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311项目简介312项目建设年限3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314项目建设投资及来源315环境保护控制性指标316能源资源利用指标417项目建设依据418可行性研究范围519可研报告研究原则5110可研报告的工作概况5第二章项目背景621XX县概况622XX乡概况1323项目建设意义21第三章建设方案2231选址方案2232规模方案2333土建方案2434设备方案24第四章公用辅助工程2541给排水设计2542强弱电设计2643暖通设计2944防雷设计3045消防3146防震抗震32第五章节能3451设计依据3452设计原则3553资源利用分析3554能耗分析3655节能措施36第六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3861编制依据3862主要污染源分析3963环境保护措施4064水土保持措施42第七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4371设计依据4372劳动保护措施4473安全生产4474卫生46第八章组织管理、招标及实施进度4681项目组织管理4682招标管理4783工程实施进度51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391投资估算依据5392投资估算54923设备购置费用5593资金筹措56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56第十一章可性行研究结论与建议57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简介111项目名称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建设项目。112项目地点XX乡XX村。113项目业主XX乡人民政府。12项目建设年限本项目基本建设期为12个月(2012年10月2013年9月)。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规模根据关于编报2013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储备项目的通知,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建设项目规模为建设床位70张,其中新增38张。建设内容新建养护楼17829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76124平方米。14项目建设投资及来源建设工程总投资415万元,其中土建工程270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60万元,其他费用30万元,预备费用55万元。本项目总投资41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5万元,其他配套资金150万元。15环境保护控制性指标1、水土流失防治面积1800平方米,生活废水排放2396吨。2、大气污染控制指标二氧化硫无排放、二氧化氮无排放,二氧化碳31450A/T(呼吸)480A/T(生活)31930T/A。16能源资源利用指标电耗65万KWH/年。18项目土地转用控制性指标1、项目用地1800平方米。2、临时占用土地300平方米。17项目建设依据1、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纳要(2011年1月14日XX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六次会议通过);2、XX县XX乡集镇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5村镇体系规划;3、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2010194号);4、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2010193号);5、建设部1997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6、建设部建标200020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7、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构想依据资料及关于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的建设思想和使用要求;8、国家有关规划设计定额、设计标准及规范;9、XX县发改局关于XX乡中心福利院新建院民楼项目立项的批复(鹤发改社201225号);10、关于编报2013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储备项目的通知;11、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8可行性研究范围1、项目建设的背景;2、建设条件;3、建设规模及方案设计;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效益评价。19可研报告研究原则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规范;2、积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基本的基础设施及有关情况,结合XX乡总体规划原则,根据当地实际,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土地,创造舒适、安宁、环境秀美、健康、适用的中高档养老服务。3、根据XX乡的发展规划,结合现实,立足长远发展,合理进行“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工程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节约能源,节省投资,注重环境保护。“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工程方案在适于居住、经济等基本要求下,注意整体布置,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110可研报告的工作概况我公司组成了可研报告编制小组,对“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项目基本情况,重点了解了“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项目对目前及以后发展的需求状况以及水、暖、电供应情况;搜集了国家、省、市、县有关政策法规、规划定额等大量资料;根据该工程现状进行了多个方案的比较,并提出了推荐方案,对“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项目建设方案的建设规模及对水、暖、电的需求进行了初期设计。重点对建设的必要性、工程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全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项目背景21XX县概况211项目区域自然资源背景1、地理位置。XX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角,地处东径10945至11038,北纬2938至3014之间。东毗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接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北抵湖北省巴东县、建始县,东北与湖北省五峰县相连,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接壤。县城距省会武汉市603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恩施市176公里。境内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7公里,版图面积2872平方公里。2、地形地质。XX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部分,是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上的一个山区县,境内地形地貌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境内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地形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山高谷峡,切割深,高差大,海拔最低的铁炉乡江口194米,最高的下坪乡牛池20963米,平均海拔1147米,平均切割深784米,平均地面坡度241度。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占176;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28;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396。3、水文概况。县境内溪河遍布,流域面积大。年平均径流深1223毫米,径流总量35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径流量为1223万立方米,四季分配不均。据XX县水文站实测溇水河洪枯比为23331。最大径流深高达1980毫米,最小径流深只有656毫米。4、气候概况。XX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春季天气复杂多变,阴晴不定;夏季多雨湿热;秋季凉爽;冬季较为干燥寒冷。从低山到高山依次表现出低热中暖高湿寒的气候特点,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平均年降雨量17349,蒸发量10285,无霜期296天,平均温度158,日照时数12164H,10的积温4892,干旱日数87天。5、土壤概况。境内土壤呈典型地带性分布和地域性分布,土壤类型复杂,种类众多,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微域土壤千变万化,星罗棋布,点辍于各个生物气候带中,且多数土壤深厚肥沃,酸碱度适中,质地良好,适宜多种林木生长。共有10个土类,23个亚类,65个土属,169个土种。其中林业用地土壤8个土类,16个亚类,29个土属,87个土种,在8个林业用地土类中,分布最广的是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4个地带性土类。6、森林植被。XX地处鄂西山区,地形地貌高低起伏,微域气候及土壤种类多样,植物资料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共有171种,645属,1264种。全县林业用地34498亩,人均占有林业用地158亩,全县活立木蓄积44834万立方米,人均蓄积205立方米,植被覆盖率8297,为XX林业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212项目区域经济背景1、经济概况1经济结构。2010年,实现县城生产总值2626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73亿元,平均增长92;第二产业1032亿元,平均增长195(其中工业85亿元,平均增长152);第三产业86亿元,平均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318368314调整到2010年的279393328。县域经济呈现节约、清洁、低碳、循环发展的良性态势。XX经济结构一览表科目单位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县域生产总值万元124378142070156420181600215000262600第一产业万元395964646049290559006400073260第二产业万元4576849403576506470081000103200其中工业万元412224388051370547007100085000第三产业万元390144620749480611007040086140(2)农业产业化水平。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亿元,农人均5376元;粮食总产达到93万吨,农人均达到490公斤;牲猪出栏23万头,农人均12头,农业内部形成了茶叶、烟叶、箬叶、蔬菜、畜牧等5大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过亿元的产业。茶叶面积178万为亩,产量151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52亿元;烟叶面积8万亩,产量101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35亿元;箬叶采摘面积30万亩,产量11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12亿;商品疏菜面积63万亩,产量12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096亿元;出售商品猪96万头,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1亿元。绿色食品。以山野菜、高山蔬菜、茶叶、酿酒等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625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为80,其中薇菜产量500吨,居全国第一;茶叶产能12万吨,列全省前茅。以箬叶、厚朴叶等为原料的绿色包装加工业产值达到13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为21,其中箬叶产能11万吨,成为全国绿色包装第一县。市场主体。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80多家,总资产5亿元,总产能6亿元。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2家,总资产48亿元,从业人员3300人,2008年实现产值43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一家(长友公司),5000万至1亿元的企业1家(白果茶厂),1000至5000万元14家,500至1000万元的企业5家。被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3家,列入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近3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资产比重为70,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占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59。截至2010年底,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108件,占全县注册商标的5775。在注册商标总数中,实际使用的商标有83件,使用率为4438,实际使用农产品商标73件,占实际使用注册商标的879,在农产品商标中,农产品加工品牌注册商标有37件。其中荣获省著名商标的有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长友”商标、XX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翠泉”商标、XX县骑龙茶业有限公司“骑龙”商标、XX县白果茶厂“白果”商标。获州知名商标的有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八峰”商标和“土王宫”商标、XX县金阳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鑫丰”商标、湖北省XX县葛仙米开发有限公司“葛仙米”商标。有14家获QS认证,4家获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6家企业获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基地。全县经已形成各类农产品基地面积1233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比重达到28。茶叶基地全县茶园形成面积17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63万亩。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基地获南京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有机茶认证,长友公司、翠泉公司、金阳公司、骑龙公司、龙福公司等5家企业的茶叶基地获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白果茶厂和长友公司所属基地获国家出口基地备案。烟叶基地全县烟叶总面积8万亩,形成了25个专业村,33个重点村,1645户种植专业户,烤烟专业户户平种植面积达到986亩,白肋烟专业户户平种植面积达到378亩。专业村、重点村烟叶种植面积占全县烟叶总面积80,总产量达到145万担。全县拥有4万担规模的乡镇1个,3万担乡镇2个,2万担乡镇1个,1万担乡镇3个;全县50100亩连片区58个,100500亩连片区41个,5001000亩连片区8个,1000亩以上连片区7个,连片总面积达37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0。燕子乡建立了5000亩高规格烤烟科技示范园,五里乡形成了40公里烟叶种植长廊,中营乡实现了万亩烤烟大连片。全县共建大棚2058个,其中塑钢大棚448个,竹木中棚1610个,可供移栽面积占总面积的82。漂浮育苗面积占全县烟叶育苗面积98,建标准化晾房4640间,农民新购置烟叶机械295台(套),其中,起垄机89台,播种器25台,剪叶机15台,喷雾器163台。蔬菜基地全县蔬菜加工原料基地面积63万亩(不含薇菜、食用茵等森林蔬菜面积),其中高山蔬菜面积35万亩,魔芋面积28万亩。林产品基地全县林业产业基地总面积95万亩,其中日本落叶松、杉木为以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0万亩;以厚朴、木瓜等木本药材为主的中药材基地23万亩;以板栗、柑橘、核桃、桃、李等为主的干鲜果基地98万亩;天然箬叶可采摘面积30万亩,人工栽培面积053万亩;香椿等森林食品基地25万亩。畜产品基地全县畜牧业基地按照公司化、大户化、区域化的模式稳步发展,现已形成1个万头生猪养殖区小区(长新畜牧发展有限公司XX小区),3个3000头生猪养殖小区(XX经济开发区生猪养殖小区、燕子乡启盛牧业生猪养殖小区、燕子乡兴旺牧业养殖小区),10个“150”和100个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大户。规模以上工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14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9亿元,平均增长185。清洁能源工业26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16;绿色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19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513;水泥、木工板等建材工业产值32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8;药化工业实现产值201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6;矿产化工工业3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2。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4家,以江坪河、淋溪河、核桃湾等绿色能源工程当年完成投资98亿,占当年工业固定资投资比重为86。213社会发展背景1、行政管辖。7乡2镇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即铁炉、五里、燕子、下坪、邬阳、中营、XX等7个乡,容美、走马等2个建制镇及XX经济开发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205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1364个村民小组。2、人口结构。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22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9万人,占32。乡村人口1506万人,占68。以土家族、苗族、白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人口138万人,占623。3、道路交通。201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2132公里,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07万元,占第三产业的134。旅客周转量17261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40100万吨公里,客货周转量41826万吨公里。4、邮电通信。201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05万元,通电话的行政村205个,固定电话装机29847部,其中农村电话装机17763部,电信、移动基站285处,实现了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5、教育事业。2010年末,各类学校68所。其中,普通中学17所,中等职校1所,小学50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23352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0654人,小学在校学生11104人,在园幼儿3414人。专任教师1602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661人,小学专任教师824人。6、医疗卫生。2010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9个;拥有病床564张,其中县级医院拥有病床235张,农村卫生院拥有病床329张。卫生技术人员623人,其中,医师256人,注册护士239人。7、民族文化。XX古称容米、柘溪,有2000多年文明史,末代土王世袭相承800余载,管辖8000多平方公里;土地革命时期,有25万人参加革命,近4000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木林子20838公顷原始生态群落结构、董家河“世界坡立谷”地貌保存完整,民俗、红色、生态文化底蕴厚重,文化保护与传承取得积极成果。(1)文物保护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容美土司遗址、满山红革命烈士纪念园、五里坪革命旧址群,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傩愿戏、打溜子、红色革命系列遗物。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子戏、满堂春、XX山民歌等。(2)文化机构XX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乒乓球协会等文化协会组织发展到5个,容美艺术团、老年管乐团、老年艺术团、五里满堂音艺术团、夕阳健身队、长寿健身队、走马官鼎村篮球队等文体团队发展到25个。(3)文化创作退役军犬、最后一只白虎、远去的诗魂、巴国俪歌等作品分别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2XX乡概况1、地理位置。XX县XX乡地跨东经10954至东经11003,北纬2949至北纬2955。东距XX县城16公里,与XX县容美镇相接;西与宣恩县沙道乡毗邻;南与湖南省桑植县相连,距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张家界150公里;北接XX县中营乡,XX乡素称XX的“西大门”,是XX县重点建设边贸口子镇之一。鸦来线和桑鹤线两条公路交汇于此,过境长度35公里。2、社会经济情况。全乡国土面积31696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5375户,16534人。林业用地24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82亩。2011年,乡域生产总值实现5亿元,同比增长22;财政收入实现988万元,同比增长57;工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76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976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XX乡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温度135,无霜期210天,平均降水量1955毫米。茶叶、烟叶、畜牧、劳务输出、箬叶是全乡主导产业。盛产香菇、天麻、木瓜、五鹤续断等含硒特色产品。硫铁矿、石灰石、高岭土、铜铅锌伴生矿和大理石等天然矿藏具备露天开采的条件,已探明高岭土储量400万吨,露天硫铁矿储量3000万吨,最高品位达53。XX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公母山、晴田洞、锣鼓圈、高坪古杉、青龙山奇洞等自然景观,有贺英殉难处、XX烈士陵园、中共湘鄂西分局茅坝会议旧址、营房坪红军七英之墓、奇峰关元明清古骡马道遗址等人文景观。2011年,XX乡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围绕“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目标,紧扣稳定和发展两大主题,走“工业兴乡、产业富民”之路,抓和谐、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形成了全乡“政治大稳定、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人心大凝聚”的良好发展格局,突出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脱贫奔小康、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全乡18个行政村,村“两委”班子成员110人,其中党支部委员70人、村民委员会成员61人,“两委”交叉任职21人,自富和领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支部书记、主任12名,高中文化程度45人、大专8人、大学1人。整体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有6人,比例为35;“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有21人,比例为20。基层组织力量坚强。农业产业建设按照“鸦来走廊茶烟果、低丘岗地生态蔬、边远高山药林牧”的产业总体布局,全乡以茶、烟、畜牧、劳务、林果、香菇产业为主,扎实推进产业建设,实现了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人均上水平,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带初步建成。茶叶产业围绕老茶园改造、良种茶叶造园和名优茶培育,一是实施新建茶园和老茶园改造1000亩,建设了龙潭村230亩无性系白茶基地;二是全面抓好茶园修剪、施肥等标准化管护和有机茶基地样板建设,即龙潭村800亩无性系茶园管理样板和杨家坪、洞长湾、茅坝村茶叶基地样板。三是抓茶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加工。全乡加工茶叶22万担,出售22万担,产值1681万元。烟叶产业抓住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机遇,全乡以现代烟草农场为依托,主抓了500亩新增连片烟叶基地建设,确保全乡现代烟草农场面积1000亩,全乡烟叶总面积2030亩,完成烟叶收购4700担,超任务数4,实现税收85万元。畜牧产业大力推广“零排放”、“150”生猪养殖模式,全乡生猪出栏204万头,培植养殖大户7户,生猪零排放示范户1户,逐步规范了农户养殖方式,提高了养殖水平。新发展“165”模式养牛户1户、“1235”模式养羊户1户,景发牧业罗曼蛋鸡养殖保持在3万只规模,长新牧业万头养猪场基础建设正在进行,基础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即将投产(建成后可养猪2万头,产值3200万元以上)。畜牧产业不断迈向规范化、多元化、规模化。劳务产业全乡以“全民创业升温年”活动为契机,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创业平台,将劳务输出向本地用工逐步转化,全乡务工人员达3588人,务工收入达2690万元。林果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在加强低产林改造、速生丰产林基地管护和林业科技示范园的技术管理基础上,完成流域治理河堤两旁的绿化带建设,奇峰关林业苗圃基地育苗300亩。为促使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在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全乡还建成了唐家、洞长湾村250万筒食用菌种植基地,四坪、龙潭300亩珍稀苗木基地。新经济组织建设全乡有6000余亩土地通过合理流转,建设成烟叶、茶叶、食用菌、林业等基地,有效的推动了产业发展。全年新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全乡专业合作社已达7家,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围绕“工业兴乡,产业富民”的指导思想,通过积极协调服务,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建设环境,园区建设稳步发展。企业建设华新水泥、德繁木业、圣龙茶业、海安矿业、立野农贸、圣福茶业等规模企业正常运行。永忠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兴发牧业、长新牧业等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乡规模企业已达6家,年内新增规模企业2家(香源、立野),招商引资引进企业2家(XX县裕达苗木有限公司、XX县诚旭矿业有限公司)。新引进上市企业一家(湖北德邦(繁荣)林业股份有限公司,8月份正式开工),运行良好。工业园区建设XX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项目包含建材工业园、商贸物流园、绿色食品加工园、供水工程四大部分建设内容,建材工业园、商贸物流园、供水工程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总投资19亿元,其中贷款15亿元,当年完成总投资12亿元。建材工业园、商贸物流园土地收储面积达700余亩,现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建材工业园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商贸物流园基础建设2012年6月可完成道路硬化工程,绿色食品加工园土地收储工作已启动。园区供水工程,远期规划设计库容60万立方米,一阶段库容35万立方米,概算投资2000万元,征地80余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路建设完成了周家坪、堰塘村的通达工程,完成坛子洞村通达工程4公里,完成槐树庄村、祝家村通畅工程,实施了茅坝、龙潭、唐家、芦坪等村组级公路和经济循环路建设,各村加强了村级公路养护工作。农田水利建设争取国土整治项目,投资1060万元,开展了唐家村、洞长湾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槐树庄、四坪等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了集镇和工业园区饮水工程建设。乡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建设正积极申报立项。通过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挖万塘”活动,全乡共建蓄水池86口,整治水源2处,水利工程覆盖18个村。村庄整治启动了鸦来线奇峰关、茅坝、槐树庄、龙潭、四坪、沙园等村民居改造工程,共240户进行了特色民居建设,实施搬迁扶贫40户、异地移民34户。按照“迁村腾地”的规划要求,新建集中式特色民居75栋,其中奇峰关村45栋、龙潭村30栋。完成了18个村的村庄规划,已通过住建部门评审。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和谐XX基本形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逐步提升。全乡计划生育率9924,流动人口办证率965;流入人口验证率100;“三查”参检率达9955;当年生育对象随访率达100;征收社会抚养费27例27000元,当年征收率8438。积极开展了“711”世界人口日纪念活动和关爱女孩募捐活动。举办生殖健康、青春健康等讲座11场,参加群众1700多人。全乡集中开展了以“清洁家园”为主题的生态环境治理活动,村容更加整洁。乡、村开展便民服务5000件/次以上,办结率达95,满意率达98,实现了“零距离服务,零费用发生,零投诉反复”的良好局面。部分村还进行了创新,建立民事帮办点,落实民事帮办联络员。社会平安稳定一是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以建设“平安XX”为目标,健全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开展了“平安乡镇”创建活动。与各单位签订了综治目标责任状、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大力开展隐患大排查,做到了“纠纷不过夜、矛盾不上交、重大问题不出乡”,确保了社会稳定。综治工作通过省、州、县检查组验收。二是安全形势稳定,全乡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进一步落实监管网络体系,突出农村道路交通、防汛、地质灾害、食品药品、森林消防、烟花爆竹、危险品等为重点的安全监管工作,持续坚持做好安全隐患月度排查、“农村整酒”报告等基础性工作,坚持安全责任事故“四个不放过”原则,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全力开展信访维稳集处工作。着力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全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了“大信访”工作格局,健全了乡、村信访维稳网络,认真落实领导包案事项,实现了无越级上访、无重大集体上访、无因处理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良好开局,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全力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充分发挥上级帮扶单位的作用,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全乡18个行政村与省直4个单位、州直2个单位、县直9个单位对接,实现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全覆盖。通过结对共建活动,省林业局、省知识产权局、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共为帮扶村筹措资金3449万元,帮扶了电脑、科普书籍等物资,切实为村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直9个帮扶单位协助村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帮扶方案、项目、资金。通过结对共建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解决了各村的产业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了各村的脱贫奔小康建设步伐。不断推进民政救济、民兵、城建、国土资源管理、交通、广播电视、通讯、文化等各项工作,“和谐XX”基本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2011年,全乡按照鸦来线“文明新村走廊”建设重点乡和脱贫奔小康建设试点乡的整体规划,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全乡专题会议、村组会议,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编写了脱贫奔小康示范乡总体规划并经县委常委会议通过,各村也相继制定了脱贫奔小康五年规划和当年工作计划,重点村完成了村庄整治规划。村庄整治、民居改造不断推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脱贫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大飞跃。受到的嘉奖与荣誉XX乡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脱贫奔小康建设工作大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连续三年,党建工作、综合经济工作、脱贫奔小康工作均位居全县先进行列,是全县“四无”乡镇(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赴州省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之一。XX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得到上级领导、有关部门及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许。被评为“全州安全生产红旗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养老服务中心福利院简介XX乡养老服务中心福利院始建于1998年,原址位于茅坝村雷家岭,2003年实施“福星工程”以来,在州、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将占地总面积6142平方米的四坪村姜子坡小学划拨修建福利院,并拨入资金25万元全面重修,同年10月投入使用。2007年民政部门又投入资金40万元,新修围墙大门、猪圈等配套设施,福利院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2012年,改为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国家、省、州、县加大了投资力度,将修建一栋三层178296平方米养护楼。并对围墙、院坝进行大面积改造。福利院现占地面积614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大小房屋40间,其中院内宿舍20间,床位32张,集中供养,供养对象26人,院内设有办公室、财务室、活动室、会议室、医疗室、取暖室、理发室、浴室、厨房、餐厅、食物储藏室等,设备齐全。现有耕地2亩,山林51亩,猪圈2栋10间,可养猪30多头,蔬菜、猪肉能够自给自足。院内室外活动场所健身器材1套7件,建有林中休闲娱乐场所面积2000多平方米。福利院组织机构齐全,院长1人,保安服务人员1人,炊事员1人,兼职会计、出纳各1人,院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和民主理财、互帮互助小组,在院务委员会领导下卓有成效的开展各项活动工作。4、地震烈度XX县地处鄂西四大断裂带之一的宣恩椒园至咸丰断裂带南缘蠕动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隆起带部分,地层出露较全面,多为沉积岩,以三叠纪大冶灰岩为主。全境地形以山地为主体,兼有丘陵平坝。武陵山余脉从西南走向东北,西北地势较高,崇山峻岭绵延起伏,东南地势较低平开阔。根据该地方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所在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3项目建设意义1、推动脱贫奔小康及文明新村建设。XX县属于全国一类老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重点贫困地区,2009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全省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中选择7个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XX县被列入其中。规划“3年取得明显变化、5年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且将解决老令福利及服务问题,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列入脱奔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全县脱奔建设起示范作用。2、落实科学发展观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XX全县9万多农村劳力,常年有3万多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2、3产业建设,留守从事第1产业的劳动者大多是5065岁大龄人群,凭着他们的经验和勤劳,推动第1产业平均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的高度,按照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的传统习俗,让他们从主要劳动岗位退下来以后,能够继续享受现代劳动文明和现代消费文明,共享发展成果。3、探讨应对农村老令社会新途径。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2009年,XX县65岁以上老令人口为25万人,比例已经达到114,预计2020年老令人口36万人,占比163,主要集中在农村,大多不适应城市生活环境,不愿离土离村。第三章建设方案31选址方案311项目选址原则1、靠近居民区和医疗区,避开工厂、和商业中心。2、空气质量优良,地势开阔平坦。3、道路交通、通讯条件较好,水源、电源方便,改造工程量小。312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在XX县XX乡政府以东,距XX乡政府约4公里处的四坪村三组姜子坡,鸦来公路左侧的原XX乡福利院内。313建设条件1、交通区位条件。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位于XX县XX乡境内,距XX县城12公里,宜昌港154公里,张家界火车站170公里,恩施机场178公里,与高速公路恩施入口相距60公里,交通便利。2、自然环境条件。该村平均海拔1200米,属于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四季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1476,年最大降水量1933,年最小降水量1089,多年平均蒸发量1045,多年平均气温102,极端最低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320;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多年平均风速05M/S,极端最大风速151M/S;相对湿度7081。多年平均无霜期195天,多年平均雨日176天;森林覆盖率达845。3社会经济情况。全乡国土面积295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477人,其中农业人口14600余人,农村住户4347户,农村劳力7397人。林业用地24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47亩,其中水田8158亩。32规模方案根据关于编报2013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储备项目的通知,XX县XX乡养老服务中心养护楼建设项目规模为建设规模1800平方米,建设床位70张,其中新增床位38张,投资规模415万元。33土建方案本项目规划拟建设为现代化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场址位于XX乡政府以东约4公里处的姜子坡3组鸦来公路S325线北侧原XX乡中心福利院内。项目为砖混3层养护楼1栋,建筑占地面积761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8296平方米,其中一层建筑面积64866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58551平方米,三层建筑面积54879平方米。一层建设内容为接持室、活动室、厨房、餐厅、医护室、灵堂、起居室。二层全部为起居室。三层为办公室、财务室、康复中心。空地为绿地院坝。项目坚持来源于社会,还报于人民的思想,按照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形式,采取福利和微利并存的办法,收养、收住社会孤老、企业孤老,并进行日间、周间及短期的托老服务;收治患有老年疾病的老年病人和临终关怀的老人。这是一所集养、医、护、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机构。目前,我国没有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是我们大家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迅速规模化,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开发模式,从而带动武陵地区整个养老市场。34设备方案1、办公设备计算机4台,打印机一台,办公桌椅4套,文件柜2个。2、室内设备床、被70套,电视机36台,衣柜70个。3、厨房设备电冰箱2个,橱柜2个,餐桌8张,凳子80个,沼气池一口20立方米。4、健身设备室外健身器材10套,乒乓球桌一张,羽毛球拍5套。第四章公用辅助工程41给排水设计41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12给水设计(1)水源本项目供水由XX乡供水管网统一供水,从管网环状给水管网接入两根PE300供水管作为生产、生活给水主管。(2)给水系统设计采用供水管网直接供水。给水干管采用PE300供水管、配水管采用PE100供水管。413排水设计排水方式采用重力流排水排除。本项目排水主要为雨水和污水,采用雨污分流两条独立的排水系统。雨水直接市政主排水管,污水排入XX乡污水管网,卫生间粪便污水经专用污水管排至埋地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院内污水主管。42强弱电设计421设计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422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本项目的各个强弱电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423强电设计本项目养护楼总建筑面积178296,估算总用电负荷约为380KW。取用电系数065,功率补偿因素09,经计算,需电力增容270KVA。1、负荷分级项目全部用电均为3级负荷。2、电源大楼电源引自两路相互独立的10KV高压电网,分别接至专用的500KVA干式变压器变压后以380V/200V低压供电,两台变压器在一级负荷内互为备用,供电能力能够满足项目用电要求。3、供电系统低压供电线路从变电所引入至配电室。低压供电采用TNS系统、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对重要的或用电量大的负荷采用放射式直接供电,对分散的且非重要的负荷采用树干式供电。4、配电线路一级负荷电力供电线路,干线采用ZRYJV06/1KV型电缆(铜芯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阻燃电缆,额定电压061KV),支线采ZRBV045/075KV型导线(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阻燃电线),均穿钢管敷设。一般负荷选用BV045/075KV型导线(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穿阻燃硬塑料管敷设。5、计量在配电室设总计量,各层配电柜上及各户设分计量。6、照明所有房间照明设计和灯具的选型结合装修和使用布置的特点,其照度标准参照国家照明规范中的高标准值。客房照明照度不小于100LX,走道、卫生间等照度不小于50LX。配电间、机房等照度不小于20LX。配电室、消防等采用应急照明电源,并保证工作照度。公共场所、楼梯间、走廊等除了安装应急照明灯具外,还增加一些带电池的疏散诱导灯和出口指示灯,应急时间大于60分钟。值班室除安装普通照明灯具外,还增加一些带电池的灯具,供停电时作为疏散照明之用,应急时间大于60分钟。424弱电设计1、综合布线系统本系统支持项目建设包括楼宇自控、消防自控、电话、安防监控、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广播音响等系统,并考虑采用结构化布线,将上述系统有机的集成起来。2、消防控制消防控制室设于首层,消防控制系统为现场智能型,自适应布线,对除卫生间外的所有防火分区实施监控。3、有线电视系统本项目配置有线电视,节目信号源来自城市有线电视网。4、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满足办公需要,本项目设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10兆ATM局域网方式,对外光纤连接,系统4个终端。43暖通设计43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05;432设计参数1、室外设计参数夏季大气压力10017HPA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9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6M/S冬季大气压力10107MBDR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冬季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7M/S2、室内设计参数夏季冬季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噪声DBA新风量M3/HP24265060182040604530室内风速冬季02M/S;夏季03M/S。433设计内容1、养护楼及办公生活用房按空气能地暖供热要求设计;2、公共卫生间、有污染源房间的通风排气系统设计;3、内走道排烟,防烟,电梯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434空调系统设计本项目养护楼采用中央空调供暖,障显安全化、清洁化、现代化、智能化特点。44防雷设计441设计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版442防雷措施本工程为二级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和防雷电感应的措施。1、在屋顶上装设避雷网,利用建筑物的柱内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防雷接地装置。2、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电气通路,并应每1824米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3、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4、垂直的金属管道及类似物应在底端与防雷装置相连。45消防45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1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T3500842001452建筑消防设计本项目依据国家现行建筑、结构、水电规范进行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设置消防栓箱、消防水管、灭火器及报警器,耐火等级为一级。453消防给水设计1、消防用水量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16M3;自动喷淋30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约为108M3;室外消火栓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8M3。2、消火栓系统(1)每层设2个消火栓箱,每个消火栓箱内设SN65消火栓,每个消火栓陪衬胶水龙带,长30米,及19MM水枪,箱体上设破玻按钮、指示灯各一套。(2)室内外消防管道均采用DN100镀锌钢管。室内消防管道在楼内形成环路,室外消防管道沿建筑物形成环路,沿线布置地下式消火栓。454建筑灭火器的配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本建筑应全面设置建筑灭火器。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2A,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75M2/A,设置手提式MF/ABC4型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共设88具。配电室采用推车式MF/ABC4型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46防震抗震46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23号;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462抗震标准场地所处区域为6度抗震设防区域,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拟定本建筑地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05G。463防震措施1、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2、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3、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4、混凝土楼、屋盖采用现浇混凝土板。5、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面尺寸和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的设置,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先于构件破坏。6、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7、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以及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采取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或锚固等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的措施。8、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9、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2)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第五章节能51设计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6年8月31日);4、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建设部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计资源19921959号);5、公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2008年10月1日实施);6、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1号)(2008年10月1日实施);7、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1996);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10、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鄂发改环资20112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造肉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面板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健康产业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水溶肥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合作宠物寄养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同领用协议书
- 2025年摄像头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合江离婚协议书
- 2025年润滑油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合伙土地流转协议书
-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小升初数学试卷
- 绘本分享《狐狸打猎人》
- 中兴ZCTP-SDH传输售后认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word版)
-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
- 肾上腺皮质激素课件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
- 冻结法原理岳丰田
- Unit 2 Lets celebrate Developing ideas-Writing a letter to express 课件【知识精讲+拓展训练】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学课件
- 图标设计与制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