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年产2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年产2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年产2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年产2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论11项目由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不锈钢的需求量稳定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不锈钢消费量由1988年的30万吨猛增到2000年的165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26,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不锈钢消费国。由于国内不锈钢生产能力不足,我国成为世界上进口不锈钢最多的国家,近三年均超过百万吨。依据不锈钢的人均消费情况,预计35年内不锈钢总需求量在250300万吨,长期发展的需求超过600万吨。在未来的810年内,国内不锈钢的市场容量巨大。温州市是全国不锈钢重要集散地,也是不锈钢管的生产基地。据统计记,其不锈钢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近年来,由于注重技术改造的投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使温州不锈钢行业成为全国瞩目的产业。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规模,利用温州文成县的区位优势,浙江宏伟钢业有限公司提出了年产2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技改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和省、市职能部门的有关规定,浙江宏伟钢业有限公司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受浙江宏伟钢业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初步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和现场踏勘、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报告书送审稿。2003年9月28日由文成县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对报告书内容作了评审,现根据会议纪要修改报告书,形成报告书的报批稿。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8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试行);9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的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功能区划图集;10文成县经济贸易局“文经贸审200375号文”关于浙江宏伟钢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1浙江宏伟钢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不锈钢熔炼工艺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浙江宏伟钢业有限公司的技术咨询服务合同。13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掌握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对项目生产工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查清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部位、排放方式和污染物的排放源强;预测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范围;提出清洁生产和减轻污染的建议和对策措施,为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评价注重工程分析,坚持贯彻清洁生产、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在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提出末端的污染治理对策和措施,尽可能的减轻技改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4评价功能区划分和评价标准141功能区划分根据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图集及浙江省空气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图集,具体见附图1,评价区域的功能区划分(1)空气环境为二类环境质量功能区;(2)水体为类水体功能区;(3)声环境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3类标准,周围声敏感点农居执行2类标准。142评价标准1厂址附近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表1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高锰酸盐指数NH3N挥发酚石油类标准值6915340500020052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表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单位引用标准年平均006日平均015SO2小时平均050年平均020TSP日平均030年平均008日平均012NO2小时平均024MG/NM3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修改单3环境噪声参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标准,声敏感点执行2类标准。表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时间昼间夜间3类标准值(DB)65552类标准值(DB)60505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企业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与生产冷却水。生活污水执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中的冲厕或城市绿化用水标准,见表14。表1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单位MG/L标准类型PHSSCODCRBOD5氨氮铁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65901050102004注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不应超过上表所规定的限量。2工艺炉窑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的二级标准(1997年1月1日后),其它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5和表16。表1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炉窑类别烟尘浓度(MG/NM3)烟气黑度(林格曼级)氟化物(MG/NM3)SO2(MG/NM3)熔炼炉炼钢炉1006加热炉2001850表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指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排气筒高度二级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SO25502043040NO224020130123企业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II类标准。表1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标准时间昼间夜间类标准值(DB)655515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本项目评价等级划分如下。1水评价等级及范围按工程的初步分析,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且经处理后回用于冲厕或绿化用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中的要求,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公司附近河段上游500米和下游1000米的范围。2气评价等级及范围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评价指标烟(粉)尘、SO2的最大排放量分别为00248T/H、000405T/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经计算烟(粉)和SO2的等标排放量(PI)的值分别为273107(PI125164烟气中尚有少量的二氧化硫,来源于电炉冶炼物料中的硫,其含量大小直接与废钢的质量有关。按国内外有关资料,吨钢水二氧化硫产生量在010043KG/T钢。本工程二氧化硫产生量以010KG/T钢水计算。在冶炼高温气氛中,生成高温型氮氧化物,根据资料氮氧化物产生量为012KG/T钢。炼钢过程中不添加萤石,因此,也不存在氟化物的排放问题。电炉烟气采用半密闭罩屋顶罩的综合集烟方式捕集。半密闭罩由固定罩和活动罩组成。在加料、更换电极和检修时,活动罩可移开。半密闭罩集尘效率在90。半密闭罩风量为165000M3/H,未捕集的烟气经屋顶罩捕集后进入除尘系统。烟气经除尘后浓度小于50MG/NM3。AOD炉烟气AOD炉在二次精炼时也有烟气产生,AOD炉烟气组成见表44。AOD炉初始烟气中CO浓度较高,经炉嘴燃烧后由原来的182下降到095。表44AOD炉烟气组成含量()CO2COO2AR或N2燃烧前1618205726燃烧后52909534407烟气中烟尘粒径分布与电弧炉基本相同,AOD炉烟尘组分与电弧炉组分的差别主要在于基本不含电弧炉中已蒸发的ZNO和PBO。AOD炉烟尘产生量约80KG/T钢。精炼炉烟气也采用炉顶罩集烟方式捕集。炉顶罩风量80000M3/H,闭合时半密闭罩集尘效率在大于85。精炼炉与电炉共用屋顶罩,烟气经捕集后进入除尘系统。烟气经除尘后浓度小于50MG/NM3。AOD转炉烟气与电弧炉烟气共用1套除尘系统。炼钢车间其它废气散装料粉尘、渣处理粉尘散装料在地下料仓,泄料处及各运转站、受料口产生的粉尘,经集气后送入炼钢除尘系统。散装料粉尘产生量为08KG/T钢。钢渣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降落在车间内。浇铸车间废气浇铸车间浇注、精整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属于二次粉尘。尘粒大,主要影响车间。冶炼烟气处理系统主要参数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分别见表45及表46。熔炼炉预热烟气本项目将1台煤气发生炉,产生的水煤气作为烘烤预热熔炼炉的燃料。根据厂方提供的数据,煤气发生炉年耗煤量约为300T/A,单位燃煤的水煤气发生量在250433NM3/KG煤之间,本环评中取平均值342NM3/KG煤,项目建成后煤气发生量为103106NM3/A,而燃烧1NM3煤气约产生3NM3废气,则本项目烟气发生量约为308106NM3/A(7700NM3/H),排放烟尘031T/A(155KG/H),排放SO2为21T/A(525KG/H)。预热熔炼炉的烟气为无组织排放源,经屋顶罩集气后排放。表45烟气处理系统设计参数系统名称指标指标值烟气量(NM3/H)165000电炉顶半密闭罩初始烟气浓度(G/NM3)120烟气量(NM3/H)80000AOD炉炉顶罩初始烟气浓度(G/NM3)120烟气量(NM3/H)157700集尘系统熔炼车间屋顶罩烟气温度()60废气量(NM3/H)402700布袋除尘系统烟尘排放浓度(MG/NM3)1,即超标。监测结果A常规监测结果采用文成县监测站位常规监测站位,主要监测项目为TSP、SO2、NO2。监测统计结果取平均值。2003年度文成县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见表72。表722003年度文成县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结果项目浓度TSPMG/M3SO2MG/M3NO2MG/M3年均值008600050012二级标准年均值020006004从表72可看出,文成县大气质量主要指标TSP、SO2、NO2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率为0。因此建设项目拟选址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B、总悬浮物(TSP)和飘尘(PM10)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监测结果见表73。表73TSP和PM10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M31方前村2稠泛村3羊尾村监测点名称TSPPM10TSPPM10TSPPM10200382301000033005100140105004320038240143001000660014010800562003825005200140061002900610029平均浓度009800190059001900910043比标值033012702001260300287最大日均浓度的比标值0477022002200140360373从本次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三个监测点TSP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520143MG/NM3、00510066MG/NM3、00610108MG/N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比标值范围分别为173477、170220和203360。三个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100033MG/NM3、00140029MG/NM3、00290056MG/N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比标值范围分别为67220、93193和193373。可见,项目所在地TSP和PM10环境质量现状较好,能满足二类空气质量功能区要求。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监测结果见表74。从监测结果可知,三个监测点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小时浓度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监测点二氧化硫小时浓度均0007MG/NM3,占比标值为0014。二氧化氮小时浓度均0005MG/NM3,占比标0021。可见,项目所在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环境质量现状较好,能满足功能区要求。总结综上所述,评价区域内空气环境质量较好,TSP、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监测浓度可以满足空气环境质量二类功能区要求,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环境条件。表7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M31方前村2稠泛村3羊尾村监测时间监测点SO2NO2SO2NO2SO2NO2080009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100011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140015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8月23日160017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080009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100011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140015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8月24日160017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080009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100011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140015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8月25日16001700000700050007000500070005总样品数121212121212平均浓度000700050007000500070005平均浓度比标值001400210014002100140021小时最大浓度000700050007000500070005最大浓度比标值0014002100140021001400217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21水质现状监测监测断面监测断面位于温州市名泰钢铁有限公司拟选厂址上游500米处和厂址下游1000米处。环评另收集了文成县环境监测站2003对珊溪(飞云江)断面的丰、平、枯三期常规监测数据来评价地表水的现状。监测项目本次环评的监测项目为PH、CODCR、氨氮、总磷、石油类。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时间2003年8月24日2003年8月25日两天。评价标准评价区水域属于类水质多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722评价分析评价方法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单项水质参数进行评价,对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现状作出评价结论。单项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取样点的标准指数SI,JCI,J/CSI式中CI,J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取样点浓度,MG/L;CSI因子的评价标准。DO的标准指数为DOF468/316T式中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JJ点测定的溶解氧浓度,MG/L;DOS溶解氧的地面水质标准值,MG/L;T监测时水温,。PH的评价标准指数为0707,PHSSDJJPH,SUJJPSFJDOJDOS,DOJDOS时SJJ910,DOJ1,表明该因子超过了水质评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也说明水质已受到该因子的污染,指数值越大,污染程度越重。监测结果与评价A、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监测结果见表75,评价结果见表76。表75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单位除PH外均为MG/L指标PHCODCR氨氮石油类总磷173050003550050300272156302790050174371277105550050047上游500米475998103440050045174650002310050308276459202580050049373050003170050031下游1000米473210603770050055表76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结果表断面PHCODCR氨氮石油类总磷1I类I类II类I类II类2I类I类II类I类I类3I类I类III类I类I类上游500米4I类I类II类I类I类1I类I类II类I类II类2I类I类II类I类I类3I类I类II类I类I类下游1000米4I类I类II类I类I类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附近水体飞云江上下游断面地表水体水质除氨氮有一个指标为III类标准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总体上水体水质能够满足类标准。B常规监测结果与评价监测结果见表77。表77珊溪(飞云江)断面2003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表单位MG/L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监测时段评价项目7935111平均PH696733756768804620712CODMN304219229270218211214BOD5177040120196144055100DO740540800885741714728NH3N0147003700330182000200490026SS05505005806015M的颗粒物,其任何一点地面浓度CMG/NM3的计算采用倾斜烟羽模式,计算式为式中为尘粒子的地面反射系数;VG为尘粒子的沉降速度,VGD2G/18。其中D、为尘粒子的直径和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为空气动力粘性系数。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模式A在网格内,采用导则P31,式39CSQJ2,B在网格外,与点源模式相同,并修正扩散系数,采用导则P31中式4041YX1Y43Z2Z多源排放模式采用导则P28,式31CXYCXYNRRR,预测参数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有关规定来确定。813预测内容根据工程分析,确定本项目的主要预测因子为TSP和SO2。预测坐标的建立,以炼钢除尘系统烟囱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预测内容包括静风条件,正常工况下,SO2小时浓度分布;TSP的日平均浓度分布。非正常(事故)工况下,TSP的日平均浓度分布处于下风向时,上述工况下保护目标的贡献浓度值。主要保护目标情况见表84。表84建设项目主要保护目标情况序号保护目标名称离炼钢除尘系统距离(M)方位1垟尾村900SW2稠泛村400ENE3方前村1100NW814预测源强正常时排气筒排放源强参数见表85。表85正常时排气筒排放源强参数序号排放速率(KG/H)名称排气量NM3/S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SO2烟粉尘1炼钢除尘系统11186273013119822无组织0038513事故排放主要考虑炼钢系统布袋除尘器部分布袋破损导致除尘效率下降的情况,按除尘效率下降到50来预测炼钢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事故烟尘排放量按1141KG/H计算。815预测结果分析1静风条件下影响预测评价静风条件下,正常排放时二氧化硫小时浓度分布见图84;TSP日平均浓度分布见图85。事故排放情况下TSP日平均浓度分布见图86。静风条件下各污染因子预测统计结果见表86。表86静风条件下污染物预测统计结果TSP项目二氧化硫正常排放事故排放最大贡献浓度MG/M3000460120701280标准值MG/M30503下风向距离M000比标值0009204020427超标面积(KM2)000超标区平均比标值由图84和表86可知,静风条件下,D类稳定度下,达标排放源强SO2最大贡献浓度较小,为00046MG/NM3,仅占标准值的092,目前厂区周围环境空气中SO2浓度较低,叠加本底后完全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静风条件下,D类稳定度下,达标排放源强TSP最大贡献浓度为01207MG/NM3,最大落地浓度在炼钢除尘系统尾气排放筒处,浓度在01MG/NM3以上的区域集中在炼钢除尘系统尾气排放筒为中心,半径100米的圆形区域内。厂界浓度小于25MG/NM3的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静风条件下,D类稳定度下,事故排放时TSP最大贡献浓度为0128MG/NM3,比标值为0427。由图86可见,事故排放时TSP浓度较大部分均落在厂区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但企业也应加强除尘设施的运行管理,杜绝污染物的超标排放。2对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评价保护目标处于下风向时各污染物预测浓度见表87。表87关心点处于下风向污染物预测浓度浓度单位MG/NM3TSP序号敏感点名称项目二氧化硫正常事故本底值00070091贡献浓度000200010600565比标值000400350188叠加本地值后000900101601475比标值001803390492叠加温州名泰影响后0011401099036281垟尾村叠加后比标值00230366121本底值00070059贡献浓度000110016200842比标值000200540281叠加本地值后000810075201432比标值001602510477叠加温州名泰影响后0022200852042952稠泛村叠加后比标值00440284143本底值00070098贡献浓度000030009000325比标值000060030108叠加本地值后000730107001305比标值001503570435叠加温州名泰影响后0025101135038713方前村叠加后比标值00500378129由表87可知,保护目标处于下风向,正常排放时垟尾村、稠泛村和方前村三个关心点的二氧化硫小时贡献浓度最大出现在垟尾村,为00020MG/NM3,叠加现状浓度别为00090MG/NM3,叠加本底值后比标值为0018,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保护目标处于下风向,正常排放时垟尾村、稠泛村和方前村的TSP日平均贡献浓度最大值出现在稠泛村,为00162MG/NM3,叠加现状浓度后最大则为方前村,为01070MG/NM3,叠加后比标值为0357,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保护目标处于下风向,事故排放时三个关心点的TSP日平均贡献浓度分别为00565MG/NM3、00842MG/NM3和00325MG/NM3,叠加本底值后为01475MG/NM3、01432MG/NM3和01305MG/NM3,比标值分别为0492、0477和0435,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事故排放时虽然炼钢烟尘由于粒径较大,很快就在厂区范围内得到沉降,但对周围环境影响明显增加,因此要注意防范除尘系统事故的发生。3叠加温州名泰钢铁有限公司污染源影响温州名泰钢铁有限公司建成后,其排放的污染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本技改项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产生叠加。从表87可以看出,两个公司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叠加后,达标排放时,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仍能够满足二类质量功能区的要求,叠加本底值后,SO2最大值出现在方前村(00251MG/NM3),TSP日均最大浓度也出现在方前村(01135MG/NM3)。两个企业污染源均在事故排放时,三个关心点垟尾村、稠泛村和方前村的TSP日均最大浓度出现均超标,最大值出现在稠泛村(04295MG/NM3),所以要杜绝事故排放。浙江宏伟钢业有限公司的无组织排放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4综合结论从以上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技改项目实施后,达标排放源强,SO2和TSP的最大落地浓度均未出现超标,浓度值较大的部分基本落在厂区内;对周围关心点的贡献浓度较小,叠加本底值后各指标的浓度值未超出标准;叠加温州名泰钢铁有限公司影响后,周围环境仍能够满足二类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的要求,但在事故排放时超标;总体而言,本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不大。816卫生防护距离本建设项目的炼钢车间存在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强为9907T/A。按GB/T1320191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中推荐的方法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其计算公式如下QC/CM1/ABLC025R205LD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计算;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达到的控制水平,KG/H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在GB/T1320191标准中表格5内查取。经计算,建设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从拟选厂址周围情况来看,项目座落在园区内,厂址北面为珊溪水泥制品厂,东面、南面均为空地,且靠山,西面为温州名泰钢铁有限公司,公司厂界200米范围内无农居。图中代表垟尾村代表稠泛村代表方前村本方案计算区域为东西宽4000M,南北长4000M最大落地点X0,Y0,浓度为00046MG/NM3标准05MG/NM3下的超标区域面积为0KM2图84静风条件下SO2小时落地浓度分布图中代表垟尾村代表稠泛村代表方前村本方案计算区域为东西宽4000M,南北长4000M最大落地点X0,Y0,浓度为01207MG/NM3标准03MG/NM3下的超标区域面积为0KM2图85静风,达标排放源强下TSP日均落地浓度分布图中代表垟尾村代表稠泛村代表方前村本方案计算区域为东西宽4000M,南北长4000M最大落地点X0,Y0,浓度为0128MG/NM3标准03MG/NM3下的超标区域面积为0KM2图86静风,事故排放源强下TSP日均落地浓度分布82水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附近的水体飞云江为类水体功能区,严禁设置污水排放口。根据工程分析,建设工程投产后,净环水系统和浊环水系统经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排放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排放量30M3/D。经深度处理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冲洗厕所、便器或城市绿化用水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与厂区内的绿化带或作为冲厕水使用,正常情况下对附近的水体无影响。83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进行评价,将工程各声源简化为点声源处理。1主要声源表88主要设备噪声声压级(单位DB)序号设备名称噪声源强备注1电弧炉、AOD炉冶炼90105连续2除尘风机95102连续3空压机8595连续4二次冷却排风机8595连续5循环水泵7580连续2预测模式室外声源主要考虑噪声的几何发散衰减及环境因素衰减。LRL1212LG0式中L2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L1点声源在参考点产生的声压级;R2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1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L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室内声源对室内噪声源采用室内声源噪声模式并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RRQLEN4LG1021STWL6式中LN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声压级;LW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声压级;LE声源的声压级;R声源与室内围护结构处的距离;R房间常数;Q方向性因子;T围护结构的传输损失;S透声面积。多声源同时存在时,预测点总声压级采用下面公式NILEQIL10LG式中LEQ预测点的总等效声级。LI第I个声源对预测点的声级影响。声屏衰减主要考虑厂房围墙衰减,本评价按一排厂房降低4DB、二排厂房降低8DB、三排或多排厂房降低12DB计算。3预测结果在拟选厂址东南西北各设一个预测点,距离厂址较近的稠泛村设置一个点。预测结果见表89。表89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编号12345位置北厂界西厂界南厂界东厂界稠泛村综合贡献值509601535516458昼间589462441425425本底值夜间507427440416416昼间595603540521475叠加本底后夜间539601540520472昼间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是否超标夜间达标超51达标达标达标厂界噪声厂界噪声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I类标准评价(昼间65DB,夜间55DB)。预测结果表明,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使拟选厂址所在地的声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项目投产后,由于采用半密闭罩,可以阻隔较大部分的噪声,预测结果表明昼间厂界噪声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I类标准,贡献值最大出现在西厂界(601DB);由于实行三班制生产,西厂界由于靠近炼钢车间,夜间厂界噪声预测超标51DB,其余厂界夜间噪声达标。厂址西厂界外为温州名泰钢铁有限公司,东、南厂界均为空地,北厂界隔路为珊溪水泥制品厂,问题不大。声环境敏感点最靠近本项目厂址的是厂址偏东面的稠泛村,村庄对应厂界最近距离为300米,噪声经过长距离传播后衰减较大,贡献值只有475DB;叠加本底值后昼夜噪声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9施工期的工程分析、污染防治及影响分析91水环境1主要污染源建设期的外排废水主要包括A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COD和油类等B施工期间排放的各类生产废水,主要有搅拌机清洗水、砼搅拌中外泄废水和洗石冲灰水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硅酸盐、PH、油类等。C施工现场地表裸露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污染物为SS。建设期上述废水排放量约50140M3/D(不包括下雨的地表径流水)。2防治对策生活污水收集后必须经化粪池处理,而其余两类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后排放。另外必须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防止它们成为地面水的二次污染源。建议在施工工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径流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使建设工程建设期外排废水对周围水体影响降低到最小。92施工扬尘施工期扬尘主要来源于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并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10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每天洒水45次,可有效地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另外为尽可能减少扬尘量,还应将运输车辆在施工现场车速应限制在20KMH以下。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建材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的影响,因此禁止在大风天进行此类作业。同时施工单位对物料的运输、堆放等应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尽量减少物料露天堆放。表91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米)52050100不洒水1014289115086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洒水20114006706093施工噪声施工机械,如各种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打夯机等建筑施工工程机械以及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声等。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以及以往的类比调查,典型的施工机械的噪声见表92。由施工机械产噪机理和特征,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四个特点A高噪声施工机械相对集中于土方期和结构期,施工时间也相对较长,而打桩期的打桩机冲击声声功率最强,但发生时间较短。B施工机械噪声除打桩机为狭带冲击声外,其余多为中、高频的机械噪声。C安装期大部分声源在室内,施工期声源皆在室外,影响范围较远,尤为打桩机的冲击声。D施工噪声污染特点是短期和暂时性的,一旦施工停止,施工噪声影响将随之消失。由于拟建厂址上方运输量较大,土方期运输噪声影响时间相对较长。表92主要施工设备的噪声源强单位DB设备名称噪声级备注搅拌机JG250型79测距15M搅拌机XG400型90测距15M搅拌机JZ350A735测距15M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机通常7588推土机7896气锤8098混凝土震捣机80测距118MB23型打桩机110测距216MKATO挖掘机79测距15MZLZOA型装载机84测距15M综合分析,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同,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为38DB。在这类施工机械中,噪声最高的为冲击式打桩机,达110DB。另外,混凝土振捣器、静压式打桩机和孔式灌注机也较高,在80DB以上。这类机械噪声在空旷地带的传播距离较远,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是夜间(2200次日600)严禁打桩机等强噪声机械进行施工,减少这类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施工阶段,应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252390)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尽量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94弃土、弃渣建设工程建设期的主要弃土、弃渣包括两部分厂区施工的废弃土石方及其他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1厂区施工的废弃土石方建设工程厂区施工的废弃土石方主要来自平整厂区土地,由于现有场地已基本平整,因此废弃土石方较少,能基本做到持平,因此将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2其他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他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废弃的碎砖、石、砼、冲洗残渣等各类建材的包装箱、袋及生活垃圾等。施工期对废弃的碎砖、石、砼及残渣等基本上就地处置作为填充地基用;包装箱和包装袋也可回收利用或销售给废品收购站。生活垃圾要及时收集,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这样也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10生态、水土保持及物流运输环境影响评价101施工期的生态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主要指企业生产厂址的建设时期,在这一阶段的生态影响,主要来自厂址区的建设工程,包括动土工程、建筑工程以及与项目有关的其他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1)施工期的动土工程,包括填、挖方都会对地面原有植被进行大规模的清除,并导致地表土壤松散裸露,遇雨容易流失。水土流失,一方面使工程后期的绿化和植被恢复的土壤肥力受损,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下游水体水质浑浊、恶化,甚至产生淤泥,危及水环境生态。(2)由于施工操作、临时堆放、施工便道等需要,临时占用土地,从而使这些土地上的植被遭受时段性的破坏,工程结束后可予以恢复。(3)产生扬尘,影响大气环境和周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4)施工作业的噪声污染,可能造成许多动物的外迁,使区域内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发生短期或长期的改变。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包括机械运行噪声等。(5)建设施工期间排放的废水若处置不当,会给附近水体造成污染,故应管理好施工队伍废水的排放。厂区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可见表101。表101施工期生态问题影响识别项目植被土壤动物地面水场地平整清除水土流失迁移水质下降材料设备运输干扰施工道路修建清除水土流失迁移水质下降建筑物施工水土流失干扰设备安装干扰102运营期生态影响分析运营期除了对周边环境造成诸如噪声、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的下降外,还会导致周边生态系统生产效率的下降。1021烟尘及重金属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分析电弧炉和AOD精炼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炼钢烟尘,经布袋处理小于50MG/NM3后排放,排放烟尘成分见表102。表102炼钢烟尘主要组分成分含量()成分含量()FE2O31960SIO219FEO411ZNO044FE536PBO04可见,烟尘中含有SI、FE等的氧化物外,还含有ZN、PB等重金属。烟尘在空气中通过沉降作用进入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大部分残留于土壤耕层,主要以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纯固相的金属沉淀存在,极少向心、底土移动。一方面,重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不甚活泼,迁移能力低;另一方面,受耕层土壤有机、无机组分吸附、缔合也限制了他的迁移能力。植物对重金属的需求差别很大,有些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并不需要的元素,如CD、PB等;有些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FE、MN、ZN、CU等。重金属无论为生物必须与否,在土壤中含量超过其容量水平都会引起生物毒性。重金属对植物和作物的毒性研究非常多。一般认为,作物受害程度并不与土壤中该元素的总浓度相关,而与该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态含量相关。重金属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包括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理化性质(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吸附作用和缔合作用等)的影响,都能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存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由于本项目集气完全,布袋除尘器的处理效果良好,项目产生的降尘量很少。基本不会对周围土壤和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炼钢烟尘沉降对土壤的酸碱度也有一定影响。建设工程外排烟(粉)尘主要是炼钢烟尘,其主要成分为CA、MG、SI、FE等的氧化物,呈较强的碱性,虽然土壤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随沉降量的增大,土壤PH也会增大。降尘量(Q)随源强大小而变,对同一污染源来讲,随距源的距离增大而减少。因此,近距离农田土壤因炼钢粉尘沉降量大,碱化程度也大,PH值也较高。另外,投产时间越长,附近农田粉尘沉降量也越大,土壤碱化程度越高。评价区附近农田,主要种植水稻、果树和蔬菜等,这些作物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一般在PH550860之间,目前拟选厂址附近农田土壤PH基本为中性,因此建设工程投产后基本不会对农作物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粉尘污染,将会使某些地块碱化程度增大,土壤坚实度增加,而土壤的碱化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影响。为防止粉尘可能造成的对土壤的污染,厂方必须重视冶炼烟气的处理,确保除尘设备长期稳定的运行。另外,对厂区周围的农田,可调整作物结构,摘种苗木等非食入性经济作物。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022气态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二氧化硫SO2作为大气污染成分,容易对植物(农作物)产生危害。其可见症状,主要表现在植物叶片的叶脉间的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坏死,产生伤斑的叶片,首先是功能叶片,危害严重时,则其他叶片也出现伤斑。伤斑一般在气孔周围形成,形状各异,点状、块状、线条状均有。SO2危害水稻时,如浓度较高,则表现急性危害,叶片淡绿色或灰绿色,萎蔫,有白色点状斑,严重时叶尖卷取,谷粒小,秕粒多,谷壳色泽变淡,或被漂白。如浓度较低,接触时间较长,则表现为慢性危害,叶片有褐色条斑,呈擦伤状,叶尖褐色,但不卷取,谷粒失去固有金黄色而略呈褐色。二氧化硫对水稻的危害,以幼穗形成期到开花期为最大。SO2对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危害必须到一定的剂量,保护农业环境要求农作物接受的剂量在容许剂量以下,才能安全生产。根据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规定,对小麦、青菜、莴苣、南瓜等敏感作物的一次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NM3,对水稻、番茄等中等敏感作物的一次最高允许浓度为07MG/NM3,对油菜、蚕豆等抗性作物的一次最高允许浓度为08MG/NM3。目前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0007MG/NM3,本项目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较小,二氧化硫对环境空气增量很小,投产后二氧化硫的浓度远小于05MG/NM3的敏感作物的一次最高允许浓度,不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目前,在环境科学领域尚未发现低浓度的NO具有有效的生物学效应。因此,现有的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标准或基准都是以二氧化氮对人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危害来制定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暴露的情况下,二氧化氮对动物影响的域值都低于植物的域值。因此,我国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主要以动物试验的域值来确定的。目前环境空气二氧化氮浓度约0005MG/NM3,本项目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较小,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增量很小,不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1023原料和产品运输引起的生态影响分析项目投产后,大量原辅材料的运进和产品的外运,会使厂址附近交通流量增加,使交通噪声、尾气和物料运输过程中的一些粉尘等的污染加强,影响沿路附近生物生存质量。有些物料运输由于超载,使公路不堪负荷,道路状况下降,恶性循环,使运输道路沿途环境进一步恶化,并间接影响道路两旁的植物生长。103运输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031物流运输扬尘量计算物流运输扬尘源强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QI00079VW085P072QQI式中QI每辆汽车行驶扬尘量KG/KM;Q汽车运输总扬尘量T/A;V汽车速度,KM/H;W汽车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经常清扫以015KG/M2计算)。本项目的年运输量为25万吨,其中运入196万吨,运出22万吨。汽车年运输量为2350辆次。汽车在厂区行驶速度一般要求不超过5KM/H,在厂区行驶距离约为05KM/辆次,经计算汽车道路扬尘量约为26T/A。1032影响预测分析道路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外界风速较小时,扬尘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行驶车辆数量及路面条件,这是,道路下风向扬尘瞬时地面浓度可用线源模式C2/1/2QL/SINUZEXPH2/2Z2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03,从表103可知,汽车运输扬尘在经常清扫的路面上对道路两侧影响范围主要为道路两侧20米范围内,其中20米、50米处的TSP瞬间贡献浓度分别为0154MG/M3、0089MG/M3,比标值分别为0169、0098(其中TSP一次值标准为091MG/M3,按导则要求由日均浓度值换算而得)。汽车运输扬尘具有瞬时性,且扬尘粒径较大,沉降性能好,因此汽车过后,其污染也将很快消失。年均2350辆次的运输车辆,全年以300工日计算,折合仅8辆次/日,对交通状况影响较小。表103道路下风向扬尘瞬时地面浓度(D类稳定度)距离(M)205080100150浓度(MG/M3)015400890059004200261033物流运输污染防治对策建设工程由于大量的物料将通过汽车运输,为减少物料运输及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汽车运输及装卸管理。石灰、钢渣、集尘灰等小粒径物料必须采用专用运输车辆运输,汽车在厂区内行驶速度应小于5KM/H。(2)作好运输工具的密封。车辆运输钢渣、集尘灰等小粒径物料过程中要加盖帆布,同时不应超载(或物料装得过满)。(3)装卸时间尽量要避免大风及下雨天气,同时应尽量降低落差,同时要加强管理,装卸场所应采取经常洒水及清扫。(4)钢渣堆场四周应设置围墙,减少堆放时的扬尘;钢渣堆场加顶棚,避免雨天雨水冲刷造成灰尘流失。(5)钢渣和集尘灰装卸过程中采用喷水机进行洒水,使含水量在3,有效抑止装卸和堆场的扬尘。(6)厂区内主要运输道路两侧适当的位置建议设置喷水系统,以方便对道路和车辆的冲洗,减少物料运输产生的交通扬尘。在厂区门口设置过水池,洗涤运输车辆车轮上的灰尘,减少车辆的二次扬尘。104水土保持1041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危害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面积挖损和堆垫地貌,地面植被土壤损失殆尽,对项目区及周边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A水蚀加剧,诱发泥石流厂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建设期地面植被土壤损失殆尽。当地年平均降雨量18847MM,项目建设地点周围无大的地表径流,只有小山沟,极易被填埋从而破坏了地面地表水循环,若不采用切实可行的防洪措施及施工措施,一遇暴雨,固结力较差的岩土松散体,将加剧水蚀的强度,进一步将有可能诱发坡面泥石流。B水沟淤积,影响行洪项目的厂址所在地附近有南面的山沟和西面的飞云江。项目建设中堆弃、清除的土石方,若任意倾倒,不予以妥善处置,则一遇暴雨,必然随地表径流流入水塘中,久而久之,泥土将淤积到水沟中,将缩短水沟的使用寿命,降低其行、蓄洪能力,影响交通及工程施工,同时还将影响水塘作为水源的供水能力。104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区域进行开挖时要有开挖要求,进行科学开挖,严禁随意挖方。开挖完成或开挖后需停时开挖时间超过1个月的,设置临时排水设施。需开挖台段大量开挖出来的土夹石、碎石和风化砂岩,其级配能满足回填台段的填筑需要,因此除表土外,其他开挖出来的土石直接用于回填,回填时应注意清除场地杂物,设置挡土墙与排水沟。(2)设计建筑物基础尽量采用天然基础,有特殊需要的和大荷载建、构筑物,采用深墩基础或桩基础,桩型采用人工挖孔桩。在基础开挖过程中,雨季时开挖的面积不宜过大,应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