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1页
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2页
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3页
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4页
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号: JSJD- 工程项目名称电缆槽施工技术交底主持人交底人时间地点交底内容电缆槽施工技术交底验收标准接底人员记录人记录时间路基电缆槽一、总体技术方案 1、电缆槽1.1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共槽、电力分槽型式,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预制,中间采用隔板隔离,电缆槽均设置在路肩上。1.2电缆槽按结构形式分为盖板式电缆槽。1.3为保证施工质量,电缆槽应采用工厂预制。电缆槽泄水孔应该预制成孔,其他预留孔可以采用现场集中或工厂出场前钻孔。2、电缆井2.1电缆井分为、共三种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其中型电缆井适用于一般地段通信、信号或牵引供电线缆过轨或设余长;型电缆井适用于

2、中继站处通信、信号线缆合井过轨和牵引供电线缆过轨;型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过轨或设余长。2.2电缆井只在过轨处设置,电缆井间距根据过轨点位置确定。2.3电缆井两侧设置挂钩。2.4线缆上下路基侧设上下路基电缆槽与电缆井外侧壁预留槽连通以便线缆上下路基。3、盖板 为保证电缆槽(井)盖板的统一和美观,同一条线路或桥隧间的同一区段应该采用同一种材质的盖板。4、过轨4.1区间路基范围内线缆过轨处均设置电缆井。过轨管根数根据需要设置,I型电缆井不超过6根,II型电缆井不超过8根,III型电缆井不超过10根。 4.2为便于敷设,所需过轨管数量较少时,过轨管应优先在靠近电缆井两侧井壁对称布置(牵引供电过轨除外)

3、。同一种类型的线缆设计时应该采用单井过轨;当过轨线缆较多时,单井过轨难以满足过轨管埋设需要时,可以采用分井过轨,但相邻电缆井净间距不应该小于1m。过轨管线位置数量见附表。 5、电缆槽过渡 路基电缆槽与桥梁电缆槽采用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进行顺接,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采用电缆井连接。6、其它6.1为保证电缆槽的稳定性,电缆槽外侧于基床底层顶面设置混凝土护肩(声屏障基础为连续条形基础的地段除外),混凝土护肩应现场浇注。6.2接地端子应安装在电缆槽靠近线路侧的槽壁上,安装位置一般应按轨旁设备、设施的安装接地里程确定。二、制作、检验及储运要求 1、制作要求1.1电缆槽及盖板应采用工厂

4、集中预制,且必须采用振动台振动成型工艺。电缆井应采用现场浇注。1.2制作电缆槽、电缆井及盖板的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保证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定位及外观光滑美观。1.3电缆槽(井)浇筑混凝土前应该检查模板内是否有杂物、钢筋上是否存在油污、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孔洞等,应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或钢筋上的油污。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1.4活性粉煤灰混凝土盖板其所掺合的钢纤维不得外露,以防施工安装时造成人员划伤。1.5缺棱掉角的盖板,应按不合格产品处理,不得铺设。 2、检验要求 2.1预制电缆槽及盖板各部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

5、收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2预制电缆槽、盖板及现浇电缆井的强度应该满足本图要求,强度检验应该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即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100盘且不大于100m3为一批,施工单位每批制作2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试件。 3、储运要求3.1电缆槽采用汽车运输时,车厢底部、四周以及两层板块之间应铺一层草帘或其他缓冲物,防止运输中边角碰撞、磨损。车厢底部应保持平坦,设法使产品固定,运输中,板块必须立放靠近挤实,防止窜动或碰撞。应采用专用机械兜底装卸、搬运,严禁抛掷。3.2电缆槽及盖板应在室内堆放,室外堆放应有遮盖。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坦,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应分别

6、堆放,产品堆放时应立放、紧贴、倾斜度不应大于15度,堆高不超过8m,底部应有托架垫托。三、施工安装要求1、施工工序路基本体过轨管埋设应在基床底层填筑到设计高程后经过观测沉降应经满足设计要求后(预压土卸载后)进行,电缆槽、电缆井施工应在基床表层填筑到设计高程后进行。具体施工工序详见下图:路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 填筑路堤 埋设贯通地线和分支铜缆 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预压土卸载后)观测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坡脚排水沟边坡防护及浇注上下路基电缆槽 埋设过轨管 填筑基床表层 施工接触网基础和声屏障基础 施工电缆槽(井) 分支铜缆与接地端子尾缆连接 施工护肩路堤电缆槽施工工序图路堑开挖至设计路肩高程 基

7、床处理 基床不处理基床底层处理中 埋设贯通地线和分支铜缆 基床底层处理完毕且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预压土卸载后) 观测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边坡防护及浇筑上下路基电缆槽 埋设过轨管 填筑基床表层(或基床表层顶面处理) 施工接触网基础 施工电缆槽(井) 分支铜缆与接地 施工路堑声屏障基础 端子尾缆连接 施工护肩路堑电缆槽施工工序图2、施工工艺2.1电缆槽安装电缆槽安装时应采用专用机械在无水的条件下切除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切除范围至电缆槽内侧壁以外5cm.切除后于槽底铺设透水砾石或碎石,碎石顶部设置5cm厚的M10水泥砂浆找平层后安装电缆槽,电缆槽安装完毕后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内侧基坑并及时施工槽外混凝土

8、护肩,电缆槽与接触网立柱、声屏障基础间缝隙采用M10水泥砂浆或C25混凝土灌实。2.2电缆井施工电缆井采用人工或机械挖坑,现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电缆井其周围边超挖部分采用C25混凝土浇注,底部设10cm厚的C25混凝土垫层。电缆井开口与电缆槽连接处内侧应采用M10水泥砂浆顺接抹平,以防棱角划伤线缆;连接错开处应该采用M10水泥砂浆封堵,以防鼠类进入。2.3电缆槽(井)盖板安装为保证盖板安装平整牢固并防水,电缆槽(井)盖板安装前应在电缆槽(井)顶面涂抹沥青后再安装盖板。安装前应保证各类线缆敷设完毕。2.4过轨管埋设过轨管施工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槽,槽底设C15混凝土基础,厚不小于0.1m.对于路堤

9、地段,应该在路基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后埋设,基床表层以下的基坑应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再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四、其他注意事项1、设置注意事项 1.1保证电缆井位于咋脚以外。 1.2电缆井的设置位置应与接触网立柱、声屏障、线间集水井、沉降和位移观测设备等统筹协调、避免相互干扰。2、施工注意事项2.1电缆槽(井)施工及过轨管埋设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形状、尺寸与线下工程同步施工,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害、危及路基的稳定与安全。2.2电缆槽(井)泄水孔内埋设镀锌铁丝网以防鼠类等小动物进入,铁丝网安装位置要准确,同时电缆槽(井)施工完成后应保证泄水孔排水顺畅。2.3路桥、

10、路隧连接处过渡电缆槽应该平顺连接,弯曲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4过轨管埋设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过轨管的位置、数量和规格,在现场做好标记。2.5对于采用钢管的过轨管应进行镀锌等防护措施,施工前应对钢管口应用圆锉进行打磨,防止日后敷设时划伤线缆。2.6电缆槽及盖板施工时的允许偏差、检测数量级检验方法应该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2.7过轨管埋设时两端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埋两根4mm的铁丝以便穿缆。2.8过轨管的铺放应该整齐、长短对齐、高低一致。2.9过轨管接续采用管节、护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连接并应该保证不渗漏水,不宜采用焊接。2.

11、10为避免安装盖板时砸伤电缆线,电缆槽盖板的安装应该轻抬轻放,并应该确保与电缆槽壁的搭接长度。2.11非过轨或设余长的线缆在电缆井内必须按设计要求悬挂于相应的挂钩上。五、安全保护措施1、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2、安全保证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安全文明基本措施3.1支搭和拆除模板应有专人指挥。3.2混凝土灌筑前,应对振捣器进行试运转,振捣器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3.3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3.4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执证电工安装。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私自乱接、乱拉电线。3.5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3.6遵守其它基本安全章程。附表一 盖板各部允许偏差、检测数量及检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