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_第1页
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_第2页
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_第3页
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_第4页
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苏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稿)建设单位苏州市苏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九月苏州市苏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苏州科太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九月目录1前言111建设项目背景1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1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2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315主要结论42总则521编制依据5211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5212地方法规与政策7213导则及技术规范9214其他技术资料1022编制目的和编制原则10221评价目的10222评价原则10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1231评价因子11232评价标准1224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15241评价工作等级15242评价重点1725评价范围及敏感区17251评价范围17252环境敏感目标1726污染物控制目标1827相关规划19271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19272区内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建设及实际运行情况24273项目与规划相容性分析25274与国家及地区产业政策相符性25275与太湖流域规划相容性26276与行业相关污染物控制技术规范和标准符合性分析26277与江苏省生态规划相容性323本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331建设项目概况33311项目基本情况33312生产规模33313项目组成34314厂平面布置及周边用地现状35315甪直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公司简介3531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35317主要原辅材料与资源能源消耗36318主要生产设备、公用及贮运设备36319公用工程消耗及来源3832影响因素分析39321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分析39322公用辅助、储运工程产污环节分析47323非正常工况影响因素分析47324风险分析4733物料平衡4834项目污染源强核算50341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分析50342废水污染源强分析55343噪声污染源强分析55344固体废弃物产生分析5635污染物“三本帐”估算58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041自然环境60411地理位置60412地质地貌60413水文61414地下水水文地质概况61415气象63416生态环境概况6442区域污染源调查65421大气污染源调查65422水污染源调查66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84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84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24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54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643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7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96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806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80611预测分析内容80612预测分析结果8161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86614卫生防护距离8661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8762地表水影响分析886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8631预测内容88632预测方法88633预测参数89634预测结果906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06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9366风险影响分析93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957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论证95711废气收集及治理方案95712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分析9572水环境保护措施论证98721污水收集方案98722接管可行性分析9873营运期声环境保护措施论证10074营运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论证101741一般固废处理措施分析101742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处理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0175营运期土壤、地下水保护措施论证10376环境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104761运输过程风险防范措施104762厂区物质贮存防范措施105763电子废物拆解及处理过程风险防范措施106764危险化学品泄漏风险防范措施106765消防及火灾风险防范措施106766环保设施风险防范措施107767收集风险防范措施107768预防可燃性粉尘爆炸的安全防范措施108769其他风险防范措施10877应急预案10978污染治理投资和环保竣工验收清单111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481经济效益分析114811分析方法114812基础数据114813环保经济指标确定114814环境经济的静态分析11582社会效益分析11683环境效益分析1169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1891环境管理118911各阶段环境管理要求118912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排放管理要求119913信息公开123914环境管理机构、制度及环保设施运维费用保障计划12392环境监测125921污染源监测计划1259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26931总量控制目的和原则126932总量控制指标126933污染物排放总量12694排污口规范化设计和整治127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128101结论1281011项目概况1281012环境质量现状1281013污染物排放情况1281014主要环境影响128101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1291016环境保护措施130101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30101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301019总结论131102建议131附件附件1关于苏州市苏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拆解42万吨电子电器类废弃物项目的备案通知书附件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咨询意见附件3租赁协议附件4危废协议附件5污水接管协议附件6环境质量报告附件7环评合同1前言11建设项目背景目前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占有中国近半的GDP和贡献近半的国家财政收入,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是电子制造业集中区域,也是生活水平最高、消费最活跃的地方,是电子垃圾产生最多而且最重视环境保护的地区。电子废弃物的危害巨大,电子废弃物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垃圾,其制造材料复杂,若不妥善处理而直接填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各种电路板中的铅、聚氛乙烯、汞等有毒物质很容易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当雨水接触到这些埋在地下的垃圾时会引起化学反应,形成“垃圾渗滤液”,其毒性更大。即使把填埋区的底部和顶部密封,也可能由于地面沉降、地质变迁等原因使密封的纤维胶布损毁或遭侵蚀而导致泄漏或造成持续性的污染。根据目前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苏州市苏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租用甪直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的厂房对电子电器类废弃物进行拆解,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废物外卖处理,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江苏省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苏州市苏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苏州科太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和工程排污状况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江苏省相关规定,应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2017年6月苏州市苏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苏州科太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课题组,研读有关资料和文献,深入现场勘察、调研。在上述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经统计分析、预测评价,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21。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阶段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图12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本项目主要为电子电器类废弃物拆解项目,项目所在地为甪直镇工业用地,符合甪直镇相关规划要求;项目不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内;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订)以及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鼓励类;本项目不产生含氮磷的生产废水,项目的建设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要求不相悖。表131本项目环境可行性预判情况序号判断类型对照简析是否满足本项目建设要求1生态保护红线距离本项目最近澄湖(吴中区)重要湿地,位于项目东南25KM,不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内是2环境质量容量根据现状监测,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均能达到相应的标准限值,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是3资源能源消耗项目不属于“两高一资”型企业,生活污水接管;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是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对照产业政策,属于鼓励类项目,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5规划相符性分析甪直镇主要产业结构定位为新型建材、机械模具、电子通讯、纺织印染、轻工塑料等,将大力发展为苏州工业园区及吴中开发区配套的产业。本项目从事电子类废弃物的拆解,服务范围立足于甪直镇,同时面向吴中区、工业园区等周边区域,为园区配套产业,不违背其产业定位。是6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订)以及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鼓励类。是7太湖流域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内,生产过程中无含N、P的生产废水产生排放,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是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及周围地区环境特征,确定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项目本身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为避免出现二次污染,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分类暂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故对项目固废暂存和处理处置去向和方式是本项目重点关注的问题。(2)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过程产生的粉尘,项目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是否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是必须关注的环境问题。(3)项目东侧79M为板桥村,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必须关注的环境问题。15主要结论本项目选址合理,厂址与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相符;拟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有效,水、气污染物、噪声均可实现达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可在区域内得到平衡;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不明显,环境风险事故出现概率较低;因此,如能严格落实建设单位既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从环保角度出发,项目建设可行。2总则21编制依据211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01511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201672修订通过,201691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87号,2008228通过,200861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31号,2015829修订通过,201611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19961029通过,199731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2016117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2008829通过,200911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主席令第54号,2012229通过,201271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201672修订通过,201691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主席令第74号,201672修订通过,201691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2014831修改通过,2014121施行;(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通过,19981129施行;(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3124修订通过,2013127施行;(1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15)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61施行;(1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发改委令第1号,201681施行;(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2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2月27日;(2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2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4)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25)关于印发“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23号;(2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文件);(27)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8)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29)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30)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31)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6115号),20064;(32)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第40号,20082;(3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51号,2009225(201111起施行);(34)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号,2015年2月9日(201631起施行);(35)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环保部公告2010年第13号,201012(201111起施行);(36)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审查和许可指南,环保部公告2010年第90号,201012;(37)关于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作业及生产管理指南(2015年版)的公告,公告2014年第82号,201511。212地方法规与政策(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31229通过,2004年12月17日修正,2005年1月1日施行;(2)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于2012112修订通过,201221施行;(3)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公告第108号,2012年1月12修订,2012年2月1日起施行;(4)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012112通过修订,201221起施行;(5)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2月1日通过,2015年3月1日起施行;(6)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91号,2013510通过,201381施行;(7)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74号,2011101施行;(8)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199449号;(9)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329号;(10)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969号;(11)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224号,2012年2月23日;(12)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0692号;(13)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2013年1月29日;(14)关于修改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2013年3月15日;(15)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16)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17)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18)关于加强危险废物交换和转移工作的通知,苏环控1997134号;(19)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20)关于发布实施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的通知;(21)关于印发江苏省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苏环法200211号;(22)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2012年12月1日;(23)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2013年9月18日起施行);(24)关于规范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3246号);(25)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苏环办2012255号;(26)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4号,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27)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苏政发20141号;(28)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21号;(29)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苏环办2014148号;(30)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苏环办2014104号;(31)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2016年12月1日;(32)苏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8月2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33)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苏府2007129号);(34)关于进一步严格产生危险废物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通知(苏环办2014294号)。213导则及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8)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10)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和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272010)。214其他技术资料(1)企业投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2)项目合同书;(3)苏州市再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工程技术资料。22编制目的和编制原则221评价目的评价目的和意义在于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和其选址的可行性、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及其环境经济损益、实施环境监管监测要求与公众信任度,反馈于工程建设,以促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三同时”、“三效益”的统一,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今后公司的环境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地达到(1)通过调查掌握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该工程的特点及其污染物特征,分析论述工程建设所采用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靠性,分析说明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预测工程建成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而制定进一步防治污染的对策,提出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对策措施;(3)根据当地环境保护规划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上级主管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地方环境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环境管理以及设计单位优化其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22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31评价因子(1)环境影响识别根据项目的特征及“三废”排放状况的分析,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见表231。表2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筛选结果环境要素施工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环境风险人体健康注严重影响一般影响重大积极作用一般积极作用较大影响轻微影响较大积极作用轻微积极作用(2)评价因子筛选通过项目环境影响识别,筛选出该项目主要评价因子,具体见表232。表232评价因子一览表总量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控制因子考核因子环境PM10、SO2、NO2粉尘粉尘/空气地表水环境PH、COD、NH3N、TP接管可行性分析COD、氨氮SS、总磷声环境LEQ(DB(A)LEQ(DB(A)地下水环境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铜、镍、汞、铅土壤PH、CU、CR、PB、HG、砷、镍、锌固体废物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工业固废232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SO2、NO2、NOX、PM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二级标准。表23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指标取值时间标准浓度限值单位标准来源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SO21小时平均500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NO21小时平均200年平均5024小时平均100NOX1小时平均250年平均70PM1024小时平均15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二级地表水环境按照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纳污河道吴淞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34。表2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域名执行标准表号及级别污染物指标单位标准限值PH69CODMG/L30氨氮MG/L15京杭运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类总磷MG/L0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附近敏感点执行2类标准。具体见表235。表235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限值区域名执行标准表号及级别单位昼夜项目所在地3类6555附近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DB(A)6050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分类评价,具体见表236。表236部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项目名称类类类类类1PH(无量纲)65855565,85955,92高锰酸盐指数(MG/L)10203010103氨氮(MG/L)0020020205054硫酸盐(MG/L)501502503503505CU(MG/L)0010051015156NI(MG/L)000500500501017氯化物(MG/L)501502503503508汞(MG/L)000005000050001000100019铅(MG/L)00050010050101土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的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列于表237。表23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MG/KG序号污染物名称标准限值(MG/KG,PH除外)标准来源1PH752镉0300300603汞030050104砷(旱地)4030255铜(农田)501001006铅2503003507铬(旱地)1502002508锌2002503009镍40506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工业废气中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具体值见表238。表238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执行标准表号级别排气筒高度(M)污染物指标浓度MG/M3速率KG/H无组织排放厂界外最高浓度限值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15颗粒物1203510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次项目仅生活污水产生,污水直接接入苏州甪直新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接管口执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具体见表239。表239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排放口名执行标准取值表号及级别污染物指标单位标准限值PH69COD500SS150NH3N30项目厂排口苏州吴中甪直新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TPMG/L5COD50NH3N58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表2标准TPMG/L05SS10污水厂排放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限值(GB189182002)一级A标准PHMG/L69无量纲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位于甪直镇规划的工业用地,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具体见表2310。表2310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种类执行标准类别标准值昼间65DB(A)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夜间55DB(A)固废污染控制标准本项目所产生的一般工业废物在厂内暂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在厂内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24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241评价工作等级(1)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附录A1估算模式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各类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见表241。表241项目主要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最大落地面浓度及相应占标率类别排气筒/车间污染因子标准(MG/M3)PMAX(MG/M3)占标率()出现距离(M)1粉尘045409E04009308有组织2粉尘045559E040131995类别排气筒/车间污染因子标准(MG/M3)PMAX(MG/M3)占标率()出现距离(M)4粉尘045852E0401910005粉尘045367E040083256粉尘045699E0401619957粉尘045786E04017314手机拆解区粉尘045215E03048104小家电拆解区粉尘045109E0224298破碎区粉尘045154E0234295无组织小家电自动拆解区粉尘045380E0284410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I222005)中5321,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评价浓度值的三倍值。根据导则,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见表242。表242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本项目选址区为二类功能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由表241可见,本项目各污染源排放的各类污染物PMAX均小于10,因此对照HJ222008,本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定为三级。(2)地表水评价等级本项目废(污)水接入吴中甪直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本项目水环境影响重点就项目废水接入区域污水厂可行性进行分析。(3)声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位于吴中甪直规划的工业用地,声环境功能规划为3类。项目建设前后周围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较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4)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类别为废旧资源加工、再生利用项目,环评类别为报告书,不对危废进行加工、再生利用,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III类。项目位于规划工业用地内,场地周围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及其它地下水相关的保护区,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废水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本评价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5)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表1中对物质危险性的规定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09),本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242评价重点根据工程分析以及周围的环境现状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为(1)工程分析与污染治理措施;(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环境管理与监测;25评价范围及敏感区251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51。表251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以1排气筒为中心点,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地表水环境项目废水接管可行性分析声环境项目厂界200M范围地下水环境项目地为中心方圆6KM2范围环境风险以项目源点为中心,半径3KM范围252环境敏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52及图251。表252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厂界(M)规模保护级别板桥村E7960户东港上NE81060户谈村N640300户凌家港NE100060户小星星幼儿园NE1100300人东升幼儿园NE1200300人西谭村NE1900300户凌港村NE1100100户北塘村NE140060户南塘村E1300300户蒋浦村SE170030户五谷村E2500400户东关村SE90060户秀篁村SE160060户公田村SE220060户杨家湾SE220030户沙浜S200060户杨树郎S210060户大气空气三姑村SW2100100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水环境吴淞江W210中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板桥村E7960户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甪直风景名胜区E6000保护区澄湖(吴中区)重要湿地SE2500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州市生态红线区域(二级管控区)26污染物控制目标(1)大气污染控制目标有效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量,控制无组织废气浓度在厂界达标,不降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功能,不影响人体健康。(2)水污染控制目标控制项目废水达污水厂接管标准。(3)噪声污染控制目标厂区内噪声不对生产操作人员造成危害;厂界外噪声达标排放,对外环境无明显影响。(4)土壤、地下水污染控制目标厂内做好防渗防腐工作,不对土壤、地下水现状使用功能产生影响。(5)固体废弃物治理目标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100的卫生安全处理处置,不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27相关规划271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甪直镇陆路交通,水陆交通发达。镇北有吴淞江西联京杭运河,东接黄浦江;苏沪机场路穿镇而过,镇区距沪宁高速公路仅15分钟。目前,吴中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按照苏州市的要求,努力构筑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甪直镇总体规划制定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的总体发展方针,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古镇区、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现代化开放型城镇格局。古镇区在镇域范围的中心,沿澄湖的长条带为旅游度假区,其余地方为经济开发区,主要产业结构定位为新型建材、机械模具、电子通讯、纺织印染、轻工塑料等,将大力发展为苏州工业园区及吴中开发区配套的产业。2012年10月10日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20112030)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复(苏政复201286号),具体规划主要内容如下1、规划范围(1)规划区甪直镇域行政范围,面积约12081平方公里。(2)中心镇区西、北至吴淞江,南至苏沪高速公路控制带边界,东至规划东部镇区行政边界,以及沿澄湖片区,总面积约2230平方公里。(3)历史镇区历史镇区范围南至南昌桥、吉家浜、石家湾一线,北至金巷浜、思安浜、凌家溇一线,西至马公河,东至育才路中段、中阳桥一线,面积为575公顷。2、规划期限2011年2030年(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3、城镇性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水乡特色景观旅游名镇。4、人口规模远期(2030年)为21万人,其中镇区188万人,农村22万人。5、建设用地规模远期(2030年)为2513公顷,其中镇区2230公顷,农村居民点283公顷。6、用地规划(1)城镇总体设计目标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形成绿、水、城一体的城镇格局特色,继承与发展城镇的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肌理,建设舒适高效的城镇基础设施,形成与自然融合、生态型的现代化城镇。规划形成“南临澄湖水,北依吴淞江、中绿苏昆太”的宏观城镇架构。(2)用地规划1)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以二类为主,除古镇保护区及澄湖边为低层高密度住宅外,其他地区住宅建筑为小高层和高层。规划居住用地79580HA,占城镇建设用地3431。居住配套设施按居住社区基本社区进行两级配套。居住社区中心以35万人左右为服务对象,内容包括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商业金融服务、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设施,为居民提供较为综合、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鼓励以综合体的形式集约布置。基本社区中心以1015万人为服务对象,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活动站、健身活动场地、便利店、社区管理服务、卫生站、托老所等公用设施,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服务项目。幼儿园设置标准3035学生/千人,每班30人,学校用地面积按15平方米/生控制。全镇域共布置14所幼儿园。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322公顷,主要有四处一处位于海藏路与清砂路交界处;第二处位于晓市路;第三处位于长虹北路与迎春路交界处;第四处位于车坊办事处。文化设施用地规划文化设施用地674公顷。新镇区规划一处,位于经四路与陶浜路交界处,;老镇区规划3处,用地323公顷。教育科研用地在张陵公园北侧规划成人教育中心。规划中学1所,初中3所,小学9所体育用地在清江河西岸、鸣市路北侧规划镇级体育中心,布置镇级体育场地和场馆。医疗卫生用地在振兴路与田渡港交叉口东南角建设镇综合医院,250床位,服务全镇区及周边地区;各居住社区内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每处设50床位。保留甪直镇精神卫生工疗站,用地095公顷。社会福利用地规划在中心镇区布置2处敬老院。一处在淞浦路,200床位;另一处张陵公园北侧,300床位。文物古迹用地规划保留镇区内所有有价值的古遗址、古建筑,并按苏州市甪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要求进行保护。文物古迹用地189公顷。张陵山遗址规划为张陵公园农贸市场用地居住社区中心内需配建农贸市场,建筑面积20003000平方米;基层社区中心需配建菜市场,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保留单独占地的农贸市场2处,其中一处在迎宾路与晓市路交界口,另一处在长虹北路与东方大道交界处。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规划结构商业服务设施整体体呈“一区、一心、多点”结构。“一区”指陵港路至长虹路,迎宾路至机场路的综合市场区,以汽车交易市场为重点,提供驾驶培训、汽车保养与修理、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等多功能服务。“一心”指生态绿地两侧的商业设施核心区;“多点”指居住区、产业区及沿湖的多个商业服务设施点。用地规模规划商业商务用地17840公顷商业商务设施的详细类别,可在商业商务用地性质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规划娱乐康体用地7371公顷。规划加油(加汽)站8处,其中中心镇区规划加油(加汽站)5座。镇域东南角布置殡葬用地3445公顷。4)工业用地工业用地由生产型一类工业与服务型研发中试、服务外包用地组成。共规划工业用地5131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212。5)物流仓储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包括物资储备、中转、配送等用地,规划物流用地1591公顷。6)公用设施用地给水工程规划甪直镇全部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由吴中新水厂浦庄水厂供水,镇域不设置自来水厂。给水管道沿东方大道敷设引入甪直镇,管径为DN1400送往农村居民点的给水干管可考虑枝状布置,各居民点内视具体情况布置成环状或枝状。污水工程规划镇域新建、改建、扩建地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镇区现状合流制排水系统逐步改造成完全分流制。规划远期废除甪直污水处理厂(老厂),并在原址改建为一座污水提升泵站,将该污水处理厂原服务区域的污水提升至苏州甪直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除绕城公路南侧、浦澄路周边村庄纳入苏州甪直新区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其余村庄、岛屿及旅游景区各设置动力式污水处理设施,分别收集处理该区生活污水,共设置6处。雨水工程规划充分利用地形、水系进行合理分区,根据分散和就近的原则,保证雨水管道或沟渠沿最短路线、较小管径把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镇域电力发展规划甪直镇电源主要由500KV车坊变供给,近期将扩建11000MVA主变。同时近期新建500KV苏州东变也将作为甪直镇域的电源点。通信工程规划规划原则确定镇区内的通信电缆采用电缆穿排管沿道路埋地敷设,电信线路和电力线路分设在道路两侧,排管根据镇区电话总容量一次埋设入地,通信电缆可根据建设的需求,分期分批敷设,提高通信电缆的使用效率。镇域通信线路采用架空方式敷设至各村,远期有条件时采用管道埋地敷设。燃气工程规划甪直镇近期以发展镇区管道天然气用气为主,中压管道从苏州高中压调压站引出。农村仍以普及瓶装液化气为主,临近镇区的居民点可接入管道天然气。远期农村居民点采用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气方式供气。供热工程规划规划将现状热电厂迁建至新区西侧,位置位于淞港路附近,占地面积32公顷。管线尽量沿河边和次要道路布置,考虑热负荷的变动情况及为规划负荷留有余地,建设管网时采用管道走廊一次规划,分期敷设的方法。环卫设施规划凡老镇区的住宅区和新建、扩建、改建的住宅小区、商业街、交通道路、长途汽车站、公交首末站、社会停车场、公共绿地、影剧院、菜市场、集贸市场等人流集散场所附近,应建造公共厕所。公共厕所为一、二类水冲式公共厕所。在规划居住区内,多层住宅一般每四幢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市场及产生生活垃圾量较大的设施附近应单独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农村居民点设置垃圾收集点。甪直镇的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全市统一考虑,送苏州市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镇域综合防灾规划镇域采用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镇域50年一遇防洪堤标高不低于吴淞566M以上。镇域内河道排涝标准为1020年一遇,一日降雨一日排出。规划建议镇域内采用专职消防站和志愿消防队相结合的方式,除消防站、消防队外,各社区、居委会、行政村配备志愿消防员,每村人员不少于5名,对居民宣传消防知识,协助镇内消防管理及实施工作,以确保城镇及农村消防工作安全。甪直镇一般建筑抗震标准按6度设防,重要建筑及生命线工程提高一个等级设防。尽量利用公园、苗圃、街头绿地、学校操场、停车场、单位院落等空旷场地。(3)空间布局1)镇域形成“一城两翼,两翼齐飞;多样中心、错落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态。其中“一城两翼,两翼齐飞”组成中心镇区的主镇区和新镇区。主镇区承担城镇综合服务职能;新镇区在主体承担第二产业经济发展职能的基础上,共同为甪直镇的综合发展助力。2)镇区中心镇区布局结构为“一轴、两片、一楔、七区”,“一轴”为东西向发展轴向;“两片”为东部中心镇区、西部新镇区;“一楔”为苏昆太沿线的楔形生态绿地;“七区”包括旧城综合组团、综合中心组团、镇南居住组团、镇北居住组团、新型产业组团、高科技产业组团、新镇生活组团及澄湖沿岸组团。(4)综合交通规划对外交通主要有苏沪高速公路、苏昆太高速公路、机场路、东方大道、苏同黎一级公路、甪胜路等,形成三横三纵的路网格局。沿澄湖规划新建环湖路,沟通澄湖北部与西部之间的居民点及生态旅游区。镇区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之路三个等级,与老镇区沿河的步行路,共同构成完善的道路系统。规划老镇区内部沿古镇保护范围以外形成两条环形道路分流交通压力,减少对古镇保护区的影响。新镇区形成六横六纵网格形道路,规划海藏路、鸣市路、合兴路等三条道路联系新、老镇区。甪直镇总体规划图见图271。272区内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建设及实际运行情况给水现状甪直镇目前供水主要由吴中新水厂(浦庄水厂)供给,经甪直增压泵站增压后向甪直镇供水,同时,部分企业有自备水源。吴中新水厂设计总能力为60万M/D,水源取自太湖(寺前取水口)。甪直增压泵站设计总能力为10万M/D。污水处理苏州甪直新区污水处理厂位于甪直镇凌港桥西北侧、甪直塘北侧岸边,污水厂总规模2万T/A(其中包括08万T/D生活污水和12万T/D生产废水)。分二组实施,第一组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万T/D;第二组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万T/D。工程于2006年7月开工,至2007年6月竣工并投入运行,运行情况良好。目前实际接收废水量约15000T/D,尚有约5000T/D的富余量。集中供热甪直镇热电厂始建于1991年。目前拥有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HL2025/400H型次中压锅炉3台、SHL35382/M450H型中温中压锅炉1台、无锡锅炉厂生产的UG45382/450M中温中压锅炉1台,杭州汽轮机厂生产的B1524/5、B1538/10背压发电机组各一台,年供汽能力为60万吨,年发电能力为2000余万度。工业园内的企业主要由甪直镇热电厂实行集中供热。273项目与规划相容性分析根据调查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尚未进行规划环评编制,本次环评仅针对项目与规划是否相容进行分析。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20112030)于2012年10月获得省政府批复(苏政复201286号)。总规批复提出进一步优化镇区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轴、两片、一楔、七区”的空间结构。强化对苏昆太高速公路以东工业用地的控制,工业园区集中在新镇区建设。甪直镇主要产业结构定位为新型建材、机械模具、电子通讯、纺织印染、轻工塑料等,将大力发展为苏州工业园区及吴中开发区配套的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