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201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201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201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201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2页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第2页共12页的。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五、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答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无论是吴歌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以“莲”谐“怜”之类。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如“怜饮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子夜歌诗中的“梧子”即“吾子”代指情人。南朝民歌对当时的文人诗有很大的影响鲍照、汤惠休以下南朝诗人多有拟作宫体诗的出现更与南朝民歌的影响直接相关。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诗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到了南朝民歌不小的影响。唐代许多诗人也深受其惠如李白的长干行便受到了西洲曲的影响。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媚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园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北朝民歌篇幅也不长大多为五言四句。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第3页共12页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二、青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第4页共12页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2、写出其韵字。醒名谑酌3、指明其中对仗的句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中华腾飞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烃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的确如同死亡和爱情题材一样宗教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美国著名的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人有种种关切和追求但人不同于世间万物第5页共12页因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人不但有自我的意识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愿望而且有对终极存在或宇宙本原的意识有探索它并同它和谐一致的愿望。”因此正是在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上在探讨生命的永恒与自由时文学艺术与宗教找到了共伺点。对终极的关切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深层、最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终极价值的迷失使人类精神四处漂泊流浪无处依归而终极价值的复归则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回归。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便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使得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享有独特的价值。一、对自己灵魂的仟悔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仟悔意识。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仟悔。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是很少见的。仔细考察一下中国的古代文化发现其中往往缺乏一种因灵魂的折磨而带来的情感的痛苦和悲剧意识。无论是宗教还是文学往往被作为一种逃避现实人生的心灵避难所。中国古代的诗人是较早面对大自然的其中那清淡闲适的田园生活恬静悠远的自然风光清江明月的宇宙之思确实具有美感常常令人留连忘返。然而古代诗人面对大自然却往往是因为仕途之路堵塞或时代正临衰世心中常常带着一番无可奈何的委屈在面对大自然时“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人们净化了自身的情感也忘却了痛苦可同样也失去了与社会抗争的勇气。中国古代文人也喜欢吟咏前贤在历史的反思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但往往只是借此排遣自己心中的愤怒和不满。“古来圣贤皆寂寞”圣贤寂寞“我”也寂寞于是心中的忧患与不满也得到了慰藉。然而在众多的古代诗人之中我觉得李煜是一个例外。由于他那特殊的经历由于他那赤子的心灵由于他那大起大落的巨大的生活落差他的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目。要么全身心地去拥抱欢乐企图寻找理想中那一片安宁而又平静的精神家园要么时时拷问着自己的灵魂用他深层的苦难对人生展开一番彻底的追究。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李烃亡国之后的反思之作破阵子不仅展示了后主亡国之时的悲苦情怀而且追悔了自己当年的安逸生活饱含着一种沉痛的悔恨之情。词的开头便追述了南唐先王所创下的宏伟基业“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山河”、“凤阁龙楼”、“玉树琼枝”祖先留下的这些大好河山本应是物阜民丰、国柞绵长代代兴旺发达下去。可是谁料想一个好端端的国家竞轻而易举地断送在自己的手中。此时李后主以沉痛的心情追悔自已往日的生活为什么当时的“我”就不能想到会有战争这回事呢“几第6页共12页曾识干戈”这一短短的五字句饱含了他心中多少深层的悔恨和懊恼。可是悔又何用恨又如何到如今也只能无奈地在这令人揪心的短歌声中“仓皇辞庙”“泪对宫娥”。当然李后主那深深的仟悔之情不仅仅表现在对家园沦亡的悔恨之上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对世事的反省和对人生的自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浪淘沙是首感慨人生的凄婉之作。也包含了对世事人生的自责和反省五更梦醒帘外雨声漏漏春意将尽这是现实的凄然之景。然而“我”在这样凄婉的梦中却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囚徒之身依然去寻往日的快乐生活。至此词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自责伤怀并由自责伤怀引出对江山故国的感慨那无限的江山啊今生都已无法再见就是那过去的一切也如那流水落花一去不返。这种愤慨、反省、自责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无以囊括的悲哀。李煜就是这样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在展示自己苦难的同时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层的反省他没有掩饰什么真诚地把自己心中的泪水、自责和那份深深的仟悔毫无保留地袒露给世人看。这与宗教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灵魂作深层的反省有何差异而在中国众多的诗人中除了李后主还有谁能够真正去面对自己的灵魂二、对命运人生的关注与探索作为悲剧人物的李煜在经历了极盛之荣与绝悲之辱之后失去了生活的自由生命遭压抑、围困毁灭的痛苦时时吞噬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倍受煎熬他在绝望中苦苦地挣扎。那国破家亡的深悲巨痛抚今思昔的无穷悔恨身陷囹圄的忧惧遭受玩弄的屈辱忍辱负重的凄凉以及在痛苦绝望中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思考、对前途的迷茫使得他在词中频频回望故土环思宇内力图找到一份人生的答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的一首名作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之词。词中的李烃由于南唐的亡国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囚。他失去了欢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于是对那本来美好的“春花秋月”也产生了厌恶厌恶它的无穷无尽。为什么会厌恶它的无穷无尽呢这是因为他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安定不变而是无法把握。而故国的那些雕栏玉砌、凤阁龙楼那些玉树琼枝、春花秋月都已经从他的生活中永远地逝去。纵使那些春花秋月、玉砌雕栏应该还在吧但他却再也不能拥有再也没有机会与它们相伴相依而自己的生命也在那无穷无尽的春花秋月的变更中渐渐地枯萎、老去。因而他厌恶那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第7页共12页感叹自己那变幻无常的生命将随着世间的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这是一种怎样的哀愁呢他渴望安定永恒的生活而偏偏不能这是为什么呢他怎样也弄不明白。于是他质问那岁岁如是的春花秋月要到何时才能停止、了结。他时时都在思考着人生为什么这样变幻无常生命为什么这样短暂而又无法把握然而他却无法得到回答。这些疑问这些悲愁和哀怨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不堪重负只得在那月明星稀的夜晚独倚小楼向那寂静悲愤地喊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沉慨叹。就这样李煜在对故土的频频回望中环思宇内对生命展开思考对人生展开探索孜孜以求悲苦而又执着。我们再看他的另一首名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是李烃的名作乌夜啼虽然作于他被沦为囚徒之后其中也包含了家国之恨但是这其中所包含的绝不仅仅是家国之恨而是一种由对自己人生的反省、思索继而扩大为对人类命运的一种思索一种对人生的寻根究底。词的开头便借“林花”、“春红”这两种美的事物以此象征人生和自然的美好。而美无论是对于自然或对于人生总是转瞬即逝的。因而词人深深地叹惋“太匆匆”。然而不仅如此美的悲哀不仅在于匆匆地逝去更难堪的是当生命十分美好的时候却倍受摧残。“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然界与人世间的无情摧残毁灭了多少美好的生命。然而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世间总是希求美的存在和永恒。“烟脂”这美好的颜色无论是指代“林花”、“春红”还是象征红颜、青春尽管饱含着热泪却依然不肯离去。“留人醉”是绝望之中的希望是一种对美的深深的挽留。然而“几时重”又是当头一棒给词人留下的仍然是深深的绝望。至此词人才恍然大悟生命原本短暂而人生所追求并为之沉醉的美丽其实只是一种凄艳就像那混合着泪水的烟脂一样更何况这种凄美也是弹指即逝。而人生终究是痛苦的那么人生的慰藉何在人生的归依何在在这痛苦的思索中词人悲痛地喊出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样无可奈何的怅叹。诸如此类的词还有“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栈”这首捣练子虽然是围绕着人世间的离愁别绪来展开。院静庭空寒风阵阵砧声断续月照帘栊。主人公置身在这样一个孤寂的氛围中独立小楼长夜不寐他究竟被一种怎样的情感所困扰由此可见词人经过苦难的熏染个人之愁已升华为人生之愁。那无奈的人生、悲惨的现实使他执着的个性备受拷打却又愈益坚实。他在辗转反侧的挣扎中俯仰天地纵观古今。那漫漫无际的哀愁和苦恨汇成了他精神上一道解不开的结同时也成了他灵感滚滚而来的源头。在萦绕着往事烟尘的苍凉凄婉的哀歌中他的精神情结升华成普遍的情结他的痛苦沉淀成人生的痛苦他的忧伤转化成生命的忧伤从而显示出对人生毁灭的挽歌式的情调并形成了一种关注宇宙人生的普遍悲苦情怀。第8页共12页在李烃词中时不时都表现出他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生的探索为什么美好的生命总会受到无情的摧残毁灭而显得那样的短暂他热烈渴求生命的永恒与存在这一点与宗教追求人生的永恒也有着相同之处。三、对精神家园的寻觅与追求为什么李烃的词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样一位“满鬃清霜残雪思难任”的末代帝王形象是一位如此孤独寂寞的精神流浪者为什么充斥于李烃词中的是这样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他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人生重负这还得从他做帝王开始说起。李煜当帝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本是那个时代的一位艺术天才。“聪颖敏慧嗜书成性善诗文兼通书画更妙于音律”。因此他花很多时间去填词弄曲饮酒赋诗。他的才能和素质及其理想和目标都与帝王身份相去甚远。且生性率直敏锐善感。但就是这样一位敏锐善感、率直耽溺的风流才子却偏偏被推上了乱世之时的君主宝座。当然如果说李烃完全不想做皇帝也不符合历史而且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理说帝位怎么也轮不到他。而他的长相也与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天生一副帝王相。只“因他生有奇表广额丰颊风神洒落故从小就遭其长兄文献太子弘冀的忌恨”。于是李烃为了避祸便自号钟隐别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一心只想邀游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无心参与政事。但人生常常就是如此渴望安宁与和谐可安宁与和谐却往往被急风暴雨所打破希望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驰骋可他偏偏却被推上了王位。在后主“23岁时文献太子卒他才徒封为吴王并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于东宫后因弘冀以下的四位兄长皆相继早亡25岁时嗣位于金陵”。而等到他嗣承王位以后本来也想振作一番可是此时的南唐已国微兵弱。“南唐在五代十国中本来是一个历史较久领土较广实力较厚的国家无奈李烃之父中主李璟只好学能诗天性儒儒素昧威武因而错过了大好时运。”而李烃又生性软弱没有治国安邦的政治素质、振作之举终于无济于事。于是在强大宋室的威压之下他深感不安对未来充满了忧惧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宋室纳贡称臣屈求一份太平安宁的日子然而这一份安宁最后也随着宋师的南渡而破灭了。就这样李烃从身为皇子遭人忌恨到身为皇帝被人欺凌他依然没有政治和人身的自由甚至没有生存的安全感伤恨、忧愁、无奈的情绪塞满了他的肺腑。而他那纤弱敏感的神经又使他比别人感受更快体验也更深。常常是一叶落而悲秋见飞花便伤春寒砧阵阵催他失眠垂柳依依引他相思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再因那离愁别恨的困扰内忧外患的打击国破家亡的痛楚使他常悲盛筵不常叹人生短暂。因此在这样沉重的人生重压下他总是愁恨满怀却又无以排遣他渴望得到欢乐他渴望得到安宁。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依有几人。第9页共12页一棹春风一个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酝万顷波中得自由。这两首渔父词是李烃在遭受长兄弘冀的忌恨之时所写的。他在词中描绘了自己L1中理想的生活图景。他希望自己寄身渔樵渴望过那种举酒垂钓、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厌倦尘世的烦扰追求超逸的佛仙之境盼望那“万倾波中得自由”的无拘无束。然而这理想的图景却总是被现实所打破他渴望安宁自由的生活总是不能实现。他又怎能不愁呢可愁又何用从皇子遭人忌恨到皇帝被人欺凌再到囚徒充满恐惧命运变幻无常无法把握谁也不能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怎样。于是词人带着一种深深的忧愤与疑问带着一种无法解脱的悲苦和哀愁带着自己理想破灭的绝望与哀怨去纵情生活及时行乐。他甚至颓唐地说“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鸟夜啼。人生世事有如转烛飘蓬到头来只剩得“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开元乐。因而阅读李烃的词我极为强烈地感觉到在那深深的悲愁后面在那颗骚动不安的灵魂之下李后主有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希望在纷坛陆离、变化万端的短暂人生和冥冥的大自然之中寻找到一块永恒的绿洲以便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漂泊流浪的心灵有一个真正的归宿。是的人需要归宿需要一种寄托因为这种寄托可以为人们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一切。而这个寄托就是宗教就是作为人的精神形态和生命依托的宗教。李烃就是这样不断地追怀往事感情在不断地挣扎他也不断地反省人生反省自己心情矛盾抑塞。也正是由于他的仟悔和反省以及对人生的彻底的追究对自身存在的关注与自救才使得他的词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也使得他在那深层的苦难中不断地拷打着自己的灵魂。尽管李后主的苦难有着自己不可推脱的责任但在他的苦难中却体现了人类为寻求灵魂而展开的上下求索这种苦难是与作为生命形态和精神现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难因而特别提出来加以论述。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一、骈文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它有和散体文截然不同的文体特征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骈文结合作品了解骈文的特征并按照要求从教材所讲到的骈文中为下列特征找出例证。注请不要重复使用例句1骈文特点1、语言讲究对偶。两句相对的偶联咨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思居终而恤始命临没而肇扬。四句相对的长联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卫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阅诗敦礼岂东邻之自媒婉约风流异西施之被教。2、四六句式尤其对偶句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第10页共12页四字句与四字句组成的对联。晨看旅雁心赴江淮昏望牵牛情驰扬越。六字句与六字句组成的对联。朝干悲而掩泣夕万绪而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四字句与六字句混用组成的对联。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3、讲究平仄声律。四字句的二四字、六字句的二四六字或者三六字为节奏点。一句之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一联之内节奏点平仄相反。四字句与四字句组成的对联。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六字句与六字句组成的对联。惜内顾之缠绵恨未命之微祥。纡广念于履组尘清虑于余香。四字句与六字句混用组成的对联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位戏阳台而无别。4、讲究用典。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骈俪之风的兴盛正是这种“文学的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人许梿说“骈语至徐庚五色相宜人音迭奏可谓六朝之渤澥唐代之津梁。”六朝文絜评玉台新咏序语二、选取王勃骈体文滕王阁序和苏轼散体文石钟山记中各百余字的一段抄录于下并对比阅读仔细体会骈体文与散体文的区别。骈体文滕王阁序散体文石钟山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第11页共12页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