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目录第一部分矿井概况41、矿井概况42、井田面积、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63、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104、矿井水、火、瓦斯、煤尘灾害因素情况12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161、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62、矿井采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73、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14、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25、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36、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67、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08、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19、矿井通讯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310、矿井压风系设计及建设情况3310、批准的设计图件和建成的实测图件34第三部分联合试运转方案35一、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35二、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35三、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38四、设备测试情况38三、试运转实施方案40四、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40五、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保障措施和有关要求41第四部分联合试运转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应急预案43一、试生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43(一)机构设置43(二)主要职责44(三)试生产领导小组45(四)专职安全管理机构45(五)安全生产责任制见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45二、采掘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46三、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51四、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65五、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70六、防治放炮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77七、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85八、其它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89(一)巷道贯通、掘进安全技术措施89(二)雨季“三防”救灾措施及救援预案93(三)排放瓦斯的安技措施102第五部分项目建设手续106第六部分联合试运转配置人员资质数量108第一部分矿井概况1、矿井概况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以下简称XX煤矿)位于XX县城345方向约20KM的XX县共乐镇,资源区划属双河煤田豆地湾勘探区。XX煤矿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20071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批复的整合扩能矿井,由XX县鱼跳煤矿与XX县久庆镇大横山煤矿整合而成矿井。矿井于2008年9月5日取得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采矿区审字(2008)第440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后,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三地质队于2009年4月编制四川省XX县豆地湾勘探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川评审(2009)227号评审通过了该报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备字(2009)308号予以备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3月28日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1120088670,矿区范围由16号拐点圈定,矿区面积51074KM2,开采中连炭、下连炭,开采标高500180M。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的煤层编号、平面范围和开采标高与川采矿区审字(2008)第440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的范围一致。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径1051032,北纬282216。主斜井井口平面直角坐标为X31411368、Y355181797、Z3930M。XX煤矿于1990年建矿,1992年投产,原生产能力为30KT/A。矿井于2009年9月委托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了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开发利用方案及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设计生产能力90KT/A,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于2009年11月9日以“川经煤炭函(2009)1431号”批复了初步设计;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9年12月30日以“川煤监审批(2009)467号”批复了安全专篇。矿井根据兴经商(2010)32号“关于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原鱼跳煤矿)关于请求启动整合扩建工程施工的报告的批复”于2010年1月20日开工建设,在建设期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川经信煤炭201199号文发布了“关于加强整合矿井和改扩建矿井开工管理、设计修改和工期管理的通知”、以川经信煤炭2011294号文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矿改扩建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9号令明确的煤炭产业规模标准,支持生产能力或设计能力低于15万吨/年且具备储量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井,通过扩建或调整设计达到15万吨/年及以上;鼓励矿井采用机械化采煤工艺提高生产规模。根据XX煤矿保有资源/储量2799KT,可采储量19834KT;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编制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修改整合工程修改初步设计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川经信煤炭函2012127号批复了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50KT/A;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2012年5月14日以“川煤监审批(2012)238号”批复了安全专篇(修改版)。于2010年1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工期18个月,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川经信煤炭20111195号文件批准,延期12个月至2012年7月。矿井施工过程中,企业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委托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对安全专篇(修改版)和初步设计(修改版)进行了修改。宜宾市经信委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宜经信201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调整,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川煤监审批2013号文批复了安全专篇调整。2、井田面积、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一)井田面积根据2011年3月28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1120088670),矿区范围由16号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51074KM2,开采中连炭、下连炭,开采标高500180M。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详见表11。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980年西安坐标系坐标坐标拐点编号XY拐点编号XY131375183551783043140707355192172313966735515820531392793551725033141617355187206313814535518480面积(KM2)51074开采标高(M)500180开采煤层中连炭、下连炭(二)煤层赋存及围岩(1)地层矿区出露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为含煤地层,本层厚约125155M。主要岩性为灰、褐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粘土岩,含上连炭、中连炭、下连炭三层煤,其中上连炭不可采,中连炭局部可采,下连炭全区可采。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本段厚约5580M,岩性为灰白色、黄灰色、浅灰色中厚层块状细粗粒石英砂夹泥质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局部见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与上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3、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J12ZL本层厚度大于230M,主要岩性为紫红色、鲜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色砂岩薄层及透镜体。与下伏须家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4、第四系堆积物Q4主要为洪积、冲积及残坡积物,岩性为松散堆积的砂、砾、泥土和含岩石碎块的混合物,由区内砂岩、泥岩风化后经一定距离搬运形成。(2)地质构造区域构造位置位于珙长背斜北东翼双河大背斜东段。矿井处于双河大背斜北翼派生褶皱构造豆地湾向斜转折部。矿区范围内的主要构造特征如下豆地湾向斜轴线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两端仰起,由西向东依次出露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中下统等地层,两翼地层为单斜岩层,倾角2535。F1断层为一隐伏正断层,位于豆地湾向斜转折部,对下连炭煤层有一定的破坏性,使下连炭煤层不连续,断距约30M左右,但对于矿山开采影响不大。总体分析,矿区构造属简单中等类型。(3)含煤地层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厚约125155M,主要岩性为灰、褐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粘土岩,含可采煤层二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中连炭”、“下连炭”,煤层倾角2532,可采煤总厚109M平均值,含煤系数08。(4)煤层特征矿井开采的中连炭、下连炭煤层赋存于须家河组五段(T3XJ5),中连炭煤层下距下连炭煤层约1520M。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1、中连炭煤层赋存于T3XJ5中下部,厚度055065M,含夹矸一层,夹矸厚010020M,平均纯煤厚035M,为区内局部可采煤层。2、下连炭煤层赋存于T3XJ5下部,厚度03007M,平均厚049M,属较稳定的单一结构煤层。3、中连炭煤层伪顶为010020M厚的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直接顶为24M厚的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23M厚的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4、下连炭煤层伪顶为020030M厚的灰深灰色炭质泥岩、泥岩;直接顶为25M厚的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为12M厚的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开采煤层特征详见表12。表12开采煤层特征表顶底板岩性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平均最大最小夹矸层数结构稳定性可采性体重T/M3倾角)层间距平均M顶板底板中连炭35061简单结构局部可采1502532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下连炭490730简单结构较稳定全区可质粉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5)煤质特征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1中连炭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含少量亮煤,呈弱金属光泽,块状结构。2下连炭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煤,由暗煤、镜煤组成,玻璃光泽,硬度小,脆度大,内生裂隙发育,条带状结构。2、煤的化学性质矿井煤质特征详见下表13。表13煤的化学性质表煤层MADADVDAFST,DFCDQGRDMJ/KG煤种中连炭0795904122421827931297瘦煤下连炭04625001976108547825551/3焦煤3煤炭质量分级和煤炭分类按煤炭质量分级(GB/T152442004)划分,中连炭煤层为特高灰、中高硫、特低热值瘦煤;下连炭煤层为中灰、中硫、高热值1/3焦煤。矿井所采中连炭煤主要用于工业及发电用煤,下连炭煤主要用作炼焦配煤。3、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1)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9834KT,设计生产能力150KT/A。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TKAZK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年;ZK矿井可采资源储量,19834KT;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KT/A;K储量备用系数,取13。T102A3150984矿井服务年限为102年。(2)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分区式通风,抽出式通风方法)。全矿共设通达地面的井筒5个井筒,即393M主斜井、393M副斜井及副暗斜井、382M东回风斜井、3907M中风井、358M西回风斜井。矿井投产开采一采区时,同时使用的井筒3个,为393M主斜井、393M副斜井及副暗斜井和382M东回风斜井。各井筒简述如下1、393M主斜井矿井东部新建393M主斜井,井口平面直角坐标X31411368、Y355181797、Z393M;伪斜穿层布置于下连炭煤层底板岩层中,井筒倾角24,斜长543M,落平于172M标高,为截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净高36M、净宽30M、净断面积93M2,巷内铺设单轨、轨型22KG/M、轨距600MM、钢筋混凝土轨枕、道渣道床,巷内一侧设水沟,上宽03M、下宽03M、深03M。巷内安设皮带输送机和轨道,担负煤炭、矸石、材料及设备的运输及进风等。2、393M副斜井改造原大横山煤矿393M主斜井作为整合矿井的副斜井,井口平面直角坐标X31411420、Y355182240、Z393M,落平于308M标高,为半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净高29M、净宽26M、净断面积68M2,巷内一侧设水沟,上宽03M、下宽03M、深03M。副斜井位于下连炭煤层底板岩层中,巷内安装架空乘人装置,担负进风、行人和敷设管线等。3、382M东回风斜井于矿井东部新建382M东回风斜井,井口平面直角坐标X31409200、Y355179830、Z3820M,为半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净高25M、净宽28M、净断面积61M2,井筒内无装备,巷内一侧设水沟,上宽02M、下宽02M、深02M,伪斜穿层布置于下连炭煤层顶板岩层中,井筒倾角28,斜长104M,落平于341M标高,作为矿井开采一、三、六采区的专用回风井。4、3907M中风井于矿井东部新建3907M中风井,伪斜穿层布置于中连炭煤层顶板岩层中,井筒倾角24,斜长103M,落平于349M标高,作为矿井开采二、四采区的专用回风井。5、358M西回风斜井改造原鱼跳煤矿主斜井作为矿井开采五采区的专用回风井,井筒倾角21,斜长239M,落平于2634M标高,布置于下连炭煤层中。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200M、50M、100M水平),6个采区开采。一水平标高200M,开采豆地湾向斜以东资源,划分为一、二采区;二水平标高50M,其中豆地湾向斜以东资源划分为三、四采区,豆地湾向斜以西资源划分为五采区;三水平标高100M,开采豆地湾向斜以东资源,划分为六采区。采区开采顺序一采区为首采区,当一采区中连炭煤层采完后,于二采区布置一个下连炭煤层炮采工作面与一采区进行配采;然后开采三采区,三采区采完后在开采四、五采区,最后开采六采区。矿井投产200M水平一采区,煤层倾角2532,上山开采,布置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2个即一采区中连炭1111工作面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和一采区下连炭1122工作面采用炮采,共布置3个炮掘机装掘进工作面即下连炭1124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00M水平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和中连炭1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3)地表小窑开采情况矿井北东与XX县陈家湾煤厂相邻,南东与XX县胜利煤矿相邻,深部暂无矿权设置。矿井间留有宽40100M的隔离煤柱,无矿权重叠和矿权纠纷。4、矿井水、火、瓦斯、煤尘灾害因素情况(一)水灾因素情况1)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矿区水系属长江支流永宁河水系,地形较缓,无大的地表水体,季节性溪沟较多,发育众多羽状冲沟,冲沟水量视大气降雨而定,地表水排泄畅通,经古宋河向北东流至叙永江门镇汇入永宁河,后向北流经纳溪汇入长江。矿井范围发育季节性溪沟,地表水排泄流畅,大气降水主要沿斜坡和冲沟以片流、洪流的形式汇入矿井外溪沟、河流;少量的大气降水通过地表裂隙下渗补给地下水,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又以泉水或矿井水的形式流出地表。2)地下水矿区及外围出露的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六段T3XJ5、T3XJ6等地层。现将主要含、隔水层特征分述于后。(1)主要含水层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六段T3XJ6孔隙裂隙含水层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上部和中部夹薄层砂质泥岩和粉砂岩的碎屑沉积物。T3XJ在矿区范围内呈窄条带状分布,地势较低,平均厚度约5575M,分布面积约09KM2。地表出露泉点4个,泉流量在002412L/S间,水井9个,出露标高在350422M之间,多分布在顺向坡半坡至坡脚,呈散流状,补给面积小。泉水以砂岩裂隙水为主,多为就地补给就近排泄,受季节变化影响大,该含水层富水性弱。(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四段T3XJ4孔隙裂隙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夹薄层砂质泥岩和粉砂岩的碎屑沉积物,分布面积约03KM2。多分布在顺向坡半坡至坡脚,呈散流状,补给面积小。泉水以砂岩裂隙水为主,该含水层富水性弱。3)主要隔水层主要隔水层为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岩性以泥岩、细粉砂岩为主,夹炭质泥岩和煤,平均厚度125155M。T3XJ5在矿区南西北东向弧形展布,地势较高。海拔标高355537M,出露泉点6个,流量00060036L/S;水井1个,水位埋深13M。含水性弱,为泥岩相对隔水层。4)矿井涌水量矿井200M水平正常涌水量208M3/H,实测最大涌水量62M3/H。5)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型根据XX县XX煤矿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专家评审意见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列入复杂(级)水患矿井管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察201232号文件“关于修改增加煤矿建设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报告书部分内容的通知”的要求补充潜水电泵系统,矿井潜水电泵排水系统选用2台BQ275230/6280/WS型,额定流量275M3/H,额定扬程230M的矿用隔爆卧式潜水电泵,每台水泵配用1台10KV、280KW矿用潜水泵专用隔爆型电动机。2台潜水电泵,1台使用,1台备用。(二)火灾因素情况根据四川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2004年对矿井送检煤样鉴定结果(检测编号M040670、M041224),中连炭和下连炭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均为类不易自燃煤层。矿井目前正取样新水平煤样进行检测。矿井建矿以来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矿井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矿井为无冲击地压矿井。(三)瓦斯灾害因素情况根据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宜市经信发201151号文件“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矿井瓦斯2010年度原鱼跳煤矿绝对CH4涌出量032M3/MIN,相对CH4涌出量461M3/T,为瓦斯矿井。矿井最近瓦斯等级鉴定结论亦为瓦斯矿井。(四)煤尘灾害因素情况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原大横山煤矿送检煤样鉴定结果,中连炭和下连炭煤层均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建矿以来未发生过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燃现象。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1、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为斜井开拓方式。(2)井口数目及位置全矿共设计通达地面的井筒5个井筒,即393M主斜井、393M副斜井及副暗斜井、382M东回风斜井、3907M中风井、358M西回风斜井。矿井投产开采一采区时,同时使用的井筒3个,为393M主斜井、393M副斜井及副暗斜井和382M东回风斜井。各井筒简述如下1)393M主斜井矿井东部新建393M主斜井,井口平面直角坐标X31411368、Y355181797、Z393M;伪斜穿层布置于下连炭煤层底板岩层中,井筒倾角24,斜长543M,落平于172M标高,为截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净高36M、净宽30M、净断面积93M2,巷内铺设单轨、轨型22KG/M、轨距600MM、钢筋混凝土轨枕、道渣道床,巷内一侧设水沟,上宽03M、下宽03M、深03M。巷内安设皮带输送机和轨道,担负煤炭、矸石、材料及设备的运输及进风等。2)393M副斜井改造原大横山煤矿393M主斜井作为整合矿井的副斜井,井口平面直角坐标X31411420、Y355182240、Z393M,落平于308M标高,为半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净高29M、净宽26M、净断面积68M2,巷内一侧设水沟,上宽03M、下宽03M、深03M。副斜井位于下连炭煤层底板岩层中,巷内安装架空乘人装置,担负进风、行人和敷设管线等。3)382M东回风斜井于矿井东部新建382M东回风斜井,井口平面直角坐标X31409200、Y355179830、Z3820M,为半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净高25M、净宽28M、净断面积61M2,井筒内无装备,巷内一侧设水沟,上宽02M、下宽02M、深02M,伪斜穿层布置于下连炭煤层顶板岩层中,井筒倾角28,斜长104M,落平于341M标高,作为矿井开采一、三、六采区的专用回风井。各井筒特征见下表。表21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主斜井副斜井(副暗斜井)东回风斜井X314113683141142031409200井口坐标Y355181797355182240355179830井口高程M393039303820倾角242528长度M543201(副斜井)256副暗斜井104落平点高程宽(M)362628净高M302925净断面M2936861掘进宽M382830掘进高M313026巷道断面掘进断面M21037668断面形状截圆拱半圆拱半圆拱支护方式锚喷锚喷锚喷支护厚度(MM)100100100井筒装备600M轨距22KG/M钢轨单轨、皮带输送机架空乘人装置主要通风机2台2、矿井采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开采顺序水平开采顺序按设计先开采200M水平,后开采50M、100M水平。采区开采顺序一采区为首采区,当一采区中连炭煤层采完后,于二采区布置一个下连炭煤层炮采工作面与一采区进行配采,然后开采三采区,三采区采完后在开采四、五采区,最后开采六采区。区段开采顺序同一采区先采上区段,然后依次开采以下各区段。煤层开采顺序由于煤层层间距较大采用下行式开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设计扩建工程竣工投产200M水平一采区,煤层倾角2532,上山开采,布置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2个即一采区中连炭1111工作面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和一采区下连炭1122工作面采用炮采,共布置3个炮掘机装掘进工作面即下连炭1124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00M水平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和中连炭1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KT/A。(2)巷道布置及工程量表21井巷工程量表断面积M2巷道长度M铺轨顺序巷道名称净掘进煤巷半煤巷岩巷长度M轨型支护方式1主斜井9310354354322锚喷(砌碹)2副斜井6876347锚喷(砌碹)顺序巷道名称断面积M2巷道长度M铺轨支护方式净掘进煤巷半煤巷岩巷长度M轨型3副暗斜井6876256锚喷(砌碹)4东回风斜井6168104锚喷(砌碹)5清煤斜巷60737070022锚喷6中央变电所7710535砌碹7水泵房9712830砌碹8水仓5579200砌碹9消防材料库771052020015砌碹10井底煤、矸仓19626425砌碹11293M溜煤眼7110215砌碹12240M溜煤眼7110215砌碹131号临时避难硐室801125砌碹142号临时避难硐室801125砌碹15一采区避难硐室8011228砌碹16341M中部车场6073390390015锚喷17293M中部车场6073300300015锚喷18240M中部车场6073250250015锚喷19341M行人联络巷3641160锚喷20293M行人联络巷364165锚喷21240M行人联络巷364160锚喷22施工联络巷607350锚喷23井底车场双轨道段91106171342015锚喷顺序巷道名称断面积M2巷道长度M铺轨支护方式净掘进煤巷半煤巷岩巷长度M轨型24井底车场绕道6477249249015锚喷25一采区回风上山6069291锚喷261111风巷60711150750015金属支架271111运输巷4655895金属支架281111运输巷7079895金属支架291111工作面开切眼2525100单体支柱301122风巷44551000金属支架311122运输巷446010001000015金属支架321122工作面开切眼212180单体支柱331112运输巷70797777015金属支架341124运输巷4460120120015金属支架小计180542833905、目前井筒、车场及中央变电所硐室全部施工完成,200米水平准备、回采巷道也已全部施工完成,只有一采区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消防材料库、煤仓等少量工程未掘完,目前矿井正加紧施工。矿井开采2层煤,采用联合布置,可以减少掘进工程量、节约投资。设计岩巷为半圆拱形,采用锚喷(砌碹)支护,围岩破碎带采用加强支护;煤层运输巷、回风顺巷采用梯形断面,金属支架支护。(3)采掘头面设计要求为“二采三掘”,矿井实际建设也为“二采三掘”。矿井已建成投产的200M水平一采区(上山开采),采区煤层倾角平均36,煤层顶板稳定性好,布置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2个即一采区中连炭1111工作面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和一采区下连炭1122工作面采用炮采,设备调试已完毕,可进行试生产运行。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机采工作面设计为单体液压支柱带帽点柱支护顶板,人工支、回柱,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基本支柱柱距08M、排距12M;采用“三、四排”控顶方式,最大控顶距48M,最小控顶距36M,放顶步距12M。炮采工作面设计为单体液压支柱带帽点柱支护顶板,人工支、回柱,局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基本支柱柱距08M、排距10M;采用“三、四排”控顶方式,最大控顶距43M,最小控顶距33M,放顶步距10M。投产后2个回采工作面能满足设计能力。矿井投产共布置3个炮掘机装掘进工作面即下连炭1124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00M水平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和中连炭1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3、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为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382M东回风斜井服务于一、三、六采区,选用FBCZ16/55型矿用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配套电机功率55KW。3907M中风井服务于二、四采区,选用FBCDZ10/215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配套电机功率215KW。358M西风井服务于五采区,选用FBCDZ10/215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配套电机功率215KW。设计一采区投产时矿井总需风量为24M/S。回采工作面为“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选用FBD50/275局部通风机配抗静电阻燃胶质风筒进行压入式供风。矿井竣工投产一采区,目前矿井回风井已按设计安装2台FBCZ16/55型矿用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55KW),主要通风机风量为2047M/S,风压为2001050PA,矿井总进风量一般在1440M/MIN左右,回风风量在1480M/MIN左右。采煤工作面通风新鲜风流由主斜井(副斜井、副暗斜井)、中部车场、工作面运输巷至工作面,污风经工作面回风巷、回风斜巷、东回风斜井经主要通风机排出地面。掘进工作面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每个掘进工作面配备FBD5/275局部通风机二台,电机功率15KW。矿井现设有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通风科、通风队专门的安全通风管理机构,通风安全设施可靠,风量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矿井通风系统基本合理。4、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提升、运输系统设计情况A、提升主斜井采用机巷合一,选用JTP1612/20型矿用提升绞车进行提升矸石、材料、设备(配套380V、160KW电机),绞车允许最大静张力为4500,绞车滚筒直径为1600MM、滚筒宽度为1200MM、最大提升速度为306M/S,绞车配YPT355M8电机(N160KW,U380V,N740R/MIN,D094,22),一次提升1辆设备车(5000KG)或2辆矸车(4784KG);选用DTC/65/15/275S型大倾角深槽带式输送机(配套电机功率275KW)运送煤炭。表241DTL/65/15/40X型带式输送机技术参数输送机型号带速M/S倾角驱动滚筒MM减速器输送能力T/H电机功率输送距离M输送带带宽MMDTL65/15/40X216800JS7512515040KW214ST/S1250650副斜井、副暗斜井选用RJY2225/400型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配套660V、22KW电机功率)。B、大巷运输运输大巷采用轨道运输,轨型15KG/M,选用CTY5/6GB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电机车(600MM轨距)牵引1T固定箱式矿车,1台运行,1台备用检修。每列机车牵引煤车15辆、矸车9辆。工作面运输巷采用轨道运输方面,采用SGD420/22型刮板输送机转载至矿车。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装设有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当机车周围甲烷浓度超过予定值时,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自动断电使机车停驶。2)实际建成的提升、运输系统矿井实际主斜井采用JTP1612/20型矿用提升绞车进行提升矸石、材料、设备(160KW电机、滚筒直径1600MM、滚筒宽度1200MM、最大提升速度为306M/S),配YPT355M8电机(N160KW);采用DTC/65/15/275S型大倾角深槽带式输送机(配套电机功率275KW)。副斜井、副暗斜井采用RJY2225/400型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配套电机功率22KW)。矿井采用CTY5/6GB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电机车(600MM轨距)牵引1T固定箱式矿车,1台运行,1台备用检修。工作面运输巷采用轨道运输方面,采用SGD420/22型刮板输送机转载至矿车。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装设有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声光报警信号。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与设计调整基本相符。总之矿井现在所建成的提升运输系统所具备的能力,能够满足全矿井的提升能力。5、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给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给水设计及给水系统设计井下生产、防尘、消防和供水施救系统采用混合供水,于主斜井北侧山坡上修建1个主井高位水池,主供地面生产、生活用水;于东风井西侧山坡上修建1个风井高位水池,主供井下消防、防尘用水,两个水池互为备用。水池容积均为250M3,池底标高425M。池内水取自山泉水,水质能达到生活饮水卫生标准,通过铺设的供水管路系统输送至井下,当发生灾害时可以实现供水施救。主供水管道采用1025MM热轧无缝钢管,从高位水池通过副斜井和东回风斜井进入井下,沿副暗斜井、井底车场、采区回风上山铺设形成环形管路系统。支管选用765MM和505MM热轧无缝钢管,各支管采用快速接头与主供水管路连接,然后沿相应的巷道敷设至各采掘工作面。供水管在接入采区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之前的供水管采用地埋方式,埋设深度不应小于20CM。井下岩巷主管每隔300M、煤岩巷每隔100M设一消火栓,井下所有支管每隔50M设一三通。井下机电硐室等处设置灭火装置、支管阀门和采掘工作面回风设喷雾装置。2)实际建成情况矿井实际于主斜井北侧修建1个主井高位水池(容积均250M3),供地面生产、生活用水;东风井西侧山坡上修建1个风井高位水池(容积均250M3),供井下消防、防尘用水。两水池池底标高425M。主供水管道采用1025MM热轧无缝钢管,从高位水池通过副斜井和东回风斜井进入井下,沿副暗斜井、井底车场、采区回风上山铺设形成环形管路系统。支管采用765MM和505MM热轧无缝钢管,各支管采用快速接头与主供水管路连接,然后沿相应的巷道敷设至各采掘工作面。由于避难硐室目前未建设完善,供水管未安装完善。井下消火栓、三通、灭火装置、支管阀门和采掘工作面回风设喷雾装置还在完善过程中。(2)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设计排水设计200M水平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联合布置,位置在主斜井井底巷道一侧的下连炭煤层底板岩层中。中央变电所采用半圆拱形断面,砌碹支护,总长35M,净断面积77M2。设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与水泵房相连,其间设一道防火栅栏门;另一个出口与井底车场相连,通道中设置一道防水、防火密闭门。水泵房采用半圆拱断面,砌碹支护,长30M,净断面积97M2。设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管子道与副暗斜井相连且高出水泵房底板70M以上,另一个出口与中央变电所连,其间设一道防火栅栏门,水泵房安装三台水泵并预留一台水泵基础,各台水泵分设一个吸水井,两趟排水管沿管子道、副暗斜井铺设。设计200M水平井底设主、副水仓,水仓总容积798M3。设计200M水泵房内安设三台MD85455型多级离心水泵(电压660V、隔爆电动机功率90KW),沿主斜井安装两趟1595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井下运输大巷及运输平巷水沟断面积009M2,坡度4。根据XX县XX煤矿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专家评审意见煤矿列入复杂(级)水患矿井管理,因此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察201232号文件“关于修改增加煤矿建设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报告书部分内容的通知”的要求需补充潜水电泵系统。以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73条之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另外安设具有独立供电系统且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泵。”设计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另外安设具有独立供电系统且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泵,在主斜井井底车场200M水仓设置潜水泵窝,排水管路沿主斜井井筒敷设至地面。潜水电泵排水系统选用2台BQ275230/6280/WS型,额定流量275M3/H,额定扬程230M的矿用隔爆卧式潜水电泵,每台水泵配用1台10KV、280KW矿用潜水泵专用隔爆型电动机。2台潜水电泵,1台使用,1台备用。选取30285MM无缝钢管作排水管路。2)建成排水情况矿井按设计在200M水平布置有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及主副水仓,沿主斜井安装有两趟1595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矿井排水系统与设计基本相符,目前潜水电泵排水系统及管路还在进一步施工完善中。6、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矿井设计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10KV电源来自久庆变电所(经架空线路LGJ70/8KM)供给;另一回10KV电源来自共乐变电所(经架空线路LGJ70/10KM)供给;矿井的两回10KV供电电源采用分列运行方式。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矿井两回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地面供配电如下1)地面主变电所安设S11M630/10/04KV型变压器2台,供主井工业场地的设备用电。地面主变电所低压室主要担负空压机、主提升绞车、副斜井架空乘人装置、机修车间、办公楼、监控、通信、人员定位系统主机、矿灯充电等用电。主提升绞车、空压机、监控中心站等重要负荷为双回路电源供电,并分接在04KV不同母线段上。10KV高压开关柜至变压器电缆选用MYJV2287/10325型矿用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所内高低压电缆均敷设在电缆沟内。主变电所内装配XGN212型开关柜21台,其中进线柜2台、馈出柜15台(含备用柜1台)、母联柜2台、2台电压互感器柜。2)主斜井胶带输送机配电室该变电所设在主井工业场地内,所内两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主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供电线路采用MYJV2287/10335型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安装S11M400/10/04KV型变压器2台,GGD型低压开关柜5台,其中进线柜2台、馈出柜2台、联络柜1台。主斜井胶带输送机电控由厂家配套变频电控,并配备ZJZS型胶带输送机综合保护装置。3)东风井变电所该变电所设在东风井工业场地内,所内两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主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供电线路采用LGJ35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055KM。该变电所选用S11M100/10/04KV型变压器2台,GGD型低压开关柜5台,其中进线柜2台、馈出柜2台、联络柜1台,担负风井工业场地设备用电。井下供配电中央变电所电源来自地面主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高压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正常情况下分列运行。变电所内设8台PBG1型矿用隔爆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其中进线开关2台,联络开关1台,馈出开关4台,备用1台。井下选用2台KBSG500/10/069KV型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互为备用),供排水和副暗斜井架空乘人装置及部分采掘设备等设备用电。另设1台KBSG80/10/069KV型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作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供电。200M水泵房排水泵采用双回电源供电线路供电,供电线路采用为MYP395125MM2型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电气主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水泵电机采用QJR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软起动器控制。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备用局部通风机电源取自同时带电的另一电源,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保持掘进工作面正常通风。机采工作面采用KBSGZY250/10/069KV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供电,线路采用MYPTJ87/10335125/3325型煤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供电距离1200M。副暗斜井架空乘人装置采用双回电源供电线路供电,供电线路采用为MYP325116MM2型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架空乘人装置控制设备选用ZR127型架空乘人电控装置。所内低压馈出线均装设带选择性漏电保护的KBZ型馈电开关,达到对660V系统的绝缘检测及漏电保护。矿井供电系统建设情况1)地面供配电矿井地面主变电所安设S11M630/10/04KV型变压器2台,所内装配XGN212型开关柜21台,其中进线柜2台、馈出柜15台(含备用柜1台)、母联柜2台、2台电压互感器柜。地面主变电所低压室主要担负空压机、主提升绞车、副斜井架空乘人装置、机修车间、办公楼、监控、通信、人员定位系统主机、矿灯充电等用电。主提升绞车、空压机、监控中心站等重要负荷为双回路电源供电。10KV高压开关柜至变压器电缆选用MYJV2287/10325型矿用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所内高低压电缆均敷设在电缆沟内。主斜井胶带输送机配电室两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主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供电线路MYJV2287/10335型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安装S11M400/10/04KV型变压器2台,GGD型低压开关柜5台,其中进线柜2台、馈出柜2台、联络柜1台。主斜井胶带输送机电控由厂家配套变频电控,并配备ZJZS型胶带输送机综合保护装置。东风井变电所两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主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供电线路LGJ35型钢芯铝绞线。安装S11M100/10/04KV型变压器2台,GGD型低压开关柜5台,其中进线柜2台、馈出柜2台、联络柜1台。2)井下供配电建设情况中央变电所变电所内设8台PBG1型矿用隔爆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其中进线开关2台,联络开关1台,馈出开关4台,备用1台。中央变电所安装2台KBSG500/10/069KV型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供排水和副暗斜井架空乘人装置及部分采掘设备等设备用电。另安装1台KBSG80/10/069KV型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作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供电。200M水泵房排水泵采用双回电源供电线路供电,供电线路采用为MYP395125MM2型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电气主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水泵电机采用QJR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软起动器控制。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备用局部通风机电源取自同时带电的另一电源,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保持掘进工作面正常通风。机采工作面采用KBSGZY250/10/069KV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供电,线路采用MYPTJ87/10335125/3325型煤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副暗斜井架空乘人装置采用双回电源供电线路供电,供电线路采用MYP325116MM2型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架空乘人装置控制设备选用ZR127型架空乘人电控装置。所内低压馈出线均装设带选择性漏电保护的KBZ型馈电开关,达到对660V系统的绝缘检测及漏电保护。7、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监控系统设计情况设计在矿办公大楼监测监控室内安装KJ90NA型监控系统,在矿井总回风和采掘作业点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设了瓦斯传感器,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均安设有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安设有风门开关出传感器,风井安设有风压和风速传感器。主机两台,一台正常使用,一台备用,主机配有停电后正常运行2H的UPS电源一套,矿井共设8个分站,地面使用2个分站,井下使有6个分站;其中KJ90F16大分站5个,KJ90F8中分站3个;各类使用传感器83个,备用传感器25个;配备甲烷传感器18个,风速传感器10个,设备开停传感器16个,风门开关传感器10个,压力传感器1个,温度传感器2个,一氧化碳传感器4个,馈电传感器5个,风筒传感器3个,电流传感器2个,电压传感器2个,功率传感器2个,氧气传感器3个,二氧化碳传感器2个,水位传感器1个,湿度传感器1个,烟雾传感器1个,便携式瓦斯报警仪20台,光学瓦斯检定器10台。矿井监控系统将与当地监控平台联网,监控数据可直接传输到省煤局监控中心。监控室配备有4名监控员24H值班。设计矿井安装KJ129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建设情况矿井现已按设计安装了KJ90NA型监控系统及各类传感器,但目前传感器布置及数量不足,矿井正在进一步按设计进行完善。矿井按设计安装KJ129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但读卡器设置数量不足,部分读卡器设置位置需要调整。8、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设计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矿井防尘系统于主斜井北侧山坡上修建1个主井高位水池,于东风井西侧山坡上修建1个风井高位水池,主供井下消防、防尘用水,两个水池互为备用。水池容积均为250M3,池底标高425M,井下主管为10245MM热轧无缝钢管,支管为765MM和504MM热轧无缝钢管。1)喷雾装置工作面回风巷内设置2组净化风流水幕,各工作面运输巷距工作面30M内的地方、各掘进巷道距碛头50M内的地方、主斜井内、副斜井内、回风平硐中各设置1组净化风流水幕;在各采煤工作面上口和各掘进工作面碛头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在采煤工作面运输巷转载点设置喷雾装置。2)防灭火系统,设置井下消防材料库,配备防灭火装置,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口各设1个消火栓,保护范围为各井筒井口;在井底车场设1个消火栓,保护范围为井底车场;在消防材料库入口设1个消火栓,保护范围为消防材料库;在中央变电所入口各设1个消火栓,保护范围为中央变电所;掘进巷道迎头设1个消火栓;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设1个消火栓;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顺槽等水平或倾斜巷道每隔100M设1个消火栓;具有火灾危险的岩石大巷、石门每隔300M设1个消火栓。井下铺设有消防、防尘管道的大巷、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正在掘进的岩巷沿途每隔100M设1个给水栓;正在掘进的煤巷沿途每隔50M设1个给水栓。隔爆水棚设置辅助水棚安设地点1111工作面运输巷、1111工作面回风巷、1122工作面运输巷、1122工作面回风巷及1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1124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距离采煤工作面100160M处;各掘进巷道距合流叉口5075M处;共安设水棚6组(每组15架、每架2个、即每组安装30个)。辅助水棚采用GS404A型水槽容水量40L,水棚长度28M。设计井下机电硐室等处设置灭火装置、支管阀门和采掘工作面回风设喷雾装置。井下设置消防材料库,该材料库按规定配备多种用于井下的消防使用的备用材料。设计还在各主要机电硐室、井底车场、变电所等处按不同的要求设置有相应的灭火器、砂箱和砂袋等灭火器材。(2)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建设情况矿井实际在于主斜井北侧修建1个主井高位水池,于东风井西侧修建1个风井高位水池,两个水池互为备用。水池容积均为250M3,池底标高425M,井下主管为10245MM热轧无缝钢管,支管为765MM和504MM热轧无缝钢管。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与设计基本相符,但消火栓、隔爆水棚安设数量不足等还需完善。9、矿井通讯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矿井通讯系统设计情况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信号覆盖矿区,可用无线电话对外通讯。设计采用KTJ10160矿用数字程控调度总机解决矿井内外相互间通讯联系,设2对中继线至电信局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模板视频协议合同样本
- 商标转让出售购买合同范本
- 南充蓬安县2025年引进62名高层次人才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考试押题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万花筒课件教学课件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通关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新版附答案详解
- 临床执业医师过关检测试卷必考附答案详解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基于CHO细胞的单抗生产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黄新波-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课件
- 陕西康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植物提取及固体制剂项目环评报告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3年哈尔滨市动力区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JG-017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测作业指导书
- 压铸件常见问题-气孔
- 景观工程工作流程解读(PPT)
- 走近数字PCR学习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