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秋中国古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2010秋中国古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2010秋中国古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2010秋中国古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2010秋中国古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一一、填空题: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 ,先秦时通称“诗”或“ 诗三百 ”。到了 汉 代被奉为经典,遂称诗经。2历山之农者侵畔选自韩非子 难一 篇,运用“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 的逻辑方法批驳 儒 家的“德治”。3屈原,名 平 ,字原,战国后期 楚 国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有 离骚 、天问、 九歌 、九章等。4吕氏春秋又名 吕览 ,战国末期秦相 吕不韦 及其门客合编,汇集各派之说,人称 杂 家。5湘夫人选自 九歌 ;橘颂选自 九章 。6左传是 儒 家经典之一,又称 左氏春秋 ,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历史 著作,该书作者相传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

2、 。7国语是我国第一部 国别 史,所记史事与左传有同有异,互有详略,主要是记载一些历史人物的 言论和对话 。二、续写古诗文:1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3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4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6沅有芷兮澧有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 。7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8夫仁者,己欲

3、立 而立人 ,己欲达 而达人 。就近取譬,可谓 仁之方也已 。9恭则 不侮 ,宽则 得众 ,信则 人任焉 ,敏则 有功 ,惠则 足以使人 。10子曰:“君子病 无能焉 ,不病人之 不己知也 。”三、名词解释:1 风、雅、颂(P14)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诗歌。风是各诸侯国的歌谣,共15国风,160篇。雅是周王朝王城地区的乐歌,用于诸侯朝会或贵族宴会,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多为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词,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2 庄子(P61) 庄子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的著作集,是道家经典之一。原有52篇,现仅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4、。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所作,外篇和杂篇是弟子和后学所作。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大。庄子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把文学和哲学融为一炉,使深遂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充满情趣。 四、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P3、P14)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重章叠句的结构。 以四言为主。 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2 歧路亡羊选自哪本书的哪一篇?简述这则寓言的寓意。(P75) 歧路亡羊选自列子说符。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凡事必须专一,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终无所获。3 简述采薇(诗经.小雅)一诗的思想内容。(P20) 这首诗

5、以一位士兵的口吻,采用倒叙的笔法描述了广大士兵在戌边卫国的战争中的矛盾状况和痛苦心情:一方面抒写他们不顾安危,急国家之难的爱国热情及对强敌的愤怒,另一方面表现他们对久战不休的厌倦、对自身遭际的哀伤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恋。五、分析题:1 分析氓(诗经.卫风)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指导书P2930) 这是一首带有叙事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是诗经中弃妇诗的杰作。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色是抒情、叙事、议论结合。本诗是一首抒情诗,但结合叙事写出了从相爱到婚姻悲剧的全过程。除了直接的抒情外,叙事中也充满感情,既是叙事,又是抒情。其中的议论如“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既充

6、满悔恨之情,又暗示了婚姻的转折;“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是对自己清白无辜的表白和对负心男人的愤怒谴责。诗中的叙事、抒情或议论还大量地运用感叹词,造成具有排比形式的感叹句,以加强感情效果。如第三章十句,有六句都以“兮”字“也”字结尾,句句感叹;第四章偶句皆以“矣”字煞尾,组成五联感叹句式。一连串的感叹句,表达了女主人公缠绵深沉、不绝如缕的幽怨,收到了一唱三叹的感人效果。 本诗的基本表现手法是赋,但诗中也偶用比兴手法,来造成更加深婉的抒情效果。第三、四章开头都用桑作比兴,非常贴切。蚕桑之事本是古代妇女的天职,于是女主人公信手拈来,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貌和象征

7、男女之间的浓情密意,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子的年长色衰和象征男女感情的破裂。由桑进而引申到鸠食桑葚,比喻女子过分沉溺于爱情。最后一章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隰”是随处可见的低湿之地,“淇”则是女主人公与氓婚前幽会和结婚时及被弃后所必经的河流,用来作比,非常恰切而更见深意。2 分析陌上桑(乐府诗集)的艺术特色。(P9798、指导书P7374)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

8、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 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 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 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

9、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加强了喜剧效果。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二一、 填空题:1汉代出现了堪称一代文学标志的新文体 汉赋 。2汉乐府对后世影响最大的, 叙事性 是它创作精神上的特点。班固将其归结为“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 八个字。3古诗十九首为东汉 无名文人 所作,古诗十九首是 五 言诗已达成熟阶段的标志。二、续写古诗文:1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2余霞散成绮,

10、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 杂英满芳甸 。3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4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5青青 河畔草, 郁郁 园中柳。6修身者, 智之符也 ;受施者, 仁之端也 ;取与者, 义之表也 ;耻辱者, 勇之决也 ;立名者, 行之极也 。7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 。8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 。 娥娥 红粉妆, 纤纤 出素手。9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10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 。三、名词解释:1汉赋:“汉赋”为汉代出现的新

11、文体,韵文和散文相结合。汉赋可分为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三类。骚体赋是汉初由楚辞脱胎而生,早期之汉赋。大赋是汉赋之典型,多用铺叙,宏篇巨制,辞藻富丽,主客问答为定型的结构模式。东汉中叶后出现的小赋,篇幅短小、文词清丽,不用问答体,多为抒情作品。汉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2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文人作,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内容多写游子、夫妇及朋友间的相互思念,或者抒写对于人生短促、光阴易逝的焦虑。形式都用五言体,语言朴素自然。古诗十九首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四、简答题:1.简述苏武传的艺术特色。成功地刻划了

12、苏武这个人物形象。除用正面描写之外,还通过苏武行动与语言反映他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同时又用卫律、李陵等人为反衬。善于选择典型事件来描写人物。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卫律逼降,北海牧羊和李陵劝降等情节来突出苏武性格的。结构严谨,主题突出,详略得当。对一般情况只是一笔带过,而对卫律逼降,李陵劝降及北海生活则加以详细描写。2.简述作者是如何刻划毛遂形象的? 作者是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并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大智大勇的毛遂这一形象的。毛遂是在秦国围攻赵国都城,国家危难的紧急关头,是在“得十九人,众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的情况下主动推荐自己的。平原君不愿带他同往,毛遂以巧妙的比喻说服了平原君,他的才华已

13、初露端倪。十九人的“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与“十九人皆服”的对比进一步表明毛遂有与众不同的才华与能力。平原君的“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与“两言而决耳”再次对比,用来反衬毛遂的大智。朝廷上与楚王的一番辩论及行动,有礼有节,有胆有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征之以信。虽是重大之国事,毛遂却处理得沉着有序,毛遂圆满完成任务与十九人的“碌碌”再次形成对比。至此,毛遂的大智大勇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文章最后又以平原君“不敢复相士”来进一步突出毛遂的与众不同。3.简述优孟进行讽刺的方法。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葬马不够隆重,“请以人君礼葬之”,然后用一句“诸侯闻之,皆

14、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点明此举的危害,使楚庄王恍然清醒,认识错误,收回成命。表现出优孟正直的人格和机智幽默的性格特点。五、分析题:1.分析陌上桑一诗的艺术特色。(P9798、指导书P7374)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 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

15、话描写。 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 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

16、,加强了喜剧效果。2.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来刻划人物形象。项羽一生事迹很多,但作者仅仅选取了起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被围,乌江自刎等几个有代表性和转折意义的重要情节和事件大书而特书,反映了项羽从成功走向失败的全部过程,并显示出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与关键,使人们了解项羽的一生经历。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地描写人物。在文章中,作者主要写项羽勇猛善战,极显其英雄本色,但对他坑降卒、烧宫室,掳妇女、杀义帝也没有掩盖。尤其在“霸王别姬”那一节里,更写出了他的儿女情长,使这个人物有血有肉。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刻划了人物形象。如当项羽

17、看秦始皇过浙江时,脱口而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之语,在刘邦道歉时,他说“此沛公曹无伤言之”等语,显示其有品无心,这都是典型的项羽式语言。在写项羽语言时,还写到其行动,如别姬的慷慨悲歌,乌江边举刀自刎,显示出其英雄气概。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三一. 填空题:1 曹丕 所著的 燕歌行 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2曹植,字 子建 ,封陈王,死后谥思,世称 陈思王 ,建安时期杰出诗人,白马篇(又作 游侠篇 )是其 前 期诗作的代表作。3王桀能诗善赋,博闻多识,在“ 建安七子 ”中成就最高,其 七哀诗 三首最为有名。后人常将他和 曹植 相比,合称“曹王。”4建安著名女诗人蔡琰,字 文姬 ,蔡邕之女,现存作品有五

18、言 悲愤诗 、骚体悲愤诗和 胡笳十八拍 。5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是 阮籍 、 嵇康 。6阮藉,字嗣宗,阮璃之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 阮步兵 、“ 竹林七贤 ”之一,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 咏怀诗 八十二首,后人辑有 阮步兵集 。7稽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官中散大夫,世称 嵇中散 ,为“竹林七贤”之一,与 阮藉 齐名。善鼓琴,以弹 广陵散 著名,并曾作琴赋,有稽中散集。8左思,字太冲,西晋 时杰出诗人,咏史 八首是其代表作。9谢灵运,南北朝时著名山水 诗人。10谢朓, 南朝 时著名山水诗人,与谢灵运并举,称为“ 大小谢 ”,他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后人辑有 谢宣城集

19、。11鲍照,字明远,曾为前军参军,世称 鲍参军 。乐府诗是他作品最有价值的部分,代表作有 拟行路难 十八首以及芜城赋。12笑林 是一部最早的轶事小说集,东汉末年邯郸淳撰。 13搜神记为志怪 小说集,东晋干宝 作。14世说新语,本名世说 ,唐时又称世说新书,轶事 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 撰。15曹丕的典论论文 ,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6刘勰 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先秦到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创作经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是我国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全书用骈体 写成,共50 篇。17陆机的文赋 、钟嵘的诗品 都是魏晋南北朝时重要的文艺理论著述。二. 续写古诗文:1对酒当

20、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2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4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秩子候门。6.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8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9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

21、怅而独悲?1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列坐其次,虽无 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三名词解释:1. 建安风骨:建安时代诗歌的风格特征,或称“建安风力”。建安诗歌风格是慷慨悲凉,清新刚健。2兰亭集序:王羲之为兰亭诗集写的序言。这篇序言记叙了作者会同当时名流谢安、孙统、孙绰等41人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王羲之精心书写的墨迹,也成了后世所称道的兰亭帖,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四简答题:1. 曹植诗歌创作两个时期以什么为界,内容有何不同?代表作分别是什么?曹植的诗歌创作以曹丕称帝 (公元22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作品内容显著不同。 前期,曹植随父

22、创业,东征西讨,在曹操的影响和时代感召下,诗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个时期的创作以白马篇等为代表。 曹植后期的创作,因抱负未展而充满愤激情绪,往往运用寄托手法表达受压抑的不平之感。这个时期的诗作以赠白马王彪、美女篇、杂诗等为代表。2. 简述梅花落(鲍照)这首诗的思想内容。鲍照的梅花落歌颂了梅花不畏霜露的坚贞品格。作者在此托物明志,表明了自己不愿顺随俗流和坚定不拔的志趣。(结合诗句分析)五分析题:1. 分析曹操短歌行一诗。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抒写他渴望招纳贤才,帮助统一天下的宏大抱负和宽广胸襟。根据史实和诗意看,此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之后。赤壁之战是曹操能否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

23、他虽遭失败,但不灰心,仍要招贤纳士,壮大力量,再图进取。诗的开头虽嫌消沉,但整篇基调还是高昂激越的。作者巧妙地化用了诗经里子衿、鹿鸣两诗成句,把女子等候情人之歌变成志士思慕贤才之辞。通过宴饮嘉宾的歌辞,表达他招揽人才的迫切心情。 全篇围绕“忧思”二字言志抒情,开头两句是引起 “忧思”的缘由,结尾两句表达了根除“忧思”的愿望。“明明”四句,写求贤不得的忧虑,十分形象;“月明”四句,以乌鹊夜飞比喻贤士托身无所。 情因景生,含蓄蕴藉。语言质朴,风格清峻。2. 试析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艺术成就。诗人将田园诗化了、审美化了,其中寄托着诗人的人生理想,潜含着对污浊官场、黑暗生活的批评。田园诗中有着他对农村生活

24、真诚的爱,诗中表现了真实而纯朴的生活之美,也反映了广大劳动者的理想和愿望。 诗多取材于最普通、最平常的农村景物和生活,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来,却构成一种绝美的意境,有不尽的韵味。他的诗是高洁人格与优美田园相结合的自然流露,所以有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四一. 填空题:1战国策又简称国策,全书三十三篇,按国编排。西汉末年刘向重新编排整理。2墨子,名 翟 ,他的学说主要内容是“ 兼爱”和“非攻”。3毛遂自荐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4诗经共收入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 篇,分风、雅、颂 三类。5赋是散文 和韵文 的结合体。汉代的赋可以分为骚体赋、大赋 和 小赋 三类。

25、6.汉大赋的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 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7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二名词解释:1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艺术方式。赋,铺陈其事,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或描写。比,将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打比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赋、比、兴后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2离骚:离骚,篇名,作者屈原,“楚辞”的代表,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自叙性抒情诗。“离骚”,旧解释为离愁,也有解为遭忧;近人或解释为牢骚。作者在前半篇中,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腐朽贵

26、族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三简答题:1 简述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分类和类别特征。第一阶段从汉初的骚体赋到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枚乘的七发,是汉赋的形成期,代表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的七发等。骚体赋特点是模仿楚辞,尚铺陈但篇幅不太长,且富抒情色彩。句式整齐,通篇用韵,带“兮”字调。第二阶段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代表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美人赋,扬雄的甘泉赋

27、、羽猎赋河东赋长杨赋等四篇。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散体大赋特点是篇幅长,规模大,句式参差,韵散间出,以铺陈叙事为主,“兮”字调基本消失,散文意味浓。第三阶段东汉中叶以后,汉赋进入了衰微时期,小赋取而代之,代表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等。抒情小赋特点是篇幅比大赋短小,一般不用问答体和韵散间出结构。文词清丽 “兮”字调基本不用。2燕昭王求士选自何处?它有哪些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燕昭王求士选自战国策燕策,篇名为后人所加。思想内容:本文叙述燕昭王接受郭隗的建议,“服道致士”,终于国富兵强,洗雪国耻。说明招贤纳士加以重用,是富国强兵的重要策略。艺术特点:本文结构紧凑,主次祥略分明。昭王求

28、教,郭隗说法,昭王得士雪耻,由“收破燕”而“燕国殷富”,层层推进,连接紧凑,文气畅达。郭隗的说辞,多用排比,气充而理足,很有气势;所用寓言,构思新颖而含义深刻,以求千里马为喻,把如何“求士”的道理阐述得具体而又生动。3. 试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简述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丰富多彩、纯熟老练的论辩技巧;感情充沛,气势强劲,个性鲜明;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精彩传神;语言通俗自然,明快畅达。 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

29、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4简述橘颂一诗的艺术手法。橘颂一诗以拟人的手法颂扬橘,表示要以橘为师,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诗的基调是激扬开朗的。橘颂托物写志,被称为“咏物之祖”。 诗中所刻画的橘树形象完整,并具有象征意义。诗人颂橘,意不在橘树的本身,可是,写的又全是橘树。在这首诗中,成功运用了咏物述怀的笔法。“兮”字的位置,同涉江的“乱辞”一样,在偶句句尾,这又是一种形式。全诗大都是四字句,类似诗经的主要句式。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在创制长短句的新诗体之前,经过了向诗经学习的阶段。四分析题:1 分析秋水(庄子外篇)(节选的课文部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秋水节选的课文部分写河伯因秋水时至而自以为大,到了海边,看见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觉得自己渺小,而北海若却认为自己“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