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一--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_第1页
大学物理实验一--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_第2页
大学物理实验一--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学习正确的调整方法;2、进一步熟悉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时间的方法,从而学会测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二、实验仪器用具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两个光电门,滑块,砝码及砝码托盘,气源。1、气垫导轨部件图2-1如图2-1所示,各部件如下:1)缓冲弹片,2)光电管与小聚光灯,3)光电门架,4)喷气小孔,5)挡光片,6)滑块,7)导轨,8)气垫滑轮,9)垫片,10)调平螺丝(横向),11)堵头,12)双头螺栓,13)座底,14)调平螺丝(纵向),15)进气嘴。(1)导轨 由长1.22米的三角形铝管制成,要求平直度较高,轨面

2、经过精密加工,打磨平滑,两侧各有两排相互错开、等间隔、孔径为0.40.8mm的小孔,导轨一端封死,另一端装有进气嘴,压缩空气由这里进入管腔后,从小孔喷出。导轨两端还装有缓冲弹簧,有的导轨一端有气垫滑轮。整个导轨通过一系列直立的双头螺栓安装在工字钢梁制成的底座上,底座下面有三个底座螺钉可供调水平用。(2)滑块 由1030cm长的角铝制成,内表面经过细磨,与导轨两个侧面精确吻合。(3)计时装置 由数字毫秒计与光电门组成,使用方法见实验3和实验4。(4)气源 一般小型气源使用吹尘器,要求气压稳定、流量适当、消音减振及空气滤清。滑块以托起100m200m为宜。2、气垫工作原理滑块为什么能漂浮?是因为有

3、“气垫效应”。滑块与轨面都经过精细加工,可以很好地吻合。当导轨中小孔喷出空气流后,在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一个薄空气层气垫,在滑块边缘,不断有空气逸出,同时小孔又不断向气垫补充空气,使气垫得以维持存在。这是一个简单的耗散结构。我们可以近似地把气垫看成密闭气体,在其中应用帕斯卡定律,小孔中的压强等量地传递到气垫各处,由于滑块与气垫接触面积大,受到很大的压力(方向向上),所以被托起漂浮。因此,滑块并不是被气流吹起来的,而是被气垫托起的。3、使用气垫导轨的注意事项(1)要保持气垫导轨表面的平直度和光洁度,不允许用任何东西敲碰轨面(特别注意光电门、滑块等组件的碰击)。(2)滑块在出厂前一般都是与导轨配套加

4、工,因此,使用时不要随意调换。(3)为避免滑块与气轨擦伤,必须做到:实验时先接通气源后放滑块;实验完毕,先取滑块再关气源。(4)实验前用少许酒精擦洗轨面与滑块内表面;通气后用小绸条检查是否有小孔堵塞,如有堵塞,用直径0.3mm的钢丝细心插通,注意不要擦毛孔口。(5)导轨应放在固定坚实的平台上,调整后不再移动。三、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从两方面来验证:物体质量m为常数时,它所获得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当合外力F为常数时,物体获得的加速度a与该物体质量m成反比。将水平气轨上的滑块用细线与砝码盘相连在滑块上(图2-2),如果不计各种摩擦力与细线的质量,则滑块、滑轮、砝码盘运动系统满足

5、方程:图2-2式中G为作用在运动系统上的合外力(阻力不计,G就是重力),m为滑块质量,M为砝码总质量,m0为砝码质量,I/r2为滑轮的折合质量(I、r分别为滑轮转动惯量和半径),令M9m0,全部放在滑块上。然后,测出在砝码盘的重力m0g作用下运动系统的加速度a1;再在滑块上取下M/9(即m0)的砝码加在砝码盘上,测出在2m0g作用下,运动系统加速度a2;再逐次在滑块上取下M/9砝码依次加在砝码盘上,测出每次的加速度a3,a4,a10。由此数据进行上述第1项验证。如果不改变作用在系统上的合外力F(即重力G),只改变滑块的质量m(可以增减放在滑块上的砝码,或两滑块用橡皮泥串联),测出运动系统每改变

6、一次质量时所对应的加速度。由数据再进行上述第(2)项的验证。图2-3 图2-4关于运动加速度和运动速度的测量,我们作以下考虑: 让两个光电门K1、K2相距S(图2-3)。设滑块通过K1时瞬时速度为v1,通过K2时为v2,则v22- v122aS。a即为此时的加速度。再看图2-4,挡光片的挡光部分宽度为d1、d3(d1d3),透光缺口宽度为d2。当滑块向右运动时,如用数字毫秒计S2档计时,则挡光片第1条边通过光电门时,第一次遮光,开始计时;第3条边通过时,第二次遮光,结束计时。于是,测得与d1d2距离相对应的时间间隔t。当d1d2S时,可认为(d1d2)/t为待测的瞬时速度。如果测出通过K1的时

7、间t1和通过K2的时间t2,即得 (2.1)而且 (2.2)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气垫导轨的调平与挡光练习。 首先学习气垫导轨用法,通气后将滑块放在导轨上3-5个等间距点位置上,如果滑块基本上都不动或只作任一方向的匀速运动,则导轨已经调平。然后,让滑块在轨面自由往返滑行,分别使用S1、S2档,观察记录数字毫秒计显示的挡光时间。2、测出图2-4和2-3所示的 d1(或d3),d2,S,并且用数字毫秒计测t1、t2,即可由(2.2)式求出a。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外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已调平的水平导轨上实验,称出滑块与挡光片共同质量m,将砝码盘配制成m0(2克),再将9个2克的砝码放在滑块上,I、r由

8、实验室给出,当重力(也就是合外力)为m0g、2m0g、3m0g 时测量相应的加速度 a1、a2、a3、。一片一片的槽码m0只能从滑块上移到砝码盘上,不能脱离运动系统。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作aG图,所得图线应是一条直线。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该计算该点a值的极限误差,审核该点的偏离是否超过实验误差的范围。最后才确认,对于该运动系统,在多大误差范围内,牛顿第二定律是正确的(a正比与F)。3、保持外力不变,研究外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砝码盘上加四个m0(2克)砝码,保持5m0g为合外力不变(即重力),改变运动系统质量,测a值。运动系统的质量包括滑块质量m和砝码质量或附加滑块质量m,m大约为m/3、m/2

9、、m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作出1/am图,验证牛顿第二定律(m与a成反比,即m与1/a成正比)。本实验应注意的事项:1、测量时滑块每次起始位置要尽量接近,两光电门到起始点之间的位置要适当选择,根据所使用的导轨来确定,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无法调平的导轨部分。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约4060cm,第一光电门离起始点约20cm。2、在改变系统质量时,m不要取得太小,而滑块承受的负载m也不能太大。所以,必要时串联一、二块小滑块(可用橡皮泥让滑块碰撞结合)。本实验在要求不高即误差允许范围略宽的情况下,同样可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用小滑车在平板上完成。读者利用这些简单仪器可将本实验变成中学物理实验。五、实验思考题1、能否将导轨调成某一角度而做此实验?为什么?2、导轨应如何调整?如何保养?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实验中砝码质量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