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课件_第1页
伤寒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课件_第2页
伤寒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课件_第3页
伤寒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课件_第4页
伤寒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 寒(Typhoid fever),1,本节要求:1、伤寒的病原学;2、典型伤寒临床分期;3、典型伤寒的临床特征;4、伤寒的治疗注意事项。,2,、概述 伤寒杆菌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3,临床特征:热稽留高热缓相对缓脉淡表情淡漠疹玫 瑰 疹肿肝脾肿大低WBC不高或减少毒毒血症状,4,并发症最常见肠出血最严重肠穿孔,5,、【病原学】 (Etiology) 1、沙门氏菌属D群,无芽胞,无荚膜2、有鞭毛,能运动3、G-杆菌4、内毒素致病,6,4、普通培养基、含胆汁培养基中生长更佳慢性带菌者部位:胆囊5、耐低温,水:23 w,粪便:12 m6、对热及干燥抵抗力较弱:煮沸灭活,7,8,9,周身鞭毛(),负染,*22500,10,伤寒杆菌电镜照片形态学(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11,抗原成份 相应抗体1、菌体抗原(O)IgM2、鞭毛抗原(H)IgG3、表面抗原(Vi)Vi抗体:流行病学调查,肥达氏反应 临 床 诊 断,12,,【流行病学】(Epidemology )(一)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三)易感人群,13,(一)传染源1.病人 2.带菌者(1)潜伏期带菌者(2)暂时带菌者(急性带菌者):3 m(3)慢性带菌者:3 m,14,(二)传播途径1.水: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2.食物:可引起本病流行3.日常生活接触:散发病例4.苍蝇与蟑螂,15,(三)人群易感性1.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2次发病2.免疫水平与“O”,“H”,“VI”抗体效价无关3.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16,(四)流行特性1.本病全年可见2.夏秋为多3.儿童及青壮年为多4.性别无明显差异,17,预 防(prevention),18,(一)控制传染源1.隔离:体温正常15 d后 连续2次大便培养(),隔5 d2.带菌者应调离饮食服务行业3.接触者医学观察15天,19,(二)切断传染途径1.三管一灭:水、食物、粪便2.个人卫生(三)提高人群免疫力,20,、【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内毒素致病/二次菌血症,21,伤寒杆菌,胃,回肠淋巴系统,1st菌血症,肝、脾、胆囊、BM,2nd菌血症,全身脏器、粪、尿、淋巴,潜伏期,初期(12w),极期(23w),肠出血(最常见),肠穿孔(最严重),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肺炎、肝炎、HUS,缓解期(34w),恢复期(5w),发病机制,仍然可发生各种并发症,22,伤寒杆菌,Pathogenesis,23,、【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4,IP:723 d,平均714 d 典型伤寒临床经过:4期 初期、 极 期、 缓解期、恢复期病程 1st 2nd3rd 3rd4th 5th (w),25,(一)初期(侵袭期)病程第一周发热:缓慢起病,热前畏寒中毒症状,26,(二)极期:23 w 热稽留高热缓相对缓脉疹玫 瑰 疹 肿肝脾肿大并发症:最常见:肠出血 最严重:肠穿孔,27,(二)极期:23 w 毒血症状NSCS消化系症状其他,28,虚性脑膜炎:表情淡漠、呆滞颈项强直耳鸣、重听、听力下降昏迷 CSF:除压力增高外其它无异常,29,30,31,32,33,玫瑰疹(rose spots )714 day淡红色充血疹小斑丘疹胸、腹及肩24 mm持续24 day710个,34,Have a rest !(First),35,(三)缓解期:34th w(四)恢复期:5th w,36,、【临床类型】(Clinical features)1、轻 型:38,病程短12 w,治疗及时2、普通型3、迁延型:病程12 m,合并慢性病4、逍遥型:毒血症状轻,以并发症就诊5、暴发型:急,重,休克,并发症重多,DIC,37,特殊类型的伤寒:1、小儿伤寒2、老年人伤寒3、复发4、再燃,38,儿 童 伤 寒 常为轻型和顿挫型,呕吐腹泻多见,肝脾肿大突出,并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较多,39,老年人伤寒 体温多不高,临床表现不典型,NS、CS中毒症状重,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恢复慢,病死率高,40,复发(replase)少数病人退热后12 w,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41,再燃(recrudescence)在病后23 w体温尚未下降至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 d后才恢复正常,血培养阳性,42,并发症(complication):23 w1、肠出血:最常见2、肠穿孔:最严重3、中毒性肝炎4、中毒性心肌炎5、支气管炎、肺炎6、中毒性脑病,HUS,DIC,43,并发症的诊断:23 w1、肠出血:最常见2、肠穿孔:最严重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44,、【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1、血象:WBC不高,N比例增高2、EOS减少到消失,对诊断及评估病情及疗效有价值!3、PLT突然下降,警惕HUS和DIC!,45,(二)细菌培养:血 培 养: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用骨髓培养:阳性率高,长,已抗菌治疗尤适粪尿培养:第34周,阳性率最高胆汁培养:慢性带菌者 玫瑰疹吸取物培养,46,(三)免疫学检查:(血清凝集反应)肥达氏反应(Widals reaction),47,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肥达氏反应:,48,评价肥达氏反应注意以下几点1、OAb为IgM:出现早,消失早2、HAb为IgG:出现晚,持续久3、阳性:O1/80,H1/160, 疾病恢复期与初期相比呈4倍增高4、定期复查:1st w出现,2nd w升高,4th w90%阳性,49,5、伤寒与副伤寒鉴别:“O”抗原为伤寒、副伤寒共同抗原,而4者的鞭毛抗原不同6、假阴性:早期用抗菌素,病原清除早7、假阳性:血吸虫病,败血症,TB,风湿病,溃结8、Vi抗体:慢性带菌者的调查,1:32以上有意义,50,(四)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PCR,51,、【诊断】(Diagnosis)(一)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52,3、实验室诊断,确诊标准:1)找到伤寒杆菌2)肥大反应O、H抗体均阳性3)在恢复期与疾病初期相比效价增高4倍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排除伤寒!,53,(二)鉴别诊断1、病毒感染2、疟疾3、钩端螺旋体病4、斑疹伤寒5、粟粒性TB、G-杆菌败血症6、恶组,54,、【预后】年老体弱者营养不良,贫血并发严重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预后差,55,Have a rest !(second),56,治 疗(Treatment)1、一般治疗2、病原治疗3、并发症治疗4、慢性带菌者治疗,57,(三)一般治疗1、隔离与休息2、护理与饮食3、对症处理高 热、便 秘、腹 胀烦躁不安、毒血症状,58,发热注意要点,首先降低环境温度物理降温:温水擦洗,冰袋冷敷药物降温:安乃近滴鼻 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 必要时激素!,59,激素使用注意要点,指征:谵妄、昏迷或休克等毒血症状严重的危重症者方法:少量,24mg,3天,在足够抗菌素保驾下缺点:虚脱、出血,60,对症处理注意要点,便秘NS低压灌肠,禁用泻药腹泻可用黄连素,忌鸦片类制剂腹胀 减少产气食物,忌新思地明,61,饮食注意要点,流汁 半流汁 软食,62,(二)病原治疗1、第三代喹诺酮类:伤寒治疗首选儿童不宜,2 w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儿童和孕妇首选,2 W3、氯霉素: 少用,Tid/Qid,2 w4、阿莫西林,63,(三)并发症治疗1、肠出血:禁食2、肠穿孔:禁食3、中毒性心肌炎4、HUS:溶血和尿毒症 内科疾病并发外科并发症, 请外科协助治疗,先内后外的原则!,64,(四)慢性带菌者治疗1、阿莫西林46 D2、喹诺酮类46 D 3、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