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413可行性研究范围514结论与建议5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821项目建设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三章市场分析1431养殖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1432种植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1733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市场21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方案2441建设内容与规模2442产品规模25第五章建设场地和建设条件2751项目场地2752建设条件27第六章项目技术方案3061项目发展思路3062主要生态农业模式3063主要技术及方案31第七章工程方案4271主要构、建筑物4272道路、游步道、晒场和停车场设计45第八章节能4881设计依据4882节能措施48第九章环境保护5191项目区环境现状5192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5193水土保持5394环境评价53第十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55101安全生产劳动保护55102卫生防疫57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5811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5811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60113劳动定员61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2第十三章招投标63131编制依据63132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6313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6313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64135招标情况65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6141投资估算66142资金筹措69第十五章效益分析70151经济效益70152生态、社会效益72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75161结论75162建议75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XX县XX生态农业开发基地项目法人代表XX113项目建设性质扩建114项目地址XX县XX综合垦殖场新田分场郑家水库115项目建设期限26个月116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地方传统、特色资源,凸显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以XX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遵循农业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畜禽沼传统农作物、油茶种植基地,畜禽沼水产养殖”生态养殖模式,把多效益和多种经营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把发展农业生产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吸收当地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对项目区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从而把项目区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发展的项目,以此带动和示范当地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XX县地处XX湖生态经济区和XX省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内。117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养殖业基地500亩1、鹿舍36002、猪舍各种类型猪舍面积69733、生态水库养鱼水面310亩4、仓库2栋,6005、兽医防疫室100(含防疫、检测及消毒等设备)。6、环保、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池800立方米,贮气柜100立方米,集水池、酸化池、沉淀池及储液池等设施180立方米,生物氧化塘1200,大型沼气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无害化处理设施150立方米。7、饲料加工厂房680及加工设备。8、其他配套设施梅花鹿野外防护围墙42公里,进场道路12公里,电力工程18公里。二、种植基地2000亩1、油茶基地利用养殖场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有机肥种植油茶基地1780亩。2、大豆、花生、西瓜、板栗等种植基地220亩。3、基地配套设施主道路16公里,机耕道52公里,蓄水池8个,共3200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2000立方米。4、晒场6200平方米。5、仓库3200。6、生产机械购置耕作机械、施药机械、锄草机等。三、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建设120亩1、农家乐22002、农家饭馆8003、办公楼4004、宿舍6005、道路18公里6、停车场8007、环保公厕1座,1208、水井3眼9、购置玻璃钢船8座10、防护网600米四、游步道、观景亭1、游步道3200M2、观景、休息亭8座118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一、项目投资总额本项目投资总额309951万元,其中直接工程费230361万元,工程其他费48731万元,工程预备费13955万元,建设期利息2252万元,流动资金14652万元。二、资金筹措项目投资总额为309951万元,其中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为32151万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5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780万元。119项目单位简况XX县XX生态农业开发基地创建于XXXX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种猪、鱼养殖和果蔬种植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该公司XXXX年正式注册“XXXX农业开发基地”,XXXX年变更注册为“XX县XX生态农业开发基地”。基地现有员工XX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XX名,管理人员X名。在XXXX年荣获“XX市龙头企业光荣”称号。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2、2008年2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3、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4、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5、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农牧发20079号。6、XX省委、省政府XX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纲要;7、XX市统计年鉴2007年。8、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9、其他有关法规文件。13可行性研究范围本报告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内容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为内容,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的确定、地址与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组织与管理、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招投标、节能、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14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2、本项目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组织管理措施到位,切实可行。3、项目充分吸收XX县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生产,使项目产业和谐结合,把传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4、本项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当地农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合理有效地利用了生态农业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项目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了家禽和种植产品的安全性,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6、项目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7、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142建议1、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本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本项目建设的招标工作。2、项目建设内容较多,所有子项目建设都应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作好工程设计,力求使项目整体达到预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有利于建设管理、施工管理才能真正作到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有利于化解项目的工程风险。3、公司必须设立专项资金帐户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4、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21项目建设背景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已不仅仅受资源制约,同时也受到市场制约。加之入世后对农产品生产、市场和消费理念的冲击,迫使全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其结构调整尤为迫切,更为艰难,也是良好机遇。建设生态农业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种养殖,特别是生态农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目主要围绕生态种养殖,生物链建立,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以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为目标。为积极响应XX省委、省政府提出的XX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XX省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XX县试点建设规划,XX县XX生态农业开发基地率先策应,积极跟进,以XX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廖坊灌区建设为契机,用创新的理念加快发展本地区现代畜禽业,使生态养殖模式成为XX县在建设XX湖生态经济区和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随着城市居民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兴趣的浓厚。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XX县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建立一个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是十分必要的。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XX省重点提出了XX湖生态经济区规划,XX县则根据实际提出了XX省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XX县试点建设规划。按照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必须加快生态养殖区建设,以适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模式需要。通过各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和配套,有效控制畜禽粪便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畜产品清洁化生产,保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XX县养殖场猪粪处理的情况是,50以上直接卖给农民或种、养殖场作肥料和饲料,小部分留作自用,只有20经过无害化处理,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回田,给地表水、地下水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家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养殖场的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如何在合理发展生态化、规模化养殖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收入已成为XX县养殖、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本项目考虑以沼气为纽带,对养殖小区进行污染治理,通过”畜禽沼传统农作物、油茶种植基地,畜禽沼水产养殖”生态养殖模式农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工程的建设,为养殖粪尿污水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减量化排放创造了条件,使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解决了养殖场污染,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沼渣作肥料解决土地肥力问题,提高经济农作物产品质量和产量。因此,通过“禽沼传统农作物、油茶种植基地,畜禽沼水产养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工程的建设既可增加土地肥力,解决因种植农作物而致土地肥力减退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治理环境污染,起着生态效益。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项目所在区人民大多受地域和思想的限制,发展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农民广种薄收,毁林开荒现象严重。那么,如何能够找到一条在短时间内既能发挥生态效益,又能让靠山地生存的农户脱贫致富,并能让广大农户所接受的有效途径已摆在当地政府面前,为此,建设一个集高效养殖、传统、优势种植、生态环保、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可以有效地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农户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水平,迅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高效农业建设新路,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贡献。三、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开发开辟了新的旅游景点,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新追求。长期居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整天为污染的城市空气和呆板且无情趣的城市景观所困扰的现代市民,为了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一下自己。但各大主要景点一则是距城市较远,多为高地,不方便带老人或孩子;二则是人员暴满,影响清静放松的情趣;三则是门票也相对较高,使人望而却步。因此,他们大多转向选择能亲近和感受的田园风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势必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旅游热点。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地理位置优越本项目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到XX县城有44公里的水泥路,至南昌93千米,至XX38千米,至景德镇153千米,至鹰潭市40千米,原材料及产品运送方便,水、电供应及通讯有保障。232基地优势XX县地处XX湖生态经济区和XX省廖坊灌区范围内,位于赣东丘陵与XX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多为缓坡丘陵,土地肥沃。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畜牧业生产。该基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又有水库水调节小气候,四面环山,基地更无化工厂污染,是天然的防疫屏障;而且交通便利,水库堤坝两侧各有一座原始石林遥远相望,可建设休闲、游乐场,因此该区域是理想的生态综合开发基地。233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采用了“畜禽沼传统农作物、油茶种植基地,畜禽沼水产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畜禽规模化集中养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生态种(养)技术开发及应用”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发展方向符合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符合XX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XX省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XX县试点建设规划。同时,本项目的建设也很好的贯彻执行了2007年7月30日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的精神。234饲料、草被资源供应丰富XX县是中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周边乡、镇是粮食和鱼产品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余粮有待消化,饲料供应有保障。水库上游有天然草被,区域面积260多亩,长年青草茂盛。235有一定的基础XX县XX生态农业养殖基地现有存栏母猪512头,商品猪年出栏11800多头;梅花鹿舍森林围墙面积33330平方米,圈养梅花鹿900头,土鸡、土鸭2300羽;水产养殖面积310多亩。山林面积2300多亩,其中湿地松1750亩,瓜果、花卉550多亩;简易土木、砖结构的仓库、饲料加工厂房4000平方米;水塔3座,粉碎机3台,水泵、抽水机5台,沼气池两座,花粪池三座;变压器1台,供电线路六公里,上述原有土建、木竹、设施及设施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36养殖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XX县XX生态农业养殖基地通过多年办养猪场,已积累了大量的种猪、商品猪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的经验,建有一整套标准的技术规范和流程,使养猪生产的可控性得到了保证。同时与东北多批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技术有保障。第三章市场分析本项目主要产出品为养殖和种植产品。养殖产品由梅花鹿、生猪、鱼等;种植产品由油菜、大豆、西瓜、花生及板栗。项目建成后,将具有大量游客来此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的市场预测主要从以上几部分进行分析。31养殖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311梅花鹿市场分析梅花鹿的全身都是宝,是珍贵的药用动物。仅本草纲目记载鹿药用部位就达25个,最近出版的中医百科全书记载鹿全身的药用部位已达28个,有鹿茸、鹿角、鹿皮、鹿肉、鹿头肉、鹿蹄肉、鹿骨、鹿齿、鹿筋、鹿血、鹿髓、鹿脂、鹿靥(甲状腺体)、鹿冲(鹿肾和鹿鞭)、鹿胎、鹿尾、鹿心、鹿肝、鹿肺、鹿茸血、鹿胎盘、鹿精、鹿粪、鹿花盘、鹿乳、鹿角胶、鹿角霜、鹿骨膏,这些鹿产品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酸和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核酸、核苷酸、谷光苷肽等活性物质,在医学上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中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养神生精、益气强身之功效;鹿肉是滋补强壮的高营养价值肉类;鹿胎具有独特的美容和生理调节功能。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医药价值。因此发展梅花鹿产品深加工,开发系列鹿产品,把其丰富的天然营养素养和活性物质应用于人们的膳食饮品、保健品和医药产品、美容化妆品,是现代鹿产品开发的趋势,也是市场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为了延年益寿,服食抗疲劳、抗衰老滋补品已成为时尚,尤其当今世界人口趋向老龄化,老年人队伍逐年扩大,鹿茸的用量显著增加,鹿产品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受原材料的限制,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较为紧缺。梅花鹿产品市场消费按每人每年消费5克鹿茸,在XX省就需2169吨;每人每年吃05鹿肉,则年需鹿肉216万吨。因此梅花鹿养殖产业市场潜力很大,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梅花鹿市场需求量312商品猪市场分析我国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猪肉及其制品消费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94亿头,出栏量为681亿头,猪肉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2,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6年的396公斤。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人猪肉均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不足20千克。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元消费结构下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将逐步提高,将是推动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再次,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人口的较快增加(我省农村人均年消费猪肉约18公斤,城市人均年消费约35公斤)。到2010年,全国人口将突破14亿,专家预测猪肉消费量年增长35,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瘦肉型生猪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猪销售价格趋于稳定。以20032007年为例,生猪销售价格一直在1214元/千克,平均价格13元/千克。玉米价格则稳定在1318元千克,平均15元/千克,豆粕价格则在1835元千克,平均23元/千克,每出栏一头商品肉猪能获利润200元,2007年更是创下了600多元/头的历史记录,市场前景可观;同时XX现有存栏母猪4万头左右,年出栏肥猪70万头,要完成年出栏130万头的目标,必须增加存栏母猪3万头左右,每年需要更新母猪2万多头。313青、草、鲢、鳙、鲤、鲫等常规鱼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青、草、鲢、鳙、鲤、鲫等常规鱼既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体产业,又是我国水产品市场供应的主导产品,其产量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因其价廉物美,以鲜活鱼为主,常年供应,很受消费者欢迎。对稳定我国水产品市场、改善城乡居民饮食结构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青、草、鲢、鳙、鲤、鲫等常规鱼的市场零售价一直稳定在6元/KG12元/KG。2007年,在猪肉、蔬菜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常规鱼销售市场零售价也有所上升。综合各地情况,2007年10月上升幅度在04元/KG06元/KG,上涨810。但与猪肉、蔬菜等副食品价格上涨相比,常规鱼零售价涨幅最小。2007年10月猪肉同比上涨549,蔬菜上涨299,常规鱼仅上升810。2007年常规鱼市场的变化有几个特点一是销量稳定增长。近几年来,我国淡水鱼年产量增幅保持在6左右,主要增加的是常规鱼。2007年也是如此。在蔬菜售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城乡居民转向消费常规鱼,今年市场上淡水常规鱼比较畅销。二是青草鱼需求量增大。今年规格在2KG/尾4KG/尾的青草鱼市场零售价一直保持在10元/KG14元/KG,是常规鱼零售价中最高的。三是常规鱼市场季节差价仍比较明显。每年的3月6月常规鱼紧缺时零售价会上升,而9、10月份常规鱼上市高峰期,零售价又会有所回落。从2007年整个副食品市场走势来看,2008年常规鱼市场行情将继续看好,需求量将增加,销售价格将有所上升。主要理由一是蔬菜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将继续拉动常规鱼价格上涨。二是由于荤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涨幅过大,居民将转向以消费常规鱼为主来替代某些荤食品。三是休闲渔业将有较快的发展,这也将增加常规鱼市场需求量。32种植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321茶油市场分析油茶是我国特有的山茶科植物,是经济林中的主要树种,遍布南方各省。油茶主要为油酸甘油脂,多为食用,也可作为工业用油。茶籽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木本植物油脂,具有增强人体生理机能和免疫力功能,具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如长期食用,能有效调节血脂,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符合人们崇尚自然、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因此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我国是人口大国,食用油料是重要的生活和战略物质,目前,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8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更低于发达国家的20公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1040万T,但油料产量年平均折合油600万T。所以,我国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据海关统计,仅2001年我国就进口棕榈油139万T,豆油307万T和菜油747万T;还进口了1041万T大豆,2968万T菜籽油料。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山茶油不仅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呈现火爆之势,而且国际市场上,对山茶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就连经过简单炼制的普通山茶油,其价格也高达每公斤2030元,部分精制山茶油已达到每公斤100元以上。专家预测,如果我国的山茶油品质再显著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可望超过每公斤250元人民币。2006年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约1100万吨,茶油全国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且多是初级产品,近年来每年进口约500万吨,国内市场缺口很大,高档精制茶油,以其有限的资源和丰富的营养保健功效必将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322西瓜市场分析XX西瓜在历史上久享盛誉,远在宋代,XX西瓜就闻名遐尔。因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纤维少,高产耐贮,并具有消烦止渴、解暑清热、疗喉痹、治血痢等独特药用保健价值,曾与河南开封瓜、安徽凤阳瓜、浙江平湖瓜齐名;临川就是中国四大“西瓜之乡”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受到国内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据统计,2007年XX省夏季一天需要消费456万吨西瓜,市场前景巨大。323板栗市场分析板栗坚果营养成分全面、丰富,其中蛋白质与面粉近似而比白薯高1倍以上,脂肪高于大米、面粉的2倍,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面粉、大米高15倍,维生素C比苹果、梨、桃等水果高510倍,并且还含有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元素,其产热量与大米、面粉等粮食相近,且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粉质细腻、香糯可口,风味极佳。板栗果实除常见的炒食和菜用外,还可以加工成糖水板栗、板栗粉、板栗酒、板栗糊、板栗丁、板栗原片、板栗饮料、栗子蜜饯及速冻栗仁等产品,其产品加工附加值较高;除栗实可作为食品外,还有补肾益气、治腰脚无力和内寒腹泄、活血化淤等医疗保健功效,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此外,板栗还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树种。栗树的木材质地优良,结构致密、耐腐、耐磨、耐压,适宜作枕木、木桩、地板等;树皮可生产优质鞣料,枝条是良好的薪炭材,小径栗木可以培育食用菌,雄花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叶片可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等等。由于中国栗在世界食用栗中品质居首位,且具有坚果涩皮易剥离和适宜于加工等独特性状而为世人所珍视,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东方珍珠”或“甘栗”。我国常年出口量约为3万吨,其中日本的购买量最大,占80以上,其次分别为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XX省板栗年出口量为700900吨,占全省总产量的35,占全国出口量的25。从品质和售价来看,我国板栗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也存在由于保鲜方面尚无技术保证,外贸部门担心经营亏损而使出口量起伏不稳。从国内市场来看,XX省生产的板栗主要以原果销售到本省的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销售量约占年总产量的60;其次是销往邻省大中城市,主要是上海、广州、福州、厦门、苏州等地,销售量约占年总产量的25;其余12左右为产地消费。板栗原果销售与产地、成熟期和颗粒大小有关。近年来,XX省板栗平均销售价格为78元千克,其中8月底9月初和元旦前后上市的早熟和晚熟品种或经保鲜贮藏的板栗坚果产区销售价为1012元千克,上海、广州零售价约1618元千克,而福州、厦门等地零售价达1820元千克;9月中旬10月上旬大量上市期间板栗坚果产区销售价为58元千克。从颗粒大小来看,一般80粒千克以下的产区销售价为810元千克,81160粒千克的产区销售价为68元千克,160粒千克以上的产区销售价为45元千克。目前,虽然XX省板栗年总产量在逐年增长并已达35万吨左右,但人均板栗消费水平仍很低,仅07千克,不到韩国人均消费量的13,如以韩国现有水准计,则XX省板栗消费总量将达10万余吨。因此,其市场消费潜在空间巨大。33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市场生态农业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会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6年度全国入境旅游人数124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49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入境外国旅游者22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同时,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已经进入长期快速增长的上升通道。“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旅游业由于在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节约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进入黄金发展期。预计“十一五”期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而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122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左右,相当于GDP的7。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均增长7,占GDP的比重提高到8左右。2010年和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分别增长到10亿人次和156亿人次,1995202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41。2007年,XX省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664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8。其中接待外国人239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香港同胞215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8;澳门同胞8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05;台湾同胞123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2。旅游创汇1955364万美元,同比增长401。接待国内游客694380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48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旅游总收入4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XX县有着丰富人文、历史的旅游资源,2006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较去年全年增长20;创收50多万元,同比增长40。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而该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在农业开发基础上,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充分利用项目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为生态农业观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支柱产业在世界各地迅猛崛起,生态农业观光是经济发展的必须产物,娱乐、消遣、观光、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精神的愉快和放松,“假日”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方案本项目以“生态农业”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安排建设规模即形成“畜禽沼传统农作物、油茶种植基地,畜禽沼水产养殖”生态循环模式。41建设内容与规模411养殖业基地500亩1、鹿舍36002、猪舍各种类型猪舍面积69733、生态水库养鱼水面310亩4、仓库2栋,6005、兽医防疫室100(含防疫、检测及消毒等设备)。6、环保、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池800立方米,贮气柜100立方米,集水池、酸化池、沉淀池及储液池等设施180立方米,生物氧化塘1200,大型沼气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无害化处理设施150立方米。7、饲料加工厂房680及加工设备。8、其他配套设施梅花鹿野外防护围墙42公里,进场道路12公里,电力工程18公里。412种植基地2000亩1、油茶基地利用养殖场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有机肥种植油茶基地1780亩。2、大豆、花生、西瓜、板栗等种植基地220亩。3、基地配套设施主道路16公里,机耕道52公里,蓄水池8个,共3200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2000立方米。4、晒场6200平方米。5、仓库3200。6、生产机械购置耕作机械、施药机械、锄草机等。413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建设120亩1、农家乐22002、农家饭馆8003、办公楼4004、宿舍6005、道路18公里6、停车场8007、环保公厕1座,1208、水井3眼9、购置玻璃钢船8座10、防护网600米414游步道、观景亭1、游步道3200M2、观景、休息亭8座42产品规模通过项目的建设,主要的产出品为梅花鹿、生猪、鱼等;大豆、花生、西瓜、板栗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1、梅花鹿本项目计划梅花鹿养殖规模为2000头。2、年出栏商品猪6800头。3、扩大水塘鱼养殖规模为10万尾。4、种植产品油茶534吨/年(生产期;30/亩,大豆66吨/年(220/亩,30亩)花生64吨/年(320/亩,20亩)板栗204吨/年(340/亩,60亩)西瓜264吨/年(2400/亩,110亩)5、年旅游人次095万人次/年亩)1780第五章建设场地和建设条件51项目场地项目场址坐落于XX县XX综合垦殖场新四分场及郑家水库。52建设条件521项目区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基地处XX县、金溪县、余江县三县交界处的XX综合垦殖场新四分场及郑家水库。东邻鹰潭市龙虎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10公里,南距金溪县,西临XX县瑶圩乡销山村公所3公里。2、气候条件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132年;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平均降水量1768,全年无霜期270日左右。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梅花鹿和生猪养殖;大豆、花生、油茶、西瓜及板栗的生长。二、社会经济状况2007年,XX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2亿元,增长142,高出计划目标2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三产结构由204455341调整为184473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09亿元,增长446;财政总收入完成33亿元,增长478,占年计划的1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48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增长51,占计划的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亿元,增长165,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达1331万美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9元,增长347;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增长163,同比提高了729个百分点。项目区经济以农业为主。水稻、生猪生产占较大比重,甘蔗、油料作物在全县具有一定的优势。经济作物盛产甘蔗、茶叶、花生、油菜籽、油茶、棉花等。52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一、政府高度重视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对项目建设十分重视,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为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同时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境内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177,无霜期270天,水利设施齐全,土壤质地较好,适宜油茶等作物生长发育。三、饲料资源丰富XX省XX县是中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周边乡、镇是粮食和鱼产品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余粮有待消化,饲料供应有保障。四、污染源少境内无化工厂、无大型医院等污染严单位,“三废”的排放量少,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五、交通方便项目点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到XX县城有44公里的水泥路,至南昌93千米,至XX38千米,至景德镇153千米,至鹰潭市40千米,原材料及产品运送方便,水、电供应及通讯有保障。六、电讯项目区已完成农网改造与大电网接网,农户照明及农业生产用电保证率达100。程控电话安装率达80,移动通讯网络服务区为70。第六章项目技术方案61项目发展思路本项目以“XX综合垦殖场、新四分场和郑家水库”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当地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把发展农业生产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吸收当地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多种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对项目区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从而把项目区打造成一个集现代综合开发、休闲、观光旅游和农业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发展的示范区。62主要生态农业模式621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和农作物废料、经厌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富含N、P、K和有机质等肥料养分,经沉淀或固液分离后,沼渣用来生产有机肥料,沼液则排灌到果树基地和水塘,用于施肥、喷灌等;厌氧消化后的废水中还含有某些植物生长刺激因子和抑杀某些植物病虫害的因子,可用于浸种和喷淋等。在这种模式中粪便能得到能源、肥料等多层次的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得以持续发展,并最终达到区域内粪污的“零排放”。形成“畜禽沼传统农作物、油茶种植基地,畜禽沼水产养殖”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将梅花鹿、猪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种植油茶、间种经济作物,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工艺流程生态养殖、种植工艺流程图沼渣622生态旅游模式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将梅花鹿养殖、水塘养殖、农业种植、农艺景观、新农村建设和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田野旅游景观。63主要技术及方案631梅花鹿养殖技术一、生活习性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二、饲养管理XX市XX县XX生态农业开发基地现有梅花鹿70头,本项目计划增加梅花鹿种80头。1、饲料调制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1)精饲料常用品种有当地传统农作物米糠、玉米、豆粕等。(2)粗饲料青草和各种青绿树叶及嫩枝,只要无毒、无刺都可以用来饲喂。(3)多汁饲料各种块茎、块根、瓜类和蔬菜,如土豆、山芋、胡萝卜、冬瓜、南瓜、白菜等。(4)矿物质饲料主要有碳酸钙、乳酸钙和食盐等。2、饲喂方式饲养梅花鹿应按照鹿的年龄、公母、大小和强弱不同,实行分群分圈饲养。每只成年鹿每天喂精料175公斤、粗饲料15公斤、青绿多汁饲料适量。先喂精料、后喂粗料,食盐和碳酸钙各25克。成年鹿一天喂两次,仔鹿喂3次。饮水要清洁充足。三、疾病防治1、肠炎临床症状腹泻、拉稀粪,重者精神萎顿或因腹痛而不安静。防治措施内服精制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饲料要新鲜、清洁,并注意定时定量和气候变化。2、鹿癣由真菌寄生而引发的皮肤病。症状患部发痒、掉毛,皮肤出现癣斑。防治措施病鹿患部每天搽癣药水或达克宁软膏12次,重病隔离。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对新进场的梅花鹿做好检疫工作。3、外伤在繁殖季节,公鹿会因争夺母鹿而发生剧烈的角斗,常会造成两败俱伤,因此需饲养人员仔细观察和及时采取安排。同时还要做好肝片吸虫、肺线虫、出血性疾病的防范工作,确保鹿群健康生长。632养猪工艺技术方案XX市XX县XX生态农业开发基地现有母猪38头,本项目计划引进经产母猪400头和公猪25头。养殖采用“自繁自养”方式。一、养猪生产技术方案1、形成自繁自养年出栏瘦肉型商品猪6800头。2、立体的防疫技术、设备和药物。真正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生物安全机制,配以先进的设备和药物,实施严格的免疫程序,并采取隔离、消毒、免疫和无害化处理等配套的综合防疫措施和规章制度。3、全价饲料的使用饲料消耗在养猪成本中占7080;优化的饲料配方,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二、饲养技术1、养殖工艺技术流程按照生产过程专业化的要求划分为母猪繁殖群(妊娠群)、分娩哺乳阶段、仔猪保育群、生长育肥群四段饲养工艺。整个工艺按图62所示的生产工艺流程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第2025周1314周78周图62生产工艺流程图2、饲料配方饲料配方表3、猪疫病防治的主要措施(1)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等消毒药消毒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沟、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2火碱等消毒药,每周更换1次。(2)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15分钟)。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3)空舍消毒每批猪调出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消毒。除粪清扫水洗干燥2火碱等消毒液消毒水洗干燥福尔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进猪。(4)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喷雾的雾滴要求50100微米。(5)走廊过道消毒定期用2火碱等消毒药进行消毒用具消毒食槽、水槽等用具每天进行洗刷,定期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等消毒药进行消毒。633水塘鱼养殖技术XX市XX县XX生态农业开发基地现有鱼5万尾;本项目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为10万尾,养殖采用“生态放养”方式。草鱼利用150亩的黑麦和苏丹等种草喂养;鲑鱼以澎鲫为食,澎鲫采用自养自繁殖方式放养;鱅、鲢等鱼养殖方式“粪便沼气池化粪池过滤沉淀池氧化塘鱼塘”。本项目的水塘鱼养殖采用“生态、环保型放养”,水塘鱼品系真正做到绿色、鲜美、口感好、无异味。634油茶种植技术油茶适应性强、生长快、开花结果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种后34年开花,7年进入盛产期,10年后亩产达30KG,含油率67左右,油质好。油茶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1421;对水分的要求,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日照要求18002200小时为宜。油茶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值5565的砂质壤土(红壤、黄壤、紫色土壤)生长发育更为有利。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平均降水量1768,全年无霜期270日左右。非常适应油茶种植。本项目种植油茶基地为1780亩。一、造林1、整地施肥整地需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山地造林整地须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带状整地后再按一定株距挖栽植穴,其穴大小为606040CM,回填表土并与基肥(磷肥每穴1市斤)拌匀后待造林用。2、栽植密度栽植密度根据造林地坡度,因地制宜的采取23M,253M和33M的株行距(即每亩110株、89株和74株的密度),陡坡、瘦地宜密,山顶宜密。3、植苗造林“秋末冬初”植苗造林,栽时要求根系舒展,苗木直立。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一定要做到栽紧踩实。二、幼林抚育管理1、土壤耕作每年2次,分别选在56月和89月进行,采用带状抚育方式,对茶苗周围20CM以内只松碎表土,坡面要求平整或内反斜向,每隔35带开一条竹节沟,增加截留雨水的能力。23年冬季深挖1次,扩大栽植穴,促进根系生长。2、整形修剪普通油茶常以低干、冠幅大、树体矮、结果早产量高。整形修剪在幼树期间进行,时间为11月至次年2月间为好,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截去顶梢、留主干高0305M,并在主干上部保留分布均匀的34个枝作主枝,引导主技向外上方生长,第二年对主枝适当修剪,控制长势使之均衡生长,逐步培养成自然园头形和开心形的树冠。3、中耕除草与施肥造林的头三年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后三年每年秋季中耕除草一次,三年垦复深挖一次,盛果期前主要施养殖场通过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肥氮肥,适当施磷肥,每年春施速效肥和生态养殖场粪便和粪渣。盛果期主要施生态养殖场粪便和粪渣,适当施氮肥。三年垦复一次,深度2025厘米,每年夏季浅锄一次,深度在1015厘米。4、本项目油茶施肥和浇水均采用机械化浇灌技术。机械化浇灌是用中央控制器对浇灌各项参数(包括浇灌流量、浇灌时间、浇灌压力等)进行控制,将沼液或水分别通过地下管道灌溉引入油茶根系附近,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湿润油茶根区附近的土壤的方法。三、病虫防治油茶煤污病是由介壳虫、蚜虫引起和传播的,但黑缘瓢虫、大红瓢虫是它们的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油茶尺蠖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鸟等防治,还有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杀螟杆菌等防治。油茶病虫害危害严重的有油茶炭疽病、煤病、软腐病、油茶尺蠖、茶梢蛾等。首先应严格检疫工作,然后在林区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为及时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四、立体经营立体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本项目立体经营是以猪、鸡、油茶有机相结合,形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