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计算机控制系统41基本检修项目及质量要求42试验项目与技术标准43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维护5检测仪表及装置51基本检修与校准52通用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53温度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54压力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5液位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6流量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7分析仪表检修与校准58机械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9特殊仪表检修与校准510称重仪表检修与校准6过程控制仪表及设备61控制器单元检修与校准62计算单元检修与校准63操作和执行单元检修与校准7共用系统、电气线路与测量管路71共用系统检修与试验72取源部件检修73机柜、电气线路、测量管路检修与试验8数据采集系统8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8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83运行维护9模拟量控制系统91基本检修项目与要求92给水控制系统93汽温控制系统94燃烧控制系统95辅助设备控制系统96机炉协调控制系统10炉膛安全监控系统10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102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103检修验收与运行维护11热工信号与热工保护系统111系统检查、测试及一般要求112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113运行维护12顺序控制系统121基本检修项目及要求122热力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123发电机变压器和厂用电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124运行维护13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13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132系统投运前的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133系统各功能投运过程及质量要求134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与质量指标135DEH系统运行维护14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14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142系统投运前的试验项目与质量要求143系统功能投运过程试验及质量要求144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质量指标145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运行维护15高低压旁路控制系统15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152试验项目与技术要求153系统运行维护16热工技术管理161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管理162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硬件管理163技术规程、制度与技术档案管理164热工指标考核、统计指标165备品备件的保存与管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热工设备检修项目管理附录B(规范性附录)考核项目、误差定义与计算、名词解释附录C(资料性附录)抗共模差模干扰能力测试附录D(资料性附录)热工技术管理表格前言根据原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下达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编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70号)安排,组织编制本标准。本标准以采用分散控制系统的机组为主,兼顾采用单元仪表构成控制系统的机组,包括了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单体测量仪表、过程控制仪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模拟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锅炉安全监控系统、机组热工保护系统、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等处理系统等所涉及到的现有热工自动化设备的检修、试验、运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并纳入了化学分析仪表、电气厂用电和发电机变压器的检修运行及热工技术管理工作内容,是机组热工自动化设备检修运行维护的基本依据。本标准自发布实施之日起,代替DL/T7742001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管理应达到的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已投产机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个性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887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GB4830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的质量DL435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T655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7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8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9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DL/T5190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JJD650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MTROLSYSTEMDCS采用计算机、通信和屏幕显示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利用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共享的多计算机监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数据共享,可靠性高。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是硬件布置上的分散。32数据采集系统DATEACQUISITIONSYSTEMDAS采用数字计算机系统对工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记录、显示和报警,对机组的运行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提出运行指导的监视系统。33模拟量控制系统MODULATIONCONTROLSYSTEMMCS实现锅炉、汽轮机及辅助系统参数自动控制的总称。在这种系统中,常包含参数自动控制及偏差报警功能,对前者,其输出量为输入量的连续函数。34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CONTROLSYSTEMCCS将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个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回路协调锅炉与汽轮机组在自动状态的工作,给锅炉、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尽量大中能发挥机组调频、调峰的能力,它直接作用的执行级是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和汽机化控制系统。35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GENERATIONCOMTROLAGC根据电网负荷指令控制发电功率的自动控制36顺序控制系统对机组的某一工艺系统或主要辅机按一定规律(输入信号条件顺序、动作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37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对锅炉点火、燃烧器和油枪进行程序自动控制,防止锅炉炉膛由于燃烧熄火、过压等原因引起炉膛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的监视和控制措施的自动系统。FSSS包括燃烧器控制系统(BURNERCONTROLSYSTEM,简称BCS)和炉膛安全系统(FURNACESYSTEM简称FSSS)。38总燃料跳闸MASTERFUELTRIPMFT由人操作或保护信号自动动作,快速切除进行锅炉炉膛的所有燃料而采取的控制措施。39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ELECTROHYDRAULICCOTROLDEH按电气原理设计的敏感元件、数字电路(计算机),按液压原理设计的放大元件及液压伺服机构构成的汽轮机控制系统。310汽轮机自启停系统AUTOMATICTURBINESTARTUPORSHUTDOWNCONTROLSYSTEMATC根据汽轮机的热应力或其他设定参数,指挥汽轮机控制系统完成汽轮机的启动、并网带负荷或停止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311超速保护控制OVERSPEEDPROTECTIONCONTROLOPC一种抑制超速的控制功能。有采用加速度限制方法实现,也有采用双位控制方式实现。前者当汽轮机转速出现加速度时,发出超速指令、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加速度为零时由正常转速控制回路维持正常转速。后者当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103时,自动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转速恢复正常时再开启这些调节汽门,如此反复,直到正常转速控制回路可以维护额定转速;或者两种方法同时采用。312汽轮机监视仪表TURBINESUPERVISORYINSTRMENTTSI监视汽轮机运行状态(转速、振动、膨胀、位移等机械参数)的仪表313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NTROLSYSTEMFCS一种利用现场总线技术,构成集成式的全分散控制系统。把现场测量、控制设备连接成网络系统,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现场的具有多种测控计算功能的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4计算机控制系统41基本检修项目及质量要求411停运前检查4111全面检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状况,将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列入检修项目。41111检查各散热风扇的运转状况。41112检查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电压、各机柜供电电压、各类直流电源电压及电源模件的运行状态。41113检查机柜内各模件工作状态、各通道的强制(或退出扫描状况)和损坏情况、各操作员站、控制站、服务站、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等。41114检查报警系统,对重要异常信息(如冗余失去、异常切换、生要信号丢失、数据溢出、总线繁切换等)作好详细记录。41115检查各类打印记录和硬拷贝记录41116测量控制室、工程师室和电子设备室地温度及湿度。41117检查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运行报警日志。41118检查计算机自诊断系统,汇总系统自诊断结果中的异常记录。41119检查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日常维护消缺记录,汇总需停机消缺项目。411110对于现场总线和远程输入/输出(I/O)就地机柜,进行温度等环境条件的检查记录。4112做好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和数据和安全备份工作。对于储存在易失存储器(如RAM)内的数据和文件,应及时上传达室并备份。412停运后检修4121一般规定41211检修前,应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正常停电程序(见第4331条)停运设备,关闭电源,拔下待检修设备电源插头。41212电子设备室、工程师室的控制室内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有足够容量,调温调湿性能应良好;其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应符合GB2887或制造厂的规定。41213报有电源回路的熔丝,应符合使用设备的要求,如有损坏应作好记录,查明原因后更换相机容量与型号的熔丝。41214计算机设备外观应完好,无缺件、锈蚀、变形和明显的损伤。41215检查各计算机设备应摆放整齐,各种标识应齐全、清晰、明确。41216在系统或设备停电后进行设备的清扫。41217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检修时必须做好防静电措施,工作人员必须带好防静电接地腕带,并尽可能不角及电路部分;拆卸的设备应放在防静电板上,吹扫用压缩空气枪应接地。41218吹扫用的压缩空气须干燥无水、无油污,压力宜控制在008MPA左右;清洁用吸尘器须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便及时吸走扬起的灰尘;设备清洗须使用专用清洗剂。41219所有机柜的内处部件应安装牢固,螺钉齐全;各接线端子板螺钉、接地母线螺钉应无松动。412110计算机设备间连接电缆、导线应连接可靠,敷设及捆扎整齐、美观,各种标志齐全、清晰。4122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服务站硬件检修41221确认待检修设备已与供电电源可靠分离后,打开机箱外壳。41222检查线路板应无明显担忧伤口和烧焦痕迹,线路板上各元器件应无脱焊;内部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无断线,各部件设备、板卡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41223清扫机壳内、外部件及散热风扇。清扫后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散热风扇转动灵活。41224装好机箱外壳,检查设备电源电压等级应设定正确。41225接通电源启动后,设备应无异音、异味等异常现象发生,能政党地启动并进入操作系统,自检过程无出错信息,各状态批示灯及界面显示正常;检查散热风扇转动应正常无卡涩,方向正确;对地正常工作时不带显示或操作设备(键盘或鼠标)的服务站,可接上显示或操作设备进行检查。4123控制站检修41231机组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各系统设备停运,控制系统退出运行;停运等检修的子系统和设备电源;41232对每个需清扫的模件的机柜和插槽编号、跳线设置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41233清扫模件、散热风扇等部件;检查其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无明显抽伤和烧焦痕迹,插件无锈蚀、插针或金手指无弯曲、断裂;模件上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跳线和插针等设置正确、接插可靠;熔丝完好,型号和容量准确无误;所有模件标识应正确清晰。41234检查控制站模件的掉电保护开关或跳线设置应正确。带有后备电池的模件,其后备电池应按照制造厂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查更换;更换新电池时,应确保失电时间在允许范围内。41235模件检查完毕,机柜、机架和槽位清扫干净后,按照模件上的机柜和插槽编号将模件逐个装回到相应槽位中,就位必须准确无误、可靠。41236模件就位后,仔细检查模件的各连接电缆(如扁平连接电缆等)应接插到位且牢固无松动,或有回定螺丝和/或卡锁,则应坚固定螺丝并将卡锁入扣。41237模件通电前,对带有熔丝的模件,应核对熔丝齐全,容量正确;模件通电后,各指示灯应指示正确,散热风扇运转正常。41238配有显示器和或/键盘/鼠标接口的控制站,或有必要则连接显示和操作设备(键盘、鼠标)进行检查。4124计算机处高检修41241显示器检修内容包括A停电、断开显示器的电源连接。B显示器内、外清扫,用专用清洗液清洁显示屏;检修后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检查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插头无短路、踊损断裂等缺陷;测量设备绝缘应符合要求。C显示器检修复原后上电检查,显示器画面应清晰,无闪烁、抖动和不正常色调;亮度、对比度、色温、聚焦、定位等按钮功能正常;仔细调整大屏幕显示器,整个画面亮度色彩应均匀。D检查大屏幕显示器散热风扇运转应正常。41242打印机、硬拷贝机检修内容为A)打印机停电,断开打印机电源插头与电源的连接。B)清扫打印机,清除打印机内纸屑,清洁送纸器和送纸通道,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无异常现象,各连接件或连接线的连接应正确,无松动、断线现象,并坚固各部件;测试绝缘应符合要求;对打印机的机械转动部分上油,油量不宜过多。C)复原打印机,检查打印机各开关、跳线和各有关参数设置正确。D)针打打印机应根据打印纸厚度重新调节纸厚调节杆;接通电源后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断针现象,否则应更换打印头或色带。E)喷墨打印机、接通电源后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字符变形、缺线或滴墨现象;更换墨盒时,墨盒的型号与机型须对应。F)激光打印机,上电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字符变形、墨线或墨粉黏着不牢现象。G)硬拷贝机接通电源后进行总体测试,拷贝一面彩色画面进行检查,画面和色彩应正确无异常,字迹清楚。41243轨迹球和鼠标检修内容为A关闭计算机电源,拔下轨迹球或鼠标与计算机的连接接头。B清洁轨迹球和鼠标,仔细清洁球体、滑轮、光电鼠标反光板,清洁后应无灰、无污物。C检查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连接应正确无松动,坚固各安装螺丝。D恢复与系统的连接,上电后操作轨迹球和鼠标,应灵活无滞涩,响应正确。41244键盘检修内容为A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操作每个键,如发现无反应、不灵活或输入错误的键,记录其位置。B关闭计算机电源,拔下键盘与计算机连接的接头;清洁键盘,清除键盘内部异常现象,重点检修已有缺陷记录的按键;检修后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线或电缆应无松动断线,键盘的触点及与计算机的接口应完好,外观应无灰、无污渍。C恢复与系统的连接,上电重新检查测试键盘的每个键,各键应反应灵敏、响应正确。4125网络及接口设备检修41251通信网络检修内容为A)系统退出运行B)更换故障电缆和/或光缆;检修后通信电缆应无破损、断线,光缆布线应无变折;电缆或光缆应绑扎整齐、固定良好。C)检查通信电缆金属保护套管(现场安装部分应使用金属保护套管)的接地应良好。D)测量绝缘电阻、终端匹配器阻抗,应符合规定要求。E)坚固所有连接接头(或连接头固定螺丝)、各接插件(如RJ45、AUI、BNC等连接器)和端子接线;检修后手轻拉各连接接头、接插件和端子连线,应牢固无松动。F)通电后,检查模件指示灯状态或通过系统诊断功能,确认通信模件状态和通信总线系统应工作正常,无异常报警。冗余总线应处于冗余工作状态,交换机、集线器、耦合器、转发器、总线模件指示均应正常。41252网络接口设备检查内容为A检查前应关闭设备电源,各连接电缆和光缆做好标记,然后拆开各电缆和光缆连接,并及时包扎好拆开的光缆连接头,以免受污染。B对交换机、集线器、耦合器、转发器、光端机等网络设备内、外进行清扫、检修,紧固接线;检修后设备外观应清洁无尘、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线或电缆的连接应正确、无松动、无断线;各接插头完好无损,接触良好;测试风扇和设备的绝缘应符合要求。C仔细检查各光缆接口、RJ45和/或BNC接口等,应无断裂、断线和破碎、变形,连接正常可靠。D装好外壳;上电检查,应无异音,风扇转向正确;自检无出错,指示灯指示正常。4126电源设备检修41261自备不间断电源UPS检修内容为A机组停运,系统退出运行。正常停运热控自备UPS电源所供电的用电设备,然后关掉UPS的开关,拔掉UPS的连接插头。BUPS清扫检修后,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输出侧电源分配盘电源开关、熔丝及插座应完好;坚固各接线;UPS蓄电池应无漏液,否则应更换蓄电池。C接通电源,热控自备UPS启动自检正常,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无出错报警;测量UPS电源各参数应符合制造厂规定。41262模件电源、系统电源和机柜电源检修内容为A)清扫与一般检查1)停用相关系统,对各电源插头或连线做好标记后拔出。2)清扫电源设备和风扇,小心拆下电源内部配件,仔细检查内部印刷线路板上应无烧焦痕迹,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线、连接电源、信号线、电源线、接地线应无断线或松动,并重新坚固;电源内部在电容光焕发应无膨胀变形或漏液现象,否则应更换为相同型规格的电容;检查熔丝,若有损坏应查明原因后换上符合型号规格要求的熔丝。3)测量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之间和一次侧端子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4)复原电源内部配件,检修后设备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根据记录标记插好所有插头并确认正确后上电。B)上电检查试验1)通电前检查电源电压等级设置应正确;通电后电源装置应无异音、异味、温升应正常;风扇转动应正常、无卡涩、方向正确。2)根据要求测量各输出电压应符合要求。3)启动整个子系统,工作应正常无故障报警,电源上的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4)对地冗余配置的电源,关闭其中任何一路,检查相应的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否则应进行处理或更换相应电源。4127主时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标准时钟装置,41271切断主时钟系统电源,清洁时主时钟或GPS标准时钟装置,清洁后外观应无灰、无污渍。41272检查主时钟各通信接口连接应正确,通信电缆完好无损;启动主时钟,进行主时钟与标准时间的同步校准。41273检查GPS天线安装应垂直,四周应无建筑物或杂物遮挡;天线插头应接插可靠、牢固无松动,馈线应无破损断裂。41274检查GPS标准时钟装置各通信接口应连接正确,通信电缆完好无损;开启电源,装置进行初始化和自检,应无出错;初始化和自检结束后,GPS卫星锁定指示应正常;若GPS失步,则装置内部守时时钟应工作正常。41275启动各站的时钟校正功能,校正各产时间的显示,使共主时钟或GPS标准时钟装置同步。4128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41281PLC系统退出运行;关闭电源;41282清扫检修PLC机柜、机架、PLC模件及散热风扇;清扫后设备应清洁无灰、无污渍、风扇转动正常无卡涩。41283检查PLC后备电池,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新电池。41284检查带有熔丝的模件通道,其熔丝容量应符合要求;或熔丝已损坏,应查明原因后再予以更换。41285松开各模件接线端子排固定螺丝,拔出接线端子,检查A端子排中与模件插头对应的卡簧应无变形、松动;各接线端子的接线号应齐全,接线应整齐美观,无裸露线。BPLC各模件听电子元器件应无烧痕、破损、焊点松动现象;元件间连接插针应无变形、磨损;对模件安装底板各变形的插针进行矫正,插针断裂的底板应进行更换;检修后要求底板固定牢固、插针完整、无变形和断裂。C检查所有PLC的I/O柜及中间柜柜的通信电缆接头、分离器和分支器等应连接良好,特别是接头内的屏蔽线须固定扎实。D恢复系统检查各I/O模件、回路接线和插件应坚固无松动,各设置开关(DIP开关)和跳线设置正确。41286确认电缆接线正确后,恢复供电;检查风扇转向正确,各模件指示正常,并在显示器上确认所有PLC就地柜通信正常,无报警和出错信息。41287检查站点间、站点与计算机间以及各I/O模件和中央处理单元CPU之间的通信应正常。413软件检查4131操作系统检查;41311通电启动各计算机,启动显示画面及自检过程应无出错信息提示,否则予以处理。41312通常操作系统上电启过程应无异常或出错信息提示;若出现提示错误并自动修复,应重新正常停机后再次启动操作系统一次,检查错误应完全修复,否则应考虑备份或重新安装。41313启动操作系统后,宜关闭所有应用文件,启动磁盘检测和修复程序,对磁盘错误进行检测修复。41314检查并校并校正系统日期和时间。41315搜索并删除系统中的临时文件,清空回收站;对于不具备数据文件自动清除功能的各计算机站,应对无用的数据文件进行手工清理。41316检查各用户权限、账号口令、审核委托关系、域和组等设置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检查各设备和/或文件、文件来的共享或存取权限设置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41317检查硬盘剩余空间大小,应留有一定的空余容量;宜启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优化硬盘。4132应用软件及基完整性检查41321计算机控制系统逻辑组态修改等工作完成后,须再次进行软件备份。41322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软件列表,检查核对应用软件应完整。41323根据系统启动情况,确认软件系统完整。41324启动应用系统软件过程应无异常,无出错信息提示(对于上电自启的系统,此过程在操作系统启动后自动进行)。41325分别启动操员站、工程师站和服务站的其他应用软件,应无出错报警。41326使用提供的实用程序工具,扫描并检查软件系统完整性。41327启动计算机控制系统自身监控、查错、自诊断软件,检查其功能应符合制造厂规定。4133权限设置检查41331检查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服务站的用户权限设置,应符合管理和安全要求。41332检查各网络接口站或网关的端口服务设置,关闭不使用的端口服务。4134数据库检查“41341数据库访问权限设置应正确,符合管理和数据安全要求。41342对数据库进行控寻,各数据库或表的相关信息应正确。41343数据库日志记录若已满,应立即备份后清除。42试验项目与技术标准421控制系统基本性能试验4211冗余性能试验42111操作员站台票服务站冗余切换试验A)对于并行工作的设备,如操作员站等,停用其中一个或一部分设备,应不影响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B)对于冗余切换的设备,当通过停电或停运应用软件等手段使主运行设备停运后,从运行设备应立即自启或切换至主运行状态。C)按同样方法进行反向切换试验D)将系统恢复正常E)上述试验过程中,除发生与该试验设备相关的热工设备故障报警外,系统不得发生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故障诊断提示应正确。42112控制站主控制器和模件冗余切换试验A)主控制器和模件通电前,检查熔丝应齐全、容量正确。B)主控制器和模件通电后,检查各指示灯显示应与正常的实际状况相符。C)选择下列方法进行主控制器和模件的冗余切换试验1)取出主运行的主控制器和模件的熔丝2)复位主运行的主控制器和模件3)将主运行的主控制器和模件拔出(模件可带电插拔时)。D)按同样方法进行反向切换试验E)将主控制器和模件恢复F)试验过程中,系统应能正常、无扰动、快速的切换到从运行主控制器和模件运行或将从运行主控制器和模件改为主运行状态,故障诊断显示应正确,除模件故障和冗余推动等相关报警外。系统应无任何异常发生。42113通信总线冗余切换试验A试验前进行下列检查1)总线电缆应无破损、断线;2)接插件接插应牢固、接触良好,端子接线正确、牢固;3)检查总线终端电阻值正常,接线牢固,交换机、集线器、总线模件指示灯显示正常;4)通过诊断系统或总线模件工作指示灯检查总线系统工作正常,冗余总线应处于冗余工作状态。B投切通信网络上任意节点的设备,总线通信应正常。C在通信网络任意节点上轮流切断节点设备民总线间的某一通信连接线,系统应无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D选择下列方法,进行通信总线冗余切换试验1)切断主运行总线模件的电源2)拔出主运行总经的插头3)断开主运行总线电缆或终端匹配器4)模拟其他条件E同样方法进行CD的反向切换试验F将系统恢复正常G试验过程中,通信总线应自动切换到冗余总线运行;指示灯指示和系统工作应正常;检查系统数据不得丢失、通信不得中断、热工设备故障报警正确、诊断画面显示应与试验实际相符。42114模件、系统或机柜供电冗余切换试验A模件、控制系统及机柜的自投供电或N1冗余供电系统,应逐一进行以下冗余切换试验1)切断工作电源回路,检查备用供电须自动投入;2)对于N1冗余供电系统,切断任一路供电;3)按同样方法对1)2)进行反向切换试验。B将系统恢复正常C上述试验过程中,控制系统应工作正常,中间数据及累计数据不得丢失,故障不得发生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42115控制回咱冗余切换试验A计算机控制系统投运,民控制回咱相关的主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和模件投运正常。B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控制回路冗余切换试验1)利用手操器等设备手动使控制回路输出一个固定的值或状态,然后将相关的主运行状态下的主控制器或输出模件复位或断电;2)直接将相关的主运行状态下的主控制器或输出模件复位或断电。C同样方法进行控制回路反向冗余切换试验。D将系统恢复正常E试验过程中观察控制回路输出应无变化和扰动,检查备用主控制器或输出模件的运行状态应正确。4212系统容错性能试验42121在操作员站的键盘上操作任何未经定义的键,或在操作员小上输入系列非法命令,操作员站和控制系统不得发生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42122进行部分系统和外围设备的重置试验A关闭控制站的系统电源(冗余配置时,则全部关闭),30S后重新闭合。B壮志凌云运行的显示器电源,然后再合上。C壮志凌云运行的操作员产主机电源,然后再合上。D关闭运行的通信站主机电源,然后再合上。E分别关闭打印机电源,然后再合上(正在打印南分别进行)。F试验过程中,控制系统应运行正常,不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故障诊断显示应与实际相符。42123模件热拔插试验A确认待试验模件具有热拔插功能。B拔出其不意模件,画面应显示该模件的异常状态,控制系统或设备应自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切到手动工况、执行器保位等);在拔出和插入模件的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其他功能应不受任何影响。C在某一被试验I/O模件通道输入电量信号并保持不变,带电插拔该I/O模件重复两次,应对系统运行、过程控制和其他输入点无影响,画面应显示该模件对应的拔出和插入的状态,其物理量示值热插拔前后应无变化。4213系统实时性测试42131调用显示画面响应时间通过连续切换操作员站显示画面10次,通过程序(或秒表)测量最后一个操作到每幅画面全部内容显示完毕的时间。计算操作员站画面响应时间的平均值应小于15S(一般画面不大于1S;最复杂画面小于2S),或不低于制造厂出厂标准。42132显示画面显示数据新时间观察显示器过程变量实时数据和运行状态变化,通过程序(或秒表)测试变化20次的总时间。计算显示画面上实时数据和运行状态的刷新周期应保持为1S,且显示颜色应随过程状态变化而变化42133开关量采集的实时性选择数个开关量通道,接入测试用开关量信号,按设计开关量采样周期交替改变状态,通过开关量变态打印功能检查开关量信号采集的实时性。变态打印结果应与设定采样周期相符。42134控制器模件处理周期通过程序分别测试模拟量和开关量的处理周期,应满足模拟量控制系统不大于250MS,开磁量控制系统不大于100MS。快速处理回路中,模拟量控制系统不大于125MS,开关量控制量控制系统不大于50MS。4214系统响应时间的测试42141将开关量操作输出信号直接引到该操作对象反馈信号输入端,记录操作员站键盘指令发出到屏幕显示反馈信号的同时,重复10次取均值。操作信号响应时间平均值应不大于20S42142将模拟量操作输出信号直接引到该操作反馈信号输入端,记录操作员站键盘指令发出,到屏幕显示反馈信号的时间(或在工程师站选择一站的模拟量测点,通过键盘输入信号值,观察、记录该信号发出至另一站显示器上数据变化时间)。重复10次取均值。操作信号响应时间平均值应不大于25S。4215系统存储余量和负荷率的测试42151通过系统工具或其他由制造厂提供的方法,检查每个控制站的内存和历史数据站(或具有历史数据存储功能)的外存容量及使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内存余量应不少于40,B外存余量就不小于60。42152通过系统工具或其他由制造厂提供的方法,测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负荷率和数据通信总线的负荷率。各负荷率应在不同工况上测试5次,每次测试时间10S,每次测试时间10S,取平均值,应满足A所有控制站的中央单元在恶劣工况下的负荷率应不大于60。B操作员站、服务站的中央处理单元在恶劣工况下的负荷率应不大于40。C数据通信总线的负荷率,以太网应不大于20,其他网络应不大于40。4216抗干扰能力试验42161当计算机控制系统使用环境变化时,应进行抗干扰能力试验。42162现场引入干扰电压的测试A用变压器作干扰源,从现场电流、热电偶、热电阻信号回路中引入共模干扰电压值(测试方法参见附录C)。B若现场引入干扰电压的测试条件无法满足时,也可在模拟量信号精确度测试的同时,在控制站I/O输入端子处测量从现场引入的共模和差模干扰电压值。C实际测得的最大共模干扰电压值应小于输入模件抗共模干扰电压能力的60。D实际测得的差模信号引起的通道误差应满足公司(1)要求EUN/(10NMR/20)005(1)式中UN输入端子处测得的交流分量峰峰值与该点满量程之比NMR差模抑制比,按公司(2)计算NMR20LGUMINAX2式中UMAX加干扰后测得最大值;UMIN加干扰后测得最小值;UAC输入的量程中值信号。42163抗射频干扰能力的测试用频率为400MHZ500MHZ、功率为5W的步话机作干扰源,距敞开柜门的机柜15M处发出信号进行试验,计算机系统应正常工作,记录测量信号示值变化范围应不大于测量系统允许综合误差的两倍。4217模件信号处理精度测试42171模件信号处理精度测试时,应保证标准信号源(校正仪)的阻抗相匹配,内外供电电源相对应。42172检查每个通道的转换系统,应符合测量系统量值转换要求。42173对于新建或大修机组,每块模块的I/O通道应逐点进行精度测试;对于中、小修和其他情况,每块模件上可随机选取16个通道(见表1)。表1输入模件通道精度标准信号类型基本误差回程误差模件通道数通道抽样点的方和根1481632电流MA11234直流电压V0201501511234直流电压(01)V030201511234脉冲HZ020150111234热电偶MV030201511246热电阻0302015随机抽样通道1234642174模拟量输入(AI)信号精度测试A用相应的标准信号源,在测相应的端子上分别输入025、50、75、100信号,在操作员站成工程师站(手操器)读取该测点的显示值,与输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B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表1的精度要求。42175脉冲量输入PI信号精度测试A用标准频率信号源,在测点相应的端子上分别输入量程的10、25、50、75、100信号,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手操器)读取该测点的显示值与输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B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检查触发电平,均应满足表1要求(或制造厂出厂精度)42176模拟量输出AO信号精度测试A通过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或手操器),分别按量程的0、25、50、75、100设置各点的输出值,在对应模件的输出端子,用标准测试仪测量并读取输出信号示值,与输出的标准计算值进行比较。B记录各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表2的精度要求。表2输出模件通道精度标准AO信号类型基本误差回程误差电流MA0250125电压V0250125脉冲HZ025012542177脉冲量输出PO信号精度测试A通过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或手操器)分别按量程的10、25、50、75、100设备各点的输出值,分别在各输出端子上用标准频率计测量并读取示值。与输出的标准计算值进行比较。B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制造厂出厂精度要求。42178开关量输入DI信号正确性测试A通过短接/断开无源接点或加/去除电平信号分别改变各输入点的状态,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手操器)上检查各输入点的状态变化。B记录测试的各点状态变化,应正确无误。42179中断型事件顺序记录(SOE)开关量输入通道的正确性检查A通过开关量信号发生器,送出间隔时间在1MS5MS间的35个开关量信号,至SOE信号的输入端,改变信号发生器信号的间隔时间,直至事件顺序记录无法分辨时止,事件顺序记录记录的分辨力应不大于1MS;报警显示、打印信号的次序及时间顺序,应与输入信号一致;重复打印时,时序应无变化。B若无开关量信号发生器,可在不同站的SOE信号输入端同时输入信号(如将不同站的SOE信号输入端连接到同一开关上,随后合、断开关),观察操作员站上SOE报警列表中的显示和打印记录时间、内容,应与输入信号一致,且在信号发生和消失的间隔内不应重复打印。421710开关量输出DO信号正确性测试A通过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或手操器)分别“0”和“1”的输出给定值,在相应模件输出端子上测量其通/断状况,同时观察开关量输出指示灯的状态。B记录各点的测试状态变化,应正确无误。4218通道输出自保持功能检查A在操作员站上对补测量模件通道设置一输出值,在相应模件输出端子上测量、记录输出值。B将该相应模件电源开关闭再打开,在相应输出端子上再次测量记录输出值。C该模出量断电前后的两次读数均应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D该模出量上述操作前后的两次读数之差的一半所计算的示值最大误差值,也应不大于模件的允许误差。422控制系统基本功能试验4221系统组态和在线下载功能试验42211检查工程师站权限设置应正确,以工程师级别登录工程师站。42212打开工程师站中的系统组态软件,按照组态手册离线建立一个组态,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进行编译生成,检查确认组态软件功能应正常。42213计算机控制系统通电启动后,通过工程师站组态工具,将控制站中任一主控制器或功能模件的组态回读到工程师站中;然后再将此组态(或修改组态并确认正确后)理载到原主控制器或功能模件中,当新的组态数据被确认下载后,系统原组态数据应自动刷新;确认整个操作过程中控制系统应无出错或死机等现象发生。4222操作员站人机接口功能试验42221检查操作员站权限设置应正确,以操作员级别登录操作员站。42222检查各流程画面,参数监视画面等应无异常。42223通过功能键盘(或轨迹球/鼠标),在操作员站上对各功能和画面中的任意被控装置逐项进行操作。检查各显示画面应显示正常,各功能键盘或按钮与各功能画面的连接、所有操作的对应结果应正确无误。对于任何未经定义的键操作时,系统不得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42224调用各类主要画面(如流程画面、参数监视画面、实时趋势曲线显示画面、报警显示画面等)应显示正常;检查各动态参数和实时趋势曲线应自动刷新,刷新时间应符合要求。42225检查各报警画面、报警窗口和报警确认功能应正常,报警提示和关联画面连接应正确42226检查历史数据检索画面应显示正常,输入需检索的数据(如测点名、测点编号)和检索时段,系统应正确响应,并显示相应的记录(如历史数据报表或历史数据曲线、历史事件报表、操作记录等)请求打印,打印结果应与显示结果相同。42227检查系统运行状态(系统自诊断信息)画面、显示应与实际相符。42228检查帮助和/或操作指导画面应显示正常。4223报表打印和屏幕拷贝功能试验42231检查报表管理功能画面应显示正常;启动报表定时打印功能,检查定时打印的报表格式、内容和时间,应符合要求。42232通过功能键盘(或轨迹球/鼠标),在操作员站上选中需要打印的报表,触发随机(召唤)打印功能,系统应即时打印选中的报表,其格式、内容和时间应符合要求。42233选择一幅流程图画面,触发屏幕拷贝功能,检查硬件拷贝内容和画面显示应一致。42234触发事件追忆报表中的任一开关量信号动作,检查事件追究忆报表应打印正常,数据和被触发的开关量信号、动作前后时间应正确。4224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试验42241从历史数据库中选取一组记录点,内容应包括模拟量、开关量、操作记录、系统事件等。42242分别组态当前时段(短期)的历史数据报表和曲线,显示并打印,检查报表、曲线的数据和时间应正确,整个操作过程应无故障报警。42243分别组态已转储至磁带或光盘(长期)的历史数据报表和画线,系统就提示需提供已转储时段的历史数据磁带或光盘;插入相应的磁带或光盘,予以激活,显示打印,检查报表、曲线的数据和时间应正确,整个操作过程应无故障报警。4225性能计算功能检查42251检查与性能计算相关的所有测点应正确,计算报表及画面应显示、打印正常。42252启动性能计算应用程序,应无出错报警。42253协同有关部门检查性能计算精度,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调整或组态修改。4226通信接口连接试验42261系统上电,通信接口模件各指示灯指示正确。42262启动通信驱动软件,系统应无出错信息。42263利用网络软件工具或专用的通信检索软件工具,确认通信物理连接应正确有效。利用应用软件或模拟方法检查测试数据收发正常,实时性应达到设计要求。42264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其他专用装置的接口和通信,应检查确认连接完好,通信数据正确无误。423自备不间断电源UPS试验4231自备UPS性能测试42311将UPS电流输入端接到交流0220V调压器的输出端,调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到交流220V电源上,合上电源。将调压器调至交流190V、交流220V和交流250V(根据UPS手册而定),分别测量UPS电源的输出电压,均应在交流(15)220V。42312将UPS电源接到交流220V供电,启动由该UPS电源供电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电源切换及备用时间试验A试验电路接入示波器B确认UPS电源电池充电灯灭,调节调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切换电压时(或切断UPS外部供电电源),UPS电源应迅速切至电池供电,测量UPS输出电压应在交流(15)220V。C切断UPS外部供电电源,使UPS切至电池供电,直至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执行关机程序,最后应正确关机。D检查UPS电池供电备用时间,应不小于制造厂说明规定的备用时间,一般应保证连接供电30MIN。E恢复UPS外部供电,UPS应由电池供电切至外部电源供电。F通过示波器,记录UPS电源切换时间,应小于5MIN。G观察切换过程,相应的声光报警、故障诊断显示及打印信息应正确,计算机控制系统及设备的运行应无任何异常,否则应进行检修或更换该UPS电源。4232自备UPS与计算机通信检查42321检查UPS和计算机的通信应正常,启动UPS的自检功能,检查计算机中的UPS自检报告,应正常、无出错信息。42322从计算机中启动UPS电源测试程序,检查与UPS的通信应正常。42323切断UPS外部供电电源,UPS切至电池供电,或在计算机尚未关机之前,重新合上UPS外部供电电源,计算机均应有相应的报警信息。43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维护43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投运与验收4311投运前的检查43111计算机设备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度应满足设备运行的要求。43112电子设备室外机柜上方的空调通风孔,应已采取防漏水隔离措施。43113各路电源熔丝容量应符合规定。43114各控制柜、中间端子柜的柜号、名称应醒目;柜内应附有端子排接线图,附件完好无缺,照明正常;各公用电源线、接地线、照明线和测量回路接线应连接正确、牢固。43115由再现场进入中间过渡端子柜、控制站机柜的各类信号线、信号屏蔽地线、保护地线及电源线,应连接正确、牢固、美观,电缆牌号和接线号应齐全、清楚。43116逐项进行下列检查,应符合规定要求A控制站1)柜内各电源模件、主控制器、功能模件及其他设备,应全部复原野且安装正确、牢固;2)引入控制站机柜的各类信号线、电源线、接地线及柜内连接电缆,应连接完毕、正确、牢固、美观。3)与各站的冗余通信电缆,应连接完好、正确、牢固、美观;4)控制站内的数据通信线以及各控制站间的通信线,应连接完好、正确、牢固。B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服务站1)各站的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等的电源应连接完好;2)键盘、鼠标或轨迹、显示器信号线和打印机信号线与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应完好、正确;3)各站之间的数据通信线,应连接完好、正确、牢固。43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上电、试验与投运;43121计算机系统检修或停运后的上电,不应随意合上电源,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上电准备工作1)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所有子系统的电源回咱、经确认无人工作;2)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所有子系统,经确认允许计算机控制系统上电;3)系统投运所需手续齐全。B上电过程要求1)上电过程中,整个检测电源模件的各路输出电压和上电设备或系统的电源电压,应在规定范围内,发现异常及时排除;2)确认上电的设备或系统的电源电压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级设备或系统的上电操作。C控制站上电1)合上控制站总电源开关2)合上控制站系统电源开关,合上控制站现场电源开关;3)启动控制站,自动进入系统运行,指示灯显示运行状态,可通过自诊断程序观察。D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服务站等上电;1)合上总电源,接通工程师站和各服务站的主电源,启动工程师站和各服务站,待显示器上出现显示并进入操作系统后,启动应用程序(或系统自启);2)合上打印机、硬拷贝机、显示器等外凤电源开关;3)合上各操作员站主电源开关,启动各操作员站后,自动进入应用程序。E按照上述步骤,逐台启动所有计算机、直至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启动完毕。F检查整个系统的通信连接、显示器画面显示、各设备的运行状态等指示,应正常并与实际状况相符,否则应予以处理,必要时通过专用检查工具和专用软件进一步进行检查。G检查计算机通风设备应工作正常。43122经过检修或升级扣计算机控制系统,应按照第421、422条要求,进行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试验。43123经过检修或升级后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各设备性能及性能及功能检查、试验正常的情况下,应进行72H的离线运行,以便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只有在系统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后,才能将系统正式投入在线运行。4313检修验收43131控制系统中所有孔洞密封完好。43132控制系统中各项检查、检修项目符合质量要求。43133测量模件的备用通道,已按在线运行通道要求进行初步设置。43134控制系统各项性能及功能试验均按试验方案试验完毕,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43135现场检查各控制子系统投运正常(具体要求见第815章)。43136下列各项检修记录刘齐全、完整、规范、数据正确,记录结论应符合质量规定要求,若有不合格项应单列出清单。A检查停运前检查异常记录及检修后异常问题处理结果,应无漏处理项。B绝缘电阻测试,应符合要求。C模拟量I/O模件精度校准记录,并附有各类模件合格率归类统计表。D计算机设备及系统的部件性能检查、试验记录应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远程办公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 计算思维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费者行为变化与风险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试题与答案
- 2025年VB考试内容全面分析与试题
- 行政法学完整试题与答案分享
- 战略执行中的合规性风险管理对策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行业标准化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成都】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6家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商业办公装修合同范本汇编
- 大班科学《神奇的中草药》课件
- VMWare VSAN软件定义的超融合解决方案
- “小风筝大创意”小学STEM项目式学习活动案例
-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练习(行政处罚法、新固废法、大气法)
- 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方案计划
-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PPT学习教案
- 热菜加工流程图
- RAL 劳尔色卡电子版
- 《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 第三章:船舶主机安装工艺
- 计件工薪酬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