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_第1页
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_第2页
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_第3页
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_第4页
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编辑 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1 总则1.1 本导则适用于杭州市区各类星级公共卫生间的设计。1.2 公共卫生间的建设改造应按照市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要求和年度建设改造计划组织实施。1.3 市区应逐步建立以公共卫生间为主,沿街公共建筑内部卫生间对外开放为辅的设置格局。1.4 公共卫生间建设改造设计的原则是“功能完善、干净整洁、环境舒适、标识统一”。1.5 公共卫生间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2 公共卫生间星级规定2.1 星级公共卫生间的等级和标志2.1.1 公共卫生间等级公共卫生间划分为五个等级。星级标志为五角星形状,用一颗五角星表示一星级,用两颗五角星表示二星级,依次

2、类推。星级越高表示公共卫生间的建设管理标准越高。2.1.2 标志具有15颗五角星图形及中外文对照文字的方形标牌。2.2 公共卫生间星级与部颁标准的对应关系五星级、四星级公共卫生间基本对应一类公共厕所,三星级、二星级公共卫生间基本对应二类公共厕所,一星级公共卫生间基本对应三类公共厕所。3 各星级公共卫生间的设计规定3.1 各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的一般规定一、二、三星级公共卫生间: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内部空间布局合理,设施设置规范,粪便处理无污染,材质良好、耐用、环保,适用特殊人群如厕。达到“灯明、水畅、干净、无臭、实用、美观”的要求。四、五星级公共卫生间:新颖、有特点,形成独特景观,平面布置合理,设

3、施材质优良,注重辅助和自动化服务功能。3.2 五星级3.2.1 卫生间设计及建设 3.2.1.1 外观及外部环境a) 外观:新颖美观,有特点,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b) 造型:根据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设计主体造型,形成独特景观。c) 色调:根据周边环境,建筑主体及形式设定色彩。d) 大门:采用感应式自动门。男女卫生间门采用开启式,材质优良,与卫生间建筑风格一致。e) 材料:防风化、防腐蚀、环保优质建筑材料。f)环境绿化美化:结合周边环境绿化美化。3.2.1.2 平面布置男卫生间的大便间、小便间和盥洗室分室独立设置。女卫生间的大便间、盥洗室分室独立设置,按相应的独立空间尺寸要求进行设计。特殊功能

4、间独立设置,男女通用。卫生洁具的平面布置根据(CJJ14)3.4的规定设计。3.2.1.3 内部建设a) 建筑面积:150m2以上。b) 室内高度:独立式卫生间3700mm以上,附属式卫生间与主体建筑同层等高。c) 室内顶棚:防潮防腐、环保耐用的材料吊顶。d) 室内墙壁:优质面砖或石材铺贴到顶。e) 室内地面:地面用防滑耐用的优质地砖或石材铺设,所有厕位均不设蹲台,厕位内地面需与卫生间内地面高度一致(多层结构公共卫生间除外),地面砖材质、色彩和大小相同或相近。铺设地砖前需做好地漏或排水沟槽。f)室内管线:室内所有管线不裸露。3.2.1.4 给水排水a) 供水:管径50mm至90mm,不裸露。b

5、)地面排水:盥洗室、大小便间地面设地漏或排水沟槽。设地漏的,盥洗室、拖把池、男女卫生间各设一个。设排水沟槽的,槽栅宜采用不锈钢等防腐耐用材料。地下排水管管径200mm以上。3.2.2 无障碍及特殊功能设施3.2.2.1 无障碍通道卫生间出入口有轮椅进出坡道,按轮椅宽800mm,长1200mm设计进出通道宽度、坡度和转弯半径。无障碍设计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有关规定,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盲人设施及标识。3.2.2.2 特殊功能间设置独立的特殊功能间,男女通用,供老年人、孕妇、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特殊功能间地面和空间均需无障碍,位置应设置在便于人员出入处。

6、厕位内应有1500mm1500mm 面积的回转空间,内设带标准扶手架的优质节水座便器、供儿童使用的优质节水座便器、用于放置婴儿的设施、带扶手架洗手台盆。并配备呼叫设备,安装位置合理,连线不暴露。设计尺寸参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执行。3.2.2.3 老年人厕位男女卫生间各设带标准扶手架的蹲便器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置数量。厕位应设置在靠近入口处。3.2.2.4 残疾人小便器男卫生间设符合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3.2.2.5 儿童小便器男卫生间内设儿童小便器,小便器底沿距地面不得超过300mm。3.2.3 厕位3.2.3.1 大便厕位a) 座、蹲式独立大便器总数不少于2

7、0个。b) 男女厕位比例(不含小便器):11.512。c) 大便厕位尺寸不低于1400mm1000mm。d)大便厕位门:防酸、碱、刻、划、烫的环保耐用材料,高1800mm,与地面距离大于100mm,小于150mm。门锁美观耐用、可内外开启,可显示有、无人上厕。e) 大便厕位隔断板:防酸、碱、刻、划、烫的环保耐用材料,高1800mm,与地面距离大于100mm,小于150mm,与厕位门保持相同高度。3.2.3.2 大便器3.2.3.2.1 大便器规格座便器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蹲式大便器外径长度不小于600mm,内径尺寸宜大不宜小。3.2.3.2.2 大便器清理方式采用节水冲洗或其他技术成熟的免水冲洗

8、方式,冲洗设备应具备性能稳定、便捷、美观等功能。3.2.3.3 大便厕位辅助设施 a) 获取手纸:每个厕位设一个固定式手纸架,手纸架应美观耐用、方便使用。b) 废弃手纸放置:每个厕位设一个套袋手纸筐。c) 挂衣钩:每个厕位内设一个优质美观的挂衣钩。d) 搁物台:每个厕位安装一个,男小便站位处安装高度1300mm,宽度200mm,男、女大便厕位处安装高度1400mm,宽度200mm。3.2.3.4 小便器a) 小便器材质:优质材料制作大半挂。b) 厕位站位间距:800mm以上。c)站位隔板:防潮、防腐、防烫、易擦洗的环保耐用材料,宽600mm以上,高800mm以上,下沿距地面高度400mm。3.

9、2.3.5 小便器清理方式采用节水冲洗或其他技术成熟的免水冲洗方式,冲洗设备应具备性能稳定、便捷、美观等功能。3.2.4 洁手设备3.2.4.1 洗手设备男女盥洗室各设2个以上优质洗手盆,配置美观耐用、节水的机械式水龙头,以优质石材、大理石、花岗岩或其他优质材料作台面。开放时间内提供冷热水;每个洗手盆处设一个洗手液容器(可与水龙头连体)。3.2.4.2 干手设备男女盥洗室各设1个以上感应式烘手器,或提供擦手纸巾。3.2.5 粪便处理3.2.5.1 有水状态下a) 粪水排放方式优先考虑直排市政污水管道方式,其次考虑经化粪池发酵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方式。管径200mm以上,耐腐蚀。b) 化粪池

10、、贮粪池的设计参照(CJJ14)4.0.13、4.0.14、4.0.15条款。3.2.5.2 无水状态下先进环保型粪便处理办法,处理效果应符合GB/T18092的要求。3.2.6 装修效果3.2.6.1 基本要求a) 温度控制:视条件安装空调,全年室内温度保持舒适。b)采光通风:塑钢、木材或其他优质材料制作的玻璃窗,带窗纱;厕窗采光系数81以上。有强制排风设备,通风良好;四周采光或采用顶部采光。c) 照明:光线充足,备有应急灯,24小时可使用灯光。d) 除臭措施:男女卫生间各设生物除臭装置,卫生间内无异味。3.2.6.2 环境美化a) 艺术装饰:装饰画或其他装饰措施点缀,效果好。b) 室内美化

11、:根据室内景观需要设置四季鲜花或盆景等点缀,效果好。3.2.6.3 化妆设施面镜:带灯光或感应灯光,面镜大小与洗手台尺寸适宜。3.2.6.4 其他辅助设施和服务 设卫生用品自动售货机。 3.2.7 标识 3.2.7.1 卫生间指向牌 规范标准,中外文对照,安装位置醒目,指向准确。 3.2.7.2 卫生间标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2.7.3 男女卫生间标志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2.7.4 座厕位指示牌(无障碍、特殊人群功能指示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2.7.5 夜间灯光指示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2.8 管理设施 3.2.8.1 管理间

12、 不大于10m2。内设折叠式管理用床、卫生用品橱、更衣柜等。 3.2.8.2 工具间 不大于2m2。 3.2.8.3 拖把池 位置隐蔽,采用瓷质等耐用材料。 3.2.8.4 管理制度牌 语言文字规范,通俗易懂,用材和制作与卫生间外观相协调,安装位置醒目。 3.3 四星级 3.3.1 卫生间设计及建设 3.3.1.1 外观及外部环境 a) 外观:新颖美观,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相协调。 b) 造型:根据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设计主体造型,具有可观赏性。 c) 色调:根据周边环境、建筑主体及形式设定色彩。 d) 大门:优质成品门或优质材料自制的门,与卫生间建筑风格一致。 e) 材料:防风化、防腐蚀、环保优

13、质建筑材料。 f) 环境绿化美化:结合周边环境绿化美化。 3.3.1.2 平面布置 男卫生间的大便间、小便间可不分设。男女盥洗室可以不分设。特殊功能间独立设置,男女通用。卫生洁具的平面布置根据(CJJ14)3.4的规定设计。 3.3.1.3 内部建设 a) 建筑面积:80m2以上。 b) 室内高度:独立式卫生间3700mm以上,附属式卫生间与主体建筑同层等高。 c) 室内顶棚:防潮防腐的环保耐用材料吊顶。 d) 室内墙壁:优质瓷面砖或石材铺贴到顶。 e) 室内地面:地面用防滑耐用的优质地砖或石材铺设,所有厕位均不设蹲台,厕位内地面需与卫生间内地面高度一致(多层结构公共卫生间除外),地面砖材质、

14、色彩和大小相同或相近。铺设地砖前需做好地漏或排水沟槽。 f)室内管线:室内所有管线不裸露。 3.3.1.4 给水排水 a) 供水:管径50 mm至90 mm,不裸露。 b) 地面排水:盥洗室、大小便间地面设地漏或排水沟槽。若设地漏的,盥洗室、拖把池、男女卫生间各设一个。若设排水沟槽的,槽栅宜采用不锈钢等防腐耐用材料。地下排水管管径200mm以上。 3.3.2 无障碍及特殊功能设施 3.3.2.1 无障碍通道 卫生间出入口有轮椅进出坡道,按轮椅宽800mm,长1200mm设计进出通道宽度、坡度和转弯半径。无障碍设计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有关规定,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

15、盲人设施及标识。 3.3.2.2 特殊功能间 设置独立的特殊功能间,男女通用,供老年人、孕妇、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特殊功能间地面和空间均需无障碍,位置应设置在便于人员出入处。厕位内应有1500mm1500mm 面积的回转空间,内设带标准扶手架的优质节水座便器、带扶手架的洗手台盆。并配备呼叫设备,安装位置合理,连线不暴露。设计尺寸参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执行。 3.3.2.3 老年人厕位 男女卫生间各设带标准扶手架的蹲便器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置数量。厕位应设置在靠近入口处。 3.3.2.4 残疾人小便器 男卫生间设符合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 3.3.2.

16、5 儿童小便器 男卫生间内设儿童小便器,小便器底沿距地面不得超过300mm。 3.3.3 厕位 3.3.3.1 大便厕位 a) 高级座、蹲式独立大便器总数不少于15个。 b) 男女厕位比例(不含小便器):11.512。 c) 大便厕位尺寸不低于1300mm1000mm。 d) 大便厕位门:防酸、碱、刻、划、烫的环保耐用材料,高1800mm,与地面距离大于100mm,小于150mm。门锁可内外开启,可显示有、无人上厕。 e) 大便厕位隔断板:防酸、碱、刻、划、烫的环保耐用材料,高1800mm,与地面距离大于100mm,小于150mm,与厕位门保持相同高度。 3.3.3.2 大便器 3.3.3.2

17、.1 大便器规格 座便器尺寸应符合标准;蹲式大便器外径长度不小于600mm,内径尺寸宜大不宜小。 3.3.3.2.2 大便器清理方式 采用节水冲洗或其他技术成熟的免水冲洗方式,冲洗设备应具备性能稳定、便捷、美观等功能。 3.3.3.3 大便厕位辅助设施 a) 获取手纸:每个厕位内设一个固定式手纸架,或男女卫生间各设一个转盘式手纸架。 b) 废弃手纸放置:每个厕位设一个带盖手纸筐。 c) 挂衣钩:每个厕位设一个优质美观的挂衣钩。 d) 搁物台:每个厕位安装一个,男小便站位处安装高度1300mm,宽度200mm,男、女大便厕位处安装高度1400mm,宽度200mm。 3.3.3.4 小便器 a)

18、小便器材质:优质瓷制大半挂。 b) 厕位站位间距:800mm以上。 c) 站位隔板:防潮、防腐、防烫、易擦洗的环保耐用材料,宽400mm以上,高800mm以上,下沿距地面高度400mm。 3.3.3.5 小便器清理方式 采用节水冲洗或其他技术成熟的免水冲洗方式,冲洗设备应具备性能稳定、便捷、美观等功能。 3.3.4 洁手设备 3.3.4.1 洗手设备 盥洗室内设3个以上(含)洗手盆,配置优质、节水的机械式水龙头,以优质石材、大理石、花岗岩或其他优质材料作台面。设置1至2个洗手液容器(可与水龙头连体)。 3.3.4.2 干手设备 盥洗室内设1个以上感应式烘手器或提供擦手纸巾。 3.3.5 粪便处

19、理 3.3.5.1 有水状态下 a) 粪水排放方式优先考虑直排市政污水管道方式,其次考虑经化粪池发酵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方式。管径200mm以上,耐腐蚀。 b) 化粪池、贮粪池的设计参照(CJJ14)4.0.13、4.0.14、4.0.15条款。 3.3.5.2 无水状态下 先进环保型粪便处理办法,处理效果应符合GB/T18092的要求。 3.3.6 装修效果 3.3.6.1 基本要求 a) 温度控制:自然温度(视条件配备空调)。 b) 采光通风:塑钢、木材或其他优质材料制作的玻璃窗,带窗纱;厕窗采光系数81以上。有强制排风设备,通风良好,四周采光。 c) 照明:光线充足,24小时可使用灯

20、光。 d) 除臭措施:男女卫生间各设生物除臭装置,卫生间内无异味。 3.3.6.2 环境美化 a) 艺术装饰:装饰画或其他装饰措施点缀,效果好。 b) 室内美化:根据室内景观需要设置四季鲜花或盆景等点缀,效果好。 3.3.6.3 化妆设施 面镜:带灯光或感应灯光,面镜大小与洗手台尺寸适宜。 3.3.6.4 其他辅助设施和服务 设卫生用品自动售货机。 3.3.7 标识 3.3.6.1 卫生间指向牌 规范标准,中外文对照,安装位置醒目,指向准确。 3.3.6.2 卫生间标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3.6.3 男女卫生间标志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3.6.4 座厕位指示牌(

21、无障碍、特殊人群功能指示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3.7.5 夜间灯光指示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3.8 管理设施 3.3.8.1 管理间 小于10m2。内设折叠式管理用床、卫生用品橱、更衣柜等。 3.3.8.2 工具间 小于2m2,不暴露。 3.3.8.3 拖把池 位置隐蔽,采用瓷质等耐用材料。 3.3.8.4 管理制度牌 语言文字规范,通俗易懂,用材和制作与卫生间外观相协调,安装位置醒目。 3.4 三星级 3.4.1 卫生间设计及建设 3.4.1.1 外观及外部环境 a) 外观: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相协调。 b) 造型:根据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设计主体造型,适合城市

22、特点。 c) 色调:与环境相协调。 d) 大门:设门或门挡。 e) 材料:防风化、防腐蚀、环保建筑材料。 f)环境绿化美化:根据环境需要进行绿化。 3.4.1.2 平面布置 a) 男卫生间的大便间、小便间不分设。无障碍间独立设置的,男女通用。男女盥洗室通用。卫生洁具的平面布置根据(CJJ14)3.4的规定设计。 b) 对功能用房等按相应的独立空间尺寸要求进行设计。 c) 卫生洁具的平面布置应符合(CJJ14)3.4的规定。 d) 卫生间内单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300mm,不得小于1000mm; 双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500mm至2100mm。 3.4.1.3 内部建设 a) 建筑面

23、积:60m2以上。 b) 室内高度:独立式卫生间3700mm以上,附属式卫生间与主体建筑同层等高。 c) 室内顶棚:视层高条件定,吊顶时用防潮防腐的环保耐用材料。 d) 室内墙壁:质量较好的瓷面砖或石材铺贴到顶。 e) 室内地面:用防滑耐用的地砖或石材铺设地面,铺设地砖前需做好防水。 f)内管线:室内所有管线布线安全、美观、合理。 3.4.1.4 给水排水 a) 供水:管径50mm至75mm b) 地面排水:盥洗室、拖把池、男女卫生间各设防腐水封地漏1个,地下排水管管径200mm以上。 3.4.2 无障碍及特殊功能设施 3.4.2.1 无障碍通道 卫生间出入口有轮椅进出坡道,按轮椅宽800mm

24、,长1200mm设计进出通道宽度、坡度和转弯半径。无障碍设计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有关规定。 3.4.2.2 特殊功能间 有足够面积时可设置独立的特殊功能间,男女通用,供老年人、孕妇、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特殊功能间地面和空间均需无障碍,位置应设置在便于人员出入处。厕位内应有1500mm1500mm 面积的回转空间,内设带标准扶手架的优质节水座便器、洗手台盆。并配备呼叫设备,安装位置合理,电线不暴露。 面积不足时,男女卫生间应各设特殊功能厕位,供老年人、孕妇、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特殊功能厕位地面和空间均需无障碍,位置应设置在便于人员出入处。内设

25、带标准扶手架的优质节水座便器,并配备呼叫设备,安装位置合理,电线不暴露。 3.4.2.3 老年人厕位 男女卫生间各设带标准扶手架的蹲便器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置数量。厕位应设置在靠近入口处。 3.4.2.4 残疾人小便器 男卫生间设符合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 3.4.2.5 儿童小便器 男卫生间内设儿童小便器,小便器底沿距地面不得超过300mm。 3.4.3 厕位 3.4.3.1 大便厕位 a) 标准座、蹲式独立大便器总数不少于7个。 b) 男女厕位比例(不含小便器):11.512。 d) 大便厕位尺寸:不低于长1200mm900mm e) 大便厕位门:防酸、碱、刻、划、烫的环保耐用材料,高

26、1800mm,与地面距离大于100mm,小于150mm。门锁可内外开启,可显示有、无人上厕。 f)大便厕位隔断板:防酸、碱、刻、划、烫的环保耐用材料,高1800mm,与地面距离大于100mm,小于150mm,与厕位门保持相同高度。 3.4.3.2 大便器 3.4.3.2.1 大便器规格 座便器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蹲式大便器外径长度不小于600mm,内径尺寸宜大不宜小。 3.4.3.2.2 大便器清理方式 采用节水冲洗或其他技术成熟的免水冲洗方式,冲洗设备应具备性能稳定、便捷、美观等功能。 3.4.3.3 大便厕位辅助设施 a) 获取手纸:男女卫生间各设一个转盘式等方便使用的手纸架。 b) 废弃手

27、纸放置:每个厕位设一个手纸筐。 c) 挂衣钩:每个厕位设一个优质美观的挂衣钩。 d) 搁物台:每个厕位安装一个,男小便站位处安装高度1300mm,宽度200mm,男、女大便厕位处安装高度1400mm,宽度200mm。 3.4.3.4 小便器 a) 小便器形式:标准大半挂或落地式。 b) 厕位站位间距:700mm以上。 c) 站位隔板:防潮、防腐、防烫、易擦洗的环保耐用材料,宽400mm以上,高800mm以上,下沿距地面高度400mm。 3.4.3.5 小便器清理方式 采用节水冲洗或其他技术成熟的免水冲洗方式,冲洗设备应具备性能稳定、便捷、美观等功能。 3.4.4 洁手设备 3.4.4.1 洗手

28、设备 盥洗室内设2至3个洗手盆,配置质量可靠、节水的机械式水龙头,优质材料作洗手台;开放时间确保供水;设置洗手液容器。 3.4.4.2 干手设备 视条件定,预留插座一个。 3.4.5 粪便处理 3.4.5.1 有水状态下 a) 粪水排放方式优先考虑直排市政污水管道方式,其次考虑经化粪池发酵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方式。管径200mm以上,耐腐蚀。 b) 化粪池、贮粪池的设计按(CJJ14)4.0.13、4.0.14、4.0.15规定执行。 3.4.5.2 无水状态下 采用先进粪便处理办法,处理方法便捷有效,无环保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3.4.6 装修效果 3.4.6.1 基本要求 a) 温度控制

29、:自然温度; b) 采光通风:优质玻璃窗,带窗纱;有强制排风设备;自然采光; c) 照明:配置照明设备,光照度良好; d) 除臭措施:男女卫生间各设生物除臭装置,卫生间无异味。 3.4.6.2 化妆设施 面镜:设置标准面镜。 3.4.6.3 其他辅助设施和服务 视条件设卫生用品自动售货机。 3.4.7 标识 3.4.7.1 卫生间指向牌 规范标准,中外文对照,安装位置醒目,指向准确。 3.4.7.2 卫生间标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4.7.3 男女卫生间标志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4.7.4 座厕位指示牌(无障碍、特殊人群功能指示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0、3.4.7.5 夜间灯光指示牌 国家标准图形,安装位置醒目。 3.4.8 管理设施 3.4.8.1 管理间 小于6m2,内设卫生用品吊橱、可上下翻折床等。 3.4.8.2 工具间 不大于1m2。 3.4.8.3 拖把池 设置拖把池,采用瓷质等耐用材料。 3.4.8.4 管理制度牌 语言文字规范,通俗易懂,用材和制作与卫生间外观相协调,安装位置醒目。 3.5 二星级 3.5.1 卫生间设计及建设 3.5.1.1 外观及外部环境 a) 外观:与周边环境和相邻建筑景观相协调。 b) 造型:设计建设合理。 c) 色调:与周边环境和建筑景观色彩相协调。 d) 大门:设门或门挡。 e) 材料:适于卫生间设

31、计和建设环境的建筑材料。 f)环境绿化美化:视条件进行绿化。 3.5.1.2 平面布置 a) 盥洗室男女通用,设1个以上(含)洗手池或洗手盆。 b) 厕内单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300mm,不得小于1000mm;双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500mm至2100mm。 3.5.1.3 内部建设 a) 建筑面积:40m2以上。 b) 室内高度:独立式卫生间3700mm以上,附属式卫生间与主体建筑同层等高。 c) 室内顶棚:视层高条件定,吊顶时用防潮防腐的环保耐用材料。 d) 室内墙壁:质量较好的面砖或石材铺贴到顶。 e) 室内地面:用防滑耐用地砖或石材铺设地面。铺设地砖前需做好防水。 3.5.

32、1.4 给水排水 a) 供水:管径50mm-75mm,排水通畅。 b) 地面排水:盥洗室、拖把池、男女卫生间处各设1个防腐水封地漏,地下排水管管径200mm以上。 3.5.2 无障碍及特殊功能设施 3.5.2.1 无障碍通道 卫生间出入口有轮椅进出坡道,按轮椅宽800mm,长1200mm设计进出通道宽度、坡度和转弯半径。无障碍设计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有关规定。 3.5.2.2 内部无障碍设施(特殊功能间) 面积足够时可设置独立的特殊功能间,男女通用,供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特殊功能间地面和空间均需无障碍,位置应设置在便于人员出入处。厕位内应有15

33、00mm1500mm 面积的回转空间,内设带标准扶手架的优质节水座便器、洗手台盆。并配备呼叫设备,安装位置合理,电线不暴露。 面积不足时男女卫生间各设特殊功能厕位,供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特殊功能厕位地面和空间均需无障碍,位置应设置在便于人员出入处。内设带标准扶手架的优质节水座便器。并配备呼叫设备,安装位置合理,电线不暴露。 3.5.2.3 老年人厕位 男女卫生间各设带标准扶手架的蹲便器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置数量。厕位应设置在靠近入口处。 3.5.2.4 残疾人小便器 男卫生间设符合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 3.5.2.5 儿童小便器 男卫生间内设儿童小便器,小便器底沿距地面不得超过300mm。 3.5.3 厕位 3.5.3.1 大便厕位 a) 座、蹲式独立大便器总数不少于6个。 b) 男女厕位比例(不含小便器):11.5。 c) 大便厕位尺寸:不低于1200mm900mm。 d) 大便厕位门:防酸、碱、刻、划、烫的环保耐用材料,高1800mm,与地面距离大于100mm,小于150mm。门锁可内外开启,可显示有、无人上厕。 e) 大便厕位隔断板:防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