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气候观察行纪-长白山气候_第1页
长白山气候观察行纪-长白山气候_第2页
长白山气候观察行纪-长白山气候_第3页
长白山气候观察行纪-长白山气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白山气候观察行纪:长白山气候 作为“蓝思众想气候变化观察团”的志愿者,我在整个考察团的旅途中都在思考着这样几个关键词:中华秋沙鸭、长白山、旅游开发、护林员、岳桦林带、苔原带想寻找这些词汇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1六月的二道白河镇,早晨还有丝丝凉意,头道白河从镇旁缓缓流过,河面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泛起层层的薄雾。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朴龙国这时正蹲在河岸边的丛林中不停按动相机快门。河面上,一只雌性成年中华秋沙鸭带着八只幼鸭正在河面上游弋。中华秋沙鸭,俗名唐秋沙,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

2、水塘以及草地,距今已生存了一千万年,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与华南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齐名。朴龙国从x年开始关注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的生活习性,明显地感觉到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在这里是增加的,而相关资料显示,其整体数量正呈减少趋势。目前世界上有中华秋沙鸭1000多只,而在长白山区域生活的有200多只。由于其他地方的生态破坏,中华秋沙鸭越来越集中到环境相对更好的长白山区域繁衍生息,因此数量上逐渐增多。“但是长白山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中华秋沙鸭每年来这里孵化产卵的时间都在提前,比如去年是三月底来的,今年三月二十号左右就出现在头道白河了。这恰恰证明了气候正在变暖。”而中华

3、秋沙鸭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气候变暖,还有在长白山息栖的河流的水位在降低,可供中华秋沙鸭食用的鱼苗在减少和各种人类活动对中华秋沙鸭的侵扰等等,朴龙国正在积极建议在长白山区域的河岸地带建立中华秋沙鸭的自然保护区,以立法的形式使中华秋沙鸭生活的区域得到有效保护。但是繁忙的环长白山景区旅游公路距中华秋沙鸭生活的头道白河不到一百米,汽车往来的轰鸣声也不停地穿过树林侵扰中华秋沙鸭生活的空间。2我是下午坐车到长白山天池北坡的。狭窄的上山公路从运动员村蜿蜒盘旋至天池,一路上有好几处都在浇筑新的路面,使交通异常堵塞,有些路段只能单向通行。景区管理方还在不停拓宽公路,以满足更多观光客的到来。根据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局统

4、计,景区游客接待人数由x年的57万迅速增加到x年的140万人,预测在x年游客总量将达到176万人。20分钟后我站在天文峰上俯瞰着静静躺在群山之中的天池。停车场上整齐地停放27辆白色奔驰旅行车,而它们只是整个景区旅客交通运输车的一部分。据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介绍,公司独家经营景区的交通运输,他们开通了3条环长白山旅游快线,营运线路有6条,其中有415辆运营客车,包括了211辆倒站车。所谓的倒站车就是景区中游客换乘前往天池的白色奔驰小型旅行车。要想游览天池,这似乎是唯一的办法。据说徒步登顶是被禁止的。这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利益垄断?不得而知。我在二道白河镇还看到比比皆是的酒店和房地产开放项目

5、正在动工兴建,而在景区环线公路边上,还有一座赛车场在大兴土木。3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完成了从南坡到西坡的穿越。早上八点从海拔2200米的南坡山脊沿着陡峭xx穿过茂密的岳桦林带直接下到海拔1680米的松花江支流锦江上的瀑布边,稍事休整后再爬上通往西坡的一座无名山梁。当我迈着不听使唤的双腿完成最后一步跨越,站在山梁上俯瞰眼前美景的时候,完成了一次伟大穿越的蒙迈感在心中升起。面对一望无际的森林,我想起了昨天晚上在横山森林保护站见到的22岁护林员陈雷,位刚参加工作2个月的羞涩小伙子。我问他:“你巡山的时候感到孤独和恐惧吗?”“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孤独,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这是我每天的生活。只是在野外过夜遇

6、到打雷和闪电的时候非常害怕,从来没有感觉到雷电如此的近。”他腼腆地回答道。这是他的生活。我也许会在一段时间里炫耀地谈起这次穿越,慢慢也就会把这次徒步旅行遗忘,而年轻的护林员还是会在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背上40公斤的行囊开始日复一日的工作。经过6个小时的徒步穿越,目的地近在咫尺。我们在一条名叫梯子河的小河边休息。很久以后,长白山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朴正吉研究员大概会忘记这个下午在河边休息的几分钟。随同我们一起穿越的他缓缓地走到河边蹲下来,取出喝空了的矿泉水瓶,放到水里,把水装满,拧上瓶盖,又放进了背包。他点燃了一支香烟,目光一直凝视着清澈的河水,时不时地拿出相机拍摄着。当大家要再次出发的时候,他在河边的石头上灭掉了烟蒂,站起身来,顺手把剩下的香烟过滤嘴放在了牛仔裤左边的裤兜里。57岁的朴正吉从1977年就在长白山从事动物研究,每年有一百多天多都在野外考察,他就是这样对待着环境保护的。在考察团旅行途中我们无数次地讨论着温度上升、降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