体时,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发生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若吸入80以上高浓度氧气,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60KPA100KPA相当于氧浓度40)的环境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3)触电作业环境易造成线路和设备老化、腐蚀进而引起损坏;电气设备也因天长日久易造成锈蚀和线路老化;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各电器开关易吸潮而造成短路,引发触电事故。4)机械伤害生产中使用破碎机、分散机等机械设备,暴露在外的转动部分,若没有防护罩或防护罩损环,作业人员作业或巡回检查时,存在工作服衣脚、裤脚被卷绕入机械设备中,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也有可能直接接触转动设备而受伤。维修人员在作机械设备维修时,若电气开关没有悬挂“禁止启动”警示牌或未采取将开关锁、封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一旦误操作启动开关,使正在检修的设备,突然启动会便检修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检维修人员在检维修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工具不符合要求,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等原因,可能受到机械伤害。5)冻伤由于液氧的沸点极低,为183,当液氧发生“跑、冒、滴、漏”事故时,一旦液氧喷溅到的人的皮肤上将引起严重的冻伤事故。6)起重伤害作业过程不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维修不及时或违规操作等,都会造成机械伤害事故。起重机械容易发生在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挂人、滑车碰人、高空坠落等伤亡事故。7灼烫装置中蒸汽管道、设备没有保温或保温损坏,若人体接触,或安全阀未按期校验、排汽口朝向人员工作面,一旦蒸汽喷出并触及人体;若发生误操作或设备、管路损坏致使蒸汽大量突喷,人体触及即会造成高温烫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8锅炉爆炸危险性分析由于司炉工误操作,水位计或自动给水装置失灵,以及排污阀关闭不严、止回阀故障等原因造成缺水事故。严重缺水事故可导致受热面过热烧毁,降低受热面钢材的承载能力,金相发生劣化,炉管爆破,甚至造成锅炉爆炸。司炉工失职、水位计故障、自动上水失灵也会造成满水事故。蒸汽大量带水会降低蒸汽品质甚至发生水击,损坏管道,破坏用汽设备。水质不符合要求,锅炉水含盐量达到临界量,或超负荷运行,用汽量突然增加,压力降低过快可造成汽水共沸,破坏水循环,恶化蒸汽品质,水击振动,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锅炉钢材或焊接质量低劣,角焊结构,水质不良严重腐蚀、结垢,水循环故障还可造成炉管爆破甚至爆炸等事故发生。运行压力超过锅炉最高允许工作压力,钢板(管)应力增高超过极限值同时安全阀与超压连锁失灵也将造成超压爆炸。点火不当或熄火后炉膛内可燃物(气体)未排除,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下限,再点火或遇引爆能量的作用下,会发生炉膛爆炸。9)车辆伤害在进行原料、成品运输时可能会因以下原因造成车辆伤害1)厂内机动车辆安全装置缺少、失灵等;2)厂区内机动车辆超过规定车速行驶;3)物质堆放占用安全通道;4)超载、超高、超宽、超长驾驶;5)司机应急措施不当,未能有效排险;6)装卸违章引发物体打击。223风险分析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以及腐蚀、老化等问题造成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事故,毁坏厂房、设备,对厂区人员、周边企业和人群带来威胁,对环境造成影响。锅炉爆炸后会形成强大的气浪冲击和大量沸水外溅,不仅使锅炉本体遭到毁坏,而且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物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危险程度高、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事故,可影响到厂区其他设施作业人员。224事故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厂区北侧为昆仑变电站,西侧和东侧为农田,南侧为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侧和西南侧为山东硅苑宿舍楼,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以及腐蚀老化等问题造成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对周边企业和过往人群将构成较大威胁。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总指挥李晓波副总指挥李浩文、王强成员张浩、高龙、董珂、李茹、李强、严平、王霞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EHS部。32指挥机构及职责1指挥机构的职责1)指挥部主要职责A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C确定现扬指挥人员,D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E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中止,F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G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H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I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J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数据2)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援救队伍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应急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日常的管理工作由安全科兼管。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负责,当总指挥、副总指挥均不在企业时,由厂临时主持工作的安全负责人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其它指挥部成员各负责其责搞好配合。3)指挥人员分工A、总指挥李晓波同志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B、副总指挥李浩文同志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组织灭火,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车停车调度工作,事故通信联络,负责工程抢修工作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通讯联络组医疗抢救组安全警戒组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办公室内部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指挥。副总指挥王强同志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负责事故报警、事故情况的通报、事故处理、事故现场的通讯及对外联络工作,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C、李景茹负责组织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事故的保卫;D、董兰珂负责抢救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E、张志浩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应急事故的处理,直接负责组织抢(救)险队伍,进行事故的抢(救)险工作。当总指挥、副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负责代理总指挥、副总指挥行使应急救援权利。非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按照统一布置,积极组织抢险队伍随时支援。做好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指挥人员的职责。F、高金龙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现场医疗救护,分类抢救中毒、受伤人员并将他们护送、转医院治疗。组织环境监测人员对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的洗消、监测工作,及时将环境情况的信息报告总指挥。G、李宪强同志协助总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情况的通报及事故处理,事故现场的通讯及对外联络。2)应急小组职责(1)通信联络组组长李强成员丁、张文主要职责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的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2)警戒组成员及职责组长李茹成员赵峥、峰职责负责安全保卫,布置警戒线,疏散周边群众和车辆,限制人员车辆进入。(3)抢险组组成人员及职责组长张浩成员孙涛、张全职责担负查明毒物性质,提出补救措施,抢救伤员,指导疏散群众,具体实施抢救方案,防止事态扩大。(4)医疗抢救组成员及职责组长高金龙成员张婷、王玉芝主要职责负责现场人员的救护,及时与医院和医务人员联系,拨打120,配合护送转移伤员。(5)后勤保障组组长董珂成员仇斐、刘清主要职责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的供应,配合各组工作。(6)内部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组长李波成员严、王、李、王、浩职责负责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划分、处理、上报。4预警及信息报告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2)在生产车间等处设有可燃气体报警器以及监控设施,采用智能仪表对危险源现场实施随时监控;3对设备设施、安全附件定期检查、检验;4)对危险源定期安全检查、专项检查,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5)制订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做好点检记录;6)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7)做好交接班记录。412采取的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通风;2、设置洗眼器,警示标志;3、人员配备相应的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设施;4、设沙坑,并常备沙子和铁锹;5、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生产现场;6、未发生火险的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消防器材;7、在生产车间严禁乱拉乱接电源;8、生产设备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准离开工作岗位;9、专职安全员定期会同防火责任人,对全厂的设备、灭火器材,消防通道,安全生产情况予以检查,对不合格者及时通报,限期改正。413应急处置措施本单位因操作不当,遇雷电、明火及其他原因造成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车间及应急办公室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避免事故扩大,发生连锁反应。应急办公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各组员及有关部门、车间,要求立即查明事故造成的原因及发生的部位,并下达启动应急救援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各组员、有关部门及救援抢险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集结待命。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组员按各自分工立即开展救援。按响应分级事故扩大时,应迅速向区安监局、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42预警421预警条件、方式、方法(1)预警条件火灾、人员触电、人员伤害、物料大量泄漏等(2)预警方式现场呼叫、电话通报。(3)预警方法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应急指挥部,并同时通报公司其他人员。422预警级别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应急救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协调、支援工作。按生产安全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重大(级响应)、中等(级响应)、一般(级响应)三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级应急响应由公司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救援。423预警信息发布程序现场人员立即将警情报告现场负责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按规定向昆仑镇安监站、淄川区安监局报告。43信息报告当发生事故或出现事故苗头对周围人员或财产或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时,应立即向现场最高领导或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1)报警方式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报警信号,本企业以公司电话为联络方式05335769663,值班人员保持手机电话常开,及时向总经理汇报。24小时有人值班,并确保电话的畅通。应急救援报警信号对外联络方式消防支队119;急救中心120;公安报警1102)报警要求若一旦某一目标发生事故,当班人员除做到及时正确处理外,同时向领导小组报告,说明事故具体地点、物料名称,事故状况等。根据事故状况首先采取自救为主的救援措施,确认依靠本单位能力无控制时,应尽快争取社会救援,向公安消防队支队报警,以便尽快控制事故发展,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3)信息报告与通知若一旦危险目标出现问题,当班人员除做到及时正确的应急处理外,根据演练时的分工分别用电话报警。报警应口齿清楚,具体说明地点、物料名称、事故状况等。尽快得到援救和抢险抢修、恢复生产。4)信息上报(1)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应1小时内立即上报昆仑镇安监站和淄川区安监局。(2)信息上报内容包括单位发生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受困人员和初步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等。(3)根据事故性质,应急指挥中心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向昆仑镇安监站。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淄川区安监局报告。5)信息传递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小型应急(级响应,班组级)当发生事故直接威胁到当班人员安全时,或小于1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火灾1分钟内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局部生产设施暂时停产。中等应急(级响应,车间级)当一次造成12人轻伤含急性工业中毒,大于1万元小于5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火灾2分钟内有效控制。对危险目标及其以外区域已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有可能危及到其它车间的安全时,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有影响,可能造成相应生产设施停产。大型应急(级响应,公司级)危及到企业全体职工和公司外附近居民安全时,一次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或3人以上受伤及人员死亡,急性中毒3人以上,大于5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火势2分钟内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周边设施大面积停产。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级紧急情况主要指小型应急,由班组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车间级应急救援力量做好增援抢救准备。级紧急情况主要指中等应急,由车间启动专项预案进行处置,车间应急力量进行处置,但要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力量随时做好增援准备。级应急情况主要指大型应急,公司启动综合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如人员严重受伤或多人受伤、火灾爆炸事故,公司应急指挥部应将事故情况立即上报昆仑镇安监站、淄川区安监局。52响应程序事故应急救援以电话报警为号,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的过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组长指挥小组成员昆仑镇安监站、淄川区安监局、消防等部门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和原则扩大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的主要依据是事故灾难的危险程度;事故灾难的影响范围;事故灾难的控制事态能力。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总指挥决定扩大的范围后,立即按程序上报,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接警警情判断应急响应信息反馈馈启动预案信息收集联络、上报扩大应急应急资源到位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事态控制应急增援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总结评估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是I否现场抢救医疗救护人员撤离、疏散信息传递不可控否指挥人员到位报警是I事故预警应急避险53处置措施531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处置方案(1)报警。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简要情况等。(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3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报警,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撤离是最佳保护措施。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4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5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532火灾事故处置方案(1)发现火灾立即报警,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现场的工作人员充分做好个体防护,利用现场灭火器进行初时火灾的扑救。(2)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指令,通讯联络队通知周边友邻单位疏散人员,协助救火,并向公安消防、安监等有关部门报告火灾情况,派出专人迎接消防车到现场。(3)治安队封锁现场,撤离群众,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作好安全保卫工作。(4)抢险队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安全鞋、防护服、防护面罩、空气呼吸器等个体防护设备利用所有消防设施进行扑救,灭火器由下而上的由近而远的进行灭火扑救。消防队员穿防火服,启动室外消防栓,尽量控制火势。为消防车到来争取时间。(6)火势控制后戴呼吸器,抢险抢修队进入现场堵漏抢修,切断泄漏源。(7)火灾扑后应急队清理现场,驱散残留毒物和易燃气液,对火灾现场进行洗消。(8)救护队应查明现场有无人员烧伤、烫伤、中毒受伤人员,发现受伤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脱离现场,进行救护,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9)后勤队及时供应救援所需的物资,保证救援人员的生活安排。533配电室电气火灾事故处理措施1、运行中的变压器发生着火事故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断开该变压器进、出线电源开关,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干砂子和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以免触电,避免电气设备与线路短路扩大。2、火灾区域内电气设备由于受潮及烟薰,绝缘能力降低,拉开开关时要使用绝缘工具。3、剪断电线时,不同线路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架空线路在支持物件附近断开。4、带电线接地时应设警戒区域,防止人员进入而触电。5、灭火器使用干粉灭火器等,人与带电体保持必要安全距离,室内4M以外。室外8M以外。534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处置措施1、如天然气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应先大声示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切断电源,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找到泄漏源,关断上游阀门,使燃烧终止;2、关阀断气灭火时,要不间断的冷却着火部位,灭火后防止因错关阀门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3、在关阀断气之后,仍需继续冷却一段时间,防止复燃复爆;4、当火焰威胁进行阀门难以接近时,可在落实堵漏措施的前提下,现灭火后关阀;5、关阀断气灭火时,应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温高压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而发生爆破事故;6、对气压不大的泄漏火灾,可采取堵漏灭火方式,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石棉毡或粘土等封住着火口,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同时要注意,在关阀、堵漏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迅速进行,以免造成第二次着火爆炸;7、现场人员逃生时首先不要慌张,寻找毛巾和水(如果找不到则可用衣服和自己的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空气,然后冷静的寻找安全的逃生途径,切勿再次返回事故现场拿取物品。8、若有人员受伤,应急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在救护车未到达前,医疗抢救人员应利用医药箱中的药品对伤者进行现场紧急救护,以减少伤员的痛苦,防止伤情的进一步加剧,并派专人护送伤员至医院,协助医院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以保证伤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9、发生火灾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119”求救。切忌盲目进入现场,抢险人员应佩戴防护器材(如防护面罩等)方可进入火场抢险,待消防人员赶到后,积极配合消防部门抢险救灾。10、事故发生后,公司指挥部迅速了解事故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及影响,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根据事故情况建立警戒区,疏散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人员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在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上实行交通管制,以保证道路随时畅通无阻。535锅炉爆炸处理措施1、现场人员应迅速趴下,躲入墙体背后,以躲避冲击波,并防止热水、水蒸汽等烧伤。2、沿避灾通道迅速逃离危险区,待撤到安全地点后立即上报安全科。3、现场人员应最大可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阻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接到事故报告后,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指令,通知相关人员到场,有关人员到位后,要根据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事故抢险工作,并向公安消防、安监等有关部门报告火灾情况,派出专人迎接消防车到现场。5、警戒组封锁现场,撤离群众,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作好安全保卫工作。6、救护队应查明现场有无人员烧伤、烫伤、中毒受伤人员,发现受伤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脱离现场,进行救护,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536液氧储罐爆炸处理措施如发生低温液体罐液氧泄漏,液氧遇明火能易引起燃烧爆炸,或因气体超装失误引发气瓶及充装装置发生的物理或化学气瓶爆炸,事故的处置措施1)当液氧发生火灾爆炸时,现场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切断液氧储罐底部阀门,实施断气、断电并利用就近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等)进行初期灭火,现场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如实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队员在可能情况下进行自救,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法疏散、撤离事故区域,减少事故的损失,避免压力容器出现二次保证造成救援人员的伤亡。2)若爆炸使人员受伤,应急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在救护车未到达前,应立即将伤员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进行紧急救护,以减少伤员的痛苦,防止伤情的进一步加剧,并派人护送伤员至医院,使伤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事故发生后,迅速了解事故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引起的此生连锁爆炸反应及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根据事故情况建立警戒区,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现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上实行交通管制,以保证道路随时畅通无阻。4)立即对现场周围可能加大火势的危险品进行处理或转移,以防止液氧燃烧、爆炸进而引发气体周围危险物资的燃烧爆炸。5)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人员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不安全部位滞留。6)应急指挥部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警戒区内,以确定人员是否已全部到达安全区。7)爆炸引起火灾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119”求救。切忌盲目进入现场,防止二次爆炸事故伤害,当压力储罐带压并处于火场时应进行喷水降温,并将压力泄压后,方可进入火场抢险,公司救援人员待消防人员赶到后,积极配合消防部门抢险救灾。537天然气管道泄漏处置措施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禁止车辆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严禁穿带钉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救援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如果只是微量天然气泄漏,没有火灾,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步控制(1)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现场天然气浓度,确定泄漏点,并做标记,设置警戒区。(2)如室内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室内供气阀门,迅速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3)消防车到达现场,不可直接进入天然气扩散地段,应停留在扩散地段上风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带,做好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着火爆炸事故,消防人员动作谨慎,防止碰撞金属,以免产生火花。(4)根据现场情况,发布动员令,动员天然气扩散区的居民和职工,迅速熄灭一切火种。(5)天然气扩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应作为灭火的主攻方向,部署水枪阵地,做好对付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准备工作;(6)利用喷雾水吹散泄漏的天然气,防止形成可爆气;(7)待抢修人员赶来后,实施故障排除,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维修管段或设施;如果已发生火灾,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步控制(1)如果是天然气泄漏着火,应首先找到泄漏源,关断上游阀门,使燃烧终止;(2)关阀断气灭火时,要不间断的冷却着火部位,灭火后防止因错关阀门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3)在关阀断气之后,仍需继续冷却一段时间,防止复燃复爆;(4)当火焰威胁进行阀门难以接近时,可在落实堵漏措施的前提下,现灭火后关阀;(5)关阀断气灭火时,应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温高压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而发生爆破事故;(6)对气压不大的泄漏火灾,可采取堵漏灭火方式,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石棉毡或粘土等封住着火口,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