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1学期《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湖学院文法系法学专业2007级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30分)1从解释的效力上来看,下列对刑法的解释中属于无效解释的是: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限制解释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

2、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3我国刑法第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周岁不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5某甲意图杀害某乙,某日趁乙不备将乙从桥上推下企图将乙淹死,不料乙却因头部碰到石头而摔死,并不是被淹死的。甲的行为是: 故意杀人罪(未遂) 故意杀人罪(既遂)意外事件 过失致人死亡罪6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

3、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7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就此作罢。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A8甲、乙、丙三个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负责入室行窃,丙负责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复杂共同犯罪 B简单共同犯罪C必要共同犯罪 D犯罪集团9非法拘禁罪属于A想象竞合犯 B继续犯C牵连犯 D连续犯10死刑缓期执

4、行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A15年有期徒刑 B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 D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11某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某甲犯该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他必须具有( )情节。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 D从重处罚 12甲、乙为了泄愤报复,将与其有矛盾的丙杀死,并碎尸后扔入江中。二人犯罪后潜逃。甲在强大的自责心理下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和乙的杀人罪行,还揭发了乙奸淫幼女十余人的犯罪行为。依据刑法规定,对甲: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罪行极其严重,不能对其从宽处罚13甲因A罪

5、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刑罚执行10年之后,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实施了B、C二罪未判决,这二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3年。对甲最多还可以执行( )有期徒刑。A15年 B13年C10年 D20年14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哪一机关有权决定对罪犯实行减刑?A监狱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B省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C监狱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15某罪的法定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其追诉时效期限为:A5年 B15年 C20年 D10年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下列不作为的行为方式中,哪

6、些构成犯罪?A甲对年迈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B警察在值勤时见人行凶杀人,不予制止C丙带侄儿出去游玩,孩子溺水,丙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D过路人丁看见孩子溺水不救,结果孩子被淹死1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故意重伤他人 B贩卖毒品的 C绑架他人并杀害被绑架人 D盗窃他人财产18下列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是:()A甲在乙纵狗扑咬其时,用刀将乙刺伤,并威胁乙如不喝令狗停止扑咬,就将其刺死B甲持刀对乙进行抢劫,乙奋起反抗将甲推倒,甲倒地昏迷后,乙捡起刀子将甲捅死C甲男持刀意欲强奸乙(女),乙假装顺从,乘其不备,拿起剪刀将甲扎成重伤D甲

7、为躲过乙向其刺过来的匕首,拿起丙的一台高级收录机抵挡,致使收录机毁坏19甲把白糖当成砒霜投放于乙的食物中,欲杀死乙。乙因胃口不好,将食物给自己的狗吃了。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A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B实行终了的未遂C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D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20下列属于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是A训诫 B责令赔偿经济损失C罚金 D责令赔礼道歉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请将判断结论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0分)21我国刑法设置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22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具体标准。( )23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2

8、4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决定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与否。( )25赵某与张某发生口角后,张某声称要把赵某杀死,并前去商店购买匕首。赵某怕张某杀死自己,就在张从商店返回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张某。赵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26刑事责任始于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时。( )27限制或剥夺犯罪人的某种权益,使其遭受一定的损失和痛苦,是刑罚的本质属性。( )28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29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这一量刑情节属于授权性情节。( )30追诉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以前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

9、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31不作为 32疏忽大意的过失五、简答(每小题6分,共18分)33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划分的?34什么是犯罪中止?对犯罪中止如何处罚?35简述减刑的适用对象和实质条件。六、案例分析(请根据所提供的案情进行简要分析,每小题12分,共24分)36某甲因有了婚外情,遂觉得其妻某乙已成累赘,便想毒死某乙。一日,在吃饭过程中,某甲乘某乙去厨房之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砒霜倒入妻子吃饭的碗中,某乙吃了含有砒霜的饭食后,腹痛难忍,全身抽搐,痛苦万分。某甲见状后心中不忍,赶忙将妻子送进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其妻没有死亡,但是因为中毒导致双目失明。问:(1)某甲毒害其妻子的犯罪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2)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罚?37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