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取样技术规程_第1页
钢材取样技术规程_第2页
钢材取样技术规程_第3页
钢材取样技术规程_第4页
钢材取样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一般说明钢结构工程所采用的钢材都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当对钢材的质量有疑义时或应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抽样检验。作为钢厂的产品,通用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和检验方法按下表(表11)规定进行。钢材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每批钢材重量不得大于60T。A级钢或B级钢允许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冶炼和浇注方法、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得多于6个炉罐号,且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得大于0.15%。钢材检验项目规定(表11)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组取样方法试验方法1化学分析1(每炉罐号)GB22

2、2GB2232拉伸1GB2975GB228、 GB63973弯曲1GB2975GB2324常温冲击3GB2975GB2295低温冲击3GB2975GB229注:属于下列情况之一,钢结构工程用的钢材须同时具备材质质量保证书和复验报告: 国外进口的钢材; 钢材质量保证书的项目少于设计要求(应提供缺少项目的试验报告); 钢材混批; 设计有特殊要求的钢结构用钢材。二 钢材性能复验内容钢材复验分为化学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两部分。(1)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主要采用试样取样方法,具体按国家标准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22284)规定,复验属于成品分析(相对于钢材的

3、产品质保书上的规定的是熔炼分析),成品分析的试样必须在钢材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取。试样应均匀一致,能代表每批钢材的化学成分,并应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全部分析要求。化学分析用试样样屑可以钻取、刨取或用某些工具制取,样屑应粉碎并混合均匀。制取样屑时不能用水、油或者其他润滑剂,并应去除表面氧化铁皮和脏物。成品钢材还应除去脱碳层、渗碳层、涂层、或其他外来物质。成品型材分析用的试样样屑可从钢材的整个横断面上刨取(焊管应避开焊缝);或从横断面上沿轧制方向钻取,钻孔应对称均匀分布;或从钢材外侧面的中间部位垂直于轧制方向用钻通的方法钻取;钢管可围绕其外表面在几个位置钻通管壁钻取,薄壁钢管可压扁迭合后在横断面上

4、刨取。对各类型材用钻头取样屑时,钻头直径应尽可能的大,至少不应小于6mm。供钢板复验用的样屑,应按如下方法采取: 纵轧钢板(薄板)。钢板宽度小于1m时,沿板宽剪切一条宽50 mm试料;板宽大于或等于1m时,沿板宽自边缘至中心剪切一条宽50 mm试料。将试料两端对齐,折迭12次或多次,并压紧弯折处,然后在其长度的中间,沿剪切的内边刨取,或自表面用钻通的方法钻取。 横轧钢板(薄板)。自板端与中央间,沿板边剪切一条宽50 mm、长500 mm的试料,将两端对齐,折迭12次或多次后,与纵轧钢板一样取样。 厚钢板。不能折迭,则按上述所述相应折迭位置钻取或刨取,然后将等量样屑混合均匀。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按

5、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GB22388)或能保证标准规定准确的其他方法进行。钢材成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应符合规定化学成分及允许偏差值范围的要求。(2)钢材的力学性能试验及试样取样。包括拉伸试验、夏比冲击功试验和弯曲试验几部分。各种试验的试样取样,应遵循国家标准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2975)(在产品标准或双方协议对取样另有规定时,则按规定执行)。标准规定样坯应在外观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切取时应防止因受热、加工硬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用烧割法切取样坯时,必须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不小于钢材的厚度,且不小于20 mm。工字钢、槽钢、角钢、T形钢及钢板(纵轧钢板)应在如图11所

6、示部位切取拉伸、弯曲和冲击样坯。热轧H型钢和部分T形钢按新颁的产品标准(GB/T112631998)规定,应翼缘的1/4处沿轧制方向切取拉伸、弯曲和冲击试样的样坯(如图12所示)。从厚度小于或等于25 mm的钢板上取下的样坯应加工成保留表面层的矩形拉力试样,试验机条件不能满足时,应保留一个表面层。厚度大于25 mm时。根据板厚加工成圆形比例试样。各种型钢上切取冲击试样时,应在一侧保留表面层,冲击试样缺口轴线垂直于该表面层(如图13所示)。板厚小于30mm时,弯曲样坯厚度为钢材厚度。钢管试样在条件允许时,可取整个管段作为拉力试样,否则则剖管取纵向或横向拉力样坯。钢管冲击样坯应靠近内壁切取,试样缺

7、口轴线垂直于内壁。 钢材拉伸试验试样的制备、形状和尺寸规定等在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639786)中都有详细说明。拉伸试样的截面形状有圆形、矩形、异形(见附表)以及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对全截面试样原始横截面积FO可根据规定,以名义或实测尺寸进行计算。而根据与原始截面积FO的关系,试样分为比例和定标距两种,比例试样系按公式LOK计算得到试样原始标距LO,式中系数K通常为5.65或11.3,前者称为短试样,后者称为长试样。定标距试样是原始标距LO与原始横截面积FO无上述比例关系,而按其他标准或协议执行。拉伸试样有多种类型,其中板材试样、管材试样和棒材试样与建筑钢材关系密切。板材试样适用厚、

8、薄板材,采用矩形截面,试样宽度与产品厚度(通常为0.1025mm)有关,分有10、12.5、15、20、25和30mm六种,试样厚度一般应为原轧轧制厚度,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四面加工,尽可能采用L0=5.65 的短比例试样。试样各部分尺寸如表12所示,各部分机加工偏差及侧边加工粗糙度应符合附表2的规定。棒材及厚板(有Z向性能)的拉伸试样,应按附表1的规定,采用带头短圆形试样。表12 板状(全截面)试样规格一般尺寸(mm)短试样(mm)长试样(mm)a0b0r试样号L0L试样号L0L0.14.0121015202540P1P2P35.65取最接近5的整数倍L0+ P01P02P0311.3取最接近1

9、0的整数倍L0+0.54.54.5252030P4P5P04P050.170200.5755702530350217070200.59057802530350218070200.510079902530350219070200.51059121002530400221070200.511512151102530400222070200.512515181202530400223070200.513018211302530500226070200.5140212514025305002270技术要求:1.在非试验部位种(移)植钢印; 2. 试样棱角应修磨去毛刺。全焊缝金属拉伸试样附表4板厚L L

10、cDd0R121472361260.13161896481480.1320241106016100.1426281257218120.2530321488420140.25363818610822180.25407020012026200.25技术要求:1. 试样标距部分内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允许差值; d0=510时为0.02 d010时为0.05 2. 在试样端部移植钢印。编制:杨华斌 审核:任成铭 日期:2004-6-6钢板焊接接头拉力试样附表5技术要求: 1. A焊缝宽度 L试样总长2S1试样厚度 当S50mm时,S1=SS板厚 3母材和焊颖表面的不平整部份应用机械方法除去。4.试样加工时

11、注意钢印移植.管子焊接接头拉力试样附表6技术要求: 1. 本试样适合D60mm管件。 2 高于母材表面的焊缝部分应用机械方法去除。 去除后焊缝局部高出母材表面不超过0.5mm 3保持钢印编号清晰完整。剖管焊接接头拉力试样附表7技术要求:1、当管子外径大于76mm时,B=200.3, 当管子外径不大于76mm时,B=120.3,2 A焊缝表面最宽尺寸S按试样厚度取,不足6mm者取6mmH不宜少于是100mm 。L试样全长。3在非试验部位移植钢印。钢板焊接接头弯曲试样附表8技术要求:1、试样宽度B=30mm2 试样长度L=5.5S1+100mm3 试样厚度S1,当板厚小于20时S1为板厚,否则S1

12、=20,厚板加工面应为非弯曲面。4 试样厚度高于母材的焊缝部分应用机械方法去除,试样弯曲应平齐且保留焊缝两侧中至少一侧的母材原始表面。5 试样弯曲面棱角应修成半径不大于2mm的圆角。6在非试验部位打上钢印。管子对接接头弯曲试样附表9技术要求:1 试样边缘必须平行于直径方向。2 试样宽度B=S1+D/20,(式中D=管子外径)且10B38.3 适用于管子壁厚不大于20mm,试样厚度S1=管子壁厚。4 L5.5S1+100.5 试样上高于母材的焊缝部分应用机械方法除去,受弯面应保留焊缝两侧中至少一侧的母材原始表面。6 试样弯曲面的棱角应修成半径不大于2mm的圆角。7 在非试验部位移杆钢印。金属夏比

13、(v型缺口)冲击试样附表10技术要求:1 试样缺口底部应光滑无与缺口轴线平行的明显划痕,缺口底部的粗糙度不低于0.82 试样缺口轴线应垂直于材料表面层。3在试样端头部移植钢印。金属夏比(U型缺口)冲击试样附表11技术要求:1 试样表面应光滑,无与缺口平行的明显划痕;2 缺口底部的粗糙度不低于Ra0.8;3 缺口轴线应垂直于材料表面;4 在试样端头部移植钢印。焊接接头(V型缺口)冲击试样附表12技术要求:1 试样缺口底部应光滑无与缺口轴线平行的明显划痕。2 试样缺口应尽可能开在最后焊道的焊缝隙侧面内,如有要求 ,可开在端部移植钢印。3 在试样端部移植钢印。4试样缺口轴线垂直试样表面。焊接接头(U

14、型缺口)冲击试样附表13技术要求:1 试样缺口底部应光滑无与缺口轴线平行的明显划痕,缺口底部的粗糙度不低于Ra0.82 试样缺口应尽可能开在最后焊道的焊缝侧面内,如有要求可开在熔合线或热影响区。3在试样端部移植钢印。编制:杨华斌 审核:任成铭 日期:2004-6-6管子焊接接头断口试样附表14技术要求:试样标记钢印应清晰金属管压扁试样附表15技术要求: 1 L=D,且不小于20,不大于100,2保持钢印编号的完整清晰。编制:杨华斌 审核:任成铭 日期:2004-6-6金属扩口试样附表16技术要求: 1 L=1.5D,且不小于60;2 两端面应切得平行;3保持钢印编号清晰。工艺评定管板宏观试样附表17工艺评定板一板宏观试样附表18工艺评定管座宏观试样附表19技术要求: 11、2、3、4为宏观金相检查面。2微观试样在宏观试样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