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地理教案设计:区域农业发展_第1页
2020年高三地理教案设计:区域农业发展_第2页
2020年高三地理教案设计:区域农业发展_第3页
2020年高三地理教案设计:区域农业发展_第4页
2020年高三地理教案设计:区域农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高三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供大家学习参考!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对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2.东北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有耕作业、林业及畜牧业,如下表所示: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生产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 主要自然条件耕作农业区 耕作业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

2、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热量和水分条件配合较好,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农作物的需求;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林业和特产区 林业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白桦、人参、鹿茸、苹果 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畜牧业区 畜牧业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的温带草原区及部分林区草地 马、牛、羊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拥有众多的优良牲畜品种4.问题、对策、发展方向问题 对策 发展方向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开垦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

3、不适应市场需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黑上层几于流失了 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如秸秆还田。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 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多功能的复合生态结构。植树种草,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提高单产是今后粮食生产的根本途径 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

4、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例1 (2020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1)甲地属于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_。乙地属于_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平原。读表1,回答问题。表1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000年份 稻谷 小麦 玉米 合计2020 686.9 53.8 2609.5 3350.22020 541.0 22.1 2627.2 3190.32020 600.1 11.4 2901.5

5、3513.02020 654.0 9.5 2775.2 3438.7(2)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值面积所占百分比达_,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_。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p2020 12160 13181 9360 82020730 12712020 13000 13400 10000 600(3)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命题意图:试题以“玉米”这种粮食作物的传播过程、种植条件

6、为背景,通过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确定气候类型,并根据气候特征描述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世界三大主粮在吉林省的4年内的种植面积,考查考生对比分析及简单的地理计算能力。粮食安全是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试题设计的意图还在于示意考生关注社会热点。解析:根据文字信息“苏联中亚某地(46N,62E),”和甲地的图中信息,确定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对种植玉米的不利影响:有降水量少;冬季气温低等。根据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等,推测该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根据文字信息“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和乙地的图中信息,确定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对玉米种植的有

7、利影响是:夏季气温高,降水较丰富,雨热同期。根据吉林省的位置,推测我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也可以从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角度来回答)。以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统计为素材,考查考生获取表中信息,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第一空直接分析稻谷面积的变化趋势即可:先降低后升高。第二、三空为获取表中信息的计算题,计算时注意相关技巧即可。答案:(1)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畜牧业温带季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产松嫩 (2)先隆后升82.6%0.28% (3)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20年至20

8、20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共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例2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下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题。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

9、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措施的评价。解析:根据题干和图10中信息,可以推出该区域的25个方格中1979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每个方格中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图中有11个“11 “, 8个“31 “. 4个”33”、1个“12 “, 1个“22”,可知该区域2020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少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较少,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水生生物物种减少,又由于该区域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地次生盐债化加

10、剧,空气湿度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可能增加。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部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蔗基鱼塘主要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答案:A C【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2020武汉模拟)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13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土地肥沃 B.雨热同期C.人均耕地多 D.可垦荒地多2.2020年该省小麦在晚种了两周的情况下,仍然收成不错。小麦晚种的主要原因是()A.年均温偏低 B.春季气温偏低C.春季降水偏

11、少 D.春季积雪融水偏少3.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C.市场需求 D.交通改善图1 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1,完成1-2题。4. (2020年高考宁夏卷)1650-1780年该区域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5. (2020年高考宁夏卷)进入2020该区域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2020厦门模拟)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下图,完成78题。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

12、比重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潜力巨大的是()A.玉米 B.大豆C.水稻 D.粮食7.上题正确答案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2020淄博模拟)读下图,回答1415题。8.图中N表示的是()A.灌溉农业 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 D.石油农业9.图中M表示()A.光能 B.化石能源C.一次能源 D.新能源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811题。10.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 B.气温C.降水 D.土壤11.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

13、要优势条件是()A.气温 B.降水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12.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作物A B.农作物B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13.该地区可能是()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的农业区B.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C.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D.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15.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土地荒漠化严重B.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土壤盐碱化严重C.地水土流失严重,地石漠化严重D.地酸雨危害严重,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二、综

14、合题16.(2020广州六中测试)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1:图甲是1980年和202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材料2:图乙是1980年和202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的作物是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_。(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17.(2020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15、回答问题。材料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材料2: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1)比较甲、乙两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甲乙 旱涝灾害频繁(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_。(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18.(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图东北地区地形剖面示意。读图回答问题。(1)从农业生产部门看,图中甲以 业为主,乙以 业为主,丙以 业为主。(2)指出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对农业生

16、产的不利影响。(3)从气候条件分析东北平原生产稻米的有利因素。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1.【解析】黑龙江地广人稀,这是其相对于其他商品粮基地最突出的条件。【答案】C2.【解析】抓住题干中的“今年”“晚种”等信息,今年与往年相比晚种的原因是春季气温偏低。【答案】B3.【解析】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词“十几年来”这一信息判断市场的需求决定了种植面积。【答案】C4.【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6501780年中,原始林地的比例急剧下降,耕地比重上升,所以可以推测是经历了移民开垦【答案】C12.【解析】资源利用率的各个项目中,农作物A的利用率都远高于农作物B和C,说明当地最适合种植农作物A。【答案】A13.【解析】由第1题的分析可知,气温条件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说明该地区纬度较高或海拔高,再综合土壤养分含量高这一条件,可以确定该地区为松嫩平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