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T163-2011_第1页
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T163-2011_第2页
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T163-2011_第3页
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T163-2011_第4页
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T163-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目标,并达到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规划设施人口在5000人以下行政村、自然村以及分散农户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生活污水(包括居民厕所、盥洗和厨房排水等)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不适用于专业养殖户、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及乡镇企业等生产污水处理设施。103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除应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村庄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的聚居点。212生活污水DOMESTICWASTEWATERINVILLAGE村庄居民在日常活动中排放的污水,包括居民厕所、盥洗和厨房排水等,不包括专业养殖户、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及乡镇企业等生产污水。厕所污水包括粪便、尿液和冲厕污水。厨房排水是指在洗菜、烧饭、刷锅和洗碗等过程中排放的污水。盥洗污水是指在洗澡、洗衣和洗涤等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含有洗涤剂。213黑水BLACKWATER指居民厕所污水,包括冲厕污水和粪便。214灰水GREYWATER指居民淋浴及厨余洗涤的综合排水215调节池EQUALIZATIONBASIN一种均衡水量和水质的预处理构筑物。216常规曝气池CONVENTIONALAERATIONTANK一种活性污泥法处理的基本模式,池内的菌胶团悬浮生长,反应池中须鼓入空气,使溶解氧保持在2MG/L左右。217氧化沟OXIDATIONDITCH一种活性污泥法处理变形变型,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沟渠形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218淹没式生物滤池BIOLOGICALCONTACTOXIDATIONPROCESS生物膜法的一种,本规程所指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是指供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全部淹没在污水中和采用人工供氧方式的处理池或构筑物;厌氧池是指池内供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全部淹没在污水中和不采用人工供氧方式的处理池或构筑物。219生物滤池BIOFILTER生物膜法的一种,又称滴滤池,具有净化效果好、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本规程所指生物滤池为高负荷生物滤池。2110活性污泥法除氮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ACTIVATEDSLUDGEPROCESS通过硝化反硝化过程的除氮方法。2111生态处理ECOLOGICALTREATMENT本规程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处理等人工设计、改造,由填料和植物构成的具有一定净化功能的处理设施。2112消毒DISINFECTION本规程是指液氯、漂白粉、含氯消毒药片和紫外等消毒技术。2113一体化设备INTEGRATEDFACILITIES一种将不同技术单元集成后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322符号V淹没式生物滤池池的有效容积(M3)Q每人每天污水量(M3/人D);N处理人数;LA进水BOD5浓度;MBOD负荷(BOD5/M3D)V1生物滤池滤料体积,M3;LE设计出水污染物浓度;NW生物滤池滤料容积负荷率,KGBOD5或NH3N或NO3N/(M3D)43基本规定31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以批准的当地水污染治理规划、国家有关村庄整治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为主要依据,根据各地村庄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排放与利用等关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32生活污水处理根据村庄人口、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住宅分布等情况,可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的模式。根据水冲厕所建设和普及情况,按照无水冲厕所、已建水冲厕所、已建水冲厕所实现黑水与灰水分离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33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应结合综合利用。在有条件的村庄生活污水可采用黑水、灰水源分离技术,对黑水和灰水分别进行处理,并应符合排放或综合利用标准。34生活污水的处理程度和方法应根据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和要求确定。35污水处理应采用适合农村特征的污水单元技术及组合工艺以及其它能达到排放要求并与当地技术经济相适应的污水处理技术。36村庄生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宜以实测为基础分析确定。在无实测资料时,生活污水量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6090采用,水质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采用。37为防止污染地下水,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池体应按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进行防水、防渗及防腐处理。对已建未进行相应处理的化粪池,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应对化粪池重新进行防水、防渗及防腐处理。38采用生物法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宜定期处理,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应进行综合利用。39农村污水处理出水需与人接触或有其它安全需求时,宜采用消毒处理。310单户及多户小型处理设施应定期维护管理,村庄污水处理站需配备专人负责维护管理。311地埋式设备与饮用水井等取水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54处理技术41一般规定411村庄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根据当地技术和经济水平宜采用生物滤池、淹没式生物滤池、氧化沟、常规曝气池、活性污泥法除氮、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技术等。42生物技术421淹没式生物滤池1淹没式生物滤池技术适用于处理规模为单户、多户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及200人以上自然村的污水处理站。2淹没式生物滤池按照不同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分为好氧式、厌氧式及兼氧式三种。厌氧式淹没生物滤池,其BOD5去除率应为50以上;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其BOD5去除率应为6590。3以脱氮为目标的工艺应在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加入兼氧池,出水总氮含量应为20MG/L以下。4淹没式生物滤池有效容积宜按下列公式计算VQN(LA20)/M(4211)式中V淹没式生物滤池的有效容积(M3)Q每人每天污水量(M3/人D);N人数;LA进水BOD5浓度;MBOD负荷(GBOD5/M3D),宜按照表421计算表421淹没式生物滤池BOD5负荷参数处理对象人数N1N5050200好氧式(1)1802251500好氧式(2)1201401500厌氧式(1)1202402500兼氧式(2)801401500注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1)和厌氧式淹没生物滤池(1)为去除COD和BOD功能的处理方法,有脱氮需求时将好氧式(2)与兼氧式(2)联合使用,反应池依顺序为与兼氧式(2)、好氧式(2),并设置污水回流装置。5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1)的曝气时间为153H。池中的溶解氧含量维持在2035MG/L。处理对象超过30人,分格数不少于2,并按同时工作设计。6处理对象超过40人的情况下,有效水深大于15米。7生物填料长期接触污水须满足以下要求1)填料应采用适于长期浸入污水环境的弹性填料、软性填料2填充率大于553)填料分层装填,一般不超过3M;4)在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中应与底部保持合适的距离。8冬季水温低于4时,应采用地埋式构筑物或采用其它保温设施。9池体可参照上述参数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设计施工,也可直接选用一体化处理设备。610淹没式生物滤池需配备人员维护管理。422生物滤池1生物滤池适用于处理规模在200人以上的自然村或中小型聚居点的污水处理;对于可用地面积少,地形坡度大和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污水处理站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应用于不同气温和海拔高度的村庄。2村庄污水处理宜选用高负荷生物滤池,按照不同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可分为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按照水流在生物滤池中穿行的方向可分为上向流、下向流、侧向流或折流式。侧向流和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是为了延长或避免滤池反冲洗而开发出的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形式。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可在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也可在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3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对BOD5去除率为7590。硝化曝气生物滤池NH3N去除率可大于80,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系统TN去处理可大于60;生物滤池出水SS应小于20MG/L。4生物滤池前应设置沉沙池、初沉池、水解调节池或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其进水悬浮固体浓度不宜大于60MG/L。5生物滤池可采用模块化或标准化设计,其池形可采用圆柱形或方柱形,水池之间宜采用管道连接。6生物滤池填料一般选用陶粒滤料或轻质多孔填料,陶粒滤料粒径宜为28MM,轻质多孔填料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下。滤料填装高度宜为15M3M。轻质多孔填料适宜在下向流或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中采用,可以大大延长滤池反冲洗周期或避免采用反冲洗系统。7生物滤池所需滤料体积按下列公式计算V1QN(LALE)/(1000NW)(4221)式中V1曝气生物滤池滤料体积,M3;Q每人每天污水,M3/人D;N服务人口数;LA设计进水污染物浓度;LE设计出水污染物浓度;NW滤料容积负荷率,KGBOD5或NH3N或NO3N/(M3D),其取值宜参考表422。表422生物滤池滤料区容积负荷率曝气生物滤池类别滤料区容积负荷率NW除碳曝气生物滤池KGBOD5/(M3D)36硝化曝气生物滤池KGNH3N/(M3D)0308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KGNO3N/(M3D)0840出水回用曝气生物滤池KGBOD5/(M3D)052注在低温或高海拔地区采用可适当降低上述表中的容积负荷。8生物滤池宜设置反冲洗供气和曝气充氧系统,针对农村的经济和技术特征,可采用穿孔管布气,曝气管可设在承托层或滤料层中。过滤层底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必须有一定的空隙率,空隙的总面积不得低于总表面积的20;为保证自然通风效果,支撑板与滤池底部应保持03M04M的距离,而且周围需开有通风孔,其有效面积不小于滤池表面积7的58。为防止风力对滤池表面均匀布水的影响,池壁应高出滤料表面05M。9布水装置采用旋转布水器。10运用时,可参照上述参数进行设计施工,也可直接选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设备。11曝气生物滤池需配备人员维护管理。423氧化沟1集中行政村和集中自然村落的污水可采用氧化沟工艺处理,服务人口在100人以上。2氧化沟工艺处理农村污水的出水水质可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3农村污水处理宜选用PASSVEER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技术。4冬季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寒冷地区,需要地埋保暖措施或建设于室内。5氧化沟沟渠的平面形状可以采用圆形沟道、椭圆形沟道、直沟道或其组合;沟道横断面可采用矩形、梯形或椭圆形。6氧化沟沟渠断面的宽度,取值一般为1M6M。氧化沟断面的深度,其具体取值需结合曝气设备的性能参数。采用单独横轴曝气装置,取值一般为20M35M;采用竖轴式表面曝气机,水深可达4M45M。7氧化沟边壁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建施工应重点控制池体的抗浮处理、地基处理、池体抗渗处理,满足设备安装对土建施工的要求。为了节省投资,可以考虑采用粘土夯实并铺设防水层,亦可以采用钢结构和玻璃钢结构现场安装或定制。8氧化沟机械曝气设备除具有良好的充氧性能外,还具有混合和推流作用,设备选型时要注意充氧和混合推流之间的协调。适合农村的曝气设备宜采用转刷曝气机和转盘曝气机。9转刷曝气机转刷的技术参数可参照曝气转刷认定技术条件(HCRJ0341998)。在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取自行加工转刷节约成本。10氧化沟的参数宜根据实验资料确定,在无实验资料时,可参照类似工程选择,或参考以下参数污水停留时间6H30H;污泥停留时间10D30D;沟内流速025M/S035M/S;沟内污泥浓度1500MG/L5000MG/L;氧化沟工艺二沉池的表面负荷0610M3/M2H,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器表面负荷10M3/M2H左右。11氧化沟工艺配有电机和泵等设施以及需要剩余污泥的处置,需配备人员维护管理。424常规曝气池1常规曝气池适用处理规模在500人以上的自然村的污水处理站。2污水经收集管网进入活性污泥处理单元处理前应进行预沉淀处理,并应设置初级沉淀池。具体设计参数可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3普通曝气池BOD5去除率为8590以上4曝气污泥池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2MG/L以上。425活性污泥法除氮81)适用于有脱氮要求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在500人以上。2)宜采用综合脱硝硝化系统,即缺氧、好氧分段循环法(或称A/O法)。3)硝化池的池型采用推流式普通曝气。保证曝气时间在68小时以上,泥龄30D以上。43生态技术431经过环境评价和技术经济比较,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生态处理技术。432生态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等。参照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433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时,污水进入生态系统前,除应经过化粪池或沼气池预处理外,宜经过厌氧处理,以降低生态系统的负荷。生态处理技术应与村庄整治、美化环境相结合,作为水资源利用与生物处理后续处理工艺应用。434针对农村的经济和地理特征,根据村庄有可利用土地的情况,生态处理技术适用于100人以下的规模,用于脱氮除磷深度处理的生态技术规模可根据负荷确定。除磷的生态技术宜采用当地吸附介质。435土地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的技在有条件的地区,水力停留时间宜取中偏上的设计值,面积负荷取中偏下的设计值。436采用生态技术必须进行维护管理。44消毒技术441适宜用于农村的消毒技术有液氯、漂白粉、含氯消毒药片和紫外消毒等。各种消毒技术需根据其特性正确选择使用。442消毒设施和有关建筑物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443各种消毒剂的剂量宜根据实验资料确定。对农村生活污水,当无实测资料时,可参用下列数值1)生物技术处理后的加氯量采用5L0MG/L。2)采用紫外消毒时,紫外线消毒有效剂量不应低15MJ/CM2。95小型污水处理设施51一般规定511污水不便于统一收集的村庄,经过环境评价和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单户或多户收集处理。100人以下规模可采用小型处理设施,小型处理设施可用淹没式生物滤池为主体一体化设备或人工湿地。512根据排水要求,当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淹没式生物滤池技术时,出水可采用人工湿地、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等技术及组合进一步处理。513小型设施供电可按三级负荷等级设计。514地埋式设施的池壁、池底等必须采用具有防水、防腐功能的材质并进行防渗漏处理,还需达到土压、水压、自重及其它负重的安全构造。515易产生恶臭的部分应密闭。52小型设施521污水进入淹没式生物滤池单元处理前应进行预沉淀处理,可采用已建成化粪池或沼气池作为沉淀处理单元。没有已建成化粪池或沼气池的预处理设施应在一体化设施内设置调节池。已建成化粪池或沼气池的应进行防水、防渗功能检查,达不到相应要求的,须进行改造。522调节池容积按表523设计,半年清淘一次。调节池的构造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调节池的有效深度不宜小于12M;处理对象超过20人的情况,有效深度宜大于15M。2双格调节池第一格的容积宜为总容积的75。3调节池进水口宜设置在有效水深距水面1/31/4位置,各格出水口宜设置在下端1/3处。4调节池顶板上应设人孔和盖板。523一体化设施内淹没式生物滤池池后应设置沉淀池,当无实测数据时,沉淀池容积参见表523。沉淀池的构造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天的最大流量计算。2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个。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应大于1米,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大于60。4沉淀池出口应设有防止上浮物流出装置。表523小型设施调节池与沉淀池容积处理对象人数NN1010200人时的负荷选取,如采用每日曝气34小时的间歇式运行,应采用50200人的参数设计。5本规程规定的淹没生物滤池的有效接触时间及曝气量为最低标准。设计和运行时,出水空气空气进水填料曝气管导流板回流填料24需要合理布置曝气系统,实现均匀曝气。6有关淹没生物滤池水深的规定。7有关淹没生物滤池填料的规定。填料装填要合理,防止堵塞。好氧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曝气,推荐采用穿孔管曝气,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穿孔管材质可选择PVC塑料管或不锈钢管,用电钻打孔制成。为防止堵塞,曝气时应保证开孔朝下。最好配置调节气量的气体流量计和方便维修的设施。淹没式生物滤池池底部应设置放空阀。若采用二段式时,污水在第一淹没式滤池内的接触反应时间占总时间的2/3左右,第二段占1/3。其中200人以上规模的好氧淹没式滤池也可设计成二段式。正常运行时,需观察填料载体上生物膜生长与脱落情况,并通过适当的气量调节防止生物膜的整体大规模脱落。确定有无曝气死角,调整曝气头位置,保证均匀曝气。定期察看有无填料结块堵塞现象发生并予以及时疏通。9单户或几户规模的处理设施可采用一体化设备,池体可用玻璃钢、复合工程塑料等材质,村落以上规模的淹没式生物滤池池体应采用钢板焊接制成或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砌成。淹没式生物滤池池进水端应设置导流槽,导流槽与淹没式生物滤池池应采用导流板分隔,导流板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推荐为015M04M。出水一侧斜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在5060之间。422关于生物滤池的选用原则规定。1关于曝气生物滤池适用性的规定。生物滤池具有占地小、抗冲击能力强、保温效果好、处理效果稳定等诸多的优点,对用地面积少、水质水量波动大、不同气温和海拔的分散点源污染(200人,对应污水量约为25M3/D以上的自然村或中小型聚居点)等具有较强的适用性。2关于生物滤池分类的规定针对村落规模污水处理。由于工艺布水特点,对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适宜在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使用。而在北方冬季气温较低的农村地区使用时需建在室内,最好保证水温在10以上。早期出现的生物滤池,负荷较低,水量负荷只有14M3/M2滤池D,BOD负荷也只有0104KG/M3滤料D。这种滤池称为普通生物滤池,其优点是净化效果好,BOD去除率可达9095;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易堵塞,产生滤池蝇(一种体形小于家蝇的苍蝇,产卵、幼虫、成蛹、成虫等生殖过程均在滤池内进行,飞行能力弱,一般只在滤池周围范围飞行),恶化环境卫生,而且喷洒污水时散发臭味,因此普通生物滤池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很少,并有逐渐被淘汰之势。为克服普通生物滤池的缺点,人们在运行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水量和BOD负荷,采取处理水回流措施,降低进水浓度,保证进水的BOD在200MG/L以下,使得滤料在不断被冲刷下,生物膜不断脱落更新,占地大、易堵塞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这种提高负荷后的生态滤池被称为高负荷生物滤池。其主要的工艺特点就是保证进水的BOD低于200MG/L,为此,常采用处理水回流加以稀释,这种方法可以均匀化和稳定进水水质;加速生物膜的更新换代,防止厌氧层的生长,保持生物膜的活性;有效抑制滤池蝇的过度滋生;减少臭味。生物滤池有两种分类方式,按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和水流流向。按照不同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可分为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多级曝气生物滤池中,可将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去除设计在某一个滤池中,通过多个生物滤池串联使用,实现C、N等污染物的去除。按照水流在生物滤池中穿行的方向可分为上向流(池底进水,水流和空气同向运行)、下向流(池顶进水,水流和空气逆向运行)、侧向流(在池侧墙进水,水流和空气垂直相交运行)或折流式(单池中设置导流墙,使得水流上下翻腾)。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较为成熟,运用较广;侧向流和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属于新型曝气生25物滤池工艺形式,是为了延长或避免滤池反冲洗而开发出的。3生物滤池处理程度的规定根据国内生物滤池工艺污水厂处理效率及参考各实验研究结果确定,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对BOD5去除率可大于90,硝化曝气生物滤池NH3N去除率可大于80,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系统TN去处理可大于60;曝气生物滤池出水SS可小于20MG/L。4关于预处理设施的规定污水进入生物滤池前,必须经过预处理降低悬浮物浓度,以免堵塞滤料。滤料上的生物膜不断脱落更新,随处理水流出,所以生物滤池后应设置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予以沉淀固体物质。污水经预处理后使悬浮固体浓度降低,再进入生物滤池,有利于减少反冲洗次数和保证滤池的运行。对于村庄和小型居住点的污水,其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水宜经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同时也可进行水解反应,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5关于生物滤池设计的规定小规模气生物滤池可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将其设计成一个个具有特定功能的通用模块,通过组合,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规模的气生物滤池系统;标准化设计是将其设计成一系列标准的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池型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进水方式、反冲洗方式、滤料种类、滤池构造和平面布置等因素,可采用圆柱形或方柱形。6关于生物滤池滤料的规定生物滤池的滤料应选择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吸附性强、密度合适、质轻且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材料。7气生物滤池滤料体积的计算及容积负荷的规定。8关于生物滤池布气系统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的布气系统包括曝气充氧系统和反冲洗供气系统。曝气充氧量由计算得出,一般比活性污泥法低3040。考虑农村的经济和技术特征,采用造价较低,不易堵塞的穿孔管布气。在低堵塞可能性的曝气生物滤池(例如采用轻质多孔填料的下向流或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可以省去气反冲洗吸系统。9生物滤池的布水必须均匀,一般采用旋转式布水装置,即旋转布水器。污水已一定的压力流入位于池体中央的固定竖管,再流入布水横管,横管可以设置2根或4根,横管距离滤池池面02M左右,围绕竖管旋转。横管的同一侧开有一系列间距不等的小孔,中心较疏,周边较密。污水在一定的水压下从小孔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横管向与喷水相反的方向旋转(如图4所示)。横管与固定竖管连结处是旋转布水器的关键部位,施工时应保证污水可以从竖管顺畅的流入横管,同时横管可以在水流的反作用力下,旋转自如。因此应进行严格封闭,污水不得外溢。这种旋转布水装置水头损失较小,一般不超过09M,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采用电力驱动旋转。26图4旋转布水器构造10生物滤池形式选择的规定市场上具有成套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污水处理时可直接选用,也可以按照上述参数进行设计施工。11关于曝气生物滤池维护管理的规定生物滤池构筑物简单,无需曝气供养设备,污水在一定水压下均匀喷洒在滤料表面,全套系统的电耗设备只有水泵。日常运行时,应注意旋转布水器是否运转正常,布水是否均匀,以便及时检修和调整水压;注意滤料是否出现堵塞现象,通风效果是否良好;冬季水温较低时,应密切观察喷水口是否出现结冰,同时降低进水水量负荷,保证处理效果;当进水水质很差时,BOD5200MG/L时,开启回流泵,将处理水回流,稀释原水,降低BOD5负荷。423关于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选用原则规定。1关于氧化沟处理规模的规定。氧化沟处理规模过小会造成设备不匹配,同时,本技术需要专业人员维护管理,规模过小导致处理费用过高。因此,处理规模应在100人以上。23关于农村采用氧化沟工艺的具体适宜技术和出水参考标准。针对农村的技术和经济条件,需要采用的是投资较少,运行管理方便的氧化沟技术,因此,本规程推荐PASSVEER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这两种类型氧化沟含有较少的动力设备和回流系统,便于维护管理。正常运行的氧化沟其水质应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以上,如果需要脱氮,需要增加缺氧区。PASSVEER氧化沟结构如图所示轮轴竖管溢水孔旋转套管固定竖管横管密封系统喷水孔27污水出水氧化沟曝气转刷回流污泥沉淀池剩余污泥图5PASSVEER氧化沟示意图4关于氧化沟保温的规定。5关于氧化沟沟道的形状选择。6关于氧化沟断面形状,尺寸规定。7关于氧化沟池体材料的规定。89关于曝气设备的规定。曝气设备是氧化沟的关键设备,适合小规模应用的是转刷曝气机和转盘曝气机。其中转刷曝气机在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加工,以降低费用。10关于氧化沟设计运行参数的规定。11关于氧化沟运行管理的规定。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去除效率高,运行维护方便,但需要有人员定期维护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因此做本规定。424425关于常规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法除氮的选用原则规定。常规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法除氮为活性污泥法,因此,应用于有专人维护管理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其设计参数可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43生态技术431生态处理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气温适宜的农村污水处理。北方寒冷的冬季,应该注意防止内部结冰,降低处理效率。432人工湿地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参照参考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及其它相关标准。此外,生态技术往往与其它生物技术配合使用。433人工湿地技术等生态处理技术需要适当的前处理技术包括化粪池、沉淀池或塘、油水分离器等,主要用于暂时储存污水,为污染物的后续净化提供充分的沉淀和净化空间。同时,村庄污水根据排水要求的不同,应与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相结合,采用人工湿地等技术达到村庄环境美化的作用。434污水处理有除磷要求时,根据农村的特色,应采用生态处理方法。4345关于土地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和面积负荷的规定。国内的工程案例表明,为了节省投资,工程中大多选择较小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偏大的面积负荷,这样不利于保证处理效果和保证使用年限。由于生态系统是依靠介质吸附,微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共同完成净化过程,当介质的吸附饱和后,就需要较大的体积的微生物和植物区降解和吸收。436人工湿地的维护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水生植物的重新种植、杂草的去除和沉积物28的挖掘。当水生植物不适应生活环境时,需调整植物的种类,并重新种植。植物种类的调整需要变换水位。如果水位低于理想高度,可调整出水装置;杂草的过度生长也给湿地植物的生长带来了许多问题。在春天,杂草比湿地植物生长的早,遮住了阳光,阻碍了水生植株幼苗的生长。杂草的去除将会增强湿地的净化功能和经济价值。实践证明,人工湿地的植被种植完成以后,就开始建立良好的植物覆盖,并进行杂草控制是最理想的管理方式。在春季或夏季,建立植物床的前三个月,用高于床表面5CM的水深淹没可控制杂草的生长。当植物经过三个生长季节,就可以与杂草竞争;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在湿地床的进水区易产生沉积物堆积。运行一段时间,需挖掘沉积物,以保持稳定的湿地水文水力及净化效果。稳定塘是一种利用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主要借助了水体的自净过程来进行污水的净化。它的设计简单、费用低、运行方便,很适于中低污染物浓度的生活污水处理。稳定塘应尽量远离居民点,而且应该位于居民点长年风向的下方,防止水体散发臭气和滋生的蚊虫的侵扰。稳定塘应防止暴雨时期产生溢流,在稳定塘周围要修建导流明渠将降雨时的雨水引开。暴雨较多的地方,衬砌应做到塘的堤顶以防雨水反复冲刷。塘堤为减少费用可以修建为土堤。塘的底部和四周可作防渗处理,预防塘水下渗污染地下水。防渗处理有粘土夯实、土工膜、塑料薄膜衬面等。稳定塘的设计简单、施工简便,所需要的维护工作较少。日常维护中要注意保护塘内生物的生长,但也不能让水生生物过度生长,特别是藻类的快速繁殖会使出水水质下降。塘是否出现渗漏是检查的重点,要注意对塘的出入水量进行定期测量,以查看有无渗漏。如果周边有地下井,也可抽取地下水进行检测,查看是否受到塘水的下渗污染。44消毒技术441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水质已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悬浮物、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而且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但是细菌总数仍然较大,存在病原菌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对细菌总数有严格要求的地区,需要增加消毒单元。特别是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及其周边的农村地区,风景旅游区农村,夏季或流行病的高发季节更应严格进行消毒操作,减少疾病发生概率。442关于消毒设施和有关建筑物的设计规定。443液氯消毒是水处理中最常见的消毒方法,具有效果可靠,价格便宜等优点。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氯化形成的某些消毒副产物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甚至形成致癌物。氯消毒工艺涉及构筑物较多,对药物投加量有严格的控制,出水中必须保证一定的余氯含量,维护操作复杂,需专门配备人员监测余氯含量、调整运行参数或配置自动投加与检测设备,适合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农村地区选用。图312是氯消毒工艺的流程示意图,供参考。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与液氯的消毒机理基本相同,也是利用OCL的消毒作用。次氯酸钠消毒是用海水或浓盐水作原料制备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消毒是用盐酸为原料制备二氧化氯。这两种方式都是现场制备消毒剂,使用较为方便,投加量容易控制。但需要发生器与投配设备,配置过程复杂、操作步骤繁多、运行成本高、需要专门操作人员。水银灯发出的紫外光,可以穿透细胞壁并与细胞质反应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消毒速度快、效率高,有人做过实验,在紫外线照射下,1分钟以内就可杀菌;对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杀灭率分别可达到98和96;对液氯法难以杀死的芽孢与病毒紫外线均可以去除。经过紫外消毒的水,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上不会发生改变,也不会增加任何气味。另外,紫外线消毒工艺所需要的设备简单、单元构筑物少、操作管理方便,而且主29要针对处理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厂,非常适合在农村地区使用。305小型污水处理设施51一般规定511关于村庄污水小型处理设施使用适用性和设备形式的说明和规定。512关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的规定。淹没式生物滤池法是生物膜法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具有出水稳定、耐负荷冲击、易操作管理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出水采用生态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出水应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要求。513对于小型设施供电的规定。514对于地埋式设施的防水、防腐的材质、防渗漏和满足结构安全等要求的规定。一体化小型设施的池壁应采用玻璃钢、增强型复合材料等材质,并达到表3的要求。表3一体化设施池壁材料的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参数数值单位壁厚3510MM基体材料的拉伸强度90MPA基体材料的弯曲强度135MPA基体材料的缺口冲击35KJ/密封渗漏性满水负荷,72小时无渗漏耐酸性PH5溶液中保持72小时,试样无软化、起泡、开裂、溶出现象耐碱性PH8溶液中保持72小时,试样无软化、起泡、开裂、溶出现场耐温性可在2060温度条件下正常使用515针对设施易产生恶臭的状况做出池体密闭的规定。52小型设施521规定小型处理设施适用的规模范围和推荐采用的工艺。522关于淹没式生物滤池单元前须进行预沉淀的规定。化粪池和沼气池具有良好的沉淀、厌氧消化功能,若有已建成的相关设施可以作为预沉淀处理单元,应注意已建池体的结构满足防水防渗要求;调节池具有水质调节、预沉淀和厌氧消化功能,在无化粪池和沼气池设施情况下应设置在一体化设施内。523关于调节池容积、构造及维护做出规定。524关于一体化设施内淹没式生物滤池池后设置沉淀单元及相关容积和构造的规定。525关于一体化设施的处理模式及工艺流程选择的规定。1去除COD模式1好氧淹没式生物滤池法主要去除目标为COD。2去除COD模式2在污水经厌氧淹没式生物滤池法处理后,出水再经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设施深度处理以满足较高的排放要求或进行综合利用。3总氮去除模式3污水采用厌氧接触氧化、好氧接触氧化及回流,同时满足COD31和总氮的去除要求。4强调了分质收集系统,灰水采用的简单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的要求。326集中村污水处理站61一般规定611关于污水前处理的规定。若污水未经化粪池或沼气池前处理,宜在污水处理站前设置厌氧和除渣等前处理设施,以去除农户排放污水中含有的砂粒、泥渣、漂浮物等易堵塞物质,达到有效降低有机负荷和防止后续污水处理设施发生堵塞的目的。612关于统一修建污水处理站的规定。农户居住比较集中,且污水收集管道易于铺设时,经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比较后,宜采用集中处理模式,统一修建污水处理站,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站可采用设备或工程。污水的相对集中处理有利于降低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并对污水处理站实施有效的运行管理。613规定污水收集和处置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污水收集宜采用分质收集和处置,如杂排水和屎尿的分别收集,以实现污水分类高效处理及资源回收综合利用。污水分质收集和处置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和建设成本。614规定污水处理站的工艺选择原则。污水处理站工艺的选择宜根据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及排放要求,如以去除COD为主、去除TN为主及同步去除氮磷等,选取适宜的技术或技术组合,分见62、63、64。615关于污水处理站设置消毒单元的规定。污水经生物处理后,其排放水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并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出水有较高安全要求时,宜在污水处理站后设置消毒单元对处理出水进行消毒再行排放。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